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信息的加工

贵州省修文中学周芹

本节教学主要从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的乐趣。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实施者、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伙伴。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用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每个环节都要实现知识点的相互连接,而不是本节课的独立教学,构建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的体系。

一、内容分析

1.地位和作用分析

《图片信息的加工》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第4节课的内容,课标要求图片的加工有:(1)图片的数字化处理;(2)用工具软件在计算机上创作绘制各种图片;(3)从屏幕、动画、视频中捕捉图像;(4)对图像文件进行修饰及效果处理等。实质上这四点内容的第一点就是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采集等数码工具采集信息,第二点就是利用工具软件进行电子化原创图片,第三点就是利用计算机采集图片(截图),第四点就是利用工具软件美化图片。实质上这四点课标要求就是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有限“工具”来发现图片、寻找图片、处理图片、利用图片,这节课出现在本章的中部,前面是文字信息加工,后面是声音和视频信息加工,这节课是对前面的一个升华,是对后序知识的一个铺垫,特别是后面的视频加工需要用到本节的知识,可以说本节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2.重、难点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目标设置,我把“图片信息的采集和加工”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因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能否成功,关键是图片的采集过程和处理过程是否顺利,所以把这两个过程定为教学重点;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利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图片效果”,这个软件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一个软件,它和Office软件有所不同,学生上手较难,因此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笔者将利用反复演示、点拨指导等方法来突出重点,从学生兴趣入手,进行分组协作来化解难点。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是能够对文字信息进行熟练加工,而且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也非常熟练,这几点对于本节课的教学非常有利;对于本节不利的因素是,学生现有硬件设备不同,也就是有的同学不会用数码相机、扫描仪,再有就是学生审美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最后图片加工的效果。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附属条件差异,我把学生按照各个层次进行分组教学,高低搭配、协作分工、各尽其能,体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发挥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经过自己的努力取长补短,来使整个教学顺利完成,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利用设备采集图片信息,例如用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设备采集素材;(2)掌握图片信息加工工具,特别是熟练运用Word处理图片功能,会用Photoshop 软件处理图片。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利用外部设备采集图片信息的同时,要有选择有目的地搜集素材,善于用发现的眼睛采集有利用价值的信息;

(2)图片信息加工过程是个“艺术作品”创作过程,只要有想法、有目标、有方法、有手段,一定能诞生完美的作品,让学生建立“四有”思维;

(3)加强学习过程中协作意识,并树立“分和合”思想(分工明确、团结合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图片信息加工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2)学生在对图片进行艺术处理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挖掘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前沿知识的欲望;

(3)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与生活、与艺术作品的完美结合。

四、教学策略

1.让学生利用身边的设备来搜集图片,学生就会用各种手段来完成自己想要的图片,例如有数码相机、扫描仪、网络等。在搜集之前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图片“主题”,给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能力。

2.每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编辑对象(图片),就充分体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挖掘每个人潜在的艺术细胞,完成对图片的加工处理,最后形成一个艺术作品,这样一个过程就是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的同时,学习了信息技术。

3.教师的定位: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实施者、引导者,也是学生的

合作伙伴。教师要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充当不同的角色,也要把握自己的角色,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实现师生间、人机间的多维交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帮助,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通过教材的部分内容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发挥学生的想象,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加广阔、收获更多。用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每个环节都要实现知识点的相互连接,而不是本节课的独立教学,构建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的体系。

五、教学媒体及教学资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网络微机教室实现的,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和样板艺术图片样例相结合实施教学,而学生则要通过数码设备和网络来搜集资料,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和网络共享来完成互相交流,使教学更具信息化,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六、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很多,有知识的准备(教材分析部分)、有学情分析的准备(学生现有知识情况分析、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差异分析)、教学所有使用资源的准备(数码相机、扫描仪、网络、所使用软件Word和Photoshop等)、教学效果预设分析(完成作品效果评价分析)。

2.学生课前准备:首先是学生确立本节目标作品,其次是学生最好事先完成对图片的搜集的前序工作,从而使本节的重点是加工图片,最终达到目标的实现。

七、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给学生布置任务。

1.分小组进行艺术作品主题确立;

2.搜集作品所需的素材。

学生活动:他们利用现有设备数码相机、扫描仪、网络搜集自己本小组要完成的艺术作品所需要的图片素材。

教学意图:完成教学内容所需素材的采集工作,更有利自己在本节教学环节的设置,使本节的教学更具目的性。【兴趣导入】

教师活动:通过大屏幕给学生展示精美的壁纸图片、个性化组合图片等,然后问:同学们,这些图片漂亮吗?怎么设计出来的呢?我们能设计出来吗?如何能完成这样的设计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