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问答题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问答题整理

五年级科学问答题整理

五年级科学问答题整理问答题整理第⼀单元⼀、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

答:①⾹蕉树⽣活在降⽔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常阔⼤。

②松树⽣长在降⽔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细长成针形。

③仙⼈掌⽣长在⼲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退化成了叶刺。

④⽩杨树⽣长在多风的北⽅地区,所以树⼲长得⼗分⾼⼤。

⑤橘⼦树⽣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的南⽅才能结出⽢甜可⼝的果实。

……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

答:①候鸟(如⼤雁)为了找寻适合⽣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冬眠。

③企鹅⽣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体的脂肪很厚,⽤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的动物每年都会脱⽑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鸟必须⽣活在湖泊、河流等有⽔的地⽅。

……3、⾷物链的举例。

答:①草→兔⼦→鹰②落叶→蚯蚓→⼩鸟4、⾃然保护区。

答:①世界第⼀个⾃然保护区——美国黄⽯国家公园。

②中国第⼀个⾃然保护区——⼴东⿍湖⼭⾃然保护区。

⼆、简答。

1、哪些条件影响绿⾖芽的⽣长?答:绿⾖芽的⽣长受⽔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的影响。

2、在⾷物链“草兔⼦鹰”中,如果:①如果鹰少了,会发⽣什么现象?答:兔⼦会⼤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就很快被吃光,⼤量的兔⼦会饿死,草可能重新⽣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

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流失,⼩⽓候恶化,降⽔减少,植物更难⽣长,形成荒漠⼽壁,兔⼦、⽼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

②如果兔⼦少了,会发⽣什么现象?答:⼤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灾……③如果草少了,会发⽣什么现象?答:兔⼦会因缺少⾷物⽽减少,最后会消失。

⽼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3、⼈类的什么⾏为会造成鹰、兔⼦的减少和草的减少?答:⼈类对⽼鹰、兔⼦的猎杀;为防⽌兔⼦与⽜⽺争牧草⽽进⾏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的⽣长困难;等等。

4、为了维护⽣态平衡,我们⼈类应该做些什么?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问答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问答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习题解答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一、太阳和影子问题解答1、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答:一是方向的变化:西----东,二是长度的变化:长---短--长。

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答: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3、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答: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越低影子越长。

4、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越低,温度越低,太阳越高,温度越高。

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二、太阳钟问题解答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答:人们利用了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的知识。

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制作简单的太阳钟实验准备:卡纸、指南针、硬纸板等实验过程: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

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数值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

3、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

三、昼夜交替问题解答1、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答:逆时针转动。

2、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答:从时差具体计算:德国—6;美国:-18——-12;澳大利亚+1.30或+2或+2.30。

让学生进行计算,或按白天、黑夜等词语来描述。

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五年级科学题大全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题大全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题大全及答案
做好准备
在准备五年级科学考试时,掌握常见的科学题型和相关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档为你提供了五年级科学题大全及答案,帮助你更好地备考。

单选题
1. 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 A. 圆形
- B. 方形
- C. 三角形
- D. 长方形
- 正确答案:A
2. 让物体停止运动的力叫做什么?
- A. 引力
- B. 摩擦力
- C. 推力
- D. 阻力
- 正确答案:B
判断题
判断以下句子的正误。

1. 鱼用鳃呼吸。

( )
- 正确答案:对
2. 种子发芽是从根开始的。

( )
- 正确答案:错
填空题
1. 融点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

- 正确答案:摄氏度
2. 人类呼吸时会吸入氧气,排出 __________。

- 正确答案:二氧化碳
解答题
1. 描述一下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正确答案:当水温度达到0℃以下时,水会变成固体(冰)。

当水温度在0℃至100℃之间时,水处于液态。

当水温度超过100℃时,水会变成气态(水蒸气)。

2. 什么是生物链?
正确答案:生物链是一个描述生物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概念。

