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摘要:电影《功夫熊猫2》自全球上映以来,深受影迷们的喜爱,尤其是电影将中国元素刻画的极为丰富多彩,在中国文化,中国功夫及中国风景与美食等方面都有精彩呈现。
这部电影的成功,体现了西方电影对中国文化的有效解读与融合、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有机糅合的进步历程。
关键词:《功夫熊猫2》;中国文化;世界文化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22008年的《功夫熊猫》曾引起了关于西方人表现中国文化的大讨论。
电影具有中国特色的两大文化要素:功夫和熊猫,观众可以在这部电影找到很多中国文化的画面和名词,如:道家的阴阳八卦,中国的古代衣着,有江南地区特色的建筑,手推车,面条和保留中文发音的师傅(shifu)、乌龟(wugui)、麻将(majiang)、豆腐(doufu)等等。
三年后,从好莱坞梦工厂诞生的功夫熊猫阿宝再次归来。
《功夫熊猫2》把中国元素、东方精神吃得更透,表现得更好。
特别是前一集所运用的中国元素到第二集更加丰富纯熟,影片是全球审美与中国元素的有机糅合,生发出强大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深刻启迪。
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功夫熊猫2》最让人惊叹的地方,是其对中国风情、中国文化的运用基本上达到了调配自如的境界,并在一种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了机智的文化融合的成功尝试。
影片的开画不仅整个梦工厂的宣传片头换成了皮影戏风格,标志性的小男孩坐在月亮上垂钓的logo也换成了一只乌龟坐在月亮上钓鱼,巧妙地串联上了第一部《功夫熊猫》里的主要人物龟仙。
随后一段故事发生背景的交代也是用旁白结合皮影戏效果的画面来呈现的,不仅让观众感受到流畅的视觉连接,而且用皮影的虚化方式也非常巧妙地配合了正式故事开启前“史前史”的另一个时空回溯。
仅仅是开片这几分钟的小段落就体现了此片制作者对中国文化把握的功力。
《功夫熊猫2》里,羊仙姑预言说沈先生会被“一个黑白相间的动物打败”,这时电影画面上黑和白组成了一个太极阴阳鱼的图案,黑白相间的熊猫竟然暗合了太极阴阳之理。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1. 中国的武术啊,那可真是厉害得不得了!像成龙、李连杰这些功夫巨星,不就通过他们精彩的电影把中国武术带到了全世界嘛!让全球的人都见识到了中国武术的魅力,这不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超棒例子吗?2. 还有那神奇的中医,好多外国人都对它着迷得很呢!你看中医的针灸,在国外也越来越受欢迎,这难道不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有力证明?3. 中国的美食文化呀,那简直是无敌了!川菜、粤菜等各种菜系在国外开得风生水起,好多外国人都爱上了宫保鸡丁、麻婆豆腐这些美味,这不就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鲜活体现吗?4. 汉字书法多有艺术感啊!那些外国的书法爱好者对中国书法的热爱简直超乎想象,他们认真学习、临摹,这不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生动一幕吗?5. 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走向了世界呢!春节的时候,国外好多地方都张灯结彩,举办庆祝活动,大家一起欢乐,这不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精彩场景吗?6. 中国的古典音乐也很了不起呀!一些国外的音乐家都开始研究和演奏中国的古典乐曲,让世界听到了不一样的音乐之美,这难道不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有力例证?7. 丝绸,那可是中国的宝贝啊!外国的时尚界对中国丝绸的喜爱那是有目共睹,用丝绸做出来的衣服多美呀,这不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闪亮之处吗?8. 中国的陶瓷艺术那叫一个精湛!在国外的博物馆里都能看到中国陶瓷的身影,让外国人惊叹不已,这不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明显标志吗?9. 中国的民间艺术,像剪纸、年画这些,多有特色啊!很多外国人都开始学习和欣赏,这不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好例子吗?10. 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世界上流传,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这难道不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吗?我觉得中华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有着无穷的魅力,正在以各种方式大步走向世界,让全世界都领略到它的风采!。
汉学视角下的中 国文化传统如何走向世界
汉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传统如何走向世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文化传统走向世界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汉学作为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思考路径。
从汉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传统要走向世界,需要在多个方面做出努力和创新。
首先,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例如,“和而不同”的理念强调和谐共处但又尊重差异,这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又如“仁爱”思想,倡导关爱他人、友善互助,这种价值观对于构建一个温暖、和谐的世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应当通过教育、学术研究和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将这些核心价值进行深入的阐释和传播,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同时,创新传播方式是中国文化传统走向世界的关键。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影视制作等,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中国文化。
例如,制作高质量的纪录片、动画片,通过精彩的画面和故事讲述中国文化的魅力;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有趣、易懂的文化内容,吸引全球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此外,还可以开展线上文化交流活动,如线上讲座、论坛等,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汉学在世界各地的发展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应当积极与各国的汉学家、研究机构和文化组织合作,共同开展学术研究、文化项目和活动。
