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试题及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2014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第二十四届天原杯)复试试题参考答案

2014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第二十四届天原杯)复试试题参考答案

2014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未注明分值为每空1分;其他正确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16.(6分)(1) (2)碳酸钡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 BaCO 3+2HCl = BaCl 2+CO 2↑+H 2O 可溶性的氯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酸钡,且硫酸镁是泻盐,可以帮助排泄 BaCl 2+MgSO 4 = BaSO 4↓+MgCl 2 (3)K 2S17.(5分)(1)2NaHCO 3Na 2CO 3 + CO 2↑+ H 2O(2)K 2SO 4·Al 2(SO 4)3·24H 2O+6NaHCO 3=K 2SO 4+3Na 2SO 4+2Al(OH)3 +6CO 2↑ +27H 2O (2分) (3)Ca(H 2PO 4)2 + 2NaHCO 3 = CaHPO 4 + Na 2HPO 4 + 2CO 2↑ + 2H 2O (2分)18.(3分)66.7%(或2/3)(2分) 三聚氰胺(相对廉价)可造成蛋白质含量偏高的假象(奶制品中蛋白质含量是通过测定含氮量推算的)(1分) 19.(2分)BaSO 4和BaSO 320.(5分)(1)I IV (2)先出现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又溶解 MgCl 2+2NaOH = Mg(OH)2↓+2NaCl ,Mg(OH)2+2HCl = MgCl 2+2H 2O 21.(4分)3(1分) 60(1分) 90(2分)22.(3分)CaCO 3、Na 2CO 3、NaHCO 3、Ca(HCO 3)2(答对两个给1分,三个给2分) 23.(4分)(1)1.13(1分)(2)1.21 g/mL ~1.26 g/mL 之间(1分) 在此范围内氯化钠大量析出而其它盐份析出很少,密度小于1.21 g/mL 几乎没有氯化钠析出,密度大于1.26 g/mL 氯化镁等其他盐类析出的量明显增大(2分)24.(6分)(1)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或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2)CaCO 3 (3)常温下K 2SO 4的溶解度小(意思相近均给分)(4)减少K 2SO 4的溶解(或提高产率,意思相近均给分) 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过量的Ba(NO 3)2溶液,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 3溶液,观察现象即可判断(2分)25.(2分)CaSO 4•1/2H 2O 2CaSO CaO+2SO 2↑+O 2↑26.(4分)30%稀硝酸的密度(1分) 浓硝酸和水的体积(1分) 玻璃棒、烧杯、量筒(2分,少一个扣1分,扣完即止)27.(7分)(1)将C 中导管浸入水槽中,微热试管A ,可看到C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C 中导管内的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2分)(2) 2a /0.089 3V (2分) 导管内残余液体未进入量筒,造成测定的V 偏小(其他正确答案合理即可得分)(1分)(3) 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的液面相平(1分) 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1分) 28.(4分)(1)NaOH +CO 2 = NaHCO 3(或2NaOH +CO 2 = Na 2CO 3+H 2O 、Na 2CO 3+H 2O +CO 2 = 2NaHCO 3)(1分)(2)NaOH +NaHCO 3 = Na 2CO 3+H 2O (1分)(3)CO 2用量较多,且NaHCO 3分解需要消耗能量(2分)29.(5分)(1)去除茶叶中的有机物(1分) (2)使铝、铁的氢氧化物沉淀便于过滤(1分) (3)步骤③中生成沉淀的质量(1分) (4)适量或过量(2分)30.(4分)CH 4 + 2O 2 = CO 2 + 2H 2O 体积比 1 ∶ 210 m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10 m 3 × 0.21 = 2.1 m 3过量氧气的体积为:2.1 m 3―2.0 m 3 = 0.1 m 3 因此过量:0.1 m 3/ 2.0 m 3 = 0.05(倍) 31.(6分)(1)0.529 4或52.94%(2分) 计算过程:(1)Al 、Mg −−−→−NaO H 过量NaAlO 2溶液−−→−2CO Al(OH)3↓−−→−灼烧Al 2O 3 m 1 m 1 w (Al) = 2M (Al) / M (Al 2O 3) = 54/102 = 0.529 4(2)①7.3%(2分) ②9∶8(2分)计算过程:由实验b 、c (合金质量增加,产生气体体积不变)可知,实验c 中盐酸已消耗完。

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按住ctrl+并单击鼠标以跟踪链接)目录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试题1 (2)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试题2 (7)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试题3 (13)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试题4 (19)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试题5 (25)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2)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3)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4)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4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5)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5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7)2014年初中化学竞赛试题1(时间:120分钟满分:l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2 N—14 0—16 Mg—24 S—32 C1—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有l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选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2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方的表格内)题号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我国志愿者王跃正在参加人类首个火星模拟登陆试验―火星一500‖,王跃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在飞船里欢度了中国春节,他们可能开展的下列活动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红纸剪成窗花B.毛笔蘸墨汁写成春联C.用闪光灯拍摄照片D.食用自己种植的蔬菜2.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

以下对水资源的利用不恰当的是( )A.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B.推广家用节水器具C.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D.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3.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楼房失火时,从防火通道快速撤离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D.手持燃着的蜡烛进人深洞游览,发现烛光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4.―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环保农膜,通过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制成。

2014年上海市天原杯初赛试卷及答案-精校版讲解

2014年上海市天原杯初赛试卷及答案-精校版讲解

2014年上海市天原杯初三化学竞赛预赛相对原子质量:Mo-96 V-51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草莓适合生长在酸性条件下,若进行草莓的无土栽培,培养液中不适合添加的物质是()A.氨水B.尿素C.硝酸铵D.氯化钾2、人被蚂蝗叮咬后,伤口常流血不止。

依据上述现象,科学家希望从蚂蝗体内提取某种药物,该药物具有()A.止血性能B.抗血凝性能C.止痛、止痒性能D.抗过敏性能3、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温多雨时比较适合施用钾肥B.长期施用硫酸铵会造成土壤板结C.波尔多液是石灰和硫酸钠的混合物D.过磷酸钙必须经过硫酸处理才能施用4、目前,某些科研机构研发了以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为原料通过氢化、催化体系等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技术。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此项技术有助于丰富民用航空业的燃油来源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地沟油”流入餐桌会对使用者产生危害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5、部分含钙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aO、Ca(OH)2、CaCO3都是含氧化合物,简称氧化物B.转化①是氯化钙溶液中的钙被置换出来C.转化⑥可能是复分解反应D.转化④一定是中和反应6、下列反应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A.Mg+H2SO4−−→MgSO4+H2↑B.CuO+H2SO4−−→CuSO4+H2O−−→CuSO4+H2O+SO2↑C.2NaOH+H2SO4−−→Na2SO4+H2OD.Cu+2H2SO4(浓)∆7、某太空站的能量转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电池系统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水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太阳能C.水电解系统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背日面时氢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C.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D.100g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后得到1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0、戊二醛(C5H8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关于戊二醛的说法错误的是()A.戊二醛是一种有机物B.戊二醛与乙醇(C2H6O)的混合物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能是5:16C.20%的戊二醛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D.1mol戊二醛与100g碳酸钙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311、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

