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名词解析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顺反子:即结构基因,是一段核苷酸序列,能编码一条完整的多肽链。
断裂基因(split gene):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基因是不连续的,在基因的编码区域内部含有大量的不编码序列,从而打断了对应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这种不连续的基因又称断裂基因或割裂基因。
内含子(intron):真核生物基因中,不为蛋白质编码的、在mRNA加工过程中消失的DNA 序列,称内含子。
外显子(exon):真核生物基因中,在mRNA上出现并代表蛋白质的DNA序列,叫外显子. 衰减子(attenuator):指原核生物的操纵子中明显衰减乃至停止转录作用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位于操纵子上游。
SD序列:原核生物中含有的一段位于起始AUG序列上游10nt左右的富有嘌呤碱基的区域启动子(promoter):DNA链上能指示RNA转录起始的DNA序列称启动子。
RNA剪接(RNA splicing):从DNA模板链转录出的最初转录产物中除去内含子,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RNA分子的过程。
RNA编辑(Edit):在mRNA水平上改变遗传信息的过程。
具体说来,指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基因转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编码信息现象。
反密码子(anticodon):位于tRNA反密码环中部、可与mRNA中的三联体密码子形成碱基配对的三个相邻碱基.在蛋白质的合成中,起解读密码、将特异的氨基酸引入合成位点的作用.miRNA: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
结构域(domain):蛋白质三级结构被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折叠较为紧密的区域,各行其功能,该区域称为结构域。
蛋白家族(protein family):具有序列相似性基因表达的产物。
转录因子(TF):专为构建起始复合物的基本转录因子,以及在转录过程中调节RNApol 活性的转录调控因子,这两类蛋白因子的统称可读框(ORF):是指从起始密码子起到终止密码子为止的一段连续的密码子区域;或在DNA序列测定中由计算机系统辨认出的可能编码区域,始于ATG,止于TGA、TAA或TAG的连续密码子区域。
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
1、转录(Transcription):以某一DNA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原则形成一条新的RNA链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
2、编码链:与mRNA 有相同序列的DNA 链3、下游:沿着表达方向的序列。
例如,编码区是在起始区的下游。
4、上游:转录起点之前的序列,例如,细菌启动子在转录单位的上游,起始密码在编码区上游。
5、启动子:结合RNA 聚合酶并起始转录的DNA 区域。
6、RNA聚合酶:使用DNA作为模板合成RNA的酶(正式应为DNA-依赖性RNA 聚合酶)7、终止子: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
DNA分子中终止转录的核苷酸序列。
8、转录单位:指RNA聚合酶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间的距离,可能包括不止一个基因。
9、初级转录本:与一个转录单位相对应的未修饰的RNA 产物。
10、组成型表达constitutive expression:个体发育的任一阶段,在所有细胞中都持续进行的表达。
一般是生命过程必需的基因。
11、负调控:在没有任何调节蛋白或其失活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存在repressor的时候基因表达受阻。
12、正调控:在没有任何调节蛋白或其失活的情况下,基因关闭;存在activator的时候基因表达开启。
一般原核生物偏向负调控,原核生物的DNA裸露无保护,很容易启动转录,并翻译。
因此其细胞内的基因可以说是基本全部默认开启,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原核细胞内存在大量不同的reressor阻遏着大量基因的转录。
细胞必须根据不同的条件,对一些被阻遏的基因进行去阻遏的调控,或对一些基因的表达进行阻止。
13、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DNA分子上的一些与基因转录调控相关的特定序列。
14、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一些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蛋白因子。
15、顺式调控cis-acting regulation 一段非编码DNA序列对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顺式正调控(启动子、增强子);顺式负调控(沉默子)16、反式调控trans-acting regulation 转录因子作用于顺式作用元件对基因转录的调控。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1.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股做模板,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半保留复制。
2.复制子replicon:由一个复制起始点构成的DNA复制单位。
57. 复制起始点(Ori C)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点。
24.(35)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SSB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的Y字型结构称为复制叉。
3. Klenow 片段klenow fragment:DNApol I(DNA聚合酶I)被酶蛋白切开得到的大片段。
4. 外显子exon、extron: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编码序列,这部分可转录为RNA,并翻译成蛋白质,也称表达序列。
5.(56)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指保证RNA聚合酶Ⅱ转录正常起始所必需的、最少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位点及转录起始位点上游TATA区。
(Hogness区)6. 转录(transcription):是在 DNA的指导下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硷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RNA 的过程。
7. 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
8.(59)信号肽signal peptide: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的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9.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真核生物DNA中与转录调控有关的核苷酸序列,包括增强子、沉默子等。
