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造假的现状

合集下载

对会计造假现象的剖析

对会计造假现象的剖析

对会计造假现象的剖析黄敏慧会计造假是指有关经济人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利益目标所采取的违反国家和制度,或虽然不违反国家法律和制度但违背经济活动客观事实,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决策中的重要依据,尽管政府部门在不断地采取各种手段来打击企业对会计信息造假的现象,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企业会挺而走险地实施造假呢?本人从以下几方面对会计造假现象进行剖析。

一、会计造假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一)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一些公司进行会计造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巨大的经济利益。

通过会计造假,企业可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方面的利益;企业负责人可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可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方面的利益;会计师事务所也可获得买方市场的一席之地。

总之,这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毫无顾忌地进行会计造假。

(二)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违规成本太低一些会计执业人员和经营者之所以“造假”,都是因为能从“造假”中捞到好处。

注册会计师放弃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出具不真实的审计报告时,会拉到更多的业务而被发现的风险与损失都较小。

由于违规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所付出的成本,使企业、中介机构才敢铤而走险,造假欺骗投资者。

(三)公司法人治理机构不完善,制衡监督机制弱化在经济发达国家,企业注重组织机构之间的权力制衡,权力分离和权力监督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而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起步较晚,在理论结构上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一是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集团公司绝对控股,没有人来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是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住客户而偏离公正的方向,这样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就不能很好地代表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即使经营行为严重偏离所有者的经营目标或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时,也不会受到应有的制约。

(四)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上存在缺陷,给造假者带来了机会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的管理活动,本身有其局限性,主要有会计法规的不完善、会计政策和方法的可选择性等。

论文浅谈会计诚信问题

论文浅谈会计诚信问题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诚信问题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会计工作在我们的世界里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怀集的信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在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的今天,企业会计诚信问题则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焦点。

诚信不仅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更是会计工作的灵魂。

企业会计诚信问题它不仅联系着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也关系着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1】。

在2011 年爆发的绿生物科技股份欺诈发行的案例中,我国的会计企业诚信问题马上彰显出来,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的分析,从而研究出如何建立诚信机制,杜绝会计诚信问题,从而恢复诚信在会计中的地位【2】。

关键词:会计造假;绿;企业会计;诚信;前言近年来,国外的会计数据造假问题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引起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的强烈关注,但是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方案。

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了会计行业的重大危机。

它严重的危害着社会公众的利益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前进。

诚信是中国人民的道德标准也是法律要求,然而最近的会计工作却频频出现造假事件。

本文就2011 年爆发的绿生物科技股份欺诈发行的案例,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的分析,从而研究出如何建立诚信机制,杜绝会计诚信问题,从而恢复诚信在会计中的地位【3】。

一、会计造假的现状会计的发展史拥有很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也在不断地进步,然而却频频出现了会计造假事件,愈演愈烈。

现在人们的眼中会计这个名词已经不再是那么的干净清洁,那些违规、不讲信用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代名词,从而会计工作中经常出现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这些造假手段,已是司空见惯了。

会计诚信问题已经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会计造假这个问题已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危机。

它不但没有被解决掉反而更加的严重。

据统计,在2001年的财政部抽查的150家大型企业会计报表中,有120家企业虚列资产,有123家企业序列利润均达几十亿元。

2002年,国家审计署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质量检查的结果中,抽查了38份审计报表,就有15家行了上亿元的会计造假。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1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1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1 【摘要】会计信息是指按预定要求,向使用者提供的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的经济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然而,在我国会计信息不实是当前经济生活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并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

文章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危害会计信息失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会计信息不实,二是会计信息造假。

所谓会计信息不实,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这种出入具有当事人无造成失真的主观意愿;不实在会计核算资料中暴露的比较明显;不实责任人一般得不到经济及其他利益等特征。

会计信息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达到提高分红数额,博取股东信任,刺激股票市价,表示营业或偿债能力高强,或隐瞒营业亏损,或者避免股东要求多分红利,减低甚至逃避纳税,加大秘密公积以保持其稳健性,减低股票市价以便收回库藏股票等目的,事先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

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一)会计信息不实的原因分析1.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

由于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往往需要会计人员进行的评估、判断与推理,而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

因此,一些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也会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导致会计信息不实。

2.会计环境方面的原因。

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经济情况不断涌现,而相关的制度、法规尚未建立、健全,使得会计对经济事项的处理产生不确定性。

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就无法实现,单位领导人如何对会计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也不确定,而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情况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出入,造成信息的不实。

浅析企业会计做“假账”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企业会计做“假账”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摘要: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也影响国家的方针和政策。

因此,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本文从我国目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出发,阐述企业信息失真的表现和危害并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最后提出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政策。

关键字: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一、会计信息失真现状根据国家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报告:2003年底抽查的200家国有企业2002年度的会计报表,其中有81家企业虚列资产37.61亿元,83家企业虚列所有者权益26.12亿元,89家企业虚列利润27.47亿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并且,之后的几年也无明显改变,2004年财政部由组织驻各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52户企业2003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资产不实比例5%以上的企业23户,占被检查企业户数的53.95%,利润严重不实,虚盈实亏企业5户,其报表反映的盈利3551万元,实际亏损1.51亿元;虚亏实盈企业6户,其报表反映的亏损1.4亿元,实际盈利4亿元;有16户企业违规设置账外账。

福建省财政厅近日发布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结果显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此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共发现各类违规问题涉及金额达6.61亿元。

