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 人类社会的发展
- 人类起源
- 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
- 中华民族的起源
- 三皇五帝及其时代
- 夏、商、西周时期
第三章: 周朝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 周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 春秋时期的战争与变革
- 战国时期的群雄割据
第四章: 秦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
- 秦朝的兴起与战争
- 秦始皇统一六国
- 秦始皇的皇度和改革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农业的发展与变革
- 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六章: 交通与文化的发展
- 马车、船只和邮政的发展
- 文化的兴起与传播
- 交通与文化的联系与影响
第七章: 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
- 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影响
- 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接受
第八章: 总结与复
- 古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回顾- 重要历史术语的概念回顾
- 解答一些复中的问题
该文档是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的完整版,内容包括了
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周朝与春秋战国时期的
政治变革、秦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交
通与文化的发展、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等章节。
通过这份复习资料,学生们可以回顾和巩固他们在七年级上册学习的历史知识点,并解
答一些复习中的问题。
期末复习二 古代的经济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5
12.(项目式探究)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 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兴修水利工程] 材料一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5
知识点十:江南地区的开发
1.背景: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
心;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相对落后。
2.原因
(1)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
生产技术。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3)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图一
图二
[调整统治政策]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 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6
[引进优良作物] 材料三 丝绸以及其他中国的物产和技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西域地方,而西域的物产也 沿着相同的路线传播到中国内地。与此同时,也使得大量的西域物种传到中国。石榴、 苜蓿、葡萄、玉门枣、胡桃、胡豆等,这些来自西域的植物传入中国后,丰富了当时的 作物品种和种类,对中国农业、畜牧业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改变了我国的饮食结构,极 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文化。
——摘编自武斌《丝绸之路全史》 [采用先进技术] 材料四 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 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 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都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它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写出这一水利工程的名称和主持修建者的名字。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2023秋统编七上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考点梳理+专项训练】(解析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真题】(2023•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B.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C.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D.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掌握基础知识。
A.根据材料“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
”及所学可知,在鲁国国君心中,齐、晋、楚三国地位高于周王室,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齐、楚、晋等大国地位开始崛起,分封制失去了对诸侯的有效约束,这使得一些势力弱小的诸侯国弃周天子转而投靠诸侯大国,体现了周王室地位衰落,故A正确。
B.“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并不是朝觐周王减少的原因,排除B。
C.材料表明鲁国朝拜周天子次数减少,投靠诸侯大国,可见齐国、晋国和楚国实力上升,但是无法判断鲁国成为春秋时期霸主,排除C。
D.周王是天下共主,朝觐周王与是不是宗亲无关,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变式】1.(2021秋•竞秀区期末)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
而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A.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B.鲁国定期向周天子朝贡C.周王室地位衰落D.天子依附于诸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原因,理解基本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由材料“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可知,分析题干可知,春秋时期,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乘机争霸,相继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周天子的权势日渐衰落。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原因,需要掌握基本知识点。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专题复习:政治制度
部编版七上历史期末专题复习:政治制度一、中国主要朝代的更替(详见附表)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包括1.原始社会时期:①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②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夏、商、西周分别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兴盛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4.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5.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220年至589年)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二、政治制度:三、禅让制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1.与“禅让制”有关的人是:尧、舜、禹。
2.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
世袭制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开始了。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
2.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秦朝中央集权制秦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秦朝的郡县制秦朝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素材-核心知识点整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素材-核心知
识点整理
一、古代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1. 夏、商、西周的建立和发展
- 介绍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 强调各朝代的重要贡献和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家
- 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
- 强调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和影响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故事
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 介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制度、官僚制度等
- 强调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 中国古代的文化故事
- 介绍中国古代的文化故事,如《百家姓》、《孟母三迁》等- 强调文化故事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1.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 介绍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 强调农业和手工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2. 商业和货币的兴起
- 介绍商业和货币在古代中国的兴起和发展过程
- 强调商业和货币对经济交流和发展的重要性
四、世界古代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
1. 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 介绍世界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 强调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性和对世界的影响
2.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
- 介绍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荣情况
- 强调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素材的核心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主要内容涵盖了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的历史知识。
具体包括:1. 第一单元:夏商西周的更迭,重点讲解夏朝、商朝、西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及灭亡原因。
2. 第二单元: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主要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变法等历史事件。
3.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的统一与开放,重点讲解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衰以及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
4.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与民族融合,主要涉及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以及民族融合现象。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梳理和掌握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2.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3. 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演变。
2. 教学重点: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历史文物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历史课本、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按照单元顺序,详细讲解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影响。
3. 案例分析: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
4.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总复习2. 板书内容:夏商西周:夏朝、商朝、西周的建立、发展及灭亡原因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战国变法等历史事件秦汉: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衰、对外交往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更替与民族融合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册历史复资料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的国家,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类会制造工具。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已有170万年,能够制作工具并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距今发现时间为70万-20万年,发现地点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
