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22年9月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22年9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2add1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7d.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22年9月版)此文档是国开系列《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的作业参考答案。
(2022年9月版)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答: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59201955270722192ef76e.png)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诗歌中属于七古的是( )。
A.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C.曹操《蒿里行》. D.黄庭坚《登快阁》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庄子》的是( )。
A.《逍遥游》 B.《齐物论》C.《盗跖》 D.《五蠹》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苏轼的是( )。
A.《荔枝叹》 B.《日喻》C.《江城子·密州出猎》 D.《游山西村》4.今本《诗经》是汉代四家诗中的( )。
A.毛诗 B.齐诗C.鲁诗 D.韩诗5.宋代词人( )的词以小令为主,风格委婉含蓄又雍容华贵,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A.晏几道 B.晏殊C.欧阳修 D.秦观6.为律诗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的诗体是( )。
A.永明体 B.台阁体C.西昆体 D.正始体7.唐代诗人( )擅长创作七言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其代表作之一。
A.王昌龄 B.刘禹锡C.王之涣 D.杜牧8.著名的咏梅词《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是南宋词人( )作品。
A.吴文英 B.张炎C.姜夔 D.辛弃疾9.【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是( )的散曲小令作品,其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显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体悟。
A.张可久 B.张养浩C.白朴 D.关汉卿10.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律诗规则的句子是( )。
A.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著名的叙事诗《陌上桑》中用行人、少年、耕者等的反应渲染了采桑女一的美貌,是乐府诗中烘托手法运用最成功的诗篇。
12.著名的抒情小赋《归田赋》的作者是一,他还擅长散体大赋,《二京赋》即是代表。
13.宋代诗人____晚年所作绝句被称为“王荆公体”,风格雅丽精绝,《书湖阴先生壁》可为代表。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14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14](https://img.taocdn.com/s3/m/8a2dcfb810a6f524cdbf856d.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比如:(1)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2)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文学常用的处理方式。
(3)魏晋以后,夫妇殉情的故事并不少见,如韩凭夫妇、陈东美夫妇、流传颇广的梁祝化蝶等,但见于诗歌,《孔雀东南飞》却是最早的。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汉本--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2秋)
![汉本--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2秋)](https://img.taocdn.com/s3/m/8be643dbcc22bcd126ff0c65.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1认认真学习教材第二章《从汉乐府到唐代的新乐府》,回答下列问题。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P44、P45】答:就乐府诗内容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体现在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尤其注重反映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从而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尖锐。
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则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那些方面?【P48~49】答:《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文学特征。
汉乐府《古艳歌》:“孔雀东飞,苦寒无衣。
为君作妻,中心恻悲。
夜夜织作,不得下机。
三日载匹,尚言吾迟。
”可以看做《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异本,这使得它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如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而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的文学常用的处理方式。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P53~56】答:吴歌和西曲的主要内容为情歌,它们多以女性的口吻,热烈讴歌人类美好的爱情,描写爱情生活的种种场面。
祀神之曲《神弦歌》在歌舞娱神的过程中,也有不少世俗化的内容,如珍视生命、向往爱情、钟情山水等。
吴歌、西曲多是绝妙的恋歌,且艳而不荡,唯见情深。
在艺术上,南朝民歌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不假雕饰,善于运用双关谐隐。
吴歌、西曲中颇多应和赠答之作。
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是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
【P61】答:杜甫新题乐府“讽兴当时之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这类诗作以《兵车行》为代表。
这首诗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破坏。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8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8](https://img.taocdn.com/s3/m/c8be482be87101f69f31952d.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比如:(1)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2)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文学常用的处理方式。
(3)魏晋以后,夫妇殉情的故事并不少见,如韩凭夫妇、陈东美夫妇、流传颇广的梁祝化蝶等,但见于诗歌,《孔雀东南飞》却是最早的。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教学文稿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教学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dbe4101f9b6648d7c1c746aa.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81b1e2c77da26925c5b0a1.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请于唐宋词人温庭筠、李煜、冯延巳、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苏轼、李清照中选取一家,以其令词作品为研究对象,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1200字。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浅谈李煜词的宗教色彩南唐后主李烃用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的精神世界。