10.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分子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主要用来纠正DNA双螺旋上错配的碱基对,还能修复一些因复制打滑而产生的小于4nt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2. 基因(gene)是一段携带功能产物(多肽,蛋白质,tRNA和rRNA和某些小分子RNA信息的DNA片段,是控制某种性状的的遗传单位。
3. 密码子偏爱 ( codon bias ):指在不同物种的基因中经常为某种氨基酸编码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密码子。
4. 基因的剪接位点 ( splice sites ): 一般有特定的序列特征,计算机程序利用这种序列特征可预测将近50%的外显子及20%的完整基因。
值佯谬( C value paradox ):生物体的进化程度与基因组大小之间不完全成比例的现象。
N 值佯谬( N value paradox ):基因组中基因数目与生物进化程度或复杂程度的不对称性6. 基因组(genome :是指一个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7. 基因家族(genefamily): 指核苷酸序列或编码产物的结构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一些基因。
(04)8. 基因超家族( gene superfamily ):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功能不一定相似,且进化上的亲缘关系较远。
如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超家族等( 05)9. 基因组学(genomics):发展和应用基因作图、DNA测序、基因定位等新技术以及计算机程序,分析生命体(包括人类)全部基因组结构及功能10. 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或称简短串连重复,由2~6个核苷酸的重复顺序组成,如(CA)n、(GA)n、(TA)n,n 为15~30具有多态性,卫星长度常小于1OObp,大量分布每条染色体11. 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 DNA): 由6~12个核酸的重复顺序组成,位于染色体端粒及其附近,长度数十~数千bp12. 大卫星DNA(macrosatellite DNA ):即经典的卫星DNA由数十个核苷酸的重复单位构成,主要存在于异染色区和着丝粒。
13. 蛋白质组(proteome) 是指细胞或组织表达的全部蛋白质14.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是从整体上采取高通量/ 大规模手段研究所有蛋白组成及其活动规律.15. 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 : 指发生在基因组序列中单个碱基的改变引起的DNA序列的变化16.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DNA位点的多态性导致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位点的差异,即RFLP是第一代DNA遗传学标记()17.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真核生物中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并对自身基因转录起始有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8. 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常由TATA盒、位于TATA盒上游的的上游启动子元件、以转录点为中心的起始子和下游启动子元件, 4 个元件组合而成。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Central dogma (中心法则):DNA 的遗传信息经RNA 一旦进入蛋白质就不能再输出了。
Reductionism (还原论):把问题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再按逻辑顺序进行安排的研究方法.Genome (基因组):单倍体细胞的全部基因。
transcriptome(转录组):一个细胞、组织或有机体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组完整基因。
roteome (蛋白质组):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特征,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的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
Metabolome (代谢组):对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生病理变化的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
Gene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Epigenetics (表观遗传学现象):DNA 结构上完全相同的基因,由于处于不同染色体状态下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而表现出不同的表型。
Cistron (顺反子):即结构基因,决定一条多肽链合成的功能单位。
Muton(突变子):顺反子中又若干个突变单位,最小的突变单位被称为突变子。
recon(交换子):意同突变子.Z DNA(Z型DNA) :DNA 的一种二级结构,由两条核苷酸链反相平行左手螺旋形成。
Denaturation (变性):物质的自然或非自然改变.Renaturation (复性):变形的生物大分子恢复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构想的现象。
egative superhelix (负超螺旋):B-DNA 分子被施加左旋外力,使双螺旋体局部趋向松弛,DNA分子会出现向右旋转的力的超螺旋结构。
C value paradox (C值矛盾):生物overlapping gene(重叠基因):不同的基因公用一段相同的DNA序列。
体的大C值与小c值不相等且相差非常大.interrupted gene (断裂基因):由若干编码区和非编码区连续镶嵌而成的基因。
splitting gene(间隔基因):意思与断裂基因相同。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呼吸作用: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处于断裂和再生的平衡状态中,氢键的迅速断裂和再生这种过程称之为DNA链的呼吸作用。
基因(gene):DNA或RNA分子上带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区段。
基因组( genome ):指一个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总量。
核小体:构成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使得染色质中DNA、RNA和蛋白质组织成为一种致密的结构形式。
