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六朝士族研究概观(一)

近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六朝士族研究概观(一)
近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六朝士族研究概观(一)

近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六朝士族研究概观(一)

门阀士族的形成、发展及其衰落是中国中古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汉唐之间,士族成为这一时期社会的统治力量,对于六朝士族的认识和研究直接关系到对整个魏晋南北朝历史的理解和把握,长期以来,士族问题的研究一直是魏晋南北朝领域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显学”。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士族”有着多方面的历史内涵:政治上的累世贵显,经济上的劳动占有,以及文化上的家学世传,是几个最基本的衡量界标。缺乏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士族”。魏晋间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大族,一是以强宗豪族为核心的地方武装集团,即堡坞主,永嘉之乱后,这种地方武装在北方普遍建立;二是具有高度文化水平,熟谙封建统治术的士大夫。二者也常常合而为一,即以士大夫而兼为堡坞之主。1]六朝时期的大族,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不同形态,即以宗族为根基、以武力为特征的地方豪族,和以官宦为标识,以文化为特征的名家大姓。一般说来,地方豪族大多掌握着一定数量的依附人口,拥有一定规模的宗族武装,在地方保持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除个别成员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或居乡为豪,或出任县令、郡守等地方官吏以及主簿、功曹等地方属佐,其家族成员一般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多以武干见长,因豪侠知名。由于宗族和地域的限制,他们的势力多局促于本贯,尚未突破乡里的界限。比较而言,名家大族的地域特征并不十分明显,郡望只是其社会身份和政治地位的标志之一。这些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才干,凭借自身的家学与门第,能够较为顺利地进入王朝上层统治圈,成为当朝辅望或封疆大吏。他们的政治势力与社会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地域的局限,而有一种普遍化的倾向。

大陆学界在对六朝士族的实际研究中,使用了“世族”、“势族”、“豪强”、“大族”“世家大族”等学术概念,以考察和探究不同类型的地方大族的演进和发展历程。一研究史的回顾本世纪上半叶,随着西学东渐,中国学者对六朝士族的认识,开始超越清人“江左士族无功臣”的表面归纳,杨筠如的《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王伊同的《五朝门第》等专着,开始着手从制度、婚宦等方面入手,疏理相关史料。

一代史学宗师陈寅恪先生在他的《书世说新语文学条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述东晋王导之功业》、《崔浩与寇谦之》、《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等文章中,对魏晋之际的社会变动和统治阶层的分化、东晋士族的历史作用、北朝大士族与鲜卑统治者的关系,梁陈之际的社会变动与江南土豪的兴起等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2]应当承认,陈寅恪先生对士族问题阐释是粗线条的,未形成完整体系,但陈寅恪先生从种族、家族、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和考察问题的方法,直接影响了一代学风。

唐长儒先生是中国大陆六朝士族研究的奠基人。他的论述集中收录在《魏晋南北朝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三部论文集中。3]

关于魏晋之际士族的形成,唐长孺在《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指出,东汉以来培养滋长的大姓、名士是构成魏晋士族的基础。但决不是所有汉末大姓、名士都能在魏晋时成为士族,唯有在魏晋时期显贵的家族最有资格成为士族。《士族的形成和升降》指出,士族形成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士族的世袭特权,对于士族和士族中高低序列基本上不决定于“冢中枯骨”,而取决于眼前的权势。

关于南朝士族的衰落,唐长孺先生在《南朝寒人的兴起》中作出了精辟的阐发,指出南朝时期士庶区别的日益严格,其深层原因在于这一时期寒人的势力发展产生了士庶混淆的危险,这并不表示门阀势力的强大,自矜门户只是这一时期门阀士族抵御皇权和寒人侵渔的消极手段。

关于士族制度和政策,唐长孺先生在《九品中正制度度试释》中认为:九品中正制配合汉代门阀的发展而起了巩固门阀制度的作用,但在门阀制度业已确立并为士庶区别制造了理论依据之后,这一制度已不重要,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士人荫族权和士族队伍的扩大》指出,

晋灭吴后制订的户调式规定按品官荫族、荫客和占田,基本精神是保证当代各级官僚贵族的特权,有关“士人子孙”的补充规定,确立了士人的荫族特权,从而确立了士之为族,士族的名称也开始出现。确立士人的条件是凡“父、祖、伯、叔、兄弟仕州”即任州从事以下均荫及期亲之族。这一标志导致寒门地主和富裕商人为了取得免役特权,改窜户籍上的履历,以使自己的家族符合上述规定。在《论北魏孝文帝定姓族》中,唐长孺先生指出,孝文帝按照当代官爵和魏晋士籍,定门阀为四等,按等级享受免役、荫族和入官权利,建立了新的门阀序列和体制,它具有明确、具体的官爵标准和严格的等级区分,而这在两晋南朝至多是习惯上的并不是法律上的。以朝廷的权威采取法律形式来制定门阀序列,北魏孝文帝定士族是首创。唐长孺先生的研究考证精当,论证严谨,自成体系,对魏晋南北朝士族的发展脉络构筑了一个完备的理论框架。

如果说唐长孺先生为六朝士族研究确立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那么田余庆先生的研究则确立了一个比较精致的理论结构和细致的研究规范。田余庆先生在其专着《东晋门阀政治》中指出:作为东晋的政治体制,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变态。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东晋,门阀政治是皇权与士族权利的某种平衡,也是适逢其会而得以上升的几个高门大族间的势力平衡。门阀政治所依据的条件总是有变化的,因而它的存在是暂时的、过渡性的,它从皇权政治而来,又依据一定条件向皇权政治回归。从宏观上考察东晋南朝三百年的政治体制,其主流是皇权政治而非门阀政治。在这一理论前提下,《东晋门阀政治》选取了琅邪王氏、高平郗氏、颍川瘐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几个时间上前后相承的大族逐个进行个案剖析,前后呼应,以重大历史线索贯穿其中,对东晋一朝的政治发展脉络阐幽发微,引人入胜。其切入角度和研究手段对后继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 近20年来。在前辈学者的熏陶下,魏晋南北朝研究中青年学者大量涌现,成绩斐然。具体到六朝士族问题,研究的主要侧重点在于:一、注重制度史和政治史的结合,对门阀士族的相关制度、政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二、注重填补空白,对从前认识较为模糊的北朝士族发展历程进行了初步整理和归纳;三、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各类区域性豪族集团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四、注意运用社会学的新方法,对士族的政治地位、婚姻方式、经济状况、宗族结构、家族习俗、宗教信仰进行多方位的考察。

近年来,已经出版的有关六朝士族的研究性专着有张金龙的《北魏政治史研究》5],陈明的《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态的知识分子研究》6],方北辰的《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7],陈爽的《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8],刘驰的《六朝士族探析》9],周征松的《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10],相关的研究论文达数百篇。二成果与突破(一)关于士族的形成和衰落过程及历史特性关于士族的形成、衰落及其历史作用,是一个相当宏观的历史问题。到目前为止,学界对于魏晋南北朝士族的演进过程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唐长孺所提出的理论框架而在细节上做出进一步的阐释。

在《秦汉地主与魏晋南北朝地主的不同》11]中,何兹全先生从魏晋封建论的角度出发,对魏晋南北朝的地主与秦汉的地主作了比较研究。他认为,从社会关系、社会身分方面看,秦汉的地主,除一部分皇室子弟王封侯保有前代贵族身分外,其它地主都属于自由民阶级,都是编户齐民,无高下、贵贱的差别。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地主不仅是富人,而且是贵族,士庶的贵贱之分极其严格。秦汉的地主阶级在政治和法律上没有特权;魏晋南北朝的地主在政治上取得特权,不仅使自身免除役调负担,而且还可以荫庇亲族,依附人民使他们也免除对国家的租调谣役负担。士族地主在法律上是和庶族不平等,享有特权的。秦汉地主土地上的劳动者是奴隶和来自平民的佃客和佣工;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土地上的劳动者则主要是半自由的部曲和客。熊德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结构研究的几个问题》12]一文中对传统认识中认为士族和庶族是地主阶级内两个阶层或集团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所谓门阀只是由汉末士族制造的社会舆论所形成的一种附会观念或社会习俗。既不是制度,也不是阶级成

