小儿生长发育ppt
合集下载
儿科学-儿童生长发育PPT课件
体格生长
儿科学(第9版)
一、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 体格生长:选择易于测量、有较 大人群代表性的指标
❖ 常用的形态指标:体重、身高( 长)/坐高(顶臀长)、头围、 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等
❖ 体重、身高、头围最为常用
二、 出生至青春前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一) 体重的增长 (二) 身材的增长 (三) 头围的增长 (四) 胸围的增长 (五) 上臂围的增长 (六) 皮下脂肪 (七) 身体比例与匀称性
脊柱正常形态很重要
儿科学(第9版)
牙齿
❖ 人一生有乳牙(共 20 个)和恒牙(共 28 -32 个)两副牙齿。恒牙出齐一共 32 个 , 如果 没有智齿,就 28 颗
❖ 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3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 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大多于3岁前出齐
❖ 6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一般于20 ~30 岁时出齐
儿科学(第9版)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 遗传
❖ 营养 宫内营养不良不仅使胎儿体格生长落后,严重时还影响脑的发育;生后营养不良,特 别是第 1 ~2 年的严重营养不良,可影响体重、身高及智能的发育
❖ 疾病 对生长发育的阻挠作用十分明显 。急性疾病常使体重下降;慢性疾病可使体重和身高 都落后;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
❖ 前囟出生时约 1 -2cm, 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 6 月龄 左右逐渐骨化而变小,最迟于 2 岁闭合
❖ 前囟大小以两个对边中点连线的长短表示
❖ 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最迟约 6 -8 周龄闭合
儿科学(第9版)
脊柱
❖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椎骨的生长 ❖ 生后第 1 年脊柱生长快于四肢,以后四肢生长快于脊柱 ❖ 3 个月左右抬头动作的出现使颈椎前凸 ❖ 6 个月后能坐,出现胸椎后凸 ❖ 1 岁左右开始行走,出现腰椎前凸 ❖ 上述这样的脊椎自然弯曲至 6-7 岁才为韧带所固定 ❖ 注意小儿坐、立、走姿势,选择适宜的桌椅,对保证儿童
《儿童生长发育》PPT课件
3. 熟悉小儿体格生长的测量方
法。
4.了解小儿各系统发育和神
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精选课件
10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生长(growth) 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增长,是量的变化,
发育的物质基础。
发育(development) 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上的分化及成熟,
(机体能力的演进)是质的变化
精选课件
11
精选课件
33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2
个体发育(胚胎阶段)
精子穿卵受精卵6周胚胎11周胚胎12周胚胎4月胚胎
精选课件
3
二、新生儿期:
1、概念:自胎儿娩出、脐带 结扎至生后满28天。
2、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 高。
3、保健重点:加强保暖、喂 养、预防感染。
4、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出 生后1周。死亡率最高。
精选课件
4
养不良
1周岁:3倍;
计算输液量、药量
2周岁:4倍;
的主要依据。
精选课件
20
精选课件
21
你能估算5个月、10个月的宝宝的体重大概 是多少吗?
➢ 体重计算公式:
➢ 1-6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 ×0.7kg
➢ 7-12个月:6kg+月龄×0.25(kg)
=6个月体重+(月龄-6)×0.4(kg)
三、婴儿期
1、概念:出生后至1周岁 前。又称乳儿期。
2、特点:生长发育最迅 速;易患呼吸道、消化道 疾病及传染性疾病。
3、保健重点:提倡母乳 喂养、指导合理营养、及 时添加辅食;做好预防接 种。
精选课件
5
四、幼儿期
1、概念:1-3周岁。
2、特点:智能发育突出, 对危险识别能力不足。 最易发生意外事故。
《幼儿的生长发育》课件
详细描述
幼儿通过听觉可以感知声音的来源、音调和音量等,通过视 觉可以感知颜色、形状和大小等,触觉则帮助他们感知物体 的质地和温度等。
记忆能力
总结词
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是认知能力的重要基础,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详细描述
幼儿在3岁左右开始能够进行有意识的记忆,短期记忆的容量也在逐渐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记忆的能力 逐渐增强,能够帮助幼儿积累知识和经验。
生理机能发展
新陈代谢
幼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 。
免疫系统
幼儿的免疫系统逐渐成熟,对疾病的 抵抗力逐渐增强。
03
幼儿运动能力发展
大动作发展
2岁及以上:攀爬、平衡、协调。
大动作定义:指涉及大肌肉群,如腿、 臂和躯干的动作,通常在较大的空间范 围内进行。
0-6个月:抬头、翻身。
1-2岁:行走、跑步、跳跃。
详细描述
根据幼儿的体能和兴趣,安排适当的运动活 动,如跑步、跳跃、游泳和户外探险等。确 保幼儿每天有足够的运动时间,以促进骨骼
、肌肉和心肺功能的发育。
充足睡眠
总结词
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优质的睡眠质量,有助于促进生长发育。
详细描述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制定合理的睡眠计划,确保幼儿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 间。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度刺激和兴奋。
体重
体重的增长趋势与身高相似,也是随 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增长速度逐 渐减慢。
骨骼发育
骨化过程
幼儿骨骼在不断骨化,逐渐变得更加坚硬和结实。
骨密度
幼儿的骨密度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
肌肉与脂肪
肌肉
幼儿的肌肉发育逐渐成熟,肌肉纤维数量和长度增加。
幼儿通过听觉可以感知声音的来源、音调和音量等,通过视 觉可以感知颜色、形状和大小等,触觉则帮助他们感知物体 的质地和温度等。
记忆能力
总结词
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是认知能力的重要基础,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详细描述
幼儿在3岁左右开始能够进行有意识的记忆,短期记忆的容量也在逐渐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记忆的能力 逐渐增强,能够帮助幼儿积累知识和经验。
