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制度(第一章 导论)

合集下载

比较政治制度(导论)解读共32页文档

比较政治制度(导论)解读共32页文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比较政治制度(导论)解读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比较政治学导论全套课件 PPT

比较政治学导论全套课件 PPT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演进
亚里士多德关于古希腊城邦的比较政治研究
亚里士多德比较研究的操作步骤: ➢提出适合于进行比较分析的问题; ➢收集古希腊城邦国家的个案材料; ➢在个案史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三个相关性准则对城邦国家进行 分类;(准则一是最高统治者的数量,准则二是行为方式,准 则三是阶级结构即不同阶级间权力分配的方式) ➢将这一分类结果与稳定和不稳定联系起来,研究何种政体最 不稳定或者最为稳定,由此得到最后的结论。
思考题
➢ 比较政治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其阶段性特征是什么? ➢ 方法论的变迁对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 比较政治学在中国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三章 比较政治学的范式
及其争论
阅读: 张小劲和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三章
相对于政治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 复合性: ➢内容方面的统摄性 ➢方法层次的独特性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的价值:独特性质
➢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的渊源;政 治学本身就是比较的;
➢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学科领域内 惟一以方法论为依据的分支学科;
➢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基础知识、 特别是经验知识的主要来源;
只身远赴海外以亲历强国强种之境 潜心研究欧美以寻求振兴中华之路
➢ 梁启超先生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指出:“以今 日论之,中国与欧洲之文明,相去不啻霄壤。然取两域数 千年之历史比较而观之,可以见其异同之故与变迁之途。 而察其原因,可以知今日之现状之所由来。寻其影响,可 以知将来形势之所必至” 。
CP as Methodology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比较政治学的范式争论 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问题

比较政治制度讲稿--导论

比较政治制度讲稿--导论

《比较政治制度》讲稿导论使用班级:政治学与行政学2009(1-2)高岗仓2011.01【课程总序】:授课教师介绍:张洁、高岗仓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多读书:1.读一些政治学经典著作2.本课程的参考书目多思考:学有所思,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多动手:写一些小的政论评价文章,锻炼专业协作能力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1.平时:40%,主要是两次作业及课堂情况,作业侧重对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写作能力的考核。

作业必须是个人的真实认识和自主撰写。

2.结课考试:60%,闭卷考试,大概题型包括选择、简答、论述、案例等。

闭卷考试侧重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专业思维和专业分析能力的考核。

课程基本内容:(对比教材目录)比较政治制度是一门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府运作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课程。

研究领域涉及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机构体系的众多领域。

探讨现代政治思维下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对比分析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形式,分析选举制度、政府行政制度、代议制度、司法制度等制度运行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国家体系分类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制度等问题。

教材的使用:本教材是目前这一课程教学中使用的通用教材,或者是最权威的教材。

但是本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材在内容处理上,由于比较政治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特别是在综合比较、国别比较等方面处理上的难度使内容体系处理较为混乱。

二是课本摇摆于政治思想比较与政治现象比较之间。

课堂处理上侧重于制度比较,对于政治思想发展的梳理则一般采取回避的态度。

三是教材在写作上偏重于学术著作,较为晦涩,通读性不足。

四是教材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解释一切政治制度现象,但是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这些解释都不是十分充分的,甚至于有些不是必要的。

因此,课堂教学将紧扣教材,力求解释清楚教材基本内容,拓展内容很少。

2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2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第一章:比较政治制度研究对象:国家政权的根本性质(即国体问题),其重点在于研究哪个阶级在国家政权中占统治地位;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问题),主要研究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重点研究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的关系;国家机关体系;其他具体的政治制度。

研究政治制度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 2)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研究方法 3)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4)系统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历史与国情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革命初期就建立了稳固的同盟关系,革命的矛头对准了实行专制主义的国王和旧贵族,不可能把消灭所有贵族阶级作为革命的最终目标,因此,保留王权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成为统治集团的共识;②英国传统的信奉保守主义的政治文化的影响;③君主立宪政体符合英国国情和民意影响政治体制建构的因素:①自然环境国土面积和地理位置②历史传统和习俗民情③传统的法律习惯与法律制度④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⑤政治制度建构者的个人素质试举例说明一国政治体制的建构与一国历史与国情的内在联系以英国为例,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有它的历史原因。

