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正式版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
作规程正式版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止职业危害,结合本岗位实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二、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三、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岗位直线主管,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
的正常运转。
四、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五、岗位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范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噪声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制定本操作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包括生产、服务等各个行业。
第三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履行职业卫生管理责任,保障自身的职业卫生权益。
第四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经过健康体检,确保身体状况符合从事噪声岗位的要求。
第五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接受岗前培训,了解噪声对健康的影响、预防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
第六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报告相关问题。
第二章噪声检测与评估第七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噪声测量,以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八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在岗位调整或变动后,应重新进行噪声测量和评估。
第九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噪声暴露水平应控制在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如超过限值,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
第十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个人噪声暴露水平要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限值,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人防护装备。
第三章噪声控制措施第十一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根据噪声暴露水平和工作要求,合理选择工艺设备,降低噪声产生的可能性。
第十二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噪声源的数量和强度。
第十三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对噪声源进行隔离,采用隔音材料、噪声屏障等技术手段来降低噪声水平。
第十四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噪声控制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优化工作环境,减少噪声反射和吸收。
第四章个人防护措施第十六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
第十七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设备。
第十八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避免加剧身体损伤。
第十九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定期对个人听力进行检查,以便早发现和治疗听力损伤。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噪声岗位1. 岗位概述噪声岗位是指工作环境噪声超过85分贝的工作岗位,常见于工厂、建筑现场等行业。
2.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在噪声岗位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大量的噪声。
高噪声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引发许多身体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定期对噪声岗位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
评估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工作环境噪声水平•工作岗位的噪声频率和持续时间•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评估得到结果,根据危害程度确定采取的措施。
3.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针对噪声岗位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工作环境检测对噪声岗位的工作环境应定期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噪声水平、空气质量等。
3.2 保证工作环境的清洁噪声工作岗位环境的清洁是保障工人健康的重要步骤。
要求保持振动设备的卫生清洁,在设备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洁、擦拭,并对其进行定期彻底清洁。
3.3 佩戴防护设备噪声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佩戴防护设备。
防护设备要符合国家标准,根据不同的工作情况选择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防护设备。
3.4 工作人员培训必须对噪声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工作场所安全风险及危害物质的储存,使用、处理方法•安全操作方法及从事工作前的安全检查4. 现场应急处理噪声岗位出现事故或急难险情时,工作人员应该采取适当措施处理和防护。
具体应急措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包括:•采取紧急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随时与快速反应组织沟通•据实情向领导层级汇报灾难情况和应急反应情况5. 相关法律法规在噪声工作岗位中,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有:•《劳动法》;•《劳动安全卫生法》;•《噪声及振动卫生标准》;•《职业病防治法》;•《劳动保护管理条例》等。
6. 结论噪声工作岗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工作环境,它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保障工人安全健康,应该将其归为卫工作业风险管控体系的重点。
本操作规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噪声岗位工作人员的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结合各岗位实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4、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5、岗位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6、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无污染源的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
7、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8、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清洗身体接触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9、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做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
1。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公司的噪声岗位是指锅炉和空调操作岗位,应遵守下列职业为卫生操作规程
1.噪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噪声的卫生措施应有基本了解。
2.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4.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工程部修理。
5.空调机组等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6.值班室噪音超标时,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7.空调操作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
8.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9.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制订合理地工作时间,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10.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病危害,结合各岗位实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1. 噪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熟悉掌握本岗位职业病危害(噪声)的特性、危害后果、预防和应急措施。
2.进入噪声区域必须按照规定正确佩戴、使用防噪防护用品(如耳塞、耳帽等)。
3.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
4.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实行时间防护,宜分批轮换作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停留时间。
休息时离开噪声环境。
5.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6.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岗位简介噪声岗位是指工作环境中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职业岗位。
噪声是指各种有害声音对人耳造成的干扰和损害。
噪声岗位主要存在于工厂、建筑工地、机械设备操作等工作场所。
二、噪声的危害1.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危害: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引起听觉疲劳、耳膜破裂、耳聋等问题。