生理机能发展
新陈代谢
幼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 。
免疫系统
幼儿的免疫系统逐渐成熟,对疾病的 抵抗力逐渐增强。
03
幼儿运动能力发展
大动作发展
2岁及以上:攀爬、平衡、协调。
大动作定义:指涉及大肌肉群,如腿、 臂和躯干的动作,通常在较大的空间范 围内进行。
0-6个月:抬头、翻身。
1-2岁:行走、跑步、跳跃。
详细描述
根据幼儿的体能和兴趣,安排适当的运动活 动,如跑步、跳跃、游泳和户外探险等。确 保幼儿每天有足够的运动时间,以促进骨骼
、肌肉和心肺功能的发育。
充足睡眠
总结词
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优质的睡眠质量,有助于促进生长发育。
详细描述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制定合理的睡眠计划,确保幼儿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 间。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度刺激和兴奋。
体重
体重的增长趋势与身高相似,也是随 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增长速度逐 渐减慢。
骨骼发育
骨化过程
幼儿骨骼在不断骨化,逐渐变得更加坚硬和结实。
骨密度
幼儿的骨密度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
肌肉与脂肪
肌肉
幼儿的肌肉发育逐渐成熟,肌肉纤维数量和长度增加。
学期儿童生长发育PPT课件
保健:加强户外活动,充 分利用日光、空气和水进 行体格锻炼;供给充足的 营养;进行安全教育和卫 生习惯的培养
8
(六)学龄初期(7—12岁) 身高体重;智能发育快;感情 逐渐稳定,自觉性开始发展
9
(七)青春发育期(12—20岁) 身心急剧变化,从未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
1
第一课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概述
一、生长、发育及成熟 1. 生长 指各器官、系统、身体的长大,形态的变化。有
相应的测量值,即有量的变化。 2. 发育 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
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
2
二、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保健要点
• 胎儿期:280天 •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生后足28天 • 婴儿期:0~1岁 • 幼儿前期:1~3岁 • 幼儿期:3~6岁 • 童年期:6~12岁 • 青春期:约10~20岁,女孩比男孩早1~2岁
3
• (一)胎儿期(受孕至分娩280天)
• 特点:胎儿依赖母体生存,组织器官正在形成,母体的身体 状况和生活活动对胎儿健康影响较大
• 保健:孕期生活要有规律, • 避免情绪激动;多摄取富 • 含营养的食品;防止各种 • 疾病的感染;防止接触有 • 毒物品和放射源
4
(二)新生儿期(出生至28天)
的卫生设施等都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育
24
各系统的生长发育:
一、骨骼: 1. 颅骨 正常:囱缝闭和3—4月; 前囱大小:测量对边中点连线 出生时=1.5-2.0;6月变小,前囱闭合时间实用儿科学记载为12
一18个月。 异常: (1)前囱早闭或过小=小头畸形; (2)迟闭、过大=佝偻病、先天甲低; (3)饱满=颅压升高: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 (4)凹陷:极度消瘦、脱水。
8
(六)学龄初期(7—12岁) 身高体重;智能发育快;感情 逐渐稳定,自觉性开始发展
9
(七)青春发育期(12—20岁) 身心急剧变化,从未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
1
第一课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概述
一、生长、发育及成熟 1. 生长 指各器官、系统、身体的长大,形态的变化。有
相应的测量值,即有量的变化。 2. 发育 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
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
2
二、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保健要点
• 胎儿期:280天 •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生后足28天 • 婴儿期:0~1岁 • 幼儿前期:1~3岁 • 幼儿期:3~6岁 • 童年期:6~12岁 • 青春期:约10~20岁,女孩比男孩早1~2岁
3
• (一)胎儿期(受孕至分娩280天)
• 特点:胎儿依赖母体生存,组织器官正在形成,母体的身体 状况和生活活动对胎儿健康影响较大
• 保健:孕期生活要有规律, • 避免情绪激动;多摄取富 • 含营养的食品;防止各种 • 疾病的感染;防止接触有 • 毒物品和放射源
4
(二)新生儿期(出生至28天)
的卫生设施等都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育
24
各系统的生长发育:
一、骨骼: 1. 颅骨 正常:囱缝闭和3—4月; 前囱大小:测量对边中点连线 出生时=1.5-2.0;6月变小,前囱闭合时间实用儿科学记载为12
一18个月。 异常: (1)前囱早闭或过小=小头畸形; (2)迟闭、过大=佝偻病、先天甲低; (3)饱满=颅压升高: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 (4)凹陷:极度消瘦、脱水。
儿童生长发育PPT课件
疾病因素
教育因素
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对儿童智 力、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 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慢性疾病、感染、内分泌疾病等都可 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成长影响
家庭环境
01
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经济条件等都会对儿童成长产
生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
02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成长经历和价值观可能存在差异,
青春期
12-18岁的阶段,是儿童向成 人过渡的关键时期,体格生长 和心理发展都经历显著变化。
02 儿童身体发育特 点
身高与体重增长规律
身高增长
儿童身高增长呈现缓慢增长、快速增 长和缓慢增长三个阶段,其中婴儿期 和青春期是身高快速增长的两个关键 时期。
体重增长
儿童体重增长趋势与身高相似,也呈 现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和缓慢增长三 个阶段。但体重增长在婴儿期尤为迅 速,此后逐渐趋于平稳。
心理行为问题
对儿童孤独症、多动症等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早期 识别和干预,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包括心理治 疗、康复训练等。
疾病预防和控制
针对儿童常见疾病如贫血、佝偻病、肥胖症等进 行预防和控制,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体重和身高/身长
