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江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卷

合集下载

江苏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知识点(10052人力资源本科)

江苏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知识点(10052人力资源本科)

1、职业:是参与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职业的特征:经济性;技术性;社会性;伦理性;连续性;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

职业声望的影响因素:职业环境;职业功能;任职者的素质要求;职业声望的调查与评价方法:民意调查法;自我评价法;指标法;职业地位:由不同职业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资源所决定,但是它往往通过职业声望的形式表现出来。

职业期望:也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自己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

职业价值观九种类型:(1)自由型(2)经济型(3)支配型(4)小康型(5)自我实现型(6)志愿型(7)技术型(8)合作型(9)享受型职业分层:是职业地位的反映,是纵向的社会职业等级层次排序。

职业分类:是社会劳动分工的记录,是横向的社会职业类别划分。

2、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

无边界职业生涯:强调打破组织界限和组织内部职位界限的职业转移和职业流动。

易变性职业生涯:强调驾驶自己职业生涯的是自己而不是组织。

内职业生涯:指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透过提升自身素质与职业技能而获取的个人综合能力、社会地位及荣誉的总和,它是别人无法代替和窃取的人生财富。

外职业生涯:指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所经历的职业角色及获取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依赖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增长的。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生活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3、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内容(1)对组织的发展目标进行宣传教育(2)建立职业信息系统(2)设立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评估中心(4)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向配合(5)建立奖赏升迁制度(6)加强员工的训练与教育(7)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相适应4、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作用对员工:(1)帮助确定职业发展目标(2)鞭策个人努力工作(3)有助于个人抓住重点(4)引导个人发挥潜能(5)评估目前的工作成绩。

自学考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卷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计2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其理论中预见到第三部门的发展将致力于社会经济的是()。

A.古德曼B.理查德·朱迪C.罗伯特·赖克D.里夫金2.下列属于非营利性组织的是()。

A.律师事务所B.家政公司C.税务局D.环保基金会3.基于态度和组织偏见而造成的人为障碍阻碍了合格的女性进入中级或高级管理阶层的现象称为()。

A.职业刻板印象B.性别歧视C.玻璃天花板效应D.传统角色期望4.男性职业生涯中的什么特征最早是由迈耶弗里德曼和雷罗斯曼提出来的()。

A.双性特质B.职业生涯C.职业压力D.A型人格5.CASVE循环中的S指的是()。

A.综合B.沟通C.分析D.执行6.理查德·布利斯的哪本书在美国一直以来是100本畅销书之一()。

A.《反思工作》B.《职业探索指南》C.《执行蓝领》D.《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7.经济学家萨·莱维坦和克利福德·约翰逊认为产生于公众对商品和服务的渴望的是()。

A.第三部门B.工作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C.职业D.需求8.朱迪和德埃米科把美国的何种因素看作是直到2020年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四大因素之一的是()。

A.老龄化B.科技C.全球化D.劳动力多元化9.在面试进行薪水协商时,西克尔斯建议大学生要求的薪水应该在平均数上下多少的范围内波动()。

A.10%B.20%C.25%D.30%10.下列属于符号分析服务类工作的是()。

A.会计师B.主妇C.门卫D.收银员11.肖恩分析了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之间的紧密关系,他把组织的领导力描述为()。

A.生涯发展B.实施决策C.文化管理D.制定计划12.肖分析了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之间的紧密关系,他把组织的领导力描述为()。

A.生涯发展B.实施决策C.文化管理D.制定计划13.由行为心理学家内森·阿兹林领导的工作小组创建的工作俱乐部诞生于()。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一)1。

安妮.罗伊的理论认为,用12个因素来解释一个人的职业选择过程,其中只有什么因素是唯一其他全部的11个因素的一般因素:S因素2。

在其理论中预见到第三部门的发展将致力于社会经济的是:里夫金3.肖恩分析了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之间的紧密关系,他把组织的领导力描述为:文化管理4.经济学家萨。

