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道系统 第一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6f7b8645acfa1c7aa00ccd0.png)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一章绪论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1、给排水系统是什么:是为人们生活生产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总称。
1、2、给排水系统功能:向不同类别的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水质和水量,同时承担用户排出的废水的收集运输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3、给排水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给水系统、排水系统。
4、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三项主要功能:①水量保障②水质保障③水压保障5、给水排水系统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子系统:(给水管网是压力管,一般布设成环状管网,排水管网是重力管,不会布设成环状管网)①原水取水系统。
包括水源地、取水头部、取水泵站②给水处理系统。
生活饮用水一般采用反应、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工艺和设施;工业用水一般采用冷却、软化、淡化、除盐等工艺设施。
③给水管网系统。
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
④排水管网系统。
包括污水和废水收集与运输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构筑物(如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雨水口等)等。
⑤废水处理系统。
物理工艺格栅、沉淀、曝气、过滤等;化学工艺有中和、氧化等;生物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处理、生物滤池、氧化沟等。
⑥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
包括废水受纳体和最终处理设施,如排放口、稀释扩散设施、隔离设施和废水回用设施。
给水系统1、给水系统通常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消防用水三大类2、生活用水: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设施用水(特点:用水量大,用水地点集中)、和工业企业生活用水(特点:对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差异大)。
3、工业生产用水: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为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的用水,又可分为产品用水(水成为产品的一部分)、工艺用水(水作为溶剂、载体等)和辅助用水(冷却、清洗等)等。
4、市政消防用水:指城镇或工业企业区域内的道路清洗、绿化浇灌、公共清洁卫生和消防用水。
5、城市供水系统必须要具备:①充足的水资源②取水设施③水质处理设施④输水及配水管道网络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fc8986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7c.png)
2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2.1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3. 泵站 泵站是输配水系统中的加压提升设施。 一泵站将浑水提升后通过输水管送入给水处理厂。经处理的清水流入清水池。 二级泵站从清水池内抽水加压后,通过清水输水管送入配水管网。 如果城市面积较大,或专为局部地形较高的区域供水,在远离水厂的管网中另 设加压泵站。加压泵站一般从贮水池内抽水,也有少数直接从输水管中直接抽 水。 泵站内往往设多台水泵机组。 4. 水量调节设施 有清水池、水塔或高地水池。其作用是调节供水与用水的流量差。水厂内清水 池的作用是调节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的流量差。水塔或高地水池则起二级泵站 供水和城镇用水量不等的调节作用。 5. 附属设施 有阀门(闸阀、调节阀、止回阀、排气阀、泄水阀等)、检测仪表(压力、流 量及水质检测等)和消火栓等。
3.2 远距离引水工程
选线: (1)尽量利用现有河道或渠道,经过适当整治,作为输水管渠的一部分,以降 低工程造价。 (2)利用现有河道或明渠输水,一方面要防止水质污染,另一方面还应考虑沿 河一带农业和工业用水的影响,确保城市所需的水质水量。 (3)由于管线长,管理、维修难度大,安全供水尤其重要。 (4)因管线长,沿途地质、地形条件不同,管道压力也有变化,因此,管道材 质或渠道的选用应根据地质、地形、管渠的尺寸和压力、管道价格和施工条件 等,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
给水管道大中口径用焊接钢管,用于高 压力的输水管道,特点适用于地形复杂 的地区。无缝钢管中小口径,可用于直 饮水管道。
5.1 给水管道材料与配件
1. 管道材料 (2)铸铁管
铸铁管是给水管道系统使用最多的一种管材。 灰口铸铁管,逐渐不再使用。 球墨铸铁管,耐腐蚀性强于钢管量轻于灰口管,搞冲击 和抗震能力比灰口管强,价格低于钢管,高于灰口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70abd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8.png)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件一、引言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和废水排放。
本课件旨在介绍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设计原则和运维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学习者对该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系统概述1. 给水管网系统给水管网系统是将水源地的水经过处理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城市各个用户的系统。
它包括水源地、水处理厂、输水管道、水塔、水泵站等组成部分。
2. 排水管网系统排水管网系统是将城市居民产生的废水经过收集、处理后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的系统。
