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疼痛护理
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
![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0969d3f12d2af90342e6d0.png)
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经常性检查患者姿势和体位,对于体位不当引起的疼痛,可以帮助患者更换体位,解除压迫止痛。
疼痛常导致患者不愿意下床活动,而使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等组织发生萎缩、僵硬、失去弹性等,使病情更趋复杂、严重,甚至造成身体残障。
因此,必须加强康复护理,其中功能锻炼是关键。
1、去除疼痛的刺激因素1.1抬高肿胀部位,以助消除肿胀,减少疼痛。
1.2对于术后有绷带、石膏固定的患者诉疼痛,首先应注意患肢的血运情况,肢端有无肿胀、石膏内有无压疮形成等引发的疼痛,及时调整肢体位置,必要时开窗检查,不可轻易使用镇痛药物;查看石膏、牵引等有无对皮肤造成摩擦伤害,引发疼痛。
1.3经常性检查患者姿势和体位,对于体位不当引起的疼痛,可以帮助患者更换体位,解除压迫止痛。
1.4保持床单位平整,避免压疮形成。
1.5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缓解咳嗽震动带来的伤口疼痛;妥善固定各类引流管,防止牵拉、扭曲伤口带来的疼痛。
1.6指导患者放松,使其从精神和身体的紧张中解脱出来,如放松术、催眠、暗示、想象等。
1.7主动、耐心与患者交谈,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增加安全感,减少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反应以减轻痛苦。
1.8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引起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节律性和程度。
观察患者疼痛时的反应和伴随症状,患者自己对疼痛的态度。
1.9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操作时要动作轻柔,解释耐心,态度和蔼。
2 协助执行物理治疗,以减轻疼痛2.1热疗对于痉挛肌肉能放松肌肉、消炎、止痛,炎症急性期过后有促进化脓的效果。
2.2冷疗对于急性疼痛有减轻炎症和镇痛效果,尤其是急性关节扭伤、肌肉拉伤。
2.3按摩可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止痛、减痛效果。
2.4深呼吸训练可达到放松效果,有助减轻疼痛。
2.5经皮电刺激,通过刺激粗纤维神经,抑制疼痛的传导;通过刺激传入纤维,改变疼痛的感受。
3 正确而适当地使用镇静剂3.1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3.2尝试以其他方法减少止痛剂使用的次数和剂量。
最新骨科护理常规(全本)
![最新骨科护理常规(全本)](https://img.taocdn.com/s3/m/1458937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9.png)
骨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骨折病人护理要点】1、针对病人异常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疏导。
2、骨折病人先固定,后搬动。
3、如伴有休克发生,先行抗休克治疗,再处理骨折。
4、四肢损伤,抬高患肢,并注意观察患肢远端动脉搏动、血管充盈度、皮肤颜色及温度、疼痛及肿胀等。
5、因骨折而造成病人的剧烈疼痛,遵医嘱尽快给予镇痛药物。
6、保守治疗的病人,应注重骨折部位固定效果的观察。
【手术护理】1、术前护理(1)脊柱及腰以下各关节手术的病人,术前训练床上排大、小便。
(2)手术区域的皮肤应在术前24小时开始准备,皮肤不甚干净者,酌情提前准备。
能活动的病人进行沐浴并更换清洁衣裤,不能活动的病人指导家属进行皮肤清洁擦拭。
2、术后护理(1)、按不同的麻醉方式,实施病情观察及护理。
(2)、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3)、石膏固定的病人,执行石膏病人护理要点。
(4)观察病人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5)、脊柱术后的病人,翻身时进行轴向翻身,观察四肢感觉、运动情况。
(6)、四肢手术的病人抬高患肢,并注意末梢血液循环的观察。
(7)、对危重病人做好预防合并症的护理,注意营养及水分的补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
(8)、根据病人的精神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
(9)、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协助、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恢复。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1、对危重患者先抢救、后办住院手续。
2、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准备好抢救用物,在医生到达之前,护士可酌情给予建立静脉通路、止血、吸氧、吸痰、人工呼吸等。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置。
4、保持呼吸道通畅,颈椎骨折病人保持颈部制动。
5、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和24小时出入量。
6、伤口护理观察包扎止血效果是否明显,经输血及扩容后,伤口渗血是否明显增加,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7、建立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病情、用药和液体出入量,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骨科患者疼痛护理分析与研究论文
![骨科患者疼痛护理分析与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8f057a8e9951e79a89270d.png)
