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讲义
二、基本题型
最佳型 概念型 因果型 材料型 比较型 否定型 排序型 探究型 组合型 ……
三、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2.1.三三辨审备题选干项————确明定确最题后目答要案求
一辨一:审是:否限制符词合—历—史明史确实考;查的范围 二二辨审::是中否心符词合—题—干明内确容考;查的内涵、外延 三三辨审::是求否答与词题—干—要明求确有考必查然的意逻图辑联系。
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C
土地制度的演变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 (商周)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主要表现形式
概念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概念型选择题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 择题。要求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 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 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 等。
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C.价值观扭曲
C
D.科学发展滞后
考点:文化大革命
最佳(程度)选择题
题型特点:最佳(程度)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
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 维能力。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主 要、重要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 的类型。
B.雅典实行轮流参政议政民主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受到大多数人的抵制
D
D.雅典民主本质上是精英政治制度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市公开课高三历史试题讲评课PPT学习教案
考点:学生对九品中正制及察举制的认识和理解
第5页/共42页
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 D )
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第21页/共42页
题型六 否定型选择题(第10题)
10、(辽宁沈阳二中2010届第二次阶段性考试)下列语句出自不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 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
高中历史试题讲评教案模板十六篇
高中历史试题讲评教案模板十六篇如何上好高中历史试卷讲评二、试卷讲评应把握的三个环节1.要认真做好试卷讲评课的准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讲评前,除认真独立做完试卷每一题这非常基础的第一步外,第二步要进行有关的成绩统计、分析^p 和处理(包括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等),以此来确定本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还要记载得分较低的题目及学生的典型错误,选择题题要记下典型错误选项,文字题要记录典型错误概念﹑不当表述﹑容易遗漏的答题角度﹑知识点等,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分析^p 其出错原因;也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对有创见性的解题方法应加以肯定。
最后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制订教学方案,认真备好讲评课案。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讲清近年出题趋势,既要确定讲评要达到的目的,还要确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备好课,对症下药,才能提高讲评课的质量。
2.要重视和优化讲评过程。
讲评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善于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多给予学生肯定的目光和激励的语言,对优生要鼓励其再接再厉,对差生要用进步的眼光纵向看,从试卷中捕捉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等积极因素。
讲评时要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讲评时,教师要先启发学生说出本题所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时有哪些注意点,然后分析^p 命题思路是什么;如何答题,解题的突破口在哪,什么又是最佳解题途径;干扰因素是什么;为何出错。
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讲评时,教师还应做到多角度设问,变换条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其正确答案是什么。
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讲评时要注重与课本紧密联系。
讲评时,教师要选择与本单元或本模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引申出其他类似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样教师讲评的不仅仅是题目本身,而是该题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内容,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在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上得到深刻的理解。
高三历史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 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讲义
高三历史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丁纪霞【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订正试卷,让学生知道在解题过程中应细心谨慎,并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包括听课、审题和做题的方法与习惯等等),总结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习题讲评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学重点】:纠正错题、分析错因、寻找思路、总结方法【教学难点】:寻找解题思路【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教具】:《期中试卷讲评》(自制课件)、学生样卷【教学过程】:一、试卷总评本次考试由邹城市教研室统一命题,各校统一阅卷。
本试卷涉及必修一、二共18个专题的内容。
30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主要是材料型试题。
总体来看,难度适中,既重视对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体现高考文综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但对普通班同学来讲,难度偏大,及格就是好成绩。
二、成绩分析做卷较好者(班级光荣榜):赵芮、丁宝丽、张明旺、王子坤、张林林、李芸、王美月、曹敏、张雅琳设计意图:树立榜样,鼓舞士气,激发学习斗志。
三、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选择题错的较多的题目:5、7、10、13、14、16、20、22、25、27、292、选择题失分原因:(1)、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能把握材料主题。
(如16、26、29)(2)、欠缺解题方法,排除不掉干扰项,选不出最佳答案。