因而每阅读一遍李煜的词,都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宗教。
本文所讨论的李煜词的宗教色彩,是一种非宗教教义的广泛的精神现象,是一种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执着于探索生命的永恒与自由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终极关切。
也正是由于这种态度,使得李煜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享有独特的价值。
一、对自己灵魂的仟悔李后主用他的词,向世人展示了他那深层的苦难,然而在这深层的苦难之中,饱含了一种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和仟悔意识。
他用自己的血泪之作,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深深的仟悔。
这一点,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是很少见的。
然而,在众多的古代诗人之中,我觉得李煜是一个例外。
他的词,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目。
要么,全身心地去拥抱欢乐,企图寻找理想中那一片安宁而又平静的精神家园;要么,时时拷问着自己的灵魂,用他深层的苦难对人生展开一番彻底的追究。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735d59ba1aa8114431d9f9.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比如:就其内容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体现在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尤其注重反映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从而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尖锐;就其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则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乐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中央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0001)
![中央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0001)](https://img.taocdn.com/s3/m/8fe5ec42dd88d0d233d46ae1.png)
中央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0001)《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2)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文学常用的处理方式。
(3)魏晋以后,夫妇殉情的故事并不少见,如韩凭夫妇、陈东美夫妇、流传颇广的梁祝化蝶等,但见于诗歌,《孔雀东南飞》却是最早的。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美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
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圆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
虽然很多民歌是翻译作品,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南朝偏于柔弱的诗风所缺乏的。
这位后世诗人集南北之长、开拓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
答:主要体现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内容上,而杜甫创作大量的“行”体新乐府则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这类诗以《兵车行》为代表。
(2)揭露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对百姓的欺压。
(3)揭露安史之乱对百姓的伤害,这以“三吏”、“三别”为代表。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a3eb3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8.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2017年9月版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答: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美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圆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虽然很多民歌是翻译作品,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南朝偏于柔弱的诗风所缺乏的;这位后世诗人集南北之长、开拓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答:主要体现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内容上,而杜甫创作大量的“行”体新乐府则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这类诗以兵车行为代表;2揭露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对百姓的欺压;3揭露安史之乱对百姓的伤害,这以“三吏”、“三别”为代表;作业2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答: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补救;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1、押韵规则:答:二、四、六、八句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只押平声韵;除首句押韵外,韵字在对句句尾,且须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2、对仗规则:答:颔联、颈联须讲究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对仗也有一定的讲究,但不像平仄那么严格;二、选读杜甫的七律作品,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简要介绍该作品内容与艺术上的特色;秋兴八首杜甫原文可略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其三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其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其五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其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其七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其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答: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八首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一个大型抒情乐曲有八个乐章一样;这个抒情曲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 