它表示一个生物通过食物链与其他生物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

以上就是五年级科学题大全及答案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你备考有所帮助。

祝你成功!。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竞赛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竞赛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竞赛题知识竞赛题目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条件?A. 阳光B. 水C. 动物D. 叶绿体2. 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鲨鱼B. 蜻蜓C. 老虎D. 青蛙3. 地球上的生物生存需要什么两个基本条件?A. 阳光和空气B. 水和食物C. 水和氧气D. 食物和栖息地4. 下列哪个不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水能C. 煤炭D. 风能5. 人体内主要负责供能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肾脏D. 肺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植物的________。

7. 人体内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液体是________。

8. 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的两大基本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9.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________星。

10. 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________动物和________动物。

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

12. 请列举三种可再生能源,并简述其优点。

13. 请解释什么是生态系统,并说明其重要性。

第四部分:实验设计与分析(共30分)14. 设计与实施: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15. 实验观察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请根据以上题目,认真思考后作答。

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地球的运动 教科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地球的运动  教科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一、填空:1、一位物理学家名叫,他用实验证明了。

作为地球的有力证据,现已被世界所公认。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或),也就意味着越是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早,晚。

【地球产生了】2、人们以地球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时区,将通过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向西180度属。

经线每隔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小时。

3、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在旋转。

4、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的的天空中。

5、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

北极星就处在上。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的样子。

6、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比如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

7、阳光的和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8、半球时,太阳长挂在天空就是不会下落,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

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和。

9、在北半球对着太阳时,南极附近会出现现象。

赤道地区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10、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度。

11、现在,人们通过、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公转。

二、问答题:1、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异同?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P76)2、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P87)3、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会怎样呢?(P89)4、如图所示(见教材86页):当地球公转到A、B、C、D4个方位时,太阳的照射情况季节是怎样的?一、填空:1、法国,傅科,地球在自转,傅科摆,自转。

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东边,地球的自转方向,东边,,西边2、经线,24,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东经,西经,15,1。

五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第四页问答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第四页问答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第四页问答题一、选择题1.一束光线能够反射()。

[单选题] *A.一次B.两次C.三次D.无数次(正确答案)2.下列物体相对光来说是透明的是( )。

[单选题] *A.作业纸B.矿泉水(正确答案)C.科学课本3.制作彩色轮,需要配上哪三种颜色?( ) [单选题] *A.红、绿、蓝(正确答案)B.红、黄、蓝C.红、黄、绿D.红、黑、绿4.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

[单选题] *A.平面镜(正确答案)B.凹透镜C.凸透镜5、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单选题] *A.彩虹B. 镜子C. 点燃的火柴、太阳(正确答案)6、小刚同学将手伸入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的水中,旁边的小红同学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单选题] *A.手在水面处“折断”了B.水中有两只手C.以上现象都有可能看到(正确答案)7、光在水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单选题] *A.直线(正确答案)B.曲线C.波浪线8、彩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 *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色散(正确答案)C.光的反射9、下列物品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的是( )。

[单选题] *A.反光镜B.三棱镜(正确答案)C.灯罩10、下面的三种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单选题] *A.水中的筷子“变折B.路灯下的影子(正确答案)C. 近视眼镜二、判断题1、直接用放大镜或望远镜去看太阳,可以观察得更清楚。

( ) [单选题]对错(正确答案)2、我们能看到试卷上的字,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了试卷上。

( ) [单选题]对错(正确答案)3、手电筒发出的光能部分穿过一张纸,但不能穿过一本比较厚的书。

( )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4、当铅笔放入水中时,看起来“折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 ) [单选题]对错(正确答案)5、三棱镜可以将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 )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6.在水中的传播是以曲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知识问答全面掌握科学要点

小学科学知识问答全面掌握科学要点

小学科学知识问答全面掌握科学要点科学知识是小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加知识储备、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生物、物理和化学三个学科的问答形式出发,全面掌握小学科学知识的要点。

一、生物问答问:什么是生物?答:生物是指地球上的各种生命体,包括人类、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

