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德州初中道德与法治优秀课例优质课
初中《品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品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
馈稿
评课反馈
课堂内容
本次评课的课堂内容主要围绕《品德与法治》展开,教师通过
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
观和道德观念。
课堂内容设计合理,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讨论等,使学生在活动中研究和探究。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
的研究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教学资源
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展示了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法治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教学资源的运用增
加了课堂的活跃度,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效果。
总结
通过评课观摩,我们认为本节《品德与法治》课堂是一堂优质
的课例。
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高了教学效果。
课堂内容设计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
道德观念。
教学资源的运用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治的实际应用。
希望教师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并改进这种优质的教学水平。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的投入,同样能 把事情做得很出色,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的说,我承 担、我无悔。
他一美元买的化纤毛衣他穿了 10 多年。家里十几 年从来没变样,房间里最值钱的物件,还是几年前学生 送来的电视,在现今社会中已显得脱节。去世后,他的 家人,一直保留者他房间的原样,衣柜里,8 件领口和 袖口,都已经磨得有点起毛的衬衣,以及 4 件西服,这 就是他的全部行头。他隐姓埋名,捐出 1500 多万,救 助了 2204 名贫寒学子,人们却只知道,一位退休的清 华大学老教授走了......
2018 年 8 月 20 日下午 4 点半左右,梁大爷在滏阳 河畔的小公园休息,正在他准备回家的时候,忽听到有 一群人在呼喊,“来人啊,出事儿啦!快来人啊!”梁大 爷循着声音,急忙小跑到岸边,往河里一看,只见一个 五六岁男孩在河中起起沉沉,马上就要被河水淹过头 顶,梁大爷纵身一跃跳入水中,在河中卯足力气将男孩 推向岸边,终于救起了男孩。梁大爷看到男孩并无大碍, 便默默离开了。事后才得知,梁大爷已经七十二岁高龄。
论。
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收获了荣誉,贏得了他人的 尊重。
在负责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已经付出了自己最大 的努力,但仍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或者处罚。
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代价 无论是谁承担责任,都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 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备受贵备甚至受到处 罚。 承担责任获得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 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 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等。 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注重回报的大 小,而选择性的承担责任呢 欣赏视顿:拷问心灵 在谢海华的身上你能感受到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 坚持到底:还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 担责任,我们既然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有勇 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 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无论怎样,我们一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道德与法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课例名
《道德与法制》
称
教材分析
重点: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难点:维护合法权益是青少年的责任
知道青少年应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
知道不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要依法维
护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
知道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时要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的表面现象去知识结论,教师再分析并总结给学生提供
科学而丰富的社会实践信息资源,得出正确的知识结
论。
并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巧妙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实践
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学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经过前几课时的学习,初一学生已经了解一些法律 学生学习能
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通过诉讼和非诉讼手段保护自 力分析
感受,创设学习的良好情景;通过的游戏,教师引导学
生观察、思考,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
的气氛。再通过电脑动画设计科学的模拟出落体运动的 课例研究综
情景,教师提示,让学生思考、讨论,先让学生得出自 述
己的结论后,讨论初步得出知识共性和特性。二、要让
学生经探究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透过生活中
儿歌结尾总结概括
本课以展示课前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三种方式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三种方式进行评议,然后通过
对一个反面案例的分析及讨论使学生明确观念,再通过 教学过程
分组的角色模拟表演及评议,运用集体的智慧使学生掌
握知识提高能力。最后,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师自编顺口
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共5篇]
![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2ff80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6.png)
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共5篇]第一篇: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1听了xx老师所上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
顾老师首先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入手,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出自己对法律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
接着以一副十字路口交通混乱图片开始了对法律特征的探究。
整堂课以时政背景材料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
从整体上说不失为一堂成功的常规课。
该课之所以说是一节好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
一、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原则。
但选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哪些时政将会成为考试关注的热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
这节课主要围绕着法律的三大特征为主线贯穿本堂课。
二、情境材料的选用精。
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学会如何把时政热点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并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
老师们可以看到:对一段同样的时政材料,有的教师所出的题精要,有的教师出的题很表面。
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
这节课顾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比较“精要”。
在导入中主要运用图片:法律制定机关、国家强制力、高官落马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时代性、时效性强,针对性强。
三、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
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顾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做更好的自己》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个“真正的自我“,即你不同于他人的独一无二的特质,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独特性。
同时,认识自我,不仅包括心理和生理特征这一角度,还可以从成长时间线上分为过去、现在还有未来,随着认识深入,自我形象会越发清晰。
环节二:学会与自己相处
导语:在与他人分享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隐藏起一部分自己,这部分是我们不乐于呈现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可能代表着自己的那些不完美……出示任务:
通过上一环节的启后作用,回答问题:
1.你所隐藏的部分(不完美的部分)一定是不好的部分吗?通过学生的答案引出本环节教学案例一一电影《美丽心灵》,根据案例,进一步回答相关问题:
2.纳什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3.如何与自己相处?现在让你重新描述自己,你会有所更新吗?