监测儿童体重和身高/身长的增长情况,评估营养状况和生 长发育趋势。
头围
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监测头围的增长情况,评估脑 发育状况。
胸围
反映胸廓、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监测胸围的 增长情况,评估儿童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发育状况。
定期体格检查项目及频率安排
新生儿期
出生后1周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身体各部位、器官、系统的 检查。
小儿生长发育PPT课件
1 绪论
1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2
—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 —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 —青春期
2Hale Waihona Puke 儿科护士的角色1、疾病护理者 2、患儿的代言人 3、护理协调者 4、健康教育者 5、康复和预防的指导者 6、护理研究者
3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第一节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生长发育的规律
• 连续性和阶段性 • 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 • 顺序性:上-下、近-远、粗-细、
• 主动免疫及常用免疫制剂
灭活疫苗:霍乱、白日咳、伤寒菌菌 苗 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 类毒素:破伤风、白喉类毒素 被动免疫及免疫制剂 特异性免疫血清及丙种蛋白
14
• 免疫程序 • 预防接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 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1、局部反应 2、全身反应 3、异常反应:过敏性休克、晕针、过敏性 皮疹、全身感染
20
思考题
1、小儿年龄的分期? 2、小儿生长发育的顺序? 3、小儿体重计算公式? 4、小儿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21
22
15
第四节 意外事故的预防
• 中毒 • 外伤 • 窒息 • 异物 • 溺水
16
第四章 小儿疾病的护理
第一节 儿科医疗机构的设施与护理管理
• 儿科门诊 • 儿科急诊
急诊抢救五要素:人、医疗技术、药品、 仪器设备及时间
• 儿科病房
17
第三节 与患儿的沟通 • 儿童的沟通特点:语言表达能力差、
综合分析能力差
12
第三章 儿童保健
•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 • 胎儿期:重点在于预防 • 新生儿期:重点在生后第一周 • 婴儿期:合理喂养、促进发展、生长监测 • 幼儿期:社会心理发育最迅速时期 • 学龄前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 学龄期:接受科学文化的重要时期 • 青春期:决定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时期
1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2
—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 —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 —青春期
2Hale Waihona Puke 儿科护士的角色1、疾病护理者 2、患儿的代言人 3、护理协调者 4、健康教育者 5、康复和预防的指导者 6、护理研究者
3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第一节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生长发育的规律
• 连续性和阶段性 • 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 • 顺序性:上-下、近-远、粗-细、
• 主动免疫及常用免疫制剂
灭活疫苗:霍乱、白日咳、伤寒菌菌 苗 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 类毒素:破伤风、白喉类毒素 被动免疫及免疫制剂 特异性免疫血清及丙种蛋白
14
• 免疫程序 • 预防接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 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1、局部反应 2、全身反应 3、异常反应:过敏性休克、晕针、过敏性 皮疹、全身感染
20
思考题
1、小儿年龄的分期? 2、小儿生长发育的顺序? 3、小儿体重计算公式? 4、小儿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21
22
15
第四节 意外事故的预防
• 中毒 • 外伤 • 窒息 • 异物 • 溺水
16
第四章 小儿疾病的护理
第一节 儿科医疗机构的设施与护理管理
• 儿科门诊 • 儿科急诊
急诊抢救五要素:人、医疗技术、药品、 仪器设备及时间
• 儿科病房
17
第三节 与患儿的沟通 • 儿童的沟通特点:语言表达能力差、
综合分析能力差
12
第三章 儿童保健
•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 • 胎儿期:重点在于预防 • 新生儿期:重点在生后第一周 • 婴儿期:合理喂养、促进发展、生长监测 • 幼儿期:社会心理发育最迅速时期 • 学龄前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 学龄期:接受科学文化的重要时期 • 青春期:决定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时期
小儿生长发育ppt课件
2
小儿体格发育的规律
1)体重、身长增加速率各时期不同 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出生头两年增长较快, 两岁至青春前期每年有较稳定的增加,青春期 猛长,以后逐渐停止。 2)身体各部分长度比例随年龄而不同 头尾规律 出生时头大身体小,肢体短。 以后四肢增长大于躯干,胸围增大速度大于头 围,逐渐形成头小躯干大,四肢长,趋向成人 体形。
全身体检、有无疾病、体格评价 智力筛查;听力检查 儿童入园体检在一个月内有效。
11
小儿心理卫生
身心健康 小儿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应 具有情绪愉快、开朗乐观等良好的心理状态以 及对社会环境较好的适应能力。
按小儿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征和心理发展 规律,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及家庭、社会的良 好影响,来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保持身心健康,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
3
3)各器官发育与体格发育规律不平衡 脑的发育在出生头两年最快,五岁时脑的 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淋巴系统出生后发 育很快,到青春期达到顶峰,以后逐渐退 化。生殖系统到青春期才迅速发育。
4
体格发育的测量指标