它包括污水管道、检查井、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等组成部分。
三、系统设计原则1. 给水管网系统设计原则(1) 水源充足可靠:确保水源的稳定供应,避免用户用水不足的情况发生。
(2) 压力稳定合理:保证给水管道中的水压稳定,以满足用户的正常用水需求。
(3) 管道布局合理:根据城市用水需求和地理条件,合理布置管道,降低输水阻力。
(4) 防止污染交叉:采用适当的阀门和设备,防止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污染。
2. 排水管网系统设计原则(1) 正确计算流量:根据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业用水量等因素,合理计算排水管道的流量。
(2) 正确选择管材:根据排水管道的使用环境和排水水质,选择合适的管材,以确保管道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
(3) 合理设置检查井:设置足够数量的检查井,以便检查和维修排水管道。
(4) 合理设置泵站:根据排水管道的高度差和流量要求,合理设置污水泵站,以确保废水能够顺利地流入污水处理厂。
四、系统组成部分1. 给水管网系统组成部分(1) 水源地: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作为城市供水的水源。
(2) 水处理厂:对水源进行净化、消毒等处理,以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 输水管道:将经过处理的水输送到城市各个用户。
(4) 水塔:储存处理后的水,以应对高峰用水时的需求。
(5) 水泵站:负责将水从水源地或水塔抽送到输水管道中。
2. 排水管网系统组成部分(1) 污水管道:将城市居民产生的废水收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第一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念 给水排水系统可以分为给水和排水两个系统组成
![第一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念 给水排水系统可以分为给水和排水两个系统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44ac71f6ba0d4a7302763a41.png)
第一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念1.1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系统可以分为给水和排水两个系统组成,亦分别称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给水的用途通常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政消防用水三大类。
【】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以下三项主要功能:(1)水量保障(2)水质保障(3)水压保障【】给水排水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子系统:(1)原水取水系统。
(2)给水处理系统。
(3)给水管网系统。
(4)排水管网系统。
(5)废水处理系统。
(6)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
1.2.1城市用水量分类和用水量定额【】由给水系统统一供给的城市用水量为规划设计范围内的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市政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
1.2.2用水量表达和用水量变化系数【】用水量表达(1)平均日用水量:在规划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年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
该值一般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确定城市设计污水量的依据。
(2)最高日用水量:即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总用水量。
该值一般作为取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3)最高日平均使用水量:即最高日用水量处以24小时,得到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4)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最高日中,用水量最大的一个小时用水量。
该值一般作为给水管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用水量变化系数:(1)用水量变化系数:在一年中,每天用水量的变化可以用日变化系数表示,即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称为用水量日变化系数,记作Kd,Kd=365Qd/Qy。
(2)时变化系数:Kh=24Qh/Qd(在一日内,每小时用水量的变化可以用时变化系数表示,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使用水量的比值)。
1.3.1 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原水从水源地进入系统后,依次通过取水系统,给水处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用户,排水管网系统,排水处理系统,最后排放或复用,称为给水排水系统流程。
1.3.2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主要表现为三个水质标准和三个水质变化过程。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15fbf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2.png)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引言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为居民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并将废水排出城市。
本文将介绍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概念、结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其重要性。
概念和结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一个由管道、泵站、储水设施等组成的系统,其目标是将清洁的水送达居民家中,并将废水排出城市。