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

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

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篇一:2014年和2015天原杯上海市初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2014年上海市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小时)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V-51 Mn-55 Fe-56 Cu-64 Zn-65 Mo-96 I-127 Ba-137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草莓适合生长在酸性条件下,若进行草莓的无土栽培,培养液中不适合添加的物质是()A.氨水B.尿素C.硝酸铵D.氯化钾2、人被蚂蝗叮咬后,伤口常流血不止。

依据上述现象,科学家希望从蚂蝗体内提取某种药物,该药物具有()A.止血性能B.抗血凝性能C.止痛、止痒性能D.抗过敏性能3、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温多雨时比较适合施用钾肥B.长期施用硫酸铵会造成土壤板结C.波尔多液是石灰和硫酸钠的混合物D.过磷酸钙必须经过硫酸处理才能施用4、目前,某些科研机构研发了以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为原料通过氢化、催化体系等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技术。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此项技术有助于丰富民用航空业的燃油来源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地沟油”流入餐桌会对使用者产生危害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5、部分含钙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CaO、Ca(OH)2、CaCO3都是含氧化合物,简称氧化物B. 转化①是氯化钙溶液中的钙被置换出来C.转化⑥可能是复分解反应D. 转化④一定是中和反应6、下列反应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A.Mg+H2SO4→MgSO4+H2↑B.CuO+H2SO4→CuSO4+H2OC.2NaOH+H2SO4→Na2SO4+H2OD.Cu+2H2SO4(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uSO4+H2O+SO2↑7、某太空站的能量转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电池系统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水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太阳能C.水电解系统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背日面时氢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B. 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C. 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D. 100g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后得到1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0、戊二醛(C5H8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关于戊二醛的说法错误的是()A. 戊二醛是一种有机物B. 戊二醛与乙醇(C2H6O)的混合物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能是5:16C. 20%的戊二醛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D.1mol戊二醛与100g碳酸钙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311、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

2014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天原杯)试题(解析)

2014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天原杯)试题(解析)

2014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24届天原杯)复试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2. 【解答】C航天飞机与空气的磨擦过程中会产生高温,覆盖的物质应该具有的性质是: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这样才能对航天飞机起到保护作用. 故选C .3.【解答】AA .GFP 是蛋白质,不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故A 不正确;B .GFP 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可标记蛋白质,研究特定的反应,故B 正确;C .GFP 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故C 正确;D .GFP 需要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受外界环境影响,故D 正确. 故选A .4.【解答】AC解:A 、大理石与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固液常温型,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二氧化碳不能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选项正确.B 、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但氢气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C 、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是催化剂,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2222222O H O H MnO 。

