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调节过程(教案)
神经调节教案5篇
神经调节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神经调节教案5篇教案应当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神经调节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神经调节复习教案
神经调节复习课教学案例一、课标要求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二、设计思路复习课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记忆。
本节课意在改变传统的复习套路,尝试学生分组整理知识,先小组交流讨论,在课堂评价整理收获。
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画概念图,错题的重做以及对易错题进行再次解析。
三、教学准备学生:班级分成四组,内容切块,小组讨论并整理知识点,收集错题,推荐代表。
资料整理如下:一小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过程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完成反射的必要条件:外界刺激;完整的反射弧。
二小组:(1)兴奋的传导兴奋的概念:兴奋是指动物体内的某些组织或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电信号(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产生:膜两侧的带电粒子的跨膜运动形成传导过程:在兴奋部位(内负外正)和未兴奋部位(内正外负)之间存在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兴奋向前传导传导方向:双向(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神经递质传导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是,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炮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扩散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发下一个神经远的新一次的神经冲动。
传导方向:单向(上一个神经元传向下一个神经元)三小组: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脑、脊髓(2)各级中枢系统的调控作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3)各级中枢的关系: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2、、人脑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低级: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高级: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2)大脑皮层的言语区:W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H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S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V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3)不同形式的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永久记忆)四小组:易错题精选四、教学过程:三个小组的学生依次代表上讲台汇报知识整理情况,汇报方式多样。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的教学设计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的教学设计一、课题: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二、设计思想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明确的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在实施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动力,促进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人的地位与价值是教师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这些理念的提出,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可以说,传统的以讲授为中心的许多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我们失去了聪明的学生。
我们面对的学生基础较差,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互动。
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如麻醉药的作用机理等问题的探究,都体现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新课程基本理念。
三、教材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一部分知识,本章总共有四节,就人体的稳态、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四个方面进行学习。
此部分内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介绍了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兴奋的传导过程。
关于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细胞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部分,教材结合插图讲述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作为积极思维内容,最后讲述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及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学设计)高二生物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加强,瞳孔收缩2.总结自主神经系统存在的意义?两种神经对同一器官的生理作用一般是相反对立的。
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小组讨论相关问题,并展示回答。
新课教学三、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问题引导】系统的功能比组成它的细胞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请同学们找到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哪几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标出图中各部分结构名称,并进行相关介绍【引导总结】介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提供资料和图片,观察到神经元细胞体和两种突起等,提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实现,不单单是由神经元一类细胞完成,请同学们辨析以下问题1.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2.并辨析神经和神经细胞与神经纤维的关系。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分析得出: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构成一条神经等相关问题。
1.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脊髓为中枢完成的反射可受高级中枢的调控B.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C.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二者活动通常相互拮抗D.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数目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答案】B3.下列有关4种常见细胞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a细胞就是一种生物B.b细胞可以接收信息C.c细胞有细胞核D.d细胞是动物细胞【答案】B【详解】据图分析,a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b是神经细胞,c是细菌,d是高等植物细胞。
4.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区的神经于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迁移和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
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织修复的实现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组成神经细胞膜的脂质包含磷脂、脂肪等C.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细胞膜外D.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小分子,与胰岛素的分泌方式不同【答案】A【详解】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是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正确;组成神经细胞膜的脂质包含磷脂和胆固醇,脂肪不构成细胞膜,B 错误;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Na+内流,但细胞膜外Na+浓度仍高于膜内,C错误;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种大分子物质的方式也是胞吐,D错误;故选A。
七年级生物下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熟练掌握脑的位置和组成,以及小脑的主要功能。
2.可以理解大脑皮层的功能和主要功能区(重点)2.能力目标2.让学生养成勤于分析、思考问题和大胆假设的习惯。
3.情感目标2.学生能体验到生命的物质性。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组成,初步形成神经系统知识建构。
知道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而且,通过半年的生物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为讨论交流活动获取知识做好了准备。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涉及到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等。
