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菊与刀》有感

合集下载

读《菊与刀》有感社会学民族读后感5篇

读《菊与刀》有感社会学民族读后感5篇

读《菊与刀》有感社会学民族读后感5篇第一篇:读《菊与刀》有感社会学民族读后感读《菊与刀》有感摘要:日本是一个有着显著特色的民族,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性格,《菊与刀》使我了解了日本得各种文化,透视了日本人的各个方面的特点,本文从作者本妮迪克特的学术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两方面来谈我的读后感。

关键字:菊与刀、读后感、研究方法、民族性格《菊与刀》是二战临近结束时1944年本妮迪克特为美国政府写的一份有关日本的报告。

这是一本反映日本民族性格的经典的人类学文化著作或是社会学著作,我总结我看书的历程和《菊与刀》的精彩内容我收获了许多真正属于自己的宝贵东西。

从大一开始有许多老师推荐我们读《菊与刀》,历史老师,社会学老师,人类学老师都对此本书给予非常高度的评价,由此大一我就开始拜读了本妮迪克特这本被经典之书,以前是因为好奇心粗略地浏览了一下,目的只是想了解一下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荣获经典称号,这次我是出于探究日本民族性格和探究本书的精华的双重目的精读,收获比较多,终于明白了《菊与刀》的经典和价值,也领悟了经典是需要多次品读,如果一眼就看穿这只能算是通俗,谈不上学术谈不上经典。

一、人类学家必须有发展研究日常琐事的技术《菊与刀》给我最大的震撼和启示不是其研究成果深刻的准确的把握了日本人的民性,不是为美国军事外交提供了正确的决策指导,而是本妮迪克特的研究方法、研究理念。

“人类学家必须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各种生活习惯仔细研究”,“没有任何差异是不能理解的”,从这些话中启示我要学会去分析思考生活中的琐事,要重视细节,要明白在生活中的每一个习惯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举止背后都有故事,都体现了一定的东西,没有任何差异是不能理解的,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肯定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肯定是由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特征等造成的,这种差异并不因为它小就无关紧要,就不需要重视。

本尼迪克特绝对日常琐事的研究是极有天赋的,也是极其重视的,这是我急需从作者身上学习的最为宝贵的经验——对任何事物都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有足够的重视。

菊与刀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菊与刀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菊与刀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菊与刀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菊与刀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菊与刀读后感1这是一本相当难懂的书,基于本身它的研究对象———日本,就有很大的矛盾性。

而且美式描写方法加上人类学家的研究方式,这本书让我拥有了很深的感受。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

此处用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

,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

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

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

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

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

表示义务的词汇往往涵盖一个人的负债意识从最大到最小,这个词便是恩。

一杯冰水纵然微不足道,但总归我钱那个家伙一份情,这会影响我的荣誉。

不管是一钱抑或半钱,背负着这份人情债,我将死不瞑目对琐事如此过敏,如此痛苦而且易于受到伤害在日本被视为美德。

欠债意识会使人很容易被冒犯,日本人证明了这一点。

日本人否认美德有与邪恶作斗争的含义,没有任何恶是人类灵魂所固有的,那些粗暴也只是人之常情,是人类不应该谴责的幸事。

菊与刀读后感2结构还是不能很好把控,历时也太长,前思不接后想,很难微言大义,没有很好的把握作者的题旨与意图。

菊与刀读后感2000字6篇

菊与刀读后感2000字6篇

菊与刀读后感2000字6篇在写读后感中,我们可以深入思考书籍所呈现的思想和观点,通过阅读后的感悟,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内容,一起来写读后感吧,下面是网作者为您分享的菊与刀读后感2#字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菊与刀读后感2#字篇1好长的时间,都没有细细读一本小说。

闲暇时,只是看一些短短的文字,比如林秋雨先生的文字和冰心散文等。

偶尔在网上看到博友推荐的《沧浪之水》,便一读而不可收拾,连续读了几个深夜。

这部小说带给我深深的心灵震撼,以至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现以文字表达读后之一二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用水清濯缨比喻明世则仕,用水浊濯足比喻昏世则隐。

然而面对日益浮躁和喧嚣的世界,即便用尽沧浪之水,也难以洗涤心灵的蒙尘。

作者取名《沧浪之水》大概意义至此。

这本书以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和令人信服的情节,把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娓娓道来。