转座(因)子: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可以通过切割、重新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
DNA半保留复制:在复制过程中以双螺旋DNA的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其互补链,新生的互补链与母链构成子代DNA分子。
有义链:在转录过程中,合成的RNA与DNA双链中一条具有完全相同的序列,只是RNA链中的碱基U取代了DNA链中的T。
则称这条与RNA链序列相同的DNA链为有义链或编码链。
反义链:DNA双链的另一链是RNA合成的模板,与RNA链的序列互补,称为反义链或模板链。
操纵元:包括结构基因和控制区及调节基因的整个核苷酸序列。
正调控:在没有调节蛋白存在时,基因是关闭的,加入调节蛋白质后基因的活性被开启。
负调控:没有调节蛋白时,基因表达,加入调节蛋白后基因表达活性便关闭。
组成性表达又称组成性基因表达:是指在个体发育的任一阶段都能在大多数细胞中持续进行的基因表达。
顺式作用元件:又称分子内作用元件,指存在于DNA分子上的一些与基因转录调控有关的特殊序列。
反式作用因子:又称为调节蛋白,指一些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蛋白质因子。
衰减子:RNA合成终止时,起终止转录信号作用的那段DNA序列。
衰减作用:原核生物中通过翻译前导肽而实现控制DNA的转录的调控方式。
启动子:指确保转录精确而有效地起始的DNA序列。
增强子:是指能使和它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明显增加的DNA序列。
: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过程中,前导链的复制时连续的,而另一条链,即后续链的复制是中断的、不连续的。
信号肽:在起始密码子后,有一段编码疏水性氨基酸序列的RNA区域,被称为信号肽序列,它负责把蛋白质引导到细胞内不同膜结构的亚细胞器内。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析名
适应性表达:它是指环境的变化容易使其表达水平变动的一类基因表达。
随环境条件变化基因表达水平增高的现象称为诱导
结构基因:是编码蛋白质及RNA的任何基因。如能编码结构蛋
白、酶、调节蛋白等的基因。
调节基因:是能编码参与其他基因表达调控的RNA和蛋白质的基
复制时,解链酶等先将DNA的一段双链解开,形成复制点,这个复制点的形状象一个叉子,故称为 复制叉
前导链的合成:由引发酶在复制起始位点附近合成一个10-60 nt的RNA引物,然后由polⅢ把dNTP加到该引物上。
后随链的合成:产生冈崎片段,消除RNA引物并由DNA pol I补上这一小段DNA序列,由DNA 连接酶把两个片段相连。
灯刷染色体
发现于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卵细胞减数分裂的双线期,由于染色体主轴两侧有侧环,状如灯刷,故名灯刷染色体。
基因扩增:
定义:是某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大量增加的现象,可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基因产物满足生长需要。基因活性调控的一种方式。
基因重排:定义:将一个基因从远离启动子的地方移到距它很近的位点从而启动转录,这种方式被称为基因重排。
在DNA复制过程中,前导链能连续合成,而后随链只能是断续的合成5??3 ?的多个短片段,这些不连续的小片段称为 冈崎片段。
经过复制后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 半保留复制;
由于DNA复制时,有一条链是连续合成的,这条链称为前导链;而另一条链合成时, 只能以5’ 3’先合成冈崎片段,然后利用DNA连接酶将各个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随从链,所以,DNA的复制是半不连续合成。
RecA蛋白:是SOS反应的最初的发动因子。在单链DNA和ATP存在时,RecA蛋白被激活,表现出水解酶活性,分解LexA阻遏物 。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全)
1.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股做模板,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半保留复制。
2. 复制子replicon:由一个复制起始点构成的DNA复制单位。
57. 复制起始点(Ori C)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点。
24.(35)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SSB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的Y字型结构称为复制叉。
3. Klenow 片段klenow fragment:DNApol I(DNA聚合酶I)被酶蛋白切开得到的大片段。
4. 外显子exon、extron: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编码序列,这部分可转录为RNA,并翻译成蛋白质,也称表达序列。
5.(56) 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指保证RNA聚合酶Ⅱ转录正常起始所必需的、最少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位点及转录起始位点上游TATA区。
(Hogness区)6. 转录(transcription):是在 DNA的指导下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硷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RNA 的过程。
7. 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
8.(59)信号肽signal peptide: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的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 端)。
9.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真核生物DNA中与转录调控有关的核苷酸序列,包括增强子、沉默子等。
10.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 分子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主要用来纠正DNA双螺旋上错配的碱基对,还能修复一些因复制打滑而产生的小于4nt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是指对基因表达过程的调节。
可诱导调节:
是指一些基因在某些代谢物的诱导下使其活化,由原来的关闭状态转变为开放状态。
如:
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3可阻遏调节:
是指一些基因由于某些代谢物的积累,而使其由原来的开放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
如:
色氨酸操纵子。
可诱导的操纵子:
是一些编码糖和氨基酸分解代谢蛋白的基因。
增强子:
真核生物中提高启动子效率的顺式作用元件,可以不同的方向,在相对于启动子的任何位置发挥作用。
反式作用因子:
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也叫转录因子。
同源域:
是指编码60个保守氨基酸序列的DNA片段,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内。
应答元件:
可阻遏的操纵子:
是一些合成各种细胞代谢过程中所必须的小分子物质。
葡萄糖效应或降解物抑制作用:
细菌培养基中在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即使加入乳糖、半乳糖等诱导物,与其对应的操纵子也不会启动,这种现象称为葡萄糖效应或降解物抑制作用。
诱导物:
如果某物质能促使细胞产生一特定的酶,该物质就叫做诱导物。
辅阻遏物:
如果某物质能阻止细胞产生一特定的酶,该物质就叫做辅阻遏物。
断裂基因:
真核生物基因除了与mRNA相对应的编码序列外,还含有一些不编码的序列插在编码序列之间,这些非编码序列在加工为成熟的mRNA时被去除。这样的结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外显子:
基因中与mRNA一致的序列,即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一个基因总是以外显子为起点和终点。
内含子:
基因中编码序列之间的介入序列,在原初转录物加工为mRNA时被去除,即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4组成性剪接: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一)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核苷(nucleoside)由戊糖和碱基通过β-N-糖苷键连接形成的化合物。
2.核苷酸(nucleotide)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由碱基、戊糖和磷酸连接而成。
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
3.稀有碱基(rare base)是指核酸分子中除常见的A、G、C、U、T 碱基外,还含有的其它微量碱基。
大多数是甲基化修饰碱基。
tRNA 中稀有碱基的含量较多,如DHU、ψ。
4.多聚核苷酸(polynucleotide)多个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
5.DNA 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of DNA)是指在多聚核苷酸链中,5’→3’方向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由于核苷酸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碱基的不同,所以DNA 的一级结构也称为碱基序列。
6.DNA 双螺旋结构(double spiral structure of DNA)是由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 年提出的DNA 二级结构模型。
要点有:由2 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共同围绕中心轴盘旋而成双螺旋结构;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构成的亲水性骨架位于双螺旋结构的外侧,而疏水的碱基位于内侧;碱基之间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共同维系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
7.碱基互补配对(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核酸分子中,碱基之间有固定的配对方式,即A 始终与T 配对,形成2 个氢键;G 始终与C 配对,形成3 个氢键。
8.碱基堆积力(base stacking interaction)相邻的两个碱基对平面在旋进过程中发生相互重叠,由此产生了疏水性的碱基堆积力。
这种碱基堆积力和互补碱基对的氢键共同维系着DNA 双螺旋结构的稳定,并且碱基堆积力在双螺旋结构的稳定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9.Hoogsteen 氢键/配对(Hoogsteen hydrogen bond/pairing)在酸性溶液中,胞嘧啶的N-3 由于质子化,故可以和鸟嘌呤的N-7 原子形成附加氢键;同时胞嘧啶的N-4 的氢原子也可以和鸟嘌呤的O-6 形成氢键。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1、名词:中心法则:首先由Crick于1958年提出,是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遗传信息可由DNA复制而遗传,由转录、翻译而产生功能产物,信息也可由反转录从RNA进入DNA。
Gene:产生功能性产物(RNA或者蛋白质)所必需的全部DNA序列。
重叠基因:两个或者更多基因使用同一DNA区段作为编码序列,这种形式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
断裂基因:基因的编码区被非编码序列分隔开来,编码区呈断裂状态,称为断裂基因。
基因重复:在同一个基因组内存在2个或者2个以上拷贝的同源基因序列。
Exon:外显子,DNA 与成熟RNA间的对应区域。
Intron:位于基因编码序列之间,与编码序列同时转录转录,但是在随后加工形成成熟RNA的过程中被去除的序列。
C值:是指真核生物细胞中,单倍细胞核(受精卵或二倍体体细胞中的一半量)里所拥有的DNA含量。
C值反常现象:指一个关于真核生物各物种的基因组大小差异的难题,也就是生物的C值(或基因组大小)并不与生物复杂程度相关的现象。
例如植物与原生动物,可能具有比人类更大的基因组。
Genome:基因组,特定生物体单倍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总和。
1、名词切刻(nick):双链DNA的一条单链出现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称为切刻或者切口。
nick translation:切刻平移,是DNA聚合酶同时行使5’→3’聚合和5’→3’外切功能,导致双链DNA切刻超3’端移动的现象,可用于DNA的同位素标记。
Klenow 片段:也称为Klenow酶,是DNA聚合酶I经蛋白酶处理后形成的羧基端大片段,具备5’→3’聚合和3’→5’外切活性。
端粒: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由一段富含G的正向重复序列(共有序列为TxGy)与相应的端粒结合蛋白共同组成端粒酶:是一类核糖核蛋白体(ribonucleoprotein ,RNP),实质是自带RNA模板的反转录酶,其模板能与端粒DNA的3'凸出端配对,以端粒DNA的3'-OH 起始端粒DNA的延长。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2、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3、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
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4、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
5、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
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6、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7、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8、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