通过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需求和接受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传播。
同时,也能够借助国际平台和资源,提升中国文化传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注重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至关重要。
这些人才不仅要精通中国文化,还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够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高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范文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范文《让中国文化闪耀世界》
哎呀呀,咱中国文化那可真是了不起呀!就说我上次去国外旅游的时候吧,那经历真的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我记得当时在那个陌生的城市街头闲逛,走着走着就感觉肚子咕咕叫啦。
然后我就看到了一家中餐馆,那可真是像看到了救星一样。
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去,一进去就感觉特别亲切。
餐馆里的布置充满了中国元素,大红灯笼高高挂着,墙上还有漂亮的中国画。
我点了几个菜,等菜上来的时候,我发现旁边桌的几个外国人也在吃中餐呢,他们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还不停地说着“好吃好吃”。
我看着他们那享受的样子,心里别提多自豪啦。
他们对筷子的使用虽然还有些笨拙,但却学得特别认真,夹起菜来那股子劲儿可好玩了。
等我开始吃的时候,我更是被那美味征服了。
麻婆豆腐的麻辣鲜香,糖醋排骨的酸甜可口,每一口都让我陶醉其中。
在那一刻,我深深地意识到,中国的美食文化真的是走向了世界呀,能让不同国家的人都为之着迷。
从那以后,我更加觉得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的京剧、武术、书法等等,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绽放着光彩。
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传播我们的文化,让全世界都能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真希望以后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到中国文化闪耀的光芒呀,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嘿嘿!
以上作文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你喜欢!。
列举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事例六下道法
列举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事例六下道法【最新版】目录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概述二、事例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国际影响力三、事例二:中国美食的国际传播四、事例三:中国武术的国际地位五、事例四:中国文学作品的国际影响六、事例五:中国电影与电视剧的国际传播七、事例六:中国传统艺术的国际认可正文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概述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列举六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
二、事例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已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这些节日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关注和参与。
三、事例二:中国美食的国际传播中国美食的种类繁多,口味独特,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随着中餐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中国美食逐渐成为国际间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中国文化。
四、事例三:中国武术的国际地位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近年来,中国武术在国际上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学习、研究和传播,已经成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五、事例四:中国文学作品的国际影响中国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六、事例五:中国电影与电视剧的国际传播近年来,中国电影与电视剧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优秀作品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甄嬛传》等,成功走出国门,吸引了大量海外观众,提高了中国文化在国际间的影响力。
七、事例六:中国传统艺术的国际认可中国传统艺术如京剧、昆曲等,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被誉为“东方戏曲的瑰宝”。
这些艺术形式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认可,成为了国际间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繁多,涉及多个领域。
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文600字
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文600字•相关推荐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文600字(精选21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文6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文600字篇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宝库,也是世界文化的璀璨明珠。
如今已经不是那个闭关锁国的时代,我们的文化也走出了国内。
面向世界。
文化传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传播的同时,要向人们展示的是其中优秀的思想和精神。