D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不能用图中实验装置制取,故选项错误. 故选:AC .5.【解答】B【解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需要分离许多物质,要用到化学反应.选择化学试剂时注意(1)不引入新的杂质;(2)所加试剂一般过量,以保证将杂质全部除去,同时后续试剂须将过量的前一试剂除去;(3)过程简便、安全;(4)若存在多种杂质,注意所加除杂试剂顺序.根据题目要求,主要是除去Fe3+,加过量的NaOH溶液将Fe3+沉淀.将沉淀过滤后,过量的NaOH溶液用适量的H2SO4溶液除去.再结晶得Na2SO4?10H2O,即芒硝.A、D选项用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不经济、不安全,且A未考虑加入过量试剂的问题,C中最后一步加强热脱去结晶水,得不到芒硝,只能得到Na2SO4固体.选B.6.【解答】B很显然选B;根据质量分数关系得到(a*V*d1)/[(d1+d2)*V]=0.4a得到d1/(d1+d2)=0.4即推出d17.【解答】DA、氯化钾溶液中有K+,但是没有颜色,所以表明溶液中K+无色,有意义,故A错误;B、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不反应,但是可以和高锰酸根之间反应,有意义,故B错误;C、在稀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为紫红色,有意义,故C错;D、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质量减少,没有体现高锰酸根在溶液中的情况,所以没有意义,故D正确.故选:D.8.【解答】DA、图1中甲溶液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甲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B、图2中均无固体剩余,说明全部溶解,相同质量的溶剂溶解了相同质量的溶质,依据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B正确;C、图1中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甲有固体剩余,说明在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从图3中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M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故C正确;D、依据图3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3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比20℃时大,且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依据图1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乙中没有晶体,在30℃时,乙中也不会有晶体析出,但是不能判断甲中是否有晶体析出,故D错误.9.【解答】BCA.加明矾不能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因为明矾只能吸附不溶于水的物质,故A错误;B.可以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故B正确;C.可以使海水结冰以获取淡化的饮用水,故C正确;D.海水淡化主要去除的是钙镁钠钾阳离子和氯离子,硫酸根、碳酸氢根等.其它的阴阳离子都是少量的. 加碱只能去除钙镁离子的一部分.对其他的离子都没有作用.海水里溶解物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起不了淡化作用.,因此不能使用.,故D错误10.【解答】A沉淀反应中,生成物的溶解度越小,沉淀反应越容易发生,CuSO4+Na2CO3中主要发生CuSO4+Na2CO3+H2O = Na2SO4+Cu(OH)2↓+CO2↑,次要发生CuSO4+Na2CO3 = Na2SO4+CuCO3↓,可说明Cu(OH)2的溶解度小于CuCO3的溶解度;CuSO4+Na2S中主要:CuSO4+Na2S = Na2SO4+CuS↓ ,次要:CuSO4+Na2S+2H2O = Na2SO4+Cu(OH)2↓+H2S↑,可说明CuS的溶解度小于Cu(OH)2的溶解度,则溶解度CuS<Cu(OH)2<CuCO3,故选A.11.【解答】BC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Zn+2AgNO3→Zn(NO3)2+2Ag65 216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Zn+Cu(NO3)2→Zn(NO3)2+Cu65 64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A、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滴加稀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B、c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故溶液中只有生成的硝酸锌,正确;C、bc段固体是银和铜的混合物,加入氢离子溶液体系中就有了硝酸,硝酸可以氧化铜,生成一氧化氮,正确D、d点时,由于锌已过量,故得到的固体有生成的银、铜和剩余的锌,共3种,错误12.【解答】C13.【解答】D由表中反应物及现象可知,b+a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则b、d为HCl、Na2CO3中的一种,又d+c、d+a均生成白色沉淀,则d为Na2CO3,所以b为HCl,a+b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为AgNO3,可知c为BaCl2,故a、b、c、d为:AgNO3;HCl;BaCl2;Na2CO3.14.【解答】B利用氯原子和铝原子的守恒可以知道,在PAC中,氯原子为6-n,铝原子为2,设前者为Xmol,后者为Ymol,则X+Y=2,Y=6-n,则X=n-4,故选B15.【解答】AC由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装置质量增加10.8g,可判断燃烧生成了10.8g水,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氢元素,且氢元素质量=10.8g×2 /18 ×100%=1.2g;由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装置质量增加13.2g,可判断燃烧生成了13.2g二氧化碳,说明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且碳元素质量=13.2g×12 /44 ×100%=3.6g;甲烷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12:(1×4)=3:1,则混合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3.6g:1.2g=3:1,因此可判断混合气体可能只有甲烷;也可能只含有CO和H2;也可能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同时存在,不可能含有甲烷和另外任何一种气体.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是错误的;B、该气体可能含H2和CH4,是正确的;C、该气体可能只含CO和CH4,是错误的;D、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是正确的.故选AC.16.(6分)(1)(2)碳酸钡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BaCO3+2HCl = BaCl2+CO2↑+H2O 可溶性的氯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酸钡,且硫酸镁是泻盐,可以帮助排泄BaCl2+MgSO4 = BaSO4↓+MgCl2 (3)K2S17.(5分)(1)2NaHCO3Na2CO3 + CO2↑+ H2O(2)K2SO4·Al2(SO4)3·24H2O+6NaHCO3=K2SO4+3Na2SO4+2Al(OH)3 +6CO2↑+27H2O(2分)(3)Ca(H2PO4)2 + 2NaHCO3 = CaHPO4 + Na2HPO4 + 2CO2↑+ 2H2O(2分)18.(3分)66.7%(或2/3)(2分) 三聚氰胺(相对廉价)可造成蛋白质含量偏高的假象(奶制品中蛋白质含量是通过测定含氮量推算的)(1分)19.(2分)BaSO4和BaSO320.(5分)(1)I IV(2)先出现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又溶解MgCl2+2NaOH →Mg(OH)2↓+2NaCl,Mg(OH)2+2HCl →MgCl2+2H2O21.(4分)3(1分) 60(1分) 90(2分)22.(3分)CaCO3、Na2CO3、NaHCO3、Ca(HCO3)2(答对两个给1分,三个给2分)23.(4分)(1)1.13(1分)(2)1.21 g/mL~1.26 g/mL之间(1分) 在此范围内氯化钠大量析出而其它盐份析出很少,密度小于1.21 g/mL 几乎没有氯化钠析出,密度大于1.26 g/mL氯化镁等其他盐类析出的量明显增大(2分)24.(6分)(1)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或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等合理答案均给分)(2)CaCO33)常温下K2SO4的溶解度小(意思相近均给分)((4)减少K2SO4的溶解(或提高产率,意思相近均给分) 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即可判断(2分)25.(2分)CaSO 4•1/2H 2O 2CaSO 4−−→−高温2CaO+2SO 2↑+O 2↑26.(4分)30%稀硝酸的密度(1分) 浓硝酸和水的体积(1分) 玻璃棒、烧杯、量筒(2分,少一个扣1分,扣完即止)27.(7分)(1)将C 中导管浸入水槽中,微热试管A ,可看到C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C 中导管内的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2分)(2) 2a /0.089 3V (2分) 导管内残余液体未进入量筒,造成测定的V 偏小(合理即可得分)(1分) (3) 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的液面相平(1分) 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1分)28.(4分)(1)NaOH +CO 2 → NaHCO 3 (或2NaOH +CO 2 = Na 2CO 3+H 2O 、Na 2CO 3+H 2O +CO 2 = 2NaHCO 3)(1分)(2)NaOH +NaHCO 3 = Na 2CO 3+H 2O(1分)(3)CO 2用量较多,且NaHCO 3分解需要消耗能量(2分)29.(5分)(1)去除茶叶中的有机物(1分) (2)使铝、铁的氢氧化物沉淀便于过滤(1分) (3)步骤③中生成沉淀的质量(1分) (4)适量或过量(2分)30.(4分)CH 4 + 2O 2 → CO 2 + 2H 2O 甲烷与氧气体积比 1 ∶ 2. 10 m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10 m 3 × 0.21 = 2.1 m 3过量氧气的体积为:2.1 m 3―2.0 m 3 = 0.1 m 3 因此过量:0.1 m 3/ 2.0 m 3 = 0.05(倍)31.(6分)(1)0.529 4或52.94%(2分) 计算过程:(1) w (Al) = 2M (Al) / M (Al 2O 3) = 54/102 = 0.529 4 (2)①7.3%(2分) ②9∶8(2分)计算过程:由实验b 、c (合金质量增加,产生气体体积不变)可知,实验c 中盐酸已消耗完。

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1.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A.雨后的彩虹B.夜晚的霓虹灯C.节日的礼花D.彩色的图画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B.石油 C.沼气 D.干冰3.人们常说“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的科学本意揭示了 ( )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的是A.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B.乘地铁上下班C.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D.吃天然食品、穿棉质服装5.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 =====xR + C(金刚石),则x 、R为( )A.1、Na2CO3B.2、Na2CO3C.4、Na2CO3D.2、Na2O26.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B.在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棉纱线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7.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D.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1-8.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9.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A、量筒B、集气瓶C、烧杯D、锥形瓶10.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全国(第十届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以及答案

全国(第十届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以及答案

全国(第⼗届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以及答案全国(天原杯)初中化学复赛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2.可能⽤到的相对原⼦质量:H:1 C:12 N:14 O:16Na:23 Mg:24 Al:27S:32 Cl:35.5 K:39 Mn:55Fe:56 Cu:63.5 Zn:653.考试时间:2⼩时⼀、选择题(本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氢⽓是⼀种很有前途的能源。