小结: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完美的部分,可能是生理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但是我们每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善待自己。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欣赏自己,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创新展开,感受创新和创新引
擎,重点是创新的重要意义。对创新的感受容易接受,
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容易理解,学习创新的重要性,最
课例研究综 好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例子,加深学生对创新的
述
认识,让我们通过努力学习成为创新队伍中的一员。如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要结合我
国的具体国情来学习。本节课有两个辩论,要注意有所
区别,不要用一样的方式进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课例名
《创新改变生活》
称
1、课标要求:“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二、认
识国情、爱我中华”2.3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
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
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围绕“创新”展开学习,
的精神,努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观念;增强
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立志
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可;具有较强烈的
表现欲望,通过参与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及各种社会
实践活动,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这为
本框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学生在享受着科技
学生学习能 创新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对于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
力分析 提高;对于技术创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一定的认
识,但对于其他领域的创新,如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缺
乏了解;九年级的学生很难把创新与责任及国家发展相
联系,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培养创新精神动力
不足。
本节内容主要采用情景创设法、启发式教学法、合
教学策略选 作探究法、问题解答法等讲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创新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探究与分享 信任友善理解忠诚友善平等诚信陪伴帮助支持 相互喜欢亲密无间趣味相投 与同学分享后,你发现哪些特质赢得支持率较高? 请和大家分享。 (三)友谊具有什么特质?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四)处在初中阶段的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友谊?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2、竞争并不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 态度;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4、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的必然历程。 三、讲授新课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选择题常见题型: 1、直选式 2、逆向式 3、组合式 选择题的解题思路是:一个原则、两个关注、三个 原则、五个排除。 一个原则: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
友谊的作用,以及怎样的友谊品质值得我们信赖。希望
同学们自觉的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去,找
到自己真正的友谊!让友谊陪伴着我们成长,让男生们
成为相互的兄弟,女生们成为亲密无间的闺蜜。
1、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要做到立德树人,
以身作则起带头表率作用;
2、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加强师德修养,争做“四
所需要的重要条件,也对亲密感的获得以及自我概念的
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对朋友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学生只有一些模糊的体验,把学生的感悟体验上升到理 性认识,可以帮学生进一步感受友谊的力量,明确交往 和友谊在成长中的价值和友谊,从而珍惜友情,善待朋 友。
1、教师要营造接纳、尊重、安全的课堂氛围创设 一个适宜对话、体验的心理空间,确保学生的困惑和想 法不会被批评和嘲笑。 教学策略选
友关系,让学生觉察自己的交友特点及交友对象的变
化,这是学生建立友谊的前提;通过“朋友影响力”图、