近年来,许多文化节目热播。
《上新了,故宫》红遍了大街小巷。
文化传播也不断的推陈出新,吸引着一代青年人的眼球。
故宫文创类商品大量涌入,网络销售高达10亿。
每件商品都融入许多中华文化的元素,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一件衣服,都是各种各样的文创商品,让人们随时观察文化,贴近文化。
文化传播要推陈出新,不能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被动传播,要是单一只停在了“舞个狮子,包个饺子,耍套功夫”上面。
而对于许多接受外国文化的年轻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质疑。
认为中华文化太古板,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红们将中国文化带到网络上。
著名网络博主李子柒将各种各样的文化传播得更加色彩纷呈,她运用独特的传播艺术和精湛的技巧,夺得了许多人的好评。
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的价值理念尤为重要,比如中国的诗词,蕴含无数中国人的价值理念。
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
或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恩情。
或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不慕名利。
这些被许多国人带到了国外,国外许多的大学都开设了孔子学堂,课外诗词等关于中华文化的课程。
所以如此,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中华文化代表人类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的文化,我们要让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列举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事例六下道法
列举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事例六下道法摘要:1.茶文化2.中医药文化3.武术文化4.书法艺术5.中华美食6.传统节日正文: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这个东方古国,并逐渐接受和喜爱中国的文化。
以下六种文化事例,是我们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代表。
首先,茶文化是中国的一大瑰宝。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国饮”。
茶道、茶艺、茶宴等各种茶文化形式丰富多彩,茶的品种和口味也琳琅满目。
茶文化的传播,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品尝到中国茶的美妙滋味,体验到中国茶文化的韵味。
其次,中医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也逐渐受到重视。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和实践成果。
如今,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开始认可并接受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得到了广泛传播。
第三,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门派众多,如太极拳、八卦掌、少林功夫等。
武术文化的传播,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了解和体验中国武术的奥妙,感受中国武术的独特魅力。
第四,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书法爱好者。
书法的笔画、结构、章法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书法艺术的传播,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欣赏到中国书法的美,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五,中华美食是中国的另一张名片。
中国菜系繁多,口味丰富,色香味俱佳。
中华美食的传播,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品尝到中国美食,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最后,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是中国文化的生动体现。
通过庆祝这些节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之,以上六种文化事例,都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
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文化
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文化一、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此过程中,中国文化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重点探讨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文化,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中国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输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全球化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关注。
中国文化的全球化早在汉唐时期就已经开始,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中国文化开始向东亚、南亚、中亚、东欧等地传播。
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海盗交易和移民等形式传播到了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北美等地。
而在当代,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成熟,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三、中国文化的输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文化交流项目和政策,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在全球大范围内的传播。
同时,中国文化产品的海外销售也创下了不少佳绩。
以电影为例,中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票房不断创下新的纪录。
