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形态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164e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d.png)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一、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1.广播的起源:广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2.电视的起源:电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模拟广播电视到现代的数字广播电视,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技术和制度革新。
4.广播电视的作用:广播电视具有传播信息、娱乐休闲、教育宣传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1.广播:广播是指将声音、图像等信息通过电磁波传播到广大受众的一种传播方式。
2.电视:电视是指通过电子技术将图像和声音传送到使用者的一个传媒工具。
3.传媒:传媒是指用于传播信息的各种媒介,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4.媒介:媒介是指传递信息和传播声音图像的工具和设备。
三、广播电视的组织形态1.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台是指负责制作和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构,分为电台和电视台两种形态。
2.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是指由广播电视台建立的一种机构和工作方式,可以实现节目的互联互通和全国范围内的播放。
3.广播电视产业:广播电视产业是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广告投放等相关的产业链。
四、广播电视的技术手段1.广播技术:广播技术包括调频广播、调幅广播等各种无线电技术,通过调制和解调电磁波来传送声音。
2.电视技术:电视技术包括黑白电视、彩色电视等各种电子技术,通过扫描线和电子束来传送和显示图像。
3.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通过数字信号传输和处理来提供更多的节目和服务。
五、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1.政府管理体制:广播电视在很多国家都是由政府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管。
2.行业管理体制:广播电视在一些国家中由行业协会或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概论知识的重点包括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基本概念、组织形态、技术手段、管理体制等内容。
学习和掌握广播电视概论知识有助于对广播电视行业的了解和理解,对于从事广播电视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台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情况汇报
![广播电视台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233b95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7.png)
广播电视台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情况汇报根据最近的调查和收集到的信息,广播电视台在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以下是情况汇报:1. 制定了意识形态责任制相关的制度和规范文件。
广播电视台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范文件,包括《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等,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2. 加强了重点节目、栏目的管理和监督。
广播电视台制定了相关的指导意见,要求对重点节目、栏目的制作、播放和内容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确保符合意识形态导向。
3. 增加了宣传工作力度。
广播电视台加强了宣传工作,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公众普及意识形态责任制的重要性和作用,增强了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
4. 加强了内部培训和教育。
广播电视台针对不同职务和岗位的人员,开展了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了员工的意识形态责任意识和素养。
5. 建立了风险评估和应急机制。
广播电视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和应急机制,对可能影响意识形态导向的问题进行及时识别和处理,保证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
然而,我们也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1.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意识形态责任制理解和落实不到位。
由于相关理念和政策的宣传不够,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于意识形态责任制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落实不到位。
2. 在一些重大事件和敏感问题的报道中,出现了一些不准确、不客观的情况。
3. 部分广播电视台对于自身意识形态责任制的履行存在怠慢现象。
例如,一些广播电视台忽视了对自身节目的管理和监控,导致一些不良内容传播较为频繁。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台在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我们将继续加强工作,加强宣传和培训,不断完善制度和规范,确保意识形态责任制得到有效地落实和执行。
同时,也需要各级广播电视台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意识形态责任制各项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节目形态类型
