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治疗比较
血栓的治疗方法
血栓的治疗方法
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它会导致血液凝固,阻塞血管,
甚至引发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后果。
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血栓至
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血栓治疗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血栓的常见方法之一。
抗凝药物可以帮
助阻止血液凝结,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扩大。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
法林、肝素等,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服用这些药物,可以
有效地控制血栓的发展。
其次,溶栓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溶栓药物可以帮助溶解
血栓,恢复血管的通畅。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
性脑梗死等病情严重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地恢复血流,减轻病情。
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对于一些大血
管的血栓,尤其是深静脉血栓,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血栓清除,
以恢复血管的正常通畅。
介入手术、血管内支架植入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
此外,物理治疗也是治疗血栓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对于下
肢深静脉血栓,可以通过压缩袜、按摩等物理疗法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物理治疗通常结合药物治疗,能够取得更好
的效果。
最后,预防复发也是血栓治疗的重要环节。
患者在治疗期间,
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不动,
保持适当的运动和锻炼,注意饮。
VTE预防PPT幻灯片课件
血管内膜损伤 血流缓慢 血液高凝状态
血栓形成三要素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DVT & PTE
约50%近端DVT并发PTE1
Migration
80-90%的PTE存在DVT2
Embolus Thrombus
1. Pesavento R, et al. Minerva Cardioangiol 1997;45:369–375 2. Girard P, et al. Chest 1999;116:903–908
命性PE0.4%~1%。
中危
有危险因素的较小手术;40~60岁 ,无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年龄<40
岁,无危险因素的大手术。
远端DVT发生率10%-20%,近端 DVT2% -4%,症状性PE1%-2%,
致命性PE 0.1% -0.4%。
极高危
年龄>40岁,既往有VTE的大手术; 髋膝关节置换术,髋部骨折手术,重
临床表现
急性PTE症状
呼吸困难:最常见,劳力性呼吸困难,患者无其他原因解释的进行性 呼吸困难应想到PTE的可能。
胸痛:多数为胸膜炎性疼痛;少数为胸骨下心绞痛样胸痛发作 咯血:提示肺梗死,多在肺梗死后24h内发生 晕厥:常见于主肺动脉PTE
非大面积PTE者胸膜炎性胸痛多见,而大面积、次大面积栓塞者, 呼吸困难、晕厥、发绀更为常见。传统诊断肺栓塞的“三联征”(呼 吸困难、胸痛、咯血)同时存在者仅占20%左右。
大面积组织损伤造成凝血系统应激性改变 涉及维柯氏三角三个方面
多种骨折均可导致VTE发生率升高
656例因髋部骨折而手术的创伤患者
血栓形成及其治疗进展概要
血栓形成机制----微血管血栓Fra bibliotek• 由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或血循 环中出现促凝物质引起,如DIC。
• 也可由血小板被激活形成聚集体引起, 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肝素引起 的血小板减少。 • 表现为微血管内形成透明血栓。
文档之家http://shop63695479.taobao
7
凝血与抗凝系统
血栓形成机制----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形成于血液高凝和淤血,主要由纤维 蛋白和血细胞构成的混合血栓。 血液高凝状态目前也被称为易栓症,其原因可 分先天性和继发性。 先天性易栓症缺乏抗凝血酶、蛋白C和蛋白S, 有抗活化的蛋白C等特点。 继发性高凝可见于恶性肿瘤,先天性心脏病, 口服避孕药,肾病综合征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等, 长期卧床、大手术后、肥胖和静脉曲张也是静 6 文档之家脉血栓形成的诱因。 http://shop63695479.taobao
抗凝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
• TFPI-2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由脉管 系统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 纤维细胞)合成,并沉积在这些细胞的 细胞外基质里。 • TFPI-2通过结合并灭活TF/Ⅶa复合物 减少凝血酶的生成,同时也抑制Ⅹa因子, 而且这些作用可以被肝素大大增强。 • TFPI-2对动脉粥样硬化斑有保护作用。
• 机体凝血系统包括凝血和抗凝两个方面, 两者间的动态平衡是正常机体维持体内 血液流动状态和防止血液丢失的关键。 • 机体的正常止(凝)血,主要依赖于完 整的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有效的血小板 质量和数量,正常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 • 其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是生理性止 (凝)血的重要成分。
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的区别
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的区别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的区别。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血栓的部位不同。
人的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并可能发生血栓形成。
首先,两者的区别在于血栓形成的位置不同。
大多数动脉血栓形成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脱落,导致血栓形成。