2015年,《战狼2》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6.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这也使得中国电影成为战绩最出色的亚洲电影之一。
此外,电视剧、音乐、文学等方面的中国文化产品也逐步走向世界。
四、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中国文化保持活力和魅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同时也面临着传承失传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中国文化也在创新中不断展现着新的魅力。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发展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几点思考作者:葛剑雄来源:《国际展望》2012年第03期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首先要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
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
这些文化都适应了各自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无优劣可言。
也谈不上哪个先进,哪种落后。
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
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
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結果。
时至今日,在世界多数国家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条件下,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
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
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而代之。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其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直到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
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
当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时,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傳带者。
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
中国文化走出去,还要立足于学习世界文化。
我们不能坐待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国,而且通过走出去后的比较借鉴,同类文化优劣立显,取长补短顺理成章。
中国既然已以代表世界最先进的文化自期,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
青年演奏家赵聪,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伴侣·2023/01源自于热爱,徜徉在艺术人生里自在无边赵聪出生于1976年,吉林人。
6岁那年,她随母亲孙朵萍学习琵琶。
“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年轻时她是话剧演员。
她非常聪明,自学了琵琶,还会弹钢琴、唱歌。
母亲是我的偶像,她几乎集中国女性的所有优点于一身,她身上充满了力量。
”赵聪说,母亲给她创造了很多登台机会,她曾多次获过吉林省、市比赛一等奖。
赵聪的母亲说:“我的很多东西是在舞台上练出来的,不是在琴房里练出来的。
作为家长,我让女儿多看多听,用我母亲教育我的方式教育孩子。
现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赵聪并没有因为学习琵琶而感觉痛苦,反而很快乐。
由于学习成绩优异,1990年,赵聪考入吉林艺术学院附中,师从琵琶教育家、演奏家孙树林教授。
1996年,赵聪如愿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琵琶教育家李光华教授。
中央民族乐团一步步成长起来。
她说,自己从来没有停止学习优秀艺术文化。
琵琶在赵聪的指尖下成为“神器”,让其独特韵味游走在天地之间。
她一次次将现代流行元素植入传统音乐作品之中,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誉。
这些年来,赵聪徜徉在艺术人生里自在无边。
在演出事业中,由于成绩出类拔萃,她曾获得“天华杯”全国青年专业琵琶大赛“一等奖”、首届中央音乐学院香港“龙音杯”民族器乐比赛最高奖、中国文化部颁发的“优秀青年称号”,两度获得全国琵琶大赛“园丁奖”等众多奖项。
完美的演奏,她让中国民乐充满希望2016年9月4日杭州G20峰会期间,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办了一场题为《最忆是杭州》的晚会。
在这场晚会上,赵聪用指尖征服了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听众。
因此世界人民认识了她,同时也进一步认识了中国琵琶。
再如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峰会等重要国事活动,作为中国音乐的代2023/01·伴侣表,赵聪向各国元首展示了中国音乐的魅力。
2019年,赵聪去莫斯科参加了两国元首出席的中俄建交70年音乐会,在此次音乐会上展示了精彩的琵琶表演。
为此英国卫报评论说:“赵聪完美的演奏,让中国民乐充满希望。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文化的表现
北美:春节已成“众乐乐” 又一个农历新年来临之际,北美各地跃动着中国的 “春”意,中国年已成为各国越来越不能忽视的节日。 美国邮政总局自1993年开始发行中国生肖邮票。 2001年,美国财政部开始发行“吉利钱”,以庆祝中 国农历新年的到来。2010年12月15日,美国财政部 推出了两款面值分别为1美元和10美元的兔年“吉利 钱”,编号均以8888开头,非常讨巧。 在纽约州,中国农历大年初一是全州的法定假日,标 志性建筑帝国大厦也在每年这个时刻亮起红黄亮色的 彩灯,庆祝这一节日的到来。 在北美,总统、总理发布新春致辞,与华人共庆新年 更是必不可少。1月19日,加拿大总理哈珀发表农历 新年贺词,向全国华人拜年。加拿大《明报》报道, 1月7日,加邮政总局正式发行兔年生肖邮品,包括首 日封、纪念封、国内及国际邮票等。