指标: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牙齿 体重——代表身体各器官系统与体液重量的总 和,它是判断生育锻炼——促进体格发育、增强体质。 4)生活制度——合理安排有规律、有节奏的生 活,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定时进餐, 充分睡眠,有益于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 5)生活环境——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 洁的水源、无噪音和良好的卫生服务,可促进 生长发育。 6)季节——春季身高增长较快,秋季体重增长 较快。 7)疾病—干扰正常的能量代谢,器官功能紊乱 体重减轻,乙脑威胁小儿生命,后遗症。
小儿生长发育
生长——全身组织、器官大小、长短、 重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长大。(量变) 发育——随着组织器官的功能的演变和 成熟。(质变) 小儿的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小儿体格发育的规律
1)体重、身长增加速率各时期不同 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出生头两年增长较快, 两岁至青春前期每年有较稳定的增加,青春期 猛长,以后逐渐停止。 2)身体各部分长度比例随年龄而不同 头尾规律 出生时头大身体小,肢体短。 以后四肢增长大于躯干,胸围增大速度大于头 围,逐渐形成头小躯干大,四肢长,趋向成人 体形。
全身体检、有无疾病、体格评价 智力筛查;听力检查 儿童入园体检在一个月内有效。
11
小儿心理卫生
身心健康 小儿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应 具有情绪愉快、开朗乐观等良好的心理状态以 及对社会环境较好的适应能力。
按小儿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征和心理发展 规律,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及家庭、社会的良 好影响,来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保持身心健康,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
3
3)各器官发育与体格发育规律不平衡 脑的发育在出生头两年最快,五岁时脑的 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淋巴系统出生后发 育很快,到青春期达到顶峰,以后逐渐退 化。生殖系统到青春期才迅速发育。
4
体格发育的测量指标
指标: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牙齿 体重——代表身体各器官系统与体液重量的总 和,它是判断生育锻炼——促进体格发育、增强体质。 4)生活制度——合理安排有规律、有节奏的生 活,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定时进餐, 充分睡眠,有益于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 5)生活环境——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 洁的水源、无噪音和良好的卫生服务,可促进 生长发育。 6)季节——春季身高增长较快,秋季体重增长 较快。 7)疾病—干扰正常的能量代谢,器官功能紊乱 体重减轻,乙脑威胁小儿生命,后遗症。
小儿生长发育
生长——全身组织、器官大小、长短、 重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长大。(量变) 发育——随着组织器官的功能的演变和 成熟。(质变) 小儿的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儿童生长发育PPT课件
由于下肢增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加快,坐高占身高 的百分数即随年龄而下降,由出生时的0.67降到14 岁时的0.53。
.
小儿内科学 12
体格生长
指距 是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的距离, 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正常人指距略小于身 高值,如指距值大于身高值1-2cm,则有长 骨生长异常的可能。
.
小儿内科学 13
.
小儿内科学 27
思考题
1. 试述小儿年龄分期的方法? 2. 小儿生长发育有何规律? 3 .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4 . 体重、身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
小儿内科学 28
儿童神经心理 发育及偏
离
.
29
神经系统的发育
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期领先于其他各系统,新生 儿脑重平均为370g,占其体重的10%-12%;己达成人脑 重(约1500g)的25%左右。出生后第一年脑的生长发育特 别迅速,l岁时脑重达900g,为成人脑重的60%;4-6岁时 脑重已达成人脑重的85%-90%左右。
.
小儿内科学 7
体格生长
身高或身长: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 测量,称身长。
.
小儿内科学 8
体重测量法
身长测量法
.
小儿内科学 9
身高(长)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 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为25cm 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年左右,即2
.
小儿内科学 23
脊柱的发育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椎骨的发育。生后第一
年脊柱增长快于四肢,一岁以后四肢增长快于 脊柱。新生儿出生时脊柱仅呈轻微后凸;3个 月左右随着抬头动作的发育出现颈椎前凸;6 个月后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1岁左右开始行
.
小儿内科学 12
体格生长
指距 是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的距离, 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正常人指距略小于身 高值,如指距值大于身高值1-2cm,则有长 骨生长异常的可能。
.
小儿内科学 13
.
小儿内科学 27
思考题
1. 试述小儿年龄分期的方法? 2. 小儿生长发育有何规律? 3 .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4 . 体重、身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
小儿内科学 28
儿童神经心理 发育及偏
离
.
29
神经系统的发育
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期领先于其他各系统,新生 儿脑重平均为370g,占其体重的10%-12%;己达成人脑 重(约1500g)的25%左右。出生后第一年脑的生长发育特 别迅速,l岁时脑重达900g,为成人脑重的60%;4-6岁时 脑重已达成人脑重的85%-90%左右。
.
小儿内科学 7
体格生长
身高或身长: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 测量,称身长。
.
小儿内科学 8
体重测量法
身长测量法
.