叙述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抑郁;时来运转,名利双收的苦涩。

在真实地展示他的人生旅程之际,把折磨他的人生难题缓缓解开。

这本书充分展露了目前知识分子面对当代社会的迷茫困惑和选择。

池大为是当代一介高级知识分子。

作者开篇介绍了他的出身背景,父亲-一个一身正气的老知识分子,对他的刻骨铭心影响,他骨子里流淌着父亲的血液——正直坚韧有骨气。

研究生毕业后,他经历了人世间人情冷暖、一系列生活窘迫后,对人的尊严、清高的价值发出了有力的质疑,对个人的小自由和权势人物的大自由做了鲜明的对比,对生活意义思考的荒谬与现实生存法则的鲜活进行了实实在在地碰撞展示。

最终,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使命感、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知识分子,一个清高、有个性、自尊的人,在机关工作和现实生活的重压下,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艰难转变,从而一路顺风平步青云,实现人生的彻底改变。

小说的前半部分,用了大量的笔墨,刻画池大为抵抗和坚守心灵的过程,这种过程也是他的责任感、良知和人格意识的具体表现。

菊与刀个人观后感600字

菊与刀个人观后感600字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菊与刀个人观后感600字,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图书。

菊与刀观后感600字1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家文化的象征。

该书以《菊与刀》命名,象征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在我看来,菊代表了日本民族中谦和,随性的一面,同时也说明日本民族具有菊一样的品质。

刀则让我想到了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

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希望与毅力,同样也代表着日本民族好战的一面。

“菊与刀”这三个字更能充分的概括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谦虚和善,既忠贞又心存叛逆,既顺从又不愿受人摆布等等,都能体现出日本人矛盾的性格特征。

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强烈的效忠对象,虽然一直扮演着“傀儡”的角色,但日本人对的效忠感却从未消失。

正如书中所说“和日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的日本不是日本”,“没有的日本是难以想象的”“是日本国民宗教生活的核心,是日本国民的象征,是个超越宗教信仰的对象,即使日本战败,也不会受到谴责”等。

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

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

日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

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

在日本,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

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

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身上。

但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

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

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

菊与刀读后感500字通用5篇

菊与刀读后感500字通用5篇

菊与刀读后感500字通用5篇读后感是我们对书籍内容的感悟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道理和精髓,每次写读后感都是一个让我们展示语言表达能力的舞台,需要用心表达,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菊与刀读后感500字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菊与刀读后感500字篇1我偶尔也会从一些书籍上了解,看到一些犹太人在曾经遭受到的苦难,但看了《安妮日记》之后,我更加体会到了犹太人那曾经铭心刻骨的痛,就如同当时可恶的日鬼子侵略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的痛,痛入骨髓。

这本书是从一位少女:安妮的角度出发的,写了一位少女对当时德国法西斯侵略犹太人的看法、悲愤和无能为力,还有自己以及自己家庭在这一事情是的遭遇。

事情是这样的:安妮本来和爸爸皮姆,妈妈和姐姐玛格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还有莱丝、月波等朋友,虽然和家人、朋友有时候也是会闹矛盾的,但一般时候还是会相处的很快乐。

但是,渐渐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开始迫害犹太人,开始不可避免的种族歧视。

外头的风声越来越紧,安妮一家没办法,只好放弃家中的一切和小猫莫耶,躲进了位于爸爸单位的秘密后屋,开始了逃亡生活。

跟弗兰克一家一起躲进秘密后屋,跟弗兰克一家一起躲进秘密后屋的还有范达恩一家,后来又来了牙医迪塞尔。

但是秘密后屋之间的人与人相处并不好,饭菜难以下咽,衣服破破烂烂,环境恶劣,让所有人的脾气都不好。

但是安妮一直乐观,直到最后秘密后屋的人都被抓了去……安妮在这么一个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乐观,坚持“写信”给日记本姬蒂,乐观面对生活与艰苦,而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为什么不呢?当然,当她被抓去的那一刻让所有人都心痛不已。