问: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答: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负责将血液运送到全身各个部分,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问:动物如何通过呼吸获取氧气?答:大多数动物通过呼吸器官(肺或鳃)吸入空气或水中的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问: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答:植物通过叶片上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二、物理问答问:什么是物理?答:物理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能量变化等规律的学科。

问:什么是力?答:力是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作用,常用单位是牛顿(N)。

问: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答:物体在速度或方向上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判断该物体在运动。

问:什么是电流?答:电流是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一种现象。

三、化学问答问:什么是化学?答: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问:钠和氯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什么物质?答:钠和氯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氯化钠,即我们常说的食盐。

问:什么是酸碱指示剂?答: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物质,常用的有酚酞、甲基橙等。

问:为什么金属构成的物体容易散发热量?答:金属内部的金属结构具有自由电子,电子受到能量的激发后会更加活跃,从而散发热量。

以上是关于小学生科学知识的问答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问答的方式全面掌握科学要点,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陆地生物的特点?A. 鳞片覆盖B. 肺呼吸C.无鳃D. 冷血动物2. 以下哪个是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A. 接枝B. 发芽C. 结实D. 分枝3. 下列哪个不是理石的特性?A. 可燃烧B. 密度大C. 不透明D. 质地硬4. 下列物质不属于生活中的酸性物质的是:A. 醋B. 胃酸C. 尿D. 香蕉5. 下列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的产物的是:A. 金属氧化物B. 沙子C. 氧气D. 水二、填空题6. 答案:陆地生物的特点是___。

7. 如果滤纸上的溶液中有碳酸氢钠,则经过滤的溶液是____。

8. 生活中的常见碱性物质有____、____。

9. 在实验中,铁丢失光泽是__的反应。

10. 化石可以保留动植物的____。

三、问答题11. 什么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一个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12. 请简要描述一种你所了解的植物的繁殖方式。

13. 为什么在实验中金属在酸溶液中浸泡后会失去重量?14. 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工具里有什么是由木制成的?木是怎么来的?15. 什么是岩石?请简要介绍一种你所熟悉的岩石。

四、综合题16. 通过对比陆地生物和水生生物的特点,你觉得它们各自适应了什么样的生存环境?请以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加以说明。

17.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一些酸性和碱性物质,请列举两种酸性物质和两种碱性物质,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应用场景。

18. 请以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为例,描述一下物质的三态变化。

19.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化石”这个词,你对化石是什么有什么了解?你觉得化石对我们了解过去的生物有什么帮助?20. 请你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化学物质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相互作用并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1. B. 肺呼吸2. D. 分枝3. A. 可燃烧4. D. 香蕉5. B. 沙子6. 鳞片覆盖7. 碳酸钠8. 肥皂、苏打粉9. 金属与酸反应10. 形态11.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新的化学反应,生成具有不同特性的物质。

五年级下半年科学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

五年级下半年科学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

五年级下半年科学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地球的自转现象?A. 昼夜交替B. 四季更替C. 自转产生地球的形状D. 自转使地球产生磁场答案:B2. 下列哪个是能源的来源?A. 煤炭B. 铁矿石C. 水D. 石油答案:D3. 下列哪个不是光的传播现象?A. 折射B. 反射C. 散射D. 吸收答案:D4. 下列哪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脊椎动物B. 冷血动物C. 有机腔D. 有呼吸器官答案:C5. 下列哪个不是水的三态之一?A. 气态B. 液态C. 固态D. 等态答案:D二、填空题1. 地球上的最大洲是亚洲。

亚洲。

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自己所需的食物。

光合作用来制造自己所需的食物。

3. 铁矿石是矿石的一种。

矿石的一种。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水循环?答: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之间的循环过程。

它涉及了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形成了地球上的水资源循环系统。

2.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生态系统?答: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系统。

它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它们所处的环境。

3.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电流?答: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