![节目形态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27e30db33d4b14e84246805.png)
1964年12月底,第一次使用录像技术制作节目北京电视台的《昭阳沟》 《红灯记》片段 ;……
阶段性特点
1958~1966年电视文艺创作中的建设朝气与历史使 命感 ;
北京电视台播出的《岭上人家》《家庭问题》 《海螺》《焦裕禄》,上海电视台播出的《红色的火 焰》《姊弟血》,广东电视台播出的《长征路上》 《杨柳春风》等文艺节目,充满了新中国建设初期昂 扬向上、清朗爽快的特有朝气。
1993年3月1日,中央台一套施行全天11次新闻滚动播出,大 幅增加新闻信息量和播出时间; 1993年5月1日,中央台推出早间杂志 类新闻栏目《东方时空》;
1994年4月1日,中央台推出评论类新闻资讯节目《焦点 访谈》,开启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远大威力;
1995年4月21日,中央台推出午间新闻节目《新闻30分》,以 新闻的编排组合加强报道深度;
在1996年文艺创作精神的指导下,正面反映社会主义建设进程、 弘扬时代主旋律、讴歌社会进步,重树爱国主义精神的电视文艺作 品开始大量涌现 ,《东西南北中》、《艺苑风景线》、《音乐桥》、 《方荣翔》、《绝缘人生丰子恺》、《电影百年》、《漫话艺德》 等一系列电视文艺栏目和节目精品,《回归颂》、《千里共婵娟》、 《抗洪精神颂》、《风雨同舟楚天情》、《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众 多优秀的大型电视文艺晚会陆续涌现,表现出昂扬的时代风貌和浓 郁的文化气息 。
广播电视新闻的优势与弱点:
优势:时效性强、群众性强、易受性强、
信息量大。 弱点: 难以形成深度报道;
有些声像无法再现,声像稍纵即逝;
不便保存; 顺序播出; 选择性差; 在语言表达上有特殊的要求。
新闻节目有序化的几大原则: 1. 重要性原则——根据新闻题材的重要性程度,或它提供的信 息本身的价值,安排每一则新闻在节目中的播出次序。 2.贴近性原则——从电台、电视台所处的地位出发,由近而远 地安排新闻。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通常按先国 内后国际、先中央后地方、先全国性新闻后地区性新闻或部门 性新闻的次序编排新闻;而地方台除对重要全国性新闻做出安 排以外,一般按当地新闻、邻近地区新闻、其他国内新闻、国 际新闻顺序安排播出内容。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可编辑全文】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1b51b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b.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消息,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评论等1、消息是指对新近发现、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做的简明报答。
消息类电视新闻迅速、简要、客观、广泛地传播报道国内外发生的时间,传达党哈政府的法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快、短、新、广、客观是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特点。
它充分体现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社会性的传播规律。
2、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报道。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特点是主题集中,内容广博,主题深刻。
3、两者异同:都是新闻的多次报道集合,新闻播出有连续性,信息传播的效果显著。
从题材选择上,前者是事件性新闻,突然发生的。
在报道时效上,前者注重时效性,是最新报道。
在报道序列上,前者的结构是追踪事态发展,不可更改的有序排列,后者是以横向联系为主的不同角度的各条新闻之间的“无序”排列。
传播功能上,前者满足了广大观众对事态发展最新消息的知情需求,并对灾难发生进行总结。
4、新闻专题是针对新闻题材所做的详尽的,生动的,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新闻评论是运用广播电视传播手段对新闻事实作出评论的一种体裁。
5、新新闻主义崛起于20C60N,在权威与理性受到怀疑,情绪主义蔓延西方的背景下产生,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主观介入,不再遵从“客观性原则”,成为贴有个人标签,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个性新闻”。
新新闻主义摒弃了传统客观理论的虚伪的掩饰,坦然地竖起了主观主义的旗帜,而对包括人物心理活动在内的情景再现,更进一步地把新新闻主义的“客观”原则体现出来:主观性就是真理,现实存在离开了人就毫无意义,人类心理活动同样式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
基于此,新新闻主义关注新闻事件背后的内幕,以独特的主观方式观察,以文学化的笔法报道。
这种评论式的报道很有感染力,强调人的主观体验,以此获得对新闻事件的“最真实的感受”,然而,新新闻主义同时也带来对“新闻”本质的争议,它带来“小报式的”煽情主义倾向和新闻报道的国度娱乐化弊端。
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主要类型
![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主要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3def354590c69ec3d5bb7596.png)