“友谊故事”的“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导学生一起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评课

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本年秋季,七年级思惟品格课程改名为道德与法治,为进一步促使教师研讨新教材,进步教室教授教养程度,9月28——29日在市墨子中学盛大举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运动”.来自城区和乡镇的11位优良教师经由充分预备,为全市品格课教师呈现了出色的视听盛宴,使宽大先生深受启示.当然,教室教授教养是一门“出缺憾美”的艺术,不成能浑然一体,我们在听课中要不竭吸取教室教授教养中的长处,参考之资,可以攻玉;也要力图防止他人消失的一些瑕疵,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分解11节课例,值得我们进修和借鉴之处有:1.表现新课程教授教养理念.教授教养理念指点教授教养行动,新课程请求教师要建立“学生为主”的理念,从以教师讲解为中间改变成以学生进修为中间的教室,把教室还给学生,充分施展学生的主不雅能动性,把教室变成“私塾”,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办事.多半先生在教室教授教养中经由过程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和运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探讨,在运动中感触感染.体验,营造出积极愉悦的教室气氛,让学生感触感染到教室的痛苦.生涯的美妙.2.教授教养设计新鲜适用.教授教养设计是教师教授教养理念的外在表现,表现着教师的根本素养.教授教养设计的好坏决议着学生进修后果的好坏.多半教师都能在施展本身的愚蠢才干的基本上,施展集体教研的感化,精心设计教室教授教养流程,使设计不但新鲜并且适用.教室教授教养采取多媒体手腕,经由过程创设一系列的视频.歌曲.图片.情境材料或者游戏运动等教授教养运动情势,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致,激发学生的思虑和感悟,引诱学生进行自立.合作.探讨性进修.如刘焕敏.张发芹.孙雪春等先生创设学生的系列故事,让全部教室形成一个完全的系统,有利于学生在系列故事中进行探讨进修;李敏.李立伟.李莹等先生经由过程创设学生运动,让学生在运动中进行体验和认知.3.重视学生焦点素养的造就.“焦点素养”使“树德树人”的育人价值加倍凸现,它是课程“三维目的”的整合.学生的成长焦点素营养为文化基本.自立成长.社会介入3个方面,分解表示为人文底蕴.科学精力.学会进修.健康生涯.义务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多半教师在教室教授教养中经由过程系列运动,重视造就学生的焦点素养.4.创造性地应用教材.教材是学生进修的底本,教师在深入领会教材编适意图的基本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既直接应用教材供给的情境和运动,又创造性地进行填补鲜活的材料,使教室充满时期感和新鲜感.特殊是道德与法治教材有很强的可读性,可以或许激发学生的思维.5.经由过程评价存眷学生成长.教室评价可以或许使教室充满“人文情怀”,实时适当的评价既能表现教师的教室机灵,又能让学生感触感染到教师的人文关心.多半教师在教室教授教养中存眷学生,实时扑捉学生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合时评价,或者让学生进行互评,使学生感触感染到教室是有温度.有情绪的.如孙雪春先生可以或许实时发明学生答复问题时消失的误差,并实时进行纠错;李敏.李莹先生不竭勉励.激发学生介入教室的积极性等.当然,在教室教授教养中,也吐露出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在往后的教室教授教养中留意防止.1.三维目的的达成度不敷.如个体先生进修目的的展现只表现常识目的而疏忽了情绪.才能目的;在教授教养进程中也只重视常识点的落实,而疏忽了情绪的晋升;在情境问题的设计时缺少思辨性的问题,晦气于学生才能的造就.2.对教材的掌控不到位,不克不及深入领会新教材的变更.如七年级“我们静静长大”,应让学生感触感染到成长的进程是静静进行的,成长的感到是快活的,但是一些教师却只存眷教材常识点,以及学生成长中的碰到的迷惑和懊末路,而疏忽了学生的亲身材会,显然晦气于学生健康快活地成长,与教材意图相违反.八年级“我们的同伙遍世界”,重要让学生熟悉到来往从“内圈”向“外圈”不竭成长的方法和意义,但是一些先生没有准确区分什么是“内圈”和“外圈”,或者对收集来往的熟悉消失误差,没有让学生准确掌控收集来往及国际来往的重要意义和做法.3.教授教养情境.运动的选择及设问科学性不强.教授教养情境和运动是为教授教养内容办事的,不是仅仅为了“吸人眼球”或者“别具一格”,而应当亲密接洽情境和运动进行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些教师拔取的材料或运动“跑偏”,不克不及更好地位教授教养办事,反而拔苗助长.听评课运动是教授教养运动的常态,我们必须庄重立场,虚心进修,既不克不及“盲目崇拜”.“照抄照搬”.“机械模拟”,也不克不及“文人相轻”.“互相诋毁”.我们应当虚心进修他人的教授教养理念.教授教养技能,防止他人消失的掉误和错误,在进修中晋升本身的教导教授教养素养.。
德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秀课例(优质课)

2018年德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秀课例(优质课)
展评结果
A组
一等奖(6人)
段海芹宁津县第一实验中学刘灵敏德州市第十中学
张春华乐陵市西段乡中学李丽乐陵市开元中学
张平平德州市同济中学贾恩霞庆云县第五中学
二等奖(9人)
张洪峰陵城区第三中学赵玉国陵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刘荣德州第十中学许艳霞临邑县实验中学
张文娟乐陵市开元中学张桂萍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宋君庆云县渤海中学苏本丽乐陵市实验中学
王建建临邑洛北中学
B组
一等奖(6人)
孙晓燕禹城市齐鲁中学张娜德州市第九中学
王艳霞德州市第五中学李真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