很明显静脉血栓是发生的静脉血管内,而动脉血栓是发生在动脉血管内。
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是由血流缓慢和血流受阻引起的。
主要导致静脉回流梗阻,可导致充血、水肿、远端肢体肿胀。
第二、血栓的成分不一样。
动脉血栓一般是由于动脉硬化引起的,这种血栓。
主要是由于血小板聚集增加,所以成分中有大量的血小板。
动脉血栓以白血栓为主。
主要是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组成。
因此,治疗主要为抗血小板。
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或者血栓堵塞的时候可以用溶栓药物或抗凝药物。
因此抗凝药物是预防纤维蛋白沉积。
作为辅助治疗。
一般慢性肢体缺血或稳定性冠心病只推荐抗血小板治疗,不推荐使用抗凝药物。
而静脉血栓是由于血液在静脉血管内淤积形成的,静脉血栓以红血栓为主。
主要成分是红细胞和纤维蛋白,可以抗凝治疗。
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三、引起的症状不一样。
静脉血栓表现为下肢肿胀、水肿等等,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后,会引起肺栓塞。
动脉血栓可以引起相应供血区的组织缺血坏死,像心脏内的血栓就会形成心肌梗塞,脑血管的血栓形成,就会出现脑血栓等等。
拿下肢举例,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为形成血栓的肢体肿胀,肢体皮肤温度高,严重可出现筋膜室综合症。
动脉血栓会出现下肢肢体的发凉、皮肤温度低、麻木、疼痛、肢端或者整个肢体的溃疡、坏死等。
所以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是有非常明显的差距的。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预防与治疗
华法林
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 的合成,发挥抗凝作用,预防血栓 形成。
新型口服抗凝剂
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通过选 择性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发挥抗 凝作用,预防血栓形成。
04
治疗
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 量肝素等,抑制血栓形成和扩展 ,预防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
溶栓治疗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概述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是指手术后发生 的深静脉内血栓形成,可导致下肢肿 胀、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肺动 脉血栓栓塞症,危及生命。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血栓栓 塞症的发生率较高,与手术类型、患 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是由于下肢深静脉 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而引 起的疾病,可导致呼吸困难、胸痛等 症状,甚至发生猝死。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肺动脉 血栓栓塞症的诊断、预防 与治疗
• 引言 • 诊断 • 预防 • 治疗 •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血 栓栓塞症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严在介绍围手术期深静脉 血栓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 、预防和治疗,为临床医生提供 参考和指导。
机械性预防措施
如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弹力袜等机械性装置,通过物理方式促进下肢血 液回流,预防血栓形成。
康复治疗
对于已经形成的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血栓,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理疗、按 摩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症状。
05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最新诊断技术
超声心动图
01
动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动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动脉血栓对我们身体健康威胁很大,病情严重的话可以使我们丧失基本行动能力,相信大家对于动脉血栓都不太陌生,我们可能都见过一些动脉血栓疾病的患者,这种疾病使我们的身体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很多动脉血栓患者因为没有引起足够高的重视,从而引起病情的恶化,从而引起一系列其他问题,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动脉血栓这种疾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动脉血栓最佳治疗方法吧。
治疗方法:1、注意保暖。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2、患者不宜晨练。
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动脉栓塞,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3、进补要适度。
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动脉栓塞,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4、保持平衡心态。
情绪激动是血管疾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5、适当运动。
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因此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
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6.参加体育活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稀薄,粘滞性下降。
如打太极拳、体操、跳舞、骑自行车、慢跑、游泳、舞剑等。
7.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它不沉积在血管壁上,还能促进已沉积在血管壁上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溶解,使血流通畅,防止动脉硬化。
