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散文创作及生平

合集下载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主要内容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主要内容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主要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东郡临汾(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本文将介绍韩愈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思想主张。

一、生平事迹韩愈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韩朗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学者,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自幼勤奋好学,深得父亲的赏识。

后来,韩愈考取了进士,开始在朝廷任职,先后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等职务。

在朝廷任职期间,韩愈多次上疏劝谏,为政治改革和廉政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他曾经提出"以法正政"的主张,主张对贪官进行清洗,以挽救朝廷的声誉和政治形象。

由于当时政治腐败严重,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重视,甚至遭到了一些人的排挤和打压。

韩愈在政治上屡受挫折,但他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投身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而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学成就韩愈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主要包括诗、赋、文等多种体裁。

他的诗歌以坚实的实践活动为主题,反映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的七律《马诗》被誉为"千古绝唱",描写了壮志豪情和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被后人广为传诵。

韩愈的散文作品也很有特色,主要表现在语言简练、思想深刻、情感真挚。

他的文学批评理论开创性地提出"格调之争"、"摹仿之误"等概念,为后来中国文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韩愈还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成就也颇丰。

他主张"经义",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被后人视为经学大家,对儒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思想主张韩愈的思想主张以"格物致知"为核心,主张用实践活动来认识事物,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获得真知。

韩愈简介及作品

韩愈简介及作品

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确实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文学创作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韩愈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

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

其散文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杂文,与论说文相比,杂文更为自由随便,或长或短,或庄或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

如《进学解》通过设问设答的方式,反话正说,全文多用辞赋铺陈的手法排比对偶,行文轻松活泼。

杂文中最可瞩目的是那些嘲讽现实、议论犀利的精悍短文,如《杂说》、《获麟解》等,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序文(即赠序),大都言简意赅,别出心裁,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各种感慨,如《张中丞传后叙》、《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

此外,韩愈还在传记、碑志中表现出状物叙事的杰出才能,如《毛颖传》《柳子厚墓志铭》等。

传记、抒情散文,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

《张中丞传后叙》是公认的名篇。

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

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

韩愈的简介及主要作品有哪些

韩愈的简介及主要作品有哪些

韩愈的简介及主要作品有哪些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汉族,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其出生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是唐代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韩愈是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古文运动”代表之一,对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的主要作品有哪些?韩愈作为唐代文坛上的重要人物,其创作的作品涵盖了多个方面:诗歌、散文、经学、史学等。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唯一一首与外交有关的诗歌。

这首诗歌是为唐代大臣杜黄裳送行的作品,诗歌中表达了韩愈对于杜黄裳的敬重之情。

2. 《师说》《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这篇文章开宗明义,直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全文内容丰富,清晰明了,从思想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师德以及教育的重要性。

3. 《伯克等山十二峰记》韩愈的另一篇代表性散文作品是《伯克等山十二峰记》。

全文通过讲述游山趣事来探讨宇宙的本质问题,从而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与宇宙的关系。

4. 《论语别录》《论语别录》是韩愈对于孔子学说的重要著作之一。

这本书是韩愈自己编纂的,主要是对《论语》的补充和注释。

虽然这本书在当时并不受到重视,但是在后来逐渐成为中国儒家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狂草五篇》《狂草五篇》是韩愈的一些散文作品,它是韩愈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全书清新爽朗,语言简练有力,是韩愈以独特的个性和风格表现的另一方面。

韩愈的主要作品并不止这些,但这些作品代表了韩愈在中国文化史上对于文学、教育和思想的伟大贡献。

韩愈生平和经历韩愈是唐朝末年、五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

他早期在国子监学习,曾经就读于袁恕己的学堂。

后来他参加了进士考试并且成功地通过了考试。

他曾担任过文职和武职,然而在唐朝的末期时期,他因为支持唐朝的新法政策而遭到了被贬谪的厄运,并且在不同的地方流放了多次。

韩愈对于学术研究十分热心,尤其是对于儒家学说的研究。

他在《师说》这篇文章中提到:“我每见先生必以询讯为宗,言必畅通,事必稔识。

韩愈的简介和

韩愈的简介和

韩愈的简介和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但也因为他独特的视角和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成为了唐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就韩愈的生平事迹、思想和作品进行分析和介绍。

一、生平事迹(1)早年经历韩愈于公元768年出生于河南南阳人,出生在一个不算富裕的家庭。

他十分聪明,自小勤奋好学,对于经典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14岁的时候,他考入了洛阳的大学学习。

自此,他开始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着手研究网络安全。

(2)官场生涯韩愈在唐朝时期成为了一位重要的官员,在多个地方的政府和宫廷都有过任职。

他曾在唐玄宗和唐肃宗的朝廷上担任过散骑常侍、礼部侍郎和集贤宾等职务。

但考虑到他固执的性格和对朝廷的批判态度,他被迫多次辞职和落职。

最终,他辞去了所有官职,成为了一名自由写作家和学者。

二、思想韩愈是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化观念家之一,他的思想相对于当时的主流思想更为开放和包容。

他在《师说》、《进学解》等著作中,阐述了自身的教育思想,并强调了学生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强调必须要对国家和人民负责。

三、文学作品韩愈的文学功底精湛,作品风格优美,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类型。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包括《师说》、《进学解》、《原毁》等,它们具有极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

四、传世佳话韩愈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佳话和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被授予了文学殿试上状元的头衔的故事。

据说当时他手写了一篇辩论文章,三日三夜不合眼,最后获得了殿试的最高分数。

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五、影响韩愈的作品和思想超越了唐代,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开放和包容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发展,为后代的文化进步做出了贡献。

在韩愈的一生中,他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对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的简介和作品