(如10、13、18)(3)、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把所学知识和材料结合。
(如5、7、9、14、30)3、选择题方法探究探究一:如何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把握材料主题?两种材料形式(一)文字型材料如:7、10、13、14(二)图片型材料如: 57、公元6-7世纪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开始走上坦途;世袭制被彻底废除B、罗马开始颁行第一部成文法;科举制度开始形成C、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郡国并行制度尚存D、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10、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教案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教案【篇一:历史试卷讲评课教案】【篇二: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有感】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有感彭惠琴摘要高中历史新课改以后,高三上新课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进行复习,而为了检验复习效果,最常见的方法是用名目繁多的考试来衡量,小至教师自己命题的单元小测,大至深圳市统一举行的模拟考,但不管什么方式的考试,考后教师总要对试题进行讲评。
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评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本文结合我在高三历史讲评试题的一些体会,简要谈几点拙见,以期方家指正。
关键词高三历史讲评课历史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客观公正、科学高效地讲评试卷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讲评课质量对于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至关重要,也直接影响着考试的效果乃至整个复习备考的成败。
教师通过试卷的评讲,不仅要让学生对阶段性的学习状况有理性的自我认识,而且要在试卷评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试题讲评就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同时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目的。
我觉得要上好一节高三历史试题讲评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考后讲评要及时,不能照本宣科,只对答案。
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要解试卷内容,只给学生对参考答案,这样的讲评干脆不讲,学生最不欢迎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讲评课实际效果甚微。
第二,切忌教师拿着试题按顺序自己一讲到底。
每次讲评试题时,我都根据自己对试题的整体把握,有时先讲主观题,有时先讲客观题;有时先讲古代史,有时先讲近代史,有时又先讲现代史,讲题顺序依每份卷子特点来决定先讲哪一部分。
同时讲评试题时,我觉得学生完全没有疑问的我就不讲,对于要讲的题,我也从不搞一言堂,每道有价值的题我都先让学生先讲,理解不到的我再来补充。
对于选择题,我就让学生讲这道题的考点是什么?你的选项是哪个?凭什么你选择了这个答案?做这道题时应注意什么?对于主观题我就让学生讲这道题的中心语、限定语、求答项、答题方式等分别是什么?你是如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这道题你认为难在哪里?答题时应注意什么?等等。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2015-10-9)
论证有力(抓住要点、切中要害)
(4)段落化、标题化、序号化。 (5)字迹清楚工整,杜绝错别字。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 家改革、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 (19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 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 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 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 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材料 以下是14-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重大历史事件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的《世界史纲》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1. 上表是14-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有关资本主义世界
发展状况的历史信息, 2. 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12分)
•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的异同。
•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培育中国现代工 匠精神的认识。
•
41题评分细则
• 1)异:产生基础:中国工匠以手工劳动为基 础,德国工匠以机器生产为主;来源地位:中 国工匠多来源于奴隶罪犯,地位很低,德国工 匠地位与其他职业平等;培养方式中国工匠通 过心传身授的学徒制方式加以培养,德国工匠 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方式培养.(中国工匠 注重经验总结,德国工匠注重探究,理性思考 )(每点2分,共6分) 同: 都有精湛的技艺且精益求精;都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都受本民族 文化传统的影响;都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 发展.(任意3点6分)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件
第9题 提取有误信息,无法抓住主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16年……孔子……以笼罩天下
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 不攻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 动时期,材料反映了吴虞批判、反对儒家思想的主 张,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孔子阻碍了社 会进步,而是说明儒学阻碍了社会进步,应该反对, 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尊重孔子的主张,故 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学习西方思想的问题,故 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紧扣 材料时间1916年,学生应该可以联系新文化运动 相关知识,据“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 则不得不攻者”的信息即可正确判断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 件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基本结构及学情分析 试卷范围、学生情况及考查重点 (见学案)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2、试卷涉及的主干知识
题号 1-2
3-4
5-8
知识点
题号 知识点
开眼看世界 的局限性和要启 迪国民意识的作 用
9-12
新文化运动的口 号、文学革命、 作用
洋务派级不同人 资产阶级维新派学
变式训练3——依据材料,突破传统观点
答案D 本题考点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是掌握对新 文化运动的评价.