这个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给水系统主要由供水源、水处理厂、水管道和水箱等组成。
供水源可以是水库、河流或地下水等。
水处理厂负责将原始水经过处理后,变成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清洁水。
水管道将处理后的水送达居民家中,并利用水箱储存水源。
泵站用于提升水压,确保水能顺利流向居民家中。
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两部分。
雨水排水主要通过雨水污水管道将雨水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以防止城市内涝。
而污水排水则需要进行初次处理,再通过污水管道将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主要组成部分1. 供水源供水源是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起点,可以是自然水源(如河流、湖泊、地下水)或人工供水源(如水库、蓄水池)。
供水源的选址和水质的保证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
2. 水处理厂水处理厂负责将原始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沉淀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杂质,使其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常见的水处理工艺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3. 水管道和水箱水管道和水箱是将处理过的水送达居民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水管道需要经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和恰当的材料选择,以确保水的流动畅通和水质的保持。
水箱则用于储存水源,以应对突发情况或水压不足的情况。
4. 泵站泵站主要用于提升水压,确保水能顺利流入每个家庭。
泵站的选址和泵的选择需根据管网的压力和流量来确定。
5. 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是将居民家中产生的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的重要通道。
污水管道需要合理的布局和坚固的材料保证,以有效防止泄漏和污水外泄。
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初次处理和综合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自编练习题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自编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d98a3c3169a4517723a39b.png)
重庆交通大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自编习题汇编管网课程组2014年8月第一章给水系统概论思考题1. 由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如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水系统?2. 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是那一部分,试行分析。
3. 给水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哪种情况下可省去其中一部分设施?4. 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哪种系统是目前用得最多?5. 水源对给水系统布置有哪些影响?6. 工业给水有哪些系统,各适用于何种情况?7. 工业用水量平衡图如何测定和绘制?水量平衡图起什么作用?第二章设计用水量思考题1. 设计城市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哪些用水量?2. 居住区生活用水量定额是按哪些条件制定的?3. 影响生活用水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 城市大小和消防流量的关系如何?5. 怎样估计工业生产用水量?6. 工业企业为什么要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7. 说明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的意义。
它们的大小对设计流量有何影响?8. 为什么城市越小,用水量变化越大?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用水量变化系数?习题1. 某城最高日用水量为15万m3/d,每小时用水量变化如下表,求:(1)最高日最高时和平均时的流量,(2)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3)拟定二级泵站工作线,确定泵站的流量。
2. 位于一区的某城市,用水人口65万,求该城市的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和综合生活用水量。
3. 位于一分区的某城镇现有8万人口,设计年限内预期发展到12万人。
用水普及率以90%计,取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50L/(人•d),工业企业和公共建筑用水量,通过调查和实测,总用水量为Q2=13500m3/d,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取总用水量的20%,求最高日用水量。
第三章给水系统的工作情况思考题1. 如何确定有水塔和无水塔时的清水池调节容积?2. 取用地表水源时,取水口、水处理构筑物、泵站和管网等按什么流量设计?3. 清水池和水塔起什么作用?哪些情况下应设置水塔?4. 有水塔和无水塔的管网,二级泵站的计算流量有何差别?5. 无水塔和网前水塔时,二级泵站的扬程如何计算?6. 对置水塔管网在最高用水时、消防时和转输时的水压线是怎样的?习题1. 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0×104 m3/d,用水日变化系数为1.7,时变化系数为1.1,水厂自用水系数为1.1。
市政管网概述
![市政管网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342d570360cba1aa811dadc.png)
井底板
落底井
垫层
跌水井
▪ 设置:当检查井中上下游管渠的管 底落差大于2米。
▪ 跌水井内应有减速、防冲及消能设 施。
▪ 形式:竖管式(适应于管径等于或 小于400mm管道)、溢流堰式(适应 于大于400mm管道)。