中国境内的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四、山顶洞人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发现地点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具有审美观念。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的陕西西安半坡村,位于黄河流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中,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生活用具为彩陶。
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位于长江流域。
他们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农业工具为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3.原始农业的耕种方式从最初的“刀耕火种”逐渐发展为使用耒耜翻土。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02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古人类遗址遍布全国各地。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3、蓝田人——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一个完整头骨化石。
时间:距今约160万年地点:陕西蓝田4、郧县人——目前考古学家发掘出的3个头骨化石时间:距今约100万年地点:湖北郧阳通过对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二、北京人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北京人的特征(1)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三、山顶洞人1、时间:距今约距今约3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2、体貌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3、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1)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2)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捕鱼为生。
(3)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4)山顶洞人生活在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列举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答: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②、都使用打制石器不同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一、古代文明的诞生1、古代埃及:公元前3100年,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一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金字塔是埃及古代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
2、古代两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定居在两河流域,建立了许多城邦。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制定了法典,刻在石碑上,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
3、古代印度: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种姓制度等级森严。
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4、中国古代文明: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商朝出现了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记载。
西周时期,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使中国进入了礼乐文明的时代。
二、帝国的繁荣与衰落1、秦汉帝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汉朝时期,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思想。
2、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夺取罗马政权,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
罗马帝国是古代西方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法律制度、建筑艺术和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成就。
3、唐宋帝国:唐朝时期,唐太宗实行“开元盛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宋朝时期,宋神宗推行变法,尝试改革政治和经济制度。
同时,宋朝的科技和文化发展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如活字印刷、火药和指南针等发明创造。
4、奥斯曼帝国:14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土耳其兴起,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到16世纪,奥斯曼帝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控制了欧亚非三洲的大片领土。
三、近代历史的开启1、文艺复兴: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
这场运动以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为灵感,倡导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推动了科学、艺术、文学和哲学的发展。
2、宗教改革:16世纪,欧洲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
全册历史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全册历史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2. 文明的发展人类通过农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定居的生活方式,进而出现了城市和文明。
3. 早期文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早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4. 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二、古代帝国的兴起与辉煌1. 古代帝国的特点古代帝国具有广阔的疆域和集权的政治制度,如古埃及、巴比伦、波斯等。
2. 中国古代帝国中国的秦、汉、唐等朝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3. 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帝国美索不达米亚出现了苏美尔、巴比伦等古代帝国,对人类历史有着重要影响。
三、古代文明的交往与发展1. 古代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之间通过贸易、战争等方式进行交流,促进了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2.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中国和欧洲等地。
3.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地,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四、世界上的古代文明1. 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发展了城市、农业和文字等。
2. 埃及文明埃及文明以尼罗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国家机构和宗教体系。
3. 古代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对政治、哲学、艺术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
4.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帝国是欧洲最大的古代帝国之一,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历史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封建制度和官僚制度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统治模式。
2. 封建社会的特点中国封建社会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皇帝、贵族和农民构成了社会的重要阶层。
3.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在农业、冶金、纺织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创新和发展,丰富了文化内涵。
4.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以儒教、道教和佛教为主,对社会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统编教材历史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统编教材历史上册知识点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开始,历史是人文社会课程中的重要一环。
在历史上册中,学生将会了解到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下面是历史上册的主要知识点:一、古代中国的形成和发展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一章,主要涉及到古代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将会了解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事件,包括夏、商、周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内容。
同时,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产生和发展。
二、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学生将会了解到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包括中国古代科技、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
同时,学生也可以了解到孔子、墨子、老子等重要哲学家的思想和主要代表作品。
三、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腐败第三章,主要涉及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腐败。
学生将会了解到秦朝的统一和兵马俑的产生,汉朝的灭亡和三国时期的割据混战,以及魏晋南北朝的统一和隋唐的兴起。
同时,学生也可以了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以及唐朝的繁荣和贞观政治。
四、宋元明清的中国第四章,主要拓展了学生的历史视野,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到宋元明清的中国。
学生将会了解到北宋的经济、文化繁荣和诗词歌赋等文学创作,南宋造纸术的发明和世界地理知识的增长,元朝的各项制度和文学艺术,明朝的科技发展和海外贸易,以及清朝的盛世与衰落等内容。
以上,便是七年级统编教材历史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历史学科是一个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如果能够了解并掌握古代中国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腐败以及宋元明清的中国等历史知识点,对于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知识点整理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02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16 课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公元200年,作战双方:袁绍、曹操,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影响:官渡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二、赤壁之战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时间:公元208年,作战双方:曹操、孙刘联军,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影响: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魏国(曹魏)建立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措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蜀国(蜀汉)建立221年,刘备建立蜀国,定都成都措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影响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吴国(孙吴)建立229年,孙权建立吴国,定都建业措施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影响发展了海外贸易;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拓展延伸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对它的认识(1)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不具备全国统一的经济基础且力量对比条件尚不成熟。