以⽔为原料⼤量制取氢⽓最理想的途径是(A)由热电站提供电⼒电解⽔(B)使⽔与炽热的铁反应制取氢⽓(C)使⽔与焦炭反应制取氢⽓(D)利⽤太阳能分解⽔2.下列与⼈的⽣理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脂肪(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B)剧烈运动时⼈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液的pH增⼤(C)⼈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D)煤⽓中毒主要是CO与⾎红蛋⽩牢固结合,使⾎红蛋⽩失去输氧能⼒4.温室中的绿⾊植物受阳光的照射⽣长,昼夜测定温室内氧⽓的含量如下图所⽰,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4. 按照原⼦核外电⼦排布规律:各电⼦层最多容纳的电⼦数为2n 2(n 为电⼦层数,其中,最外层电⼦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

1999年已发现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原⼦核外电⼦层排布是(A)2,8,18,32,32,18,8 (B) 2,8,18,32,50,8 (C) 2,8,18,32,18,8 (D) 2,8,18,32,50,18,8 5.某电镀⼚排出的酸性污⽔中,含有有毒的Cu 2+,欲除去Cu 2+并降低污⽔的酸性,加⼊下列适量的物质时,不能达到⽬的的是(A)纯碱 (B)⽣⽯灰 (C)⾷盐 (D)氧化铁6.为完全中和某⼀强酸溶液,需⽤1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NaOH 溶液。

第九届全国“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试题

第九届全国“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试题

全国(第九届天原杯)初中化学复赛试题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1、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的矿物质成分如下(单位为mg/L):Ca 20,K 39,Mg 3,Zn 0.06,F 0.02等,这里的Ca,K,Mg,Zn,F是指()、A、单质B、元素C、金属离子D、分子2、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飘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吸附剂3、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3O2=2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O2与O3都是单质C、O2与O3是不同的物质D、O2与O3的性质完全相同4、在大气层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B、由实验室逸出的CO2增加C、由于森林绿化面积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D、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5、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等七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A、4个B、5个C、6个D、7个6、在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反应完成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2+无Cu2+,可能有Fe2+B、若反应完成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2+,没有Cu2+和Fe2+C、若反应完成后锌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2+,则一定有Fe2+D、若反应完成后锌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2+,则可能有Zn2+和Fe2+7、两种化合物AB和DB2,若A元素的化合价与H2O中O的化合价绝对值相同,则D的化合价为()、A、十4B、十2C、一2D、一38.测得某溶液中含Cu2+,K+,SO42—,Cl一四种离子,且阳离子的个数比为Cu2+:K+=3:4,则SO42—与Cl一的个数比可能是()、A、3:2B、1:3C、1:8D、2:59.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碳原子数在4及以下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时烃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A、CH4B、C2H2C、C2H8D、C8H810、在室温时,将硝酸钠和氯化钾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无晶体析出,在加热蒸发时,开 始析出的晶体是( )、A 、KNO 3B 、KCIC 、NaNO 3D 、NaCl11、在t oC 时,100g 水中加入mgNa 2CO 3或加ngNa 2CO 3·10H 2O,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m 和n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286106nm A=n nm B 1828601060+=nnm C 6.1028601060+=nnm D 280628601060+=1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1.709食盐 B 、用量筒量取5.29 mL 盐酸C 、用pH 试纸测得溶液的pH 是5.4D 、用托盘天平称取2.5g 锌1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 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 mL 、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 、大于15 mL B 、小于15 m1、 C 、等于15 m1 D 、无法确定14、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若生成物C 和D 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B 、若A 和C 是单质,B 和D 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若A 是可溶性碱,B 是可溶性盐,则C 、D 可能是两种沉淀D 、若A,B 各取10g 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 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 g15、1.6g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3.6g 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 、H ;②一定不含O ;③可能含O ;④一定含O ;⑤分子中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⑥ B 、①②⑤ C 、①③⑥ D 、①④⑤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小题,共34分、) 16.汽车尾气中含有CO 和NO 等有毒气体,其净化过程如下:(1)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CO 将NO 还原成N 2;(2)再通人过量空气,使剩余的CO 完全氧化、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2)17.为鉴定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给定的试剂和实验操作有:①滴加AgNO 3溶液;②冷却后,加水溶解;③加热;④滴加稀硝酸;⑤过滤后取滤液;⑥加催化剂二氧化锰、按实验操作的先后,其顺序正确的是(填号)18.有些牙膏中添加有少量的氟化物如氟化钠(NaF )等,写出氟化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刷牙时氟化钠跟牙齿矿物质——羟磷石[Ca10(PO4)6(OH)2]反应生成氟磷灰石[Ca10(PO4)6F2],氟磷灰石具有更能抗酸(牙缝中食物残渣发酵生成的有机酸)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龋齿的目的、写出生成氟磷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9.欲防止煤燃烧产生的SO2污染大气,有多种化学方法,例如:(1)在煤中掺消石灰:煤燃烧时,SO2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SO3,CaSO3再被氧化成CaSO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回收利用:将工厂燃煤废气中的SO2通人石灰乳中,可生成Ca(HSO3)2,它可用于造纸浆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可利用图1所示的甲(玻璃缸中盛NaOH溶液)、乙(玻璃缸中盛清水)两个装置,将这两个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放到阳光下,几小时后,检验甲装置中植物的叶片没有新的淀粉生成,而乙装置中植物的叶片却有新的淀粉生成,其原因是甲装置里的CO2 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1.有X,Y,Z三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不超过18,它们能相互形成XZ和YZ型化合物,X2+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Y原子和X2+的电子层数相同,但比Z原子少2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试求:(1)X,Y,Z原子核内的质子数(2)若X,Y,Z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相等,则化合物XYZ3,的式量是22.许多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往往有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或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物的现象.表1为相同温度下某些物质的溶解度.(1)若在有氯化银固体的水中加人硫化钠溶液,可能发生的现象是(2)生成硫酸铵化肥的方法之一是:把石膏粉(CaSO4)悬浮于水中,不断通人氨气并再通人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立即过滤,滤液经蒸发而得到硫酸铵晶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3.已知海水中含有氯化镁,但因其含量低而不能用于生产镁.某工厂利用海水和海边丰富的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资源来制取氢氧化镁,然后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镁,并再用于生产镁.写出制取氯化镁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4.河水里的微生物使有机物(以C6H10O5表示)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中所需的O2量叫生化需氧量(BOD),BOD是衡量水体质量的一个指标.(1)C6H10O5和O2,反应生成CO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为(2)20o C时,1.0L某水体(假使该水的密度为1g/mL)中含有机物(C6H10O5)的质量分数为0.0010%.则该水体的BOD为 g/L(3)20o C时,1.0L水中溶O20.0092g.上述水体适合于鱼类生存吗?原因是三、实验题(共24分.)25.欲确定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硫酸钠)中其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进行如下实验:称取样品ag,加水溶解,在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使溶液呈酸性,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并将沉淀烘干,称量沉淀为bg.请回答:(1)溶液用盐酸酸化的原因是(2)需要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原因是(3)检验氯化钡是否加入过量的方法是(4)计算样品中含Na2CO3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是26.利用图2示连接装置,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H,O的相对原子质量).试回答:(1)仪器装置的连接顺序(填写接口代码数字):()接()()接()()接()()接()().(2)装置1,Ⅱ的作用分别是,(3)加热CuO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27.化学实验室有含Hg2+,Fe2+、Cu2+等金属离子的废液.甲、乙二位同学设计从废液中回收金属汞和铜的方案如下:试回答:(1)上述二个方案中能达到回收目的的是哪个方案?在该方案操作的第①步得到的滤渣中含有金属;操作的第③步可分离(2)汞蒸气有毒,回收汞时,为防止汞蒸气扩散污染环境,该步操作应在(选择下列有关序号填写)中进行.A、冷而干的烧杯B、瓶口塞有直玻璃管的锥形瓶C、管口塞有导管的大试管,且导管一端插入水槽中(水封)D、密闭的并有冷却功能的仪器装置28.由实验测知:取3.5gKMnO4晶体加热到220o C,分解放出的氧气多于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为放出氧气0.354g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48 mL,而实际测得的氧气为308 mL(标准状况),超过理论量为:(308一248) m1,=60 mL.试回答:(1)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不是来自MnO2(2)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是由K2MnO4分解产生的?(要求用KMnO4制取氧气后的残渣实验,如图3所示.)(3)怎样从“最后残渣”中分离出MnO2?四、计算题(共12分.)29.白色粉未X是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取甲、乙、丙三份质量不同的X样品分别跟50 g相同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气体的质量与X的质量关系如表2.表2得到气体的质量与X的质量关系实验组别甲乙丙稀盐酸质量/g 50 50 50X的质量/g 3.80 6.20 7.20气体的质量/g 1.76 2.62 2.62试计算X中Na2CO3与NaHCO3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30.出土木制文物常处于水饱和状态,出土后若任其自然干燥将收缩、变形.一种保持文物原状的方法是:将95份(质量)K2SO4·A12(SO4)3·24H2O(明矾)和5份H2O混合加热到90℃制成饱和溶液,并继续加热到92o C~95o C,将木制文物浸渍其中.待明矾充分渗人,使明矾溶液取代木材中的水分后,趁热将文物从明矾溶液中取出,冷却至室温.明矾在文物中结晶,再在文物外部涂一层亚麻油.求90℃时明矾的溶解度(回答大于某值即可,但要写出计算过程.已知明矾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显著变化).。

