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兴八首》
背景:国家动荡不安, 诗人客居他乡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 然面临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 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本文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 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一个 基调: 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秋兴: 因秋感兴 , 点明季节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秋霜)使长江两岸枫林衰败飘 零, 巫山巫峡气象萧森。
时节 地点 写出了夔地草木摇落、萧飒哀残的景象。 凋:使 ...... 气:气象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凋伤:
本来寓衰飒之气,
巫山巫峡,格局大,格调颇为劲健。 “ 气萧森 ” 不仅指草木摇落,也 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
颔联:“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
要一气读出,然后作延长音。木、江 颈联: “悲”“常” “病”“独”等字要重读以示沉重。 尾联:宜慢读,并读出自怜自嘲的 况味。
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首联: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 的壮阔图景。 风 —— 急 天 —— 高 猿 —— 哀 渚 —— 清 沙 —— 白 鸟 —— 飞 每一种景物在这特定的环境下富有特别的意义。 既有耳闻又有目见,使人感到“悲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啸哀:猿的叫声凄厉。 渚(zhǔ):水中的小洲。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 回旋 。 夔州巫峡一向以猿多著称,“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 秋日天高气爽,峡口却猎猎多风。 诗人的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 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 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哪些词语形成对仗?
联系写作背景,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 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遭贬。自己一片赤诚, 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 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 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 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 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埋怨。
昭君 人

绝代佳人
埋没汉宫
。 。

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
中 心
描写巫峡一带秋景,烘托出阴沉萧 森、动荡不安的气氛,抒发诗人忧 国思乡之情和漂泊孤独之感。
小 结
这一首诗,从夔州的秋景起兴引发感慨,表 达了对“故园”的思念。不但悲自然之秋, 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
写景抒情 壮阔苍凉之景 漂泊孤独之愁 感伤时世之慨 前四句,中心词:气萧森 后四句,中心词:故园心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 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 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 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 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 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
《 咏怀古迹 》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 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 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 融情于景: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树叶, 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营造出壮阔 深远意境,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怀。
2 无边 不尽
突出了壮景、放大了阵势。
3 这辽阔空旷的秋景,一方面让人振奋, 渴望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滚滚江水,又让人产生时光流 逝,功业未成的慨叹! 4 诗句对仗工整,增添了诗意和气势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 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 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 实意义,后人誉其诗为“诗 史”。 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汲 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 众长,兼备诸体,形成反复 咏叹、沉郁顿挫的风格,对 后世影响很大。誉其为“诗 圣”,他的律诗在唐代诗人 中最为出色,他首创的“即 事名篇”的乐府诗,对后世 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影响很 大。
远嫁异域 悲苦一生 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 生不能归乡, 死永葬大漠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自她离开汉家皇宫,便远去塞北荒漠, 身后只留下一座青冢面对着大漠黄昏。


对比: 去 留, 生 死; 紫台 朔漠, 繁华 与 荒凉。 衬托出昭君的不幸。 环境描写、对仗工整: 紫台 青冢; 朔 漠 黄昏。 突出大漠的荒凉。 此联: 写尽了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死 后的孤寂与冷落。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1, 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2, 由上到下描写了风、天、渚、沙、猿啸、 鸟飞,等长江边的深远空旷的秋景。 3 , 营造了悲秋伤感的氛围。 4, 此联 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 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落木: 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 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 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 萧萧: 既见到,又听到,劲疾肃杀。 滚滚: 气势磅礴。
表现什么心情?
(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 主旨的那个词语。)
(怨恨)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千山万壑随着奔流的江水,奔赴荆门, 那里至今还保留有明妃生长的村子。
雄奇壮丽
气象雄伟
赴,写活山水,引出下文感慨万千
生长地 烘托 昭君 不平凡 性格坚强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自她离开汉家皇宫,便远去塞北荒漠, 身后只留下一座青冢面对着大漠黄昏。
强烈的思乡之情。


3:表达了诗人对昭君的同情。 1,昭君思乡 2,作者思乡 主谓倒装句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以来琵琶弹奏的胡乐声中 分明还在诉说着她的怨恨
千载之怨 中心词
家国身世

那凄切、幽怨的琵琶声 融入了诗人深切的情感 弹 音乐 诉说
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造成 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长江两岸,望不到尽头的树林,树叶被狂风吹落
颔联:从大处着眼。落木纷纷,可知是
深秋,叶本无声,而‘萧萧’有声,其境 界阔大可知了。‘无边’,写出景象的壮 阔,又可见秋意正深,其肃杀之气已经遍 临天下了。其‘滚滚’而来的江水,是多 么地一泻千里而不可阻挡啊!这两句写得 境界阔大而意境深远,而气象寥廓肃杀, 于苍茫之中又增添了多少的悲壮啊!”
个人 家国
主旨