欧洲:政府协力办年庆 近些年,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到来之际,欧洲各国政府 纷纷鼎力支持庆典活动,表现积极的各国政要们也早已准 备进入春节时刻。 伦敦的中国春节庆典已成为中国本土之外最大的春节庆祝 活动,英国政要们向华人拜年也已成为春节期间的节日惯 例,很多机构都会举办“中国周”、“中国月”等活动。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在向华人拜年时感言:“中国春节使 我们有机会回顾华人社团对英国的繁荣、文化和社会多样 性所做的贡献。” 寒冬中的“时尚之都”巴黎同样有着吸引世界游客的金字 招牌――庆春节彩妆大游行。每年的巴黎市政府都会在彩 妆游行前做好详细的部署和规划,以确保庆祝活动的顺利 进行。斯特拉斯堡、法国总统发贺信、巴黎市长为彩龙点 睛、持续十多年的春节彩妆大游行,在法国政府的大力支 持下,“中国春节热”持续升温法兰西。
亚洲:“兔”气扬眉迎新年 在亚洲,除了中国,还有12个国家把农历新年法定为 公共节日,这些国家过春节的人口加上中国的人口, 比过圣诞节和其他节日的人口多很多。 在马来西亚,自新世纪始,全国新春大团拜活动每年 都会举行,活动期间,由华语和马来语共同组成的 “恭喜拉雅”的祝福声不绝于耳,意为“恭祝节日快 乐!”国餐”。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国家,自从2002年政 府决定把春节定为全国性假日后,印尼每年都会举办 春节庆祝活动,而且,上自总统、副总统、政府官员 和国会领导人下至各界人士都会和华人一道观看富有 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舞龙舞狮表演、武术表演、灯笼 展览和民族乐器演奏等节目。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者:李琦新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09期摘要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
面对全球化趋势,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这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繁荣世界文化的需要。
关键词弘扬传统文化面向世界中图分类号: G125 文献标识码:A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属于自己民族、属于自己国家同时又区别于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慢慢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的是精华,有的是糟粕。
对于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正确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处于和平发展的年代,处于国际竞争日益强烈的年代,我们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各民族的青年。
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深化各民族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基本国情的深刻认识;有助于激发各民族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兴趣;有助于增强各民族大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有助于深化各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下一代,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然而,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认识普遍存在不足,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颇为不足,甚至有的还崇洋媚外,贬低祖国的传统文化,却对外来民族文化颇感兴趣。
如果继续延续这种状况,民族的发展很是令人担忧,祖国的未来很是令人担忧。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感,使其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2《大战中的插曲》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2《大战中的插曲》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2《大战中的插曲》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每当谈起战争话题,总有人觉得推崇谦谦君子的中国文化缺少铁血霸气的一面。
从史实上看,中华文明崛起于中原农耕地带,四面受攻。
特别是北方毗邻草原游牧民族,战争频仍。
相对于扛锄牵牛、单独劳作的农耕民族而言,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就是骑马射猎、团队合作,有巨大的天然军事优势。
然而,从黄帝北逐荤粥开始,历经夏、商、周、秦,直到汉武帝、唐太宗分别击败匈奴、突厥,中原文明始终经受住了强悍的游牧民族的军事冲击,不断发展壮大。
显然,谦谦君子也绝非任人宰割的懦弱者。
那么,中国文化对战争有什么看法呢?第一,不推崇战争。
中国文化爱好和平。
孔子说,“仁者,爱人"。
以爱护别人为己任的仁者,当然不会热衷于剥夺别人的生命。
汉传佛教强调“慈悲为怀”,主张吃素,连动物的生命都不愿剥夺,遑论战争。
老子关于战争的论述更充分。
他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武器、战争都是不祥之物,也非君子所喜欢的,只有在不得已时才会用它;“若美之,是乐杀人”——如果喜欢武器、推崇战争,就是以杀人为乐;“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以杀人为乐的人,不可能真正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第二,不惧怕战争。
中国文化重视精神,追求正义,有重义轻死的一面。
比如,孔子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玄奘说过“宁可就西而死,岂东归而生",文天祥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在战争上,就是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一般的征服者战争,能胜则愿战,不胜则愿降;必胜则必战,必败则必降。
而中国文化更推崇的是:无关正义,必胜亦不战——不打不正义的战争,不欺凌弱小;正义所在,必败亦必战——即便敌强我弱、明知必败,也会勇于亮剑、绝不屈服,甘愿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有文字以来,书法便受到重视。汉末魏晋时出现 了以艺术教育为主的诸侯贵族学校,书画艺术成为主要的 学习内容,对书法艺术的提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隋唐 之后,开科取士,选贤用能,考试考察内容主要是身(形 体)言(语言表达)书(书法)判(推理)四大项。而且 唐代的皇帝大都注重书法,这不仅推动了书法艺术创作, 还为书法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入仕升迁之途。 宋元以后,书家辈出,碑帖众多,一般的人也有条件研读 古人书法,要读书作官,就必须先练出一笔好字。渐渐 “馆阁体”风行,书法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但在这一时期, 书法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其艺术性。