2014年天原杯初三化学竞赛预赛试卷答案解析

2014年天原杯初三化学竞赛预赛试卷答案解析

2014年上海市初三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 B B B C D D A D 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 A C D D D B A B 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 B C A B C C A A C题号3132333435答案C D A D 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得分)题号36373839404142434445答案C AD BD AC AB BD AC CD BD B一、单项选择题1. A氨水中含有弱碱一水合氨NH3·H2O,氨水呈碱性;尿素、KCl水溶液呈中性;NH4NO3水溶呈酸性。

2. B蚂蝗咬人时分泌的唾液内含有一种抗凝血素,也叫水蛭素,能使伤口的血液不凝固。

3. BA:高温会抑制植物生长,多雨会将化肥冲走,都不利植物对化肥的吸收B:硫酸铵是酸性肥料,施用后,作物吸收铵根离子,在土壤中留下硫酸根离子,长时间的积累后就会产生酸化板结的现象。

C:波尔多液中含有CuSO4、Cu(OH)2(配置波尔多液用硫酸铜、生石灰及水)D:过磷酸钙是一种磷酸盐肥料,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一钙[Ca(H2PO4)2·H2O],副成分为硫酸钙(CaSO4)。

过磷酸钙可直接作磷肥。

4. BA:除了石油分馏得到航空煤油外,“地沟油”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航空煤油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过程中氢化、催化过程,都属于化学变化C:“地沟油”是人们健康的大敌,尤其是对人们的肠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破坏力D:“地沟油”还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生产燃料乙醇、沼气5. CA:CaO、Ca(OH)2、CaCO3都是含氧化合物,CaO属于氧化物,Ca(OH)2属于碱,CaCO3属于盐B:工业制取金属钙的反应为CaCl2(熔融) Ca+Cl2↑;很活泼金属K、Ca、Na、Ba,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如Ca+2H2O Ca(OH)2+H2↑C:Na2CO3+Ca(OH)2 CaCO3↓+2NaOH或CO2+Ca(OH)2 CaCO3↓+H2OD:还可能是Ca(OH)2+CuCl2 Ca(OH)2↓+CaCl26. D酸的通性:①有酸性、腐蚀性;②使酸碱指示剂变色;③能和碱反应;④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⑤能和盐反应;⑥能和金属反应(产生H2)。

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复赛试题和答案

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复赛试题和答案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二届天原杯)复赛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O:16 Na:23Mg:24Al:27S:32Cl:35.5 K:39 Ca:40Fe:56 Cu:64 Zn:65 Ag:108 Cd:112 Sn:119 Ba:137 Pb:207 Si:2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 题意。

1 .我国“化学” 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年)。

该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 “矽(xi ) ”。

在地壳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 .锡 B.硒 C.氧 D.硅2 .人们可从铁钛矿(主要成分FeTiO 3)制取金属钛(Ti ),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①FeTiO 3+H 2 = Fe+TiO 2+H 2O;②TiO 2+2C+2cl 2=TiCl 4+2CO ; ③TiCl 4+2Mg=2MgCl 2+T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①中的H 2被氧化 B.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②Cl 2中的“Cl”得到电子3 .正常人胃液的pH 在0.3~1.2之间。

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MgCO 3、NaHCO 3、酒石酸钠等,这主要是由于 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 B.酒石酸是营养品C.Na 2+、Mg 2+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D . MgCO 3、NaHCO 3与胃酸作用生成 CO 2,服药后有喝汽水的感觉 4 .下列制取物质的设计中,不可.能..实现的是A r CaCO^ > CaO —空一CalOHb 丽心掴裱. ― . NaOH 溶液 B, Cu 乌4 CuO 必曲 + CuSOj ,过避f Cu (OHK 沉淀 C, KMnO 4 . d » 0:上里+ SOi ―"f H2SO4 D, 丽Cl 籀液 遇入8r ・R 各CO3沉淀5 .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 如磷酸H 3PO 4可形成H 4P 2O 7或H 5P 3O 10等。