小组讨论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既锻炼了能力,又可以使知识记得牢固,还可以使学生开阔思维。
当然,教师讲授所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
本节课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形象生动的图片和视频,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脑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神经系统中的脊髓和神经,那还有缺少哪部分没学呢?教师出示脑模型。
问题:你知道脑在哪里吗?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神经系统,很容易意识到还有脑没学,通过观察并回答在颅腔。
学生对脑虽然很熟悉,但都是一些浅显的认识,他们很希望进一步了1.能达到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1.激发学生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解。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知识点一:大脑观察脑模型,你能看到脑由几部分组成的呢?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回答的也很好。
下面咱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大脑的模型。
教师呈现大脑结构模型。
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大脑由哪几部分组成?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教师点拨:左半球控制右半身,反之亦然。
2、大脑有哪些结构特点呢?1)表面上看起来怎么样?2)表面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成分?3)里面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成分?重点讲解一下大脑皮层。
观察课本图,大脑皮层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呢?观察模型并回答。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学案
2014--2015学年苏教版必修三同步导学案2.2.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一、目标导航1、学习目标①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②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重难点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二、知识网络三、导学过程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起的细胞,它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细胞体位于脑、脊髓和神经节中,细胞突起可延伸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中细胞体是细胞含核的部分,其形状大小有很大差别,直径约4~120微米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染色质少,核仁明显细胞质内有斑块状的核外染色质(旧称尼尔小体),还有许多神经元纤维细胞突起是由细胞体延伸出来的细长部分,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对于一个神经细胞来讲,树突就是它的“侦察兵”,负责接受从外界传来的信息,轴突则像个“传令兵”,将神经细胞对外界的反应传递到其他细胞中去人体的神经元们彼此相连,结成一张巨大的网络,从而调节我们的一举一动粗略估计,人体内的神经元有上百亿个,它们各司其职神经元的功能总体来说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神经元胞体的胞膜和突起表面的膜,是连续完整的细胞膜除突触部位的胞膜有特殊的结构外,大部分胞膜为单位膜结构神经细胞膜的特点是一个敏感而易兴奋的膜在膜上有各种受体和离子通道,二者各由不同的膜蛋白所构成形成突触部分的细胞膜增厚膜上受体可与相应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结合兴奋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静息时,神经细胞的膜电位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当受到刺激时,在刺激点上变为膜内为正膜外变负,产生兴奋邻近的未兴奋部位膜外的正电荷向兴奋部位移动,膜内的兴奋部位正电荷向未兴奋部位移动这种在兴奋部位与相邻未兴奋部位之间的局部电流达到一定强度后,变会引起未兴奋部位产生兴奋,这样兴奋就传递下去了而原先兴奋的部位又恢复原先的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没有方向性的,也是不会衰减的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1)突触的结构的轴突轴突末稍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在突触小泡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等)(2)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是: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如上图所示(3)讨论:兴奋通过突触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为什么? 提示: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所以这种传导是单向的,不能反过来传导兴奋通过突触时有一个时间延搁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指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机体通过反射,可使躯体、内脏等各部分的生命活动更加协调,并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反射的种类(1)非条件反射①概念:动物生下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只在大脑皮层下的中枢即可完成的反射,称为非条件反射②举例:刚生下来的动物或婴儿就会吮奶;哺乳动物和人吃到东西时分泌大量的唾液;受到强光刺激时闭眼;婴儿生病打针时的哭叫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突触 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空隙 突触后膜: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等(2)条件反射①概念: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考才能完成的后天性反射②举例:牧羊人吹口哨聚集羊群;马戏团训兽员指挥动物表演节目;高等动物和人见到好吃的东淌口水;小孩见到医生就哭等3、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如下:阐述: 感受器:简单的感受器只是感觉神经未稍,复杂的感受器除感觉神经耒稍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共同构成感觉器官,如眼、耳等感反射弧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向中枢 神经中枢:对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 传出神经:将兴奋传到效应器 效应器:产生相应的活动受器感受的刺激可以是外界刺激,如机械刺激、温度、光等,也可以是内部刺激,如肌肉或肌腱的弛张等感受器将刺激转变为兴奋,兴奋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局部电流回路而向前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导的兴奋,对兴奋进行整合,然后做出机体应产生何种反应的决定,以兴奋的形式经传出神经传导到效应器,控制效应器产生与刺激相适宜的反应条件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下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效应器:运动神经未稍终止于骨骼肌、心肌、内脏器官平滑肌及腺体,支配肌肉和腺体的活动运动神经未稍分布的部位不同,分为躯体运动神经未稍和内脏运动神经未稍,前者支配骨骼肌,后者支配心肌、平滑肌、腺体上皮细胞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弧结构的任何一个部分受到损伤,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四、达标检测1.(2014·平顶山高二检测)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①→④B.②→③C.③→②D.④→①【解析】本题考查了神经纤维上兴奋传递过程中电位的变化。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篇一:神经调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的类型和特征。
4、举例说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师:为什么在拍手时能够躲开?小组互助讨论学习P83-P851、神经元讨论:神经元的分类师生交流:神经元的类型很多,按照生理机能可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感受器接受的信息传到中枢(脑和脊髓);(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中枢产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把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师讲解: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叫做兴奋性。
组织在受刺激时,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强的活动状态,叫做兴奋。
另一方面,活组织或细胞由显著的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的静息状态,或由较强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弱的活动状态,叫做抑制。
刺激要引起组织发生兴奋,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
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阈。
高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低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当阈上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产生兴奋,并传导到其他部位。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就叫神经冲动。