2. 噪声对心理健康的危害: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压力增加、失眠等问题。
3. 噪声对其他身体器官的危害:噪声还会引起头痛、消化不良、血压升高等问题。
三、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 个人防护(1)佩戴耳塞或耳罩:在噪声岗位工作时,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噪声耳塞或耳罩,保护耳朵免受噪声侵害。
(2)佩戴防护手套和其他防护用品:根据具体工作环境,佩戴适当的手套、防护眼镜等,保护全身不受噪声伤害。
(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卫生,定期清洗耳塞和耳罩,保持清洁。
2. 工作环境改善(1)减少噪声源:对于能够减少噪声源的工作环境,应采取控制措施,如使用低噪声设备、改进工艺等。
(2)隔声措施:对于不能减少噪声源的工作环境,应采取隔声措施,如安装隔音墙、隔音板等,尽量将噪声隔离。
(3)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噪声设备,及时修复故障,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减少噪声产生。
3. 健康监护(1)定期体检:对从事噪声岗位的员工,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2)职业病防治:对于职业病风险较高的人员,要采取职业病防治措施,如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供个人防护用品等。
四、应急处理1. 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当发生噪声岗位的意外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工作,确保人身安全,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2. 噪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对于噪声突发事件,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五、员工培训1. 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对从事噪声岗位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防护能力。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正式版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和控制噪声对岗位工作环境的不良影响,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噪声岗位从业人员。
第三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的相关要求,加强自我保护,防止噪声对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不良影响。
第四条雇主应严格遵守噪声防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相关管理责任,并为噪声岗位从业人员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
第五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防护和卫生知识的培训,了解噪声的危害特点及防护方法,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二章工作环境的监测和评估第六条雇主应对噪声岗位的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的噪声监测和评估,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对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第七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按要求参与工作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测试、控制噪声源。
第三章岗位操作规范第八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包括耳塞、耳罩等,并正确使用、维护。
第九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噪声源设备,不得超负荷使用设备,避免设备噪声超标。
第十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噪声与其它因素相互叠加,如震动、化学毒物等。
第十一条雇主应提供相应的岗位操作规范和技术培训,确保噪声岗位从业人员能正确操作设备,减少不必要的噪声。
第四章健康监测和防护第十二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包括听力检查、体检等。
第十三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设备。
第十四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因受噪声而引发其他职业病。
第五章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第十五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知悉应急处理程序,并按要求参与演练,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
第十六条噪声岗位应设立明显的警告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噪声,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
第六章管理和监督第十七条雇主应设立噪声防控管理机构,负责噪声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正式版】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确保噪音岗位的工作环境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噪音作业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噪音产生、噪音传导和噪音接受等环节。
第三条本规程的执行机构为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
第四条噪音岗位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相关操作,对违反本规程的人员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五条噪音岗位相关人员有权利对噪音岗位的工作环境进行检查、监督和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章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第六条为降低噪音岗位的噪声水平,公司将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声音隔离、声音阻尼和声音减振等。
第七条噪音岗位的工作区域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噪声控制标准,如超过标准限值,应采取措施予以改善。
第八条噪音岗位的工作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噪声控制标准,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第九条噪音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戴上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防噪耳塞或耳罩,严禁不佩戴防护设备从事噪音岗位作业。
第十条噪音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存在职业健康问题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三章噪音岗位培训和知识普及第十一条公司将对涉及噪音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其对噪音的认知和防护知识的掌握。
第十二条噪音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本规程以及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和操作规范。
第十三条公司将定期组织噪音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第十四条噪音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主动关注和学习与噪音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最新防护措施,提升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能力。
第四章处罚和奖励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本规程的人员,根据违规程度轻重,公司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记过、记大过、开除等。
第十六条对于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表现出色的个人或团队,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三年,过期后需重新修订。
粉尘、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粉尘、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定义1、生产性粉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3、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工作在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场所,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
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
5、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度浓度超过该作业地点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
6、致癌性:生产性粉尘具有致癌作用的特性。
7、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8、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
二、职业危害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三、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
2、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必须严厉遵守劳动规律,坚守岗位,服从办理,正确佩带和使用防尘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
3、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组织体检。
4、在粉尘作业场所的操作室内,粉尘浓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尺度。