2014年上海市天原杯初赛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2014年上海市天原杯初赛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2014年上海市天原杯初三化学竞赛预赛相对原子质量:Mo-96 V-51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草莓适合生长在酸性条件下,若进行草莓的无土栽培,培养液中不适合添加的物质是()A.氨水B.尿素C.硝酸铵D.氯化钾2、人被蚂蝗叮咬后,伤口常流血不止。

依据上述现象,科学家希望从蚂蝗体内提取某种药物,该药物具有()A.止血性能B.抗血凝性能C.止痛、止痒性能D.抗过敏性能3、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温多雨时比较适合施用钾肥B.长期施用硫酸铵会造成土壤板结C.波尔多液是石灰和硫酸钠的混合物D.过磷酸钙必须经过硫酸处理才能施用4、目前,某些科研机构研发了以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为原料通过氢化、催化体系等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技术。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此项技术有助于丰富民用航空业的燃油来源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地沟油”流入餐桌会对使用者产生危害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5、部分含钙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aO、Ca(OH)2、CaCO3都是含氧化合物,简称氧化物B.转化①是氯化钙溶液中的钙被置换出来C.转化⑥可能是复分解反应D.转化④一定是中和反应6、下列反应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A.Mg+H2SO4−−→MgSO4+H2↑B.CuO+H2SO4−−→CuSO4+H2O−−→CuSO4+H2O+SO2↑C.2NaOH+H2SO4−−→Na2SO4+H2OD.Cu+2H2SO4(浓)∆7、某太空站的能量转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电池系统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水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太阳能C.水电解系统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背日面时氢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C.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D.100g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后得到1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0、戊二醛(C5H8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关于戊二醛的说法错误的是()A.戊二醛是一种有机物B.戊二醛与乙醇(C2H6O)的混合物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能是5:16C.20%的戊二醛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D.1mol戊二醛与100g碳酸钙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311、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

(完整word版)2014年和2015天原杯上海市初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讲解,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4年和2015天原杯上海市初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讲解,推荐文档

2014年上海市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小时)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V-51 Mn-55 Fe-56 Cu-64 Zn-65 Mo-96 I-127 Ba-137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草莓适合生长在酸性条件下,若进行草莓的无土栽培,培养液中不适合添加的物质是()A.氨水B.尿素C.硝酸铵D.氯化钾2、人被蚂蝗叮咬后,伤口常流血不止。

依据上述现象,科学家希望从蚂蝗体内提取某种药物,该药物具有()A.止血性能B.抗血凝性能C.止痛、止痒性能D.抗过敏性能3、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温多雨时比较适合施用钾肥B.长期施用硫酸铵会造成土壤板结C.波尔多液是石灰和硫酸钠的混合物D.过磷酸钙必须经过硫酸处理才能施用4、目前,某些科研机构研发了以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为原料通过氢化、催化体系等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技术。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此项技术有助于丰富民用航空业的燃油来源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地沟油”流入餐桌会对使用者产生危害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5、部分含钙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CaO、Ca(OH)2、CaCO3都是含氧化合物,简称氧化物B. 转化①是氯化钙溶液中的钙被置换出来C.转化⑥可能是复分解反应D. 转化④一定是中和反应6、下列反应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A.Mg+H2SO4→MgSO4+H2↑B.CuO+H2SO4→CuSO4+H2OC.2NaOH+H2SO4→Na2SO4+H2OD.Cu+2H2SO4(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uSO4+H2O+SO2↑7、某太空站的能量转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电池系统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水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太阳能C.水电解系统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背日面时氢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B. 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C. 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D. 100g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后得到1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0、戊二醛(C5H8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关于戊二醛的说法错误的是()A. 戊二醛是一种有机物B. 戊二醛与乙醇(C2H6O)的混合物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能是5:16C. 20%的戊二醛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D.1mol戊二醛与100g碳酸钙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311、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

2014年28届化学竞赛初赛题、答、评分标准

2014年28届化学竞赛初赛题、答、评分标准

第2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答案和评分标准第1题(6分) 合成氨原料气由天然气在高温下与水和空气反应而得。

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1) CH4(g) + H2O(g) → CO(g) + 3H2(g)(2) 2CH4(g) + O2(g) → 2CO(g) + 4H2(g)(3) CO (g) + H2O(g)→ H2(g) + CO2(g)假设反应产生的CO全部转化为CO2,CO2被碱液完全吸收,剩余的H2O通过冷凝干燥除去。

进入合成氨反应塔的原料气为纯净的N2和H2。

1-1为使原料气中N2和H2的体积比为1 : 3,推出起始气体中CH4和空气的比例。

设空气中1-2计算反应(2)的反应热。

已知:(4) C(s) + 2H2(g) → CH4(g) ΔH4 = -74.8 kJ mol-1-1第2题(5分) 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

硫同位素交换和顺磁共振实验证实,其水溶液中存在亚磺酰自由基负离子。

2-1写出该自由基负离子的结构简式,根据VSEPR理论推测其形状。

2-2连二亚硫酸钠与CF3Br反应得到三氟甲烷亚磺酸钠。

文献报道,反应过程主要包括自由基的产生、转移和湮灭(生成产物)三步,写出三氟甲烷亚磺酸根形成的反应机理。

第3题(6分) 2013年,科学家通过计算预测了高压下固态氮的一种新结构:N8分子晶体。

其中,N8分子呈首尾不分的链状结构; 按价键理论,氮原子有4种成键方式; 除端位以外,其他氮原子采用3种不同类型的杂化轨道。

3-1画出N8分子的Lewis结构并标出形式电荷。

写出端位之外的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3-1共4分:Lewis结构2分;形式电荷1分(错1个扣0.5分,扣完为止;答案中未示出的4个N若标0,不扣分);杂化轨道类型1分(错1个扣0.5分,扣完为止)。

若Lewis结构错误,全题得零分。

3-2 N8分子的构型异构体有顺式和反式两种:1分1分两种异构体中,若省略了孤对电子,不扣分。

1991~2014年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1991~2014年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1991~201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计算题选及参考答案[1991]四、计算题27.某同学为了测定由氧化铜和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用氢气作还原剂,并用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