【解答】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 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 B、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 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 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文言文的内容; D、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 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 D正确;故选D.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讲评学案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讲评学案一、讲评目的1、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查漏补缺;2、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比较、评价能力;3、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学科语言,书写,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4、训练学生答题技巧与方法,总结答题规律。
二、试卷分析1、分数统计总分最高分85分,80分以上1人,70分以上2人。
第一卷最高分46分,40分以上6人,38分2人,36分8人。
第二卷最高分39分,35分以上2人,30分以上6人。
2、试题特点①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②注重基础,考察能力,注重中外、纵横结合,符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趋势3、错题统计与错因分析错题统计错因分析①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欠缺。
第4、8、15、18、21题②历史概念模糊不清。
第13、16题,第27题⑴③审题有误,对题干、选项、命题意图不能正确把握。
第2、5题,第26题⑵④提取、理解历史材料有效信息能力欠佳。
第19、20、24题⑤答题不规范导致失分。
第26题⑵,第29题⑵⑥归纳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欠佳。
第26题⑶,第27题⑵三、学习过程㈠材料型选择题1、表格型:①典型例题:第19题②错题原因:题干材料审题不清,未读清表格,对表格中的时间变化不敏感③④:●下图反映的是1956——1965年间我国A 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B 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C 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D 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2、图片型:①典型例题:第20题②错题原因:审题不清,不了解题意,不了解命题意图;没有注意时间对本题的重要作用③④:●右图是《民报》创刊号刊登的黄帝像,此举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C、倡导英雄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概述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㈡材料解析题1、答题方法:考什么——答什么——怎么答2、典型案例分析26.⑵案例1、案例1在何处失分?,据你分析其失分原因是什么?26.⑶案例2、案例3、案例2、3,相比较,哪位同学回答较好,你认为好在哪儿?27.⑴案例4、案例4问题出在哪儿?如何解决?27.⑵案例5、案例6、案例5、6两位同学分别有何优点和缺点?29.⑵案例7、案例8比较以上两位同学在回答上采取了什么不同的策略。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讲评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讲评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高三历史期中试卷讲评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订正试卷,让学生知道在解题过程中应细心谨慎,并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题讲评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学重点】:纠正错题、分析错因、寻找思路、总结方法【教学过程】:一、成绩分析二、试题分析XXX选择题失分较多的设问41题第一问的第(2)问,42题一、失分主要原因:1、方法:审题不清,提取材料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2、知识、能力知识:不能把材料与课本很好地结合起来,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注意结合材料中作者的观点、立场分析问题,受思维定势影响能力:解题能力有待提高,短缺一定方法。
3、书写格式不规范,字体不工整二、展示试题,讲授方法(学生分析样卷存在问题):4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15分)样卷一:样卷二:样卷三:(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常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打算期间矿业政策的特性(5分)样题一:【补偿训练】(2014·新课标I·T40)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XXX(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XXX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
正如XXX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
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
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高中历史试卷分析讲评课 模板
明成祖将都城从地处全国经济文化重心地区的南京迁到当时相对落后 的北京,需将大量物资由南方输送到北方,客观上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 繁荣。所以,选B。
6.图1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 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 本原因是
考查能力 考查学生解读史科、获取关键信
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1847-1852年制造品输华值与 1843-1847年相比,呈下降趋势,中 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经济形态对 英国制造品的抵制,是造成这一现象 的根本原因。所以,选B。而A、C、D 都是具体原因。
方法指导 类型:历史定量分析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以大量的统计资料为依据,用表格、坐标图(曲线图, 柱状图)、饼形图、扇形图等计量手段为呈现方式,考查某一历史阶段(时 期)的相同历史现象或者不同历史现象的变化的表现、原因、特征及趋势。 命题形式主要有表格类、坐标图类、饼形图类、扇形图类等四类;形式多为 图文结合方式,考察历史事物的数据特征:静态、动态;数据关系;数据成 因等。一般在题干中都有某一时期或者地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某一方 面的统计或者变化图等提示语,其求答限制语主要有反映出、根本原因、主 要原因、直接原因、结论是、解读正确的是等等。
考查能力 考查比较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考查知识点 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在土 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 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3)配套措施 (4)作用: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 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2)内容:政策性调整(管理体制、 所有制、分配);制度创新(产权制 度)。 (3)作用: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形 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 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ppt课件
2.展示试题,学生分析样卷存在问题:
4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雍 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 分)
审题不清, 书写不紧凑
6
样题二
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7
样题三
答题格式不对
审题不清
8
【答案】 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4分) 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4分)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 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3分) 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 9 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4
【补偿训练】(2014·新课标I·T40)
参考答案: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 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 发愤之作。 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 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 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 11 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规范 答题
按要求准确填涂了答题卡姓名、考号等项目 书写规范,做到了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在规定的位置答题,字迹工整,行距适当,卷面整洁