公告称,2010年福建省财政厅组织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重点检查了房地产、能源、医药、公用事业等领域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共167户。

从总体上看,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规范和监管力度的加大,各类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进一步规范,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

检查发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单位未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部分单位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不规范、违规扩大开支范围等方面;同时,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现象仍较为普遍。

全省检查发现各类违规问题涉及金额达6.61亿元。

事业单位会计造假的根源及治理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造假的根源及治理对策

事业单位造假帐的根源及治理对策摘要:当前我国重视会计制度建设、号召“诚实守信,不做假账”,本文针对事业单位研究如何杜绝假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假账对国家、社会、各单位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决策失误、腐蚀人心危害社会,致使国家财产损失,损害市场公平竞争。

文章从事业单位造假账的现状出发,探讨假账出现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假账会计信息会计制度一、事业单位会计造假的危害假账是指相关单位或部门的财务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变更、伪造有关会计事项,故意做出虚假记录、核算、报告和披露,以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的虚假账目,而造假账行为则会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

1.致使决策失误假账提供的虚假信息,将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尤其是该部门的上级主管单位,可能会做出错误判断,从而出现决策失误,这是严重违反会计的基本原则。

站在宏观的角度,假账带来的虚假信息将会导致政府调控决策的失误,使国家的各项资源配置缺乏效率。

2.致使国家财产损失当前,事业单位的多项收入或者支出都与国库相关联,造假账行为将会导致大量的国家财产被侵吞。

并且,许多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都是以做假账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做假账导致了经济犯罪的出现,从而致使国家财产的损失。

3.损害公平市场经济以信用为基石,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也需要以信任为基础的正常秩序,某些事业单位的造假行为将会打破这种秩序。

事业单位会计担负着向上级部门以及公共财政提供客观信息的重大职责,会计报表所体现的信息质量将直接影响公平环境。

二、事业单位会计造假的现状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各项改革正逐步推进,面临的假账问题也较为突出,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弄虚作假,内外两本账。

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为了方便地谋取小集体的利益,便在财务上设置两本账目:一本内账,是为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而服务的;一本外账,是为了应付审计、税务等政府部门检查的。

两本账的目的便是要隐匿单位财务的真实信息,避开外界的监督,去实现自己的利益。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不断提升,但仍存
在以下问题:
1.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一些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虚
假记账、财务造假等问题。

2.财务报表披露不规范:一些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存在不
规范、信息不透明、缺失关键信息等问题。

3.信息披露不及时:一些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不及时,特别是在
面对负面消息和不利信息时。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监管:加大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严格落
实监管责任。

2.规范信息披露: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的标准和流程,
确保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和质量。

3.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的培训和
监督,提高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水平。

4.加强科技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信息披露的效率和
质量,同时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综上所述,加强监管、规范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和加强科技应用是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主要措施。

浅谈我国会计行业造假现象

浅谈我国会计行业造假现象

第一章绪论1.1 引言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下,我国经济在这三十几年来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出现的种种经济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和正常运行。

在这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中会计造假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也是危害比较大的一类问题。

会计造假,现在人们广泛的理解是指会计人员与其他有关当事人为了达到某些非法目的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故意在财务处理等方面造假,违反国家有关财务会计等方面法律、法规、制度、规章,导致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资料信息失真的一种舞弊行为。

会计造假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有百害而无一利。

它是社会经济肌体中的毒瘤,若任其毒素继续扩散,必然危及社会经济健康,所以我认为对会计造假问题的研究在会计理论和务实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人将从会计造假的动机起因、类型危害及防范谈谈本人的看法。

第二章我国会计造假的现状2.1 我国会计造假的现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张,上市公司做假账现象日益严重,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银广夏造假案。

银广夏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金融票据、虚开增值税发票、伪造出口报关单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营造出公司业绩良好的假象,使股民损失惨重,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类似的案例还有大庆联谊、蓝田股份、郑百文等上市公司。

一份对上市公司经理人的调查显示,19.5%的上市公司在上市时曾对公司账务进行过不同程度的造假粉饰,以达到上市的目的。

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造假问题已比较普遍,已成为上市公司、投资者、中介机构、证券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在非上市公司中,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也均存在较为严重的会计造假问题,只不过因其涉及的利益集团不是十分广泛而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罢了。

从“中农信”的倒闭,“株洲有色”巨亏到中创、广信事件,都暴露出严重的会计报表造假问题,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只是那些埋下严重会计造假问题这一地雷的企业尚未爆炸而已。

会计假账的现状成因

会计假账的现状成因

会计假账的现状成因、制约缺失及查证思路探析发布日期:2009-11-24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所谓假,应与真成为矛盾体,即与客观事实不相符;所谓账,指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其证明经济业务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状况的书面记载。

合二为一,即是假账之定义表述。

账簿多指用于财务方面而言,因此一般通称为财务假账,但是账簿无一例外都必须依靠会计特定主体来操作完成,所以本文笔者权且冠称为会计假账,意在由会计人员包括在其他人员指使、授意之下所形成于假账。

会计理论界又给其命了一定比较规范的称谓,会计信息失真。

叫法不同,但其含义大体一致,首先是违背真实性核算原则的行为,其行为目标和结果均使真实性遭受损失,具有危害性;其次是违反了会计、财务、税收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规章规定的行为,具有违法性;最后会计假账行为人主要是从事会计职业的特定主体,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而为之,任何过失、偏误、疏漏所导致的财务核算资料与其结果的不实,均不应属于会计假账之范畴,具有其故意性。