运动和饮食调节,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还可经常吃些洋葱、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黄瓜、胡萝卜、苹果、葡萄等。
8.药物预防。
遵医嘱每次服用少量阿斯匹林,可使血小板环氧化酶乙酰化,失去活性,防止血栓形成,而大剂量服用,能抑制前列腺素I2生成,加速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故不宜大剂量服用。
复方丹参片有活血化瘀,使血液流畅作用,每天三次,每次服三片。
下肢动脉血栓治疗方法,医生告诉你这么做
下肢动脉血栓治疗方法,医生告诉你这么做
老人对下肢动脉血栓这种疾病并不了解,如果身边突然有人患上这种病的话就完全不知道怎么办了,实际上,目前临床上针对这种疾病有成熟的处理办法,通常步骤如下: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面20~30cm,膝关节微屈曲位。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使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起床后应穿长统弹力袜,穿着时间为6周~3个月。
★2、抗凝治疗
(1)肝素:静脉注射肝素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达到正常的1.5-2倍,维持治疗5—7日。
但静脉注射肝素的剂量较难
控制,掌握不慎就可能引起出血,因此较安全的方法可用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
(2)华法林:肝素治疗5天后口服华法林,直到凝血INR指数(凝血激酶时间,PT)达正常水平的2-2.5倍。
其后,给予维持量持续3~4月。
★3、溶栓疗法
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和纤维蛋白溶酶。
由于较易引起出血,其长期疗效并不胜于抗凝疗法,因此一般只在合并肺栓塞时使用。
对于不能使用抗凝治疗的患者,又发生肺栓塞危险较低的情况,可试着用抬高肢体和局部热敷的方法。
★4、介入治疗
分永久性和临时性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5、药物治疗
止痛药有: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吡罗昔康(炎痛喜康)、阿司匹林等,一般不必用抗生素治疗。
急性期浅静脉血栓范围较广时建议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避免血栓蔓延至深静脉系统导致肺栓塞。
血栓分类及分布特点
血栓分类及分布特点血栓是指在血管内部形成的一种凝固物,通常由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所形成。
血栓的形成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以防止出血。
但是,当血栓过度形成或形成在不恰当的位置时,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血栓的分类根据血栓的形成位置和原因,血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静脉血栓:静脉血栓是指在静脉内形成的血栓。
这种类型的血栓通常发生在下肢深静脉,也可以发生在其他部位的静脉内。
静脉血栓可以导致深静脉血栓栓塞(DVT)和肺动脉栓塞(PE)等严重后果。
2. 动脉血栓:动脉血栓是指在动脉内形成的血栓。
这种类型的血栓通常发生在冠状动脉、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等部位。
动脉血栓可以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和下肢缺血等严重后果。
3. 心脏血栓:心脏血栓是指在心脏内形成的血栓。
这种类型的血栓通常发生在心房或心室内。
心脏血栓可以导致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血栓的分布特点血栓的分布特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患病史等。
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栓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会逐渐硬化和变脆,血液流动速度会减慢,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2.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静脉血栓。
这是因为女性在妊娠、分娩、月经期和使用口服避孕药等情况下,会有更高的雌激素水平,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3.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例如,凝血因子基因突变、蛋白C和S缺乏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4. 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例如,长时间坐着或站着不动、吸烟、饮酒过量、肥胖、高血压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5. 患病史:某些疾病也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例如,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总之,血栓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可以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和寿命。
了解血栓的分类和分布特点,有助于人们预防和治疗血栓相关的疾病。
静脉血栓的最佳治疗方法
静脉血栓的最佳治疗方法静脉血栓是一种血栓形成在深静脉系统内的疾病,常见于下肢深静脉。
治疗静脉血栓的目标是预防血栓的进一步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是静脉血栓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药物、溶栓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药物主要用于预防血栓的扩展和再发。
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和华法林。
肝素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凝血酶的药物,通过抑制凝血过程中的凝血酶形成,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
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达到抗凝的效果。
抗凝药物治疗需要密切监测凝血指标,调整剂量,以达到抗凝的效果。
溶栓药物主要用于溶解已形成的血栓。
常见的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药物适用于大块或严重阻塞的血栓,能够迅速恢复血流,减少静脉血栓形成所带来的并发症。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预防血栓的形成。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适用于非严重血栓或对抗凝药物治疗不适用的患者。