师:出示一猪脑,让学生观察生:对照图12—和实物说出脑的组成,及脑各部分的作用,(第二课时)反射和条件反射(P85-P87)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人体的健康,青少年的睡眠每天不应少于8小时(一)小组讨论性学习:每天的睡眠时间(二)自我评价 1、2、3、4(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第一节神经调节一、脊髓和脑脑:大脑、小脑、脑干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灰质、白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二、反射和反射类型条件反射1、反射非条件反射2、人类特有的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七年级生物神经调节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篇二:神经调节教案篇二高中生物第一册(必修)学案第25课时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知识精华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⑴种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⑵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神经调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⑴结构:细胞体,突起(+髓鞘→神经纤维→神经)⑵功能:①产生兴奋②传导兴奋:基本形式——神经冲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特点:双向传导细胞间的传递:兴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特点:单向传递题例领悟例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a。
七年级生物下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案1 新人教版 甄选
七年级生物下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案1 新人教版(优选.)rd山东省枣庄四中七年级生物下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案1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通过观察示意图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明确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重点)②描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功能,能够区分神经纤维、神经末梢及神经。
(重点、难点)③概述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难点)能力目标①通过学习神经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理解人体各部分的协调活动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的。
②通过观察神经冲动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①通过探究知识,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通过认识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增强学生保护神经系统、热爱生命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激素调节,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有了初步认识,为学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人体神经系统的一些结构如脑、脊髓、神经等比较熟悉,也能认同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
但是,他们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还缺乏科学而准确的认识,对神经系统如何调节人的生命活动等抽象问题不是很清楚。
所以,教师借助资料、模型、示意图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神经系统形成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借助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使学生认识神经系统的结构,并会正确判断各部分功能。
通过课前调查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理解神经系统出现损伤,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神经系统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神经系统的相关资料等。
学生:电线课前调查与神经系统损伤有关的病例。
教学过程:教学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节及时间安排创设情境导入新课4分钟学生观看视频:请同学欣赏NBA比赛精彩的镜头。
篮球飞人们飞翔的画面让我们体会到运动的张力和协调的美感,篮球运动员主要经过什么系统的调节才能完成如此健美而协调的动作呢?(板书课题)学生观看视频,体会篮球飞人们健美而又协调的动作。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PPT课件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组成:
(2)特点:①完整性 ②单向性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静息状态:外正内负
Na+(多) K+ (多)
2、兴奋状态: 外负内正 Na+
3、传导过程:双向传导
未兴奋部位
兴奋 部位
局部电流 未兴奋部位
----+++++ +++++ -----
神经冲动
信号形式 传导速度 传导方向
实质
电信号
化学信号
迅速
缓慢
双向
膜电位变化 局部电流
单向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C )
A、叩击膝下韧带,小腿突然跳起 B、沸水烫手,立即缩回 C、预备铃响,走进教室 D、强光刺激,瞬间闭目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返回
(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传递结构:突触
线粒体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 触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
树突或细胞体
(2)传递过程:单向传递
电信号
化学信号
产生兴奋或 抑制
电信号
对比项目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 信号形式 传导速度 传导方向
实质
对比项目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
Ⅲ
②
③
①
⑤
a ④Ⅱ
Ⅰ
(1)说出图中① -⑤的名称。
(2)图中A被称为__突__触____,当兴奋通过A时,其信 号的形式为__电__信__号__→_化__学__信__号__→__电__信__号__。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教案(苏教版).doc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王照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木方式、结构基础。
(2)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3)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认识生命木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解决措施: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构建网络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解决措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形象到抽象,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来进行有效突破。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今天!在学习新知识以前,我们一起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游戏——打手(规则是彼此伸出手掌,手心上下相向而对,先一方打,另一方躲,谁打到对方算谁赢,五次之后再交换),来回忆一下我们初中曾经学过的相关知识。
【板书标题】教师:在刚才的活动中胜利方举手。
祝贺大家!请同学们思考:刚才我们做的这个活动,主要是在你们的什么系统的参与调节下完成的?该游戏在速度上有什么要求?机体主要通过什么调节来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动作?学生:神经系统;基本方式是反射。
下面我们一起回顾相关知识。
【环节二】、温故知新,强化认知1、课件展示人的神经系统图片.请学生根据该图片思考下列两个问题.(学案一2)(1)人的神经系统由几部分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木单位是什么?(2)神经元的结构:(课件展示神经元的结构):请学生根据神经元的结构图简述神经元的结构(手掌和胳膊的类比)根据情况,鼓励相关同学。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案新部编本2(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示意图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并通过实验理解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2、通过观察示意图,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区别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制作教具:神经元(材料:卡纸、电线、透明胶带、铁丝、剪刀、铅笔),神经纤维和神经(材料:钳子、电缆线);课堂游戏材料用具:字典、玻璃茶杯、布艺文具盒、长布条(或红领巾);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播放视频:导入:默契的配合、优美的舞姿、高难度的动作,都表现出运动员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我们不是运动员,但同样具有一定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这些功能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学生认真看视频,认真听讲,初步感知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比如骑车、跑步等。
通过视频展示花样滑冰运动员优美协调的身姿,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目标1分钟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读标识标明确学习目标寓教于乐体验新知14分钟知识点一:神经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引入:人体的八大系统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那么神经系统是怎样组成的呢?具有怎样的功能呢?一、自主学习多媒体展示图片,请大家阅读课本第81页及图3、5-5示意图。