分。“士族”既是一个等级又是一个阶级,而“庶族却只是一个等级”。朱大渭的《魏晋南北朝阶级结构试析》13]认为,所谓“士庶之别”既具有统治阶级内部的阶层或阶级区分,又具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区分的双重含义。

关于孙吴门阀的形成过程,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中指出,从孙吴中期开始,地方大族逐步掌握了军政大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表现了门阀士族的特征,到孙吴后期,已成为地位非常优越和稳定的上层统治集团。

关于北朝士族的兴衰过程,刘琳的《北朝士族的兴衰》把北朝士族地位的变迁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北魏开国到孝文帝太和十九年迁洛以前的上升时期,从太和十九年到孝明帝的全盛时期,从北魏末年到北齐北周的衰落时期14]。陈爽的《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指出:北朝士族社会的开放性,使北方世家大族保持了更为长久的生命力,但这种无限制的开放也孕育着自身的否定方面。中古士族制度的特质之一是少数家族凭借家世门第世袭垄断王朝中的清要之位,在客观上要求将士族保持在一定的比例和范围之内,这种平衡仅仅通过士族的自然升降是难以维持的,因而通过乡议官铨等途径甄别士庶、清定流品变便成为士族社会得以维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北朝社会特定的历史背景使得士族社会失去了这种有效的制衡机制。士族队伍的无限膨胀导致了北朝后期的仕途拥挤和文武分途,迫使王朝的仕途标准由家世和门第转向年劳和吏干,逐渐向官僚制的原则靠拢。史睿的《北周、隋、唐初的士族政策与政治秩序的变迁》提出:北周后期至唐初的统一进程中,统治集团藉士族政策以调整、重建政治秩序。周隋政权试图强制山东士族从宗族乡里的基础中分离出来,但因缺乏制度化手段而受挫,造成中央与地方权利集团的矛盾激化15]。(二)关于士族、庶族等概念的辨析传统认识中,多把魏晋南北朝史料中的“庶族”、“素族”作为士族高门的对立面来理解。1984年、陈琳国和祝总斌两位先生发表了《庶族、素族和寒门》、《素族、庶族解》两篇文章16],对史学界的成说不约而同地提出异议。陈琳国认为:庶族的概念由庶姓发展而来,庶族就是庶姓之族,自然包括士族在当中,绝无专指寒门的意思。庶族与“素姓”,“素族”的意思是相通的。士庶连称,在当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士大夫与庶民,即官吏与百姓;二是指士族与寒士,但只有寒门意义的“庶”,却没有寒门意义“庶族”。他认为,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所用的:“庶族”一词不是史籍的原义,容易引起混乱应该摒弃而代之以“寒门或“寒族”。祝总斌进一步指出:两晋南北朝史料所见“庶族”、“庶姓”,与这一时期经常出现的士“庶”之庶,即庶人、寒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南朝以前一直使用庶族、庶姓或异族、异姓这些词作非宗室大臣解。素族、素姓这些新词在许多场合和它们的涵义完全相同。刘宋末年,二者开始混用。庶族、庶姓本来仅用来指非宗室大臣,并不论门第;但东晋以后由于门阀制度高度发展,非宗室大臣绝大多数出身高门,久而久之,庶族、庶姓特别是含有褒义的素族、素姓也就被用来同时指高级士族,几乎等于高门的同义语了。此外,唐长孺先生在《读史释词》中分析了“素族”、“素门”、“寒士”的概念,认为它们或是对宗室而言,或是对家族显贵受封爵者而言。而最一般的用法是士族间的互称。而所谓“寒士”,有的是自谦,有的是故意贬低,一般指先世官位不显,或士族中的衰微房支,他们仍是士人,不是寒人17]。经过三位先生的考订,这一问题基本有了定论。

“吴四姓”的考辨是近年来学界争论的一个新问题。张承宗《三国“吴四姓”考释》对史传中的“吴四姓”进行个案研究,指出“吴四姓”与“吴郡四姓”并不是一个概念。吴是指孙吴统治全境,“吴郡”只是其中一个区域。史书除了“吴四姓”、“吴郡四姓”之外,还有“吴旧姓”的提法。“四姓”指张、朱、陆、顾,特点分别是文、武、忠、厚。从时代来看,“吴四姓”形成于三国东吴黄武之时或者略后。在排列顺序上,张、朱在前,陆、顾在后。东吴未年孙皓对陆凯上书陈事说到“顾、陆、朱、张”,其排列之变化反映了顾、陆诸人的地位之上升。18]对此,张旭华、王宗广在《“吴四姓”非“东吴四姓”辨》中提出了不同见解,认为,“吴四姓”应是“吴郡四姓”,即吴郡之顾、陆、朱、张;其中张、朱二姓的代表人物就是吴郡张温、朱桓和朱

据。19]

关于北朝孝文帝定“四姓”问题,杨德炳的《四姓试释》提出了北朝四姓复杂化和多层次化的问题。20]陈爽的《四姓辨疑:北魏门阀体制的确立及其历史意义》通过对有关史料与史实的排比和分析,对长久以来为史学界所因袭的柳芳《氏族论》中对北魏“四姓”的解释提出异议,认为北魏“四姓”系《通鉴》所指崔、卢、郑、王四家大姓,是孝文帝根据汉魏以来汉族士人以婚宦品评门第的传统而建立的一个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外戚婚姻集团。文章以“四姓”为线索,具体探讨了北方士族从北魏“四姓”到唐代“七姓十家”的兴衰演进过程。21](三)关于士族门阀的相关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整个选官制度的基础。也是士族门阀在制度上的保障。胡宝国的《魏西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与《东晋南朝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两篇文章对九品中正制的演变作了系统考察。22]他认为,西晋时九品中正制仅仅是保证当时的高官显贵即那些当涂者的世袭特权,在势族的形成以及势族向世族的演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所谓势族是指当时有势力的豪族,并不等于世族。原有着姓大族只要未跻身于公侯、当途者之列,就不能算作势族而只能称为寒门。九品中正制的演变过程与清议权力的转移有密切关系。自东晋末年以来,中正愈来愈失去作用,选举大权逐专归吏部。南朝清议的再度兴起反映出高门甲族已走上了衰落的道路。陈琳国《东晋南朝时代的九品中正制》认为:两晋的选官方式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一是吏部诠选与公府辟召,二是州刺史辟召和察举秀才,三是郡太守辟召和察举孝廉。两晋选官的三个层次恰好与统治阶级中高级士族、中级士族和低级士族三个层次相适应。身份地位的高低,决定仕途的差异,构成了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特色。23]此外,汪征鲁的《九品中正制在两晋选官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罗新本的《两晋南朝的秀才、孝廉察举》,陈长琦的《魏晋九品官人法再探讨》等文章,也从不同侧面探讨了这一时期与士族门阀密切相关的选官制度24]。对于与士族发展密切相关的其它政治制度,张旭华在《试论国子学的创立与西晋门阀士族的形成》一文中指出,西晋咸宁二年国子学的设立,对门阀士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国子学和地方州郡学校专收“国子贵游子弟”和“冠带之流”,是保证士族垄断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士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25]陈琳国《北魏资荫制度及其渊源》指出,北魏资荫制度是门阀制度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高门大族面临寒门力量上升时的一种恐惧的表现。26]杨光辉的《官品、封爵与门阀士族》,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门第与官品封爵的对应关系做了全方位的探讨。27]