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9、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10、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其中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而在细胞内传递信息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信息分子。
11、受体:是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发生生物学效应的的特殊蛋白质。
12、分子克隆: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
13、蛋白激酶:是指能够将磷酸集团从磷酸供体分子转移到底物蛋白的氨基酸受体上的一大类酶。
14、蛋白磷酸酶:是具有催化已经磷酸化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去磷酸化反应的一类酶分子,与蛋白激酶相对应存在,共同构成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重要的蛋白质活性的开关系统。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狭义):研究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及基因的活动。
2、分子生物学(广义):在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涵盖了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
3、基因:是具有特定功能、能独立发生突变和交换的、“三位一体”的、最小的遗传单位。
4、顺反子:基因的同义词,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最小遗传单位。
5、增色效应:当进行DNA热变性研究时,温度升高单链状态的DNA分子不断增加而表现出A260值递增的效应。
6、变性温度:DNA双链在一定的温度下变成单链,将开始变性的温度至完全变性的温度的平均值称为DNA的变性温度。
7、DNA的复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
8、C值:一种生物中其单倍体基因组的DNA总量。
9、C值悖论: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0、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1、重复基因:基因组中拷贝数不止一份的基因。
12、间隔基因(断裂基因):就是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上是不连续的,为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
13、转座子:在基因组中可以移动的一段DNA序列。
14、转座:一个转座子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
15、假基因: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非常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
16:、DNA 复制:亲代双链的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等相关酶的作用下,别以每条单链DNA为模板,聚合与模板链碱基对可以互补的游离的dNTP,合成两条与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子代双链DNA分子的过程。
17、复制子:从复制起点到复制终点的DNA区段称为一个复制子。
18、复制体:在复制叉处装备并执行复制功能的多酶复合体。
19、复制原点(复制起点):DNA分子中能独立进行复制的最小功能单位。
20、端粒:染色体末端具有的一种特殊结构,对维持染色体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1. C值及C值反常反应:所谓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真核细胞基因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这就是C值反常现象。
2. 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分为两股单链,各自为模板按碱基互补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
子代细胞的DNA,一股从亲本完全接受过来,另一股则完全从新合成。
两个子细胞的DNA碱基序列一致。
3. 复制叉:复制中的DNA分子,末复制的部分是秦代双螺旋,而复制好的部分是分开的,由两个子代双螺旋组成,复制正在进行的部分呈丫状叫做复制叉。
4. 冈崎片段:在DNA复制过程中,后滞链的合成先按5’-3’合成若干不连续的小片段,然后再连接成完整的链。
这些小片段最早由冈崎发现。
5. 单链DNA结合蛋白:结合单链DNA的蛋白,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并保护单链完整。
6. 半不连续复制:前导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7. 引发体:复制的起始含有解螺旋酶.DNA C蛋白.引物酶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
8. DNA损伤: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突变体称为DNA损伤。
9. AP位点: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苷水解酶,它能特异性切除受损核苷酸上的N-B糖苷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呤或去嘧啶的位点,统称为AP位点。
10. 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11. 端粒酶:在真核生物复制终止后,催化染色体端粒延伸的酶。
由端粒酶RNA端粒酶协同蛋白,端粒酶逆转录酶等几部分组成。
12. 基因突变:基因结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信息的改变,从分子水平上来看,突变就是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13. 错义突变:由于碱基对的取代,使原来可以翻译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了另外一种氨基酸密码子的突变。
14. 无义突变:在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中,一个核苷酸的改变可能使代表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使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合成无功能的或无意义的多肽,这种突变称为无义突变。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含解释
1.cDNA library:cDNA文库。
是以细胞总m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合成与mRNA互补的cDNA单链,再将其复制成双链,然后与合适的载体连接后转入受体菌中所建立的含多克隆cDNA片段的混合体。