莱维坦和克利福德。

约翰逊认为产生与公众对商品和服务的渴望的是:工作5.琼斯认为,个人必须认识到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为获得报酬而付出劳动的什么行为:经济交换6.思考生涯发展的认知信息加工方法的提出时间是:1991年7.改变或重述反映在一个句子或陈述中的元认知或思维的过程被称为:重构8.CASVE循环中的E指的是:执行9.基于态度和组织偏见而造成的人为障碍了合格的女性进入中级或高级管理阶层的现象称为:玻璃天花板效应10。

由两个人来分担,除了常规性的工作以外,另一种相对普遍的可供选择的工作方式是:工作共享11.生涯决策中改善我们的自我知识需要做到:知道怎样提高自我认识的质量,确保对自己的积极态度,排除消极干扰12。

非大学的培训方式有哪些方式: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军事培训,学徒,先前工作学分13:休闲与其他职业和教育活动相比,可以是:馈赠的,补充的,补偿的14.符号分析服务的职业例子有:律师,公关人员,会计师,顾问,音乐家15.罗恩。

阿什肯纳斯等人确定了对组织效率形成障碍的界限有:纵向边界,横向边界,外部边界,地理边界16。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费兰克。

柏森斯在其著作选择一份职业中详细地论述了生涯选择的三阶段理论。

17。

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认为社会型类型的人拥有社交技能;热衷于社会关系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18。

布利斯认为教育、工作和退休是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或组成部分。

19.在数据收集方面,自发型和风格的人倾向于对人和事件做出整体反映.20。

在元认知中,有三种特别重要的技能,它们是自我对话、自我察觉、控制和监督. 21。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100521.职业生涯:是指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种有目的的、延续不断的生活模式。

2.职业生涯发展:是指那些共同塑造我们职业生涯的经济、社会、心理、教育、生理以及机遇等因素之总和。

3.职业生涯发展受资金和财政资源、团队关系和社会阶层、心理健康和个性、教育水平和经历、生理能力和特质以及各种机遇因素的影响。

所有这些个人内在多喝外在的因素结合起来会影响一个人职业生涯道路展开的方式。

4.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和员工个人为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成长和发展,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共同制定员工个人事业发展战略及具体计划安排的活动或过程5.职业生涯辅导:是指由辅导人员结合其专业知识提供一套系统的计划,用来促进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

6.职业生辅导的对象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实质是帮助个人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生涯认识、生涯探索、生涯准备到生涯选择,以至于投身工作,完成一生的事业。

7.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是指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设定目标,并在人与社会环境互动过程中,积极地计划和安排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来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

8.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增进自我了解、促进潜能开发、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个体价值。

9.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生涯决策、决策实施、反馈修正五个环节。

10.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舒伯的生命/生涯彩虹理论(横贯一声的彩虹:生活广度;纵观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金兹伯格的职业成熟理论(幻想期11岁以前,尝试期11-17岁,现实期17岁以后)11.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发展性的“自我概论”。

11.生涯选择理论:帕森斯的生涯选择理论、认识信息加工理论、12.信息加工金字塔模型:金字塔底部的两个部分合称为知识领域。

知识领域包括了了解自我(自我知识)和了解自我的各种选择(职业知识)。

自我知识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起、性格、技能和价值观。

职业知识包括理解特定的职业、学校专业及其组织方式。

江苏人力资源本科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

江苏人力资源本科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

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绪论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日本保谷六郎认为职业的特性有:经济性、技术性、社会性、伦理性、连续性。

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

职业地位:由不同职业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资源所决定,但是它往往通过职业声望的形式表现出来。

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1)职业环境:包括职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是任职者所能获得的工作条件与社会经济权利的总和。

2)职业功能:是该职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共同福利所担负的责任。

3)任职者的素质要求职业声望的调查与评价方法主要有:1民意调查法2自我评价法3指标法职业期望:也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自己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

是个人职业价值观直接反映。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

职业价值观的九种类型:自由型、经济型、支配型、小康型、自我实现型、志愿型、技术型、合作型、享受型。

职业分层:是以职业角色为依据,按照职业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对职业的价值取向所做的职业等级层次排序。