《 咏怀古迹 》
杜 甫
• 看到古迹,产生感慨,抒发自己的情怀!
《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时间: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 元年的秋天。 3、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 刘备、诸葛亮; 4、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一生漂 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这首诗写了什么人,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上波涛汹涌澎湃,好象卷到了半空。 夔州山上风云滚滚,阴沉沉地压向地面。 视觉变换

由下及上 波浪滔天 气象萧森 兼: 连
由下及上 风起云涌 苍凉沉重

景象


间:面
塞: 山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巫山巫峡气象萧森,枫树林,江水,乌云
江上波涛汹涌澎湃,好象卷到了半空。 山上风云滚滚, 阴沉沉地压向地面。


一: 意境高远、 苍凉 明丽清新 二: 画面壮阔, 意境深远 心情激荡 有广阔的时空感 三: 羁旅之愁, 孤独之感 四: 忧国忧民, 感伤时世
悲: 八层含义
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 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诗人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有时代的苦难, 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诗人肺病、疟疾、风 痹等病发作,最后耳聋齿落,百病缠身,潦倒不 堪。)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 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 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 的悲哀。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触景生情: 菊花,引发羁旅之思 孤舟,产生漂泊孤独之感 对仗工整: 他日泪 故园心 写出思乡之 苦之久
。 。
两开: 时间ຫໍສະໝຸດ Baidu, 花开 也是 泪开 一系: 一直系着,舟系 也是 心系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风霜凄紧,严冬将至,人们纷纷拿起剪 刀裁尺,赶制御寒冬衣, 傍晚时分,高高的白帝城上,传来急促 的捣衣声。 砧:捣衣声
朗诵提示 首句要读得高亢激昂,次句要读得回环 婉转。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 这两个字; 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 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鸟飞回:想象,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 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 那一天吗?
岁暮日晚 羁旅无依 视觉、听觉,烘托出凄凉气氛
寒冬到了 对照 年关也近了 别人家的忙碌情况, 漂泊万里的孤零的自己。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人的关注点,由景物转移到生活中来。


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 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家的味道 很浓,自己只有江面上的一只孤船,故园 难归,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 伤感!
波浪滔天 暗示什么?
风起云涌
• 暗示
局势动荡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气萧森, 包含哪些内容: 枫树林, 江水, 乌云 巫峡,波浪在地,却兼天而涌;巫山, 风云在天,却接地而阴。 诗人极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暗示局势动荡, 内心忧思翻腾。
才华横溢
怀才不遇
身葬荒漠
漂泊异乡
(千载之怨)
(深沉埋怨)
中 心
借咏王昭君埋没汉宫、远嫁异域、葬
身塞外的不幸遭遇,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长年漂泊、功业
无成的悲苦情怀!
咏史诗
古人、古迹 1. 2.
3.
追思缅怀 感慨自己
告诫统治者
三,鉴赏咏史诗三步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 史实 )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 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 感情 )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 技巧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当初,仅在画像上,曾见过昭君的青春容 貌, 如今,只有佳人的幽魂,在月夜空自归来
斥责昏君 心系故土 责问 同情 讽刺责问昏君,悲凄的想象,表达无限的 同情
“环珮空归月夜魂” 的 “空” 如何理 解?
1:空,表面上说回去已无意义。
。 。
2:魂魄在月明之夜回到父母之邦,突出其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停留此处的时间很久了,再一次看到这 里的菊花开放, 往日流过的泪水禁不住又流下来了。 孤独的小船一直系在岸边,也系着我对 故园长久的思念。 触景生情 故园之思 暗示停留时间久,思念之苦之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触景生情, 抒发感慨。 “丛菊两开”,指流落三峡历经了两秋; 开: 花开 泪开 “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 系: 舟系 心系 “他日泪” 则生悲情于从前, “故园心” 则托相思于万里。


古诗:
古体诗 近体诗 律诗 8句,
(唐以前) (唐以后) 绝句 五律 七律
近体诗: 律诗:
《蜀道难》 《石壕吏》 《琵琶行》 是古体诗吗? 是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 先秦 屈原 楚辞
杜甫
现实主义义诗人 先秦 诗经


壮阔苍凉
沉郁顿挫
忧国忧民 感伤时世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 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 少陵。祖籍襄阳,迁居巩县 (今属河南)。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 官”的地主家庭,处在唐朝 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 怀抱忠君爱国、积极入世的 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 坎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 重的时代苦难,因而能对下 层人民的疾苦寄予诚挚的关 怀和同情。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主卷土来?
(1)弄清史实——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 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 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 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2)体悟感情——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 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 的。 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 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3)分析技巧: 两首诗有何不同之处? 杜牧诗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江东子 弟卷土重来的设想做证据宣扬了百折不挠的精 神,颇有积极意义。王安石的诗先分析项羽面 临的形势,再针对杜诗的说法,说明项羽人心 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