物理治疗是静脉血栓的辅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和机械治疗。
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自发性溶栓不良或需要紧急溶栓的患者。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静脉滤器植入和血栓切除术。
静脉滤器植入是将一种金属网状器械植入下腔静脉,用于防止下肢静脉血栓栓子进入肺动脉系统。
血栓切除术是通过手术切除血栓,恢复静脉通畅。
机械治疗主要包括外部气压按摩和机械姿势疗法。
外部气压按摩是通过外部设备施加有节奏的气压,帮助促进血流循环,缓解下肢静脉充血和淤血。
机械姿势疗法是通过不同的体位和姿势改变,帮助血液流回心脏,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受阻。
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静脉血栓的治疗还需要注意休息和康复。
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量活动和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总之,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静脉血栓治疗方法
静脉血栓治疗方法
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形成血块。
治疗静脉血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药物治疗:抗凝血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华法林、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阻止血栓进一步增大,同时减少新血栓的形成。
2. 内置滤器:对于一些患有出血风险或抗凝血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植入静脉滤器。
这种滤器可以帮助阻止血栓从下肢静脉进入肺部血管。
3. 血栓溶解治疗:对于较大的深静脉血栓,可以通过药物溶解血栓。
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在医院进行监测和管理。
4. 外科手术:对于一些需要立即处理的严重血栓,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
手术可以通过直接取出血栓或修复受损的血管来恢复血液流动。
5. 压缩治疗:通过穿戴弹力袜或绷带来提高下肢气压,促进静脉回流。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水肿和疼痛,并预防血栓的发展。
每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血栓的位置、大小和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其他疾病的存在。
治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治疗进展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监测。
下肢动脉血栓治疗方式
下肢动脉血栓治疗方式下肢动脉血栓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可导致器官梗塞甚至致命危险。
因此,及时进行正规检查和治疗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下肢动脉血栓的治疗方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因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从而引起肢体慢性缺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PA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PAD常见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
症状由轻至重逐渐发展,晚期患肢动脉完全闭塞,肢体坏死,可导致截肢。
体育疗法可改善患病肢体的缺血状态,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患肢的代偿功能,从而减轻患肢的缺血性疼痛和跛行,延缓病情发展。
下面介绍几种体疗方法:1.患肢抬高练:仰卧位,尽量抬高患肢,保持数分钟,再回复原位,每回做20次,每天做1-3遍。
2.步行:每日坚持步行可减少跛行发作。
开始时用较短距离和慢速步行,逐步增加距离和速度。
若无禁忌,要求间歇性跛行病人每次应步行至引起跛行时为止。
每日2-3次。
3.按摩:按摩患肢可以“行气活血,疏通经脉”,使局部患肢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病肢恢复。
按摩还可缓解疼痛。
摩法和滚法是按摩的两种方法。
摩法用手的掌部或指腹在患部往返直线抚摩,力度均匀,动作轻巧灵活,每分钟100-200次。
滚法可用于背掌指关节突出部,或以小鱼际、小指掌指关节的上方在皮肤上滚动,力度均匀,每分钟约100次。
下肢动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针对不同的病情,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对于轻微的下肢动脉血栓,患者无需接受手术和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按摩等手法来缓解症状。
因此,患者无需过于担心,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除了按摩等非药物治疗方式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这些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血栓,恢复下肢的正常血液循环。
患者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接受治疗。
总之,下肢动脉血栓虽然会给患者带来不适,但并不可怕。
针对不同的病情,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患者需要积极面对疾病,按照医生的建议接受治疗,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介入方法治疗动脉、静脉血栓栓塞的探讨
20 0 2年 1 2月 ~2 0 0 3年 1 月 期 间 , 收 治 该类 1 共 病人 1 0例 , 中男 8例 , 2例 。年 龄 范 围 3 ~7 其 女 2 1 岁, 平均 年龄 5 . 7 6岁 。右 侧髂 股 动 脉 闭 塞 性 动 脉硬
血 管 D A, S 以观 察栓 子 改变 情况 。满 意后 拔 除 导管 , 结束 治 疗 。术后 1 0天 内给 予 尿 激 酶 2 ~ 3 天 , 0 0U/ 肝 素盐 水 60 0 8 0 天 ;0天 后 改用 口服 药 物 0 0U/ 1 0 潘 生 丁 2 0 0 g 天或 阿 司匹林 3)~6 0rg 0 ~3 0r / 0 a ( ( 0 / ] a