理论上包含一种细胞中的全部mRNA信息。
2.DNA denature:DNA变性。
双链DNA在变性因素(如加热、过酸性条件、过碱性条件等)影响下,解离成为两条单链的过程,被称为DNA变性。
3.Klenow fragment:Klenow片段。
是原核生物DNA-polI经特异的蛋白质酶水解后产生的大片段,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和聚合酶活性。
实验室合成DNA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上,常用Klenow片段代替DNA聚合酶。
4.RNA replication:RNA复制。
由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催化合成RNA的过程,常见于病毒,是逆转录病毒以外的RNA病毒在宿主细胞以病毒的单链RNA为模板合成RNA的途径。
5.RNA interference:RNA干涉。
指短双链RNA以序列同源互补的mRNA为靶点,通过促使特定基因的mRNA降解来高效、特异地阻断体内特定的基因表达的现象。
该现象揭示了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机制,可以作为基因功能研究的有力工具。
6.RNA splicing:RNA剪接。
发生在真核生物转录后,切除初级RNA转录物中内含子,连接外显子的过程,是转录后加工的形式之一。
剪接的过程称为二次转酯反应,不消耗能量.7.RNA cleavage:RNA剪切.发生在真核生物转录后,剪去RNA中的某些内含子,并在上游的外显子3’端直接进行多聚腺苷酸化,不进行相邻外显子之间连接的过程,是转录后加工的形式之一.8.RNA polymerase:RNA聚合酶。
以DNA或RNA为模板,以5′三磷酸核苷为原料,能催化合成RNA的酶.可分为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其中DNA依赖的RNA聚合酶较为广泛,原核生物中有一种,真核生物有三种,在转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1、广义的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阐述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即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的学科。
2、狭义的分子生物学:人们常采用狭义的概念,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结构、DNA的复制、基因的转录、表达和调控),当然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3、蛋白质组:指的是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4、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传输。
5、蛋白质(protein)是由许多氨基酸(amino acids)通过肽键(peptide bond)相连形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1、主要元素:C、H、O、N和S,有些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磷和金属元素。
2、特点: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含氮量为16%。
3、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6.25×样品含氮量6、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上的-NH2和-COOH解离成度完全相等,即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7、结构域( Domain):球状蛋白质的折叠单位。
相邻的超二级结构紧密联系,形成二个或多个空间上明显突出的局部区域。
它与分子整体以共价键相连,不易分离,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8、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过程称为电泳。
9、DNA的呼吸作用:正常情况下,DNA双螺旋结构中的氢键处于不断的断裂和重新形成的平衡状态(特别是稳定性较低的富含A-T的区段,氢键的断裂和再生更加明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呼吸作用。
10、DNA的变性:DNA双链间的氢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形成单链无规线团状态的过程叫做DNA的变性,或解链。
(完整版)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1.操纵子(operon):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个基本转录单位,由编码序列及上游的调控序列组成。
编码序列通常包括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调控序列由启动序列(启动子),操纵序列(操纵基因)及其他调节序列构成。
2.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是真核基因表达是调控转录过程的特殊DNA序列,以转录因子结合而起作用,通常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
3.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与其他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根据其功能不同可分为基本转录因子和特异性转录因子。
4.启动子(promoter):位于结构基因上游,与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异DNA 序列,与基因转录起始有关。
5.增强子(enhancer):指决定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增强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的特殊DNA序列,作用特点是无方向性,位置或距离不固定。
6.沉默子(silencer):某些基因含有负性调节原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
7.基因表达调控(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指细胞或生物体在接受环境信号刺激时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做出应答的分子机制。
8.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DNA片段在细胞内、细胞间、甚至是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交换,重组后具有复制和表达功能。
9.基因工程:按照人为预愿获得目的基因,与载体拼接形成重组体,重组体转入宿主细胞,筛选和鉴定出含阳性重组体宿主细胞,经大量增殖,最总获得该目的基因决定的大量表达产物的过程。
10.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它通过链的断裂和再连接,在两个DNA分子同源序列间进行单链或双链片段的交换,又称基因重组。