朱镕基总理2001年4月16日、10月19日分别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北京会计学院时均作了“不做假账”的重要题词,并在2002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严厉打击会计假账行为的要求。

这足以表明会计假账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层面上的危害性及应纳入法律轨道予以惩治的必要性。

一、会计假账种种现状之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会计行为因受认识水平和反映能力、业务素质等限制,只能充分保证大部分会计信息具有完全真实状态。

由于会计人员的过失性错误、技术性错误、理解性错误、习惯性错误、条件性错误、管理性错误、操作性错误、偶然性错误等等,并由于这些错误造成了财务资料的失实,哪怕与有关法律法规相悖,但如果这些错误非行为人的意志和愿望,其结果也不是人为设计和努力追求的,即非主观性故意,那么我们尚不能将其一概地归入会计假账的范畴,其种种行为在理论界称之为会计错憋。

会计造假问题的思考

会计造假问题的思考
强 会 计 信 息 的诚 信 度 。 增
关键宇 : 会计造假 ; 现状 ; 原因; 对策 中图 分 类 号 :2 16 F 3 . 文献标识码 : A
财 务 造 假 的 现 状 1职 业 道 德 观 念 淡 薄 .

文 章 编 号 :0 6 3 1 (0 0)0 1 7 0 1 1 0 - 3 5 2 1 1 - 5 — 0
第 64 3 期
热 点 关 注
会计造假问题的思考
胡 铁 花
摘 ( 宿迁 市泗 阳县 南刘集 乡小学 , 苏省 23 0 ) 江 2 7 5 要 : 文就财务 t@ 中会 计造假 , 计信息失 真的现状及其产 生的原 因进行 了分析并提 出治理对 策 , 以提 高会计信 息质 本 - g 会 藉