一方面,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早在革命初期就建立了稳固的同盟关系,革命的矛头对准了实行专制统治的国王和旧贵族,却不可能把消灭所有的贵族阶级作为革命的最终目标,因此在革命以后,保留王权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很快成为统治集团的共识。

另一方面,英国传统的信奉保守主义的政治文化在君主立宪制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政治妥协传统和独特的法治文化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没有带来一部全新的成文宪法,英国统治精英们惯用的“旧瓶装新酒”的统治模式大道其行,造就出一种在保留封建外表的前提下实行“两权分离”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模式。

当然,英国政治制度的变迁是始终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革命联系在一起的。

美国总统制国家政治制度建构的国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美国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具有气候复杂、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

比较政治制度第一二章

比较政治制度第一二章

法国国情与半总统 共和制的形成
法国地理位置 法国政治制度发展
的历史脉络
公元843年法兰西正
式成立 9至16世纪专制君主 制 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 家启蒙运动和革命运 动,1789年《人权 宣言》颁布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1799年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1804年法兰西
立了普鲁士式的君主立宪制。普鲁士作为联邦最大 的部分,实际控制着德国;德意志皇帝权力至上; 不设内阁,只设宰相;议会分为两院,实际上只有 联邦议会起作用,议会不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 一战后《魏玛宪法》 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最晚 民主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 、人民的基本权力等 二战后至今《基本法》
德国地理位置 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建
立德意志王国 17世纪后开始分裂,直 到19世纪。德国资产阶 级开始了政治、经济发 展 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 1918年建立魏玛共和国 1933年法西斯专制 二战后东西德国分裂 西德《基本法》,德国 统一
日本国情与议会内阁 制的形成
美国国情与总统制的起源
美国形成的历史背景
美国的地理概况 美国13个殖民地的形成 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第一次大陆会议通过 《独立宣言》 1777年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 《邦联条例》 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产生 1789年华盛顿宣誓成为第一 任美国总统
第一帝国成立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成立第二共和国,实行 总统制 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实行君主制 1871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共成立,实行议会共 和制 1946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实行议会共 和制 1958年,戴高乐建立了第五共和国,实行半总 统制

比较政治制度导论

比较政治制度导论
第六章 政党制度
– 第一节 现代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政党制度的类型 – 第三节 政党的地位 – 第四节 政党机构与组织原则
第七章 代议制度
– 第一节 代议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代议制的组织结构 – 第三节 代议机关的职权 – 第四节 代议机关的议事规则与程序 – 第五节 代议将政治现象独立于其所处情境而
意义
作出有意义的归纳
描述,科学方法并不适用于对 解释,将科学模型通过一些修正应用
人类行为的研究
于政治研究
几个主要西方强国的宪政模式 情境因素:历史经验、地理环境、社 会结构、文化
逐个对国家进行分析
按主题来分析材料,跨越国家和文化 进行归纳
对政治现象的感性理解
政治的必要性源自于人类生活的集体特征。政治是不可避免 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人类活动。
政治是组织试图通过协调其成员间的分歧从而作出具有约束 性的集体决策的行为。 – 政治是一种集体行动 – 政治假定观点多样性 – 政治通过讨论与劝说来调解分歧 – 政治决策成为群体的权威性政策
政治的内容实质是价值(利益)的权威分配。
张友渔:“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经济基 础的上层建筑和集中表现,是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之间 权力斗争的关系,同时也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分配和运用 的关系。”
词典:“政治就是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和 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任何阶级 的政治都以保护本阶级的利益和取得统治地位为目的。”
比较政治制度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s

“书本必须要由科学来指引,而不是由 书本来指引科学。”

————弗兰西斯﹒培根
教材

比较政治制度(1)

比较政治制度(1)

一、国体与政体:政体:1、政权组织形式,是政治制度的横向权力关系。

2、政体解决国家权力在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归属问题(机关设立与机关之间的关系,君主制、寡头制、共和制)国体:1、国家结构形式,是政治制度的纵向权力关系。

2、反映国家权力在政治上或实质上的归属状况。

(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二、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的发展解决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消亡(2)一定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3)一定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发展2、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1)政治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2)同方向作用——促进(3)反方向作用——对抗性与非对抗性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1)二者的发展未必是同步的(2)政治上层建筑服务于生产力发展,但不是立刻、直接反映变化(3)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主要的决定性反作用(4)二者的互动关系具有多层次性三、无产阶级专政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模式区别:(1)社会结构状态: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资本主义结构较为现成的形式具备时,无产阶级革命则爆发于社会主义的结构没有或不成熟时期。