4321学生自学后,请同学回答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加深对神经系统各部分功能的理解。
二、学生活动小游戏:蒙眼猜物材料用具:字典、玻璃茶杯、布艺文具盒、长布条(或红领巾)游戏规则:找一位同学上台,用长布条蒙上眼睛,用手去触摸摆在课桌上的物品:字典、玻璃茶杯、布艺文具盒,大声说出你摸到的物品的名称,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2.2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2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学案编号:07编制:万晓涛 审核:张统省 校对:王曼【学习目标】举例说明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质疑讨论】1.人体神经系统有哪些结构组成?2.人体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3.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4. 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的电位如何?在兴奋状态的电位如何?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和传导的方向特点各有如何?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如何?其传递的方向有何特点?【自学质疑】一、人体的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后2者合称为神经纤维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即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6] ,包括[1] 、[2] 、[3] 、[4] 、[5] 五部分。
反射的过程:[1]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2] 传到[3] ,对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新的兴奋通过[4] 到达[5] ,作出应答。
[1] 由 组成,[5] 由 和它所支配的 等组成。
3、兴奋的传导: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 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
兴奋在一个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以 的形式传递。
神经纤维静息处电荷分布为 ,兴奋处为 。
传递方向的特点是 。
兴奋在两个相邻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通过[7] 传递,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为:从 信号变为 信号,再转为 信号,该过程所需的能量由 [2] 提供。
[1]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 。
[7] 的结构包括[4] 、[5] 、[6] 三部分。
方向: 性(即从一个神经元的[4] 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6] ),这是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4] 的[3] 中,只能由[4] 释放,然后作用于[6] 上,与[6]上的 结合,引发一次新的 。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第1节 示范教案
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学目标1.概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阐明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特点及意义。
3.说明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
◆教学策略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读书指导法相结合的方法。
情境一是问题探讨中的足球比赛,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学习,带领学生回归情境分析足球比赛队员的反应过程,达到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目的;情景二是思考讨论中的人对蛇的反应,通过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学习,学生理解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回归情境用所学知识解释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原因,以此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学生观看“足球比赛”的视频,思考“问题探讨”中的问题。
1.足球队员是如何及时获得来自同伴、对手、裁判和足球的信息的?提示:依靠眼、耳等感觉器官。
(此问题相对简单,学生容易答出)2.队员获得信息后,是如何经过自身的处理,并迅速作出反应的?提示:学生容易答出该过程的起点“大脑”,最终结果是“肌肉运动”,但中间具体经历了什么过程?学生并不明白,这是我们重点要讲的知识,教师可以刻意留下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的学习。
3.跑位、接球、铲球等动作主要受神经系统的哪个器官支配?心跳和呼吸加快也受神经系统支配吗?提示:学生知道很多人体的器官:肺、心脏、肝脏、肾等等,那神经系统的器官是什么呢?可能会有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教师先带领大家复习一下人体的系统和器官,这对于后面的学习有帮助。
●运动系统:人体骨架、关节、韧带、肌肉等。
●消化系统:牙齿、舌、唾腺、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胰脏等。
●呼吸系统: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
●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
●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睾丸、前列腺等。
●内分泌系统:脑下垂体、松果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
高中生物2.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2.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经元骨骼肌只有一
个神经元
须在内脏运动神经节
内换神经元,才能到达
支配器官
意
识
支
配
受意识支配不受意识支配
相同点都受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各级中枢的控制、调节
二、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播放视频《神经元》
1.种类: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细胞两大类。
3.细胞体里面含有__________,树突通常短而粗,用来接受________并将其传导到__________。
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________,它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__________、肌肉或腺体。
轴突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____________。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______________。
4.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5.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___________作用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保护、营养和____________等多种功能。
三、练习与应用【学习活动
三】观看视频,
通过示意图分
析,学生自主
阅读,分组讨
论,分析组成
神经系统的细
胞。
根据所学,完
成相关练习
通过视频,讨论,
学生能认识到组
成神经系统的细
胞。
回顾旧知,巩固
和应用所学知。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2.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具体的学习要求:说出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作用和意义;说明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
(二)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具体的学习要求:说出检测神经冲动产生的基本方法;说出神经纤维的结构基础;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传导过程及特点;说出突触的结构基础;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特点;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上的传递的不同点。
(三)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具体的学习要求:说出人脑的基本结构和大脑皮层区基本的功能定位;举例说出(以躯体运动中枢为例)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特点;举例说出大脑皮层部分功能区受损事例;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控。
(四)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
具体的学习要求:举例说出人体中的内分泌腺体及其分泌的激素和功能;描述动物激素的分级调控和反馈调节;探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五)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具体的学习要求:通过学生收集或教师展示动物激素类药物及其作用,讨论人们在开发和使用这类药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探讨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初中生物《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2)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脊髓的结构和功能;(4)描述脑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2、能力目标:(1)利用模型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2)利用学习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体会生命的奥秘和探索生命的欲望;(2)通过案例分析,认同神经系统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神经系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2)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1)区别神经末梢、神经纤维与神经的结构;(2)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重难点突破方法: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比较抽象,对于七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脊髓的结构与功能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我采用微课讲解和展板模拟的方式,直观地理解脊髓的结构构成及其对应的功能特点,从而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参、教学设计特点1、在课堂上设计了《目标与评价》,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发散思维。