▪ 当上下游管渠的管底跌落差小于1m 时,只把检查井低部作成斜坡,不 做跌水。
▪ 管道转弯处不宜设跌水井。
精品课件
常用的排水管渠 ▪ 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 ▪ 陶土管 ▪ 金属管 ▪ 其他管材
精品课件
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
▪ 管口形式:承插式、企口式、平口式。 ▪ 特点: • 管径不超过450mm,长度多为1m。 • 可就地取材,价格较低。 • 适应于排除雨水和污水。 • 抗酸、碱侵蚀性差。 • 管节短,接口多,抗沉降、抗震性差。 • 大口径管的自重大,搬运不便。
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 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 等构成。如图1-4所示。
精品课件
河 流
图1-4(a) 地表水源给水管道系统示意图
1-取水构筑物;2-一级泵站;3-水处理构筑物;
4-清水池;5-二级泵站;6-
输水管;7-管网;8-水塔
精品课件
1.4 排水管道系统
1.4.1、排水管道系统的组成 排水管道系统一般由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 道、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废水输水管 (渠)和排放口等组成。如图1-10所示。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向各种不同类别的用户供应满足 不同需求的水量和水质,同时承担用户排除废水的收集、输 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和保护环 境的目的。
给水系统(water supply system)是保障城市居民、 工矿企业等用水的各项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的系统。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给水排水管网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b02145ecc7931b765ce15cf.png)
简化模型
1,概念:由于给水管线很多,特别是大城市如果所有管 线一律加以计算,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有时甚至是不可 能的,为此建立管网简化模型,所谓简化就是从实际系统 中去掉一些比较次要的给水排水设施。 2,简化原则:宏观等效原则;小误差原则。 3,管线简化方法:管线省略;平行管线的合并;管网分
解;并联串联管段的简化。 4,附属设施简化的方法:删除不影响全局水力特性的设
宏观模型管网宏观模型是在管网流量服从比例负荷的前提下应用黑箱理论的基本思想直接建立给水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间的相互关系通常采用水厂的供水厂的供水压力和供水流量作为输入量压力监测点作为输出量这样就避免了研究给水系统细微内部结构所带来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同时避免了求解高阶非线性方程组的困难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
4.2 管网模型的拓扑特性
三,管网图的关联集与割集 1,节点的度 于节点v相连接的管段的数目,记为d(v)。 2,关联集 与节点v相关联的管段的集合,记为S(v)。 3,割集 在连通的管网图G(V,E)中有若干个相互关联的节点集,若 将它们与原图分离,需要切断的管段组成集合,称为G的 一个隔集。被分离的节点集称为割节点集。
水厂1
监测点1
监测点2
水厂2
微观模型
按管网实际情况,包括管网所有元素(管段、阀门、水 泵等),不做任何简化所建立的模型,相对于宏观模型 来水,称为微观模型。其最明显的优点是直接应用完整 详细的管网信息数据库的资料,包括管网的全部信息建 模。对其求解可得所有节点和管段的全部信息,缺点是 计算工作量大,计算时间较长,占用计算机内存多。
hij Hi H j Sij qinj
式中
H
i
,
H
为管段两端点的水压高程;
j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三版)答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三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c9791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9.png)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三版)答案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一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1、给排水系统功能有哪些?请分类说明。
①水量保障向指定用水点及时可靠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用水量,将排出的废水与雨收集输送到指定地点;②水质保障向指定用水点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水及按有关水质标准将废水排入受纳水体;③水压保障为用户提供符合标准的用水压力,同时使排水系统具有足够的高程和压力,顺利排水;2、给水的用途有哪几类?分別列举各类用水实例。
有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消防用水。
生活用水有:居民生活用水(如家里的饮用、洗涤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如学校、医院用水)、工业企业生活用水(如企业区工人饮用、洗涤用水);工业生产用水有:产品用水(如制作酸奶饮料的用水)、工艺用水(如水作为溶剂)、辅助用水(如冷却锅炉用水);市政消防用水有道路清洗、绿化浇灌、公共清洁卫生和消防用水。
3、废水有哪些类型?分别列举各类用水实例。
按所接纳废水的来源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
生活污水:居民生活所造成的废水和工业企业中的生活污水,如洗菜水、冲厕产生的水;工业废水:如乳制废水;雨水:如下雪、下雨产生的水。
4、给水排水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包含哪些设施。
①原水取水系统包括:水源地、取水设施、提升设备和输水管渠等;②给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③给水官网系统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及水量调节设施等;④排水管网系统包括:污废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等;⑤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⑥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收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如排放口等。