(2)对待经济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调整生产关系适应自我,无产阶级在于夺取政权后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革命过程: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宣告胜利,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是开始,还要改造旧经济,发展新经济四、政治文化:(1)政治文化是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群体在历史与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特定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

(2)属于人类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范畴,反映政治心理层面的内容,内容聚集凝结为政治文化表现为人对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价值、认知、评价。

(3)是现实政治关系在精神领域的投影,又对人的政治行为、政治系统提出要求。

(4)决定于人的社会存在状况、与国家其他政治生活领域相联系卢梭的人民主权原则:(1)主权是至高无上的。

比较政治制度(2)

比较政治制度(2)

比较政治制度(2)第一章绪论一、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一)政治制度的涵义政治制度(political institution)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国家政治生活有序运行的一系列制度。

鲜明的阶级性是政治制度的最根本特点。

政治制度通常由一国的法律尤其是宪法(包括宪法性文件及宪法惯例)来反映和确认,它受法律强有力的保护。

(二)政治体制政治体制(political system)是指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总和。

政治制度决定政治体制,又由政治体制表现出来。

二、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产生14世纪末——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17世纪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二)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1、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巩固完善的阶段(1)以资产阶级两党制、多党制轮流执政为特征的政党制度最终形成(2)文官制度的形成(3)法制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建立2、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德、意、日等国走向法西斯的阶段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一步变革与完善的阶段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一)“主权在民”原则君主主权论——议会主权论——人民主权论(二)实行代议民主制(三)国家权力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四)政治统治和管理方式实行法治(五)人权原则四、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一)西方政治制度的共同性和多样性共同性:1.经济基础 2.思想理论和文化渊源 3.民主制多样性决定因素:1.阶级力量对比因素的影响2.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3.国家经济结构的影响4.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二)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以政治权力主体的设置为标准:1.二元君主制2.议会君主立宪制3.议会共和制4.总统共和制5.半总统共和制6.委员共和制(也称委员会制)五、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方法(一)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目的(二)比较研究的原则(三)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代议制度比较一、代议制度的概念(一)间接民主形式与代议制实现直接民主形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小国寡民。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三、代议制度在当代的作用
(一)推动和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维护和巩固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 (四)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节 中西方代议制度 基本特点
一、西方国家议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西方国家议会的本质特征是为资产阶 级统治服务 (二)西方国家议会的主要特征是分权与制 衡。 (三)西方国家议员大多是职业政客 (四)西方国家议会政治是一种金钱政治 (五)西方国家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融为一 体
二、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涵义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结构 1.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 3.具体政治制度。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特点之一是政治基础的广泛性。 特点之二是领导力量的不可动摇性。 特点之三是宗旨的人民性。 特点之四是本质上的优越性。 特点之五是变革的自觉性。
三、政治制度的发展
一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演变,是该国具体国情的产 物,包括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因素,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 成的,不完全单纯取决某一人,某一团体或某一阶级的主观 愿望。被统治者对于政治制度的发展,同样起着巨大的影响。 政治制度不可能始终不变,为了达到政治统治的目的, 为了适应治理国家的需要,统治阶级必须不断作出调整。推 动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的不断发 展进步,适应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是由于人类社会总在不断发展进步,因而不可能存在 一种绝对理想的,能适合所有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的政治制 度。因此,对于任何国家来讲,都只能期求一种能适应自己 当前国情和时代要求的较为理想的政治制度,只要它能有利 于促进本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具体地讲,在同一政治制度框架下,各国的政治体制, 一国在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是不完全相同的。

正版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正版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绪论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当中统治者为组织政权而采取的原则方法的总和。

包括:国体、政体、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第一章: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政治制度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 2)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研究方法 3)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4)系统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历史与国情影响政治体制建构的因素:①自然环境国土面积和地理位置②历史传统和习俗民情③传统的法律习惯与法律制度④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⑤政治制度建构者的个人素质第三章:宪政立宪政府应当包含的因素:程序的稳定性,责任性,代表性,分权性,公开性和透明性,合宪性,宪法的解释和修改,宪法的稳定性宪法的基本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主权在民”原则,“法治”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原则代议民主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它是指人民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议会或国会)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制度,与之相反的是直接民主制。