2、通过观察模型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再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构建知识,注意在生物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3、微课的使用整合课程资源,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高度融合,构建多样化的生物课堂,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4、评价优先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让课堂教学达到高效。
5、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本课堂,体现自我,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6、充分体现STS 教育理念,注重“生物联系生活”、“生活体现理论”、“理论实践生活”,利用所学去解决医学领域的问题,体验生命科学的价值。
四、教学材料《目标与评价》课堂用纸、神经元模型、活动展板、《脊髓的结构与功能》微课,脑的模型五、教学过程一、神经系统的组成,(1)教师出示神经系统示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Jie)教案教学课(Ke)题:神经调节高考(Kao)考点:考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II)考点2:神经冲动的产生(Sheng)和传导(II)考点3:人脑的高级(Ji)功能(I)教学内容: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兴奋的传导和传递3、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重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学难点:1、理解神经调节在反射弧上的调节过程2、理解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分析教学性质:一轮复习教案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目录: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2)反射的种类(3)反射的结构基础2、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神经;刺激、兴奋、神经冲动(2)神经纤维上的兴奋的传导(3)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3、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大脑皮层的言语区二、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体外的各种刺激所放生的规律性反应.理解:(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脊髓灰质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根)较大,位于腹面,与传出神经相连;后角(根)较小,位于背面,与传入神经相连.)(2)反射与应激性:应激性指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对内外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反射属于应激性范畴,但不等于应激性;反射指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具有的一种反应.(动物的应激性靠神经系统和体液完成,植物的应激性靠激素类物质完成,单细胞生物的应激性靠原生质完成.)2、反射的种类: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比较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时间生来就有后天获得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条件刺激(信号刺激)激)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大脑皮层神经联系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是永久的、国定的,反射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可变的,反射易消退,需强化意义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大大提高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举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无关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条件刺激(信(Xin)号刺激)3、反射的结构基础(Chu):反射弧(必修3P16)▲:①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包括感觉神经末梢和所支配的结构(Gou),效应器包括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Ji)肉或腺体.②反射活动的进行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事(Shi)宜的刺激.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但相对的.例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例2、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B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例3、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A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 ①②D.②⑤例4、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 )①感受器和传人神经②感受器和效应器③感受器④传人神经和效应器⑤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A、②或④或⑤B、②或③或④C、②或③或⑤D、②或①或⑤知识点2: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包括轴突(长而分支少)、树突(短而分支少)和胞体构成,.神经纤维是指长的轴突和短的树突以及外面包着的髓鞘.神经末梢是指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微分支,分布在全身各处.神(Shen)经是指许多神经纤维集(Ji)结成束,外面包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2)刺(Ci)激是指作用于机体并可引起反应的任(Ren)何因素.兴(Xing)奋是指动物体内某些组织(神经、肌肉、腺体等)感受外界刺激后,表现出该组织特有的活动(如神经传导、肌肉舒缩、腺体分泌)时所处的状态.神经冲动是指神经系统中能传导的兴奋.例5、下列有关神经元及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由胞体和轴突两部分组成B、神经元的长的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这层鞘叫做神经纤维,可以传导兴奋C、人吃梅子时,会发生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D、吃过梅子的人,只要看到或谈到梅子时,也会发生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这属于条件反射2、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1)基本过程:受刺激神经纤维膜电位未受刺激是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刺激部位变为外负内正在膜内外兴奋与未兴奋部位之间产生(动作电位)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兴奋不断向前传导.▲:①静息电位: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时的电位差.(即外正内负电位)原因:静息时,钾离子膜内多,膜外少,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由膜内向膜外协助扩散运动(不需消耗能量),造成膜外比膜内阳离子多,这样,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所以,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系.)②动作电位: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部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突然变为外负内正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是一个过程,存在峰值)原因:受刺激时,刺激部位膜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通道开放,使钠离子以扩散的方式内流,使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为外负内正.(所以,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钠离子内流有关系)③重点:神经纤维电位变化曲线图解:解析:ab段:受刺激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b点为0电位,钠离子细胞外继续多于细胞内.(动作电位)bc段:钠离子继续内流,c点为动作电位峰值.(动作电位)cd段: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顺浓度梯度外流,d点为0电位,细胞内钾离子任然多于细胞外钾离子.(静息电位形成过程)de段:钾离子继续外流,静息电位恢复形成.★1: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影响静息电位形成;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差影响动作电位值.