5、给水排水系统各部分流量是否相同?若不同,是如何调节的?因为用水量和排水量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各子系统一时间内流量不相同,一般是由一些构筑物或设施来调节,比如清水池调节给水处理流量与管网中的用水量之差,调节池和均合池用于调节排水官网流量和排水处理流量之差。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39a82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1.png)
第一章:1.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总称。
2.给水系统的用途:分为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工业企业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政消防三大类。
3.给水排水系统的三项主要功能:水量保障,水质保障,水压保障。
4.给水排水系统的子系统:原水取水系统,及水处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排水管网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5.城市综合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市政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地),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6.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
7.平均日用水量:用水量最多的年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8.最高日用水量: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用水量。
取水工程,水处理工程规划的依据9.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除以24小时。
10.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用水量最高点24小时中,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
给水管网工程规划的设计依据。
11.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12.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13.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
14.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排水调蓄池,提升泵站,废水输水管(渠),废水排放口11.给水管网系统类型:(1)按水源数目分类: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2)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分区给水管网系统(串联分区,多级泵站加压,并联分区,不同压力要求的区域用不同的泵站供水)15.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16.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1)合流制排水系统:1)直排式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
2)截流式合流制:简单易行,节省投资,降低污染物质的排放溢流的混合污水中不仅含有部分旱流污水,而且夹带有晴天沉积在管底的污物,污水厂压力大。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思考题资料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思考题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a38fd9d6edb6f1aff001f9c.png)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第1章给水管网系统概论1.给水排水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概念?2.给水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组成(子系统)?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是什么?4.给水管网、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5.给水排水系统的水量、水质、水压间的关系怎样?6.给水管网系统的类型?7.排水体制概念?排水体制的类型、选择?第2章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1.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内容?2.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原则?3.城市用水量包括的内容?最高日用水量包括的内容?4.用水量的表示方法?5.用水量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含义、取值?6.城市用水量预测计算的方法?7.给水系统中各部分的设计水量?供水泵站(二级泵站)的供水流量确定?8.清水池、水塔的作用?调节容积如何计算?9.给水管网布置原则?消火栓、阀门、泄水阀、排气阀等作用和设置位置?10.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优缺点,适用范围?11.输水管渠的概念?定线基本原则?12.排水管网布置的原则、形式及各形式适用情况?13.污水管网布置的原则和方法?14.雨水管渠布置的原则?雨水口设置位置?第3章给水排水管网水力学基础1.水的流动有哪几种流态?在给排水管网水力计算时按什么流态考虑的?2.恒定流与非恒定流、均匀流与非均匀流、压力流与重力流,在给排水管网水力计算时各按什么情况考虑的?3.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计算?4.非满流管渠计算?5.给水管道的简化,简化原则,简化方法,简化结论?6.水泵水力特性及其简化?第4章给水排水管网模型1.给水排水管网模型化经过的两个步骤?2.给水排水管网抽象后的两个基本元素?