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主要类型:1国有社会公营型:是以资产国家所有和经营活动中公司在社会参与下自主进行为基本特点.由于法律的明确规定或强大的文化传统,政府和国会都不能主导国有公营型广播电视公司最高管理机构的人选.(英国BBC)2社会联合公营体制:是以众方政治力量共同认可公共广播电视组织结构、领导人选和大政方针为核心特征的.1)公有制形态多样,主要有国家所有、地方所有、公众团体所有和社区所有等;2)经费来源更加多元,除了视听费、国家财政补贴和广告收入之外,还有公司、社团、个人捐资等;3)众方政治力量的共同认可发挥着主导性的政治调控作用,这可以说是此类广播电视体制的突出特点.(地方联合型(德国公共广播电视)、社区/文化联合型(比利时公共广播电视)、党派联合型(荷兰公共广播电视)、公众团体联合型(美国公共广播电视))3国有国会主导型:与国有社会公营广播电视体制的相同点:1) 国家所有;2) 以法确定公共广播电视的独立法人地位,以免公共广播电视经营机构成为政府或国会及其它社会势力的附庸,从而保证其服务公众的全面性、公正性、客观性、多元性,维护其监督社会、动员舆论和传播信息的独立性.不同点:在国有国会主导型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中,国会是决定全国性公共广播电视的中心力量,在机构组建,尤其是公共传媒领导人选安排,或在日常行业行政监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而在以BBC为代表的国有社会公营广播电视体制内,一般情况下,国会重在立法,而在公共广播电视机构的实际组建活动及其人事构成方面主要行使监督和同意权,另外国会也不直接对公共广播电视进行行业行政管理,而是让独立的国家广播电视行政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宏观调控.(1975年后的意大利和1980年后的西班牙公共广播电视体制)4国有政府主导型:是以中央政府作为最终向国会负责的主要角色对公共广播电视进行领导为基本特征.在此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中,虽然公共广播电视经营机构原则上依法具有独立公益法人地位,但是中央政府首脑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可以,也习惯于对公共广播电视经营机构一方面在宏观上进行政策引导,另一方面在微观上以行政手段主导其经营方式、财政收支、人员调动,甚至节目安排及其内容.而在其它当代西方广播电视体制中,不管是国有社会公营型,还是社会联合公营型和国会主导之下的国有公营型,公共广播电视经营机构都是此领域的中心主体,政府一般不能左右其依法开展自主经营活动;另外,由于国会、法院以及其它社会政治势力广泛而又深入参与公共广播电视宏观层面的建构和运作(诸如高层领导任免、财政预算、各类节目传送比例等),形成政治调控关系的多元均衡态势,因此政府不可能起主导作用,而只能作为众多影响公共广播电视的重要一方,主要是发挥些宏观行政调控功能,并且还深受其它政治势力的制约.(80年代中以前的法国和葡萄牙以及澳大利亚,北欧的挪威和瑞士)【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精品文档交流。
广播电视传媒新形态的分析
![广播电视传媒新形态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31d2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5.png)
广播电视传媒新形态的分析广播电视传媒是传统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广播电视传媒正在经历新的变革和发展。
新形态的广播电视传媒不仅涉及技术手段的创新,还涉及内容的创新、传播方式的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广播电视传媒新形态进行分析。
一、技术手段的创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广播电视传媒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和传播渠道。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节目。
而移动互联网则更加便捷,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节目。
新技术的发展也为广播电视传媒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工具。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广播电视传媒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广播电视传媒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二、内容的创新广播电视传媒的核心是内容,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以电视剧、综艺节目为主,而新形态的广播电视传媒则更加注重内容创新。
大数据分析可以为广播电视传媒提供更准确的用户画像,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相应的节目。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广播电视传媒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内容形式。
直播、短视频等都成为了新形态广播电视传媒的内容创新之一。
还有一些媒体开始尝试跨界合作,通过与游戏、电影等产业合作,推出更加创新的内容。
三、传播方式的创新广播电视传媒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社交媒体的兴起为广播电视传媒的传播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
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与广播电视节目互动,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
直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实时传输,用户可以在线观看直播节目,并与主持人实时互动。
还有一些新媒体平台正在崛起,例如抖音、快手等,这些平台也成为广播电视传媒传播的新渠道。
四、商业模式的创新新形态的广播电视传媒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
传统的广播电视传媒主要依靠广告收入来维持运营,而新形态的广播电视传媒则更加注重多元化的商业模式。
一些视频网站通过会员制度向用户收费,同时也提供广告投放服务。
《广播电视概论》课件
![《广播电视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6b86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2.png)
1925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了电 视机,1920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商业广播电台 。
技术进步与变革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技术也不断进步,从黑 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画面质 量越来越清晰。
变革
广播电视不仅在技术上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内容上也发 生了很大变化,从单纯的新闻和娱乐节目到各类专业频 道和互动性节目的出现,满足了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未来趋势与展望