小儿内科学 9
身高(长)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 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为25cm 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年左右,即2
.
小儿内科学 23
脊柱的发育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椎骨的发育。生后第一
年脊柱增长快于四肢,一岁以后四肢增长快于 脊柱。新生儿出生时脊柱仅呈轻微后凸;3个 月左右随着抬头动作的发育出现颈椎前凸;6 个月后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1岁左右开始行
小儿生长发育PPT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小儿 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潜在问题。
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小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等,有
助于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谢谢
THANKS
早期干预与治疗
针对异常情况制定干预措施
对于生长和发育偏离正常标准的宝宝,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如营养指导、运动训练、语言疗法等。
及时就医治疗
如果宝宝存在严重的生长或发育问题,如侏儒症、智力障碍等,需要及时就医接 受治疗,以改善宝宝的生长和发育状况。
05 小儿生长发育常见问题与对策
表观遗传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研究揭示了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有助于深入了解生长发育机制和 预防疾病。
提高小儿生长发育水平的方法
01
02
03
04
合理营养
提供均衡、多样化的饮食,确 保小儿获得充足的营养素,促
进正常生长发育。
适量运动
鼓励小儿参与适量的运动,有 助于促进骨骼、肌肉和神经系
统的发育。
定期健康检查
小儿生长发育
目录
CONTENTS
• 生长发育概述 •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 小儿营养与生长发育 • 小儿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估 • 小儿生长发育常见问题与对策 • 小儿生长发育的未来展望
01 生长发育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小儿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 整个生长和成熟过程,包括胎儿期、 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 期和学龄期等阶段。
如果宝宝出现生长速度过快或过慢、发育迟缓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 医检查。
发育评估1 2来自语言能力评估通过观察宝宝的语言发音、词汇量、语法结构等 方面,评估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水平。
理潜在问题。
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小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等,有
助于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谢谢
THANKS
早期干预与治疗
针对异常情况制定干预措施
对于生长和发育偏离正常标准的宝宝,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如营养指导、运动训练、语言疗法等。
及时就医治疗
如果宝宝存在严重的生长或发育问题,如侏儒症、智力障碍等,需要及时就医接 受治疗,以改善宝宝的生长和发育状况。
05 小儿生长发育常见问题与对策
表观遗传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研究揭示了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有助于深入了解生长发育机制和 预防疾病。
提高小儿生长发育水平的方法
01
02
03
04
合理营养
提供均衡、多样化的饮食,确 保小儿获得充足的营养素,促
进正常生长发育。
适量运动
鼓励小儿参与适量的运动,有 助于促进骨骼、肌肉和神经系
统的发育。
定期健康检查
小儿生长发育
目录
CONTENTS
• 生长发育概述 •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 小儿营养与生长发育 • 小儿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估 • 小儿生长发育常见问题与对策 • 小儿生长发育的未来展望
01 生长发育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小儿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 整个生长和成熟过程,包括胎儿期、 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 期和学龄期等阶段。
如果宝宝出现生长速度过快或过慢、发育迟缓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 医检查。
发育评估1 2来自语言能力评估通过观察宝宝的语言发音、词汇量、语法结构等 方面,评估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水平。
小儿生长发育课件PPT课件
7
定义:是指各种围生期高危因素所致新生儿 窒息 进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病因:孕母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 胎 儿因素、分娩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及治疗 护理诊断及护理评估
8
定义 主要病因:与围产期缺氧缺血及产伤密切相
关。 3、临床表现:神经系统兴奋症状、神经系 统
抑制症状、眼部症状、伴随症状、早产儿脑出血 症状多不明显
4、辅助检查: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5、治疗原则: 6、护理诊断及护理评估
9
定义 病因: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原则 护理诊断及护理评估
10
定义 病理性黄疸病因:感染和非感染因素。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血清胆红素测定、母婴血型测定
等 治疗、护理诊断及护理评估
11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1)早发型、晚发型(2)早期症状
体征不明显 辅助检查:血常规、细培养等 治疗原则 用药原则:早用药,静脉、联合用药,疗程足,
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护理诊断及护理评估
12
定义: 病因和病理生理:早产儿和体温不足、某 些
疾病、多器官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复温、保证热量和液体均衡供 给、
控制感染、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护理诊断及护理评估
13
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新生儿败血症治疗原则 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
14
15
1
1
2
足月儿 早产儿(大于等于28周且小于37周)、 过期产儿
2
出生时异常的新生儿 母亲有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 母亲有异常分娩史的新生儿
3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定义:是指各种围生期高危因素所致新生儿 窒息 进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病因:孕母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 胎 儿因素、分娩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及治疗 护理诊断及护理评估