它反映的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全体公民通过自由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立法权威和政治权威的政体形式。

主要特征是公民普选制和候选人竞选制。

行政集权民主制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基本特征①保留着代议制民主制的普选制、议会制、内阁责任制等民主形式及其设施②议会权力削弱③行政权力大大增强,行政首脑成为权力中心。

共同参与民主制:是一种直接民主制,即由人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证公民能够广泛地参与国家立法和监督政府,直接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

它是试图挽救代议政治危机的一种补救方法。

主要形式是公民创制、公民复决、公民罢免。

1.简述代议制的原则与缺陷?答:原则:第一,“主权在民”原则。

第二,“少数服从多数”和“保护少数”原则。

第三,“在国民监督和批评下”会议和政务公开原则。

缺陷:第一,议会中的普遍无知和无能,即议员的智力条件不充分;第二,立法受社会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即存在着阶级立法的倾向。

比较政治制度教案1PPT课件

比较政治制度教案1PPT课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8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9
▪ (3)政治必然要涉及到权力问题。权力是政治生活中的 一个核心要素,它是政治主体得以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和 保障。
▪ (4)政治离不开意识形态,政治活动必须以一定的思想 为指导。通过自身活动,通过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和实 施决策的形式,政治活动再现了对某种价值的信奉和追求。
4
政治学(political science)的定义 ▪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主体尤其是
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但政治 及政治制度对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同时它也认为, 从根本上讲,政治关系是基于经济关系之上的阶级与阶级 之间的关系。 ▪ 列宁: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 国家政权问题被马克思主义视作政治的核心。
3
政治的基本要素:
▪ (1)政治是发生在一个共同体中的活动,“是人类为有 意识地去理解和解决集体生活和集体组织的种种难题而作 的尝试。”其主体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
导论:研究对象和意义 ▪ 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的
政治制度,比较则是指研究视角、 方法和范围。他研究的是古今中外 各种类型的政治制度,对其进行纵 横上下的比较,包括比较的标准尺 度、各种政治制度的共性和某种政 治制度的个性,以及进行比较的观 点和理论的研究。
1
政治学(political science)的定义
8
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方法
▪ 政治制度研究对象狭义而言就是政权的组 织形式。一般说来,政治制度研究总是具 体的、个别的,如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 治制度、或某个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而 比较政治制度则是把两个甚至几个国家的 某种制度综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比较政治制度(导论)解读

比较政治制度(导论)解读

及权力如何分配、社会秩序如何维护等问题。它同 样由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构成: 非正式规则是由长期而稳定的政治经验演化而成的 政治行为规范,具体体现为政治生活中的“惯例”、 “习俗”、“价值”和“文化”; 正式规则是由公共权威机构或其委托代理的机构设 计和确立的,依靠国家强制力强力实施的具有普遍 约束力的明确的政治行为规范。
2.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范围
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范围,是指对除中国以
外的所有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研究。本课程 把视点放在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上, 再加上一个传统上常被视为东方国家的大 国——俄罗斯,着重对英、美、法、德、日、 俄六国进行政治制度的分析和比较。
3.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目的
首先,通过学习,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不同类
(4)国家机关体系(state agency)
主要是指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而设立的
整个国家机关的总称。一般说来,国家机关 可以划分为立法机关(legislative institution)、 行政机关(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司法机 关(judicial institution)等。
导 论 preface
一、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 的(the aim and objective of study)
1、研究对象: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2、研究目的:了解、分析比较、借鉴
(1)国家政权的根本性质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体(state system)问
题,其重点是研究哪个阶级在国家政权 中占统治地位。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一 个国家中谁统治谁的问题。
二、西方学者研究政治制度的现状和 方法
在早期,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

导论:比较政治制度概述

导论:比较政治制度概述

共和民主宪政—探索市场秩序的政治框架 国家与社会(市场或社会) 文明的冲突
3.3实践比较环节
欧洲国家 美洲国家 1、立法制度
元首制度 选举制度
亚洲国家
.
2、政党制度 3、议会制度 4、行政制度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文官制度
5、司法制度
案例组织和讨论安排