职业分层与职业分类的区别:职业分类是社会劳动分工的记录,是横向的社会职业类别划分;以社会劳动分工为基础;是以劳动过程的同一或者工作性质的同一性来划分的;它往往由政府制定,具有权威性、法律性,其本身并不具有高低等级差异的含意;职业分层是职业地位的反映,是纵向的社会职业等级层次排序;以劳动者所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为基础;以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为标准;它是由社会做出、是社会的价值取向,虽然不具有权威性、法律性,但是社会公众所认可、所遵从的职业地位高低次序排列却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并直接反映了不同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差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职业分类大全,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共1838个职业。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历年真题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历年真题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题课程代码:10052一、单项选择题1.职业生涯建立的基础是C p14A.学校指导B.他人评价C.自我认知D.社会认同2.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是A p5A.自我概念B.他我概念C.生命周期D.职业成功3.系统地进行职业生涯选择研究和辅导的第一人是A.明兹伯格B.帕森斯C.阿尔蒙D.彼得森4.MBTI方法主要衡量个人性格的D p21A.内向类型B.外向类型C.人格模式D.类型偏好5.能力是个体完成任务或达成目标时所体现出来的A.信心B.热情C.决心D.素质6.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B p48A.政治素质B.个人素质C.文化素质D.思想素质7.最早提出人职匹配理论的社会科学家是C p49A.布劳B.孔德C.帕森斯D.萨拉蒙8.“先做了再说以后再想后果”,这是职业生涯决策类型中的B p56 A.理智型B.直觉型C.依赖型D.犹豫型9.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保证是C p66A.行动方案B.职业选择C.确立志向D.自我评估10.一个社会的主体道德是A.个体道德B.团体道德C.职业道德D.诚信体系11.一个人的职业竞争力主要体现为A.职业能力B.职业习惯C.职业类型D.职业修养12.我国当前的就业模式是BA.国家分配B.自主择业,双向选择C.学校分配D.捆绑就业13.当前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C p92A.学校B.家庭C.网络D.朋友14.在笔试类型中,英语笔试属于D p118A.程序性笔试B.非程序性笔试C.技术性笔试D.非技术性笔试15.公务员面试一般是A p122A.结构化面试B.非结构化面试C.压力面试D.轻松面试16.社会保障的核心是D p160..A.社会优抚B.社会福利C.社会救济D.社会保险17.基本医疗保险的实质是B p162A.企业承担医疗风险B.社会共担医疗风险C.个人承担医疗风险D.国家承担医疗风险18.职业锚又称之为A p38A.职业系留点B.职业生涯C.职业规划D.职业成功19.帮助个体不断进步的根本途径是AA.学B.习惯C.家庭D.朋友20.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指的是D P82A.回报家庭B.提升自我C.报效国家D.奉献社会二、多项选择题21.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外部因素主要有ABCA.宏观经济发展B.劳动力市场供求C.企业对人才的要求D.自身人力资本状况E.职业价值观22.金兹伯格将职业发展周期分为CDE P8A.衰退期B.黄金期C.幻想期D.尝试期E.现实期23.辛迪·梵和理查德·鲍尔斯将技能分为ABC P29A.知识技能B.可迁移技能C.自我管理技能D.生产技能E.生活技能24.当前民营企业选人的倾向有ABCD P46A.态度忠诚B.综合素质较强C.踏实肯干D.强烈的创新与创业意识E.成绩与品德25.SWOT分析法的分析对象有BCDE P60A.素质B.优势C.劣势D.机遇E.挑战2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职业道德内容有ABCDE P81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E.奉献社会27.简历设计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有ABCD P108A.真实原则B.简明扼要原则C.无错原则D.醒目原则E.适当夸大原则28.劳动合同解除的主要形式有BCD P156A.政府强制解除B.协商解除C.劳动者单方解除D.用人单位单方解除E.自然解除29.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根本不同有BCD P166A.社会地位不同B.社会责任不同C.社会权利不同D.社会规范不同E.社会作用不同30.劳动合同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有ABCD P159..A,和解B.调解C.劳动仲裁D.诉讼E.赔偿三、名词解释题31.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第2章第四节p3832.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在生理条件基础上,通过专业教育培训、实践和自我完善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内在品质。