趋势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将朝着更加多元 化、互动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展望
未来广播电视将更加注重与新媒体的融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内容质量和用户 体验,同时还将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创新形态。
02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传播方式与特点
广播电视产业经营与管理
产业现状与格局
01 产业规模
全球广播电视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庞大 。
02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日趋多元化,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 合发展。
03 竞争格局
市场竞争激烈,大型媒体集团占据主导地位。
广告经营与盈利模式
广告收入
广告收入是广播电视产业 的主要盈利来源。
盈利模式创新
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付 费内容、品牌合作等。
《广播电视概论》 PPT课件
目录
•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 广播电视的类型与节目形态 • 广播电视产业经营与管理 • 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与责任
01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起源与发展
01 起源
19世纪末,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 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声音和图像。
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与创新
![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f11d8e0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b.png)
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与创新电视节目是指在电视上播出的各种类型的节目,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节目形态也不断发展与创新。
早期的电视节目以新闻、政治宣传、戏剧节目为主,节目类型单一、形式简单。
然而,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和电视广播业的快速发展,电视节目的形态也开始逐渐多样化。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新的电视节目在全球范围内涌现,包括电视游戏、真人秀、选秀节目、综艺节目等。
这些节目吸引了广大观众,并为电视节目创新带来新思路、新方向。
电视游戏节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节目形式,其以“互动娱乐”为主要特点,通过参赛者的互动和答题竞赛等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
电视游戏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简单易懂、寓教于乐的特点,同时引入了互动技术,在娱乐的同时观众还可以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更新。
真人秀节目是另一种流行的电视节目形态,其以现实主义为主题,通常以真实生活、真实人物和真实情感为素材。
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方式与电影纪录片相似,剧情真实、感人,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选秀节目是近年来热门的电视节目形式之一,大规模、开放式的选拔模式使其尤其适合各种文化背景的节目主题。
选秀节目常常给观众带来惊喜,而且通常会引起异常强烈的反响,其背后具有的社会和文化的问题也倍受关注。
综艺节目是电视节目的另一形式,它的内容通常包含一系列娱乐、文化、知识、体育等多种元素,呈现出非常好的大众化特性。
综艺节目的种类丰富,不仅讲述人物故事,展现景观,也包括音乐会、时尚秀、综艺演出等等,时间分布在每天、每周或计划发布的一段时间之内,通常被认为是确立观众归属感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总之,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视工业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个多元化的节目肆意盛行的时代,电视节目不仅要追求观众的娱乐享受,还要具备可塑性和深度,发挥作为文化载体的作用,让观众在娱乐之外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第四章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与节目意识形态的形成
![第四章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与节目意识形态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8e1faffa76eeaeaad0f3300e.png)
五、板块化的几个有代表的 模式
(一)国家电台模式——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集团 化与频率专业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目前我们国家唯一覆盖 全国的广播电台,在中国拥有7 亿多听众, 是世界上拥有国内听众最多的广播电台,现 办有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 之声、中华之声、神州之声、华夏之声双语 频率、华夏之声普通话频率、民族之声、文 艺之声、老年之声、藏语广播、娱乐广播等 13套无线广播节目,全天累计播音239小时 50分钟
假设现在你的公司是生产袜子,主要生 产蕾丝长筒袜和运动袜。现在你考虑一 下,要想在阜阳师范学院打开市场,你 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群去推销你的产品?