8
定义 主要病因:与围产期缺氧缺血及产伤密切相
关。 3、临床表现:神经系统兴奋症状、神经系 统
抑制症状、眼部症状、伴随症状、早产儿脑出血 症状多不明显
4、辅助检查: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5、治疗原则: 6、护理诊断及护理评估
9
定义 病因: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原则 护理诊断及护理评估
10
定义 病理性黄疸病因:感染和非感染因素。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血清胆红素测定、母婴血型测定
等 治疗、护理诊断及护理评估
11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1)早发型、晚发型(2)早期症状
体征不明显 辅助检查:血常规、细培养等 治疗原则 用药原则:早用药,静脉、联合用药,疗程足,
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护理诊断及护理评估
12
定义: 病因和病理生理:早产儿和体温不足、某 些
疾病、多器官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复温、保证热量和液体均衡供 给、
控制感染、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护理诊断及护理评估
13
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新生儿败血症治疗原则 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
14
15
1
1
2
足月儿 早产儿(大于等于28周且小于37周)、 过期产儿
2
出生时异常的新生儿 母亲有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 母亲有异常分娩史的新生儿
3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PPT课件
23
身长
身长(高)包括头、躯干(脊柱)和下肢的长 度。 12 岁以后进入青春发育阶段不能按此公式 计算。
24
25
身长(高)测量:
3岁以下小儿用量板卧位测身长。。 3 岁以上可用身高计或固定于墙上的软尺进行面
27
儿科护理技术操作
身长 测量板测量身长 封面
16
常用公式:
1 ~ 6 个月:体重 (kg)= 出生时体重( kg)+ 月 龄×0.7(kg) 7~12个月:体重(kg)= 6(kg)+月龄×0.25 (kg) 2岁~12岁:体重(kg)=年龄×2+8(kg) 12岁以后为青春发育阶段因受内分泌影响,体 重增长较快,不能按上面公式计算。
33
(五)胸围
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 出生时平均为32cm, 1 岁时胸围和头围大致相等 (46 cm) ,以后胸 围逐渐超过头围,其差数(cm)约等于年龄减 1。 胸围反映胸廓、背部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 育程度。 测量:取卧位或立位。
30
(四)头围
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 头围,是反映小儿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6个月时44cm, 1岁时46cm; 2岁时48cm, 5岁 时约为50cm, 15岁时约为54~58cm。
31
32
异常:
头围过小: 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常见于 头小畸形; 头围过大: 增长过快常提示脑积水。
10
孕母情况
特别是妊娠早期,如病毒感染、严重营养不良 药物、 X 线照射、环境毒物污染和精神创伤等, 均可使胎儿发育受阻。 “重点保护对象”。
2024版全新《儿童生长发育》ppt课件
和谐亲子关系
建立亲密、信任、支持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积极家庭互动
组织丰富多样的家庭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
良好家庭环境
创造整洁、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避免过度溺爱
合理满足孩子需求,避免过度保护和溺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社会资源利用和拓展
利用社区资源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利用社区资源为孩子提 供更多学习和实践机会。
身高、体重等体格生长指标低于 同龄儿童平均水平,需分析原因
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神经心理发育异常
在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 性等方面存在明显落后或异常, 需进行专业评估和康复训练。
营养不良与肥胖
针对营养不良和肥胖儿童,需制 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运动方案, 改善营养状况和控制体重。
其他异常情况
如性早熟、矮小症等,需及时就 诊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03
02
实践操作
参与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干预等具 体工作,积累经验。
继续教育
定期参加专业培训课程,不断更新 知识和技能。
04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干预
针对不同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
案。
1
多学科合作
儿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学 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
长。
科技创新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 术,提高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和 干预的准确性和效率。
遗传因素
基因对儿童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身高、体型、智力等方面。
环境因素
营养、疾病、教育、社会环境等外部条件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作用机制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例如,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 促进儿童身高、体重的增长,而疾病或营养不良则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同时,教育和社 会环境也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建立亲密、信任、支持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积极家庭互动
组织丰富多样的家庭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
良好家庭环境
创造整洁、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避免过度溺爱
合理满足孩子需求,避免过度保护和溺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社会资源利用和拓展
利用社区资源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利用社区资源为孩子提 供更多学习和实践机会。
身高、体重等体格生长指标低于 同龄儿童平均水平,需分析原因
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神经心理发育异常
在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 性等方面存在明显落后或异常, 需进行专业评估和康复训练。
营养不良与肥胖
针对营养不良和肥胖儿童,需制 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运动方案, 改善营养状况和控制体重。
其他异常情况
如性早熟、矮小症等,需及时就 诊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03
02
实践操作
参与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干预等具 体工作,积累经验。
继续教育