全班26人分成5组 每组在案例比较环节,选取具体国别,详 细把握具体的政治制度内容,提出问题, 引导讨论 形式可多样:模拟形式、研讨形式、录音 或录像形式等
什么是比较政治制度
怎么去学比较政治制度
1.为什么要学?
从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 建》谈起 当今世界“人们正在寻求并迫切的需要一个 关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 “随着冷战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 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 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

从王浦劬的《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谈 起 中国政治体制改和与政府创新 “中国的渐进改革模式是客观条件和理性选择的 主观努力相结合的结果。”客观原因:原有体 制的困境和体制外的增量改革;主观努力:特 殊的社会心理——人心思定;受到对改革抱不 同态度的力量牵制。 “政府创新的本质是力求实现其公共性。”
2.2基本概念

比较政治制度研究对象的核心是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 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 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 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 式和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狭义主要指政体, 即政权的组织形式。”(《中国大百科全书 政治卷》,1992年,第514页)
2.3研究目的



通过学习,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不同类型政 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以及有关外国政治制度的一些 基础理论,掌握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国家 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 通过加深对外国政治制度的了解,掌握各国政治 制度发展变革的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探讨 出可供我们借鉴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模式。 通过学习,提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分析能力, 积极对一些国外较流行的政治理论及政治研究方 法进行理论上的剖析,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比较政治学导论(知识点整理)

比较政治学导论(知识点整理)

此较政治学导会第1章绪论第1节比校政治学的性质1、比较和比较研究2、政治与政治学3、政治学与比较政治学第2节比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规范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2、经验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第3节比较政治学的基本功用1、比较政治学的优长2、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功用第2章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第1节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早期的比较政治研究2、近代的比较政治研究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4、比枝政治学研究在中国第2节比较政治学主题的变迁1、研究主题的当代状况1.政治制度的分析框架与分类体系2.政治制度的构成及其含义3.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其原因4.政治制度的深层次文化结构5.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2、方法论模式的发展1.社会科学化的努力2.可能性的超越:异质比较与同质比较3.从描述走向分析和深度描述4.宏观与微观的融合第3节比校政治学发展的动力1、学科主流的影响2、主流学科的影响1.历史学与比较史学2.人类学与社会学3.经济学与比较经济学3、比较政治学学科内部的张力关系4、社会政治环境所给定的学科发展条件第3章比较政治学的范式争论第1节元理论层次的争论及其启示1、主流范式:实证主义及其主张2、非主流范式: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1.后实证主义2.批判理论3.建构主义3、范式间的争论及其启示第2节作为先驱者的马克思与韦伯1、马克思主义的范式意义2、韦伯理论的范式功能3、马克思与马克斯-韦伯之于比较政治学第3节不同政治取向型范式间的争论1、多元主义/自由一民主主义范式2、激进主义范式3、社会合作主义/保守主义范式第4章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问题第1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操作技术1、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规范研究方法2.结构研究方法3.行为研究方法2、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基本进路第2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操作技术及其缺陷的控制1、比较政治研究的操作技术2、比较政治研究的缺陷及其控制第3节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1、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推论类型和理论层次2、比枝政治学研究的模型化形式3、比较政治研究的立论方式第5章比较政治学中的国家理论与体系理论第1节国家理论的历史发展与传统政治学1、国家理论与政体分类法问题2、国家理论与国家概念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第2节体系理论的兴起及其影响1、传统国家观的困境与体系理论的兴起2、主流体系理论1.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2.阿尔蒙德等人的结构功能主义框架3、对主流体系理论的批评及其替代性理论的产生1.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理论2.批判和激进取向的系统理论第3节国家理论的复兴与新多元局面的出现1、体系理论的困境与国家理论的兴起2、当代国家理论的不同流派1.多元主义国家理论2.新保守主义国家理论3.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3、有关国家问题研究的再续与创新1.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2.比较革命研究第6章比较政治学文化研究第1节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及其意义1、政治文化研究兴起的学术渊源与社会背景2、政治丈化的概念第2节公民文化研究及其传统1、公民文化研究:概念与类型学研究2、政治文化研究的“复兴”与“后物质主义”取向的出现第3节政治文化视野中的权威、革命与政治发展1、政治文化与权威主义2、政治文化与革命和政治冲突3、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4、对中国政治丈化的研究第4节政治文化研究的发展: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丈化研究前瞻1、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基本内涵2、争论中的政治文化研究3、走向多元的政治文化研究第7章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发展与欠发展理论的若干理论第1节现代化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1、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社会学领域中的发展问题研究3、历史学领域的现代化与发展研究第2节比较政治学视野下的现代化发展1、政治发展的基本含义2、政治发展诸问题研究1.政治发展的过程与样式2.政执发展与模式选择3.政治发展与政治秩序4.其他有关问题3、对于现代化理论和政治发展理论的批判第3节欠发展论与依附论1、现实的启适与理论的教益2、相对于发展的欠发展1.中心一边缘的欠发展理论2.不平等的发展3.不平衡的发展3、相对于欠发展的依附性发展1.依附性发展2.依附性结构中的发展3.世界体系中的依附性发展第8章社会一政治结构理论第1节精英主义1、精英主义的基本概念2、精英主义理论的基本命题3、精英理论的特征4、有关精英理论的争论第2节多元主义1、多元主义的概念及其学术渊源2、多元主义的基本观点3、作为经验民主理论的多元主义4、对多元主义的批判与新多元主义的产生第3节法团主义1、法团主义的概念2、法团主义的政治后果3、精英主义、多元主义与法团主义的关系第4节工具主义与结构主义1、工具主义2、结构主义3、各种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可能联系第9章比较政治学的新发展:新理论和新方法第1节新政治经济学对比较政治学的影响1、经济学与政治学关系的历史脉络2、理性选择运用的政治研究1.布坎南的立宪研究2.唐斯对投票现象的分析3.奥尔森对利益集团的分析3、理性选择理论对于政治学和比较政治学研究转向的推动第2节新制度经济学对比枝政治学的影响1、从制度主义到新制度主义2、新制度主义的主要理论建树3、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政治学和比较政治学中的扩散第3节从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到比较政治经济学1、国际政治学的困境与突破2、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3、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创生与发展第10章比较政治学的新进展:传统主题的深化与发展第1节民主化浪潮的兴起及其对于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刺激1、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冲击与震搪2、民主概念的经验内涵第2节民主化转型研究1、民主化研究的理论进路2、民主化转型的经验研究第3节民主巩固问题研究1、民主巩固的概念与标志2、回潮与民主巩固3、民主巩固的若干问题1.合法性、绩效与民主巩固2.市民社会与民主巩固3.制度选择与民主巩固。