速度 极快 , 如不 及时地组织业务 培训 、 更新 知识 , 必然会影 响到 会计信息 的真实性 和可信性 。
财 在现实 中 , 一些会计人 员在国家 、 社会 公众利益 、 单位利益 三 、 务 活 动 中 会计 造假 的治 理 对 策 与个人利 益发生 冲突时 , 受单位负责人授意 、 指使 、 甚至强迫 , 不 为加强对会计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 的整顿 , 制会计 造假 、 抑 能够坚持原则 , 至为违纪违 法活动 出谋划 策 , 甚 直接参 与伪造 ,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 笔者认为须采取 以下措施 : 变造虚假会 计凭证 、 会计账薄 、 会计报表等 。 1完 善 《 计 法 》 法规 , 高会 计 造 假 风 险 , 大惩 治 力度 . 会 等 提 加 2追 求 私 利 , 守 自盗 . 监 要从根本上治理会计造假行为 ,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 必须抓 些会计人 员个人主义 、 金主义 、 受主义膨胀 , 拜 享 丧失了 住利益驱动这个本质问题 。 一方面 , 不断强化政府监管和社会监 增加会计造假行为被查处风险 , 加大取得风 险收益的 最起码的法制观念 , 会计职业道德沦丧 , 为追求 私利 不惜以身试 督 的效力 , 缩 另一方 面 , 完善《 会计 法》 等有关 法 法 , 意伪造 、 故 变造 、 隐匿、 毁损会计资料 , 污挪用公 款 , 贪 走上了 难度 , 小风险收益 的空间 ; 律、 法规 , 加快引入 民事赔偿机制 , 大幅度提高会计 造假成本 。 它 犯 罪 道路 。 3违 背 准 则 , 虚 作假 . 弄 是扼制会计造假的法律法规。 . 完善 公 司治 理 结 构 些 注册 会 计 师 在 执 行 独 立 审 计 业 务 时 ,没有 严 格 执 行 独 2健 全 企 业 内部 控 制 制 度 . 建立讲诚信 、 不做假账的内部制约机制 , 是会计工作 内部 的 立、 客观、 正的职业道德准则 , 公 出具 了不恰 当的审计报告 , 客观 上认 同了会计做假行为 ,充当 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 失真的保 重要基础 。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证各项业务的有效进 行、 确 护伞 。 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 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 、 实现既定管理 目标 而 4 执 业 态 度 不 端 正 , 乏敬 业 精 神 . 缺 采取的一系列方法 、 措施和程序。只有建立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 , 些 会 计 人 员 满 足 于 现 状 , 思 进 取 , 为 会 计 工 作 整 天 就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不 认 才能从制度上保 证单位会计行为规范 、 会计 是算 账 , 和枯燥 的数 字打交道 , 既繁琐又复杂 , 而在会计 职业 信息事实 、 从 完整。 中表现 出马马虎虎 、 敷衍塞责 、 拖拖 拉拉 、 随便应 付 、 积极性 不 3加 强 政 府 部 门 的 监 管 , 分 发 挥 有 关政 府 部 门 的 协 同监 管 职 . 充 高, 缺乏爱 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 能 , 高监 管 效 率 提 二 、 会计 造 假 账 的原 因分 析 政 府 部 门 多方 配 合 , 建立 检 查 和处 罚 的联 动 机 制 。 政 部 门 财 1企 业 内 部 经 济 利 益 的 驱 动 . 要与审计部 门 、 税务部 门 、 纪检监察 、 司法机关做好工 作上的衔 由于现行机制的不健全 , 加上所有权 缺位 、 经营权失控 的不 接 , 互相配合 , 真组 织开展 对各单位 的财 务 、 认 税收等的检查 , 并 配套 的经 济体制 , 一些企 业的领导人 为了个人 “ 政绩 ” 和小范 围 使之制度化 、 常化。 经 人 的物质利益 , 指使会计人员财务造假。 4加 强 社 会 中介 组 织 管 理 , 化 民 间监 督 职 能 . 强 2外部 监 督 机 制 乏 力 . 规范注册 会计 师的执业行为 , 提高其执业 道德 , 这不仅要建 目前我 国既有代表国家利 益的财政 、 务 、 税 审计等 国家监督 立起严格 的司法介入机制 ,而且要按整顿 和规 范市场经济秩序 机关 , 也有审计和会计事务所 等履行社会监 督职能的中介机构 , 的要求 , 大对造假 的打击力度和处罚力度 , 正使 独立审计准 加 真 但他们在对单位的监督 力度上仍 不尽人 意。财政 、 税务 、 审计各 则落 到实处 , 净化会计市场环境 ,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自为政 , 彼此之间又缺乏有效 的衔接 , 使得外 部监督 工作不能形 5加 强 会 计 管理 改 革创 新 , 好 会 计 人 员队 伍 建 设 , 高 会 计 . 搞 提 成合力。 人员的素质。 3 内部 控 制 制 度 的 不 完 善 . 5 1 . 要对会计 管理不断进行探索创新 ,实行会计委派 制 , 有相当一部 分单位 的内部控制基础 十分 薄弱 ,有的甚至并 即建立财会人员统管制度 , 各单位所需财会人员 , 由上级 主管部 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 的单位虽有 内部控制制度 , 脱离本单 门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 委派 , 有 但 并实行 定期换 岗、 考核 奖励制度 , 为 位实际 , 缺乏科 学性与合理性 , 偏重于 以补救 为主 的事后控 制 , 防止财务人员与所在企业 、 单位共同作弊 , 确保会计信息 的真实 导致内控成本升高 , 内部控制失去效力 ; 的虽有较 全的内部 性和完整性提供组织保障。 使 有 控制制度 , 但没有一个强有力 的运作机制 , 因而也不 能发挥其 作 5 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为此要做到 :1要认 真执行 .2 () 用。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 , 促使会计 人员加强会计理论和会计知 4会 计 政 策 的 滞后 和 财务 人 员 的业 务 素 质 不 高 . 识的学 习 , 掌握新 的会计 法规 , 习计 算机及相关领 域知识 , 学 努 法定会计政策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 ,使得单位在处理新 力提高业 务水平 ;2 要 提高法律意识 和职业道德修养 , () 对违法 业务 时按 自己的想法 , 以自己的 目标为标准随意进行会计处理 。 乱纪行为 , 认真履 行岗位 职责 ;3 要建 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 () 调动 另一方面 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都是原则性规定 ,在实 际工 会计 人员的积极性 。 在当前 , 特别是要提 高会计人员 的职业道德 作 中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 由于会计人员业务 修养 , 严格遵守 国家 的财经 法规 , 充会履 行会计监督 的职责 , 行 素质 的不 同, 当存在舞弊冲动时 , 就会利用对会计政策 的不 同理 使好 会计的各种职 能。 与此同时, 还要积极 营造一个有利于诚信 解 , 出貌假似正确实则错误 的会计 处理。 做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有 建设 的氛围 , “ 让 诚实守信 ” 成为每个会计人员 的 自觉行为 , 人人 较高 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业 务处理水 平 ,而会计队伍 中有相 当一 都讲会计职业道德 , 么会计造假 、 那 会计信 息失 真的现象就会得 部分会计人员只有会计从业 资格证 书 ,甚至有的会计人员从未 到有效扼制 。 参加过任何专业培训就从 事会计 工作 ,而现在的会计知识更新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一、引言准确高效的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至关重要。

但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存在隐患,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以期加强企业自身的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

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现状1、会计信息不真实目前我国一些企业为了达到某些利益目的可能采用虚假报表等手段来进行会计造假,企业的报表真伪难以辨别,直接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

2、会计数据不准确以往我国企业会计标准存在重点体现总量而不注重质量的问题,导致会计数据在反映企业经济实际情况时存在误差较大的情况。

例如,资产减值前提计量缺乏准确性等。

3、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部分企业为保护商业机密等目的可能不会完全公开财务报告中的必要信息,这种情况对于投资者而言难以做出完全准确的投资决策,同时也使得监管机构监管难度加大。

三、企业信息质量问题的成因1、制度缺陷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体系的制度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一些企业可能会利用制度空档来进行造假,制度的不完善让一些企业能随意操作,难以受到有效监管,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2、市场环境与竞争压力对于企业来说市场环境变化不可预测,一些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或者业绩考核等原因可能存在一些不好的意图,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3、内部管理缺陷一些企业自身管理存在漏洞,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人为的抹黑财务报表等问题。

企业应该强化内部管控,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四、企业信息质量问题的治理对策1、建立完善的制度完善制度体系,严厉追究违规人员,发现企业造假等违规问题及时报告,依照规定行政、行业进行惩戒。

2、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应该从内部加强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明确责任和义务,提升管理水平。

3、拓宽信息披露渠道企业应该拓宽信息披露渠道,将信息公开到社会和投资者,减少造假的可能性和影响。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一、现状描述在当前社会中,会计工作者的道德水准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造假问题。