5、按时巡回搜检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实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6、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
7、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8、应经常对岗位进行增湿,防止粉尘飞扬,减少危害。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术语1、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职工健康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
2、噪声作业: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噪声的作业。
3、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研究、休息。
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厉遵守劳动规律,坚守岗位,服从办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搜检,做到文明、清洁生产,下降职业危害。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前言噪声岗位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噪声的工作岗位。
为了保障从事噪声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噪声岗位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工厂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人、机械仪器操作人员以及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职业人员等。
三、基本要求1.噪声岗位工作人员应首先接受相关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了解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和如何有效预防。
2.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噪耳塞或耳罩,并定期更换或清洁,确保其有效防护功能。
3.对于无法降低噪声的岗位,应采取轮岗制度,降低个体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下的风险。
4.噪声岗位工作人员应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耳罩、防护耳塞等,并根据岗位噪声情况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
四、操作规程1.定期进行噪声岗位的职业卫生评估,并制定合理的职业卫生预警标准和应对措施,确保噪声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
2.噪声岗位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职业卫生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听力检测、噪声暴露时间监测等。
3.对于噪声岗位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学习和培训,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对于无法有效降低噪声的岗位,应制定合理的轮岗制度和加班管理政策,避免过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下。
五、遇紧急情况处理在噪声岗位工作中如遇紧急情况,应第一时间停止工作并撤离现场,并按照公司规定的应急程序和办法处理。
六、后记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噪声岗位工作的人员,确保他们的职业卫生安全。
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提高噪声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能力。
2 噪声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目录》;《噪声作业分级》;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①产生原因: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声和由风管、气管中介质的扩容、节流、排汽、漏汽而产生的气体动力噪声以及磁场交变运动产生的电磁性噪声。
主要有引风机、送风机、汽轮机、发电机、磨砼机、空压机、给水泵等。
②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
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③卫生限值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A)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A)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A)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A)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A)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A)但最高不能超过115 dB(A)④主要涉及岗位:锅炉岗位、定型岗位、染色岗位。
四、职业病防护措施①送风机、空压机的入口设置消音器。
②锅炉各阀门排汽口设置高效消音器。
③各值班室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④进入噪音区域佩戴耳塞。
⑤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⑥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五、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①发生噪声危害症状者,迅速撤离至安静的地方休息。
②造成耳朵听力下降、身体不适等情况到医院接受治疗。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4、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5.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6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7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按《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规定的时间,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8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对职工并不经常停留的噪声作业场所,应根据不同要求建立作为控制、观察、休息的隔声室,室内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
噪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要求。
2 作业前
2.1 认真开展好班前安全会。
2.2 检查劳保用品,正确佩戴好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2.3 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 作业中
3.1 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2 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1.1 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应分批轮换作业。
1.2 作业场所噪声超过声级卫生限值时,应采用隔声、吸声、消声措施或按相关规定减少作业时间。
3.3 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3.4 对接触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组织检查。
噪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 作业后
4.1 切断岗位所有电源开关,关闭门窗。
4.2 做好交接班记录。
─────────────────。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书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书1. 引言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噪声岗位,旨在保护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减少噪声对员工的不良影响。
2. 安全管理责任2.1. 公司将确定噪声岗位的负责人,并明确他们的职责和义务。
2.2. 负责人应确保噪声岗位符合相关职业卫生标准,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3. 测量和评估噪声3.1. 公司将定期测量和评估噪声岗位的噪声水平。
3.2. 测量结果应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的负责人。
3.3. 如果噪声水平超过法律规定的限制值,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4. 控制噪声4.1. 公司将优先采取控制噪声源的技术措施,如使用噪声减震设备等。
4.2. 如果技术措施无法降低噪声水平至可接受范围,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给员工。
4.3. 员工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5. 健康监测5.1. 公司将为暴露于噪声岗位的员工提供适当的健康监测。
5.2. 健康监测包括定期的听力检查和其他相关的身体检查。
5.3. 监测结果应记录并及时进行反馈和处理。
6. 培训和教育6.1. 公司将为噪声岗位的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
6.2. 培训内容包括噪声的危害、预防措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6.3. 培训记录应保存并定期进行复查。
7. 事故报告和处理7.1. 员工应立即报告与噪声相关的事故或不良事件。
7.2. 公司将及时调查和处理报告的事故,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8. 审查和改进8.1. 公司将定期审查和改进本操作规程的有效性。
8.2. 审查可以包括噪声水平的再次测量和评估,员工的健康监测结果和培训记录等。
8.3. 改进措施应记录并及时落实。
9. 附则9.1. 本操作规程应通过内部通知的方式向所有噪声岗位员工传达,并确保他们的知晓和遵守。
9.2. 监管部门和职业卫生检查人员可以随时进行监督和检查,公司应积极配合与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
以上为《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书》的内容。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02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标 准与法规