现在,让我们祝福犹太人吧,请他们忘掉痛苦,重拾未来!菊与刀读后感500字篇2如果你要是问我世界上什么是最珍贵的东西,我不会回答:钻石、宝石,我一定会不假思索、二话不说的选择: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时间是不会等人的,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是无价之宝,是用什么都换不回来的东西,所以一定要珍惜今日,不要什么事情都推到明日。

2023年菊花与刀读后感(通用6篇)

2023年菊花与刀读后感(通用6篇)

2023年菊花与刀读后感(通用6篇)菊花与刀读后感1菊花代表皇权、谦和、隐逸,而刀象征着日本的武士刀精神,代表武力、好斗,而这矛盾的二者恰恰代表了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令日本成为了一个令所有学者都费解的民族。

曾有一段时间迷醉于日__化,极为痴迷地赞叹日本茶道中蕴含的深意、淡然的技巧,还有那日本建筑沉寂、古典、稍纵即逝的美感,以及日__学中隐晦细腻、境界唯美的表达。

这一种痴迷正如我之前对埃及的念想,尼罗河上夕阳笼罩的埃及,在太阳神拉的照耀下,时光永恒地停留在金字塔的尖端。

那是单纯从灵魂深处传来的,对文化的渴求和震撼。

对日本有所了解,是通过李兆忠的《暧昧的日本人》和《东瀛过客》,而喜爱日本却因各种精美的文学作品,如川端康成《雪国》、《叶隐闻书》、《阴阳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心中始终存在一个疑问,为何那个固守过去、传承经典的日本可以如此毫无芥蒂地接受现代文明,同时又可固守原有的传统,这令人总是禁不住想要堆出“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式,这个答案唯有我在看了历史的那部堪称经典的著作时才得到了解决,它就是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着的《菊花与刀》。

当时作者受到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针对二战后美国到底该如何处置日本,日本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民族,做出一份出色的报告,作者果不负重任,虽然她的一生从未到过日本,但却能从各种文献和战俘的口述中还原出日本人性格的本质,甚至连日本人都对这本书对他们的了解程度不住地赞叹,成为了解日__化的公认最佳读本,至今畅销不衰。

《菊花与刀》由日本人矛盾的本性、岛国的特性引出,深刻地探讨了这种矛盾性格在日本社会、军事、文化、政治各种现象的体现,从而揭露了日本人那些“奇怪”行为的本质。

书中介绍了日本人的道德观、情感圈、自我修养、儿童教育等,其行文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日本人的特点正如文中所说“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崇美、既蛮横又有礼、既刻板又善变、既保守又易于接受新的方式。

菊与刀读后感800字

菊与刀读后感800字

菊与刀读后感800字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菊与刀读后感800字(一)对于日本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我想所有稍微了解中国近历史的人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这种情感也许会随着时代改变而变化,随着那场战争越来越离我们远去而有变化,但是中国与日本却永锭会有剪不乱理还乱的微妙关系。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小到大看过不少抗日影片,上过历史课,同时又在日常生活水平使用着日本的产品,享用着日货带来年方便。

所以我对日本也怀有矛盾的心情。

所以对于自己这种矛盾的心情,我也希望通过更多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而找到更适合的态度。

于是决定选择此书。

如书名“菊与刀”所述,日本人呈现给世人的是极为矛盾行为。

“菊花与刀”两者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

日本民族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有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层,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序上表现出来的。

”为了解释日本人的心理特征,民族特征当然不能忽视社会压力对成人的约束作用。

但是作者也没有忽略对日本人个体的成长过程所受的培养模式的关注。

这其中就涉及到社会化地人格的塑造作用。

根据美国社会学者帕森斯的理论,“人格也是一个系统,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制将文化械式——价值、信仰、语言和其符号内化为人格系统,使人格系统得以结构化,通过这个过程,行动者才愿意把动机的能量投放于角色之中,即愿意遵守规范,进而使人格系统与社会系统的机构相一致”。

一个好的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这种洞察力不仅体现在对研究对象的解程度上,我想还应该体现在对事特发展趋势的准确预见性上。

在本书的末尾一章“投降以来的日本人”中,作者提到日本的国家非军事化,将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并预言:“日本假如不把军事化列入预算,她如愿意,不需多少年便能工巧匠自己人的繁荣打下基础,并可成为东方贸易中不可缺的国家。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籍,通过对日本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对比,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书中通过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描绘,展现了日本人的独特性和传统价值观。