高登星武城县第一中学李丽平原县汇文中学
二等奖(9人)
苗倩文夏津县雷集镇中学展长苓齐河县永锋实验学校
赵晨宇德州市第七中学张冰平原县第三中学
李晶玉禹城市房寺镇中学张璐夏津县第六中学
刘娟娟齐河县鼎新中学张秀芳齐河县鼎新中学
马兴国禹城市张庄中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依法办事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 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 卫者。
环节三:树立信仰 活动:谈古论今—孝公之问活动:谈古论今—漫画 解析 提示:漫画反映了一些人法律至上意识明显不足, 遇事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是 缺乏法律信仰的现象。 结论:法律信仰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对法律的一种情 感。这种情感包括认同、信服、尊崇、敬畏等因素,它 是对法律意识的升华。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 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环节四:崇尚道德 活动:法治在线 结论:法律规定,12 岁以下公民不享有路权,如 果他们破解密码骑车上路出了问题,家长和共享单车公 司都负有一定责任。 单车公司应加强监督管理。小学生通过非法手段破 解密码骑走,无论是否遗失,都是违法行为。公安部门 应责成家长加强监护,如造成单车遗失破损的,更应追 究监护人的经济责任。对儿童来说,这种投机取巧会影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信仰,增强学法、
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
体的合法权益。知识目标: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理解
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初中学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世界观和
五、板书设计
通过授课、议课,教学相长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教 学中语言除了要求语言简练、严密、精确、理想化和通 用性外,还要力求生动幽默,化抽象为形象,化陌生为 课例研究综 熟悉,使语言本身具有形象美和艺术感染力。另外,教 述 师要有亲和力,这样学生的思维对话方式会越来越丰 富,课堂才会越来越精彩。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一种 “互动、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平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做更好的自己》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课例名
《做更好的自己》
称
帮助学生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学会接纳自己(全
部:优点和不完美;性格、相貌、身材等;现在和过去
教材分析 等);欣赏自己(独特、优点、努力和为他人的奉献);
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学会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不
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努力成长).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自己、
欣赏自己。
能力目标:能够积极接纳自己,形成客观、完整的 教学目标
自我观念;掌握改正缺点、激发潜能的方法。
知识目标:明确一个人要接纳、欣赏自己的具体要
求;做更好的自己可以落实的行动。
本次授课班级,属于我校该年级中基础较弱班级,
的自己。
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教育对象,让他们
不断地朝着教育者期盼的方向发展。作为初中道德与法
治课,不仅要改变学生的认知,还要改变学生的价值观,
课例研究综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要帮助他们形
述
成和发展道德实践能力和依法自律能力、依法维权能
力;并积极参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和和谐
要求;3、要求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积极思考、按要求
记笔记等,把做更好的自己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努力做
更好的自己。
我在本课教学中,我最关注的学生学习活动,是:
学生是否按照我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回答问
教学过程 题、是否按照我的要求去认真记笔记,是否把努力做更
好的自己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是否真正在努力地做更好
人数 54 人。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不太好,主动性差(很 学生学习能
少主动思考问题和主动回答问题、也不习惯主动记笔 力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做更好的自己》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不同得学生有不同的答案,老师不能否认学生的答 案。引导学生得出作为晓蓉自己来说,她要听的也是自 己的意见。引出“如何接纳别人的建议”一问。
这里应该在同学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之后提问:你认 为她应该参加比赛这是谁的想法?你认为她应该复习
考试这是谁的想法?那么你觉得晓蓉应该听谁的?