各国互办文化节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孔子学院计划已启动,全球将建百所“孔 子学院”“汉办”特别强调:在汉语教学方面, 它是最正规、最主要的渠道。孔子学院的总部 将设在北京,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 目前主要采用中外合作的形式来开办,基本任 务是支持当地的中文教学。
谢谢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 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 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 分工。
“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 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 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 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 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 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 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 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 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武术图片欣赏
中国书画享誉世界
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 也称字画。书,即是俗话说的所 谓的字,但不是一般人写的字, 一般写字,只求正确无讹,在应 用上不发生错误即可。倘若图书 馆和博物馆把一般人写的字收藏 起来,没有这个必要。图书馆和 博物馆要保存的是字中的珍品。 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写的真迹, 在写字技巧上有很多创造或独具 一格的,我们称之为书法艺术。
走向世界的中国龙文化
作者: 李玉山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学理论
页码: 74-76页
主题词: 中国龙文化 世界 中华民族 人类历史 生殖崇拜 中华文明 社会生活 创造力
摘要: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之中。
发生于六千年前的中华龙文化.揭示了中华民族生殖崇拜的历史、中华民族对初生生命的崇拜、中华民族对生命创造力的崇拜。
从“生龙”和“卫龙”到“神龙”的演化历史表明.有着六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绵延起伏、生生不息、和谐万古,成为横亘世界人类历史而没有中断的唯一伟大文明,充分体现了中华龙文化的高贵气质。
中国走向世界的作品
中国走向世界的作品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走向世界,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观众的目光。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文化魅力,也传递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在电影领域,中国电影《流浪地球》以其宏大的场面和精彩的故事,征服了全球观众。
这部科幻片讲述了人类为了拯救地球而展开的壮丽征程,不仅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奇迹,也引起了国际观众的热烈反响。
《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仅是中国电影工业的崛起,更是中国文化的走向世界。
在文学领域,中国作家莫言凭借其作品《红高粱家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小说以其浓厚的中国风情和深刻的社会思考,打动了全球读者的心灵。
莫言的获奖不仅是对中国文学的认可,也是对中国人民智慧的肯定。
他的作品带着中国的独特色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音乐领域,中国音乐家郎朗以其出色的钢琴演奏技巧和热情洋溢的音乐表达,成为世界音乐舞台上的明星。
郎朗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国际比赛中屡获殊荣,也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厅中引起了轰动。
他用音乐语言诠释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智慧,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音乐的魅力。
在舞蹈领域,中国舞蹈家杨丽萍以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深情的舞台表演,征服了世界观众的心。
她的作品《千手观音》以其精湛的技巧和壮丽的场面,成为中国舞蹈的代表作之一,在世界各地的演出中赢得了广泛赞誉。
杨丽萍的舞蹈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传递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智慧。
在美术领域,中国画家齐白石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表现手法,成为世界美术史上的瑰宝。
他的作品《竹石图》以其简洁而富有力量感的线条,展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
齐白石的作品不仅传承了中国绘画的传统,也融入了现代元素,成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杰作。
中国走向世界的作品不仅在文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也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的高铁技术、5G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等都走向世界,成为全球的标杆。
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创新能力的体现,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要不要走向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然没有走向世界,但并没有影响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怎么看待历史现象与现实的差异呢?
中国文化要不要走向世界?这怎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呢?