由于会计工作者在企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往往处于信息的核心位置。

而一些不良的会计工作者利用这一地位,往往通过财务造假等手段,以企业利益为代价获取不正当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更助长了不正当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

2.信息泄露问题。

在企业中,会计职业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涉密信息,而一些不法分子常常通过收买、恐吓等手段获取这些信息,不仅侵犯了企业的商业机密,更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利益。

3.职业失信问题。

在当前社会中,一些会计工作者由于利益的驱使,往往会在工作中出现不诚实、不守信用等行为。

这不仅降低了会计职业的社会形象,更损害了企业和全社会的利益。

以上这些问题,不仅直接损害了企业的经营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更造成了行业内部的混乱和动荡。

会计职业的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分析原因在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1. 利益驱使。

由于当前社会中金钱和利益至上的观念逐渐盛行,一些会计工作者往往会因为利益的驱使而丧失了良知和职业道德。

一味只图一己私利,而忽略了企业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2. 监管不足。

在当前社会中,会计职业的监管机制还相对不够完善,一些会计工作者在工作中往往能够违法乱纪而不受到相应的制裁。

这种监管不足也助长了一些人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漠视和忽视。

3. 职业教育不足。

在一些高校的会计专业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这种现象使得一些会计工作者在进入职场后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意识。

以上这些原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更给我们提醒了当前社会和行业应对这些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

三、对策建议面对当前严峻的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我们亟待制定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财务分析报告造假(3篇)

财务分析报告造假(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情况的重要途径。

然而,近年来,财务分析报告造假事件频发,严重损害了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本文将从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的风险、影响以及防范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的风险1. 法律风险财务分析报告造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刑事追究等法律风险。

2. 经济风险财务分析报告造假可能导致企业融资困难、投资减少、市场信誉受损等经济风险,进而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和发展。

3. 市场风险财务分析报告造假扭曲了市场信息,可能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引发市场波动,损害投资者利益。

4. 诚信风险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破坏了企业诚信,损害了企业声誉,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三、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的影响1. 投资者利益受损财务分析报告造假使投资者无法真实了解企业情况,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2. 市场秩序混乱财务分析报告造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损害了市场秩序。

3. 信用体系受损财务分析报告造假损害了企业信用,影响了整个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

4. 政策执行受阻财务分析报告造假可能使相关政策执行受阻,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效果。

四、防范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意识。

2. 完善监管机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管,建立健全财务报告审计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3. 提高企业自律意识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4. 强化财务报告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应严格执行审计程序,确保审计质量,对财务报告造假行为进行查处。

5.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审核,防止造假行为发生。

浅谈会计违规行为的现状及原因

浅谈会计违规行为的现状及原因

浅谈会计违规行为的现状及原因作者:王俐来源:《活力》2011年第08期近年来,国内外会计界财务舞弊事件频发,对此各国政府纷纷颁布法律以加大治理,但客观地说,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十分严重,给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为了优化会计行为,提高会计行为效率,研究会计违规行为,促进会计工作健康发展,有要研究会计违规行为的现状及成因。

一、会计违规行为的现状1.企业会计人员违规行为从行为的发生区域看,上市公司多于非上市公司,围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已成为当前违规会计行为的多发区域,从行为主体看,法人行为多于个体行为。

2.企业违规会计行为的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虚增赢利,隐瞒亏损;非国有企业虚计成本,隐瞒利润;虚列资产,低估负债、账外设账,截留收入。

3.影响企业会计人员违规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客观环境的影响。

二、发生会计违规行为的原因1.外部原因(1)会计法制不健全。

近年来为规范市场运作,我国陆续出台或修改不少法律法规,这对遏制会计造假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仍存在着不少缺陷和漏洞,部分法规出台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立法似乎更多地是被动、消极地“堵窟窿”,缺乏预见性和超前性。

一些法律法规的条文较粗,可操作性不强且执行不力,特别突出地体现在对违法者打击制裁不力,违法者往往以接受行政处分代替承担刑事责任,以缴纳少量罚款代替没收全部非法所得等,这在客观上为虚假会计信息的滋长提供了温床。

(2)会计监督不完善。

作为强有力的政府及社会监督机构须经常检查和监督会计行为,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对可能涉及信息披露违规者进行讯问,暂停或取消违规者的上市资格等。

只有在管理者不断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们监督检查及执行法律的决心的时候,潜在的违规者才会知难而退。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会计违规现象只有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时才会被查处。