比较政治制度讲稿导论

比较政治制度讲稿导论

比较政治制度讲稿导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也日益受到了关注。

政治制度作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比较政治制度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各种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本文将从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政治制度是指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和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经过正式或非正式程序确定的基本规范和机制。

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组织机构、政治权力的来源、分配和制约机制以及权力的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政治制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制度形式、制度功能和制度效应。

制度形式是政治制度通过正式文本规定的具体形式。

制度功能是指政治制度对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制度效应是指政治制度对于政治行为和政治体制的影响。

比较政治制度是一种比较研究方法,它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深入分析和理解政治制度的形成、运作和变化规律。

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比较来揭示和分析政治制度中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为政治制度的改革和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比较政治制度的分类方法比较政治制度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按照政治制度的形式分类1.国家体制类型国家体制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按照国家体制的不同类型可以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和议会-总统制三种类型。

议会制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归属于议会。

总统制是指总统是行政权和军队统帅,而立法和司法权则属于国会。

议会-总统制则是议会和总统共同领导国家,权力并存。

不同类型的国家体制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缺点,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2.政党制度类型政党制度是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

政党制度按照组织形式和角色的不同可以分为:单一制党制、多党制和完全不存在政党制度三种类型。

单一制党制是指只有一党执政;多党制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参与执政;完全不存在政党制度则是指国家不组织和管理政党活动。