此外,在经济方面,郑欣的《东晋南朝的士族庄园制度》和汤其领的《东晋南朝世族地主庄园探析》,对东晋南朝世族地主庄园的阶级结构、经营范围、管理方式、经济效益及其对江南经济开发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研究,指出:这一时期地主庄园经济的主要特点在于宗法性减弱,等级性加强,规模较汉魏时期小,地域多集中在江浙地区;管理方式多样,间接经营多。28](四)关于门阀政治与东晋南朝士族东晋门阀政治概念的提出,在史学界也引起了一争论。关于魏晋南朝门阀政治的性质和历史作用,学者的认识不同。黄正藩、田泽滨在《东晋门阀政治散论》,中,不同意把东晋政权的性质归结为“门阀专政”或者具体为“北方士族为主体,南北大族的共同专政”。认为在东晋一代,特别是东晋前期,门阀政治的合议形式是门阀士族专政的基本形式,它固然会给君主权力以某种约束,同样也给权臣专擅以有力抑制,这种君主专制下的权贵合议体制既不是是寡头政治,也不是“政出多门”,它可以保持权力平衡,有利于政局的相对稳定。29]

陈寅恪先生早年提出的次等士族的概念,在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中得到了充分的阐发,《论郗鉴》、《刘裕与孙恩》等章节,通过引入流民帅的概念,论证了次等士族在门阀政治中的特殊作用。祝总斌先生在《刘裕门第考》、《晋恭帝之死和刘裕的顾命大臣》两篇文章中30],对次等士族的概念进行了全面阐发,详尽论证了刘裕为低等士族,属于凭借武力而上升,东晋未年刘裕起兵反对桓玄至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三年止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

性质,乃是低等士族向高等士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王铿的《论南朝宋齐时期的士庶天隔》对于传统史籍中的“士庶天隔”提出异议,通过大量例证说明,南朝时期士庶之间有着频繁的公务和私人往来,士庶通婚也屡见不鲜。31](五)关于十六国北朝士族相对于东晋南朝而言,大陆史学界对于北朝士族的认识比较笼统和模糊,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把研究的视野转到前辈学者耕耘无多的北朝社会。

田昌五、马志冰《论十六国时代坞堡垒壁组织的构成》对坞堡垒壁是以宗族乡党为基础,坞堡主是由东汉至魏晋地方大族中孕育出来的看法提出商讨。指出:十六国时期的坞堡组织有少数民族和汉族居民两种,后者又分流民或乞活与当地居民两种。少数民族坞堡大多以部落组织形式为基础,其中匈奴胡人与氐、羌的部落组织形式又有不同。汉族坞堡主要由流民建立,坞堡主有流民、乞活帅,还有一些地方大族,身份相当复杂。当时的北中国可分为三个地区:匈奴胡人为主的并州地区,氐羌为主的关陇地区,民族关系比较复杂的关东地区。受各自坞堡组织的影响,这些地区的社会结构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一些变化。32]

对于十六国至北朝前期的北方士族的发展线索,素来缺乏必要的疏理。罗新的《五燕政权下的华北士族》,对十六国时期华北士人在胡族政权中的官职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排比,具体揭示了永嘉之乱后士族在取代地方政府机构和维持社会基层组织中的重要作用。33]张金龙《读高允〈征士颂〉论北魏神四年征士及其意义》,独辟蹊径,以《魏书·高允传》所列征士名单入手,通过细致的考证和统计,指出北魏初年所征汉族士人皆出于北方士族门阀,十六国时期与五胡政权有着长期合作的历史,多具有经史、文学或阴阳数术等汉文化传统,被征士人中最终仕宦荣显者很少,尤其未能获得实际军政大权。34]

士族北朝与南朝有着不同的发展脉络。陈爽的《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提出:由于存在着一个强大的皇权,世家大族在北魏政权中的显达必须以获得皇权的承认以及对皇权过分紧密的依赖为代价,因而使自己在复杂的政治纷争与社会变乱中失去必要的缓冲。此外,关于世家大族的宗族势力问题,通常都认为北朝世族的宗族凝聚力远远强于南朝世族。太和改制前后,以班禄制和三长制的实施为标志,北魏世家大族的主要经济来源以及王朝的社会基层组织都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双家制”的重心开始由乡里转向都邑,宗族失去了稳固的核心,对其成员的约束和控制能力明显减弱,逐渐演化为一个个松散的同姓聚合体。

刘驰的《从崔卢二氏婚姻缔结看北朝汉人士族地位的变化》等文章,研究了北朝权人士族地位的变化。他指出,在北魏时期,汉人士族高门多与地位相近的高门联姻。到北魏后期,随着胡人上层统治者士族化过程的加速,他们也加入了汉人士族高门的婚姻范围。这促使胡汉上层统治者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胡汉士族统治集团,成为北方上族发展的鼎盛时期。到东魏、北齐时期一些出身寒微的胡汉统治者凭借政治上的权势进入到高门的婚姻圈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士族势力的趋向衰落和寒微势力的增长。到东魏北齐时期,较为普遍出现的在婚娶时需要大量输财的现象,这表现出士族高门的经济势力随着寒门地主经济势力的发展而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的下降。35]

此外,刘驰的《山东士族入关房支与关陇集团的合流及其复归》和《北魏末年的战乱与士族旁支的兴起》两篇文章,注意到北朝时期士族旁支兴起这样一条很少为前人注意的历史线索,指出:士族旁支的上升,一方面使得受到打击的北方士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并未呈现出直接衰落,而是在其衰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反复;但另一方面这又促成了士族与其宗族乡里基础联系的减弱,以及宗族组织的彻底分化,从而使北方士族也沿着南方士族已经走过的道路发展下去,更彻底地走向衰落。36](六)关于地域性豪族集团的研究活跃的地域性集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一个重要特征。80年代以前,大陆学者对于这方面的关注十分有限。80年代初,田余庆和唐长孺两位先生分别发表了《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北魏的青齐土民》两篇论文,以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区域的豪强大族势力为考察对象,具体揭示其发展历程及其政治背景,为后继学者确立了研究范例37]。近年来,对于地方大族

集团的研究逐步成为大陆士族研究的一个主流。

田余庆先生的《孙吴建国的道路》,以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为线索,分析了三国之中,东吴所以建国最晚,原因在于孙氏起自孤微,在江东没有强大的势力,孙策以袁术旧部的身分霸有江东,勾起江东大族的家仇旧恨,实难为江东大族所容。孙氏兄弟经历了凭借淮泗武力诛戮吴会英豪;仰仗张昭、周瑜笼络宾旅之士保全江东统治;在对会稽虞、魏等族采取既使用,又防制的同时,借重顾雍、陆逊疏通与江东大族的关系,广泛吸收江东人士等过程,才完成了孙吴政权江东地域化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江东大族也经历了敌视观望、尝试合作和竭诚合作的转变。38]

孟繁治的《东汉后期谯沛武人集团简论》,论述了是以曹操为中心、以其亲属为基干、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谯沛武人集团的形成发展过程,指出他们的文化素养,政治动机、价值观念,都与曹操的另一重要政治集团颍川谋士群体表现出明显的不同。39]胡宝国的《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则从文化背景出发,从区域这一新的角度对特定知识分子群体进行研究,指出西汉时期,汝南与颍川的风俗尚有较大区别,至东汉时发生变化,汝南的风气向颍川靠拢,始形成统一的文化区域。东汉后期,全国士风的重心由学术转向政治,中央集权的凝聚力削弱,各地区士人普遍活跃起来,热衷于政治的汝颍名士遂乘时而起,雄居士林。而魏晋之际玄学盛行,导致士风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加之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增强,汝颍名士未能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尽管其中的一些家族在政治上仍很活跃,但汝颍名士作为地区士人群体逐渐趋于衰落。40]这种把文化史的研究和政治史的研究紧密结合的论文,在近年的研究中为数不多。

韩树峰的《南朝北方边境地区的豫州豪族》认为,自东晋未年以来豫州地区存在着一个势力强大却非土著的豪族集团,它们是宋武帝平后秦时徙自关中和河东的北部,因有仕于胡族的历史,很难为刘宋所用,“义嘉之乱”使其积聚的能量得以释放,随后颇受猜疑。齐明帝刺豫,利用其力量篡位成功,之后又因受猜疑大多回归北方。侯景乱梁,豫州豪族成为济江进攻建康的主要力量。平乱之后,元气大伤,随着豫州为北朝占领,豫州豪族渐渐衰落。41]