曹、刘、孙三方军事力量相对均衡,任何一方都无法吞并其他两方以实现统一,于是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认识: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
①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中央势力衰微,出现了众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结束了军阀割据,形成了魏、蜀、吴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
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进步。
②从经济上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可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建立263年,魏灭蜀。
266年,司马炎(晋武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八王之乱背景中央把持政权的世家大族缺少治理国家的才干,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晋惠帝昏庸无能地方西晋分封的诸王手握重兵,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目的争夺中央政权概况八个宗室亲王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影响(1)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023秋统编七上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考点梳理+专项训练】(解析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推恩令”的实施(政治上的措施)1.原因:西汉初,诸侯王和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两股势力严重威胁到了中央的统治。
2.措施:①采取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②削爵、夺地、除国;③设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3.影响: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思想文化上的措施)1.原因:西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威胁中央集权。
2.措施:①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②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影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经济上的措施)1.原因: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2.措施: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影响: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四、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军事上的措施)1.背景:秦末汉初,匈奴族在冒顿单于领导下,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
2.对匈措施:和亲/送粮布、军事反击、北击匈奴(漠北战役)。
五、汉武帝大一统意义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真题】(2023•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B.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C.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D.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答案】D【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的统治,重点掌握汉武帝的经济措施及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四、山顶洞人生活年代:距今约三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体质特征: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生产生活: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具有审美观念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第3课远古的传说1、四五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交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
后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华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习惯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
2、炎帝发明①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制盐;③制作乐器,学会天文和历法知识。
3、黄帝发明①建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②他的妻子嫘祖擅长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隶首发明算盘,伶伦制作音律。
4、禅让制: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5、禹的高贵品质:无私奉献、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2、禹建立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4、受战乱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5、周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大战,周军占领都城,商朝灭亡。
6、西周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国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③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作用——加强对地方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
(4)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我国青铜器文化的出现开始于原始社会后期。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造型奇特、做工精美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改革军制,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城濮之战。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战国七雄指齐、楚、燕、韩、赵、魏、秦。
(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2.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3.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和作用?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开始。
内容:①政治: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②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③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平原上修建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成都平原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第8课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意义: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9课秦统一中国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秦始皇制定了哪些制度和采取了哪些措施?①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监察。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览一切军政大权;②地方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②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③化上统一文字;小篆⑤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⑥军事上北筑长城,抵御匈奴,开发南疆,兴修灵渠。
3.秦朝时的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4.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至南海。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1.秦的暴政(1)沉重的赋税(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3)刑罚的残酷(4)秦二世更加残暴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3.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著名战役是巨鹿之战。
4.最后推翻秦朝残暴统治的是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紧接着是持续的楚汉之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提出“休养生息”政策,“兵结罢回家”,返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轻徭薄赋。
2、文景之治:文景期间,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治比较清明,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汉武帝期间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汉武帝促进大一统采取的措施有哪些?①政治上,接受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
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②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举办太学;③在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④在军事上,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
第13课东汉的兴亡1、东汉建立。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
刘秀,25年称帝(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光武中兴。
光武帝统治期间,政治局面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刑法;合并郡县,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允许北方民族内迁,缓和矛盾。
3、外戚宦官专权交替导致东汉末年朝政越来越腐败,引发黄巾起义。
领导人:张角。
起义失败,但沉重的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做了巨大贡献。
西汉末年,班超、甘英又继续出使大秦。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什么叫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以后,西汉商人还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发展1.东汉时候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写成《伤寒杂病论》。
3..汉代的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
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作者司马迁。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5.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是西汉末年。
6.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兴起于东汉末年,创始人之一叫张陵。
第16课三国鼎立1.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3.吴国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西晋统治腐朽,八王之乱更是让西晋从此没落。
3.我国历史上出现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鲜卑、羯、氐、羌、匈奴(五胡)纷纷南迁。
4.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氐族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胡汉之间矛盾有所缓和。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1、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
2、383年的淝水之战中,晋军大败苻坚领导的前秦军队。
淝水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
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①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②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南方的手工业发达。
如缫丝、织布、治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
5、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