(3)诚信环境不成熟。

政府是营造诚信社会大环境的核心与关键,它影响公众的诚信精神,决定着社会的诚信程度。

会计账册造假行为分析及其防范

会计账册造假行为分析及其防范
_ 2l ci OO h

ID '  ̄ 2

aN w e

。isadP ou t ge n rd cs
财经 与管理
会计账册 造假 行为分析 及其 防范
陶 大新
( 罢龙 江 省 五 大连 池 市二 龙 山农 场 , 黑龙 江 五 大连 池 14 0 ) 6 10
摘 要 : 国处在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不断发 展 和 完善 的过程 中, 我 与市 场经 济相适 应 的信 用体 系还 尚未 建 立 , 计信 用缺 失现状 正发 会 展成 为一 个社 会 问题 。本文从 问题 现状 分析入 手 , 出 了治理 会计造 假 的对策 。 提
员的诚信档案管理及考评制度 ,对违反诚信 23企业 及会 计人 员独 立 性差 ,且 法 律 信 用 就无从 谈起 。 - 3 . 3严格 内控 的单位、 事务所和个人要记录在案 , 以便于公 保护 不够 。身为企业 会计人 员本 应 对企业 负 责 , 到客 观 、 做 公正 、 洁 、 廉 自律 ; 作 为 企业 但 3. . 1加强 会 计基础 工作 。 3 合理配 备会 计 民随时 查 询 ,从 而增 强单 位 和个人 的执业 危 实现 会计 岗位 之 间的 内部牵 制 , 加 机 感及 诚信 意识 。 会 计 人 员 就表 明他 们 必定 依 附于 企 业 而存 岗位 人员 , 3 实 行 市场 退 出机 制 。我 国应 尽快 建 . 7 在 ,这种地 位上 的不独 立在 一定程 度上 制 约 强 内部 控制 的实 施 ;规 范会 计核 算资 料所 需 了会计 人 员监 督 职责 的履 行 ; 外《 另 会计 法 》 原始凭证 的合 法性 和有 效性 ,同时对 会计 账 立有效 的退 出机制 ,对 那些 不守行 业操 守 的 规 定会计 人员有 检举 的权利 ,任何 人不 得对 簿 、 报表 的合 法有 效性 进行 规范 , 以保证各 单 企业或 个 人 ,一旦 出现 失信 行 为后就 应将其 编制 会计 报表 ; 确 岗位责 驱逐 出相 关行 业 。如对 会 计造假 上市 公司要 明 其进行 打击报 复 。但 法律赋 予会 计人 员 的监 位 依法 设置 账簿 、 严 设置 内部 审计 立刻 退 市 ;对 参 与造假 的 中介 机构要 进行取 督作 用与 社 会现 实环 境还 是 存 在较 大差 距 。 任制 , 格执 行 内部 审计制 度 , 对 会 注册 会计 师 不 加大 集 中体 现在会 计人员 的任 免 、 级 、 用 等切 机构 , 对各 类会 计基础 资料 的监 审 力度 , 缔 ; 单 位 负 责人 、 计 人 员 、 晋 聘 账账 、 账表相符 , 保证其真实性、 合 允许 继续 从 事相 关职业 。 身利 益均 由领导决 定 ,坚持 原则 就会 遭 到压 保证账证 、 参 考文献 制 , 而缺乏 现实 的监 督勇气 和行 为 。 经济 法性 。 从 受 王定 祥. 计 造假 的制度 解释[ _ 会 J西 】 3 . 实行 管理 参与 制 , .2 3 以有效 监督 经 理 … 李伶 俐 , 利 益驱动 ,有的单 位或部 门领 导 为了 自己或 社 ,04 0—0 部 门利益 会授 意并 指使 会 计 人员 做假 账 , 编 层 的 E常经 营活动 , t 防止会 计舞 弊行 为 。 理 南农 业 大学 学报( 会科 学版)2o— 33 . 管 2 1 安 J财 ] 制 虚假会 计报 表 ,以此 寻求 一定 的经 济利 益 参 与制 是使处 于 服从地 位 的雇员 或 其代 表有 f 杨 春 然. 然会 计 造假 机 制 分析 [. 会 通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影响与后果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影响与后果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影响与后果【摘要】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上市公司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近年来,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屡见不鲜。

财务造假行为严重违背了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的原則,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受到极大的损害,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也受到了严重的千扰。

因此,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与后果,期望对建立我国公司治理中财务信息质量控制机制和监管部门制定更加合理的监管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机后果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特征(一)以管理层为主体的集体造假虽然财务造假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企业的财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放意行为,但是一般来讲都是受到企业上级管理层的指示。

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是一个集休舞弊,经常使用组织的资源和实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欺诉的行为。

普通员工进行的财务造假,如果不是上层领导的授意或纠意的串通,往往都能够通过企业内部的相关管理和控制制度来预防,也可以在核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然而,如果企业的管理层介入财务造假,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并且事后极力+的隐瞒,这使得它很难获得注册会计师的识别。

(二)以会计数据作为造假的客体财务造假主要通过篡改或者变更财务数据信息,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财务造假的客体是财务数据信息,不论财务造假活动的形式和目的是什么,最终都要通过资产实物、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等会计信息载体水进行反映。

(三)造假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财务舞弊是财务数据篡改或虛构的现实,所以它不仅是金融诈骗,而且它不能改变他们的真正利润,相反,通过虚假信息诈骗将进一步干扰或损伤正常的经营决策,致使公司的盈利情况变得恶化,从长远来看,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行,甚至造成企业破产。

(四)财务造假具有隐蔽性财务造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如果在财务报告发表之前,管理层精心设计造偎过程,从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开始,采用各种比较隐敵的手段,虚构会计事项,编造会计信息凭证,串通公司各个部门进行相关配合,编造出一些完整的经济活动,这样就会从中获取较大的利益,这种公司管理层介人的财务造假行为,一般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所以,很多会计事务所很难从中发现问题。