市场定位
节目定位
节目定位:指节目制作人员对播出节 目的思想内容、目标受众、节目样式、 制作风格等划定,对节目设置的目的 和宗旨所作的事先规划。
二、定位的三个不同层次
长期以来,电台的广告经营基本是自理, 广告销售的主力是广告部的业务员。几 乎很少交给广告公司代理。交通广播在 短短8年时间内,由最初的318万元广 告费到2002年的8000万
(四)珠江模式
采用“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主 持人节目为肌体”的形式,每逢半点播 出新闻,逢正点播出经济信息,按听众 的收听习惯和需要安排内容,通过主持 人灵活地将新闻、资讯、服务、娱乐等 各种话题熔于一炉,开通热线电话与听 众即时交流、实时直播。
传统个体式节目的编排方式 :各个节 目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就是简单地把节 目给放到电视或者是广播里播放 板块式编排方式 :节目之间由主持人 串联 亚板块式节目编排
视听节目形态解析
![视听节目形态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6f00f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b.png)
视听节目形态解析
视听节目是一种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传达信息和娱乐观众的媒介形式。
它可以包括电影、电视节目、广播节目、音乐会、演唱会、舞蹈表演等多种形态。
通过视听节目,观众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可以得到娱乐和放松。
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视听节目的形态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和手机观看和收听视听节目。
同时,数字技术也为视听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观众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观感体验。
视听节目的形态也受到地域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视听节目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例如,美国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以其高产量和流行性而著名,而欧洲的电影则更加注重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日本的动漫和游戏则具有强烈的文化特色和粉丝群体。
总之,视听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形式,不仅能传达信息和娱乐观众,也是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的形态和发展也将继续受到数字技术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和塑造。
- 1 -。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0f91e1e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d.png)
第四十一页,共108页。
直播节目
• 直播节目就是把现场的新闻事实的声音以及 记者的描述、采访转换成电子信号直接发送 的即时播出节目。包括现场直播和演播室直 播。
• 直播节目能够体现广播电视媒介的传播优势: 时效性强、最为快捷;开放程度高;增强了 节目的亲和力与凝聚力
42
第四十二页,共108页。
36
第三十六页,共108页。
系列报道
• 系列报道是指围绕某一主题或已经发生的某 一新闻所作的多角度、多侧面、多层面、多 方式的报道,各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间延 续性,而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
37
第三十七页,共108页。
连续报道的特点
• 1、事态本身的连续性。 • 2、报道对象的发展性。 • 3、连续报道信息的广博性。 • 4、更为明显的时效性。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
• 从节目内容来划分 • 从节目表现形态划分 • 从报道方式来划分 • 从传播形态划分
1
第一页,共108页。
电视节目的分类
2
第二页,共108页。
按照基本功能
• 按照电视的基本功能来分,目前业界和学界 都存在有两种分法,即所谓的四分法和六分 法。
• 四分法: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娱性 节目、公共服务性节目
• 现场报道与录音报道 •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 直播节目 • 主持人节目
第三十四页,共108页。
返回 34
现场报道
• 广播的现场报道是指报道者在新闻现场利用实况 音响(包括环境音响、访问录音等)和现场解说、 评述组合而成的报道形式。
• 基本特点 • 1、以再现事物及其现场的瞬间状态和情景为主
要表现目标。 • 2、以现场的即时解说和评述为主导,一方面加
广播电视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8cc01a6e2bd960590c677ae.png)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名词解释1、珠江模式:1986年12月15日,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诞生,进行大胆创新:(1)主持人中心制,即除了新闻节目外,其他节目的信息采集、编辑、播音均由一个人完成。
(2)节目形态为大板块(3)播出形式为直播,同时开通热线电话。
听众参与,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传播和交流。
珠江模式是在香港和台湾广播模式的影响下产生的。
不仅壮大了广东广播电台的实力,而且推动了中国广播的全面改革。
实际上,“珠江模式”最重要的内涵和价值是改革创新精神。
“珠江模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首个专业化频率的产生。
珠江经济台为代表率先打破了综合台一统天下的局面,经济台、文艺台、交通台等系列台模式风行全国。