韩愈的简介和作品

韩愈的简介和作品韩愈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散文家、文学家、思想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他的作品不仅凝聚了唐代文化,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将对韩愈的简介和代表作品进行介绍。

一、韩愈的生平韩愈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出生在北魏的河南省河南郡洛阳。

他从小聪明好学,年少便执著于读书和诗词,对古代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后来,在成为名士的道路上,他先后担任过大理寺少卿、礼部员外郎、骆州刺史等职务,但是都不久就辞职了。

韩愈在唐代文学中属于思想派人物,提倡文化自强和质疑前人从而形成了一些自己独特的思想,如“圣人观天下,化乱为治,治民如君子”,“王者定策立事,以稳定天下”,“圣人之治也,必令人民怨不在身”。

尽管他在唐代的文学界声名很高,但是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他的名声开始受到一些损失。

例如在玄宗天宝中,他因为对朝廷的不满而离开官场不久后被贬为九江县尉,但是过了两年后才被太和殿士舍选为招词臣,成为文坛风云人物。

韩愈的思想在唐朝尊崇佛法的时期,是一种古代儒家思想的再现,他在文学上力促“文人”复兴,推崇贵族文献,弘扬儒学正道。

他在诗歌作品中抨击官吏的不当行为,倡导社会公正;在散文中反对形式的虚华,倡导返回本心,革新语言;同时又批评佛教较多,要求建设一种承续传统、丰满的文化体系。

他的思想为唐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文化影响打下了新的基础和高峰。

韩愈去世的时间是唐宪宗永贞元年(823年),享年88岁,现埋葬于河南省长葛市的长葛县园梓陵中。

二、韩愈的代表作品1.《东京梦华录》《东京梦华录》是韩愈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唐代极富价值和影响力的著作。

这部书是韩愈回顾自己参加唐明皇“开元盛世”的经历、记录唐朝贤达及时事的一部笔记。

《东京梦华录》不仅是一部艺术历史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史著作。

2.《师说》《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内容非常丰富,既有温馨、感人的人际关系,又有批评和谴责不成器的学生或教育者。

韩愈的简介资料和古诗词

韩愈的简介资料和古诗词

韩愈的简介资料和古诗词韩愈是唐代后期到五代时期的杰出文学家、思想家、文化评论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史论、经传注释等方面,以其强烈的思想性、文化性和艺术性深受后人的推崇。

一、生平简介韩愈于768年出生在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侯马镇舒庄。

他自幼聪颖好学,14岁时考中了进士。

其任官历经唐代后期、五代之乱,先后在当政宦官李辅国、天晏、卢杞、朱全忠的府宾花园中经历过官场的生活。

但是,他最多的时间是在离官居住和自由创作中。

他在818年主张废除藩镇割据的制度,以后因多次言论得罪权臣,被发配为黄州司马。

但后来朝廷很快就改判了他的罪。

晚年时,他一直居住在江陵,忙于著述和崇尚孔子的活动,于824年离世。

二、代表作品1. 《师说》这是韩愈最著名的散文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在文中,韩愈探讨了古代学者和教育者的责任和成就,强调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讴歌了杜少府辞官北归,返回故乡的志向和素质。

通过描写杜少府淡泊名利、爱国忧民的形象,韩愈强调了忠贞于道德和尊重人性的价值。

3. 《帝京篇十首》这是韩愈的一组长诗,大量描写了唐代都城长安的风景、市井生活、历史和文化。

文中展现了韩愈的思想、态度和审美观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

4. 《进学解》这是韩愈的一篇散文,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批评的代表作之一。

韩愈通过对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的批评和评价,强调了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并思考了历史研究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三、影响和地位韩愈是唐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古文运动,强调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对于继承和发展前人优秀文化传统、推动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作品以思想性和文化性为特点,对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政治伦理的探讨、文艺风格的塑造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他的诗歌作品也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文学价值在于语言的凝练、思想的深邃和艺术性的独特性。

关于韩愈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韩愈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韩愈的知识点总结韩愈,中国唐代文学家、史学家、论散文家,又称“韩荆州”、“韩荆南”。

韩愈不仅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和散文理论家。

在文学上提出了“文章奇志”,对“笔之赋之奇之而志之,奇之而情之也”之旧说,作了新的阐明和深切的批判。

他的散文意识要高于其他,成了散文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散文一向决断、富感情、神采飞揚,力倡学习汲取传统散文之风华,强调个性作品已然,他主张若王子以愉悅、余江之岸者以深忧兮……今之文人皆望蜀,然而寄委有何主人。

挺身称蜀高邀将 Shan' Tian,化平乐之和(与欧阳修交好)而炙其观。

(意即应该根据作者的真实情感来写作)特别是他的“文章奇志”的理论加深了对散文的认识。

韩愈在文学上亦是一位大家,他有不少佳作如《进学解》、《进学解申论》、《宋五先生墓志铭》(见唐诗三百首)与韩柳诗互道致。

唐儿女怀德而宋人崇敬之。

由于内容博大深刻精美细腻,并且表达理念,情绪层次丰富复杂,他的作品往往给人以紧致,强烈的感染力,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品。

韩愈的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启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以下是对韩愈知识点的总结:一、韩愈的早期生平韩愈生于唐代宝应年间(768年),出生在山西河东农家。