菊花作为日本的国花,象征着纯洁和高贵,体现了日本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而刀则代表了武士精神和忠诚,体现了日本人对勇气和荣誉的追求。

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与此同时,书中也对美国文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美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与日本的集体主义和传统价值观有着明显的不同。

通过对这两种文化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以及如何在这种冲突中寻找共同点和和解之道。

在阅读《菊与刀》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反思了自己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一个专业读者,我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和多样性,以及在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价值观。

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

总的来说,读完《菊与刀》让我受益良多,不仅增加了对日本文化和美国文化的了解,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希望通过不断地阅读和学习,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交流,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菊与刀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

菊与刀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

菊与刀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菊与刀读后感范文(通用20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菊与刀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菊与刀读后感篇1作者,【美】鲁斯·本尼迪克特(1944年,受命于美国政府,收集各项资料,完成了这份报告,并在报告中阐述自己的推断。

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决策与她的推断意见一致,他准确的预见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人类社会总是在设计自身的生活。

如果某些其情况的处理方式和评价方式被赞同,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人就将其视为全世界的基本理论,不论困难有多大,他们都将这些结论集合为一体。

”翻开《菊与刀》一书,却一眼看到此等传播学直论,讶异之余不禁暗叹这位“日本通”美国作者对于人类学的博识。

书中,诸如“舆论调查的结果只不过是让我们对已知的事物多增加一些了解罢了。

”等观点,对于研究传播学的,研究成见之形成于成见之顽固的学者而言,都是极有意义的。

当然,此书的更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对于传播学的涉猎,而在于作者对于日本国民性的深刻洞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地理人文环境各有不同,国民性的形成也各有特点,但是日本国民性的了解,对于自身国民性的观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因为对于一民族而言,毕竟是有其共通性的,如作者说:“任何文化传统中,都包含了关于战争的信条。

”如果对这些基本理论不甚了了,却对其他民族之好战或其他秉性肆意攻伐,未免贻笑方家。

日本人对于等级制度的依赖是令人震惊的,这一点也久为观察家所诟病。

但是这个民族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制度,形成的充斥于社会每个角落、每个领域的民族风气,却是同样令人震惊的。

也许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并不存在所谓“劣根性”,而只存在畸态发展、不善于整合运用的懒惰国民。

现代人不勤于完善自己,便将罪过推到古人身上,将所有过错都推脱到“国民性”与对象模糊的“历史”上,是极为自欺欺人且不负责任的。

这样的习气、习惯之下,永远无法使得民族性得到改善,而只会使得族群驶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愈加放肆与消极。

读书笔记《菊与刀》[推荐5篇]

读书笔记《菊与刀》[推荐5篇]

读书笔记《菊与刀》[推荐5篇]第一篇:读书笔记《菊与刀》“日本人生性好斗又谦恭温和,崇奉军国主义的穷兵黩武却又同时具有耽美特征,桀骜不驯而又彬彬有礼,冥顽不灵又顺从灵活,忠诚守信时又出尔反尔,勇敢而怯懦,保守而尚新,如此这般……”——《菊与刀》露丝·本尼迪克特戏说日本:一只跳出井底的青蛙——耻感与傲慢并存日本,一个出自小小岛国的民族,能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掀起如此巨大的风浪,搅得整个环太平洋乃至整个世界天翻地覆,也正因文这出“表现”,让诸多人对日本的审视乱了阵脚。

露丝·本尼迪克特出于战后美国对日本管理的需要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日本国民的特性说的很是详尽,也让世人认识到了日本与欧美价值观等的不同。

但即便是对“义理”、“自杀”这样重要的日本专属标签的缘由也交代不是很清楚,也就是日本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统,如同上述文中对日本人矛盾特性的种种描述,看似日本人很好地调和了对立的性格特质,但日本“波浪式”的历史事实证明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不可否认大和魂意蕴出一个伟大的民族,具有东方人诸般良好品质,即便是在今天“日本制造”也是很受欢迎的。

然后先天不足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又给其劣根性提供了土壤,谦卑和自大交互成了日本千年可笑而又可耻的历史:我们眼中的日本最早在中国出现是几千年前的史书上,当然是以“夷”、“倭” 的身份出现的,要说起与中国的渊源那就得从隋朝讲起。