张琳的《南朝时期的雍州中下层豪族》认为,雍州中下层豪族作为一支非士族力量,在南方政局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刘宋至萧、梁,雍州中下层豪族在政治、军事上经历了一个兴起、极盛到式微的发展过程。这与整个雍州地方社会势力在南朝政治中进退荣枯的发展曲线大体契合,同时更与雍州中下层豪族社会地位的变化紧密相关,随着雍州士族制地方社会逐渐重构并发育成熟,雍州中下层豪族的社会地位不断下降。而正是这种社会地位的下降,在政治层面上影响了雍州中下层豪族的发展。42]

李浩的《“关中郡姓”辩析》认为唐人柳芳论姓族时将河东望族薛、裴、柳三氏列入关中郡姓,是对三大河东势力与关陇集团结合历史的认可,因为河东地近京畿,自西魏北周以来都是关陇集团的直接控制区,三姓从北魏开始,历仕魏齐周隋,管缨冠冕,代不乏人,他们加盟关陇集团,成为其核心人物,遂使东西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倾斜,从柳芳对关中郡姓韦、裴、柳。薛、杨、杜的排列次序看,也包含着与关陇集团的亲疏远近。43]

陈琳国的《论南朝襄阳的晚渡士族》对西晋灭亡后南渡较晚的关中士族高门裴、杜、韦、柳等在南朝的地位作了研究,认为他们已经以襄阳为乡里,取代了原来当地的大族,凭借军功而跻身南朝上层统治集团。南朝前期受到门阀社会的排挤,但到后期与门阀的界限已逐渐消失,并趋于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势力,消亡于梁代灭亡之后。44]

陈爽的《〈关东风俗传〉所见诸豪试释》,根据《通典·食货典》所载《关东风俗传》佚文为线索,对北魏末年青齐河北等地方豪强的演进过程和政治动向进行探讨,指出:北魏末年,六镇举兵,河北大族相率南迁,聚居在河济之间,“土客”对立引发了河南与河北大族两股势力的血腥屠杀。尔朱氏政权继河阴之变后进而镇压了以邢杲为首的河北大族武装,从而封杀了河北大族的生存空间;“献武至冀郡,大族猬起应之”,正是基于这种历史背景。北魏末年

的地方豪强与东汉和西晋末年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割据一方,结境自守,只能加入到更大的政治和军事共同体中以寻求保护,并致力于维持一个相对统一和强大的中央政权。北朝后期社会基层组织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完成的。45]

何德章的《论梁陈之际的江南土豪》一文,对陈寅恪先生少数民族土豪首领崛起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在东晋南朝开发江南过程中,新兴的地方豪族绝大多数为汉人,土豪的崛起,依赖其在当地的经济势力,这是江南腹地经济发展的反映。他们进入高层政治,使门阀士族的地位完全衰落,但他们大多顾恋巢窟,没有能为陈的统治集团注入活力,终于随陈的灭亡而衰败。46]胡守为《南朝岭南社会阶级的变动》通过对南朝岭南土著的考察,认为自刘宋至梁的几次叛乱显示了岭南土著的势力的崛起,南朝统治者不得不对其采取宠络的办法。岭南土著的兴起,与地方的开发、所拥有的家族组织及武装力量支持有关,而中央王朝借助其力量巩固政权,南北对峙与王朝内部纷争,都给岭南土著创造了崛起的机会。47]

(七)关于门阀士族的个案研究80年代初,伊佩霞教授的《博陵崔氏个案研究》被介绍到大陆,在魏晋南北朝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48],以叶妙娜《东晋南朝侨姓士族之婚媾:陈郡谢氏个案研究》为发韧49],大陆学者开始尝试用社会学、人类学的个案剖析方法考察六朝士族,对士族的政治地位、婚姻结构、经济状况、宗族结构、家族习俗、宗教信仰进行多方位的考察。80年代后期,随着田余庆先生《东晋门阀政治》的出版,个案研究成为研究时尚,一些高质量的个案研究论文涌现出来。

在众多的个案研究中,高诗敏对北朝士族的研究很有特色,他分别对北朝大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范阳卢氏、河间邢氏等大族的婚姻、仕宦、迁徙等问题做了详尽的考察,整个研究显示出系统性和计划性50]。

韩树峰的《河南裴氏南迁述论》、《河东柳氏在南朝的独特发展历程》等文章,选取了南北对峙时期一些依违往复于南北政权之间的地方大族进行系列研究,别有新意。51]

一些学者注意从比较中发现问题,如张琳《南朝时期侨居雍州的河东柳氏与京兆韦氏发展比较》通过二姓与宗族乡里的疏密关系,研究其不同的政治命运,指出:雍州中下层豪族在政治上的兴衰,取决于他们在当地士族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他们与地方社会联系的强弱程度。52]

近年来,大陆关于六朝士族的个案的文章数量激增,篇目不胜枚举,53]详细情况可以参看容建新的《80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大族个案研究综述》54]。总体看来,个案研究的水平不一。相当一批个案研究的文章多散见于地方文史刊物,作者专业训练程度不一,水平不一,但间或会发掘出一些相关的新的碑志、墓葬材料。

史达祖——《龙吟曲》

史达祖——《龙吟曲》 【年代】:宋【作者】:史达祖——《龙吟曲》【内容】陪节欲行,留别社友道人越布单衣,兴高爱学苏门啸。 有时也伴,四佳公子,五陵年少。 歌里眠香,酒酣喝月,壮怀无挠。 楚江南,每为神州未复,阑干静,慵登眺。 今日征夫在道,敢辞劳,风沙短帽?休吟稷穗,休寻乔木,独怜遗老。 同社诗囊,小窗针线,断肠秋早。 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鉴赏】:词题有陪节欲行之语,《绝妙好词笺》云:按梅溪曾陪使臣至金,故有此词。 词中有断肠秋早句,据此推断成行时间在初秋。 查《金史。 章宗纪》,每年九月朔日为金章宗完颜璟生辰,称为天寿节,南宋例于六月遣使往贺;《金史。 交聘表》记在八月,则为宋使抵达燕京之期。 盖六月派遣,七月初启程。 史达祖得以随同前往,应在他为韩侂胄堂吏时。 韩侂胄于宁宗庆元元年(1195)执政,至开禧二年(1206)北伐(此年宋金交兵,不遣使),这十一年中间,派遣史达祖随行使金都有可能。

《四库全书总目。 梅溪词提要》谓必李壁使金之时(按为开禧元年事),侂胄遣之随行觇国(侦察金人动静),此说可备参考。 这首词是作者即将离开临安时,为诗社社友赠别而作。 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写他平素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二是写他出发时的心情,从中多少反映了他感叹中原未复的忧国忧民之情。 词的上阕写其第一方面的内容,共分三层意思。 道人越布单衣,兴高爱学苏门啸是第一层,写他平日仰慕高人逸士的隐逸和狂放情趣。 他把自己称为修道、学道的道人,身穿越布单衣而爱作孙登、阮籍一类高士隐者的狂啸长吟。 这正是南宋一般文人大都具备的形象。 有时以下六句则写他的另一种生活情致:自己经常陪伴着贵族子弟,过着歌里眠香,酒酣喝月(喝住明月不令落)的豪奢生活。 但是以上两层还只是表面文章;就其骨子里而言,则还有更深一层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于神州未复的深沉遗憾和感叹。 此处用了慵登眺,其实是正话反说;其正说即是不敢登眺。 词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承着上阕的末句,词情展开了新的曲折:今日征夫在道,敢辞劳,风沙短帽?自己平时连登楼北望都不愿做,这次却要甘冒风沙去作万里之行!这里,他插以敢辞劳一个短语,表达了公务在身、不得