自考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通关必做300题

自考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通关必做300题

第一章职业生涯管理概述 考情提要
1
逐题击破
一.选择题
1.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活动。

这说明职业具有()
A.群体性
B.稳定性
C.社会性
D.规范性
2
第一章职业生涯管理概述
2.一定的职权和相应的责任集合体称为( )
A.职位B.职级
C.职系D.职等
3.一定的职业对于提高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对于人民的共同福利所担负的责任被称为( )
A.职业声望B.职业功能
C.职业地位D.职业定位
3。

江苏人力资源本科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汇编

江苏人力资源本科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汇编

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绪论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日本保谷六郎认为职业的特性有:经济性、技术性、社会性、伦理性、连续性。

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

职业地位:由不同职业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资源所决定,但是它往往通过职业声望的形式表现出来。

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1)职业环境:包括职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是任职者所能获得的工作条件与社会经济权利的总和。

2)职业功能:是该职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共同福利所担负的责任。

3)任职者的素质要求职业声望的调查与评价方法主要有:1)民意调查法2)自我评价法3)指标法职业期望:也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自己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

是个人职业价值观直接反映。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

职业价值观的九种类型:自由型、经济型、支配型、小康型、自我实现型、志愿型、技术型、合作型、享受型。

职业分层:是以职业角色为依据,按照职业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对职业的价值取向所做的职业等级层次排序。

职业分层与职业分类的区别:职业分类是社会劳动分工的记录,是横向的社会职业类别划分;以社会劳动分工为基础;是以劳动过程的同一或者工作性质的同一性来划分的;它往往由政府制定,具有权威性、法律性,其本身并不具有高低等级差异的含意;职业分层是职业地位的反映,是纵向的社会职业等级层次排序;以劳动者所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为基础;以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为标准;它是由社会做出、是社会的价值取向,虽然不具有权威性、法律性,但是社会公众所认可、所遵从的职业地位高低次序排列却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并直接反映了不同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差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职业分类大全,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共1838个职业。

2010 年 7 月江苏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卷

2010 年 7 月江苏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卷

2010 年7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0052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 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称为()A .职业声望B .职业期望C .职业地位D .职业价值观2 .在影响职业声望的要素中选择一些代表性指标,并赋予其一定的权重,然后根据这些代表性指标的总分来评价某些职业的声望。

这种职业声望的调查与评价方法是()A .民意调查法B .指标法C .自我评价法D.个案研究法3 .按照职业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对职业的价值取向所做的职业等级层次排序称为()A .职业地位B .职业分类C .职业分层D .职业声望4 .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所经历的职业角色(职位)及获取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被称为()A .内职业生涯B .外职业生涯C .无边界职业生涯D .易变性职业生涯5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 . 20 世纪初B.20世纪60 年代C .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D . 21 世纪初6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理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为( )A .职业与职业指导期B .职业生涯规划期C .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生涯辅导期D .全面生涯发展与辅导期7 .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心理测量的兴起,为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理论的丰富和成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心理测量首先用于()A .军队中的人才选拔尽B.优秀学生的选拔C .企业雇员的选拔D .科技人才的选拔8 .因首次提出了“职业锚”的概念而成为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经典著作的是()A . Anne Roe 的《职业心理学》B . E . H .施恩的《职业的有效管理》C .布鲁克林·德尔的《管理新职业者―当代工作者的多种职业生涯成功导向》D .罗斯威尔和斯莱德尔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开发角色与能力》9 .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认识的定性研究方法称为() A .深层访谈法B .观察法C .投射技术D .个案研究法10 .个人潜在的自我意识来自早期学习过程所获得的成长经验,当他们从事与自己不适合的工作时,一种意识会将他们拉回到使感觉更好的方向(职业)上,这就是() A . “职业高原”B . “玻璃天花板”C .职业社会化D . “职业锚,11.个人职业生涯早期中成长的绝佳时期是() A .职业生涯早期的立业期B .职业生涯早期的成就期 C .职业生涯中期D .职业生涯晚期12 .一般而言,职业生涯早期的年龄定位于() A . 20 一25 岁之间B . 20 一30 岁之间C . 25 一35 岁之间D . 25 一40 岁之间13 .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容易产生职业生涯危机,同时也是职业生涯周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 ) A .职业生涯早期的立业期B .职业生涯早期的成就期C .职业生涯中期D .职业生涯晚期14 .在人们对失业的最初反应的四种类型中,第二种反应是() A .感到震惊、不相信B .对公司和管理部门感到愤怒C .感到解脱D .逃避现实15 .在工作重新设计的方法中,使员工在同一水平的职位上轮换工作,通过多样化的职业活动以提高能力避免职务专业化所产生的厌倦的设计方法称为() A .工作轮换B .工作丰富化C .工作灵活化D .工作扩大化16 .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是() A .感知记忆能力B .抽象概括能力C .审美能力D .创造力17 .在智力分类表中,智商在140以上者属于() A .天才B .上智C .聪颖D .中才18 .心理学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为方式上的稳定表现称为()A .动机B .兴趣C ,气质D .人格19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江苏省自学考试 10052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真题及答案19年4月到15年 共计6套