特点?3.环、树、关联集的概念?4.恒定流基本方程组:节点连续性方程(节点流量方程)、管段能量守恒方程(管段能量方程)的表达形式、含义?环能量方程?第5章给水管网设计与计算1.给水管网计算的内容?(设计、复核)?校核的工况、目的?各校核工况的条件和结果? 2.比流量、沿线流量、节点流量、管段流量的计算? 3.管段设计直径如何确定?经济流速概念?4.树状网(环状网)的管段流量、管径、节点水压(节点水头、水压高程)、自由水压的计算?控制点?水泵扬程、水塔高度? 5.解环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步骤?6.牛顿拉夫森和哈代-克罗斯算法的解题方法? 7.多水源管网的设计和校核内容、方法? 8.解节点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步骤?9. 最高时管网总用水量Q h =100L/s ,求各节点流量和管段流量?10.某城镇树状管网,管长如图所示。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e6746cd79563c1ec4da71a1.png)
——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废水
来源:各类工矿企业。
特点:成分复杂,受工业生产性质和工艺过程的影响明
显, 水量和水质变化大,对环境的危害大。
7
工业废水分类:
按照污染程度 : 生产废水、生产污水
按所含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无机污染物的废水; 机污染物的废水; 含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废水。
按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
根据我国 “九五”计划和建设部规划要求: 到2015 年,城市公共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率不低于80%。
4
课课程程的的主主要要内内容容
概论
-----概述、排水体制、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等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 -----污水管道的设计原理、方 法步骤及注意事项、设计举例
重
雨水管道系统设计 -----雨水管道的设计原理步骤
1
2
1
2
1
2
3
3
3
4
4
4
7
5 6
半分流制排水系统
22
特点: (ⅰ)是完全分流制的改进; (ⅱ)是目前最完善的高标准的排水体制; ( iii ) 卫生条件好,环境效益高; ( iv ) 造价高,投资大; ( v ) 经济条件好,生活水平高,对环境卫生 有特殊要求的地方采用;
23
工业企业排水体制:分流制
含镉废水、含汞废水、含酚废水、含油废水、含 有机磷废水等。
8
3)降水
指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雹、霜等。一般 降水指的是雨水。
雨水特点: 一般比较清洁、径流量大。必须及时排泄,是
排水的主要对象之一。 降雨初期径流的雨水由于会挟带地面和屋面上
的各种污染物质,使其受到污染,应予以重视。
给排水管网 给排水系统概述
![给排水管网 给排水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880efaa376baf1ffc4faddb.png)
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1第.1一章给水给排水水排水系管统道的系功统能概与论组成
给排水系统
给水 系统
排水 系统
1.1第一给章水给排水水排系水管统道的系功统概能论与组成
1、给水系统:保证用水对象获得所需水质、水压和 水量的一整套构筑物、设备和管路系统的总称。
1.2.1 给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 原水从给水水源进入系统后形成流量,然后
顺序通过取水系统、给水处理系统、给水管网系 统、用户、排水管网系统、排水处理系统,最后 排放或复用,但各系统中的流量在同一时间内并 不相等。
1.第2一章给水给排水排水水系管统道系的统工概作论原理
1.2.1 给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
2)给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 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生活饮用水一般采用反应、絮 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工艺和设施;工业用水一般用 冷却、软化、淡化、除盐等工艺和设施。
3)给水管网系统: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 施(泵站、减压阀)和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等)又 称输水与配水系统,简称输配水系统。
源
设 施
理 设 施
泵 站
企业 给水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 工业企业生活用水
管网 工业企业消防用水
城市 雨水 管网
城市
城市 污水
污水 管网
处理 设施
受 纳
工业 废水
工业 废水
水 体
管网 处理
设施
第1一.1章 给给水水排排水水管道系系统统的概论工作原理
给排水系统的功能划分
排放和 重复利 用系统
水源取 水系统
给水排水系统组成见下图: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e8d5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8.png)
排水管网的分类与布局
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排水管网可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重力流和压力流等多 种类型。
布局
排水管网的布局应遵循整体规划、因地制宜、远近结合的原则,根据地形、地 质、水文等条件进行合理布置,确保排水顺畅。
排水管网的材料与附件
材料
常见的排水管网材料有铸铁管、钢管、混凝土管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施工方法与技术
沟槽开挖
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采用适当 的开挖方法,确保沟槽的尺寸、坡度 和深度符合标准。
管材选择与连接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选择合适 的管材和连接方式,确保管道的强度、 耐久性和密封性。
管道安装与铺设
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管道 的安装和铺设,确保管道的位置、标 高、坡度等参数符合标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初步 设计方案。
详细设计