也不知道日本岛上的猴子什么时候变成了人,总之他们从树上下来以后就发现自己竟然是“世界”的主人(因为那个世界实在太小了),蹦跶了些年,也不知道哪个不要命的人乘船渡过了日本海,才开始知道原来自己只是水中的一个小点。

日本皇帝“君临天下”久了自然就感觉不可一世了,开始给中国,也就是当时的隋朝写信,信的抬头就是“日出国皇帝致日落国皇帝”,好家伙自己是比这边早几秒钟看见太阳就如此称呼自己,那收信人是谁呢?也不是个善主,正是“赫赫有名”的隋炀帝。

这还得了天朝的威严由来已久,赶紧回信骂了一顿。

菊花与刀读后感(精选3篇)

菊花与刀读后感(精选3篇)

菊花与刀读后感(精选3篇)菊花与刀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菊花与刀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菊花与刀读后感1菊花代表皇权、谦和、隐逸,而刀象征着日本的武士刀精神,代表武力、好斗,而这矛盾的二者恰恰代表了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令日本成为了一个令所有学者都费解的民族。

曾有一段时间迷醉于日本文化,极为痴迷地赞叹日本茶道中蕴含的深意、淡然的技巧,还有那日本建筑沉寂、古典、稍纵即逝的美感,以及日本文学中隐晦细腻、境界唯美的表达。

这一种痴迷正如我之前对埃及的念想,尼罗河上夕阳笼罩的埃及,在太阳神拉的照耀下,时光永恒地停留在金字塔的尖端。

那是单纯从灵魂深处传来的,对文化的渴求和震撼。

对日本有所了解,是通过李兆忠的《暧昧的日本人》和《东瀛过客》,而喜爱日本却因各种精美的文学作品,如川端康成《雪国》、《叶隐闻书》、《阴阳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心中始终存在一个疑问,为何那个固守过去、传承经典的日本可以如此毫无芥蒂地接受现代文明,同时又可固守原有的传统,这令人总是禁不住想要堆出“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式,这个答案唯有我在看了历史的那部堪称经典的着作时才得到了解决,它就是由美国着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着的《菊花与刀》。

当时作者受到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针对二战后美国到底该如何处置日本,日本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民族,做出一份出色的报告,作者果不负重任,虽然她的一生从未到过日本,但却能从各种文献和战俘的口述中还原出日本人性格的本质,甚至连日本人都对这本书对他们的了解程度不住地赞叹,成为了解日本文化的公认最佳读本,至今畅销不衰。

《菊花与刀》由日本人矛盾的本性、岛国的特性引出,深刻地探讨了这种矛盾性格在日本社会、军事、文化、政治各种现象的体现,从而揭露了日本人那些“奇怪”行为的本质。

书中介绍了日本人的道德观、情感圈、自我修养、儿童教育等,其行文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刀和菊读后感最新5篇

刀和菊读后感最新5篇

刀和菊读后感最新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条据文书、汇报材料、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eflections, written documents, reporting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刀和菊读后感最新5篇很多人在读后感中表达了对作者的深深钦佩之情,为了能写好读后感,我们需要多角度思考,展示自己独特的观点,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刀和菊读后感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菊与刀读书心得体会参考5篇

菊与刀读书心得体会参考5篇

菊与刀读书心得体会参考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对照材料、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eference materials, planning scheme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菊与刀读书心得体会参考5篇优秀的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成果,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菊与刀读书心得体会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菊与刀》读后感范文

《菊与刀》读后感范文

《菊与刀》读后感范文《菊与刀》读后感范文(1)从民族情感来说,我是对日本这个国家抱着仇视心理的,不为别的,光只是侵华战争中被日本杀戮的国人就足以让每个中国人同仇敌忾。

还记得求学时与友人谈论日本怎样怎样,友人告诉我,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全面去了解,他推荐我去看《菊与刀》。

当时就在图书馆借阅了这本关于研究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书——《菊与刀》。

时过六载,再一次在单位职工书屋看到此书,心中想到了之前的无知与浅薄。

因此,我又看了一遍。

《菊与刀》是一本讲述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最著名的代表作。

菊是美丽淡然的,而刀锋利代表杀戮。

用这两个相对的事物来揭示日本人(日本文化)的矛盾性格可谓是独具匠心,鲁思·本尼迪克特以“菊”与“刀”来作为切入点,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给我们研究日本人及日本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在日本,“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精神的象征,作为一本研究日本文化的专著,《菊与刀》充分地描述了日本人及日本文化中异常矛盾却又“和谐”相处的可怕之处。