1 材 料 与 方 法
天, 疗程 坚 持 3个 月 ~半 年 。 深 静脉 血栓 的治疗 经 过及 方 法基 本 与上 述病 例
相似 。但仍从 安 全性 , 时效 性 , 综合 性 和长 期性 等 四
个方 面 。众 所 周 知 的原 因 , 深静 脉 血 栓 是 肺 栓 塞 的 基础 病 变 。肺 栓 塞 的危 害性 以及 治疗 的进 一 步复 杂
维普资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 0 7年 第 2 8卷第 】 4期
介 入 方 法 治疗 动 脉 、 脉 血 栓 栓 塞 的探 讨 静
王 亚 伟 陈 岩 王 宏梅 丁 大 明
【 要 】 目的 动 脉 、 脉 血 栓 属 于“ 栓 栓 塞病 ” 摘 静 血 的一 种 。 本 文 主要 探 讨 , 介 物 直 接 灌 注融 栓 术 。3 借 助 各种 旋 切 抽 吸血 栓 器 械 的 血 栓 旋 切抽 吸 术。4 预 防 性 下腔 静 脉 ) )
滤 器 置放 术 。5 球 囊 扩 张 挤 压 术 。 结果 )
颅脑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生 第 33卷 第 1期 Hebei Medical Journal,2011,Vol 33 Jan No.1
doi:10. 脑 动脉 血 栓 与 静 脉 血栓 的诊 断及 鉴 别 诊 断
· 临 床 研 究 ·
苑保 江 殷 涛 李 茹 耿岩 李江涛 李 亮
【关键词 】 颅 内动脉 系统 ;颅 内静脉 系统 ;血栓 ;影像 学 【中图分类号】 R 68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7386(2011)01—0088—03
脑循 环 (供 应 脑 的血 管 系 统 )有 供 应 血 液 的脑 动 脉 系 统 和 回流血液 的静脉系统… ,两种系统 的存在导致了脑血管阻塞性 疾病 的两种不 同类型 ,二者之 间有 区别也有关联 。为 了更好 的 掌握两种脑血管病 的特 点 ,为诊断 及治疗 提供依据 ,本 文着重 从两种血栓类型的不同之处加以研究 阐述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 20年来经临床资料及影像 资料 证 实 的 动脉 血 栓 300例 ,其 中男 170例 ,女 130例 ;年 龄 25~78 岁 ,平 均 年龄 61岁 。其 中 颈 内动 脉 栓 塞或 狭 窄 7例 ,大脑 中动脉 栓 塞 196例 ,基底 动 脉 栓 塞 或 狭 窄 34例 (21例 伴 大 脑 后 动 脉 栓 塞 ),63例为混 合型多 血管栓 塞的 患者。300例动 脉血 栓患者 中,293例均有高血压及高血脂病史 ,感染病史 5例 ,合 并糖 尿病 59例 ,颅 内肿 瘤 病史 15例 。我 院 2006年 5月 至 2009年 1月 经 临床及影像确诊 的 22例 ,男 10例 ,女 12例 ;年龄 23~56岁。平 均 年 龄 43岁 。其 中海 绵 窦 栓 塞 4例 (面部 疖 肿 2例 ,蝶 窦 炎 2 例 ),上 矢 状窦 栓 塞 10例 (产 褥 期 6例 ,饮 酒 后 发 作 2例 ,不 明原 因 2例 ),横 窦 、乙状 窦 栓 塞 6例 (乳 突 炎 5例 ,不 明 原 因 1例 ), 直 窦及 大 脑 大静 脉 栓 塞 2例 (饮 酒 后发 作 2例 )。 1.2 方 法 仪 器 设 备 为 TOSHIBA 双 排 螺 旋 CT及 SIEMENS MAGNETOM syngo C。0.35 T永 磁 型 磁 共 振 。 对 2组 患 者 一 般 资 料 、临床 表 现 、实 验 室 检 查 、影 像 学 特 点 、治 疗 及 预 后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所 有患 者均 行 CT或 MRA及 MRV扫 描 。 1.3 临 床 表 现 及 治 疗 1.3.1 300例 动 脉 型 血 栓 患 者 ,临 床 表 现 主 要 分 为 颈 内 动 脉 及 椎基底动脉系统两个方 面。其 中出血性脑梗塞 45例 ,240例为 单纯性脑梗塞 (深部 腔 隙性脑梗 塞 130例 ),脑肿 瘤致 脑梗 塞 15例 (肿 瘤 )。在 240例 非 出血 性 、非 肿 瘤 性 脑 梗 塞 中 以 头 痛 为 首 发 症 状 的 占 33% ,癫 痫 发 作 6% ,意 识 障 碍 47% ,首 发 或 继 发 为 呕 吐 症 状 的 占 23% ,肢 体 活 动 障碍 的 占 67% ,伴 体 温 升 高 占4%。其 中单侧颈 内动脉血栓患者 69例 ,病灶主要集中在额 叶 、颞 叶及 部 分 顶 叶 (图 1)。69例 颈 内 动 脉 闭 塞或 狭 窄 所 致 的 脑 梗 塞 中 ,37例 伴 渗 血 。 主 要 症状 表 现 为头 痛 、呕 吐 、癫 痫 及 意 识 障 碍 。 多数 病 例 在 发 病 第 3天 左 右 因水 肿 扩 大 而 症 状 加 重 , 72 h后症状基本稳 定。治疗早期 (6 h以内无渗血者 )主要手段 有肝素冲击 、介入局部溶栓疗法以及脱水药物 的应用等。死亡 率 8% 。单 侧 或 双 侧 大 脑 中动 脉 栓 塞 或 狭 窄 的 患 者 170例 (图 2),病灶主要集中在基底节 、丘 脑 以及颞 枕交 界 区。主要 症状
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治疗的比较
静脉血栓形成机制
静脉
(低流速)
➢静脉管腔大,压力低,血液流速慢,剪切应力小,血 小板不易聚集 ➢易于接触激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形成的血栓血 小板成分相对少 ➢主要由纤维蛋白与精选红课件细pp胞t 组成-红血栓为主
18
静脉血栓的形成过程
瘀血:大多数静脉血栓是在 血流缓慢和血流紊乱的区域 形成 血栓形成:凝血激活,凝血 酶生成、纤维蛋白形成
精选课件ppt 9
血栓的分类
混合血栓:血小板和纤维蛋白 网.网中充满白、红细胞
血管腔内透明血栓
精选课件ppt 10
动脉血栓形成机制
动脉
(高流速)
➢动脉管腔窄,压力高,血液流速快,剪切力高,血小板 容易聚集,故易形成血小板血栓 ➢动脉系统凝血瀑布的启动以管壁损伤释放组织因子 为主要原因,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主要是由血小板精和选课少件p量pt 纤维蛋白组成(白血栓)
11
动脉血栓形成过程
➢血管内膜粗糙,血小板沉积 形成小丘,随之出现涡流
➢血小板继续沉积形成小梁 小梁周围有白细胞附着
(白色血栓—血栓头)
➢小梁间形成纤维蛋白网 网眼中充满红细胞 (混合血栓—血栓体)
➢血管腔阻塞,局部血流停滞 血液凝固 (红色血栓—血栓尾) 精选课件ppt
12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血栓的分类
白色血栓 混合血栓 红色血栓
腹主动脉内血栓
血栓的分类
混合血栓 静脉延续性血栓的主要部分(体部),呈红色与白色 条纹层层相间,在二尖瓣狭窄和心房纤维颤动时,在左心房可形 成球形血栓是混合性血栓
透明血栓 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故又 称微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ACCP 8th推荐
血栓的介入治疗
经 溶 栓 导 管 注 入 药 物
适应症: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三周 内)。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亚急性期(三周 至三个月)。 3、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发作。