它是电子受到电场力作用而在导体中移动形成的。

4.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地震?答:地震是地球上地壳发生的震动。

它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表现形式,常常造成地表的震动和破坏。

5.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光合作用?答: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它是植物生长和能量获取的重要途径。

四、判断题1. 太阳是地球的自转的原因。

( )答案:错误2. 鸟类属于哺乳动物。

( )答案:错误3. 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

( )答案:正确4. 果冻的状态是固态。

( )答案:错误5.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

( ) 答案:正确。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终考试题与解答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终考试题与解答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终考试题与解答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 A. 木星
- B. 月球
- C. 太阳
- D. 土星
答案:B
2. 以下哪个属于非金属元素?
- A. 铁
- B. 铜
- C. 碳
- D. 银
答案:C
3. 植物通过什么过程制造食物?
- A. 光合作用
- B. 呼吸作用
- C. 分解作用
- D. 蒸发作用
答案:A
二、填空题
1. 地球上最大的洲是亚洲。

2. 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3. 直流电的电流方向是恒定不变的。

三、简答题
1. 描述一下水的循环过程。

- 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面径流。

首先,太
阳的热量使水变为水蒸气,即蒸发。

水蒸气上升到高空时遇冷,会
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

当云中的水滴变大而重,就会降落到地面,
形成降水,如雨、雪等。

地面上的水会聚集成湖泊、河流等水体,再流回海洋,形成地面径流。

2. 举例说明一种简单机械。

- 一种简单机械是斜面。

斜面是一个倾斜的平面,可以用来减小物体移动时的力量。

例如,我们推动一个重物上斜面时,由于斜面的倾斜,我们只需要用较小的力就能够将物体推上去。

四、判断题
1. 太阳是地球的卫星。

( )
- 正确
2. 火焰的颜色是蓝色的。

( )
- 错误。

科学题五年级

科学题五年级

科学题五年级五年级科学题科学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通过科学题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的科学题,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1. 关于植物的科学题1.1 简答题:请简要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和结果四个阶段。

首先,将种子放入适宜的土壤中,并给予足够的光照、水分和营养。

接着,种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开始发芽,并从土壤中吸取营养和水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生长和壮大。

最后,在适当的条件下,植物会开花结果,形成新的种子。

1.2 选择题:植物通过哪种方式吸收水分和营养?A. 根系吸收B. 叶片吸收C. 茎杆吸收D. 花瓣吸收正确答案是A. 根系吸收。

植物的根系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然后通过茎杆输送到其他部位。

2. 关于动物的科学题2.1 填空题:动物的分类有____和____两大类。

动物的分类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2 判断题:以下哪个属于脊椎动物?A. 蜘蛛B. 鱼C. 蝴蝶正确答案是B. 鱼。

脊椎动物具有具有脊柱来支撑和保护身体,而鱼是一种脊椎动物。

3. 关于天气的科学题3.1 选择题:下列哪种天气现象不属于自然界的?A. 下雨B. 打雷C. 雾霾D. 飞机正确答案是D. 飞机。

飞机不是天气现象,而是一种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交通工具。

3.2 简答题:请简要介绍一下闪电的形成原理。

闪电是由云与地面之间产生的大气电荷放电所形成的。

在雷暴天气中,云中充满了带负电的颗粒,地面则带有正电。

当云中的负电较多时,会导致与地面之间形成电场。

当电场强度足够大时,空气中的分子会被电离,形成离子。

离子形成后,会形成一条通道,从而带动电流流动,形成闪电。

通过以上科学题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分类和天气现象的原理,帮助他们拓宽科学知识的范围。

生活中的科学小学科学常识题

生活中的科学小学科学常识题

生活中的科学小学科学常识题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看到科学的影子,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
多涉及科学的常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小学科学常识题吧。

1. 什么是水的三态?
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质,它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我们平时看到的水是液态,当水温度降低到0
度以下时,水就会变成固态,也就是我们说的冰;而当水受热变热时,会变成气态,也就是我们说的水蒸气。