特别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作为基调;其间穿插有轻快欢乐的抒情,如“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有壮丽飞动、充满豪情的描绘,如对长安宫阙、昆明池水的追述;有表现慷慨悲愤情绪的,如“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有极为沉郁低回的咏叹,如“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白头吟望苦低垂”等;就以表现诗人孤独和不安的情绪而言,其色调也不尽相同;“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以豪迈、宏阔写哀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以清丽、宁静写“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平静的心绪;总之,八首中的每一首都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基调的思想情绪;它们每一首在八首中又是互相支撑,构成了整体;这样不仅使整个抒情曲错综、丰富,而且抑扬顿挫,有开有阖,突出地表现了主题;王船山对此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船山遗书·唐诗评选卷四;秋兴八首中,杜甫除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外,反复运用了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把读者引入诗的境界中去;秋兴八首中,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荒凉、心情的寂寞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破;按通常的写法,总要多用一些清、凄、残、苦等字眼;然而杜甫在这组诗里,反而更多地使用了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来写秋天的哀愁;乍看起来似和诗的意境截然不同,但它们在诗人巧妙的驱遣下,却更有力地烘托出深秋景物的萧条和心情的苍凉;如“蓬莱宫阙”、“瑶池”、“紫气”、“云移雉尾”、“日绕龙鳞”、“珠帘绣柱”、“锦缆牙樯”、“武帝旌旗”、“织女机丝”、“佳人拾翠”、“仙侣同舟”都能引起美丽的联想,透过字句,泛出绚丽的光彩;可是在杜甫的笔下,这些词被用来衬托荒凉和寂寞,用字之勇,出于常情之外,而意境之深,又使人感到无处不在常情之中;这种不协调的协调,不统一的统一,不但丝毫无损于形象和意境的完整,而且往往比用协调的字句来写,能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正如用“笑”写悲远比用“泪”写悲要困难得多,可是如果写得好,就把思想感情表现得更为深刻有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的丽辞篇中讲到对偶时,曾指出“反对”较“正对”为优;其优越正在于“理殊趣合”,取得相反相成、加深意趣、丰富内容的积极作用;运用豪华的字句、场面表现哀愁、苦闷,同样是“理殊趣合”,也可以说是情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交融;其间的和谐,也是在更深刻、更复杂的矛盾情绪下的统一;有人以为杜甫入蜀后,诗歌不再有前期那样大气磅礴、浓烈炽人的感情;其实,诗人在这时期并没消沉,只是生活处境不同,思想感情更复杂、更深沉了;而在艺术表现方面,经长期生活的锻炼和创作经验的积累,比起前期有进一步的提高或丰富,秋兴就是明证;三、请尝试自拟题目,写作一首七言律诗,尽量做到在平仄、押韵和对仗等方面符合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中华腾飞已入金秋犹不寒,百年盛事令人暖;神龙遥望云天腾,孔雀即将西北还;仍待长娥现代奔,先言圣火零八点;雄狮苏醒举国庆,昌盛繁荣日益欢;作业3请于宋代词人柳永、秦观、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中选取一家,以其慢词作品为研究对象,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字;答:举例:柳永的慢词研究柳永是北宋前期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他对北宋慢词发展的积极作用更不容人忽视;清代宋翔凤说:“按词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其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是一位关键人物,李清照在词论中说:“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其中的“变旧声作新声”就是指柳永根据唐、宋旧曲翻新创作出新曲,乐章集中“浪淘沙”、“木兰花”等原来都是小令,柳永却变为慢词;相对于小令而言,慢词更便于抒发情感,让词人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慢词遂盛;而柳永不仅在词体上起到了开创的作用,形式的解放就意味着内容的解放,柳永还对词的内容进行了开拓;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柳永慢词多写相思恋情、羁旅之愁,清代王奕清等历代词话卷四:“柳词风格不高,而音律偕缓,词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又有卧庐词话:“柳耆卿词,大率前遍铺叙景物,或写羁旅行役,后遍则追忆旧欢,伤离惜别;几于千篇一律,绝少变换,不能自脱窠臼;词格之卑,正不徒杂以鄙俚已也;”虽然柳永慢词中写男欢女爱,浅斟低唱之作占了很大比重,但是他确实为词带来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描摹都市风景与市井风情;如他歌咏杭州繁华景象与市井风情的望海潮慢词;其二,写四季之景与佳节盛况;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写春景,玉山枕骤雨新霁写夏景等;其三,创作颂圣词和投献词;柳永的送征衣过韶阳就是颂圣词其中一首,词中内容高贵华丽、雍容典雅,多用典,类比先王,以此来赞颂皇帝;其四,咏史与咏物;如双声子晚天萧索通过总结夫差亡国的历史经验,借古讽今,来劝诫统治者要走兴国之路等等;作业4请认真研读庄子逍遥游教材中关于庄子散文的论述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一、先秦诸子散文都是说理散文,庄子也不例外;你认为逍遥游阐发了什么样的哲理思想答:1、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2、课文一开始,庄子以一只将“徙于南冥”的大鹏,创造出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浩渺无垠咆哮奔涌的北海之上,瞬间,“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鲲化为“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鹏;起飞之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何等奇雄壮阔的景象;接着,转入对九万里高空景观的描写,只见“野马”奔腾微尘浮游,茫茫苍穹难辨其色,这又是何等高远幽寂的境界;这则寓言对大鹏的描写,表现出庄子内心涵盖万物轻藐一切的气势,表现出庄子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哲理思索;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关于蜩与学鸠、斥鴳的两则寓言;正当人们神醉于鲲鹏展翅雄奇怪诞境界时,庄子又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鹏鸟与寒蝉、灰雀、斥鴳作比,表明了庄子的“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美学价值取向,从而讽刺了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的自我得意者;运用寓言故事,将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盎然多趣,这就使庄子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性;3、本文是庄子的首篇,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庄子的逍遥是指“无所待而游于无穷”,即是说无视物我之别,忘己、忘功、忘名,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约束而自由自在地优游;此篇逍遥义同时奠定了整部庄子的浪漫主义基调;全文分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文章一开始就给我们塑造了大鹏的宏伟形象,它凭风怒飞,扶摇而上九万里,看虽逍遥,实则“有所待”,没有达到庄子理想的境界;紧接着又通过野马、尘埃、蜩与学鸠、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形象说明他们皆有所待;文章