禁忌症
1、伴有脑出血,消化道及其他内脏出 血者。 2、患肢伴有较严重感染。 3、急性髂-股静脉或全下肢深静脉血 栓形成,血管 腔内有大量游离血栓而 未作IVGF置入者。
缺点: 血栓完全溶解的概率不高构成 血栓形成的髂股静脉狭窄病因未解 除,血流缓慢的状况未改善,使得 血栓极易复发。
综合性介入治疗方法: 随着血管介入技术的进步,近年逐渐 形成了以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为主的快 速清除血栓并以药物溶栓术、血管球囊扩 张术或支架置入术等为辅的综合性介入治 疗方法。
血栓的机械性清除依赖于特殊的器材和设 备,常见的有: 抽吸式血栓清除器(Angiojet) 冲洗式血栓清除器(Hydrolyser) 流变式血栓清除器(Oasis) 抽吸式血栓消融器(ATD)等
3、心肺功能 不全者。
4、感染所致脓毒性血栓栓子。
5、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者。
禁忌症: 1、下腔静脉直径过大过小与滤器设计值 不符。 2、滤器置入途经的血管内有血栓。 3、孕妇,X线影响胎儿。 4、广泛或严重肺栓塞,病情凶险,生命 垂危者。
介入导管溶栓术
方法:
1、顺流溶栓
(1)经患肢足背浅静脉或大隐静脉起始段 穿刺插入导管针或留置针,给药时小腿, 膝上下扎止血带。方法简便易行,但有时 效果不佳,对足踝部高度水肿者常不能穿 刺成功。
溶栓治疗的终止:
1、血凝块已基本溶解或全部溶解疗12~72小时无效者;
4、外科医师已做出血管手术或截肢手术选择者;
5、继续溶栓可能危及患肢存活及导致功能丧失 者。
血栓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血栓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血栓是指血管内血液凝固并形成的血块。
当血栓形成在动脉或静脉内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血栓栓塞症、心肌梗死、中风等。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血栓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血栓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血栓治疗的基本原则1. 早期诊断和治疗:针对患者出现血栓相关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腿部肿胀等),医生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和确诊。
一旦确诊,治疗应尽早开始,以降低后果的严重性。
2. 个体化治疗方案:血栓治疗的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包括年龄、病史、症状、病理类型、合并症等因素。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3. 综合治疗策略:血栓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不同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疗效。
4. 治疗监测和调整:在血栓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个体化监测和调整可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二、血栓治疗的常用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血栓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可以阻止血栓形成和生长,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预防血小板聚集。
具体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情况确定。
2. 经导管介入治疗:对于某些患者,药物治疗可能不够有效或存在其他禁忌症,导管介入治疗是一种替代方法。
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
通过导管介入手段,可以直接清除血管内的血栓,恢复血液流通。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血栓病变,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血栓切除术和搭桥手术,通过手术干预可以直接清除血栓,并恢复血液流通的通畅。
4. 危险因素管理:血栓的形成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因此,在血栓治疗的基础上,危险因素的积极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合理用药等手段,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可以减少血栓的发生率。
动脉血栓简介
动脉血栓动脉血栓,也称为动脉栓塞,是指血管内形成的血栓阻塞了正常的血流,导致血液无法顺利流过,从而引起相应血管供应区域的缺血和组织损伤。
动脉血栓可能发生在任何体内的动脉血管,包括脑动脉、心脏冠状动脉、肺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引发不同的疾病,如脑梗、心肌梗死、肺栓塞、肠梗阻等,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下面将详细介绍动脉血栓的相关内容。
一、动脉血栓的形成机制动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涉及三个因素,即Virchow三联征,包括血流状态异常、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当这三个因素同时存在或者其中之一明显异常时,就容易形成动脉血栓。
1.血流状态异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过快或者过慢、流动不畅时,容易使血液在局部形成凝块。
例如,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变、动脉瘤、狭窄的动脉病变等都会导致血流状态异常,从而增加了动脉血栓的形成风险。
2.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内膜的损伤可以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从而引发血栓的形成。
血管内膜损伤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外伤、手术、导管插入等引起,使血管内膜变得不光滑,容易形成血栓。
3.血液高凝状态:血液中某些因子异常增高,如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容易使血液在血管内形成血栓。
这种情况通常与遗传因素、药物使用、肿瘤、妊娠、严重感染、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因素有关。
二、动脉血栓的危害动脉血栓的形成会导致血管阻塞,从而影响到相应供应区域的正常血液供应,引发相应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脑梗:脑梗是指脑动脉中的血栓堵塞了脑血管,导致脑部缺血和神经组织损伤。