韩愈十岁开始学习《论语》、《孝经》、《尚书》、《诗经》等儒家经典,由于当时的政治、社会斗争剧烈。

对于加强个人的言论自由、政治思想自由是韩愈的两个永恒主题。

他在唐文宗开元年间中进士(传统解释为九岁家无助竟生不死,既暴以一技,不得已,皇道几毁,卒成一义,可谓临安圆平,却既遗失吉代,又岁月不衰。

为潘十朋眷群中彷徨,概家不足以环之,又被歼饮。

然后无往而不寡伦,运朝闻名。

望远我曾拜门慕名三。

征访慨义扩名。

我丝竹敲击于是乐器。

似我情懿于闻虚钟之意无忘还悔。

)身先例后,例如一个仆林僧。

是韩愈终身为文文才。

高宗天宝年间,他出征安西(安西都护府)在途中创作了《边雄信西夏赋》,为《唐文粹》所载。

在中间赞扬世故天才,惭凸为之心慕,是相比仍是虚妄挣扎。

韩愈生平与创作简介

韩愈生平与创作简介

韩愈生平与创作简介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文学家。

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都是很著名的文章。

一、生平经历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今属辽宁)。

故他又自称昌黎人,世称韩昌黎。

韩愈的高祖、曾祖、祖、父都做过朝官或地方官。

但其“三岁而孤”,由其兄韩会抚养。

韩愈在《与凤翔邢尚书书》中自言“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可能与韩会的抚育有关。

父辈能文者有韩云卿,李白称他“文章盖世”。

韩愈也说:“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

”由此看来,韩愈既出生于官宦之家,叔父与兄又都以文章名世,这样的门第对于他后来的趋向有一定的影响。

韩愈时,家道已中落,而且韩会早死,韩愈随寡嫂颠沛流离,《祭郑夫人文》云:“就食江南,零丁孤苦。

”韩愈二十岁时,赴京师求官,又曾“穷不自存”。

韩愈初到长安谋考进士,在《答崔立之书》中说:“仆始年十六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

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

乃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

仆诚乐之,就求其术。

”但此后举进士,三次落第,终于寄食于人。

直到贞元八年(792),韩愈二十五岁,始中进士。

这次考试,由陆贽主考,梁肃、王础为佐,号称得人。

“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

除韩愈外,还有李观、李绛、崔群、欧阳詹、王涯、冯宿等,“皆天下之选”。

韩愈此后又应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但前后三年,终于落选。

此后,韩愈便上书宰辅,以求闻达。

贞元十一年(795)三月之内三次上书,竟无消息。

于是离开京师,到地方为佐吏,先佐汴州,又佐徐州。

直到贞元十八年(802),韩愈才得国子监四门博士。

韩愈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

韩愈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

韩愈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和思想家,其诗歌具有高度的批判性和思想性,尤以政治批判和自贬自愧的作品最为有名。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韩愈的简介和他的作品有哪些。

一、韩愈的简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郡河阳县(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思想家。

他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早逝,母亲操劳支撑着家庭。

韩愈少年时爱读书,喜欢写作。

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见解都十分出众,早受到了当时社会人士的关注。

在政治上,韩愈曾担任过朝廷要职,做官期间他曾积极报道民意,力图为民众谋福利,尽力维护了南北人民的关系。

在文学上,韩愈是当时文学界的一位领袖,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见解被后人称之为“韩文体”,代表了当时文学深层次的风格。

他个人审美及文学时尚观念对晚唐废坛、文学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韩愈致力文化的改革革新,经常批评当时文人的崇尚空虚的诗歌风格,强调诗歌的现实意义,并创作了许多思想深刻的作品。

二、韩愈的主要作品1.《北山诗社文集》:这是韩愈领导的北山诗社成员合集,包含了当时唐代文坛中各种新兴文艺形式,如诗文、歌谣、剧本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韩愈自己的《洛阳乐府序》。

2.《大观楼序》:是韩愈在唐玄宗时代写就的一篇散文,它是一篇观赏、评论、评说诗文的文章。

其中韩愈提出了他的文学观,强调文学必须与现实联系,不能离开现实而自我陶醉。

3.《进学解》:这是韩愈写给自己子弟那代对唐代求学制度的一种系统的介绍和阐述,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文献。

这篇作品强调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批判了当时尚行的科场习惯。

4.《师说》:这也是一篇教育性的文章,其中韩愈强调老师的重要性,提出了老师应该做的职责。

在《师说》中,韩愈提出的许多观点至今仍有不少借鉴意义和价值。

5.《讽刺杂锦》:这是韩愈所写的一篇讽刺、批判性质的作品,曾经引起了波澜,是主张改革的作品之一。

在这篇作品中,韩愈讽刺了当时的官僚体制和弊端,给士人以不少启示。

韩愈的散文创作及生平

韩愈的散文创作及生平

韩愈的散文创作及生平韩愈的散文创作及生平一、引言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东汉汝南郡富陂(今河南省淮阳县)人,与柳宗元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作品独具风格,思想犀利,对唐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韩愈的散文创作及其生平。

二、散文创作1:《师说》:这是韩愈最为著名的散文作品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全文通过对师生关系的思考和褒扬,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韩愈在这篇文章中强调了师德和师范的重要性,对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2:《进学解》:这篇文章是韩愈在为官期间写的一篇散文,内容讲述了韩愈对进学制度的思考和看法。

他认为,进学制度应该公平公正,不应当通过贿赂或门第之别来影响选拔过程。

这篇文章反映了韩愈对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的关切。

3:《原道》:这是韩愈的一篇哲学散文,主要讨论人的本性和道德问题。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有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才能达到道德的完善。