11.DNA克隆:在体内对DNA分子按照既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适当细胞内,使其在细胞内扩增和繁殖,从而获得该DNA分子大量拷贝的过程,又叫基因克隆或重组DNA技术。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二1.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Single-strand bindingprotein的中文名称是单链结合蛋白(SSB蛋白),又称DNA结合蛋白,是一种在远低于解链温度时使双链DNA分开,并牢牢地结合在单链DNA上的蛋白。
SSB蛋白的作用是保证被解链酶解开的单链在复制完成前能保持单链结构,它以四聚体形式存在于复制叉处,待单链复制完成后才离开,重新进入循环。
SSB蛋白可以保持单链的存在,并没有解链的作用。
2.SNP:SNP 全称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中文名称为单核苷酸的多态性,是指在基因组DNA 序列中由于单个核苷酸(A、T、C和G)的突变而引起的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基因组最简单最常见的多态性形式,具有很高的遗传稳定性,其核苷酸变化类型主要有两种:转换,即嘌呤与嘌呤、嘧啶与嘧啶之间的转化;颠换,即嘌呤与嘧啶之间的转化。
3.半保留复制:DNA的半保留复制是指在DNA复制过程中,双螺旋的DNA分子解螺旋后,分别作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互补链,形成了两个DNA分子,与原来的DNA分子比较,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一种DNA复制方式。
4.冈崎片段:冈崎片段是指在DNA半不连续复制中沿着后随链的模板链合成长度为1000~2000个碱基的短的DNA片段,能被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冈崎片段的长度在真核与原核生物中存在差别,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长度约为100~200核苷酸残基,而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长度约为1000~2000核苷酸残基。
5.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拓扑异构酶是指通过切断DNA链中的磷酸二酯键然后重新缠绕和封口来改变两条链的环绕次数的酶在复制过程中,随着DNA的解旋,双螺旋的盘绕数T减少,而超螺旋数W增加,使正超螺旋增加,未解链部分的缠绕更加紧密,形成的压力使解链不能继续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1整理版)一.名解1.*Supercoil (超螺旋):DNA双螺旋本身进一步盘绕称超螺旋。
超螺旋有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两种,负超螺旋的存在对于转录和复制都是必要的。
2.positive supercoiling(正超螺旋):按DNA双螺旋相同方向缠绕而成的超螺旋称为正超螺旋。
3.negative supercoiling(负超螺旋):按DNA双螺旋相反方向缠绕而成的超螺旋称为负超螺旋。
因为生物界仅发现负超螺旋的存在,推测负超螺旋有利于DNA的表达。
4.Palindrome(回文序列):在同一条DNA单链上,存在两段实质上相同,但序列颠倒并且二者碱基能形成互补的序列,这两段序列很容易就会根据碱基互补原则,互相吸引、配对,从而使得这条单链回折形成互补的双链结构。
5.domain(结构域):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常可划分为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较为紧密,各行使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6.Motif(基序):一般指构成任何一种特征序列的基本结构。
作为蛋白质结构域中的亚单元,其功能是体现结构域的多种生物学作用。
7.protein family(蛋白质家族):指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蛋白质。
通常一个蛋白质家族由同一个基因家族内的基因编码8.microRNA/miRNA(微RNA):内源性的非编码RNA分子。
这些小的miRNA和蛋白质形成复合体时具有各种调节功能,在动物中,miRNA可以通过和mRNA不翻译区域互补结合(不需要完全互补)来抑制蛋白质翻译。
9.*the ubiquitin-mediated pathway (泛素化途径):泛素间隔或连续地附着到被降解的蛋白质赖氨酸残基上,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泛素化。
泛素:一个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多肽链,因其广泛分布于各类细胞中而得名。
泛素能共价地结合于底物蛋白质的赖氨酸残基,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将被特异性地识别并迅速降解,泛素的这种标记作用是非底物特异性的。
泛素依赖的蛋白选择性降解过程:①泛素活化酶(E1)与泛素结合,活化泛素。
② E1-泛素随后与泛素携带蛋白(E2)结合,成为E2-泛素,E1被置换。
③ E2-泛素在泛素蛋白连接酶(E3)作用下与目标蛋白连接。
这样多个泛素结合上目标蛋白后,目标蛋白即被标记,随后被proteosome(蛋白酶体)降解。
这个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
10.open reading frame(ORF) (开放阅读框):指一组连续的含有三联密码子的能被翻译成多肽链的DNA序列。
它由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
11.satellite DNA (卫星DNA):又称随体DNA。
真核基因中的高度重复序列,其碱基组成与主体DNA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可用密度梯度沉降技术,如氯化铯梯度离心,将它与主体DNA分离。
因为不具有启动子,所以一般不转录。
12.Human Genome Project(HGP) (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
13.*Promoter(启动子):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它含有R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和转录起始所需的保守序列位点。
启动子的作用: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中,转录的起始是关键,常常某个基因是否应当表达决定于在特定的启动子起始过程。
启动子是确保转录精确而有效起始DNA序列。
14.Spliceosome(剪接体):Spliceosome(剪接体):在剪接过程中形成的剪接复合物称为剪接体。
剪接体的主要组成是蛋白质和小分子的核内小RNA(snRNA),负责所有编码蛋白的mRNA的剪接。
15.alternative splicing(选择性剪接):也叫可发变剪接或变位剪接,指一个基因的转录产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分化细胞和生理状态下,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和翻译产物,也即用不同的剪接方式(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从一个mRNA前体产生不同的mRNA剪接异构体的过程。