★2:超过阈值以上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在一根神经纤维上不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例6、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C )A. 曲线a代(Dai)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 两种海水中神(Shen)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 低(Di)Na+海水中神经纤(Xian)维静息时,膜内Na+浓(Nong)度高于膜外D.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例7、(2010年湖南高考理综)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中的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D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例8、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 a—b段的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 b—c段的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 c—d段的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 d—e段的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2)特点:①双向性:即双向传导②生理完整性③绝缘性:各神经纤维互不干扰④相对不疲劳性:(传导块,不衰减;消耗的能量来源于神经细胞本身的ATP)3、神经元间的兴奋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必修3P19→图2-3)①结构:突触前膜(轴突膜),突触间隙(内环境即组织液),突触后膜(胞体膜或树突膜)②分类:轴突——胞体型:轴突——树突型:▲:在效应器中,还可以形成轴突——肌肉型或轴突——腺体型.(2)基本过程:兴奋胞吐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间隙扩散突触后膜(受体)引起另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注(Zhu)意:①突出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You)关②神经递质(一(Yi)种信息分子):a、化学本质:乙酰胆碱,多巴胺(An),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Ji)酸类,一氧化氮等;b、作用效果:促进或抑制(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马上代谢性失活);c、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③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特点:①单向性: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单方向传递(只能从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原因: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②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慢③总和:通常一次兴奋不足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往往需要一连串兴奋的总和④敏感性:对内环境变化和某些药物的敏感(4)实际应用:①杀虫剂:a、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无法在细胞间传递,导致肌肉松弛;b、抑制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使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导致肌肉僵直、震颤.②止痛:与神经递质争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阻碍兴奋的传递;阻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例9、止痛药(如“度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A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例10、下列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例11、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B)A. 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 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4、反射弧兴奋传导方向的研究方法:(1)手术切断或药物阻断脊蛙的某处结构,观察指针偏转或对刺激的反应:例12、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Xing)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属于或(Huo)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Gu)骼肌,(能或(Huo)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Ge)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①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②如果,表明骨骼肌受损.③如果,表明部位d受损.答案:(1)不属于(2)不能(3)①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③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2)电流表测向法:a b c d①在神经纤维上:(如上图)A:刺激c点(bc= 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不偏转.B:刺激其他点,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电流表指针若只偏转一次,说明兴奋在纤维上单向传导,若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纤维上双向传导.(刺激a、b、d点则不能说明此问题)例13、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A)解析:据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和肌肉舒缩确定兴奋传导的单向性与双向性问题.例14、如下图甲所示,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1~2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正确的是(D)②在神经元之(Zhi)间:ca b d f e★:两电极刚开始都指(Zhi)向膜外,所以为0电位,若改成一膜外一膜内,则就不同.A:刺激a、b、c三点,电流表(Biao)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Ji)d、e、f,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例(Li)15、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1神经纤维和图2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分别刺激a、d点时,指针都偏转1次B.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C.由于a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理论上指针不偏转D.分别刺激a、b、c、d处,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刺激d点时知识点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必修3P19,注意必修3P20→图2-5)2、人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它的功能有:感知、控制机体反射、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必修3P20)(1)大脑皮层言语区: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不能写字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看不懂文字即不能阅读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不能讲话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听不懂话(2)学习和记忆的物质和结构基础:脑内神经递质作用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海马区)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例(Li)16、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Shi),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A )①下(Xia)丘脑 ②大脑皮(Pi)层H 区 ③大脑(Nao)皮层S 区 ④大脑皮层V 区 ⑤大脑皮层W 区A .④⑤B .③④C .②③D .①③例17、(2013年全国卷大纲版第1题)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例18、(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卷第3题)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例19、(2013年海南高考生物卷第18题)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B )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例20、(2013年海南高考生物卷第19题)19.关于细胞内外K +、Na +和Cl -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Na +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 +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 +外流D.Na +和Cl -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例21、(2013年上海高考生物卷)第1题:下列感受器中属于化学感受器的是A .人类皮肤感受器B .蝮蛇颊窝C .飞蛾的触角D .鱼类侧线第11题: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D )A .交感神经兴奋性占优势B .心跳呼吸加快,代谢速度增加C .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D .