心态 方面
进行了有效的复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心态平和,能正确对待题目的难易
23
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分析试卷,寻找产生错误的原
因,引导学生正确解题。 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3、通过试卷讲评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
高三历史讲评课
谢谢
38.材料二 明清家训在其内容和教化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变 化,这主要表现在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 女儿家训大量增加、强化宗子教育、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 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总规族训和家法惩戒的加强等方 面。 ——《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材料三 津村先生肯则诲汝(指长女梁思顺)中央银行制度 大善大善,惟吾必欲汝稍学宪法行政法,知其大意(宪法所 讲比较尤妙),经济学亦必须毕业,而各课皆须于三月前完 了。 ——《梁启超家书——1912年12月致思顺书》 (3)与材料二教育思想相比,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发生了什 么变化?结合所学只是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高三历史一轮文综试卷 (历史部分)讲评课
本课学习目标
1.对本次考试的试卷进行分析,找出出错的 原因。 2.对出错的失分过多的题目进行演练掌握答 题的技巧,规范答题的步骤。 3.学习自我分析,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制 定自己二轮的复习计划,提升自己。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及考试暴露的 问题
试卷总评: 本试卷难易适中,既重视对基础知识的 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高考 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政治文明史14分,经 济文明史32分,思想文明史12分,选修改革 史10分,综合类题目32分
刘锡鸿 郭嵩焘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 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wu)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 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光禄遗稿》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 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10-9)精品PPT课件
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认识通商口岸、洋务运动、维新 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事件。可从是否有利 于中国的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科学化、 教育普及化等方面分析。
注重热点考查
33.(2014年全国卷II)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 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 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 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 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 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基本结构
专题史
必修 政治史 经济史 文化史
合计
选修
讲评卷 20分
53分
12分
85分
15分
通史 讲评卷
中国古 代史
28分
必修
中国近 世界史 现代史
28分 29分
合计 85分
选修 15分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2、试卷涉及的主干知识
史学常识 古代商业 军阀割据 工业革命
古代思想演变 明清海外贸易 古代地方制度 假日变化
2、讲评主观题41题
41.(2015年全国卷II)(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表1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 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 或: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
拓展训练:
谈怎样上好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
谈怎样上好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评讲历史试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不是仅仅把答案简单地交给学生,也不像上一节课文那样有资料可查,有教案可参考,完全凭着历史教师的丰富经验,帮助学生找出出错的原因,避免下一次考试重蹈覆辙,提高应试能力。
特别在高三备考阶段,更应该重视科学评讲,既要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又要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本文试从对高三历史试卷的评讲作一些探讨。
1. 试卷评讲必须讲够及时性原则,不能拖太久考试的目的,并不是全看学生得多少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暴露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所以,一套试题完成后,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专题补差”,这对于落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试卷讲评应及时进行。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的记忆表象,容易及时纠正其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若不及时讲评,学生对所做试题印象会逐渐淡薄。
时间拖得越长,讲评的效果也就越差,甚至使问题积累,造成恶性循环。
不能提高有效的认识前提,对以后的学习造成困难。
2. 历史教师必须在评讲前对学生的考试情况作好数据分析在评讲前教师必须对每一份试卷进行统计,计算每道题学生的得分情况。
尽管这一过程比较麻烦,但却是我们评讲中最关键一步,必须坚持做好。
不然,没有数据分析,就会拿着试卷泛泛而讲,讲不到要害,讲不到重点。
在统计成绩时,我们可以制订一个表格,来对试卷进行统计。
3. 历史教师必须在评讲前必须写出评讲教案一般而言,很多教师是不太喜欢写出评讲教案,因为无资料可查,要写出这样的评讲教案要花一些时间,所以干脆直接对学生进行评讲,这样,导致讲课的随意性很强,想到哪就讲到哪,一节课零零碎碎,完全没有系统性。
那么我们在写评讲教案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要有评讲目的,包括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教师采取的对策。
考试结果的数据分析。
第二,要有评讲方法。
每一道大题都有特定的的评讲方法。
比如第一道单项选择题,一般采用讨论法,由学生讨论确立正确答案。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PPT课件
《界布经雷济顿向森体林系协化定和》制度化方向发展;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的的咨需文要;美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加强。(4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 存在的尺度。”“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1)指出材料一的作者,谈谈你对他这一主张意义的认识。(4分)结合社 会背景说说与同时代的孔子相比,两者在关注问题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6 分)
贸易范围扩大由亚欧大陆间贸易扩大到欧美等各大陆之间的贸易主要贸易商品变化奢侈品为主逐渐拓展为普通居民生活用品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亖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匙运货到另一个地匙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
材料题审题做题一般思路:
1、看题型,明主题。 2、联系专题知识,寻求归属感。 3、看设问,用心“四审”。 (1)审提示语 (2)审限定语(时地人、国、主体) (3)审答项语 (4)审赋分 4、精看材料:带着问题寻找相关有效信息 5、有效表达:
材料三 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 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的基础之上。……然而,只有我们今天面 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 ——1945年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 (3)指出从1942年初到1945年,美国为维护和平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所作的两大举措。 (4分)当时面临棘手的经济问题主要指什么?(2分)指出美国为此所采取的措施,并 对其作简要评价。(6分)
(3)指出从1942年初到1945年,美国为 维护和平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所作的两大举 措。(4分)当时面临棘手的经济问题主要 指什么?(2分)指出美国为此所采取的措 施,并对其作简要评价。(6分)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教案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分析试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掌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并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提高考试成绩。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试卷,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提高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