关于会计调假账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关于会计调假账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场经济 的发 展 , 会计 越 显得 重要。会计 造 假 归根 到 底 是 社会 上 的 一 些 小 团体 或
会计 造假 的现状 1弄 虚作 假 , 奉 两账 。一 些单拉 一 的领 导, 了谋取 小 团体 或个人的 利益 , 为 往 往在 财务 方面设 立两奉 账 一奉相 升 真实 . 为开展 日常经营活动而服务 ; 另一 本 别是 捏 造 的 , 要 是 为 了应 付 上 级 检 主
前我 国会 计造 假 问题 的严峻 性 , 这是 加 大 治理 力度 的 前 提 : 2 改革机 制. 综合 治理 。闸题 的 出 现往往要从 机制上找原 因。会计 管理 体 制的创 新是 一项 庞杂 的 系统 工程 , 需要 循 序 渐 进 地 进 行 目前 , 从 以 下 几 种 应 创新的会计管理模式进 行 改革。一是 会 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 国家以所有 者 身缔 凭借 管理 职 能 , 国有 大 中型企 业 对 ( 事业单住 亦可) 的会计人 员统一进行委 派 的一种会计管理体{ 会计委 派制从 } 4 编 制上 实现 了会 计独 立 , 成“ 热会 形 超 计 的局 面 . 而 能够全 面、 正地 反 映 从 套 企业经营者 的受托 责任 完 成情 况、 蛀 有 地遏制 国有 资 产的流 失、 维护 国家所 有 者权益 。但这种体制 实质属 于高度 集 中 的 体 制 结 构 , 经 济 体 制 的 总 体 思 路 相 与 悖 。二是财务 恶监制。财务 恶监 制是 国 家以所有者 身份凭借其时 国有 企业的鲍 对控股 地位 . 国有 太 中型企 业直接 派 向 出财务 总监的一种会计管理体 制。财务 总监制体现的是一种 来 自于产权 约束的 监督关 系, 在建 立现代 企 业制度 与 经 济 转轨 时期“ 内部人 控制 ” 产权约束 软 和“ 化 ” 矛 盾 冲 突 问 题上 , 强 丁 股权 对 击 的 加 人所有权 、 经营权 的渗透 , 并吸 收和集 中 丁总会计 师和 内部 审计 中部分 财务管理 与监督职 能, 弥补 了总会 计 师在企 业姐 织地住和职 责权 限上 的不 足 , 为关键 更 的是在很 大程度上避免 了内部审计 ( 甚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现状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分析随着资本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及大众资产性投资的兴起,上市公司央企的会计信息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当前一些证券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效率低劣,不仅相关性不高,而且可靠性缺失,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所谓内部管理失真,从广义上理解,是指会计信息没有达到质量特征的要求;从狭义上理解,是指由会计信息反映得不真实、不完整、主观性大,经不起严格的验证,也就是会计信息没有达到可靠性的质量特征的要求。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会计信息失真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规范性失真、技术性失真和违法性失真。

(一)规范性失真。

规范性失真是指由于规范不完善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会计规范下生成的会计信息能否绝对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二是会计规范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是否达到建议了目前供给能力的顶点。

由于会计理论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绝对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往往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标榜。

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供给者的自我保护倾向、规范实际制定者有限理性的限制,制定出来的规范欠缺也总会客观存在着种种不足。

这种原因造成会计规范的不完全性,即便会计人员完全遵循了规范要求,所提供支持的信息质量也不信息可能100%地达到目前供给能力的要求,存在着失真情形。

(二)技术性失真。

技术性失真是指会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会计工作需要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技术性失真是否会发生依各国实际情况一般性的相同而有所差别。

在英、美等会计人员素质相对非常高较高的国家,因技术性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概率一般较小,而在我国由于会计工商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很多人难以达到准则要求和实际会计工作的需要,技术性原因也会导致相当一部分会计信息失真。

(三)违法性失真。

违法形式真实指有关企业或对个人故意违反法律规章制度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信息造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造假的现状会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会计存在的目的是为真实记录经济活动,客观反映经济活动成果,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或单位运营成果和会计工作质量集中体现,但是,出于各种利益的考虑,会计记录和结果被篡改,被利益方所利用,欺骗公众、监管者和其他相关利益方,一旦谎言被揭露,就形成财务丑闻。

但是越来越多的财务丑闻,也激发了社会各界对财务信息质量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其实这就是财务造假问题。

对于造假问题,从会计这个职业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左右,对投资者的伤害也是惨痛的。

从国际上看,美国世界通信公司、安然公司、国际商业信贷银行、环球电讯、凯马特,英国的巴林银行、意大利帕拉玛特公司等赫赫有名的国际大公司均因为财务造假败露,而轰然倒下,其中,安然公司的投资者所受损失高达790亿美元,世通公司投资者所受损失高达1140 亿美元,帕拉玛特案给意大利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

纳斯达克公司前主席麦道夫利用虚构事实,粉饰财务数据,骗取大量投资者约500亿美元,事情败露后,造成投资者巨大损失,如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损失约23.3 亿欧元、汇丰银行损失约15 亿美元、瑞士银行业损失约42 亿美元、法国巴黎银行损失约4.7亿美元、日本野村证券损失约3.06亿美元、加拿大皇家银行损失约6.01亿美元等等。

从国内看,银广夏、蓝田股份、郑百文、琼民源、亿安科技、秦丰农业、科龙电器等大量上市公众公司也是因为财务造假,让大量投资者血本无归。

2002 年银广夏连续16 个跌停、蓝田股份股价从22.95 元(复权后)跌到3.02 元,琼民源在一年时间里,股价由最低1.55元(复权后),直冲至26.4 元,最大涨幅达到1528%,停牌前股价为23.49 元,套牢大量投资者。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和职业行为的准则。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规范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它在制度无法弥补缺陷时起到修正作用,是会计法治的人文基础。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一旦缺失,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公允性将无从谈起,这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已迫在眉睫。