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和 消除工作场所的噪声危害,保障员工健康。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 触限值》
明确规定了不同行业和岗位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 为噪声岗位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培训操作
对相关人员进行降噪设施操作 和维护培训,确保其能够正确
、安全地操作和维护设施。
04
噪声岗位操作规范与 流程
操作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了解噪声源
在操作前,必须了解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噪声的设备、机器或其 他声源,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噪声强度和频率,选择合适的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重点强调了噪声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 行听力检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 息时间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建议
智能化监测与管理
个性化防护用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噪声监测和管理将 更加智能化,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 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管理效率。
针对不同工种和个体差异,研发更加舒适 、高效的个性化防护用品,提高工人的防 护意识和效果。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噪声危害及防护措施
介绍了噪声对听力的危害,以及如何 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 措施来降低噪声对工人的影响。
02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要 求
详细阐述了噪声岗位的职业卫生要求 ,包括工作场所的噪声限值、噪声测 量和评估、工人健康检查等。
03
噪声岗位安全操作规 程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职业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噪音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本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
造成职业病的主要产生于锯材、修补等工序。
三、总务部依法对员工办理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职业病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定期为员工发放防护用品。
四、职业安全卫生科负责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发现职业危害隐患及时报告整改。
五、技术科负责安装各车间的防尘设施,并完善制度、建立台账,做好检测、检查、维护工作及相关记录。
六、生产部加强除尘设备日常检查和使用管理。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落实整改,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用。
七、上级部门定期组织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
监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在告知牌上及时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八、总务部或相关单位,在负责实施建设项目时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部门提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工作场所及职工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
九、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其防护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十、在有可能发生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
确定责任人和检查周期,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十一、职业安全卫生科负责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并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目标、方法、资金、时间等。
年底进行检查并考核落实情况,确保职业危害的防治的防治与监控效果。
十二、各生产车间总务部发现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确诊的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十三、安环部要严把就业职工身体素质关。
负责落实职工体检制度,建立职工健康档案,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及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
粉尘、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结合各岗位实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尘口罩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二、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除尘设施,确认设施无异常现象时,开启除尘设施。
三、如除尘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除尘设施的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除尘设施的正常运转。
四、对本岗位生产现场产生的各类粉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理,杜绝粉尘任意飞扬。
五、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六、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
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公司规定的区域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
七、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八、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粉尘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粉尘的各个部位,避免粉尘吸入体内。
九、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做好职业安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结合各岗位实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二、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三、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四、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五、岗位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六、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
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公司规定的区域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
规程正式版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噪声
2 术语
2.1 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职工健康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
2.2 噪声作业: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噪声的作业。
3 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
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4 工作场所接触噪声限值标准
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
标准为85dB(A)
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A)
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A)
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A)
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A)
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A)
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A)
但最高不能超过115 dB(A)
5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5.3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5.4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5.5各值班室噪音超标时,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5.6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
佩戴耳塞。
5.7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5.8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5.9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按《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规定的时间,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5.10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对职工并不经常停留的噪声作业场所,应根据不同要求建立作为控制、观察、休息的隔声室,室内必须有
足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