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_特殊年代的文化怪胎_黄皮书_

4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10年5月May. 2010 第21卷第3期VOL.21 NO.3 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 特殊年代的文化怪胎“黄皮书”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1960-1978年翻译文学史上一个奇特现象。这便是中国当代文化史上一度影响不小的“黄皮书”。本文检讨这套书的缘起、目的、选目方式、翻译和出版,最后分析了这套书的接受、影响和特别作用。 关键词:“黄皮书”;翻译选择;接受;特殊作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0)03-0043-05 王友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一、文化怪胎“黄皮书”:缘起与目的 “黄皮书”乃中国1960-1978年这段特定历史时期的翻译文学产品。因其封面十分简单,常用黄色胶版纸作封面封底,封面或封底印有“内部发行”字样,故俗称“黄皮书”。其中不乏后来发生深刻影响的当代外国文学作品。它的存在表明1960-76年的中国一方面拒绝包括苏联在内的当代欧美日外国文学,否认其合法性,拒绝与之公开发生关系,别一方面又有压不住的强烈翻译需要。有趣的是,其中不少译著到80年代摇身一变“扶正”了,从“内部”到“公开”;其中部分作品给特殊年代的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黄皮书”缘于中苏两党生重大分歧之初。其前身是分歧初起之1957年便开始选译的“内部参考”作品,如苏联的《不单单是面包》(1957)。与其前身相对应者,是1957年3月1日《参考消息》由刊物变为报纸,4开4版。“黄皮书”作为批量翻译的书籍,其正式启动略晚一点,在59年12月至60年1月北京新侨饭店的一次会议上启动[1],与此同时《世界文学》编辑部奉命编选《世界文学参考资料专辑》,陆续出版。“黄皮书”前后历时约19年,正式启动前的1957-59年可谓预备期,文革初期4年(1967-70)停译,1977-78年是其尾声。其正式批量翻译在60年代初。最初推出的“黄皮书”并非黄皮裹身。据参与其事的秦顺新回忆,出 了十几本“内部发行”之后,主其事的林默涵找人文社总编韦君宜商量,建议统一采用不显眼的土黄色作封面,人文社照办。后来文化界、读书界袭用“黄皮书”专指60-70年代翻译的“内部发行”的外国文学书(不过70年代始见白皮、灰麻麻的纸作封)。它前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上海方面偶尔参与,具体由人文社的副牌“作家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充任出版者;后期上海方面参与程度高,与人文社共同负责。“黄皮书”仅是皮书系列内的一大类,类似的还有“灰皮书”,译著更多。“灰皮书”指内部翻译的“修正主义”和欧美历史、传记、政治、理论等社科著作,由人民出版社负责,商务、中央编译局、世界知识出版社参与其事,当时人民社的副牌“三联”亦参与。 出版界资深文化人陈原先生这样描述非常时期的这两类书[2]: 六十年代初,反修的热浪席卷全国,出版了两套很别致的所谓修正主义的“反面教材”:一套用灰色纸作封面封底,习惯上称之为“灰皮书”,一套用黄色纸作封面封底,叫“黄皮书”。灰皮书收录社会科学论著,包括考茨基、托洛茨基、布哈林、赫鲁晓夫等人的著述或评传;黄皮书则收录所谓“修正主义”文学作品。 承担“灰皮书”部分任务的原商务负责人陈翰伯先生曾经在文革中一份交代材料里谈及这个任务的缘起:“1961年底或1962年初钓鱼台反修小组,康生同志通过包之静要几 收稿日期:2010-01-15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视野 的文学通化研究》子课题“20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学家翻译群体研究”(项目编号:GDUFS211-2-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友贵,男,四川成都人,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 国文学,中国20世纪翻译文学史,翻译史,文学翻译。

新书通报(2011年第4期)2011

新书通报(2011年第4期)2011.8.28 题名责任者出版者索书号《文学论文索引》全编.上中下刘修业等编国家图书馆出版Z89/9 《云南文史丛刊》目录汇编.1985-20云南文史研究馆编云南省文史研究会Z87/14 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陈佳贵,李扬主编社会科学文献F123.2/17 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社会科学文献D668/14(2011) 2011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中国社科院预测科学研科学出版社F123.2/16 安徽三大家族与近代中国实业研究施立业,李良玉主编合肥工业大学F429.54/1 宝树园文存.六卷顾颉刚著中华书局C53/146 北美中国学——研究概述与文献资源张海惠主编中华书局K207.8/4 辩论“中国模式”丁学良著社会科学文献D616/12 博弈与妥协:晚清预备立宪评论周叶中,江国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D921.02/4 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新修订版邓正来主编中国政法大学D091/6 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新修订版邓正来主编中国政法大学D521-61/1 城乡福利一体化:探索与实践都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D632.1/9 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美)阿兰·B.阿尔清华大学出版G206.2/7 传统与现代之间韦政通著中华书局B2-53/10 创新、模仿、知识产权和全球经济增长庄子银著武汉大学出版F062.4/7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著中华书局B234.52/1 从工具选择到价值认同:民国立宪评论周叶中,江国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D921.02/2 当代农村社会建设研究:基于安徽的调查与思宋蓓主编安徽人民出版F327.54/8 滇考校注云南省参事室,云南省云南民族出版K297.4/5 滇考校注云南省参事室,云南省云南民族出版K297.4/5 滇诗丛录简编王运生编选、注释云南民族出版I222.7/22 多元视域中的模糊语言学鲁苓著社会科学文献H087/1 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治理(美)安瓦.沙主编清华大学出版D501/11 法律科学:作为法律知识和法律渊源的法律学(瑞典)亚历山大.佩武汉大学出版D90/45 焚书;续焚书(明)李贽著中华书局B248.914/1 顾颉刚读书笔记.十七卷顾颉刚著中华书局G792/2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十二卷顾颉刚著中华书局K220.7-53/2 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增订本王学典,李梅,孙延杰中华书局K825.81/16 顾颉刚民俗论文集.二卷顾颉刚著中华书局K892-53/1 顾颉刚日记.十二卷顾颉刚著中华书局K825.81/15 国计学:修订版程碧波著社会科学文献F0/40 汉语的历史探讨:庆祝杨耐思先生八十寿诞学龙庄伟,曹广顺,张玉中华书局H1-53/6

《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年》回顾和总结

《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年》回顾和总结了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从历史的角度看,资本市场是股份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在实现资本集中、扩大社会生产的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和客观的要求。世界上的资本市场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1600年,英国就成立了皇家特许经营的股份制公司——东印度公司。而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晚、发展快,自1990年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建立以来,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和第一大商品期货市场。与成熟市场自下而上的“自然演进型”的发展模式不同,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社会的深层次变革,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此期间,基础制度不断加强,品种体系不断健全,市场功能日益发挥,整体结构和质量明显改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发展资本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二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效率、透明度、影响力、开放度大幅提升,在基础建设、体系完善、秩序维护、功能发挥等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初步具备了在更高层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资

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主线,我们把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作为中心任务,坚持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着力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督,相继开展了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资本市场法制等一系列综合改革,逐步破除了长期制约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推动市场实现了转折性变化。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重创了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但总的来看,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改变,国际成熟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全流通环境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资本市场在逆境中实现了新突破,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公司债券市场建设,平稳推出了创业板,稳步扩大直接融资,丰富了商品期货品种,加强对行业机构的风险管理,从而为抵御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实践证明,资本市场是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标志性成就之一。伴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体系的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全局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市场化运行机制初步形成,规范发展的态势不断巩固,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不仅为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而且在资产定价、资源配置、支持自主创新、引导民间投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三(《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一)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三(《中国经济史研究 二十年》(一) (八)农业经营方式、结构、规模与城乡关系问题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中国仍然是农业大国,而且我国农民人口在世界农民人口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局面。29]因此,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研究的热点。新中国农业经济史方面的论着较多。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已出版了《当代中国的农业》、《当代中国的林业》、《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当代中国的农作物业》、《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当代中国的乡村建设》、《当代中国的畜牧业》等书。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和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合编了《中国农村四十年》(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林业部编辑了《全国林业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7)》(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渔业统计四十年》于1991年由海洋出版社出版;陈守林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是一部全国性的新中国农业史专着:林毅夫撰写的《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出版)获1993年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王耕今、张宣三主编的《我国农业现代化与积累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则研究分析了1949年至1989年的农业积累问题。陆学艺主编的《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记实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典型资料。陈吉元等编辑的《中国农村社会经