曾有人这样评论:“会计人,因长于计算,所以精深;因职业禀赋,所以正直;因事务繁杂,所以勤勉;因责任重大,所以端于高贵的灵魂”。

一、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当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已经不是个别或者说是少数问题,而是成为影响会计工作健康开展的普遍反映。

据2006年《经济日报》报道:“中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证实中国80%以上企业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

这是财政部日前正式公布的信息”。

国家审计署近几年的审计表明:“政府部门2/3有问题。

挪用资金、财务混乱被国家审计署列为国务院直属部门违规的两大‘症状’。

国务院55个部门被审计,36个部门查出违规挪用资金21.09亿元,占2/3”。

究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职责难守,背离道德。

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通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一些单位领导置法律和道德于不顾,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做假账,会计人员在单位领导的直接授意、指使、强令下,做出有悖于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参与弄虚作假。

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会计人员面临职业道德冲突的选择。

2.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不仅使国家、集体的财产受到严重损失,而且有些人也因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3.违背准则、弄虚作假。

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做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

有的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和故意造假的行为,却不予指明,并加以虚假的陈述,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有的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循独立审计准则或没有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履行审计程序,丧失了应有的职业谨慎,未能发现委托人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漏报、往往造成重大过失。

1 会计造假的现象分析1.1 隐瞒销售收入,账外设账。

有的盈利企业为掩盖真相以肥私囊,乱列乱支,私设小金库,非法获取巨额收益,经营情况较差的单位隐瞒收入以达到多留多分的目的;还有的企业明明盈利,却在账上人为制造亏损,将应在本年计入的收入挂账,转到下年结收,以使税金更小化;还有的企业可能采取虚假发票,在费用中增加资本化支出,多提折旧和坏账等,甚至开设两本账,采取设账外账、收入不入账、多列费用支出等手段,偷漏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等。

1.2 乱列成本费用,利润巨额冲销。

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原始凭证失真;利用资产挂账调节利润;通过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利润。

1.3 虚假确认收入,追求利润最大化。

有些公司不遵循收入实现原则来确认收入,而是根据需要提前甚至虚假制造收入,如“郑百文”和“琼民源”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虚假确认收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提前确认收入;通过不具有产权的资产进行交易虚构收入;在不转移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确认收入;通过循环转账来制造收入到账的假象;确认一年中的部分费用,但确认全年的收入以提高利润。

1.4 会计科目混乱,业务处理不规范。

有些企业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失误使得会计工作违背了真实性、准确性等原则。

1.5 高估资产,虚拟资产大量渗透。

账面资产与资产本身的实际价值背离,资产负债表中的虚拟资产大量渗透。

实际上往往只有在企业最终清算时虚实差别才充分显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一遇到清算、重组、改制时就会出现“大窟窿”的原因。

一、财务造假的现状1.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现实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单位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受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甚至强迫,不能够坚持原则,甚至为违纪违法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等。

2.追求私利,监守自盗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受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为追求私利不惜以身试法,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贪污挪用公款,走上了犯罪道路。

3.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做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

4.执业态度不端正,缺乏敬业精神一些会计人员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认为会计工作整天就是算账,和枯燥的数字打交道,既繁琐又复杂,从而在会计职业中表现出马马虎虎、敷衍塞责、拖拖拉拉、随便应付、积极性不高,缺乏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二、从安然造假事件反思上市公司会计现状(一)洋会计师事务所的公信力不容置疑人们普遍认为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公信力是不容置疑的,作为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公然替安然公司进行会计造假,销毁了安然破产案中的债务审计资料。

事件发生不久,又曝出了安达信审计的美国环球电讯公司破产案。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没理由相信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一定比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更有资历格去做中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

(二)管理和监督制度上是否存在缺陷1.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众所周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导致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迫使管理层释放信息,均衡信息分布,避免不利选择和化解道德风险。

2 . 现行的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危及了社会审计的独立性。

由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独立审计,即可对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编报权力进行约束,也可督促管理层充分披露会计信息,解决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

3 . 目前国内审计师承担的法律风险几乎为零。

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通知》之前,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是不用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即使在《通知》出台以后,也仍然存在操作性问题。

4 . 会计制度和证券市场规则落后于时代发展。

会计制度、证券市场规则等方面的滞后给会计的审计工作带来困难,随即也产生了会计制度和证券市场规则不能跟上经济形势的需要的现象。

(三)注册会计师似乎更注重的是形式而非实质虽然会计规则在数量上与日俱增,而且越来越复杂,但会计师有时更关注所报告内容的形式而不是实质,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这种真实地反映虚假的经济业务的财务报告模式,使投资人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垃圾却不能理解当前正在发生什么和未来可能发生什么。

(四)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的不对称助长了会计造假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会计造假所付出的代价(受到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是微不足道的,往往被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管理层忽略不计。

而与造假成本相比,会计造假所带来的收益呈几何级数增长,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的比率失调,助长了此种现象的发生。

(五)数字游戏——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使会计沦为“魔术”我国某些上市公司,经过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将“红色业绩”(亏损)变成“蓝色业绩”(盈利)简直易如反掌。

最显著特点是不等价交换,交换的结果是大股东向上市公司肆无忌惮地进行利润输送。

以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之名,行会计报表粉饰之实的现象如不能及时被制止,会计终究有一天会沦为“魔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