脑梗的症状和表现因患者的脑部供应区域不同而有所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腿部一侧的无力、麻木、言语困难、视觉障碍、头痛、失语、意识障碍等,严重时甚至可引发昏迷和死亡。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指心脏冠状动脉中的血栓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肌组织缺血坏死的病情。
心肌梗死常表现为胸痛、胸闷、呼吸急促、出冷汗、恶心、呕吐、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临床治疗血栓方案
临床治疗血栓方案引言血栓是血液中凝结所形成的团块,在血管内阻塞血流,在临床上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血栓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和动脉血栓栓塞症(ATE)。
VTE主要发生在深静脉和肺动脉系统,ATE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系统。
临床治疗血栓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因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血栓的临床表现血栓常常伴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引起严重的症状,如下肢肿胀、疼痛和皮肤变色。
如果血栓脱落并进入肺动脉,会导致肺栓塞,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胸痛症状。
动脉血栓形成可以导致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后果。
临床治疗血栓的总体原则•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发现血栓病变并及时采取措施是治疗血栓的关键。
•并发症预防:预防血栓后续并发症如血栓脱落、肺栓塞、心肌梗死和中风。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血栓治疗的药物选择抗凝治疗•肝素:肝素是一种常用于血栓治疗的药物,可以采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肝素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来防止血栓的形成。
•低分子肝素(LMWH):低分子肝素与传统肝素相比,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和更长的半衰期,因此可以减少给药次数和监测需求。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NOAC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血栓治疗的药物,具有取用方便和副作用较少的特点。
常用的NOAC药物包括达比加群、阿哌汀和利伐沙班。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预防动脉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常用剂量为75-150mg每天口服。
•P2Y12受体拮抗剂:P2Y12受体拮抗剂是一类针对ADP受体的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并预防血栓形成。
常用的P2Y12受体拮抗剂包括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
纤溶治疗•溶栓剂:对于严重的血栓形成或合并有血栓脱落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溶栓剂进行纤溶治疗。
常用的溶栓剂包括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血栓治疗的其他治疗方式特殊药物治疗•抗凝治疗过敏的患者:对于对肝素过敏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阿根廷素。
静脉血栓治疗,哪种方法更专业
正常静脉血栓治疗肢体阻断静脉回流后小腿体积可增加2%~3%,如有急性静脉血栓形成,则增加不到2%,其原因是由于部分静脉已被血栓占据,另外由于静脉近端被血栓阻塞后,远端压力增高已使静脉扩张,因而再进一步扩张则受到限制。
因为小腿VC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单独使用VC作为诊断标准往往是不可靠的。
VO直接与小腿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压差成正比,而与静脉本身的阻力成反比。
因为小腿的静脉压为充气袖带阻断静脉6.7 kPa(50 mmHg)的压力,而近端压力又低,所以静脉回流率在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时可以减低,如回流率以20 ml/(100ml.min)为正常与异常的分界线,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率为9196,如以2s的回流率计算膝以上血栓形成的敏感率为90%,膝以下敏感率为60%。
本检查方法比较稳定,数据准确,可多次重复检查,在临床上对于静脉血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观察疗效和科研有意义。
血液流变学是一门研究血液流动与变形的新型学科,其静脉血栓治疗范围包括血液流量、流速、流态、血液凝固性、血液中有形成分及血管变形性与弹性、微循环、微血管血液流变性等。
1951年Copley提出血液流变学一词,其定义为“从宏观、微观以至亚微观的水平研究血细胞及血浆成分与流动性质,并包括与血液直接接触的血管的流变性质”。
随着血液流变学的迅速发展,研究重点已逐渐从宏观角度,对血液粘度及影响因素,发展到从微观人手,对红细胞、白细胞的流变特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将会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障碍。
临床上,研究对象主要是与血液流变性有关的病因学、症状、诊断方法、预防与治疗手段等。
目前,国内对周围血管疾病的研究已广泛开展,认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多发性大动脉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就是血液粘滞性异常。
虽然它们各自的病因不同,但其共同的病理变化都有血管阻塞、血流紊乱及血栓形成。
在这些情况下,血液的流变性发生变化,导致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制体内凝血过程中的一些环节,使凝血时间延长,阻止血栓形成; 对已形成的血栓只起到阻止滋长、蔓延和可预防肺栓塞及血栓再发的作 用 不能溶解和清除静脉瓣膜上的血栓物质,故不能预防
华法林
溶栓治疗 祛聚
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起到溶解血栓的 作用
应用时最好是静脉尚未被血栓完全堵塞,使药液能及血栓完全接触,达 到消融目的
白色血栓
混合血栓
红色血栓
腹主动脉内血栓
血栓的分类