16.RNA editing (RNA编辑):(剪接后修饰)是某些RNA,特别是mRNA前体的一种加工方式,如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导致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因为经过编辑的mRNA序列发生了不同于模板RNA的变化。
17.ribozyme (核酶):指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通过催化靶位点R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地剪切底物RNA分子,从而阻断基因的表达。
18.Wobble hypothesis (变位假说)::一个tRNA上的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与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由于非碱基互补配对而识别不止一个密码子的现象。
19.SD sequence (SD序列):存在于原核生物mRNA起始密码子上游7~12个核苷酸的富含嘌呤的保守片段,可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20.Operon(操纵子):存在于原核生物当中,由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一系列的结构基因紧密结合而成,是多数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实现方式。
21.enhancer (增强子):能显著提高与其连锁的结构基因转录水平的一类顺式调控元件。
增强子的作用与启动子的相对位置无关,无方向性,有组织特异性。
22.Antisense RNA(反义RNA):指与mRNA互补的RNA分子, 也包括与其它RNA互补的RNA分子。
由于核糖体不能翻译双链的RNA,所以反义RNA与mRNA特异性的互补结合, 即抑制了该mRNA的翻译。
通过反义RNA控制mRNA的翻译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方式。
23.Silencers(沉默子): 基因的负调控元件。
沉默子的DNA序列被调控蛋白结合后阻断了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或活化,使基因表达活性关闭。
24.genomic imprinting (基因组印记):控制某一表型的等位基因由于来源于不同的亲本而产生差异表达,即机体只表达亲本一方的基因,另一方的基因不表达。
25.epigenetics (表观遗传):在基因组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由于甲基化、基因组印记、RNA编辑等原因,造成基因表达产物的改变从而改变表型的现象。
在代与代之间是可遗传的。
26.Insertion sequence,IS(插入序列):原核生物中最简单的一种转座元件,由一个转座酶基因及两侧的反向重复序列组成,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
他们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的正常组成成分。
27.transposons(转座子):能在同一细胞中同一DNA分子内或不同DNA分子间移动的一段DNA序列。
有两种转座形式:复制型转座,非复制型转座①replicative transposition(复制型转座):转座元件在转座时复制自身一份拷贝,而后该拷贝转座到新的位点,转座的结果是原位点仍保留原来的转座元件,每转座一次会增加一个拷贝数。
②non-rreplicative transposition(非复制型转座):转座元件直接从原位点转座到新位点,转座的结果是原位点丢失了转座元件,每转座一次并不增加拷贝数。
hybridization(杂交):两条互补的核苷酸单链在适当的条件下退火形成异质双链的过程称杂交。
28.medium(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它具备微生物所需的六大营养元素,且其间比例合适。
29.virus(病毒):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30.cruciform (cross-shaped)(十字形结构):具有反向重复序列或回文序列的DNA由双链间互补转化为链内互补而形成的结构。
31.Endonuclease(内切酶):可以在DNA或RNA分子内部切断磷酸二酯键的酶。
32.Exonclease(外切酶):仅能水解位于核酸分子链末端核苷酸的酶。
根据其作用的方向性,分为5’-3’或3’-5’核酸外切酶活性。
33.Restriction endonuclease(限制性内切酶):能够识别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断开DNA双链的一类核酸酶。
34.Bases accumulation force(碱基堆积力):即疏水相互作用,即双螺旋内两相邻碱基互相靠拢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力。
是一种协同作。
产生的力,由氢键引起,使处于中间的碱基比两边的碱基稳定。
35.interspersed repeat sequence,IRS散在重复序列:散在方式分布于基因组内的重复序列。
这类DNA序列一般都是中度重复序列。
根据重复序列的长度可以分为4类:长散在重复序列(LINE)、短分散重复序列(SINE)、长末端重复序列、DNA转座子。
36.Template strand(模板链):也称反义链或负链。
双链DNA中,可作为模板转录为RNA的DNA链,该链与转录的RNA碱基互补。
37.Coding strand(编码链):也称有义链或正链。
DNA双链中含编码蛋白质序列的那条链,与模板链互补。
其序列与信使核糖核酸相同,只是信使核糖核酸中的U(尿嘧啶)组成与编码链中的T(胸腺嘧啶)组成相区别。
38.TATA Box(TATA框):真核生物启动子转录起始点上游约-25~-30范围的7bp左右的富含AT的保守序列,与基因转录起始位点的定位有关。
是很多真核生物类型Ⅱ启动子39.Cistron(顺反子):编码一个多肽的遗传单位。
40.Polycistron(多顺反子):原核细胞中数个结构基因常串联为一个转录单位,转录生成的mRNA可编码几种功能相关的蛋白质。
41.Monocistron(单顺反子):真核生物的一种mRNA只编码一种蛋白质。
42.Upstream region(上游区域):一个基因的开头一般被认为是模板链的3’端,第一个被转录核苷酸的前面(3’端那一侧),被成为上游区域。
43.codon(密码子):mRNA链上3个连续的核苷酸,它们决定一个特定氨基酸,mRNA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对应蛋白质链上的氨基酸序列。
44.anticodon(反密码子):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环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
在翻译期间,反密码子与mRNA中的互补密码子结合。
45.wobble(摆动配对):一个tRNA上的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与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由于非碱基互补配对而识别不止一个密码子的现象。
46.si RNA(干扰小RNA):siRNA是具有21~25个bp长度的短双链小分子RNA,通常是外源性的非编码RNA分子。
这些短RNA和蛋白质形成复合体时具有各种调节功能,可以通过和目标mRNA的完全互补结合诱发目标RNA解体,沉默目标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