2、东广模式1992年10月2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应运而生,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形成竞争态势。
他们倡导以提高节目信息量为标志的开放型改革思路:新闻编排上打破了先本地、后国内、国际的陈旧模式,根据新闻本身的重要性“排座次”;不“画地为牢”请进各方代表人物进直播室;努力开放节目资源和频率潜力,实现24小时直播。
东方广播电台的做法,深化了大板块直播节目的内涵,实现了广播节目与社会活动的内外联动,以媒体活动和品牌主持人来树立电台的品牌形象。
尤其重要的是,引入了竞争机制,触动了体制方面的某些问题,使广播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不同程度开拓。
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ChinaNationalRadio,简称CNN)隶属于中国国家广电总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台,是中国最重要、最具有影响力的传媒之一,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中央电视台并称中央三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目前唯一覆盖全国的广播电台,在中国拥有7亿多听众,是世界上拥有国内听众最多的广播电台,现办有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中华之声等13套无线广播节目。
4、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简称CRI)创办于1941年12月3日,是中国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广播电台。
电视新闻现场的四种形态
![电视新闻现场的四种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cfb878aa0029bd64783e2c77.png)
想不能完整的表现新闻主体的信息,甚至可能对新
闻的传递带来曲解。
• 如上分析,“亚新闻现场”具有信息的不完整性,需 要对新闻加以描述甚至解释;而从数量上来看,“亚 新闻现场”又是一个电视记者遇到的最多的新闻现场。 所以,学会如何处理“亚新闻现场”是至关重要的。 在“亚新闻现场”中,如何处理好“实况”,“同期 声”,“配音”,“现场主持”等之间的关系?其实 是一个如何安排信息表现形式的问题——“亚新闻现 场”本身可以传递的信息,应该坚持让“实况”自己 说话;新闻瞬间发生的事实已经无法用镜头记录,应 该安排“同期声”,“配音”;而记者发现的细节, 则可安排“现场主持”。
闻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但是,新闻的突发本性,
• 绝对现场
• 新闻发生的瞬间被完全记录,叫做新闻的“绝对现 场”。从获取的角度来看,“绝对现场”有两种, 一种是该新闻可以预知,记者在现场守侯,扑捉到 “绝对新闻现场”;还有一种是具有巧合性,无意 中拍摄到“绝对现场”,当然,这种巧合的机率十 分的小。 • “绝对现场”具有“现场就是新闻,新闻就是现场” 的本质特点。处理“绝对现场”的方法并不复杂— —“用镜头说话”,无须任何配音,只要加上做基 本解释用的字幕就很好了。 • 总之,“绝对现场”具有最鲜活的新闻表现力,但 是,常常“可遇不可求”。
• “现场”是电视新闻的至高武器
• 到今天,传媒已经发展到了四种基本形态—— 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传递资讯”是这 四种形态的本质相同之处,而他们之间形态迥 异的基本表现形式,又决定了它们之间各有各 的传播优势。报纸具有可保存性,长于解析新 闻;广播具有亲近性,长于与听众的交流;网 络具有大信息量性,长于快速发布。而电视, 具有视听多位一体性,长于让人身临其境。
• 亚新闻现场
(完整版)电视节目形态与类型
![(完整版)电视节目形态与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b4bf9bc583d049649b6658eb.png)
形式:事物的形态、结构等; 形态:事物的形态或表现; 模式:某种事件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2020/2/5
电视节目形态
当代剧
清末
建国
改革开放
• 一部电视剧往往包含着多种类型,定义一部剧的类型 往往是通过其主要内容的类型来决定的。
•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动,越来越多 的电视剧类型正在被开发。
古装剧
古装剧是指时代背景设定为古代的电视剧,亦包括架空历史但穿着古装并模仿古人习惯的电视剧。
2020/2/5
武侠剧
2020/2/5
电视节目形态
3 分类
北京广播学院朱羽君等教授提出另外一种分类,认为电 视节目形态主要有六种:
电视娱乐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新闻节目、 新闻现场直播、电视评论节目、电视纪录片。
在现实中,单一形态存在的节目并不多,实际上各种具 体的电视节目形态往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节目形 态所构成。所有的电视节目形态都可以由六种基本节目 形态组合、融合和变异而成。
《面对面》
《高端访问》
新闻脱口秀
《老梁故事汇》 (山西卫视)
2020/2/5
《锵锵三人行》
《暴走大事件》(网络)
读报类新闻
2020/2/5
《有报天天读》
《杂志天下》 (江西卫视)
电视时事辩论
2020/2/5
《一虎一席谈》
《时事辩论会》
知识社教类
1 定义
是利用电视媒体对观众进行 文化启蒙、社会教育的一种 节目样式,其宗旨是向受众 传授维系社会发展所需的社 会规范和知识。
第四章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与节目意识形态的形成
![第四章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与节目意识形态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8e1faffa76eeaeaad0f3300e.png)
假设现在你的公司是生产袜子,主要生 产蕾丝长筒袜和运动袜。现在你考虑一 下,要想在阜阳师范学院打开市场,你 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群去推销你的产品?