定期参加专业培训课程,不断更新 知识和技能。
04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干预
针对不同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
案。
1
多学科合作
儿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学 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
长。
科技创新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 术,提高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和 干预的准确性和效率。
遗传因素
基因对儿童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身高、体型、智力等方面。
环境因素
营养、疾病、教育、社会环境等外部条件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作用机制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例如,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 促进儿童身高、体重的增长,而疾病或营养不良则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同时,教育和社 会环境也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儿体重: <6个月体重(kg)=3+0.7 ×月龄 7-12个月体重(kg)=7+0.5 ×(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8+2×年龄
身 高(长)
• 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立卧位测量值约相差1- 2cm。
• 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在第一年、青春期分别出现两 个生长高峰。
•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运动发育的规律: • 头尾规律: • 由近到远: • 先泛化后集中,从不协调到协调: • 由正到反:
语言发育
• 小儿语言发育要经过发音、理解与表达3个 阶段。当婴儿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字时, 意味着他真正开始用语言与人交往。
性格发育
• 性格是指人在对事、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 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英勇;刚强、懦弱、粗 暴等。
kPa=mmHg÷7.5) 收缩压(mmHg)=80+2×年龄 舒张压=收缩压 ×2/3
智能发育(神经心理发育)
• 智能发育与体格生长一样,是反映小儿发育正常 与否的重要指征。
• 智能发育指神经心理发育,是在神经系统生长成 熟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感知、运动、语言、情 感、思维、判断和意志性格等方面。
• 从人的个体性格发展过程来看,小儿性格的形成、 变化是在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经过不 断的量变和质变而发展起来的。
年龄 粗、细动作
语言
新生儿 俯卧时能抬头1-2秒,无规律、 能哭叫
不协调动作;紧握拳
2月 直立及俯卧位时能抬头
发出和谐的喉音
3月 仰卧位变为侧卧位;用手摸东西 咿呀发音
握持反射消失
小儿生长发育
•
----XXX
一、 生长发育规律
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 : 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 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
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
二、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 遗传 • 性别 • 营养 • 疾病 • 孕母情况 • 生活环境
新生儿 45-40
140-120
1:3
≤1岁 40-30
130-110
1:(3—4)
1’-3岁 30—25
120—100
1:(3-4)
3’-7岁 25—20
100-80
1:4
7-14岁 20-18
90-70
1:4
血 压(BP)
• 小儿年龄愈小血压愈低。 • 不同年龄小儿血压正常值可用公式推算:(注:
感知发育
• 感知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环境中选择性地取 得信息的能力,其发育对其他能区的发育可起 重要促进作用。
• 感知包括:视感知、听感知、味觉、嗅觉、皮 肤感觉的发育。
运动发育
• 运动发育或称神经运动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包 括平衡)和细运动两大类。
• 小儿运动发育有赖于视感知的参与,与神经、 肌肉的发育有密切的联系。
• 胸围的大小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
颅 骨发育
• 前囟:是额骨与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大小 是指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0 cm,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
• 后囟:两块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在 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未闭合者正常情况应 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
• 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3~4月时闭合;
头围
• 经右眉弓上缘、枕骨粗隆最高点绕头一周的长度。 头围的大小与脑、颅骨的发育密切相关。
• 足月儿出生时头围约33~34cm,1岁时头围为 46cm(前半年增长最快9-10cm),2岁时头围 48cm,5岁时为50cm,15岁时头围接近成人,约 54~58cm。
胸围
• 测量胸围时,3岁以下小儿可取立位或卧位,3岁以上取立位。被测者 应处于安静状态,两手自然下垂或平放(卧位时),两眼平视;沿胸前 乳头下缘,向背后水平经肩胛下角下缘一周,取呼气和吸气时的平均 值的长度。
牙齿
• 生后4~10月乳牙开始萌出,2.5岁出齐, 2岁以内乳牙数目=月龄-(4或6)
• 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1颗恒牙即第1磨牙,7~8岁乳 牙按萌出先后顺序脱落代之以恒牙,12岁萌出第 二磨牙,18岁后出现第三磨牙(智齿),也有终 身不出者。
长骨的发育
• 长骨的生长和成熟与体格生长有密切关系。生长 主要依靠其干骺端的软骨骨化和骨膜下成骨作用 使之增长、增粗,当其干骺端骨质融合后,长骨 停止增长。
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8月 会爬;会自己坐起来、躺下去; 重复大人所
会扶着栏杆站起来;会拍手动; 发简单音节
•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 约为25cm,其中前3个月约增长12cm。第二年生长 速度减慢,约10cm左右,2岁身长约85cm。2周岁 后至青春期身高(长)增长平稳,每年约7cm。
• 进入青春期,身高增长出现第二个高峰, 其增长速率约为学龄期的2倍,持续2-3 年。
• 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2岁后至12岁儿 童的身高: 2~12岁身高=年龄×7+70cm
• 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骨干骺端的骨化中心按一定 的顺序和部位有规律的出现,可以反映长骨的生 长发育成熟程度。通过X线检查长骨骨骺端骨化中 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及其融合时间, 可判断骨骼发育情况、测定骨龄。
呼吸(R)、脉搏(P)
•
各年龄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正常值
年龄 呼吸(次/min) 脉搏(次/min) 呼吸﹕脉搏
4月 可在俯卧位时用两手支持抬起胸部; 笑出声
手能握持玩具;自己玩弄手,
5月 扶腋下能站立,上下跳动;两手各握 能喃喃地
一玩具,定向伸手取物,手眼协调 发出单词