在课堂中所反应出来的学生的问题为:学生不愿意
思考或者较少能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
胆发言,允许学生出错,甚至提倡学生出错,让学生在
课堂中能活跃起来。在教学中应贴近生活的实例,多举
讲解了晓蓉的经历,希望同学们帮助晓蓉找到自信,先 告诉晓蓉应该正确的对待他人的评价,再提问晓蓉在面 对事情时候应该听谁的,得出晓蓉应该欣赏自己,再讲 教学策略选 解晓蓉毕业后的工作所做的兼职,得出每个人都有自己 择与设计 的潜能,最后得出每个人需要做更好的自己,得出具体 的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
在整堂课中,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思 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 自信心,让学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欣赏自己。
课例研究综 例身边的一些实例,让校园接近生活,让学习接近生活,
述
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参照国际上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
如 STERAM 教育,将政史地语文等多种科目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且在里面介入本土文化和艺术文
化,实现 STERAM 中的 R 和 A,让学生全身心的喜欢道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8、教师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出结论,
让学生记下。
9、布置课外作业;
10、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知道人从出生到长大再到老的
成长过程,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在讲解这一节
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的成长历程做个回顾,
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成员的有关表象经历作对
矛盾,悦纳青春期各种生理心理变化。这节课的重点是 教材分析
青春期身体外形变化的三个方面,青春期心里矛盾的主
要表现。难点为如何化解青春期的心里矛盾。这节课是
这本教材的序言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要把
这序言课认真地讲好,对促进学生今后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一学科有一定的作用。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悄悄变 化的我》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课例名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
称
本课的第一框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自己随着
年龄的增大,身体外貌、生理特征、心理发展等有了明
显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发生各种各样的心里矛盾,进
而引导学生如何直面这些矛盾心理,如何化解这些心里
学生学习能 方面上等都还有待于改进完善。所以,在讲这一节课的
力分析 过程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还不完全一样,需要教师着重
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
不同的要பைடு நூலகம்。
教师可以把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以提纲式的方式
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课文内容,按照学习内容提纲
有目的地自学课文内容;在自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 教学策略选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认识自己》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质疑探究和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一定的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活动中感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不断提高自我认识程度,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3.引领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
值观。
1.通过学生自我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
部分;听到别人评价后的感受。
1.学生填表,并完成后面的活动。
教学过程
2.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比较一下别人眼中的自
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
3.师生归纳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途径与方法。
(课件呈现或板书)
途径——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
己。
方法——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教师总结并提出新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
你是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的?你是怎么得出这些
认识的?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活动。
画画像。拿一张白纸,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描绘自己,
然后折起来,收集在一起。猜猜看。每人从中抽一张折
叠的画像,猜测这是谁的画像并说明理由。第一眼看到
这张画像,你想对画像中的人说些什么?最后公布答
案。谈感受。当事人分享:自己满意的部分,不满意的
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知道自我评价和他
人评价的作用,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既充满情趣,
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渗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 教学策略选
教育。 择与设计
2.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探讨,得出相关问题
的答案,教师给予适当指导,最好归纳出正确对待他人
评价的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规》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道德与法规》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评课反馈第一课:认识和履行道德义务这节课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并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教学设计很巧妙地融合了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参与讨论,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整节课的氛围非常活跃和积极。