到此以“此小大之辩也”稍作收结,承上启下,又引出誉不加劝、非不加沮的宋荣子和“御风而行”的列子,他们也不逍遥;至此“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至人、神人、圣人形象就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为庄子肯定的正面形象;文章在分论部分进行具体论述,用许多寓言故事逐层阐释了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继续重申了顺乎自然、无为而适的逍遥游观点;庄子的逍遥游作为一种理想境界,让人心驰神往;但在现实中却是无法达到的;文章想象丰富,构思巧妙,结构谨严;行文自然顺畅,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又如万斛源泉,随地涌出;且文复生文,喻中夹喻,波兴云委,莫测涯涘,字里行间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二、庄子擅长以寓言说理,请谈谈逍遥游中是如何运用寓言来说理的;答:本篇中就运用鲲、鹏、蜩、学鸠、斥等寓言故事,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这些寓言或取材于神话故事,或取材于历史传说,或随手拈来幻想虚构,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所谓逍遥,就是顺应自然的“道”,而后不以自己的意志去人为控制它,而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去发现和理解它的轨迹;道家以顺应规律为主,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其特点是静,其工作是疏导,是非常客观地思索着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所以庄子讲要齐物、自然;老子讲要复归于婴孩,返朴,无为;这个道,所寻找的是如何认同客观世界,如何把复杂变为朴素和太初,如何找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服从现实和把问题客观化,减少自身的疏忽;逍遥不任意,不是随性,而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去正常生活;并不是大鹏的行为就是最佳的,也不是斑鸠的行为就不好,而是各自有各自的用途,对自己的行为最恰当、最符合实际需要;同样,宋荣子与他嘲笑的人、彭祖与冥灵大椿也是这样;所以,适性,就是合于道;另一答案: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着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着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位有意识创作寓言的作家,而逍遥游全篇就是运用大量的寓言来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的;课文一开始,庄子以一只将“徙于南冥”的大鹏,创造出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浩渺无垠咆哮奔涌的北海之上,瞬间,“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鲲化为“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鹏;起飞之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何等奇雄壮阔的景象;接着,转入对九万里高空景观的描写,只见“野马”奔腾微尘浮游,茫茫苍穹难辨其色,这又是何等高远幽寂的境界;这则寓言对大鹏的描写,表现出庄子内心涵盖万物轻藐一切的气势,表现出庄子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哲理思索;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关于蜩与学鸠、斥鴳的两则寓言;正当人们神醉于鲲鹏展翅雄奇怪诞境界时,庄子又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鹏鸟与寒蝉、灰雀、斥鴳作比,表明了庄子的“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美学价值取向,从而讽刺了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的自我得意者;运用寓言故事,将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盎然多趣,这就使庄子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性;三、庄子韩非子都是运用寓言的高手;请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寓言与韩非子寓言的不同;答:在先秦说理散文中,庄子和韩非子这两部杰作,其寓言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各具特色;从思想内容看,庄子寓言体现了道家学派的主张,韩非子寓言表现了法家学派的观点;从题材来源看,庄子寓言题材比较广泛,来自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应有尽有;韩非子寓言题材比较单一,多来自历史故事;从组织形式看,庄子寓言夹杂文中,没有独立地位;韩非子首创结构宏大而叉相对独立的寓言群落体制;从形象塑造看,庄子寓言既有人物,又有动物、植物乃至无生物,而韩非子寓言绝大多数是人物;就人物形象说,庄子寓言多为下层民众,韩非子寓言多为上层人士;四、清人刘熙栽在分析庄子时,说庄子文法有“断续之妙”,请分析一下逍遥游是如何展示这种“断续之妙”的;答:1、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阐释他的哲学思想,表达他对自然界“道”的理解;用寓言故事对其无为而治、顺应天理等哲学思想做形象性描述,文章就会活泼生动;但同时,由于庄子思想玄妙高深,又因为寓言故事是曲折见意,而非直接阐述,所以读起来就给人漫无边际的“不知所云”之感;逍遥游中鲲变鹏的故事,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高空后由北冥飞往南海的故事,蜩与学鸠讥笑在鹏高飞的故事,斥鴳讥笑大鹏的故事皆如此;2、卮言日出,因以曼衍;逍遥游中第一段对鹏飞万里、止于南海的故事描写已够详细,第二段借用列子汤问篇中“汤问棘”的故事,把这段文字又重复了一遍;包括第一段中借用齐谐之言来接着描写大鹏直上九重云霄皆如此;3、时断时续;庄子文法断续之妙,如逍遥游忽说鹏,忽说蜩与学鸠、斥鴳,是为断;下乃接之曰“此大小之辨也”,则上文之断处皆续矣,而下文宋荣子、许由、接舆、惠子诸断处,亦无不续矣;。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课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课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ae42f3240c844769eaeee9.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真。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怀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断,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真。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同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真的抒怀特征。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比如:(1)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2)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文学常用的处理方式。
(3)魏晋以后,夫妇殉情的故事并不少见,如韩凭夫妇、陈东美夫妇、流传颇广的梁祝化蝶等,但见于诗歌,《孔雀东南飞》却是最早的。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优美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
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圆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
固然很多民歌是翻译作品,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南朝偏于柔弱的诗风所缺乏的。
这位后代诗人集南北之长、开拓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
答:主要体现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内容上,而杜甫创作大量的“行”体新乐府则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这类诗以《兵车行》为代表。
