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单元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单元教学设计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小学

单元教学容

本单元教学容包括两部分: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或物体)的平移与旋转。单元学习目标

1.借助看一看、折一折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升国旗、转风车等现象,感知平移、旋转运动;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分析轴对称图形特征和观察物体平移、旋转运动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在剪纸等实际操作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

单元教学要素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容是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容,在数学课程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其中空间观念主要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之前学生在二年级的学习中,结合实例,已初步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本单元的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主要容包括: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把认识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作为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折剪纸等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把《平移和旋转》作为难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感受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确定平移的两个条件是方向和距离,直观体会他们的特点,进一步为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现实生活量的轴对称图形,给学生留下了轴对称的图形印象,三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有所积累。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分辨出一些轴对称图形,大部分学生还是要靠课堂学习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同时,学生在二年级的学习中,结合实例,已初步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现象。经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探究式学习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初步具备了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容轻松感兴趣,同时观察、操作等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和教材特点,本单元主要以观察和操作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观察树叶、脸谱、建筑物、缆车滑行、国旗徐徐上升、小风车迎风旋转等情景,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的特点,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动手操作,进一步感受图形的运动。

S. . . . . ..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难点: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单元教学设计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把本单元的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各要素,确定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在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情感与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落实,关注和学生情感的交流。关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方法以观察,动手操作为主,让学生经历轴对称图形的抽象、性质探讨、图形平移和旋转的分类、图形运动、平移后位置的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学设计如下:

轴对称(一)

教学中设计三个环节,

第一.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第二.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片,仔细观察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从中发现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后,左右或上下两边完全重合,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第三,利用附页中的图形,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通过对折,观察到图形经过对折后,左右两边或上下两边完全重合,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总结出: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的折痕就是对称轴,让学生再画一画对称轴。

练习设计也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感知巩固轴对称图形。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轴对称(二)

教学中设计三个环节:

第一.动手做一做,经历制作轴对称图形的剪纸活动,在操作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折”和“一半”都是在引导学生体会“对称”的特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剪出喜欢的图形。

第二.利用附页中图,呈现两个轴对称图形(花瓶和上衣)的一半,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它的另一半,然后附页中的图剪一剪并观察验证,进一步丰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第三.呈现一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让学生判断展开后完整的同学,引导学生经历想象、推理和验证的过程,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

练习设计围绕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一步的巩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空间推理能力。

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亲手操作,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在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后,学生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平移和旋转》

教学中设计五个环节

第一. 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都是怎么运动的,你能按运动方式把它们分成两类吗?分类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物体平移和旋转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第二.观察分类后的图片,让学生辨认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区分两种运动现象。

第三.自己试着做一个动作表示平移和旋转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两种运动的特点。

第四.让学生描述自己见过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使学生在生活实例中进一步加强对平移和旋转的本质特点,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普遍性。

第五.在“试一试”中,引导学生借助在方格纸上平移物体的活动,经历平移运动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平移的认识。

练习设计围绕本节课的容,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动手操作体验平移现象,以游戏形式进一步巩固平移知识。

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参与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学生在方格纸操作物品平移,体会平移的过程。

对称轴(一)教学设计

设计前的分析

一.信息技术在导入环节中起到的优化作用。

一节课的导入环节是很重要的,导入环节的情景设计的好,将学生自然而然的引入到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轴对称(一)》这节课中的导入环节中,我将蝴蝶、树叶、京剧脸谱、建筑物等图片制成课件,让学生欣赏,通过欣赏设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请同学们观察,这一情景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急于想知道,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进行讨论,逐步明确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左右两边或上下两边完全一样,使学生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此活动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怎么知道“两边一样”,之前学生在二年级已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在此基础上,积极投入讨论。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也冶了学生的美感,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不时发出啧啧的赞美声。这就是信息技术优化了导入环节,是语言无法比拟的,设想一下,如果让老师用文字语言描述,恐怕说了半天,既浪费了时间,学生也一头雾水,不感兴趣,老师说什么就什么。所以说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教学简单,明了,直观,一下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教师也讲得轻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