胃肠蠕动加快第27题: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突触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 2+的升高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 +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则下列情形中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C )A .Na +流入细胞内B .Ca 2+流入细胞内C .K +流出细胞D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腓肠肌第(Di)28题:恐惧反射(She)是一种条件反射,其建立的过程如图10,下列叙述不(Bu)正确的是(A)A.图(Tu)10甲中,声音属于条件(Jian)刺激B.图l0乙表示强化过程C.图10丙中的老鼠已形成恐惧反射,若长期只给予声音刺激,则恐惧反射消退D.若对图10丙中的老鼠给予电击刺激,则此时电击刺激为非条件刺激例22、(2013年福建高考理综卷第27题)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 天后进行检测.检测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 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原平台水域的时间;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 活性检测原理:AchE 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组别醋酸铅溶液浓度/g·L-1 脑组织铅含量/g·gprot-1AchE 活性/U·mgprot-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s①0 0.18 1.56 22.7②0.05 0.29 1.37 23.1③ 1 0.57 1.08 26.9④ 2 1.05 0.76 36.4请回答:(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通过该指标可知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变化.Ach 发挥效应后在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 水解速度越 .(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答案】(16 分)(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④(2)突触间隙电位乙酰胆碱酯胆碱(3)慢(4)重复训(Xun)练例(Li)23、(2013年安徽高考理综卷第30题)Ⅰ.(8分)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Sheng)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Zhi)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He)○b.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右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有波动,电位计○b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② .【答案】I(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b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b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a未出现电位波动.(2)①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②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整理课件
10
1.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兴奋过程其实就是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的过程。 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一致,与膜外电流方向 相反。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分析
(1)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 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 不发生偏转。
人脑的高级功能
1.精细机能定位
2.皮层大小与运动、感觉精细复杂有关。
3.交叉、倒置(脸部除整外理课)件支配
22
电信号
2、过程:
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兴奋或抑制)
兴奋
轴突
突触小体 释放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作用于
下一个神经元
突触间隙
突触整后理课膜件
兴奋或抑制14
神经递质-----你了解多少?
1.产生 由内质网、高尔基体 产生(线粒体参与供
能)
2.分泌结构 突触前膜
3.受体
突触后膜上糖蛋白
4.种类
按功能分为两种
经 元
轴突 (长而少)
突起
树突 (短而多)
神经纤维 (长的突起外包髓鞘)
神经末梢 (突起末端的细小分枝)
整理课件
5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
神经纤维
神经
神经: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
整理课件
6
பைடு நூலகம்
整理课件
7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应包含两个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等单 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人中枢(即 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 系;
整理课件
(高三生物核心素养教案设计)第八单元 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考纲要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I)。
二、教学目标:1.能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反射与反射弧功能。
2.理解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到和传递过程。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素养培养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科学思维:通过判断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及分析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膜电位的测量”及“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提升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解过程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看书填空、课堂学生间交流反馈纠正)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填出下图中所示结构名称(2)比较树突和轴突2.反射与反射弧3.反射弧中相关结构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二)基础训练(课前完成,课上提问):讲义P185(三)拓展(教师精讲)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 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不能(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一处(骨骼肌或传出神经或d)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
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①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电位,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表明d受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教案)资中一中周巍一、教学内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体神经调节的的结构组成;2.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神经传导的过程及对人体活动的条件方式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特点感觉抽象,不易理解。
四、解决办法:借助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变微观为宏观具体引导学生学习。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特点2、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特点。
六、教学过程【知识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元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神经调节起着主要作用。
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的组成如图所示:由细胞体①和突起②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按功能分: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2、神经系统的组成3、反射和反射弧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神经调节(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1)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归于高等动物而言,反射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联系:条件反射的形成必须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借助于一定的条件,经过一定的过程逐步形成。
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使无关刺激转化成了能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应不断用非条件刺激给予强化才能稳定,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退。
(2)反射弧如图所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①、传入神经②、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和效应器⑤五个部分组成。