(2)揭露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对百姓的欺压。
(3)揭露安史之乱对百姓的伤害,这以“三吏”、“三别”为代表。
五、结合作品分析汉乐府和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后世诗歌创作有何影响?答:汉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就其内容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体现在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尤其注重反映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从而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尖锐;就其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则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真。
汉乐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
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在艺术上,南朝民歌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不假雕饰,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堪怜。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诗竹法歌响,假器扬清音。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无论是吴歌还是西曲,都善于运用双关谐隐,如以“偶”谐“偶”,以“莲”谐“怜”之类。
不仅如此,南朝民歌在运用双关谐隐时还形成了严格的表达形式,即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意。
如:“怜饮好情怀,移居作乡里。
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子夜歌》)诗中的“梧子”即“吾子”,代指情人。
南朝民歌对当时的文人诗有很大的影响,鲍照、汤惠休以下,南朝诗人多有拟作,宫体诗的出现更与南朝民歌的影响直接相关。
唐五代以后,许多描写男女艳情的小诗,在意境、语言等方面,也受到了南朝民歌不小的影响。
唐代许多诗人也深受其惠,如李白的《长干行》便受到了《西洲曲》的影响。
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媚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
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园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
北朝民歌篇幅也不长,大多为五言四句。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
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
《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
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
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
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
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
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
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答: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补救。
(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
1、押韵规则:答:二、四、六、八句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只押平声韵。
除首句押韵外,韵字在对句句尾,且须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
2、对仗规则:答:颔联、颈联须讲究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对仗也有一定的讲究,但不像平仄那么严格。
二、青认真研读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所讲李白七古《将进酒》,完成下列任务。
并从句式、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与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对比,进一步加深对七律格律要求的理解。
1、从原诗中节选八句抄录于下,并标出其平仄。
钟鼓馔玉不足贵,希望长醉不复醒。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2、写出其韵字。
醒名谑酌3、指明其中对仗的句子。
钟鼓馔玉不足贵,希望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三、请尝试自拟题目,写作一首七言律诗,尽量做到在平仄、押韵和对仗等方面符合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
中华腾飞已入金秋犹不寒,百年盛事令人暖。
神龙遥望云天腾,孔雀即将西北还。
仍待长娥现代奔,先言圣火零八点。
雄狮苏醒举国庆,昌盛繁荣日益欢。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请于唐宋词人温庭筠、李煜、冯延巳、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苏轼、李清照中选取一家,以其令词作品为研究对象,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1200字。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浅谈李煜词的宗教色彩南唐后主李烃用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的精神世界。
因而每阅读一遍李煜的词,都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宗教。
的确,如同死亡和爱情题材一样,宗教也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
但是文学和宗教的联系,却远远不止于在内容上选取宗教题材,而在于一种深刻的内在契合。
美国著名的宗教学家蒂利希认为:宗教就最广泛、最根本的意义而言,是一种终极关切。
“人有种种关切和追求,但人不同于世间万物,因为人有精神性的,超乎自然和超越自我的关切和追求;人不但有自我的意识,有探索人生意义的愿望,而且有对终极存在或宇宙本原的意识,有探索它并同它和谐一致的愿望。
”①因此,正是在对人类、对宇宙的终极关切上,在探讨生命的永恒与自由时,文学艺术与宗教找到了共伺点。
对终极的关切,构成了人类一切精神活动最深层、最内在和最本质的东西。
终极价值的迷失,使人类精神四处漂泊流浪,无处依归;而终极价值的复归,则也标志着人类精神的回归。
本文所讨论的李煜词的宗教色彩,便是一种非宗教教义的广泛的精神现象,是一种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执着于探索生命的永恒与自由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终极关切。
也正是由于这种态度,使得李煜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享有独特的价值。
一、对自己灵魂的仟悔李后主用他的词,向众人展示了他那深层的苦难,然而在这深层的苦难之中,饱含了一种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和仟悔意识。
他用自己的血泪之作,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深深的仟悔。
这一点,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是很少见的。
仔细考察一下中国的古代文化,发现其中往往缺乏一种因灵魂的折磨而带来的情感的痛苦和悲剧意识。
无论是宗教还是文学,往往被作为一种逃避现实人生的心灵避难所。
中国古代的诗人是较早面对大自然的,其中那清淡闲适的田园生活,恬静悠远的自然风光,清江明月的宇宙之思,确实具有美感,常常令人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