江苏省自学考试 10052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真题及答案19年4月到15年 共计6套
38.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组织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员工情况及两者所处的环境,确立职业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通 道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39. 继任计划:是组织为保障其内部重要岗位有一批优秀的人才能够继任而采取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晋升与管 理等方面的制度和措施,也被称为接班人计划
40. 五.简答题 41.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的作用
给予职业生涯发展的更多机会 (5)职业生涯阶梯设置应指明途径发展过程中的每一职位进行有效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其他要求条件,
并指明怎样才能获取这些技能和知识
10052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2018.04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P5) 2.C(P6) 3.D(P7) 4.A(P10) 5.D(P35) 6.C(P40) 7.A(P48) 8.B(P54) 9.D(P69-P70) 10.C(P77)
(4)提前准备的原则(5)发挥经验优势的原则
44.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法 1)举办职业生涯讨论会(2)填写职业生涯计划表(3)编制职业生涯手册 (4)开展职业生涯咨询(5)岗位轮换(6)工作/家庭平衡计划
45. 组织在实施继任计划的时候应注意的问题 (1)要积极主动的实施继任计划(2)要对不同的职位采取不同的继任方式和路线 (3)要充分认识到继任计划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4)不能机械的实施继任计划,要根据继任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六.论述题 46. 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的主要方法
(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明确的职业目标(2)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4)培训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5)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6)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建立社会资本
47. 设置职业发展阶梯时应注意的问题