市场定位
节目定位
节目定位:指节目制作人员对播出节 目的思想内容、目标受众、节目样式、 制作风格等划定,对节目设置的目的 和宗旨所作的事先规划。
二、定位的三个不同层次
2、以品牌主持人树立电台品 牌
将主持人打造成明星,让主持人成为品 牌,树立电台电视台的形象 ——推广 宣传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签名售书; 为主持人出书)
(三)北京音乐/交通广播模 式:广播协作网+广告代理
北京音乐台在全国推出16家广播媒体 加盟的“全国音乐广播协作网”,音乐 广播协作网最早的想法来源于音乐广播 的节目具有时间特征和地域特征很弱的 特点,这些为节目的输出奠定了基础
长期以来,电台的广告经营基本是自理, 广告销售的主力是广告部的业务员。几 乎很少交给广告公司代理。交通广播在 短短8年时间内,由最初的318万元广 告费到2002年的8000万
(四)珠江模式
采用“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主 持人节目为肌体”的形式,每逢半点播 出新闻,逢正点播出经济信息,按听众 的收听习惯和需要安排内容,通过主持 人灵活地将新闻、资讯、服务、娱乐等 各种话题熔于一炉,开通热线电话与听 众即时交流、实时直播。
二、什么是板块式节目
由地理上的版块的概念说起:
在广播电视中我们把那些采用集合式 广播电视节目称作板块式节目。
什么是板块 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 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 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也 叫杂志型节目
三、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方 式
广播电视台年度意识形态目标责任书
![广播电视台年度意识形态目标责任书](https://img.taocdn.com/s3/m/745ebf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e.png)
广播电视台年度意识形态目标责任书
首先,广播电视台的意识形态建设目标。
这部分会明确阐述广播电视台在特定年度内意识形态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包括宣传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目标。
其次,广播电视台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重点和任务。
这部分会详细列出广播电视台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任务,包括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
第三,广播电视台的责任和义务。
这部分会明确规定广播电视台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舆论引导、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责任。
最后,广播电视台意识形态建设的考核和评估机制。
这部分会说明对广播电视台意识形态建设目标的考核评估标准和程序,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考核奖惩办法。
总的来说,广播电视台年度意识形态目标责任书是广播电视台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一份重要文件,它对广播电视台的意识形态
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和考核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有利于广播电视台更好地履行意识形态建设的职责,推动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形态
一.分类
(节目内容)六分法/四分法
(接收对象)年龄/行业
(播出编排)单一/栏目/板块
【利于编排/优秀创作队伍培养/打造名牌节目/稳定受众】(节目形态)综合/专题
(传播地域/选题范围/节目来源)
二.新闻节目
1.媒介地位
媒介竞争主体/主导
2.分类
A,新闻(现场直播/记录/系列/连续/追踪)
B,评论(《新闻纵横》/《焦点访谈》……)
【电视符号:屏幕文字语言/造型/图像】
三.文艺节目
1.电视剧(短剧/单本剧/系列剧/连续剧)
2.电视文艺晚会
3.音乐电视1981.0801MTV《录像杀死了广播电视》
4.电视益智节目
5.电视真人秀(自愿参与/竞争/真实/规定情境/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