感觉神经末梢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一起称为感受器;运动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神经中枢是指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的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的,调节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结构。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如图所示的膝跳反射。
例题1、下列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衣藻避开过强的阳光刺激B、草履虫向水温适宜的地方运动C、在寒冷的条件下,皮肤血管收缩D、皮肤受到过热物体刺激而感到疼痛解析: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衣藻避开过强阳光的刺激是一种应激性。
草履虫虽然是动物,但它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向水温适宜的地方运动不是反射活动,也是一种应激性。
皮肤受到过热物体的刺激而产生疼痛感,这是一种感觉。
感觉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三部分神经结构共同完成的,不是反射活动。
在寒冷条件下,皮肤血管收缩是一种反射活动。
感受器是皮肤的温度感受器,效应器是血管壁内的平滑肌,中间还有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的参与。
答案:C【知识点2】兴奋的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由于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Na+、K+等分布不均匀,膜外Na+浓度比膜内高得多,而膜内K+浓度比膜外高得多,因此,Na+、K+分别有内流和外流的趋势。
但是它们能否流入和流出,以及流入、流出量的多少却取决于膜对相应粒子通透能力的高低。
①静息电位:外正内负②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如图)(3)传导特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每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只能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相接触,此相接处的部位称为突触。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成许多小枝,每个小枝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称为突触小体,贴附在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表面。
如图所示,突触的结构可表示为:(2)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引起其中的突触小泡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如图所示),引发突触后膜点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例题2 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3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称为,③称为。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用字母表示)(3)甲图中共有个突触。
(4)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 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
(5)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药,能使图乙中⑨释放的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解析:图甲为反射弧结构,共由3个神经元构成。
2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该图中共有3个突触。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图甲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①是感受器,⑤及其支配的神经是效应器。
图乙为突触的结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在突触前膜内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可释放神经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线粒体内氧气浓度最低,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答案:(1)效应器神经中枢(2)c、e (3)3 (4)⑧线粒体能量或ATP (5)突触小泡(神经)递质四、考点分析本部分知识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之间的传递。
选择题(08江苏卷第14题)、非选择题(08全国理科综合卷第30题)都会出现。
分值在2—6分之间不等。
解题的关键是搞清楚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以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五、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三个主要内容:1、反射和反射弧:概念、分类、相互之间的关系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搞清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和特点,搞清突触、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等概念。
【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结构B、感受器参与反射和形成感觉C、感受器是直接产生感觉的结构D、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2、递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为A、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间隙C、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前膜D、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3、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产生兴奋,膜内外产生的局部电流流动方向是A、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B、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C、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D、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4、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由下列哪些组成A、突触小泡、突触小体、突触间隙B、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C、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D、突触前膜、递质、突触后膜5、神经递质只存在于A、神经纤维B、神经中枢C、效应器D、突触小体6、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7、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与Na+和K+的分布不均匀有关。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兴奋部位的特点是A、对K+的通透性增加,K+迅速外流B、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迅速内流C、对K+的通透性下降,K+迅速内流D、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迅速外流8、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的完成可不通过反射弧实现B、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9、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0、下列有关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A、条件反射的过程有大脑皮层上的中枢参与B、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发生非条件反射C、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D、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11、下列对神经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表面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B、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就是神经纤维上的电子的流动D、神经细胞上的突起是由细胞膜和细胞质构成的﹡﹡1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13、下图是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A、a、b处B、a、b、c处C、b、c、d、e处D、a、b、c、d、e处14、神经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特点和条件分别是①单向传递②双向传递③有突触小体④有蛋白质载体⑤由ATP提供能量⑥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⑦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A、①④⑤⑦B、①③④⑦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③⑤⑥﹡15、(08江苏卷第14题)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16、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二、非选择题17、下图是突触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1)图中神经兴奋传递的方向是向(左/右)。
(2)③的名称是,它的形成与(细胞器)有关。
③中所含的化学物质称为。
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为[ ] 。
(3)若②内氧分压为A,②外氧分压为A1,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 A1.(4)①结构的名称是突。
在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内/外)为负电位。
﹡18、(全国理科综合卷30 Ⅱ)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