比较政治制度概论1

比较政治制度概论1

四、比较政治学从事的研究类型
• • • • • • 国别研究 对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研究 区域研究 跨地区研究 全球比较 主题研究
五、国别研究的基本内容
• • • • • • 概述(人口、地理、历史、文化) 政治史与政治文化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 社会分层、利益集团、政党、政治交流 政治体制(政府机构、决策模式) 公共政策
一、比较政治学的概念
• 比较政治学包括对世界政治体系的系统研 究和比较研究,它研究不同政治体系的类 型、过程和规律,并致力于在类型中找到 趋势和变化。 • ——比较的方法 ——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家 ——经验科学
比较政治学的两种视角
– 强调解释性的、跨国家的归纳 – 认为国家具有独特性,对国家逐个描述
研究范式的发展
范式(Paradigm):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主 导的概念和基本理论体系,它们构成了这 个时期某一学科的核心。
1、体制比较阶段
•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到50年代末 • 对欧洲各国的政治体制的个案研究。 比较政府(comparative government) • 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欧洲国家的政府机构及 其职能,包括它们立法、行政、和司法部 门、宪法与法律体制、以及政党和压力集 团的构成等等
比较政治制度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邱静 2009年2月
导言
• • • • • • 比较政治学的概念 为什么要进行比较政治研究? 比较政治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比较政治学从事的研究类型 国别研究的基本内容 课程概述
世界
•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 232个
非洲(57)美洲(52)亚洲(48)欧洲(46)大洋洲(29)
2、政治发展或者现代化比较阶段
• 1955年Roy C. Macridis 对比较政治的批评 ——叙述而非分析 ——过分地集中于欧洲 ——静态的研究 ——单一形式而非包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最早创立独立 的政治学体系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奴隶主中产阶级利益的思想 代表。 关于国家起源、本质和目的的观点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 有天然要过道德生活的愿望。 闪光点:政体理论 :政体就是城邦的最高政权组织,是城邦一 切组织的依据。并指出,一切政体都包含有三个要素,即议事 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各个要素的组织如不同, 也会导致政体的不同。只有当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时,良 好的运行,相应的政体才是良好的。 治国原则思想 :必须实行法治。他认为法治优于人治。城邦的 建立要选择优良的地理位置。城邦的人口和疆域应大小适应。
二元制君主 立宪制
政府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是真正的政权 中心,宪法是钦定的。
文莱、苏丹 、沙特阿拉伯 、阿曼等国
(3)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权力的纵向配置状况)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 重点研究的是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unitary state)和复合制 (composite state)两种类型。 单一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单一主权国家的国家结构 形式,复合制是指由若干个具有较大自主性的政治实体联 合组成各种联盟的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和邦联)。
注意:要能够区分两者



(2)政治制度的特性
政治制度是在人类不断地探索解决问题中发 展完善。 政治制度反映了各个民族在历史文化传统方 面的文化差异。 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充满了各种文化的交流、 学习和借鉴。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1、研究对象: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 政治制度: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统治而采取的 通知方式和方法的总和。(本教材)
比较政治制度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 文法系 马蓉
课程简介


1.《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是学习和比较当今西方主 要发达国家政治制度的构架、内容、特点及影响等,为政 治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2.《比较政治制度》作为政治学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 课,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政治学、法学、西方政治制度史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历 史、比较和时政、文献等分析研究法,对欧美发达国家政 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础、历史形成、基本体制(包括立法、 行政和司法制度、政党和选举制度、文官制度等)、各自 特征及其运作方式和规律的学习、分析和比较,使学生在 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利弊的基础 上,深刻认识其实质并加以现实思考和运用。

2、比较政治研究的重大意义


政治制度的国别研究始于二战结束之后
对我国来讲,政治学的研究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兴起的 学习不等于照搬照抄,必须和借鉴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西方学者研究政治制度的现状和方法
1、比较研究的方法


这是最为基本的一种研究政治制度的方法。所谓比较, 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的多个 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由 此对事物做出初步的分类; 在分类的基础上,人们可以认知和把握不同事物的共 同或相异的表象特征和本质特征,进而达到对特定事 物的理解和解释(例如对政体、政党、议会、司法机 关等比较)。
亚里士多德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 世界的贡献可谓无人可比。他还是一位真正哲学家,对哲 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德、形而 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 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 政治著作《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如何理解这句话?出自《政治学》。 总之,政治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弃恶从善, 追求理想的生系统的研究国家及政治制度的学问 叫做政治学。
小知识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是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 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 为“希腊三哲”。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 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每天甩手50次。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公元前 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 家,他写下了许多哲学的对话录。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前384年—前322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 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 多德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 者。