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区域农村经济研究方面近年出版了:山东省农科院编写的《山东农业发展历程与新趋势》(山东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洪惠良等编写的《绍兴农业发展史略》(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江苏省农村厅编写的《江苏农业发展史略》(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河北省农调队编写的《河北农村四十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等书。在论文中,陆学艺的《四十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91年第2期),顾海《四十年来我国粮棉油猪生产增长规律的实证研究》(载《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1年第3期),张森福的《中国农业技术变迁:理论与政策》(载《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7期),翟振武的《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经济机制(1949-1979)》(载《人口研究》1991年第4期),邢建国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历史分析》(载《江淮论坛》1991年第3期)等均是通过纵观新中国数十年农业历史阐述某一方面观点的文章。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经济史的研究,近年来大量成果集中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十余年。其中焦点集中于研究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以及我国农村的工业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问题。其中的诸多观点虽然不是针锋相对的,但是看问题的角度差异很大。关于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问题涉及到农业经营体制、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经济结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及农业政策等等诸多方面。杜润生的《中国农

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

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 这是一个符号统治的时代,其中也包括影视明星偶像符号的统治。在符号社会里,影视明星是符号化的影视明星。一个个影视明星偶像 在不同的影视观众那里就是一个个意义充实的符号。明星符号构成了当代人日常生活、思想沉思、艺术想象、社会批判的文化语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我们的学者在言谈、写作中要特别表示出对明星们的不屑一顾时,恰恰表征了明星现象、明星文化打破了我们可敬学者 心中的那份宁静。既然明星现象、明星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与其不闻不问或者情绪化地批判,还不如坐下来平心静气地 思考和追问。“追星”是当前社会的一大时尚。媒体在追星,制 片商、导演在追星,影视迷们在追星。从报纸、杂志到电视、网络,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会开辟专门的版面、栏目、节目、窗口给各路明星,这是媒体的“追星”;影视片惯常打出明星牌、排出明星阵营,这是制片商、导演的“追星”;有自己的偶像出演的影视片就满怀热情去看,否则就没兴趣去看,这是影视迷的“追星”。媒体及制片商、导演追星,看重的是明星们的符号价值——体现为收视率、票房收入;影迷们追星,看重的是明星们的符号意义——在他们身上获得某种人生感悟和 启迪,想象地满足某种愿望。所以,看影视明星、聊影视明星、读影视明星、写影视明星、追影视明星,也包括骂影视明星,成了当代大众日常生活必需的调味品。如果没有了影视明星可看、可聊、可读、可写、可追、可骂,对不少fans来说,恐怕不仅仅是感觉缺少了点什么,而且会感觉生活没有了意义。虽然不能说没有明星制就没有明星,但

是商业化的明星确实是作为商业手段的明星制的产物,而明星制是与影视的商业化发展互为表里的。中国影视业要走商业化道路,就不能拒绝明星制,就需要拥有自己的明星队伍。要培植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就不能伤害影视迷尤其是青少年影视迷对影视明星的那份

宝钢公司简介与发展历史

宝钢公司简介与发展历史 更多不锈钢管知识,请登录西安不锈钢管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88732182.html, 1998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即原上海宝山钢铁总厂,1993年更名)为主,吸收“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简称“上海冶金”)、“上海梅山(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梅山”)联合组建成上海宝钢集团公司(2005年10月,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依照《公司法》改建为规范的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2000年,宝钢集团独家创立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股份”),12月12日宝钢股份挂牌上市。2007 年4 月28 日,通过成功实施跨区域资产重组,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简称“八一钢铁”)在新疆揭牌,有着56 年历史的新疆八钢正式成为宝钢集团控股的子公司。 2008年6月28日,由宝钢控股的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东钢铁”)成立,标志着宝钢与广东地区钢铁企业的 资产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果。2009年3月1日,宝钢集团公司与杭州钢铁集团公司签署协议,重组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简称“宁波钢铁”)。宝钢集团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其产品包括碳钢、不锈钢和特殊钢三大系列,用途覆盖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建筑装潢、金属制品、航空航天、核电、电子仪表等领域。围绕钢铁供应链、技术链、资源利用链,宝钢还发展了资源开发及物流业、钢材延伸加工业、工程技术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煤化工业、金融投资业等多元产业。 2005年,宝钢在国际权威钢铁咨询机构WSD(世界钢铁动态公司)“世界级钢铁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三,并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2009年,宝钢集团钢产量达3887万吨,在全球钢铁企业排名第三。

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

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 【摘要】:本课题的主体部分共分七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主体性、主体间性与翻译伦理;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全球化与文化认同。第1章从总体上对翻译研究和翻译现状进行了初步反思。第2章力图澄清译界关于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的模糊认识,并从观念和评判力两个方面列举实例,指出学人在当前观念转型时期亟待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将常见论文写作模式划分为七种,并抽取典型论文做范例分析。第3章详细论述了目前翻译研究中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规范问题。第4章将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与翻译伦理研究结合探讨,还指出了国内译界关于“主体性”、“subjectivity”等关键术语的某些错误认识。第5章详细阐述了翻译政治概念及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概念及研究范围,并分别解释了中西观点的差异与分歧。第6章从贴近翻译实践的角度具体探讨了有关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的问题。第7章先概要评点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所牵涉的文化认同问题,接着又结合博奕论对具体译例进行分析,以为论证。本课题的特色,首先在于剖析中国翻译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翻译史分期、学科框架、本土传统、新旧观念冲突等等。其次在于覆盖了翻译实践领域的绝大部分关键论题: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翻译伦理、翻译政治、意识形态、翻译策略、翻译批评、文化认同等。本课题研究以批评性反思为主,触及具体问题。既以学术为

主体,也不回避非学术因素,以期能提醒译者在商业氛围中保持职业信念,提醒同行学者在量化学术评价机制的压力下保持头脑清晰。【关键词】:翻译研究翻译实践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059 【目录】:内容摘要3-4Abstract4-5目次5-8引论8-10第1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10-401.1翻译理论与实践概论10-131.1.1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内涵10-121.1.2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及其关系12-131.2当前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13-281.2.1理论研究的自律13-171.2.2我国翻译史研究的盲点与误区17-211.2.3本土传统21-281.2.3.1古代、近代、现代、当代22-251.2.3.2“忠实”之于传统25-281.3翻译实践现状反思28-401.3.1语言驾驭及知识储备28-311.3.2文化意识31-40第2章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40-742.1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40-462.1.1学科名称40-432.1.2学科建制的体系框架与课程设置43-462.2观念与判断46-742.2.1观念转变中的困顿46-552.2.2评判力55-592.2.3论文写作模式59-74第3章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74-1023.1治学态度74-863.1.1构架疏忽74-753.1.2阐释粗疏75-763.1.3措词不慎76-783.1.4言过其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 一、1978年以来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使中国经济理论的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要求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不唯上、不唯书,而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借鉴和比较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纵观近现代杰出的经济学家,无一不对经济史有浓厚的举和扎实的功底。马克思的《资本论》建立在对英国经济史深入探索的基础之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应建立在中国经济史,特别是近现代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上。到目前为止,以严中平先生为代表的,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已经从科研单位到高校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硕果累累的专业队伍。相对而言,对于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史和社会主 义经济史的研究,则起步迟缓,力量薄弱得多。除了“文革”以前寥若晨星的 个别著作以外,由国家予以关注、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始于七十年代中叶以后。当时国务院采纳了于光远等同志的建议,由齐燕铭同志直接领导,在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经济研究所筹建新中国经济史研究组,由赵效民同志负责。这就是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的前身。此后,在十余年的时间中, 与财政部合作,开展了对新中国的前身——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史的研究。 抢救了一批历史文献资料,形成了一批学术资料书籍和学术专著。其中专著如《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史》、《中国土地改革史》、《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等。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大量的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丁?八十年代中叶以后,其中主要成果有:较早出版的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编写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陆续出版的马洪、邓力群主编的《当代中国丛书》各个经济部门卷,中国土地改革史、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史、农业合作化史等经济史专题著作;较为详尽的有中南财经大学赵德馨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84);下限至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孙健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杨坚白等撰写的专著《新中国经济的变迁和分析》系统地分析了建国以来至8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演变及其得失,得到经济学界的好评。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薄一波撰写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虽然不是经济史专著,但是对经济史的许多重耍问题作了研究阐述,对经济史研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还有一些部门经济史专著也不乏真知灼见,如汪海波的《新中国工业经济史》、商业经济研究所的《新中国商业史稿》、左春台等的《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简史》、赵梦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税收史论纲1949?1991》、曹尔玢等的《新中国投资史纲》、夏泰生、李震的《中国投资简史》、庄启东等的《新中国工资史稿》、叶善蓬