该书共十三章,较为深刻全面地揭示了这个大和民族的民族文化底蕴,而其中以“忠君”和“耻感文化”尤为突出。

本书虽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方国家研究日本的学说,但作为一衣带水的中国来说,如何对待这个从两千多年前就与我们紧密联系的国家,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诚然,日本在华夏民族史进程中给中国带来深刻伤痛,如明朝倭寇犯进,南京大屠杀,但是,从文化上应该全面分析对待日本。

《菊与刀》读后感范文(2)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道的象征,这二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温和又好斗,爱美又黩武,尚礼又倨傲,善变又顽固,驯服又专断,忠贞又反叛,勇敢又怯懦。

本是作为一个西方人没有带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比较冷静的旁观者来写这本书的,应该是比较客观吧,这本书在日本也引起轰动。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推荐5篇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推荐5篇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推荐5篇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篇1在巴黎圣母院的两座钟楼中,有一个手工雕刻的拉丁词“命运”。

它深深地刻在那里,看着圣母院百年沧桑。

这本书围绕它展开。

巴黎圣母院,在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的笔下,美与丑、善与恶、人文与宗教在这里对峙、碰撞、爆发。

最明显的是美和丑。

外表天生丑陋的卡西莫多,配得上任何可以用来描述外表的贬义词。

雨果一出现就开始描述他的形象。

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巴,一只眼睛,整个身体都变形了,愤怒到连壮汉也被吓了三分。

但他的心天生善良美丽。

他可以在不冒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拯救埃斯梅拉达。

他可以抵抗乞讨团伙的攻击至死。

他坚韧不拔。

虽然他的外表是邪恶的,但他追求他所爱的,保护他所爱的。

他有点愚蠢,对他的养父很忠诚。

这个人让人们想起了李悝·杰。

但是卡西莫多比李悝jy高。

他有一种真正的气质,他会反抗,他会把养父完全变成一个魔鬼推倒巴黎圣母院。

这样,卡西莫多就成了美国和中国的美人,而且天生就优于其他人。

埃斯梅拉达是另一种美。

她的外表美得无法形容。

在整本书中,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埃斯梅拉达的美丽展开。

一个吉普赛女孩的心像宝石一样美丽。

当卡西莫多受到羞辱时,她愿意给他一个水罐。

她还有纯真的美和爱情的幻想美。

她成了书中最悲惨的角色。

她的命运就像一块透明的水晶玻璃,破碎了。

世界知道美是美,也是邪恶的。

哪里有美,哪里就有丑。

克劳德主教在《巴黎圣母院》中可以被描述为邪恶的化身。

他内心高贵而邪恶。

他会尽一切努力去得到他所爱的。

如果他没有得到它,他将显示他的虚假和罪恶的本性,并彻底摧毁埃斯梅拉达。

克劳德也是一个悲剧人物,知识渊博,一代人才,被神学摧毁。

在克劳德的身上,它最能反映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欲望与外部环境中的宗教和神学约束之间的突出矛盾。

克劳德是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和宗教形成的畸形。

外界的束缚和内心的欲望,广博的知识和神学教条,使主教的灵魂分裂成两半。

从他进入教堂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注定是悲剧。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很久之前便听说过《菊与刀》这本书,只听名字就让人觉得,将素雅优美的菊花与杀伐冷冰的刀具放在一起会是一种奇妙的组合,不免心生疑虑,而看过书之后再细细品味,原来不管是菊还是刀,都是日本。