乾隆皇帝晚年时,英国使者马噶尔尼来华要求通商,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把人家赶了回去。
中国人相当自信,认为中国文化是最好的。
一个基本的事实也是,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没有走向世界,并没有影响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研究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国文化确实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
第一,独立发展。
能够影响它的外来文化基本局限于周边地区。
第二,延续性。
地中海沿岸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经过外族屡次入侵,连土著居民都被替换,早期文化无法一脉相承。
中国文化虽然不是最古老的,但它的延续性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主要原因是外族很难进入中国。
第三,自我满足。
中国文化适应农耕社会,人们感到很满足。
第四,自信。
古人自以为中国是天下之中,认为自己比什么都强,不屑于放眼世界。
第五,同化能力。
在中国,军事上的征服者最终都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
例如,女真族南下之后,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这个少数民族味道十足的名字改为完颜旻。
例如,满人从马背上打下江山,而到了清朝后期满族人里擅长骑射的已经不多。
不仅军事征服者如此,宗教也要经过中国化才能传播。
例如,观音菩萨的形象由于承载了送子的祈望而由男变女。
例如,飞天原本是裸体的,在克孜尔千佛洞里还能看到早期的裸体形象,东渐到了敦煌已经半裸,等到了中原大地就衣冠整齐的了。
例如,基督教原本不允许崇拜形象,利玛窦在传教时改为允许中国信徒拜祖宗、拜孔子,基督教才得以在中国发展。
第六,开放而不传播。
即允许外国人前来学习,但是中国不到外国传播文化。
历史上中国人出使外国总是偶然的,张骞通西域,是政治任务;玄奘西行,是为了取经。
上述情况或理由,是不是能够说明中国文化没有走出去的必要了?
不是!我已经说了,上述情况适应的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一个由于地理条件同世界相隔绝的社会,而不是今天的中国社会。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地球村的一员;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是一个大踏步走向工业化、大踏步走向开放的社会。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将会越来越大。
结论就是: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
在我们热烈谈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能不能先冷静一下,问一下自己: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出去?
从国学热,到讨论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有一种声音很大,就是要让中国文化去影响世界。
什么叫影响世界?如果把它理解为是要改变人家,很多外国人是有宗教信仰的,你能通过传播中国文化让他们放弃自己的信仰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能用中国文化拯救世界吗?在我们看来,有些国家的人,有着不可理喻的观念,我们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吗?他们好像也没有这样的要求。
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能否因此就说它比其他文化更优秀呢?精神文明各有千秋,不能说中国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优秀。
物质文明一般是可以比较的。
但物质文明不是单纯的物质,像饮食、服装文化都已经超出了饱暖的基本需求,其中有着许多精神文明的内涵。
例如茶是物质文明,但喝茶的方式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内容。
物质文明往往与精神文明并存,精神文明不存在可比性,但存在真、善、美等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
不管一个国家如何强大,它的文化都不可能主宰世界。
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发展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
还是已故的费孝通先生的话讲得对,文化交流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
下大同。
因此,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走出去不是要改变人家,而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要人家接受中国文化,也是要让人家自愿接受。
事实上,世界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非常了解中国,中国人的形象在他们眼中还存在着许多误解。
对于不少外国人来说,李小龙可能比孔子更有名,以为中国人都会功夫,甚至以为中国女人还在缠小脚。
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
这方面的工作,同经济上的对外开放相比,距离太大了,要加倍努力。
但是不管怎么做工作,我们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只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
讨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问题,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国文化,单纯的汉文化或儒家思想不等同中国文化的全部。
对什么是中国文化这个问题,很多人存在误解,以为中国文化就是汉文化或者儒家思想。
其实汉文化也是多元性的。
有很多民族,包括匈奴、鲜卑、氐、羌、突厥、契丹、女真、百越等,历史上都已经融入了汉民族。
汉文化也是由汉族和这些民族的文化融合而成的。
比如现在很多所谓的传统乐器都来自于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学习,像二胡就是这样。
再比如胡服骑射。
本来汉人用马的方式就是拉车,孔子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就是驾车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