2. 为什么冰会融化?
当我们将冰放在室温下,它会慢慢融化为水。

这是因为室温比冰的
温度高,热量会从周围传递到冰上,使得冰体内部的分子运动增加,
最终导致冰变成水。

3. 为什么太阳能让身体感到温暖?
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它发出的光线和热量能够照射到
地球上。

当阳光照射到我们的身体时,身体会吸收阳光的热量,使得
皮肤表面温度升高,从而让我们感到温暖。

4. 为什么气球可以飘起来?
气球内部充满了气体,而气球的表面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这种材
料非常轻盈。

当我们给气球充满气体时,气球的体积变大,而重力并
不能完全将气球压缩,因此气球会受到浮力的支持,从而飘起来。

5. 为什么大象能够用鼻子喷水?
大象的鼻子非常长,同时也非常灵活。

大象能够通过鼻子中的鼻孔喷出水,主要是因为大象的鼻子内部有一个特殊的肌肉结构,可以控制气流和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通过以上几个小学科学常识题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也能够培养我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生活中的科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问答题总结(课本研讨题总结)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问答题总结(课本研讨题总结)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问答题全册精心整理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本问题参考答案P3: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设置两组进行对比?为什么要在每一个玻璃皿中放3粒种子?答: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为了实验的严谨性,避免(降低)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而必须放多粒的种子。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能验证我们的预测?答:如果有土壤的一组绿豆种子发芽,没有土壤的一组绿豆种子不发芽,就可以验证“绿豆种子必须在土壤里才能发芽”的猜测。

对于种子发芽必需的其他条件,我们可以怎样制订实验计划?答:用控制变量法做对比实验。

如探究绿豆种子发芽和阳光的关系时,一组有光,另一组无光,其他条件保持相同。

P5: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我们怎样用实验中的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答:实验结论有的与预测一致,有的不一致。

可以通过种子发芽数量来判断各个因素是否与绿豆种子发芽有关。

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答: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P7: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生长起着什么作用?答: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物质。

为了使绿豆苗生长得更好,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制订计划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答:可以把绿豆苗放在阳台、花园等适宜绿豆苗生长的环境里。

使用控制变量法做对比实验。

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相同吗?答:不同。

生长在雨林中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大,生长在悬崖上和沙漠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少。

P10: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答:阴暗、潮湿。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答:鱼喜欢生活在水里,对环境的要求是水资源比较充足,对水质有一定要求。

P12:当环境发生改变时,青蛙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青蛙的这种行为是为了适应哪些环境条件的改变?答:秋末天气变冷时,青蛙垫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气变暖时再回到水中繁殖。

五年级上科学复习问答题

五年级上科学复习问答题

五年级上生物复习填空题目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及适量的(温度)、(水分)、(土壤)。

动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阳光)、(空气)、( 水分)、( 温度) 、(食物)等。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

3.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在一定区域内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

环境因素很多,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

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6.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由许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7.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二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8.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中。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0.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11.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12.(光源)、(光屏)和(遮挡物)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1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14.影子的方向随着(光线)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1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背向太阳的方向)相反。

16.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每秒约(30万)千米。

1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反射),也叫做(反光)。

18.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9.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0.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问答题

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问答题

1、我们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当地适合生长这些农作物?答:有花生,大豆,因为我们这里沙质土较多,而花生、大豆属豆科植物,根部长有根瘤,沙质土壤通气良好,根瘤菌的活动旺盛,可以固定土壤中的大量氮气,使作物生长能得到更多的养分,长得更好。

2、我们应当给周围的植物创造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采取哪些行动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答:我们可以根据植物所需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给它创造合适的生活环境。

可以给植物定期除草,除虫,松土,浇水,施肥,给攀援植物搭架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