菊,静谧与美好;刀,征服与杀戮。

看起来完全矛盾不相干的两件事物结合在一起,象征了日本这个民族的文化就是处处充满了矛盾的。

日本人是谦恭有礼的,也是野蛮粗暴的,是因循守旧的,也是善于学习的。

书中提出,想要真正了解日本文化,要站在日本人的角度上来思考,这样才能摘掉有色眼镜,更加理性客观的得出公正可信的结论。

书中介绍了从封建时代一直被推崇至今的等级制度,不论是家庭中,社会上还是政治上,所有的人都井然有序的恪守着这种等级制度这在日本文化中被称为“忠”与“孝”。

而这种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也恰恰是日本发起战争的借口。

在书中我了解到一些我不曾熟知的内容,其中就包括了日本的天皇制度。

天皇在日本的等级制度中扮演着特殊的地位。

封建王朝中皇帝都是世袭制,天皇也不例外。

然而在千百年来的历史中,不论是一代一代的幕府将军还是资本时代的首相换了又换,天皇从来没有被推翻,因为从某种角度上看,天皇是日本人真正的精神领袖。

这种爱戴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介于宗教和民俗之间的信仰。

从书中不难看出,在日本人的信仰体系下,名誉高于一切如果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的财产甚至生命来维护自己的名誉,那么他一定是值得尊敬的。

在这种观念的潜移默化中也折射出他们对于生命的态度,他们对于生命是带有漠视甚至冷漠在其中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表面上看起来谦恭有礼的日本人,在战争中却那么残暴可怖,犯下种种触目惊心,反人类的暴行。

正如作者鲁斯·本尼迪克特所说,无论一个人的行为或者观点多么怪异,他感知与思考的方式都是与个人经历息息相关的。

日本独特的矛盾的民族性格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造就了日本特殊的民族文化。

合上《菊与刀》,我与日本仿佛像老友一样说了明天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菊与刀》有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的政策很明确,而对于不属于西方国家文化圈的日本则仍有问题需要研究,于是美国政府便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菊与刀》这本书就是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委托研究的成果。

“刀与菊,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这是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对日本民族性格的总结,正如书名一样,日本人的性格充满了矛盾。

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则是武士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此为书名来寓示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由于日本文化的矛盾双重性,加上翻译的问题,所以在阅读《菊与刀》时,难免感到吃力。

以下我将对《菊与刀》的内容做一个浅显的介绍。

本书第一章作者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背景出发,首先阐述了研究日本的种种困难,再者详细描写了他研究日本这一民族所可以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中应具备的精神和态度,最后说明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探讨日本人有关的生活方式以及日本人如何成为日本民族。

而第二章则是向读者展现战争中的日本人是怎么样的,这一章作者主要将日本与美国进行比较,比较涉及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对战
争正义性的认识,寄托胜利的基础、对天皇的政府的态度,兵员损耗、不投降主义和被俘虏后的行为。

第三章作者以美国平等自由作为对立面,讲述了渗透在日本各个领域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制度,并与中国的封建等级作比较。

第四章讲的是日本通过政变实现王政复古,由武士与商人联盟拥护上网明治政府上台后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政治、宗教、经济三个方面,且在改革中仍保留着等级制。

从第五章开始,作者便从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解剖出日本人的特点,分别是第五章讲日本人对“恩”的认识,负恩是日本人和日本社会的重要内容,并对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产生重大影响。

而第六章则是“负恩”的另一面“报恩”,日本的报恩类别很多,在这一章中,作者用了极重的笔墨以及引用了多个例子叙述“孝”和“忠”,可见忠孝是日本极为重要的民族性格。

而第七章和第八章则阐述日本的“义理”,义理是姻亲的义务,是武士对主君的忠,是对自身荣誉的维护,义理是有止境的报答,且举了近代战争的例子来论述义理的两面性。

第十章里日本人的“人情”观表明在日本人眼里享乐不是犯罪,精神与肉体并不是相对立的,进而,世界也并非善与恶的战场。

而第十一章中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耻辱感在日本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甚至被日本人纳入他们的道德体系,它使任何人都十分注意社会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所以,日本人对于恩惠和侮辱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的,可谓“睚眦必报”。

他们爱惜名
分,履行对自己名分的其他多种义务。

因而,对于别人的诽谤和侮辱进行或者选择报复,或者选择自杀,其他的非极端做法恐怕都难以淡然处之。

第十二章中从日本人的儿童教养中可以理解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这种育儿模式使日本人的人生观具有两面性,在幼儿时他们过着自由骄纵的生活,此后接受各种训练,但是始终保持着对“不知耻”年代的欢乐的记忆,承认“人情”就是回复到幼时的经验,在成年期的“自由领域”内,他们又重新体验幼年时代。