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是24克,实验前盛有浓硫酸的试管的总质量是130.5克,实验后变为l37.7克(设反应已进行完全,且生成的水全部被浓硫酸吸收),据此计算:⑴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⑵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⑴O.8克;⑵33.3%28.某学生在10℃时取100克水配制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又取50克水加入35.4克硝酸钠配成溶液,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发现有晶体析出。

试通过计算指出析出晶体是什么物质。

(已知10℃时,KCl 的溶解度为31g ,KNO 3的溶解度为20.9g ,NaCl 的溶解度为35.8g ,NaNO3的溶解度为80g )参考答案:原来的硝酸钠溶液就是不饱和溶液,混合后溶剂增加,硝酸钠更不饱和;原来氯化钾是饱和溶液,混合后也变为不饱和,因而硝酸钠、氯化钾不会成为晶体析出。

混合溶液中的四种离子,也可能结合硝酸钾、氯化钠晶体析出。

NaNO 3+KCl =KNO 3+NaCl 85 74.5 101 58.5 x 31 y zx=35.4(克)恰好反应完全,y=42.O(克),z=24.3(克)。

已知1 O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8克。

1OO:150=20.9:m m=31.4(克),3l.4<42.0 l00:150=35.8 :W ,w=53.7(克),53.7>24.3 可知析出的晶体是硝酸钾。

[1992]四、计算题26.碳酸氢钠加热可发生如下反应:xNaHCO 3yNa 2CO 3+zCO 2↑+uH 20 ⑴上述化学方程式的系数x 、y 、z 、u 分别为多少?⑵NaHCO 3和Na 2CO 3的混合物共3.36克,充分加热后质量减少了0.62克,然后加入过量的盐酸,使之发生反应。

2014年全国初中学生(河南赛区)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初中学生(河南赛区)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预赛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最子质量:H 一1 C —12 N —14 O 一16 Na 一23 Mg 一24 Al 一27 Si 一28 S 一32 Cl 一35.5 Ca 一40 Cu 一64 Ag 一108 I-127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5个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表中。

)1.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绿色食品”、“白色污染”、“赤潮”主要都不是在说颜色 B .生活污水、农药和难分解的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C .“酸可以除锈”、“洗涤剂可以去油”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 .许多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通入CO 2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 2是酸B .酸性溶液的pH 小于7。

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 小于7C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3.法国化学家肖万、美国化学家格拉布斯和施罗克在有机化学领域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可以简单描述为如下的反应(R 1 ~ R 8为H –、CH 3–、C 2H 5–……等)。

上述反应类似于无机反应中的A .置换反应B .分解反应C .化合反应D .复分解反应4.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生成KHCO 3,然后利用KHCO 3受热易分解产生CO 2的性质,把CO 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再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CH 4O )。

“绿色自由”构想的技术流程如下,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由分解池分解后所得溶液X 可通入吸收池再利用,其主要成分是KHCO 3B .分解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KHCO 3====K 2CO 3+CO 2↑+H 2OC .吸收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O 2+K 2CO 3+H 2O =2KHCO 3D .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 2+CO 2============= CH 4O+ H 2O5.“NaCl + CO 2 + NH 3 + H 2O = NaHCO 3↓+ NH 4Cl ”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

2014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第二十四届天原杯)复试试题+++(试题word版,答案扫(1)

2014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第二十四届天原杯)复试试题+++(试题word版,答案扫(1)

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第24届天原杯)复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Mn-55、Fe-56、Cu-64、Zn-65、Ag-108、Sn-119、Ba-137、Hg-201、Pb-20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使用了复合材料B. 用耐高温的陶瓷制成的发动机,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C. 发展新能源,主要是把煤、石油转化为气态燃料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D. 光导纤维传导光信号进行通信,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2.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主要是利用石墨( ) A.具有导电性、防辐射B.密度小,减轻机身重量C.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3.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强还原剂能使GFP转变为非荧光型体,后者一旦重新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荧光便立即得到恢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GFP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B. 可用GFP标记研究特定的反应C. GFP 的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 GFP产生荧光受外界环境影响( )A B C DX 大理石与盐酸锌粒与稀硫双氧水与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与氯酸钾Y 浓硫酸浓硫酸浓硫酸浓硫酸Z CO2H2O2O25.用Na2SO4溶液[含有少量杂质Fe2(SO4)3]制取Na2SO4•10H2O晶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2SO4溶液(指示剂控制);②加金属Na;③蒸发、冷却、结晶、倾倒;④加过量NaOH;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

正确的操作步聚是( ) A.②⑥③B.④⑥①③C.④⑥③②D.②⑥①③⑤6.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乙腈(CH3CN)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向质量分数为a的乙腈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中乙腈的质量分数为0.4a。

2014天原杯化学竞赛试题

2014天原杯化学竞赛试题

2014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第24届天原杯)复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S -32、Cl -35.5、K -39、Ca -40、Mn -55、Fe -56、Cu -64、Zn -65、Ag -108、Sn -119、Ba -137、Hg -201、Pb -20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 )。

A. 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使用了复合材料B. 用耐高温的陶瓷制成的发动机,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C. 发展新能源,主要是把煤、石油转化为气态燃料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D. 光导纤维传导光信号进行通信,SiO 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2.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主要是利用石墨( )。

A .具有导电性、防辐射B .密度小,减轻机身重量C .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D .硬度小,有润滑作用3.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 ,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强还原剂能使GFP 转变为非荧光型体,后者一旦重新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荧光便立即得到恢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GFP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B. 可用GFP 标记研究特定的反应C. GFP 的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GFP 产生荧光受外界环境影响4. 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正确的是( )。

5.用Na 2SO 4溶液[含有少量杂质Fe 2(SO 4)3]制取Na 2SO 4•10H 2O 晶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 2SO 4溶液(指示剂控制);②加金属Na ;③蒸发、冷却、结晶、倾倒;④加过量NaOH ;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

正确的操作步聚是( )。

A .②⑥③B .④⑥①③C .④⑥③②D .②⑥①③⑤6.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乙腈(CH 3CN)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向质量分数为a 的乙腈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中乙腈的质量分数为0.4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试题及竞赛复赛试题详解2014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第24届天原杯)复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 Mn-55、Fe-56、Cu-64、Zn-65、Ag-108、Sn-119、Ba-137、Hg-201、Pb-20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使用了复合材料B. 用耐高温的陶瓷制成的发动机,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C. 发展新能源,主要是把煤、石油转化为气态燃料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D. 光导纤维传导光信号进行通信,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2.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主要是利用石墨( )A.具有导电性、防辐射 B.密度小,减轻机身重量C.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3.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强还原剂能使GFP转变为非荧光型体,后者一旦重新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荧光便立即得到恢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GFP具有很强的氧化性B. 可用GFP标记研究特定的反应C. GFP的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产生荧光受外界环境影响4. 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正确的是5.用Na2SO4溶液[含有少量杂质Fe2(SO4)3]制取Na2SO4•10H2O晶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2SO4溶液(指示剂控制);②加金属Na;③蒸发、冷却、结晶、倾倒;④加过量NaOH;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