对管网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包 括管道材料、管径、埋深等。
施工图设计
完成施工图纸设计,为施工提 供依据。
优化设计与实践
优化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实践经验
总结实际运行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设计理念 和方法。
技术创新
关注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管网系 统性能。
05
给排水管网系统施工
施工准备与规划
现场勘查
对施工区域进行实地勘察,了解 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为后
续规划提供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工程规模、要求和现场条件, 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 括施工队伍、材料、设备、进度等 方面的安排。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fab292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4d.png)
给⽔排⽔管⽹系统第⼀章给⽔排⽔管⽹系统概论1.1 给⽔排⽔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排⽔系统是为⼈们的⽣活、⽣产和消防提供⽤⽔和排除废⽔的设施总称。
➢重要性:⼈类⽂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城市社会⽂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给排⽔系统的功能(1)⽔量保障给⽔:满⾜⽤⽔量排⽔:满⾜排放量(2)⽔质保障给⽔:符合⽔质质量要求排⽔:达到排放标准(3)⽔压保障给⽔:符合标准⽤⽔压⼒排⽔:具有⾜够⾼程和压⼒1.2 给⽔排⽔系统的⼯作原理➢给排⽔系统功能:⽔量保证,⽔质保证、⽔压保证➢各组成部分的⽔量,⽔质,⽔压有着紧密联系。
1.2.1 给排⽔系统的流量关系原⽔从给⽔⽔源进⼊系统后形成流量,然后顺序通过取⽔系统、给⽔处理系统、给⽔管⽹系统、⽤户、排⽔管⽹系统、排⽔处理系统,最后排放或复⽤,但各系统中的流量在同⼀时间内并不相等。
给排⽔系统的流量关系1.2.2 给排⽔系统的⽔质关系⽔质标准:原⽔⽔质标准给⽔⽔质标准排放⽔质标准给排⽔系统的三个⽔质变化过程:⽔质变化:给⽔处理⽤户⽤⽔废⽔处理除此以外,由于管道材料的溶解、析出、结垢和微⽣物滋⽣等原因给⽔管⽹的⽔质也会发⽣变化。
1.2.3 给排⽔系统的⽔压关系给⽔系统中⽔的输送⽅式:全重⼒给⽔⼀级加压给⽔⼆级加压给⽔多级加压给⽔排⽔系统的输⽔⽅式:排⽔系统往往利⽤地形重⼒输⽔,只有当管道埋深太⼤时,采⽤排⽔泵站进⾏提升。
处理⼚所处地势较低时常采⽤重⼒流进⼊处理设施,但更多的情况下排⽔要经泵提升进处理设施,处理完后再次提升排放或复⽤。
1.3 给排⽔管⽹系统的功能与组成1.3.1 给排⽔管道系统的功能与特点给排⽔管道系统是给排⽔⼯程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不同材料的管道和附属设施构成的输⽔⽹络。
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给⽔管道系统和排⽔管道系统。
给排⽔管道系统均应具有以下功能:➢⽔量输送:实现⼀定⽔量的位置迁移,满⾜⽤⽔与排⽔的地点要求;➢⽔量调节:采⽤储⽔措施解决供⽔、⽤⽔与排⽔的⽔量不平衡问题;➢⽔压调节:采⽤加压和减压调节措施调节的压⼒,满⾜⽔输送、使⽤和排放的能量要求。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fafb63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e.png)
取水设施
给水处理设施
城市给水输配
居民生活用水 公共设施用水 市政用水 城市消防用水
自
企业给水输配
工业用水
然
水
自然降水 城市雨水管道
工业废 水处理
城 市 污
体
水
排放 废水净化后的处置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
管 道
回
用
灌溉农田
废水深度处理
再生成品水输配
图1.1 城市给水排水系统
1.1.2、给水排水系统应具有以下三项主要功能: (1)水量保障。 (2)水质保障。 (3)水压保障。
1.1.4.3.给水排水系统的水压关系
给水排水整个过程都与能量有关 在给水系统中 : 全重力供水 一级加压供水 (当水厂地势较高 、水源地势较高 、原水
水质较好 ) 二级加压供水: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供水方式 多级加压供水:(一是长距离输水时需要多级加压提升 ;
大型给水系统 )
在排水系统中 : 排水系统一般靠地形高差按重力输水 ,特
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根据污水汇集后的处置方式不同,又可把合
流制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1)直排式合流制: 管道系统的布置就近坡
向水体,分若干排出口,混合 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我国许多老城市的旧城区大多 采用的是这种排水体制。
特点:对水体污染严重,系统简单。 这种直排式合流制系统目前不宜采用。
1.3 给水管网系统
1.3.1、给水管网系统的组成 给水管网系统一般是由输水管(渠)、配
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 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 等构成。如图1-4所示。
河 流
图1-4(a) 地表水源给水管道系统示意图 1-取水构筑物;2-一级泵站;3-水处理构筑物; 4-清水池;5-二级泵站;6-输水管; 7-管网;8-水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R
nM
v2 hf 2 l C R
2 nB v 2 h f 2 y 1 l R
后退
3.2 管渠水头损失计算
二,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 1、实际输水系统的管道或管渠经常设有弯头、阀门、格 栅等配件或者构筑物,这些局部障碍物处均匀流遭到破 坏,引起里流速的大小、方向或分布的变化,从而产生 局部阻力,由此产生局部水头损失。 2、公式: v2
舍维列夫公式
g 0.00214 D 0.3 g 0.001824 (1 0.867) 0.3 D 0.3 v v 1.2m / s v 1.2m / s
l v2 hf d 2g
0.00107 2 v l D1.3 v2 0.000912 (1 0.867) 0.3 D1.3 v
3.1 给水排水管网的水流特征
三,均匀流与非均匀流 1、流线:采用欧拉法描述液体运动时,常用形象化的方法 直接在流场中绘出反映流动方向的一系列线条,这就是流 线。 2、均匀流:各流线为平行直线的流动,称为均匀流。
均匀流 非均匀流