这篇文章体现了韩愈对人性和伦理道德的思考。

三、生平1:家庭背景:韩愈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族世代为官,家境优渥。

他的祖父韩彦直是唐朝宰相,父亲韩偓是唐朝大臣。

2:学业经历:韩愈自小聪慧过人,勤奋好学。

他曾就读于洛阳国子监,师从李山甫和李德裕等知名教师。

他广泛涉猎文史经籍,研习诗文、经史、儒释道等各种学问。

3:政治生涯:韩愈在进士及第后,历任吏部考功员外郎、江州司户参军等职位。

在担任官职的期间,他积极参与政务,关心国家政治和民生问题,是一位有为的官员。

4:晚年生活:韩愈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官。

晚年他辞官归隐,回到家乡淮阳,过上了安详的生活。

他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并广泛交流学术,与柳宗元等文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四、附件1:《师说》全文附件2:《进学解》全文附件3:《原道》全文附件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师范:指师傅的模范行为和榜样。

2:进学制度:指科举制度中的进士科选拔制度,是唐代的一项重要制度。

韩愈的简介资料和诗词有关

韩愈的简介资料和诗词有关

韩愈的简介资料和诗词有关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他是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韩愈一生创作了大批散文和诗歌,其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思想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韩愈的简介资料和诗词有关的内容。

一、韩愈的简介资料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商丘)人,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少时以才华闻名,年仅16岁即中进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进士。

从此,他开始涉足政治,但很快就深受贬斥。

于是他放弃了政治事业,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在散文方面,韩愈的作品主要有诗品、进学解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进学解》,该文在古代华夏的儒家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唐代的启蒙读物”。

它强调读书要以经为本,本文中的名句“经世致用,有所学有所成”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在诗歌方面,韩愈的诗风清新,语言深邃,触动人心。

他的诗集《韩草庐集》共收入诗歌1037首,分为16卷。

其中有不少经典之作,如《春日》、《池上》、《滕王阁序》等。

这些诗作温润雅致,展现出了韩愈扎实的典籍修养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自唐代以来,韩愈就被视为儒家新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对后来的文化、教育和政治改革都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他是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经学派”代表之一,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韩愈的诗词有关1、《春日》《春日》是韩愈的一首抒情诗,写春天带来的美好和喜庆。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把春天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是韩愈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2、《滕王阁序》《滕王阁序》是韩愈的一篇散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之一。

该文记述了唐代宰相王勃在滕王阁上留下的诗题,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这篇散文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至于被誉为“天下第一序”。

3、《进学解》《进学解》是韩愈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读书、进学的方法和目的。

韩愈简介及作品

韩愈简介及作品

韩愈简介及作品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韩愈简介及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韩愈的个人简介韩愈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

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

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

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

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

二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二十五岁后,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三十六岁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

五十岁后,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五十七岁终。

政治上较有作为。

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字”来历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

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既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来,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

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

韩愈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名字呢

韩愈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名字呢

韩愈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名字呢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散文家,被誉为唐代文坛的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德治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想成就了他在唐代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韩愈于768年出生在河南南阳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官员,家庭背景显赫。

他从小眼界开阔、才思敏捷,在诗文、经史子集等方面都有积累。

随着年龄的增长,韩愈逐渐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其影响力在唐代文坛和政治舞台上越来越大。

韩愈丰富精湛的文学才华,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上。

在其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有以下几部:《师说》:它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以“生,死,利,害”四个方面谈论了如何选择师傅的问题,并将这一问题与人类生命的意义相结合,寓意深刻。

《原道》:它是韩愈的一篇哲学文章,主要讲述了人类应该如何追求道德的形式和内涵,探讨了人类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和出路。

《进学解》:它是韩愈的一篇散文,以自己考取进士为例子来说明读书之道和功利之道的区别,同时,这篇文章也是韩愈的自传式作品。

《祭妹文》:它是韩愈的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讲述了韩愈的妹妹去世后,他对妹妹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家庭亲情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帝京篇十二首》:它是韩愈的一组诗歌作品,以自己在都城的观察和感受为主题,十二首诗各有特色,将唐代的名胜和风情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他的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诗、歌、文、赋、奏议、传记等多个文学领域。

韩愈的文学成就被誉为唐代“八大家”之一,他对于唐代文学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韩愈还是一位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进学解》和《师说》等文章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道德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家庭教育和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总而言之,韩愈是唐代文坛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在后来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中也有很大的延续和影响。

他的作品和思想极具价值和意义,在今天的世界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韩愈的简介和诗词作品有哪些

韩愈的简介和诗词作品有哪些

韩愈的简介和诗词作品有哪些韩愈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于768年出生在河南郑州,是个家境贫寒的孤儿,在孤苦挣扎的生活中,他却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成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大家之一。

以下是对韩愈的简介及他的部分诗词作品的介绍。

一、韩愈的生平简介韩愈除了是一位文学家,还是唐朝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曾参加过科举考试,并成为了唐朝的进士。

他曾任散骑常侍、礼部侍郎等官职。

但他并不追名逐利,强调品德和政治道德,他曾多次斥责朝廷和贪官污吏,力求清吏、清政。

在文学方面,韩愈是唐代的代表性文学家之一,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文心雕龙》的认可。

他的作品一般可以分为散文和诗两种形式。

他的散文以名篇《师说》最为著名。

这篇文章讲述了师生关系和师生之间的责任和义务,被誉为“千古第一文”。

他的诗以咏史和田园风光为主要题材,其中《登幽州台歌》、《长歌行》、《竹枝词》、《洛阳女儿行》等作品不仅成为了经典之作,也成为国学经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韩愈的代表作品1.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句著名诗句出自韩愈的《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是韩愈在登上幽州台时所作,感慨历史的荒漠和人类的薄弱。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分析了世事沧桑和人生短暂,表达了人生的哲学思考。