中国符号学研究20年

中国符号学研究20年 “符号学”的思想是在20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F.)首先提出的。“符号学”在英语中有两个意义相同的术语:semiology和semiotics,这两个词都用来指这门科学,它们的唯一区别在于,前者由索绪尔创造,欧洲人出于对他的尊敬,喜欢用这个术语;操英语的人喜欢使用后者,则出于他们对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Peirce,C.)的尊敬。 从20世纪符号学的发展状况来看,符号学研究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语言学的、非语言学的和折衷的。索绪尔、叶姆斯列夫(Hjelmslev,L.)、巴特(Barthes,R.)为第一类,即带有语言学倾向的符号学研究方向;皮尔斯、莫里斯(Morris,C.)、西比奥克(Sebeok,T.)为第二类,即通常所说的一般符号学方向;艾柯(Eco,U.)和其他一些符号学家则为第三类。他们彼此的立场区别主要是语言结构是否应成为非语言文化现象的模型或“蓝图”。 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勃兴于60年代的法国、美国、意大利以及前苏联,之后,它很快就跨越了政治集团的分界而成为统一的学术运动。目前,符号学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向各个学科进行渗透,对符号学的认识与运用正在形成一种科学大趋势。 西方的符号学研究开展得较早,目前已形成各种理论体系和研究流派。与西方相比,中国的符号学研究起步较晚,真正成规模的符号学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符号学研究的起点较高,并且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基本上追赶上了国际研究潮流;同时,由于中国文化传统具有极为丰富的符号学内涵,因此根植于这种文化背景中的中国符号学研究,从起步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勃勃生机。可以认为,中国符号学研究正在成为也必然成为世界符号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研究西方符号学的同时,必须关注本国符号学的研究状况,不断促进中国符号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国符号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纵观中国符号学研究20余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把中国的符号学研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80-1986年——起步阶段(发表论文约45篇,年均不足7篇)。自80年代初起,中国学者开始参与国际符号学学术活动,及时地向国内传达、介绍国际符号学研究动态。从研究内容上看,这个阶段的研究重点是对国外各符号学家主要思想的引介、对符号学基本理论的总体论述和研究工作。其中研究介绍索绪尔、巴特等符号学家理论思想的文章占了总数的近40%。 2.1987-1993年——平稳发展阶段(发表论文约87篇,年均12余篇)。从1987年开始,我国的符号学研究重心逐渐发生转移。第一,从对符号学、语言符号学基本理论的总体的、粗线条的论述转而开始对符号学具体理论的更细致、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例如:对符号的线性、任意性的讨论,对各符号学家理论的比较研究。第二,符号学作为一门方法论及崭新的学说开始被应用于具体的语言学研究中,如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第三,符号学研究开始涉及语言学以外的领域,如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用符号学观点来阐释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等。第四,一些学者开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学思想,例如对公孙龙、荀子等名家著作中符号学思想的论述。在此阶段,中国的符号学研究渐成气候。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召开了京津地区部分学者参加的符号学研讨会,会后,中国逻辑学会和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分别成立了符号学研究会。 3.1994年至今——全面展开阶段(至2000年发表论文约280篇,年均40余篇)。1994年后,符号学的研究明显地上了一个台阶,符号学的探索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 https://www.360docs.net/doc/088732182.html,/sites/aqzn/cyjzlnr.jsp?contentId=2515430884143 2009-11-09 15:31:23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访问次数: 7371 世界钢铁大国梦想照进现实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60年了。在60年中,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苦创业,既有顺利发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挫折。尽管如此,中国钢铁工业仍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满足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不断改善品种质量,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前人的跻身于世界钢铁大国的梦想。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粗钢产量的3164倍,钢产量占到全球的38.2%。 一、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 回顾新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两个黄金发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 1.一次重大转变 从建国初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在前苏联大力支援下开展的,几乎全盘照搬苏联的模式。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认真总结学习苏联经验教训基础上,转变到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走大、中、小相结合之路。这一转变,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意义 研究对象: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过程的综合学科。 研究内容:①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地壳与岩石圈构造变形特征及圈层相互作用,如:大洋-大陆相互作用、地球内部圈层相互作用、造山带与盆地的形成过程等;②构造变形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的相互关系;③地壳与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过程;④地球表面海-陆的形成与演变方式及过程;⑤地球深部作用过程及其机制。 研究方法: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需要综合利用地质学其他学科以及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成果。 研究意义:大地构造学研究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 二、固体地球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固体构造几何学与构造运动学的研究。 固体地球的构造几何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成分及结构。方法有:①研究暴露在地表的中、下层地壳乃至地幔顶部剖面,通过地质、地物、地化综合研究,揭示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物理性质、岩石矿物及元素的物化行为、温压条件、地热增温率、有关元素及矿物成分的聚散规律;②研究火山喷发携带到地表的深源包裹体,揭示深部物质与构造特征;③人工超深钻探直接取样(目前为止涉及最深深度12km);④地震探测:分为天然地震探测和人工地震探测,利用地震波的折射与反射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特征。 固体地球构造运动学:主要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与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可以利用古地理学(岩相、生物、构造)、古气候分区、地球物理学与古地磁学进行研究;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可以利用空间对地的观测与分析技术。 三、大地构造学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 实际应用意义:①大型成矿集中区(矿集区)等成矿构造背景、资源规划;②大规模破坏性地震产生于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与稳定性评价;③绝大对数大型、灾难性地震都发生在活动板块边缘带(区)上,或与板块相互作用有关的次级活动构造单元边界区域。 第二章固体地球主要构造特征 一、地球表面基本面貌:海陆分布、高程分布及其意义 海陆分布特征:陆地面积占29.22%;海水覆盖面积70.78%; 高程分布特征:陆地主要分布在海平面以上数百米高程范围,大洋的主体分布在海平面以下5km的高程上;

史达祖《夜合花》全词翻译赏析

史达祖《夜合花》全词翻译赏析 夜合花 史达祖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翻郎。经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念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芳机瑞锦,如何未织鸳鸯。人扶醉,月依墙,是当初、谁敢疏狂!把闲言语,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注释】 ①蝶梦:梦境。 ②潘郎:指晋潘岳。岳少时美容止,故称。潘岳字安仁,晋中牟人。美姿容,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交。《晋书》有传。南朝陈徐陵《洛阳道》诗之一:"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宋史达祖《夜行船》词:"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明叶宪祖《夭桃纨扇》第一折:"河阳城里斗丰神﹐好映潘郎彩色新。"宁太一《秋兴四叠韵》之二:"潘郎老去情丝减﹐谁与重栽一县花?"后亦以代指貌美的情郎。 ③徐妆:半面妆。《南史梁元帝徐妃传》载:“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去。” 典故:徐氏,徐昭佩(?—554年),东海郯县(今山东省剡城北)人,梁朝侍中信武将军徐琨的女儿,孙权姑母孙女,其先嫁同郡陆尚为妻。陆尚卒后,徐氏因貌美出众,姿色艳丽,被孙权选入后宫,不久便成为孙权的宠妃。孙权因徐氏是姑母的孙女,又是屡立战功的徐琨之女,鉴于这几层关