3.1 给水排水管网的水流特征
四,压力流与重力流 1、压力流:水在压力下流动。水流阻力大小只与管 道内璧粗糙程度、管道长度和流速有关。 2、重力流:又称非满流,具有自由表面,水面各点 受大气压作用,自由表面的压力为零,因水在重 力作用下流动,所以叫做重力流。 3、给水管道一般为压力流,排水管道一般为重力流。
h p he
Sp Nn
qn p
2,不同型号水泵并联
2
3.3 非满流管渠水力计算
3.3.2 非满流管渠水力计算方法
1、已知流量q,管径D和水力坡度I,求充满度h/D和流速v。 2、已知流量q,管径D和流速v,求充满度h/D和水力坡度I。 3、已知流量q,管径D和充满度h/D,求流速v和水力坡度I。 4、已知流量q,水力坡度I和充满度h/D,求流速v和管径D 。 5、已知管径D,水力坡度I和充满度h/D,求流速v和流量q 。 6、已知管径D,水力坡度I和流速v,求充满度h/D和流量q 。
ns 3.65n Q H 3/ 4
3.5 水泵与水泵水力特性
三、特性曲线:
hp he S p q n p
四、静扬程和阻力系数的确定
he Sp
h q Nq Nh h q
pi e n pi
2n pi 2n pi pi
h pi q n q n pi pi ( q n ) 2 pi
3.5 水泵与水泵水力特性
五,调速水泵水力特性公式:
r hp ( )he S p q n p r0
六,考虑吸水和压水管路阻力后的水泵特性公式:
hp he (S p S g )q n p
3.5 水泵与水泵水力特性
3.5.2 并联水泵水力特性公式 1,同型号水泵并联
3.4 管道的水力等效简化
3.4.1串联或并联管道的简化 1,串联管道的简化
d [ l
i 1
N
li d im
]
1 m
2,并联管道的简化 m n N A,各管段直径不相同时: d ( d i n ) m
i 1
B,各管段直径相同时:
d N di
n m
3.4 管道的水力等效简化
3.4.2 沿线均匀出流的简化
注: — 雷诺数。 Re e — 管壁当量粗糙度
后退
巴甫洛夫斯基公式
Ry C nB 式中: y 2.5 nB 0.13 0.75 R ( nB 0.10) nB — 巴甫洛夫斯基公式粗糙 系数
l v2 hf d 2g
2 nB v 2 h f 2 y 1 l R
后退
曼宁公式
v 1.2m / s v 1.2m / s
后退
海曾-威廉公式
13.16gD0.13 1.852 0.148 Cw q
l v2 hf d 2g
10.67q1.852 h f 1.852 4.87 l Cw D
后退
柯尔勃克-怀特公式
C 17.7 lg( e 4.462 1 e 4.462 0.852 )或 2 lg( 0.875 ) 14.8R Re 3.7 D Re
3.1 给水排水管网的水流特征
五,水流的水头与水头损失 1、定义:水头是指单位重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一般用 符号h或H表示,常用单位为米水柱(mH2O),简写为米 (m)。 2、
位置高程所得到的机械 能。 位置水头:因为流体的 水头压力水头:流体因为具 有压力而携带的机械能 。 流速水头:因为流体的 流动速度而具有的机械 能。
D(1 2 R R( D, h / D) h h (1 ) D D h 2COS 1 (1 2 ) D h ) D
二,非满流管渠水力计算公式
1 1 3 v R ( D, h / D) I 2 nM
1 1 q A( D, h / D) R 3 ( D, h / D) I 2 nM 2
l v2 d 2g
3、经验公式:
A、舍维列夫公式:适用于旧铸铁管和旧钢管。 B、海曾-威廉公式:适于较光滑的圆管满流紊流计算,主 要用于给水 管道水力计算。 C、柯尔勃克-怀特公式:适于各种紊流,是适用性和计算精度最高的 公式之一。 D、巴甫洛夫斯基公式:适用于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 E、曼宁公式:适用于明渠或较粗糙的管道。
立式轴流泵 轴伸式轴流泵 贯流式轴流泵 2,轴流泵卧式轴流泵 猫背式轴流泵 电机泵 斜式轴流泵
离心式潜水泵 4,潜水泵轴流式潜水泵 混流式潜水泵
3.5 水泵与水泵水力特性
二,水泵主要参数
1,流量 2,扬程:水泵提供给单位重量水的机械能 3,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水泵吸入口处允许低于大气压的 数值。 4,转速 5,效率:即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 6,比转速:水泵转速相当与某一标准叶轮的转数。
3、水头损失:流体克服流动阻力所消耗的机械能。 分为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沿程水头损失:由沿程阻力所引起的水头损失。 局部水头损失:由局部阻力所引起的水头损失。
3.2 管渠水头损失计算
一,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1、达西-魏姿巴赫公式: h f
v2 2、谢才公式: h f C 2 R l
第3章 给水排水管网水力学基础
§3–1 给水排水管网水流特征 §3–2 管渠水头损失计算 §3–3 非满流管渠水力计算 §3–4 管道的水力等效简化
§3–5 水泵与泵站水力特性
3.1 给水排水管网的水流特征
一,流态特征 v d Re k 1、流态的分类:层流和紊流。 2、流态的判别准则:临界雷诺数。 3、紊流的三个阻力特征区:阻力平方区、过渡区和水 力光滑区。 4、流态判别的意义: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不同。层 流时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紊流时 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1.75~2.0次方成正比。 5、给排水管道中水流一般属于紊流过度区和阻力平方 区。
推导可得: ld
D D 2 C 8gΒιβλιοθήκη 3.5 水泵与水泵水力特性
一,水泵分类:
单级离心泵 单吸离心泵 卧式混流泵 卧式离心泵 双级离心泵 3,混流泵 导叶式混流泵 1,离心泵 双吸离心泵 立式混流泵蜗壳式混流泵 立式离心泵单吸离心泵 双吸离心泵
hm 2g
3、局部阻力系数一般取决于局部障碍的几何形状,固体 壁面的相对粗糙度和雷诺数,即
f (局部阻碍形状, / d, K Re)
3.3 非满流管渠水力计算
一,特性:具有自由表面。
D2 h h h A A( D, h / D) COS 1 (1 2 ) (1 ) 4 D D D
(qt ql ) n1 qtn1 (q aq ) hf k l k t m l l (n 1)d m ql d
令n=2, qt / ql 代入上式求得:
1 a 3
2
3.4 管道的水力等效简化
3.4.3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的简化
ld v 2 v2 v2 等效公式: 2 ld 2g D 2g C R
3.1 给水排水管网的水流特征
二,恒定流与非恒定流 1、定义:流场中所有空间上一切运动要素(流速、 压强等)不随时间改变,这种流动成为恒定流, 否则称为非恒定流。恒定流中一切运动要素只与 坐标x,y,z有关。即:
u y u x u z p 0 t t t t
2、给排水管道中水流的运动状态一般为非恒定流, 不过一般按恒定流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