难点:如何运用历史知识解答试卷中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讲解一些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引出本次讲评课的主题。
2. 试卷分析(25分钟)老师详细分析试卷中的题目,包括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并让学生一起参与,共同找出其中的规律和技巧。
同时,老师要讲解题目涉及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在分析过程中,老师要强调学生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3. 重点和难点讲解(15分钟)老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讲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此外,老师还要讲解一些解题技巧,如如何运用历史知识解答问题,如何组织答案等,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
4. 学生讨论与总结(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答题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总结经验教训。
老师在听取学生的讨论后,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5. 试卷讲评(30分钟)老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对试卷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同时,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答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6. 布置作业(5分钟)老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的难度要适中,既要考虑学生的薄弱环节,又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
7. 教学反思(5分钟)老师根据本次试卷讲评课的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思路提示:
参考观点一:我认为西方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非洲、拉 美、亚洲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史实:1、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 思想: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 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 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外交: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当西方崛起的时候,亚非拉各国相对落后。 比如,中国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 产生,但发展缓慢,受以下因素阻碍:政治上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思想上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 想和创造力。 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亚非拉是被殖民 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第三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内涵相关的史实。评论和阐述自 己的观点: ①判断观点(是否同意)②多角度举出理由(为什么) 第四步:思考所列举史实与“观点”的联系或者影响——所列 举“因素”在“观点”中是如何实现的? (注:如果只答西方或只答中国,最多给一半分数。西方史实和中 国史实至少要各有3个角度也就是6方面史实才可以得满分,如 果少一个角度的史实就扣2分。)
类型 观点 常规评述题 开放式评述题 备注
无需提出新观点 提出观点,观点 具有开放性
材料特点 一般不包括多种 题目要求 观点
答题方式 先述后评;从材 料中提炼题目需 要的史实,围绕 史实展开评论 评论,要求论据 与论点统一
1、先要确定 题目属于哪种 类型; 2、注意部分 材料中一般包括 题目虽要求提 两种以上的观点 出观点,但并 不能随意发挥; 先提出明确观点,3、史论结合 不要拖泥带水; 论从史出 再围绕观点展开 是共性。
第9题 提取有误信息,无法抓住主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16年……孔子……以笼罩天下 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 不攻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 动时期,材料反映了吴虞批判、反对儒家思想的主 张,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孔子阻碍了社 会进步,而是说明儒学阻碍了社会进步,应该反对, 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尊重孔子的主张,故 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学习西方思想的问题,故 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紧扣 材料时间1916年,学生应该可以联系新文化运动 相关知识,据“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 则不得不攻者”的信息即可正确判断
第7题——材料信息提取不准确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 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 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 解释经典”可知,康有为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 调整,其目的就是力图使儒家思想实现近代化 以挽救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 不难知道,康有为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仅仅是 在“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时期,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康有为“最后吸取了西 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 可知,康有为并非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故C 项错误;康有为并未实现中西文化矛盾的调和, 故D项错误。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基本结构及学情分析 试卷范围、学生情况及考查重点 (见学案)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2、试卷涉及的主干知识
题号 知识点 1-2 开眼看世界 的局限性和要启 迪国民意识的作 用 9-12 新文化运动的口 号、文学革命、 作用 3-4 洋务派级不同人 群对学西方的不 同看法 13 (1)中体西用 的含义及评价 (2)维新派学 西学的目的 5-8 资产阶级维新派学 西方的制度和学西 学的方式 14 评述题:对传统文 化的看法
参考观点二:我认为西方的崛起主要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但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响。 史实:1、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 (思想)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 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 范围内确立。(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外交)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2、 中国古代文明长期世界领先,对西方产生巨大影响。 比如:经济上: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在清前期以前 一直世界领先。政治上: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到欧洲,尤 其是科举选官制度影响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科技上:中国古代 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对西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革、为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促进欧洲资本 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对外贸易上:中国古代陆上丝 绸之路连接欧洲和中国,以及郑和下西洋,都促进对外贸易的 发展。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传播了中国先进的技术和文明。
答案D 本题考点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是掌握对新 文化运动的评价. 【解答】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 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 B、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 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 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文言文的内容; D、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 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 D正确;故选D.