6月 能独坐一会,用手摇玩具
年龄 粗、细动作
语言
7月 会翻身;自己独坐很久较稳; 能发“爸爸”、 “妈 妈”
将玩具从一手换入另多外界因素的作用与调节,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 果决定了每一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
三、体格生长
• 体重:
•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由于摄入不足、胎粪排出和水分丢失等可 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3%-9%)。生后3-4日达最低点,7-10日恢复到出生 时的体重。
• 小儿体重的增长不是匀速的,在青春期之前,年龄愈小,增长速率愈 高。第二个增长高峰:青春期,体重猛增4-5kg/年,持续2-3年。
身 高(长)
• 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立卧位测量值约相差1- 2cm。
• 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在第一年、青春期分别出现两 个生长高峰。
•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运动发育的规律: • 头尾规律: • 由近到远: • 先泛化后集中,从不协调到协调: • 由正到反:
语言发育
• 小儿语言发育要经过发音、理解与表达3个 阶段。当婴儿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字时, 意味着他真正开始用语言与人交往。
性格发育
• 性格是指人在对事、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 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英勇;刚强、懦弱、粗 暴等。
kPa=mmHg÷7.5) 收缩压(mmHg)=80+2×年龄 舒张压=收缩压 ×2/3
智能发育(神经心理发育)
• 智能发育与体格生长一样,是反映小儿发育正常 与否的重要指征。
• 智能发育指神经心理发育,是在神经系统生长成 熟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感知、运动、语言、情 感、思维、判断和意志性格等方面。
• 从人的个体性格发展过程来看,小儿性格的形成、 变化是在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经过不 断的量变和质变而发展起来的。
年龄 粗、细动作
语言
新生儿 俯卧时能抬头1-2秒,无规律、 能哭叫
不协调动作;紧握拳
2月 直立及俯卧位时能抬头
发出和谐的喉音
3月 仰卧位变为侧卧位;用手摸东西 咿呀发音
握持反射消失
小儿生长发育
•
----XXX
一、 生长发育规律
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 : 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 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
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
二、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 遗传 • 性别 • 营养 • 疾病 • 孕母情况 • 生活环境
新生儿 45-40
140-120
1:3
≤1岁 40-30
130-110
1:(3—4)
1’-3岁 30—25
120—100
1:(3-4)
3’-7岁 25—20
100-80
1:4
7-14岁 20-18
90-70
1:4
血 压(BP)
• 小儿年龄愈小血压愈低。 • 不同年龄小儿血压正常值可用公式推算:(注:
感知发育
• 感知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环境中选择性地取 得信息的能力,其发育对其他能区的发育可起 重要促进作用。
• 感知包括:视感知、听感知、味觉、嗅觉、皮 肤感觉的发育。
运动发育
• 运动发育或称神经运动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包 括平衡)和细运动两大类。
• 小儿运动发育有赖于视感知的参与,与神经、 肌肉的发育有密切的联系。
• 胸围的大小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
颅 骨发育
• 前囟:是额骨与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大小 是指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0 cm,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
• 后囟:两块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在 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未闭合者正常情况应 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
• 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3~4月时闭合;
头围
• 经右眉弓上缘、枕骨粗隆最高点绕头一周的长度。 头围的大小与脑、颅骨的发育密切相关。
• 足月儿出生时头围约33~34cm,1岁时头围为 46cm(前半年增长最快9-10cm),2岁时头围 48cm,5岁时为50cm,15岁时头围接近成人,约 54~58cm。
胸围
• 测量胸围时,3岁以下小儿可取立位或卧位,3岁以上取立位。被测者 应处于安静状态,两手自然下垂或平放(卧位时),两眼平视;沿胸前 乳头下缘,向背后水平经肩胛下角下缘一周,取呼气和吸气时的平均 值的长度。
牙齿
• 生后4~10月乳牙开始萌出,2.5岁出齐, 2岁以内乳牙数目=月龄-(4或6)
• 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1颗恒牙即第1磨牙,7~8岁乳 牙按萌出先后顺序脱落代之以恒牙,12岁萌出第 二磨牙,18岁后出现第三磨牙(智齿),也有终 身不出者。
长骨的发育
• 长骨的生长和成熟与体格生长有密切关系。生长 主要依靠其干骺端的软骨骨化和骨膜下成骨作用 使之增长、增粗,当其干骺端骨质融合后,长骨 停止增长。
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8月 会爬;会自己坐起来、躺下去; 重复大人所
会扶着栏杆站起来;会拍手动; 发简单音节
•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 约为25cm,其中前3个月约增长12cm。第二年生长 速度减慢,约10cm左右,2岁身长约85cm。2周岁 后至青春期身高(长)增长平稳,每年约7cm。
• 进入青春期,身高增长出现第二个高峰, 其增长速率约为学龄期的2倍,持续2-3 年。
• 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2岁后至12岁儿 童的身高: 2~12岁身高=年龄×7+70cm
• 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骨干骺端的骨化中心按一定 的顺序和部位有规律的出现,可以反映长骨的生 长发育成熟程度。通过X线检查长骨骨骺端骨化中 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及其融合时间, 可判断骨骼发育情况、测定骨龄。
呼吸(R)、脉搏(P)
•
各年龄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正常值
年龄 呼吸(次/min) 脉搏(次/min) 呼吸﹕脉搏
4月 可在俯卧位时用两手支持抬起胸部; 笑出声
手能握持玩具;自己玩弄手,
5月 扶腋下能站立,上下跳动;两手各握 能喃喃地
一玩具,定向伸手取物,手眼协调 发出单词
6月 能独坐一会,用手摇玩具
年龄 粗、细动作
语言
7月 会翻身;自己独坐很久较稳; 能发“爸爸”、 “妈 妈”
将玩具从一手换入另多外界因素的作用与调节,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 果决定了每一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
三、体格生长
• 体重:
•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由于摄入不足、胎粪排出和水分丢失等可 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3%-9%)。生后3-4日达最低点,7-10日恢复到出生 时的体重。
• 小儿体重的增长不是匀速的,在青春期之前,年龄愈小,增长速率愈 高。第二个增长高峰:青春期,体重猛增4-5kg/年,持续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