2. 《长歌行》《长歌行》是一首长篇抒情叙事诗,描写了周显王和召公的勤政为民精神,在繁衍和民生之间,体现了古代文明的繁荣和发展。

这首诗的描写手法因其流畅、自然、写意、大气而得到广泛的认可,是韩愈的代表诗篇之一。

3. 《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行》是韩愈最为著名的田园诗,诗中描绘了洛阳的风光和女子们的美丽,表达了对人生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的描写十分生动,语言简练,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4. 《师说》《师说》是韩愈的代表性散文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文集中,韩愈探讨了师生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师生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强调教育和人生的伦理道德。

韩愈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书

韩愈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书

韩愈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书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巨人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深受后人推崇,尤其是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韩愈的文学创作中,充满了深情、激昂、慷慨激昂、爱国等多种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韩愈的简介和代表作:一、韩愈的简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出生于河南郡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家境不富,但韩愈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家风。

年轻时,韩愈曾在当地的梁山上修炼道法,并广泛涉猎儒、道、佛三教经典,对文学和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韩愈的学识渊博,卓有声望,被誉为唐代的第一文学家。

他曾担任过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右司郎中等官职,同时也是当时的名师,他的学生有孟郊、李慈铭等著名文学家。

韩愈对教育非常重视,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此外,他也大力倡导名节思想,主张“行己有耻,不行则耻”,这对于中国古代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韩愈的代表作1.《师说》《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文章是韩愈为纪念自己的师父卢橘所写的,内容讲述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文章中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观点,继承之前的学说思想,强调了师生之间的道义关系,这也为后来的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2.《进学解》《进学解》是韩愈的教育名篇,是为了探讨初学者的学习方法而写的。

这篇文章从学习方法本身和文化学科的特点入手,提出了“行康之学,多闻多识,胜于寡闻少识和纯粹知识”的观点。

韩愈强调学习应该由浅入深,思考应该先研究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逐渐深入。

这也为后来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元狩宴诗》《元狩宴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卫国的大气魄、壮志豪情为主题,表现了韩愈的爱国情怀和抗击外敌的决心,被后人誉为“以一人之力守卫国门的壮举”。

这首诗描绘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地合一、皆为中华的情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爱国志士的豪迈和坚定。

韩愈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书名

韩愈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书名

韩愈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书名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诗人,因其文学造诣而受到中国文学史上的称赞。

他的文学作品在唐代以及之后的历史时期都给予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他的简介和与他相关的一些文学作品。

一、韩愈的简介韩愈,字退之,汉族,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卒于唐宣宗元和十一年(819年)。

他的家世很高贵,祖父韩思彻是唐朝的宰相,而父亲韩缜也是朝廷的大臣。

他自小聪颖过人,十岁就能够背诵《诗经》,十二岁写了一首诗。

由于家族的荣耀,他在咸通年间(847年–860年)中进士,历任春官员外郎、邠宁郡太守、太子名师、翰林学士等职,曾在朝廷担任相当高的职务,但经常陈述自己的意见,压制权贵。

后因言辞过激,被贬为归德郡县令。

他是思想家,并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学应该更接近传统的汉字文化,摒弃汉魏六朝文学中的腐朽之气,推崇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文风。

他的思想影响力迄今20世纪,仍在中国文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韩愈的作品1、《韩文公全集》该文集包含了韩愈所写的各种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传奇、书信、议论文等,共计270卷。

该书在唐代末期成书,收录了一些后来失传的文艺作品。

2、《咏怀古迹》这是韩愈的一首诗,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韩愈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怀念,描绘了故乡的山水风景,表达了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渴望。

3、《师说》这是韩愈的一篇散文作品,也是他古文运动的代表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韩愈阐述了对于学习和教育的看法,并重视了诗歌和礼仪的重要性。

4、《进学解》这也是韩愈的一篇散文作品,写于唐代中期。

该文谴责了宋珍的诗歌,认为他的诗歌采用了不正当的语言和内容,对于唐朝的儒家经典和传统文化进行了摧残。

5、《知人论》这是韩愈的一篇理论文章,阐述了人才选拔和使用的方法,并指出了人物的派别分化、选拔方法的不足和用人的不当。

他提出了“道德先于能力” 的选拔标准,并提出了应该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来使用人才。

韩愈生平,时代背景,作品风格

韩愈生平,时代背景,作品风格

韩愈生平,时代背景,作品风格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散文家。

他出生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
曾名韩端,后改名韩愈,晚号韩退之,与他同时期的有柳宗元、白居易等人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

时代背景:
韩愈生活的时代是唐朝中期,当时政治腐败,文人士大夫堕落,社会秩序混乱。

韩愈立志要振兴士大夫文化,提倡儒家道德伦理,追求古代贤臣的精神风范,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社会。

作品风格:
韩愈的作品风格遵循古文的格调,融合了先秦文化和儒家思想。

他的作品注重思想内容的表达,深入探讨社会问题与人性的关系,批评时弊,呼吁改革。

他的作品语言严谨,篇章有序,风格犀利,富有感染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韩愈的作品包括《师说》、《进学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让雄飞》等。

其中,《师说》是韩愈最著名的散文之一,强调师德师风的重要性;《进学解》则提倡推崇士学,并主张贞观之治的延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韩愈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贤臣的期望;《让雄飞》则反映了韩愈对贪官污吏的愤怒和呼吁清廉政风的愿望。

韩愈的作品风格深受前代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强调道德伦理和
社会责任,以批判现实、儆醒人心为主要内容,代表了唐代文人的一种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

唐代韩愈的简介和作品是

唐代韩愈的简介和作品是

唐代韩愈的简介和作品是唐代韩愈是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不仅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也是唐代文学和文化思潮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当时思潮,对当时的文化和社会有着深刻的反映。

