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前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第二章清代前期的理学
清初顺治、康熙年间,程朱理学经过清朝廷的极力提倡,再度成为官方哲学。以李光地、陆陇其为代表的官方理学家,一尊朱学,罢黜王学,为程朱理学张目。以孙奇逢、李颗为代表的北方理学家,则维护王学,并逐渐走上了调和“朱王异同”、“兼采朱王”之路。平民理学家张履祥,由王学返回朱学,延续了程朱倡导的“居敬穷理”的路数,并由此提出“顺应之道”。陈确作《大学辩》,否定了程朱关于道德修养实践的理论,成为清初心学理论的总结者。可以这样说,理学仍然是清代前期学术界的主流,它对后来的学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李光地、陆陇其和李顒的理学思想。
第一节李光地
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榕树,又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巡抚、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三藩”之乱时,福建也因靖南王耿精忠的反叛而陷于战火之中。当时正值李光地返乡探亲,他与老友陈梦雷共谋,遣人暗藏蜡丸进京密提情报,建议平叛,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李光地独据其功,而陈梦雷却以附贼之罪被流放。因此,当时人们便有“卖友”之讥,李光地也为此声誉扫地。李光地曾奉旨编«周易析中》、《朱子全书》、《性理精义》等,后经康熙皇帝的审定,作为“御纂'“御定”颁行学宫,成为清代前期官方哲学思想的范式。
李光地一生著述宏富,代表他理学思想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通论》、《周易观象》、《二程遗书纂》、《朱子语类四纂》等。李光地去世后,他的后人将他的这些著作汇辑为《榕村全书》。
一、折中理气
李光地作为清代前期理学的官方代表,为学一尊程朱,毕生以宣传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为己任。他声称“近不敢背于程朱,远不敢违于孔孟”(《榕村全集•进读书笔录及论说序记杂文序》)。他认为,自孔子以来,只有程颐与朱熹才是“继绝学,承圣统”的圣人。他批评王阳明“晚年之说也,其异于孔孟之旨”,遵循和发挥了理学家的“理”、“气”之辨。李光地说:
气也者何也?阴阳、动静、明晦、出入、浮沉、升降、清浊、融结,盈乎天地之间,而淆以降命。曰:离气而有理,孰从何证诸?夫阴阳动静,振古而然也,至于今不异也。出入、明晦、浮沉、升降、清浊、融结,振古而然也,至于今不异也。不异之为常,有常之为当然,当然之为自然,自然之为其所以然。(《榕村全集》卷八《尊朱要旨》)
李光地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理”字,但是通过他对气的分析,证明理气不是一物,而是有离气之理。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李光地在分析了朱熹“理先气后”、“理即气也”、“气即理也”的观点后接着又说:“是故,上下无位者,先后无时者也。虽无位,不得不有上下;虽无时,不得不有先后。知此谓之知道,明此谓之明理。’’(同上)这说明理是无形体、无方位的。就理气关系而言,理是形而上的;然而当理无时时,从宇宙本原上来说,那么理又是在气之先。所以,表面上李光地对理气关系的解释持折中的态度,实际上仍然是继承了朱熹理先气后的理气观。
二、心与性合
李光地虽然继承了朱熹理先气后的理气观,但是在有关心性的认识方面,他与朱熹并不完全一致,而是认为心与性合。他说:
孔子所谓“仁者,人也”,心性之合也。孟子所谓“仁,人心也”,心性之合也。然且有不仁之人,有不仁之心,是心与性不合也。心不与性合,而曰即心即性,可欤不可欤?(《榕村全集》卷八《尊朱要旨•心性》)
那么为什么心与性合一就是“仁人”,心与性为二就是“不仁之人”呢?李光地从“气”的角度,作
了这样的解释:
夫性无不善,而及夫心焉,则过也,不及也,杂糅不齐,于是乎善恶生焉。天命无不善,而及乎气也,则过也不及也,杂糅不齐也,于是乎善恶生焉。或曰:无理则无气,过也不及也,亦理也。举归之气者何?曰:理统其全,气据其偏。全乎理者,中气也。过乎中,不及乎中,则谓之偏气。杂揉不齐之气,而理不受焉。理者,当然也。过焉不及焉,可谓之当然乎,否乎?当然者,常然也。过焉不及也,可谓之常然乎,否乎?(《榕村全集》卷八《尊朱要旨•气质一》)
按照李光地的解释,气有中气、偏气之分,中气表现为符合性善之理,而偏气则表现为性和理的过或者不及,即所谓的气质不纯的“杂揉不齐”者。所以李光地进一步解释说:“气之偏者,亦理也,而非理之全者也”,“心之偏者,亦性也,而非性之正也。”(同上)这等于将性善理全统归于人的气质而非天命所致,这显然与朱熹一贯强调的天命“得于天而具于心”的性论有着较大的区别。同时,李光地既认为气的中气、偏气之分,直接关系到理的全不全和性的正不正,却又认为“理统其全”,“理者,当然也”,这就使他的心性合一理论陷人了自相矛盾之中,也使他的理学思想始终带有折中的色彩。
总之,李光地对理学本身并没有作出什么重要的建树,但是因为他积极提倡程朱理学而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作为清代前期官方理学的代表,李光地在推动清代前期理学成为清代官方的主要意识形态和理学发展方向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陆陇其
陆陇其(1630—1693),初名龙其,后改为陇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他的家族自五世祖以下,皆以儒术有名庠序。他的父亲年轻时家道殷盛,后来在明亡的丧乱中逐渐凋落,于是以授书为生。陆陇其在儿时即由父亲教授《左传》,又授六经子史,能“上口成诵,少长励志圣贤之学”。陆陇其14岁时,母亲去世,次年明亡。当兵荒马乱之时,他与父亲四处奔避,仓皇中仍读书不綴。康熙五年(1666)陆陇其37岁中举乡试,这年冬北上入京,次年春会试不第,仍归馆于倪氏。康熙九年(1670)春二月会试,中第三十五名。三月初一在太和殿前殿试,赐二甲第七名进士出身。这一年他已经40岁了。康熙十四年(1675)四月,陆陇其选授江南嘉定县知县。康熙十五年(1676),嘉定发生一件杀人命案,有人诬陷陆陇其讳匿盗凶,他因此被引例革职,不久罢归。康熙十七年(1678),陆陇其至常熟赴席氏馆。当时康熙诏廷臣纂修明史,有人推荐陆陇其,说他“理学人程、朱之室,文章登韩、柳之堂”,陆陇其便进京应试。同年,魏象枢上疏荐陆陇其,极论陆陇其嘉定落职之冤。康熙十八年(1679)再疏,称陆“清操饮冰,爱民如子”。不久,下旨恢复原官。出任嘉定、灵寿知县,后卒于四川道监察御史任上。代表他理学思想的主要哲学著作有《问学录》、《松阳讲义》、《松阳钞存》等。后人将其著作汇编为《陆子全书》。
一、尊朱辟王
陆陇其在青年时代曾学习王学,对王阳明的学术与事功十分推崇。后来他在思考明代灭亡的历史原因时,深感王阳明“良知”之学的空疏和危害,于是转向对王学的批判。
首先,他从政治上批判王学,认为明代的灭亡是亡于阳明学。在他看来,自从明代中期王阳明的“良知”之学兴起之后,直接造成了晚明社会的荡轶礼法,蔑视伦常,从此“风俗愈坏,礼义扫地,以至于不可收拾”,最终导致明代的灭亡,所以他的结论是:“明之灭亡,不亡于寇盗,不亡于朋党,而亡于学术。”(《三鱼堂文集》卷二《学术辨上》)其次,陆陇其从学术上批判王学,认为王学是以佛学的形式取代了传统儒学,同时也冲击了程朱理学,“其流害固不可胜言矣”。陆陇其从政治和学术上全盤否定了王学,那么以什么学说去取代王学呢?在清代前期崇尚程朱理学的历史条件下,陆陇其选择了独尊朱学。他说:
今之世,当尊朱子。朱子者,周程张邵所自发明,而孔子之道所自传也。尊朱子,即所以尊周程张邵,即所以尊孔子,而非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尊朱子,而非朱子之说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三鱼堂文集•外集》卷四《道统》)
为了尊朱,他首先确立程朱理学为儒学正统。他说:“及考有明一代盛衰之故,其盛也,学术一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