正是儿童教养的不连贯性造成了日本人人生观的矛盾性。

从这本书中科看出,日本是一个很保守的民族,但同时又是好学。

正如同在近代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各项制度,在大化时期的日本也想当时高度文明的中国学习了大量的文明,同时也引进中国儒家道德体系中得“忠”和“孝”,但被儒家捧为最高准则的“仁”却为日本道德体系所摒弃,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所以,下面我将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这里有几个问题:什么是仁?为什么仁是中国儒家道德体系的最高准则?为什么日本尚“忠”尚“孝”却不尚仁?
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从字源学上看,仁字指人与人之间相依相耦的关系。

它要求人们以人为人,相亲相爱,反映了人对自身的觉醒,对人类的本质的理解,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它包含几个方面。

在儒学史上,对“仁”最为著名的定义当首推孔子的“爱人”之说了,仁就是人类的同类之爱,一种普遍的同情心,它包含着对人们基本权利承认和肯定的内容。

孔子关于“仁”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忠恕之道”。

这是儒家仁性学说在社会层面的应用,也是“亲情”原则的进一步推广与发展。

关于忠恕的含义,朱熹解释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就是说,在以仁调节人际关系时,一方面,对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另一方面,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它们是以仁推己及人的两个方面。

“推已及人”隐含着一个逻辑的理论前提,即人与人之间有着共同的、善良的本性。

在先秦儒学史上,孟子以“推爱”观念完善、发展了孔子的仁义理论。

他强调人应本于“爱亲”而具广泛的爱心,力图用“推爱”把“亲”、“民”、“物”三者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界以及二者之间和谐、协调和美满发展。

“仁者爱人”表现在统治者身上就是要有爱民之心,实施仁政和德政,为老百姓谋利益,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与民同忧,与民同乐,它孕含着“人民主体”的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大化改新时,日本引进了中国儒家“忠”、“孝”的同时,也引进了,也吸收了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但圣德太子在引进的同时,将五常的次序重新排列,原本排在第一位的“仁”被“德”所替代,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的次序被重新排列为“仁、礼、信、义、智”,“礼”和“信”被提升到“义”“智”之前,虽然如此,但“仁”依然居于前位。

可见,在儒家纲常传入日本之时,仁仍为日本社会所接受。

但为何后来逐渐被摒弃了呢?
《菊与刀》中提到“仁”是在第六章报恩于万一。

如作者所看,
日本的“义务”与“义理”都是无条件的,日本人把这些道德成为绝对性的东西,但中国则不是,中国的忠孝是有条件的,忠孝之上还有更高的道德,那便是仁,就像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孟子所说的仁政。

中国的伦理学把“仁”作为检验一切人际关系的试金石。

而日本则不然,中国提倡仁,而日本则坚持“义理”,在中国,如果君主不仁,则人民可以揭竿而起,所以孟子提倡民贵君轻,所以中国多次改朝换代,但是这种情况在日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义理”就是对主君的“忠”,所以日本的王室存在至今。

再者,中国人讲宽恕之道,而日本为实现自身名誉的“义理”而进行复仇,即便对方是自己的主君,这里就可以体现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了。

中国儒家提倡“爱人”,而日本则始终坚定不移地固定等级制,为维护等级制,日本的统治者在吸收中国道德时便自然地慢慢把具有民本思想的“仁”思想舍弃,普通百姓也只需要“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随着时间的推进,“仁”被彻底排斥在日本人伦理体系之外,使仁成为分外的事,不必须如此。

在日本,“行仁义”还有一种法律范围以外的含义,即是在流氓地痞之中通用的道德标准。

如同本尼迪克特所说“日本人就是这样全部篡改中国体系中最重要的德目,而且没有其他足以代替”仁“来制约“义务”的德目。

所以,在日本的道德体系中,“忠”与“孝”成为最高准则,而“仁”则被摒弃了。

以上便是我在看完此书后对中日关于“仁”的一些探讨。

在这本《菊与刀》中,我渐渐明白了日本为何能从一个小岛国慢慢变成一个强国,也了解了日本为何在二战结束后,仍不直视战争的失败,军国
主义仍潜在地存在于日本民族中。

但战争的结束以及日本的失败,正好证明了军国主义的称霸企图绝不是到达荣誉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