本文将以此为主线,介绍韩愈的人物生平以及主要作品。

一、人物生平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山东莘县(今莘县区)人,唐代文学家、散文家、哲学家、历史学家、音韵学家和考古学家。

他才华出众,在文学、历史、政治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的表现。

他在唐代文人中被誉为“李杜后期”和“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的父亲是一位书法家,所以自小随父亲学习书法、音乐、诗词。

17岁时,中进士,历仕官场,出使于吐蕃,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等职务。

后来,他因反对当时的宰相李德裕的政治理念而被贬到荆南、荆南南阳和寿春等地,终老南阳。

二、作品风格韩愈的文学作品以散文为主,涵盖了诗歌、杂文、经学、史学、文学理论等多个领域。

他的文学思想多从传统儒家学说出发,强调诚信、正义、礼教和民本思想,并倡导文学归于实用主义。

此外,他还强调了安民思想和救亡思想,特别是对于官吏腐败、社会不公的批判,更是颇为深刻。

他的文学风格以深刻、坚定、发人深省为特点,即“意深、字重、句严、语精”。

他注重字句的完美,重视思想性和言辞的准确性,所以他的文章语言简明,极富表现力。

同时,他的文句在音韵平仄、押韵及平仄变化等方面也表现得十分出色。

三、主要作品1.《进学解》:这是韩愈的第一部重要著作,在文章中,他批评了当时的儒家经典教育,认为他们不够实用,而且一些内容已经过时。

他提出了“文必道,道必随事”和“先有实用,而后有文艺”等思想,代表了当时新儒家学派的主张。

2.《师说》:这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一个在第一人称的情况下讲述的故事。

文章中的韩生,和他作为儒家学生的老师王生进行了一段对话。

韩生质问王生关于什么是孝道,认为王生所理解的孝道过于死板,不符合实际。

《师说》同步素材——韩愈的散文

《师说》同步素材——韩愈的散文

《师说》同步素材——韓愈的散文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

三歲而孤,由嫂鄭氏撫養成人。

叔父雲卿、兄韓會都是在李華、蕭穎士的影響之下,傾向復古的人物。

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韓愈早年即以一個復古主義者自命。

二十五歲成進士,二十九歲始登上仕途,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屢受挫折,就和他的復古思想有關係。

先後做過汴州觀察推官、四門博士、監察禦史等官。

在監察禦史任時,他曾因關中旱饑,上疏請免徭役賦稅,指斥朝政,被貶為陽山令。

元和十二年,從裴度平淮西吳元濟有功,升為刑部侍郎。

後二年,又因諫迎佛骨,觸怒憲宗,幾乎被殺,幸裴度等援救,改貶為潮州刺史。

穆宗即位,他奉召回京,為兵部侍郎,又轉吏部侍郎。

卒年五十七。

韓愈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觀是比較複雜的。

他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擁護王朝的統一;提倡“仁政”,反對官吏對人民的聚斂橫行,要求朝廷寬免賦稅徭役:這些都表現了他關心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是他政治思想中的進步的一面。

他猛烈地排斥佛老,熱烈地提倡儒家正統思想,這是和他的政治思想適應的,客觀上也具有一定的進步性。

但是,在這裏,韓愈也宣揚了儒家學說中的封建糟粕。

他的《原性》繼承董仲舒的性三品說,把封建統治者的人性看作是上品,而把被剝削人民的人性則視為下品,而且認為這種封建等級制以及等級性的人格是天理自然,與生俱來,不可改變的。

所以他在《原道》中說:“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

君不出令,則失其所以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失其所以為臣;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

”這些理論,顯然都是為維護封建等級制度服務的。

韓愈所大聲疾呼的“道”,實際是他對於封建國家的法權、教化、道德等等絕對原則的概括,是飽含封建倫理的意味的。

他的世界觀,即他所謂“道”的具體內容,無疑對他的散文創作是有不良影響的。

但是又應該看到,韓愈的思想,還有矛盾的一面。

他努力維護“道統”,又往往不自覺地破壞了“道統”。

韩愈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故事呢

韩愈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故事呢

韩愈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故事呢韩愈是唐代天宝年间(742-756年)出生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散文家,成为了唐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韩愈的作品大多以文论和辞赋为主,既体现了唐代文化之美,更抒发了其爱国思想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首先,从韩愈的家庭背景看,他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庭,父亲韩桔是当时的一名官员,其母亲则是一位功德妇女,为人谦虚好学、善待下人。

韩愈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他的文学素养,而父母的态度和品格也对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韩愈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可能是《师说》、《进学解》等文论作品,其中以“天人感应”、“文以载道”和“品学兼优”等理念为主旨,阐述了文学的价值和作用,深受当时人们的欢迎和追捧。

尤其是《师说》,对当时社会的教育体制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提出了人才的培养要有真才实学的标准,同时亦坚持文学必须有社会责任感。

韩愈的另一大得意之作则是《祭侄文稿》,辞赋体裁,描写了韩愈感慨人生,怀念自己早逝的侄子,并以此抒发了其教育理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祭侄文稿》展现了韩愈独特的人生观及其对文学和人生所有重要事物的深刻思考。

除此之外,韩愈还创作了大量的诗作,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桃花溪小景》等,其中《洛阳女儿行》更被誉为韩愈的代表作之一,用抒情诗歌的手法赞扬了女性的形象。

韩愈不仅是文学家,同时还是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积极参与官场政治,发挥言论和劝谏的作用,为了促进社会和国家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他的一生中,作为一位重要的文化传承者,他不断努力推广和发展传统文化,并在创新和继承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在此创作历程中,他深刻地展现了他的思考能力和不可思议的才华,极大地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令人也在今天仍对其产生深刻的浸染。