正确的操作步聚是( )A.②⑥③ 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② D.②⑥①③⑤6.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乙腈(CH3CN)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向质量分数为a的乙腈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中乙腈的质量分数为0.4a。

若同样条件下乙腈的密度为d1,水的密度为d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1>d2B. d1<d2C. d1=d2D. 无法确定7. 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与证明它是MnO4--,而不是K+呈现的颜色的实验操作无关的是( )A. 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B. 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没有明显变化C. 在稀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紫红色褪去D. 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剩固体质量减少8. 20℃时,将等质量不含结晶水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图3中,M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 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9.地球上缺少淡水,若将海水淡化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可行的是(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冷凝C.控制条件使海水结冰以获取淡水 D.加碱使海水中的有害金属离子沉淀而淡化10. 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1)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主要反应是:CuSO4+Na2CO3+H2O = Na2SO4+Cu(OH)2↓+CO2↑次要反应是:CuSO4+Na2CO3= Na2SO4+CuCO3↓(2)CuSO4溶液与Na2S溶液混合主要反应是:CuSO4+Na2S = Na2SO4+CuS↓很难发生的反应是:CuSO4+Na2S+2H2O = Na2SO4+Cu(OH)2↓+H2S↑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CuS<Cu(OH)2<CuCO3B.CuS>Cu(OH)2>CuCO3C.Cu(OH)2>CuCO3>CuS D.Cu(OH)2<CuCO3<CuS11.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C.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D.取d点的固体有2种12. 取两份等质量的x CuCO3·y Cu(OH)2固体,在一份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CO26.6 g;加热另一份使其完全分解,得到CuO 20.0 g。

则x和y的关系正确的是( )A.x∶y =1∶1 B.x∶y =2∶3 C. x∶y =3∶2 D. x∶y =2∶113.a、b、c、d是HCl、BaCl2、AgNO3、Na2C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的现象由上述现象可推知a 、b 、c 、d 依次是 ( )A .HCl 、BaCl 2、AgNO 3、Na 2CO 3B .AgNO 3、HCl 、Na 2CO 3、BaCl 2C .BaCl 2、Na 2CO 3、AgNO 3、HClD .AgNO 3、HCl 、BaCl 2、Na 2CO 314.聚合氯化铝(PAC)的化学式为[Al 2(OH)n Cl 6-n ]m ,是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它是以软铝矿(主要成分是Al 2O 3·H 2O)为原料制备……,最后一步反应是将Al(OH)3凝胶与[Al(OH)2(H 2O)4]Cl按照一定配比恰好完全反应制得PAC ,则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计量数之比为 ( )A .1∶1 B.C.D. 1m15.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 2、CO 、CH 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0.8 g ;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 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3.2 g 。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气体一定含有H 2、CO 、CH 4B. 该气体可能含有H 2和COC. 该气体可能含有CO 和CH 4D. 该气体可能含有CH 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共40分)16.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肥为保证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常用化肥有:①尿素 CO(NH 2)2,②硝酸钾KNO 3,③硝酸铵 NH 4NO 3,④Ca(H 2PO 4)2 。

上述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2)硫酸钡可用作诊断胃病的造影剂(钡餐)可溶性的钡盐是有毒的,如果病人误服了碳酸钡,会发生中毒。

如果中毒,应立即服用泻盐(MgSO 4)解毒。

请解释误服碳酸钡引起中毒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泻盐可以解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原理可用下式表示:2KNO 3 + S + 3C = X + N 2 ↑+ 3CO 2 ↑。

请据此推出X 的化学式_______。

17.饮食中和形成二氧化碳有关的几个问题。

(1)馒头:面团经发酵后显酸性,向其中加入的适量碳酸钠会转化为碳酸氢钠,面团蒸熟过程中,碳酸氢钠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形成气孔,所以馒头松软可口。

请配平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aHCO 3 — Na 2CO 3 + CO 2 + H 2O (2)油饼(油条):向发酵的面团中加入碳酸钠的同时,加入适量明矾[K 2SO 4·Al 2(SO 4)3·24H 2O],成型后放入热油中,炸制过程中会生成较多气体,使油饼松脆可口。

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K 2SO 4·Al 2(SO 4)3·24H 2O + NaHCO 3 — K 2SO 4 + Na 2SO 4 + Al(OH)3 + CO 2 + H 2O (3)食用这种油饼会摄入少量氢氧化铝,对人体健康不利。

为避免摄入氢氧化铝,市售不含铝的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 3和Ca(H 2PO 4)2,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Ca(H 2PO 4)2 + NaHCO 3 — CaHPO 4 + Na 2HPO 4 + CO 2 + H 2O18. 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 3H 6N 6,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常见蛋白质的含氮量相近,平均约为16%,请解释为什么不法商贩要在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将反应 4(NH 4)2SO 4 △ N 2↑+6NH 3↑+3SO 2↑+SO 3↑+7H 2O 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 2溶液,产生两种沉淀,请写出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0.实验室里有四只编号为I 、II 、III 、IV 但无试剂名称标签的试剂瓶,分别盛有盐酸、氯化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为确认试剂名称,进行如下三个实验(还可使用硝酸银溶液),实验均没有明显现象。

(a)向溶液I 中滴入少量溶液II ,在所得的混和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溶液III ;(b)将溶液I 加入溶液III 中;(c)向溶液IV 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溶液较稀,微溶物不产生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是 号,硫酸钠是 号。

(2)先将II 与III 混和,再加入I ,现象是 ,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21. C 60的模型如右图所示,每个碳原子和相邻的_________个碳原子以小棍结合。

若要搭建一个这样的模型,需要代表碳原子的小球_________个,需要代表化学键的连接小球的小棍__________根。

22. 向含有NaOH 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缓通入CO 2直到过量。

其现象为:沉淀……。

请按照先后顺序写出相应生成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卤水的密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K 2SO 4的流程如下:3。

(2)上述流程中,除可综合利用CO 2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3)反应③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