系,孙权曾要谢夫人让位,准备让徐氏为正妃,但谢夫人坚决不让。这样孙权便与谢夫人关系破裂。之后,孙权又爱上了步氏,对徐氏开始冷落。徐氏非常嫉妒,后被孙权打入冷宫。 由于梁元帝是独眼,一次临幸时,徐妃只作“半面妆”(半面梳妆,半面未妆),知道她是有意嘲笑自己,盛怒之下,指袖而去,一连几年不再理睬徐氏。这就是“徐妃半面妆”的故事,李商隐《南朝》诗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之句,后世以“妆半”来称赞其美貌。 ④芳机瑞锦:指织机织出龙凤彩绵。 ⑤疏狂:张狂、任意姿情。 ⑥花房:闺房。 【译文】 浓密的柳阴遮住了黄鹂的倩影,也听不到它的歌唱。蝴蝶翻飞于鲜花上,不知是庄周还是蝴蝶令人迷惘。我知道自己的两鬓已白,就像当年的潘郎。我没有用罗衫遮掩面庞,只是把眼泪偷偷掩藏。回忆往事,飞逝的时光令我畏惧。早春再回人间,我偷偷地看一看那落着细雨的池塘,不由得暗自神伤,只见一朵梅花正绽开一半,含情脉脉,宛如徐妃的半面粉妆。微风丝雨撩起寸寸柔肠,你曾为我曼声歌唱,更牵惹我的惆怅。在歌宴旁惹起愁恨,在花烛下萦绕馨香。华丽的织机织出龙凤采锦,却为何没有织上鸳鸯?我独自酒醉,月光依墙闪亮。想当初,谁敢放荡轻狂?如今只能在这漫漫的长夜中,各自守着空房,独自思量。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_复译_转译_之争

2005年3月 第21卷 第2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 ar.,2005 Vol.21 No.2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 “复译”、“转译”之争 陈 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 100101) 提 要: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证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复译和转译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值得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给予公正的评价。在复译与转译过程中,一直存在“抢译”、“胡译”、“乱译”、“滥译”甚至是抄袭现象,应把它们与复译、转译区别开来,以促进外国文学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规范翻译市场。 关键词:文学翻译;复译;转译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5)02-0100-05 D eba te on Retran sl a ti on and Tran sl a ti on not fro m the O r i g i n a l Text i n20th Cen tury’s L iterary Tran sl a ti on i n Ch i n a CHEN Yan Abstract:A s cultural phenomena,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are inevitable and necessary fr om the devel opment of literary translati on in China,which deserves comp licated and syste matic study and objective evaluati on. 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should be differed fr om random translati on t o i m p r ove the translati on of f oreign literature. Key words:literary translati on;retranslati on;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复译与转译之争是针对文学翻译的不同方式类型而展开的论争。由同一原本的不同译本出现的时间先后的不同,形成了首译与复译两种不同的译本类型;由译本所据原本的不同,形成了直接翻译和转译两种不同的译本类型。因已有的译本不能满足读者的期望和需要,复译是翻译家常有的选择;因翻译家所掌握的语种等因素的限制,转译也常常是译介外国文学的必要途径和方式。在中国翻译史上,复译和转译是相当普遍的译本类型,其中不乏成功的、受到读者欢迎和肯定的译作,也有不少过多背离原文的转译本和重复平庸、乃至滥竽充数的复译本,对于复译和转译的是非功过,翻译界有着见智见仁的不同看法,并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争鸣。 一、复译之争 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复译普遍存在,数量较多。尤其是1930年以降,复译越来越常见。在已出版的各种译本中,复译本的数量占一多半。许多著名翻译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梁实秋、周扬等都参与了名作复译。复译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复译的出现是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翻译方法不断更替的一种表现。晚清时期,翻译家普遍采用豪杰译的翻译方法,对原作多有增删、改动。五四以后,主张尊重原文的翻译家,使用逐字译和直译的方法重新翻译就成为必然。其次,复译的出现也是现代汉语不断发展、演变和完善的体现。由于现代汉语经历了晚清时期的文白夹杂、五四时期的中外杂糅阶段,直到30年代后才逐渐趋于定型,所以30年代以前的译本普遍显得译文老化,不合现代读者阅读习惯,也就需要复译。这就是30年代前后在我国文学翻译史上形成第一个复译高峰的原因之一。这股潮流对翻译文学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出现一些弊端,如抄译、乱译等不良现象,引起人们对复译的反感、认识上的分歧及学术上的论争。 邹韬奋指出,复译不太经济,应该翻译那些有价值的未曾译过的书。(邹韬奋,1920)茅盾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 我们以为如果真要为读者的“经济”打算,则不但批评劣译是必要的手段,而且主张复译是必要的救济。如果劣译出世,一方加以批评,而一方又能以尚有第二译本行将问世的消息告知读者,这倒真正能够免得读者“浪费”了时间精神和金钱的。(茅 001

明代嘉靖年间江南的门摊税问题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明代嘉靖年间江南的门摊税问题 )))关于一条材料的标点理解 范金民 (南京大学历史系 210093) 明代隆庆年间,徽商黄汴撰有5天下水陆路程6一书,初刊于隆庆四年。1993年,5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6第82题名5水陆路程便览6收在子部#丛书类。1992年9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杨正泰先生的校注本。卷七有一段文字,杨校注本标点为/御史朱昌,端州府人,嘉 靖七年,奏定门摊客货不税,苏、松、常、镇四府皆然,于是商贾益聚于苏州,而杭州次之0。 1对此标点,人们多无异议,并进而理解为苏州等府不征门摊税,因而促进了该地商品流通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如陈学文先生在其5明清时期商业书及商人书之研究6o第19页称,/税收在正史中虽有记载,但对苏州的不收门摊税则缺记,苏州商业、城市的繁荣与此关系甚大。据壮游子5水陆路程6记:-嘉靖七年奏定门摊客货不税,苏松常镇四府皆然,于是商贾益聚于苏州,而杭州次之。.可见苏州的兴盛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收门摊税则是一大因素也。0在第46页称,5士商要览6/也介绍了苏州之所以繁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5士商要览6记:-门摊客货不税,于是商货益聚于苏州。.在5水陆路程6卷七更明确指出,这是因为-嘉靖七年奏,定门摊客货不税,苏松常镇四府皆然,于是商贾益聚苏州。.0在第110页主张:/顺便说一下,过去学者研究苏州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是由于丝织业发展与丝绸商品贸易所推动的,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与苏州不收门摊商税很有关系,-嘉靖七年奏定门摊客货不税,苏松常镇四府皆然,于是商贾益聚于苏州,而杭州次之。.0在第161)162页介绍5新刻京本华夷风物商程一览6时说:/苏州几乎是江南区域的经济中心,其所以经济特别繁荣,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门摊不收税。卷下第四十三条:-朱昌瑞州府人,嘉靖七年奏准门摊客货不税,苏松常镇皆然,于是商贾益聚于苏州。.0在第192页介绍5士商要览6时说:/该书有一条资料很有意思,不经意地却传达出明代苏州为什么这么繁荣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过去未引人注意,说明税收对地方经济发展负面效应甚大。第十条5杭州府由苏州至扬州府水路6中写到:-江南苏松常镇嘉湖等府,皆系门摊客货不税,于是商贾益聚于苏州云云.。,,0 不独陈先生据此理解为嘉靖七年后苏州等府不再征收门摊税,反复强调,而且台湾中兴大学罗丽馨教授也在其5十六十七世纪手工业的生产发展6一书?中作如是理解,但又无法理解当时的征税现实,故称:/5天下水陆路程6一书载:御史朱昌,端州府人,嘉靖七年,奏定门摊 # 149#1o?稻禾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页。 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 黄汴撰、杨正泰校注:5天下水陆路程6,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0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