总的来说,韩愈是唐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而且在后世流传甚广,对后人的文学创作和美学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道》
韩愈的《原道》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很有影响, 有一部分人对它非常推崇,但是也有一些批判的斗士很 恼火。不赞成他的观点最有名的是清末改良派大将严复, 严复(曾经)是我们北京大学的校长,他是著名的改良 派思想家。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在天津《时务报》上发 表题目叫《辟韩》,“辟”就是批判,批判韩愈,专门 批判《原道》这篇文章。因为《原道》这篇文章主张君 主专制 。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文学史的问题而是思想史 的问题。严复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借批韩愈的《原道》 来批当时的封建专制,矛头是针对清代封建帝制的。
5、他活了五十七岁
虚岁
韩愈的散文创作
1、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最突出的地位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
的散文创作成 就被认为是“文起八代之衰”苏轼讲的话在他 之前骈文统治多年文坛。 2、从他以后古文对骈文斗争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韩愈的杂文 最受人们喜爱,其中名篇《马说》、《师说》是文学史和教育史 上的必读作品。 3、韩愈的文章各种题材都写得好。在继承传统基础之上, 多有 新创。其中人们最喜欢的首先是杂文(杂文是我们),今天说的 这种文字正是他“不平则鸣”的工具。他是主张不平则鸣对许多 社会现象进行了大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内容深刻、形式活泼、 文笔犀利,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如《杂说四》(《马说》)“世 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 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杂文《送穷文》穷是贫穷的穷。这也是学汉代扬雄的扬雄写过一篇文章 《逐贫赋》,就是把穷鬼赶走。是用赋体写的。 据说古时元月晦日就是正月三十号,人们把稀饭和破衣服放在巷口祭 穷鬼,然后把它赶跑叫做“送穷”。今年跟贫穷告别,现在的话就是脱贫。 脱贫致富了,这是一种民俗。扬雄《逐贫赋》所逐的主要是经济上的贫穷 之鬼。“穷鬼”韩愈所逐的是仕途穷困失意之鬼。仕途上不顺官运不通, 扬雄逐的是一鬼,韩愈逐的是五鬼“智穷”“学穷”“文穷”“命 穷”“交穷”。“交穷”就是好朋友很少,这实际上都是寓言韩愈借骂五 鬼骂五个穷鬼。实际上大鸣贫困潦倒的不平,也就是发自己的牢骚。五个 穷鬼劝他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天下知子, 谁过于予,虽遭作逐,不君子疏。”鬼这样说,你因为穷而出了名,我们 还是不能离开你。这是反话说韩愈越穷越倒霉就越有名。结果最后主人说: “既然这样的话,你就别走了还在我家呆着吧!”文章还是用正话反说的 手法,好象是赋体又不是赋体。
这篇文章发表以后受到世俗的攻击,说你怎么这样 讲老师居然可以比学生年纪轻着太不象话。他的朋友 柳宗元,唐代古文运动另一位大将领袖人物。他就替 韩愈辩护,他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 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 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现在人不讲什 么老师不老师有人讲谁是谁老师都笑被认为是一个狂 妄之徒。柳宗元把那些骂韩愈的人比为“蜀犬吠日” ( 四川的狗 因为山里头没见过太阳太阳出来它就叫少 见多怪)。
《马说》
•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很多人都能背了。这篇文章实际上 是个比喻,他以“伯乐与千里马”比喻贤臣难遇明君。 “千里马”就是有才能的人,“伯乐”就是能够赏识、使 用有才能的人。通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人 才是经常有的,能赏识人才的太少。显然是发出他自己不 被赏识的不平。语言通畅、简洁明洁、行文曲折多变、比 喻贴切、涵义深远 。
这篇文章是对韩愈的有力支持也是很高的评价。 《师说》在今天文学史和教育史上都是必读作品 。
韩愈的《进学解》、《送穷文》模仿前人之作,推陈出新,后来居上。
《进学解》这是学汉朝东方朔《答客难》和扬雄《解嘲》。这一类文章 魏晋南北朝很多人写过,但是韩愈这篇文章后来居上最有名最出色。文章 假借师生问,对老师和学生问对,发他怀才不遇的牢骚而又显得滑稽风 趣。 文章分三大段,第一段是国子先生教训弟子。这时韩愈在国子学当博 士就是相当于现在大学系主任。他教育弟子其中有个名言就是“业精于勤 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两句话现在很多人都写在自己桌子旁 边作为座右铭。他说只要你们业精行成不要担心当局不明不公这样教育弟 子,这是题冒。第二大段弟子对老师提出质疑,说:“先生您业有成就行 也高尚,可是遭遇坎坷做官那么小经常受打击 不顺利,先生您自己就这 样你何以教诲别人呢?”这是学生反驳老师,这方面学东方朔、扬雄。扬 雄也是这样写开始极力铺排,先生如何勤学勇为结果又是如何适得其反。 表面上这是自嘲,自己嘲笑自己,实际上是自夸。这是通过学生的话来说 的,通过学生的嘴来形容先生。第三段话是国子先生的回答。他说宰相之 责在于兼收并储量才用人,然后说当年孟子荀卿这样的人还尚且不被世用 当局不赏识他们何况自己这样,“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 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这 全是正话反说,说把我撂在一个空闲职务上是应该的没有什么不可以,都 是他的滑稽手法。