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清谈之风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魏晋清谈之风的形成
方世蔚,张元兴
(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汉末魏晋之时天下纷争,诸侯争霸,英雄辈出。在这金戈铁马的背后,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文人从儒家的入世务实转而开始了虚
无的清谈,而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到底为何会出现,它出现的时代给了它什
么样的条件,本文将作以探究。
[关键词]:党锢之祸清议名士门阀体制风度雅量
东汉末年,皇权衰弱,在士大夫官僚与太学生中出现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即清议。这时外戚势力失控,皇权扶植宦官势力进人官僚队伍,以抗衡外戚。遭到外廷官僚与太学诸生的抵制,太学生与官僚士大夫、名士结合, 对抗皇权以及依附皇权的宦官势力。促使清议的产生,在下文我们将具体探讨其产生的条件及发展:
一、清议的产生
(一) 党锢之祸的发生
延熹九年,宦官赵津、候览等党羽与张矾、徐宣等人为非作歹,并故意在大赦之前犯罪,期望以此逃脱惩罚,河南尹李膺,在大赦后处死了蓄意在赦前杀人的张成之子,李膺坚定不移地打击横行霸道的宦官势力,既招来了宦官深刻的忌恨,也赢得了众多士人和太学生的敬仰和拥护。太学生称道:“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实际上成了当时太学生运动的核心人物。然而,李膺在士人和太学生中影响愈大,宦官就愈要置李膺于死地。张成为宦官党羽,宦官一党遂让张成弟子牢修上书,诬陷李膺等人结党营私,败坏朝堂。士人、宦官间的矛盾在此爆发。桓帝大怒,诏告天下,逮捕并审理党人。李膺等人在狱中故意供出宦官子弟。宦官等害怕牵连到自己身上,向桓帝进言,说天时到了大赦天下的时候了。于是同年六月庚申日,改元永康,大赦天下。党人等获得释放,但放归田里,终身罢黜,史称“第一次党锢之祸”。
公元172年,宦官等见窦武、陈蕃、李膺、杜密等名望仍在,不肯罢休,于是向灵帝进谗言,诬陷党人“欲图社稷”,意图谋反。年仅十四岁的汉灵帝被他们欺骗,因而大兴大狱,追查士人一党。李膺、杜密、翟超、刘儒、荀翌、范滂、虞放等百余人,被
下狱处死。在各地陆续被逮捕、杀死、流徙、囚禁的士人达到六、七百名,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
“在这种背景下,当时的士大夫、外廷官僚及太学诸生,在政治低潮下,为了锻炼自己的队伍战胜敌人采取了过去乡举里选的[清议]形式。”⑴而清议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谣”与“题目”两种,他们的共同之处也就是都注重社会舆论,从品评人物发展到议论国事,对东汉政治发生了巨大影响,时太学生三万余人,规模巨大,太学很自然成为“清议”的中心,而善于“清议”的人被视为天下名士。清议对当时士人的政治生涯也有很大影响,能作为名士的都是社会上有声望的士人,能获得名士的认可,或自己因清议成为名士,社会地位便会水涨船高,从而进入政坛或依靠自己的社会影响左右政局走向。
(二)九品中正制的施行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度是继承东汉官吏选拔制度又加以改革的结果。东汉选拔官吏,主要是依据儒家的道德行为标准,宗族乡党的评定成为政府选拔官吏(具体途径是察举﹑征辟的主要甚至唯一的依据。”⑵汉末大乱造成人士流移,给乡闾评议带来困难,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将士人分为九等,代替以前的察举制。此外,王仲荦先生认为,“曹丕继位为魏王,进一步就要受禅,登上皇帝的宝座。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做好改朝换代的工作,对世家大族就不得不作出让步。当时世家大地主尚书陈群向政府提出“九品官人”的方案,曹丕不加留难地予以通过了。经过这种方式的妥协,他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⑶
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九品中正制只是将人品评为九等,作为授官的依据,而朝廷在选人任官时还要借用汉代察举的某些做法来实现。中正官一般是以孝廉、秀才两种名义向朝廷荐举人才。”⑷当然,在凭借门第才能中选的时代,那些被推举为孝廉、秀才的人,未必具有真才实学。只重家世、轻视才德,结果往往把真正的贤才排斥在外,而阀阅膏粱子弟则高居显位.其次,望族高门的士人品第虽高,但品德却不一定清廉正直。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因此,清议至此得以发展,士人不愿参与政治,而政坛的黑暗以及动荡使得士人明哲保身,远离政坛,汉末清议的主题逐渐由谈论政治转向玄学,曹魏的九品中正制成为世家大族的专利,截断了寒门子弟进入仕途的道路。当时社会动荡,士人认为儒学衰弱,忠义不存,为玄学兴起提供了基础。
二、清议的表现
清议是指“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⑸这就是所谓的“清议”。所谓“激扬名声,互相题拂”,主要是比较廉正的官吏、士人、太学生等互相标榜。如说:“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⑹所谓“品核公卿,裁量执政”,主要是批评宦官专权乱政。如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样的议论自社会流入太学,太学生以郭泰为首,奉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为领袖,公开与宦官集团相对抗。清议在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
“清议的主要表现形式谓之‘风谣’与‘题目’。所谓‘风谣’,即用诗歌的方式来说明个人的‘德业’、‘学行’,简短有力,便于流传。”⑺“是时太学生三万余人,皆推先陈蕃李膺,被服其行。由是学生同声,竞为高论,上议执政,下议卿士,范滂岑之徒,仰其风而扇之。于是天下翕然,以臧否为谈,名行善恶,托以谣言,曰:‘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模楷李元礼。’海内诸为名节志义者,皆附其风。膺等虽免废,名逾盛,希之者唯恐不及。”⑻士人如此的表现,使得李膺等人社会地位十分崇高,当时士人流传若是能得到李膺的接见便会身价倍涨,将李膺的接见称之为“登龙门”,造就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使其成为清议的代表人物。
而对人的品评即对人的品德、识度和才能的评价形式叫“题目”。许邵,字子将。汉末清议界代表人物。其满腹经纶,以“名节”自尊自崇,不肯应召做官。他对人的品评极准。谁能得到他的赞誉,就会身价百倍。“太祖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⑼
汉末清议的出现,是这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在中国历史上,到了一个王朝末期,往往是君弱而臣强,汉末更是如此,皇帝为了政权稳定,扶植清议集团用以对抗宦官,为清议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三、曹魏时期清议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