3、选择题解题方法总结(见学案)
四、讲评主观题
1、失分最多的题目是:
13题第(1)和 第(2)小题第二问的“不同”
及14题;
典型试卷1 满分卷
典型试卷2 布局合理 条理清晰
典型试卷3 满分卷(13题第(2))
典型试卷 4 满分卷(14题)
四、讲评主观题
3、主观题解题方法总结(见学案)
五、课堂拓展:两类评述题的答题方法比较
第8题 对重要时间不敏感,时空定不准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戊戌变法是中国 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 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解答】根据所学,这一时期国人的认识才开始从学习 器物向学习政治转变的过程中,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 “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表明,随 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华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人们 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甲午战 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关注日本的发展 经历,并不等于认同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错误;根据 所学,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洋务破产与 《日本国志》的关注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 故选B
课堂小结
不论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需要做到:
面宽 线顺、
点透、
题号 知识点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3、考试成绩分析(满分85分;及格51分) 最高分79分;最低分24分
分数段 70分以上 60分以上 51分以上 51分及以下 人数 3人 14人 共31人 17人
二、课前订正及自查(见学案)
三、讲评选择题
1、选择题错误情况统计
题号
错误 人数 答错 率% 排行 榜
1
3 6
2
2 4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3 12 13 10 33 20 30 19 9 12 46 24 26 20 66 40 60 38 18 24 3 7 6 9 1 4 2 5 10 7
11 12
第3题 归纳概括能力差
【解答】【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人们对 “机器之利”的认识的差异,故D项正确; 根据材料“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 无法反映是指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C项错 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从南至河南一带对机器 生产的认识的地区差异无法直接得出近代新 兴力量始于南方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中 强调的是认识不同,无法直接得出工业发展 不平衡的结论,故A项错误。【答案】D
变式训练2——关注关键时间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 力。由“甲午一战”、“在文化自觉上又进 一层”可知,“中国知识精英”是指以康梁 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这说明其学习的着 眼点,由器物层次进步到制度层次。
变式训练3——依据材料,突破传统观点
变式训练:开放式的评述题(见学案)
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评述” 第二步:解读“观点”的内涵(如:时间界定、包含因子等) 观 点梳理:归纳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有几种观点? 观点1:近代欧洲崛起是欧洲文明自身发展的结果(欧洲中心论): 观点2:近代欧洲崛起是其它地区文明影响的结果(反欧洲中心论)
第10题 基础知识不牢固,无法排除干扰项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从鸦片 战争后开始,故排除A项;材料“1920年 1月”“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 说明 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故B项正确; C项从甲午战后民族矛盾空前严重的情况下 开始,故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变式训练1——扣教材抓主旨(见学案)
1、【解答】A项,19世纪70年代,中国在魏源等早 期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下已经开始引进 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该时期的洋务学堂有可能 学习蒸汽机及其运行原理,故A项正确. B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银 行是盛宣怀在1897年创立的中华通商银行,时间晚于 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 C项,19世纪70年代中国行政机关机关没有元首,故C 项错误. D项,19世纪70年代中国仍属于落后的封建国家,不 会接受欧洲的民族主义,故D项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