课外延伸:三权分立的学说历史



早期:三权分立是一个政治学说,其主张政府的行政、立法与司法职权 范围要分明,以免滥用权力。三权分立原则的起源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 时代。 发展: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政府论》的发表,表明现代意义 上的分权理论初步形成。洛克在《政府论》中,对权力分立理论有详尽 的描述。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这三种权力应 该分别有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对 外权涉及到和平与战争、外交与结盟,也为国王行使。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更进一步发展了分权理论,提出著名的 “三权分立”理论。他在《论法的精神》中,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 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国家实践:孟德斯鸠这一思想对美国的宪法制定者影响很大,例如:美 国宪法规定,国会可以弹劾总统,尽管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只有几个总统 遭受弹劾提案,1868年,美国参议院仅以一票之差否决了对安德鲁· 约翰 逊总统弹劾案,1974年,尼克松总统就因水门事件而主动宣布辞职,没有 受到弹劾,1999年美国参议院否决了对克林顿总统弹劾案。
总统制共和制的典型国 家:美国、墨西哥 巴西、阿根廷、埃及等
专制君主制 现代罕见真正的君主专制国家,但仍然有一些君主立宪国家, 宪法徒具形式或君主权责不明,可以称为二元君主制。
君 主 制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 立宪制
1.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2.君主是象征性的 3.政府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其 负责受其监督 4.典型国家:英国、日本、泰国、比利 时、西班牙、瑞典、挪威
2.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研究方法



所谓结构—功能主义是指那种将社会看作是一个系统,试图 通过探讨其结构和功能而揭示其运行规律的研究方法。由美 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首创。 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结构和功能,结构即某一系 统内由特定行为主体所构成的组织安排、反复出现的行为方 式或不同角色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功能即与此类行为主体 的行为方式之目的和过程相关联的影响或行为结果; 其基本的分析逻辑在于强调结构与功能的不可分割性与互相 转化;任何结构都会产生特定的功能,而任何功能也必定来 自于某种结构。
2、关于制度


诺思:“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 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 些制约。” 制度是由一系列正式约束或规则(例如政治、经 济规则等)和非正式约束或规则(道德规范、风 俗习惯等)构成的交往秩序,它以特定的组织或 机构为运行载体,通过明确的方式规范个体和组 织的行为,使这些规则得到社会群体的认同和遵 循。
共和制
直接民主共和制:由广大公民直 接组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亲自 行使国家权力。
民主共和制
间接民主共和制:间接民主是 指由人民依法选出的代表组成 代议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 权力。代议制民主或代表制民 主。(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例)
议会制共和制的典型国 家:意大利、 德国、芬兰、奥地利、 印度、新加坡等

二、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范围


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范围,是指对除中国以外的 所有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研究。本课程把视点放 在对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研究上,再加 上一个传统上常被视为东方国家的大国——俄罗 斯,着重对英、美、法、德、日、俄六国进行政 治制度的分析和比较。 除中国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越南、朝鲜、 老挝、古巴 ) 其他在世界上拥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非洲、拉 丁美洲、南美洲、中东地区等
导 论
一、基本概念
1、关于政治
(1)中国古代儒家 孔子:“政者,正也。子帅 以正,孰敢不正?”(《论 语· 颜渊》) 他强调修己治人,为政以 德;政治就是教导、指正的 意思,因此传统中国政治观 具有人治训导、统治教化的 倾向。
(2)西方关于政治概念的理解 政治的渊源:Politics, 来自于古希腊语, 即城邦,意谓以城邦为中心的公共领域的 生活。
(4)国家机关体系(state agency)
主要是指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而设立的整个 国家机关的总称。一般说来,国家机关可以划分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三权分立: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 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 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 主政治思想。
在人类历史上,曾存在过种类繁多的政体形式。

阶级力量对比 传统习惯
国际环境等影响
(内容)
决定
(形式)
国体
反映
政体
国体即国家性 质,是指社会 各阶级在国家 中的地位
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 织形式,即统治阶级 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 自己的政权机关
如果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由少数人(贵族) 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的机关(如元老院)手 里,称之为贵族共和制。 贵族共和制

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

两类六种 单一制
中央集权 非中央集权 联邦制
复合制
邦联制
君合国(君主国) 政合国(国家元首,物合国)
联邦制与邦联制
联邦制 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 有 统一的军队、赋税、预算和国 有 籍 国际法主体 联邦 是否可以自由退出 决定是否有强制力 组织性质 否 有 国家实体 邦联制 无 无 各成员国 是 无 国家联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