混合血栓 静脉延续性血栓的主要部分(体部),呈红色及白色条纹层层相间,在二尖瓣狭窄和心房纤维颤动时,在左 心房可形成球形血栓是混合性血栓
透明血栓 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故又称微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的分类
动脉血栓形成过程
➢血管内膜粗糙,血小板沉积
➢
形成小丘,随之出现涡流
➢血小板继续沉积形成小梁
➢
小梁周围有白细胞附着
➢ (白色血栓—血栓头)
➢小梁间形成纤维蛋白网
➢
网眼中充满红细胞
➢
(混合血栓—血栓体)
➢血管腔阻塞,局部血流停滞
➢
血液凝固
➢
(红色血栓—血栓尾)
一种渐进性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正常
脂肪 条纹
Coagulation
血栓的分类
血栓形成 机制不同
白色 血栓
混合 血栓
红色 血栓
透明 血栓
血栓成分 不同
血栓的分类
白色血栓 发生于血流速度较快的部位(如动脉、心室)或血栓形成时血流较快的时期〔如静脉混合性血栓的起始部,即 延续性血栓的头部〕
红色血栓 发生在血流极度缓慢甚或停止之后,见于混合血栓逐渐增大阻塞管腔,局部血流停止后,往往构成延续性血栓 的尾部
对于某些广泛的急性近端患者(例如症状<14天,机体功能状态良好,预期生存期≥1年),如出血风险较小,且不具备经导管 溶栓的条件,建议可以进行系统性溶栓治疗
—— 8推荐
的溶栓治疗
对所有患者,应进行快速的危险分层 明确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患者,推荐溶栓治疗 由于可能发生不可逆性休克,溶栓治疗应尽快实施 某些无低血压的高危患者,出血风险较小时可溶栓 大部分患者,不推荐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取决于严重程度、预后及出血风险评估
动脉血栓治疗
急性肢体缺血的患者(存在血栓形成) 普通肝素抗凝治疗 长期服用华法林预防 慢性肢体缺血、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无血栓形成) 只选用抗血小板治疗 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 首选华法林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目前不推荐肝素治疗
动脉血栓的预防
二级预防目的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 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发生破裂 使用有效抗栓药物,防止在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一级预防目的 控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药物预防方法 服用有效抗血栓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血栓增大:沿静脉向近端延伸
血栓脱落: 肺栓塞
静脉血栓的治疗
静脉血栓主要由纤维蛋白及红细胞组成,首选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药物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 ➢新型抗凝药物
静脉血栓栓塞 =
脱落是肺栓塞主要原因
肺栓塞致严重呼吸循环障碍 21
一般治疗 抗凝治疗
的治疗
抬高患肢、急性期卧床,严禁患肢按摩
静脉血栓形成机制
静脉 (低流速)
➢静脉管腔大,压力低,血液流速慢,剪切应力小,血小板不易聚集 ➢易于接触激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形成的血栓血小板成分相对少 ➢主要由纤维蛋白及红细胞组成-红血栓为主
静脉血栓的形成过程 瘀血:大多数静脉血栓是在血流缓慢和血流紊乱的 区域形成 血栓形成:凝血激活,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形成
抗凝治疗
大部分患者使用抗凝治疗 普通肝素静点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随后长期治疗中选用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
➢ 第1天内加用华法林,初始剂量为3.0-5.0日(大于75岁和出血的高危患者可从2.5开始) ➢ 及需至少重叠应用4-5天,当连续两天测定的大于2.0时,即可停止使用,单独口服华法林治疗
纤维 斑块
粥样硬 化斑块
年龄增长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下肢急性缺血 坏死
脑梗死 短暂脑缺血发作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凝治疗
➢血栓为非闭塞性 ➢血栓成分为以血小板为主 的白色血栓,纤维蛋白较少
➢溶栓无效
➢血栓完全闭塞冠状 动脉
➢血栓成分是纤维蛋 白丰富的红色血栓
➢溶栓效果好
病程中如有侧支循环建立,疗效则明显降低
尿激酶 链激酶
的溶栓治疗
适应证
新发生的大面积髂股静脉患者,尽管经足量肝素治疗仍存在因静脉闭塞继发肢体坏疽危险的患者
溶栓治疗方法
髂股静脉 ,症状<14天,机体功能状态良好,预期生存时间≥1年,如出血风险较低,且医院技术水平等条件允许,建议进行经 静脉导管溶栓
➢首选低分子肝素 ➢溶栓或治疗的患者仍推 荐使用普通肝素
➢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的 作用很小,主要用于大面 积前壁心梗、严重心力衰 竭、存在心脏血栓或血栓 栓塞病史的高危患者
动脉血栓治疗
慢性肢体缺血或稳定性冠心病只推荐抗血小板治疗,不推荐使用抗凝药物
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时可以溶栓或抗凝
急性动脉血栓或栓塞后会出现继发血栓(红血栓),因此抗凝是预防纤维蛋白沉积的辅助治疗
动脉血栓以白血栓为主 静脉血栓以红血栓为主
血栓的分类
镜下
白血栓
主要由许多聚集呈珊瑚状的血小 板小梁构成, 表面有许多中性粒 细胞粘附
肉眼
呈灰白色,表面粗糙有波纹 质硬,及血管壁连接紧密
பைடு நூலகம்红血栓
纤维网眼内充满如正常 血液分布的血细胞
呈暗红色,新鲜血栓湿润 有弹性,陈旧血栓干燥, 易碎,失去弹性
血栓的分类
混合血栓: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网.网中充满白、红细胞
血管腔内透明血栓
动脉血栓形成机制
动脉 (高流速)
➢动脉管腔窄,压力高,血液流速快,剪切力高,血小板容易聚集,故易形成血小板血栓 ➢动脉系统凝血瀑布的启动以管壁损伤释放组织因子为主要原因,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主要是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组成(白血栓)
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治疗比较
血栓的定义 血栓是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的无结构团块
血栓形成条件
➢心、血管内膜受损
➢血流状态的改变 ➢(速度、方向)
➢血液凝固性增高
血栓的好发部位
Arterial
血栓的分类 Thrombosis
发生 部位 不同
Venous
Platelets and coag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