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 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 解矣。”这篇文章对老师的任务规定为三点,就是传道、 授业、解惑。(我们今天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这样) • 文章主张老师和学生不一定是年龄大小的问题,主要是 “闻道有先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他主张不分贵 贱、不分老少都可以做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我学的是道理 知识,至于年龄大小、 地位高低, 那有什 么关系呢?这种见解发挥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这样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仍然十分宝贵。 • 文章写得动荡流走富有生气,尤其是通过各种人物的层 层对比,充分揭露今之士大夫“耻学于师”的愚蠢可笑, 较之一般直陈式的论述效果更好。
文章说理严密、条贯清晰、语言刚劲、气势磅 礴,文章艺术性是很高的。
清代储欣认为“此表可与日月争光” 。林纾, 清末著名古文家,跟严复同时代,他对这篇文章评 价很高说是“天下之至文,直臣之正气”。
这里要说明一下韩愈当年所反对那个佛骨今 天还在。1987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重新发现, 佛教界视为盛事。这个佛骨在大陆(供人)瞻仰, 到台湾、香港展出供信众们瞻仰。应该这样说(佛 骨)作为历史文物应该保护。 今天的宗教政策跟唐朝不同允许宗教人士瞻仰 佛骨对佛骨作为文物保护和唐宪宗佞佛迷信求长生 不是一回事,所以这两件事不可以相提并论。
• 清蔡铸说:“此篇皆借喻,格力遒迈。结语咏叹含蓄,正 意到底不露。高手!”(《蔡氏古文评注补正》) 是韩愈 文章中“气盛言宜”的名作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有意 把整句化为参差故意用散句而不用骈句。他改变了骈文统 治多年的地位,他自己写文章就有意不用骈文。比如“策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三 个是排比句,如果把第二句中的“能”字、第三句中的 “而”和“能”字删掉的话,每句都是六个字就是骈句了。 韩愈不那么写显然是要和骈文相区别,追求不整齐的参差 美。
读完这篇文章后使人愤慨发人深思,有时感到诙 谐。这篇文章要讲思想深度的话比起扬雄、东方朔 以及魏晋那些同类题目也没有深多少,主要是讲的 怀才不遇又才能的人没有得到重用。但是妙就妙在 文章形象性强,用词造句生动。韩愈在里头实际上 就是一个形象,一个老学究的形象。语言精妙许多 短语在后世成为成语 ,刚才说的“业精于勤而荒于 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就是,还有很多, 细大不 捐、 动辄得咎等 。这篇文章里成语很多句法整齐, 但是有参差有压韵、有不压韵,读起来有种音乐美 感,跟前面引过的《马说》《师说》还不完全一样 因为他是学扬雄、东方朔那些辞赋家,颇带点辞赋 的味道。
他的家庭是个文人家庭,父亲做过县令,叔父、 哥哥都是受古文运动影响并且很会写文章。 由于家庭环境关系,韩愈从小就“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就 是信奉儒家的思想,读儒家的著作。
1、他十九岁进京赶考得到古文家梁肃的称许,二十五岁中进士,那时中
进士以后不可能马上做官,还要经过一定时期的选官等候,实际上他到二 十九岁才开始做官,做过一些小官。
2、贞元十九年时候,他在中央政府任监察御史。曾经上疏要求朝
廷免除民众赋税并且指责朝政腐败,结果触怒当局被贬为阳山令 。
3、元和十二年,他跟随当时宰相裴度平定了割据安徽淮西的藩镇
韩 愈 的 仕 途 经 历
吴元济,他是那次战役的参谋长 行军司马。有了功 回朝以后升刑 部侍郎相当于副部级。过了两年,唐宪宗迎佛骨,就是把佛的手 指头迎到长安让百姓朝拜。唐宪宗是信佛的韩愈不信佛就批评这 件事情,触怒了唐宪宗要杀他的头,幸亏他的老师裴度当时的宰 相援救,结果贬为潮州刺史, 就是现在潮汕,他写下著名的那首 “一封朝奏九重他又从潮阳被召回长安,在那里 实际上他呆了不到一年, 几个月他做了很多好事情,所以潮州人很崇拜 韩愈,那里一条江叫韩江,韩愈的庙全国各地都有,数潮州修的最好。 韩愈回京以后,当时镇州发生兵变, 他受命到那儿宣抚 平息结果,局 势转危为安,所以又升到兵部侍郎。后来又做吏部侍郎,这两个官职都 是副部级,但是比开始讲的刑部侍郎重要得多。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 副部长,吏部侍郎相当于人事部 组织部副部长,是很重要的。所以后来 人们称他为韩吏部。
韩愈还有一篇有名的文章《谏迎佛骨表》,这可以说是不要命的文 章。在唐宪宗时候把法门寺的佛骨迎到长安让民众供奉朝拜,一时王公 大臣和平民百姓奔走礼拜形成宗教狂热,有的人捐东西、有的人剃头发、 有的人烧自己的手指头显示对佛的热诚。韩愈面对由皇帝掀起的迷信高 潮大胆反对,列举历史事实说上古帝王不事佛而长寿,汉明帝以后才有 佛,帝王事佛愈谨而年寿短促,这次迎佛骨是“伤风败俗,贻笑四 方” 。“伤风败俗”这四个字我们经常用的最早就出在这篇文章里。 最后他提出来要把佛骨扔到火里烧扔到水里。他说“佛如有灵,能作祸 崇,凡有殃咎,宜加臣身。”将来有什么灾就加到我身上好了。 这篇文章使唐宪宗大怒,因为唐宪宗礼佛的目的就是求长寿,他 (韩愈)说越是求长寿越短命,这不是他(唐宪宗)最恼火的话么,所 以非要杀他(韩愈)而后快。结果他(韩愈)的老师也是当时宰相给他 说情说他的心还是好的,最后把他贬到潮州。 此文仿佛并非完全为了崇儒,不光是从儒家一家地位出发而是从整 个国家利益出发,指出佛教迷信的流行、统治者蠹财佞佛是愚蠢的害国 愚民、其害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