第二课: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这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课堂上采用了多媒体展示的方式,通过实际案例和生动的图片,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非常生动有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讲解方式也很引人入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内涵和实际应用。
第三课: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法治现象,并进行解读和分析,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法治对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课堂上增加了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合作探讨和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进来。
整节课教学内容紧凑而富有启发,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现出了良好的研究状态。
第四课:模拟法庭审理这节课通过模拟法庭审理的形式,真实再现了法庭的场景和流程,让学生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和法律的公正。
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轮流扮演法官、律师和证人等角色,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庭审理的过程,并从中领悟到法律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非常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研究热情。
总结与建议整体来看,这堂《道德与法规》的优质课例展示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规的知识。
教学设计合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评课的基础上,建议教师可以进一步增加案例研讨等实践性的环节,加深学生对道德和法律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优秀课例道德与法治教案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如何有准备的挑战第一次。
二、小组讨论
同学们才尝试的过程中难免会不敢行动或行动失败,这里是老师收集来的一些同学们挑战第一次未成功的故事(拿出之前准备好的抽签盒)每个小组抽一张后讨论,如果是你该怎么办。
讨论后小组发言,教师总结。
1、插放课件,出示一个没有着色的闹钟图形,先请学生认一认。
2、电脑演示在这个时钟的不同时刻,一位小朋友一天的学习生活,并配上解说。
3、学生交流讨论:你觉得这位小朋友怎么样?
4、教师总结
活动(二)小小故事会
1、播放课件,盼盼睡在在上,渐入梦,他被请到拖拉国参加运动会,盼盼向前冲,回头看见有人在系鞋带。
教具
课件,含有一些是否可以尝试的经典案例
预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交流
教师引入《小马过河》故事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走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备课人
课题
《事不拖拉》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做更好的自己》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避短,发展自己。
法,让学生在阅读感悟、对比中得到更好的理解。
教学策略选
教学策略采用:阅读与交流、合作与讨论、归纳与
择与设计 整理三个环节,由浅入深展开教学;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配乐诗朗诵“欣赏自己”
设问:我们该如何欣赏自己?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总结:认识自己,尊重自己,接纳和欣赏自己,扬 长避短,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二、讲授新课 1、接纳自己: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从 哪些方面接纳自己。 学生思考、对比、讨论。 师生归纳小结:接纳自己的优缺点;接纳自己的性 格、身材、相貌;接纳自己的过去、现在。 2、欣赏自己: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如 何欣赏自己。 学生思考、对比、讨论。 师生归纳小结: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是在成长 过程中的自我鼓励与自我奋进;要欣赏自己的独特,欣 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的优点。 3、做更好的自己: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学生思考、对比;师生讨论。 师生归纳小结:要与自己的过去对比,要以人为镜, 做到扬长避短、做到主动改正缺点,努力发展好自己的 潜能。
难点:接纳自己的不足、发展自己的潜能。
认识自我、学会接纳、欣赏自己;努力做到完善自 教学目标
我、发展好自身的潜能。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学习这节的内容是较简单,易理
解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再加上对自己是熟悉 学生学习能
的。在教学中教奇心和积极性,利用适合初一学生的教学方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课例名
《做更好的自己》
称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三课、第 2 课时,本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在社会中成长》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2)你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吗? (3)亲社会行为有哪些意义? 点拨:(1)属于亲社会行为,是参与社会实践的 具体活动。都是在社会交往中的亲社会行为,都是参与 社会生活,积极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的行为,都是文 明的行为。这些行为有利于我们自身的成长,为社会和 他人服务。 (2)如:公交车上让座、遵守公德、义务植树、 打扫街道社区卫生、给灾区捐款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 等。 (3)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 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 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 与认可。 4、我们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 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 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 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想,急他人之急。 【知识拓展】: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的过程,也是在实 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
(1)培养亲近社会的情感,增进关心社会的感情。
(2)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了解、关心、融入、
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