3、动物的牙齿和爪的不同特点对动物的捕食有什么好处?答:草食性动物的犬齿退化,门齿发达像铡刀适于切草,腿较长,趾端有蹄,便于快速奔跑,可以躲避敌害和觅食。

肉食性动物的牙齿十分尖利,便于撕咬猎物指趾端长着能伸缩的利爪,便于抓捕食物。

杂食性动物既有发达的犬齿又有像铡刀一样的门齿既可以吃肉类,又可以吃植物类的食物,爪较长,便于攀援,可以帮助它们摘到更高处的果实,还可以躲避天敌的捕食。

4、举例说明"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答: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的环境,例如马、牛、羊需要广阔的草场,肉食性动物大都需要在茂密的森林中和草原上捕食其他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也要在森林和草原上获取自己所需的食物。

我们可以采取的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杀,围栏放牧,退耕还林等。

5、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答: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

6、除了动物以外,植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特殊方法?答:有些植物受到伤害时,会分泌出毒性物质,作为自己有效的防身武器;有些植物会长出尖刺,防止动物吃它。

7、骆驼身体的哪些结构适于它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生活?答:骆驼的四腿细长,蹄肥大,踩在沙地上能防止陷得太深,蹄子下长着肥厚的肉垫,能耐受60℃-70℃的高温。

五年级科学问答题

五年级科学问答题

四、简答题
1、观察野外的电线,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应注意什么?
答:冬天的电线紧一些,夏天的电线松一些。

这是热胀冷缩的原因。

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不要把电线拉得太紧。

防止冬天电线受冷收缩被拉断。

2、外观一样的两杯水,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①、在两杯水中放进马铃薯,沉的是清水,浮的是浓盐水。

②、在两杯水中分别取出一滴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留下白色物质的是浓盐水,没有留下白色物质的是清水。

③、咸的是浓盐水,淡的是清水。

3、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会不会同一时刻敲响,为什么?
答:不会。

因为各国所处的时区不同,各国都以各自时区为标准。

所以新年钟声不会同一时刻敲响。

五、我来探究。

1、试解释潜水艇的设计原理?
答:潜水艇的设计原理是根据改变物体重量,来改变物体沉浮的原理设计的。

潜水艇进水时,比同体积的水重,就下潜(沉);潜水艇排水时,比同体积的水轻,就上浮。

五年级上册科学问答题汇总

五年级上册科学问答题汇总

问答题:
1、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颠倒吗?为什么?
答:是的,小孔所成的像左右也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答: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3、为什么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答:因为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

4、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
答: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只有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回答问题:
1、小芳学了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后,她以“听到上课铃声后同学们都回到教室”为例分析整个反应过程,你能帮她填写完整吗?
答: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2、地球上的很多矿物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那作为我们来说,又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呢?
答:人类生活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枯竭,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我们应该做到节约使用,回收利用,保护好矿产资源,积极开发新资源。

1、大脑是怎样接收信号并做出正确反应的?
答: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各种信息,通过传入神经传给脑,脑再将命令通过传出神经作出正确反应。

2、保护矿物资源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人类生活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枯竭,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我们应该做到节约使用,回收利用,保护好矿产资源,积极开发新资源。

四、问答题:
1、矿物标本可分为哪三类?
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黏土矿物
2、大脑的管理范围有哪些?
中枢神经
3、空气有哪些物质构成的?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和灰尘等物质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占绝大多数。

三、实验题
查阅有关资料,制定一份“科学护脑计划”
答:(l)用脑适度,注意适度休息。

(2)加强体育锻炼,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3)左右脑同用,眼、耳、口、手兼使④注意膳食平衡,及时给大脑补充营养⑤不吸烟、不醒酒。

⑥定时对脑有效按摩。

四、你同意“未来人的身体素质比现代人好”的说法吗?如果你不同意,请写出你所有的质疑来。

答:不同意,质疑:①过度砍伐森林和放牧,影响生态平衡,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的身体素质。

②农药、添加剂过度使用导致很多疾病发生。

③膳食不均匀影响人的身体素质。

④工作压力大,没有适度休息,影响人的身体素质。

⑤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差,影响人的身体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