江苏自考职业生涯规划管理10052-16-04真题含答案

江苏自考职业生涯规划管理10052-16-04真题含答案

C147·10052绝密★启用前2016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卷(通卡)课程代码10052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4页,共4页。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5页至5页,共1页。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一定的职业对于提高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对于人民的共同福利所担负的责任称为()A.职业功能B.职业声望C.职业地位D.职业定位2.在职业声望的调查与评价方法中,让被试者评价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职业社会地位层级序列中的位置的方法称为()A.民意法B.指标法C.自评法D.统计法3.择己所爱原则属于职业选择原则中的()A.可行性原则B.兴趣原则C.发展原则D,特长原则4.个体在求职或职业发展中分析各种因素后判断可实现职业目标的程度称为()A.职业环境B.职业评价C职业期望D.职业机会5.主要用来解决某一领域中具有专业技能,既不期望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内长期从事专业工作,又不希望随着职业的发展而离开自己的专业领域的职业路径设计方式是()A.传统职业路径B.行为职业路径C.横向职业路径D.双重职业路径6.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验·霍兰德将个性按照职业归纳为六种基本类型其中,喜欢要求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事务,并具备相应能力的个性类型是()A.现实型B.社会型C.研究型D.常规型7.职业锚理论的提出者是()A.帕森斯B佛隆C.施恩D.霍兰德8.丁克里奇将人们的职业生涯决策风格分为八种类型,其中,抓住遇到的第一个选择不再考虑其他的选择或收集信息的决策风格是()A.冲动型B.直觉型C.顺从型D.延迟型9.把职业决策的过程视为学习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的职业生决策理论是()A.标准化职业生涯决策理论B.非标准化职业生涯决策理论C.描述性职业生涯决策理论D.认知信息加工理论10.我国学者廖泉文教授在总结国外学者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职业发展的理论是()A.“三三三”理论B.三阶段理论C.阶段理论D.九阶段理论11.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中,第一个要素是()A.探索外在的环境B.自我认知C.确认个人的志向和人生目标D.规划自己的人生职业目标12.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萨柏(D. Super)提出的理论是()A.人一职匹配理论B.人一组织匹配理论C.职业性向理论D.择业动机理论13.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A.职业生涯分析B.职业生面机会评C.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D.制定职业生行动方案14.典型的职业生潍路线呈()A.w型B.S型C.Y型D.V型15.在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策略中,为实现个人工作绩效目标而拟定采取的各种针对绩效维持和改进行动的集合策略称为()A.工作策略B.人际交往策略C.学习与培训策略D.工作一家庭平衡策略16.职业生涯早期第三个重要的自我管理策略是()A.认清自己B.学会进行自我生涯规划C.情绪管理D.时间管理17.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期是()A.职业生涯准备期B.职业生涯早期C.职业生涯中期D.职业生涯晚期18.组织为提高员工的职业知识、技能、态度和水平,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促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而开展的各类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训练活动称为()A.组织职业生涯规划B.组织职业生涯开发C.职业生涯学习D.个人职业生涯开发19.职业生涯面谈的基本类型是()A.情感型B.鞭策型C.理智型D.启发型20.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部门是()A.员工个体B.主管部门C.人力资源部门D.员工直线领导21.在导师计划的功能中,指导者展示其看重的行为、态度和技能,帮助被指导者获得能力赢得信任和认同的功能是()A.角色示范功能B.心理辅导功能C.保护功能D.提携功能22员工要同时扮演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两种角色中任何一种角色产生的紧张状态都会影响到另外一种角色。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考试试卷答案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考试试卷答案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考试试卷答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过程化考试试卷答案BDBCB CDBCA BDACB AABBC DDCBC DABCC31职业分类32施恩33职业锚34组织35新生家庭36潜意识境界37抑郁质型38兴趣39脊背我40理想我41职业分析42服务部门43文献分析法44组织结构45信息46知己知彼47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48目标实现有一定难度49客观性50最终目标51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根据组织目标,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所进行的规划、开发与调控活动。

52职业:职业是个体长期从事的,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获取合法报酬的稳定工作。

53职业心理测评:职业心理测评,是以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通过心理测量等技术手段,对人的职业心理素质状况和发展潜力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54心理自我评估:心理自我评估就是把自己的心理状况作为客观存在的客体加以认识,包括对价值观、人格、能力、兴趣等心理素质的评估。

55家族职业树:是以画图的方式,寻找家庭对个人职业的影响,促进个体对自我生涯的认知。

56职业分析:职业分析,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

57职业生涯策略:职业生涯策略是指个人为争取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对自己的生涯活动进行安排与调控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和个人自愿配置的措施。

58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与修正: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与修正就是在生涯规划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职场信息反馈,相继调整、修正生涯目标,反省策略方案的可行性、契合度与成功概率,使之适应职场现状的要求,并为下一阶段生涯规划的实施提供参考与依据的过程。

1.简述决定职业声望高低的主要因素(1)职业社会功能,是指某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通过责任、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1.5分)(2)职业社会报酬,是指任职者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和发展前景等;(1.5分)(3)职业要求,是指职业对任职者的知识、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要求;(1.5分)(4)职业环境,是指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工作环境。

最新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

最新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高纲1082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南京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II、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绪论一、考核知识点(一)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基本概念(二)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基本内容(三)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作用(四)影响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因素(五)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二、考核要求(一)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基本概念1、识记:(1)职业的概念;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2)职业声望与职业地位;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

职业地位由不同职业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资源所决定,但是它往往通过职业声望的形式表现出来(3)职业期望与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也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自己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向往。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职业期望是个人职业价值的真接反映,职业价值观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