参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的方法。
(2)学习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
价值的实现做准备。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社会化,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存在,并可以轻松掌握这节课的核心思想。
本节课采用的是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带有探究性的 教学策略选
学习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从而 择与设计
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核心素养。
第一目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探究一:青少年服务社会
阅读教材 P6 运用你的经验,回答:
你是否有与小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分享你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走进老师》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老师的热爱之情。
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是带着有色眼镜看老师 学生学习能
的,总是把老师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这会影响学生的健 力分析
康成长和学习的质量。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学会
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初一 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处理问题的经验少,有些同学甚 至对老师敬而远之或畏而避之,给处理师生关系带来一 定的困难。本框是在第六课第一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学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的能力。
1.教学重点: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
2.教学难点: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与老师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
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学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 教学目标
生关系,增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师观念、民主平等观念;尊敬老师,激发对
高在上的权威”、“绝对的管理者”,才使我们对尊敬 的老师们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敢主动与老师 交往。
活动二 讨论题目: 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是否害怕与老师主动交 往,你有过哪些担心?2.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不敢主动与 老师交往?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要 认真倾听,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 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教师总结: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阻碍师生交往的重 要原因。 活动三 教师调查采访: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希望你和老师之 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师生恳谈会”) 学生总结:新型的、பைடு நூலகம்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活动四 你认为下面的同学的做法对吗?请你告诉他应该 办,发生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用教材案例活动引导学 生分析三个师生问题的解决。 第一:面对表扬与批评; 第二:面对老师的错误;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重视课堂,提高教师个人行为》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课例名
《重视课堂,提高教师个人行为》
称
解剖分析,在教学策略与设计上如何培训学生的核 教材分析
心素质,怎么样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
教学目标 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
与讨论,鼓励学生,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照顾平
时不怎么爱发言的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
说出来,做到老师和学生一条心,将知识弄明白,我想
这样的教学才是当今我们老师最需要的东西,也是我想
表达的教学从老师一个人说的课堂变成全班人说的课
堂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内心解答学生们
教学过程 提出的问题,将知识归纳总结,将考试的重点范围进行
讲解
课例研究综
当代课程应该聚焦课堂、注重教师与学生合二为
述
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思想正在发生变化,以前
的价值观可能不再适用,现在的学生思想更加活跃,所
以应该迎合当代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大胆提问,大胆参
同成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生在本课中在学习方法上明显要提高了很多,学
生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平时上课发言不积极得的学生 学生学习能
都积极参与到课程上来,学生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提 力分析
高,学生合作学习氛围改善,学生踊跃提出问题,并得
到了其它学生的帮助解答
教学策略选
采用同步教学,将学生和教师结合到一起,不能让
择与设计 课堂成为老师的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德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秀课例(优质课)
展评结果
A组
一等奖(6人)
段海芹宁津县第一实验中学刘灵敏德州市第十中学
张春华乐陵市西段乡中学李丽乐陵市开元中学
张平平德州市同济中学贾恩霞庆云县第五中学
二等奖(9人)
张洪峰陵城区第三中学赵玉国陵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刘荣德州第十中学许艳霞临邑县实验中学
张文娟乐陵市开元中学张桂萍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宋君庆云县渤海中学苏本丽乐陵市实验中学
王建建临邑洛北中学
B组
一等奖(6人)
孙晓燕禹城市齐鲁中学张娜德州市第九中学
王艳霞德州市第五中学李真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
高登星武城县第一中学李丽平原县汇文中学
二等奖(9人)
苗倩文夏津县雷集镇中学展长苓齐河县永锋实验学校
赵晨宇德州市第七中学张冰平原县第三中学
李晶玉禹城市房寺镇中学张璐夏津县第六中学
刘娟娟齐河县鼎新中学张秀芳齐河县鼎新中学
马兴国禹城市张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