(4)职业价值观的九种类型;1、自由型,2、经济型,3、支配型,4、小康型,5、自我实现型,6、志愿型,7、技术型,8、合作型,9、享受型(5)职业分层与职业分类;职业分类是社会劳动分工的记录,则横向的社会职业类别划分职业分层是职业地位的反映,是纵向的社会职业等级层次排序(6)我国职业的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在典》是我国第上部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职业分类大全,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

这部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共1838个职业。

(7)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

(8)无边界职业生涯;无边界职业生涯强调打破组织界限和组织内部职位界限的职业转移和职业流动。

江苏自考职业生涯规划管理10052-18-04真题含答案

江苏自考职业生涯规划管理10052-18-04真题含答案
4)职业生涯开发可以提高个人的生产技能和工作绩效。职业生涯开发活动与从业者的生产技能和工作绩效有
着密切的关系
47.试述导师计划的实施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P224-P226)
答:步骤:
1)确定导师和被指导者的范围;
2)确定管理制度、培训方式和方法;
3)建立监督保障机制。
注意事项:
1)在推进指导项目之前,组织应当确定员工是否愿意并有能力参与到其自身的职业发展之中。
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
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
38.工作扩展(P154)
答:工作扩展是指员工工作的扩大化和丰富化,它又分为纵向扩展和横向扩展。
39.职业生涯发展文件(P210)
答:职业生涯发展文件就是个人职业发展档案。是记录员工职业发展历程、职业现状和职业未来计划的一种极为有
2)为了保证项目的有效性,管理层必须设定可测量的目标。
3)指导项目必须挑选那些能够胜任的员工进行推广。
4)领导者必须确定候选人,并注意选择和监控正式指导项目中的人员配对安排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2018.0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P5)2.C(P6)3.D(P7)4.A(P10)5.D(P35)6.C(P40)7.A(P48)8.B(P54)9.D(P69-P70)10.C(P77)11.A(P81)12.B(P104)13.A(P119)14.C(P151)15.B(P154)16.D(P156)17.A(P196)18.D(P200)19.C(P209)20.B(P216)21.D(P222)22.C(P224)23.A(P247)24.B(P266)25.D(P268)

职业生涯规划试题及标准答案

职业生涯规划试题及标准答案

职业生涯规划试题及标准答案职业生涯规划》期末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3×2=6分)1、职业理想:个人对于未来工作和职业发展的期望和愿景。

2、职业生涯:个人在职业领域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发展历程。

3、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指个人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管理,包括目标的设定、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于职业生涯中不同阶段的适应和调整。

二、填空题(25×1=25分)1、职业不仅是个人生活的基础,而且是成才的重要途径。

2、职业内涵的四个要点:实现自我价值和进行自我完善的途径、是个人与社会相互联结的纽带、是个人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手段、是个人实现自我实现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3、职业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个人在求职、转岗、晋升以及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职业素质是一个统一整体。

其中,职业道德是灵魂,职业技能是基础,职业知识是重点,职业经验是载体。

5、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分短期和长期。

6、实现目标的措施有三个要素:具体、可行和可衡量。

7、职业生涯发展措施的制定要领有三点:措施必须是具体、可行和针对性强的。

8、实现制定措施的思路:(1)目标导向的思路;(2)针对“三个方面”的思路;(3)具体可行的思路。

9、角色转换的四个重点:第一,成长导向向责任导向的转变。

第二,技能导向向管理导向的转变。

第三,思维导向向行为导向转变。

第四,个人导向向团队导向转变。

10、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的保证包括资源保证、环境保证和机会保证。

11、在外部条件变化导致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难以实现时,必须及时调整和变通,甚至调整目标。

三、判断题(15×1=15分)1、适合中职生横向发展的职业群主要体现为技术等级和职务的提升,是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潜在的岗位。

(错误)2、只要有报酬有收入的劳动就是职业。

(错误)3、在人生道路上,人们通过职业活动改善物质条件,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对自己的认同。

(正确)4、职业生涯规划有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性,要求目标要明确,阶段要清晰,至于措施则不必要太具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