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的分析与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以提高疼痛护理的质量。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78例骨科患者疼痛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对患者加强疼痛教育,提高对疼痛的认识,正确评估疼痛,及时采取止痛措施,评估疼痛治疗效果,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予相应处理。
结果 78例患者疼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对骨科患者进行有效的止痛和护理,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
减轻了对患者的有害影响,对疾病的恢复和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围手术期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1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98-02一般而言,疼痛随体位改变而出现或消失多是组织的机械感受器受到刺激所致;疼痛不随休息或姿势变化而变化提示非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神经根受压、急性滑囊炎、肿瘤等严重疾病夜间可持续疼痛。
退行性关节病倾向于晨起关节僵硬;正在炎症过程中的患者多表现出晨间疼痛。
通过了解活动对疼痛的影响还可以更清楚地掌握多大的活动量就可以诱发疼痛出现,这对于下一步运用手法进行疼痛的激发试验时确定施加外力的量非常重要。
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78例骨科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78例骨科患者,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22-65岁,平均36.8岁。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表情痛苦、神情紧张、烦躁、焦虑,不积极配合医生检查及护理治疗。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及记录,根据疼痛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护理2.1 一般护理①主动、耐心与病人交谈,使病人尽快适应环境,增加安全感,减少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以减轻痛苦。
②倾听病人诉说,了解引起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节律性和程度。
观察病人疼痛时的反应和伴随症状,病人自己对疼痛的态度。
骨科病人疼痛护理论文
![骨科病人疼痛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45ed8c8762caaedd33d4dd.png)
骨科病人疼痛的护理【摘要】目的掌握骨科领域各种原因所致疼痛,探讨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12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通过分析原因,对症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应用镇痛药、技术性镇痛法等综合性措施,骨科患者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和控制,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结论疼痛的护理是骨科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护理内容,及时有效止痛护理可促进病人疾病痊愈,有利于康复。
【关键词】医院;骨科;疼痛;手术后;舒适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93-01多年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疼痛是疾病的一种自然过程,对合理控制疼痛未给予足够重视,造成病人不适,焦虑不安,影响休息和睡眠及康复,甚至引起并发症[1-2]。
但是大家忽略了无痛本身就是治疗的目的之一。
自2002年第10届国际疼痛大会(iasp)上已经达成共识:疼痛是继血压、体温、呼吸、脉搏后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是一种疾病,解除疼痛是人类的基本权利。
这一概念的建立与普及使医护工作者明白和重视疼痛干预的重要性。
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多,正确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及时给与相应护理干预,才能有效缓解或减轻患者疼痛状态,所以护理工作在疼痛处理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选取了自2011年1月——12月住院患者200例,男性120例,性80例,年龄17-88岁,脊柱损伤40例,关节置换50例,四肢创伤骨折110例。
其中患者均为外科手术治疗。
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需要疼痛治疗和护理。
1.1.2疼痛的定义现代医学所谓的疼痛(pain),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1.1.3疼痛的原因:①伤害性的疼痛,伤害性的疼痛主要是由伤害性的刺激所引起,如刀割、棒击等机械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②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又分中枢性的和外周性,是造成中枢神经或者是外周神经的病理性损伤或者功能障碍所引起的;③心理性的疼痛;④躯体性的疼痛。
骨科病人的护理问题和措施
![骨科病人的护理问题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827b85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6c.png)
骨科病人的护理问题和措施
骨科是涉及骨骼、关节、肌肉等部位的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对于骨科病人的护理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病人安静:骨科病人一般需要休息,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走动,以避免造成骨骼受损或影响手术后恢复。
病人需要掌握正确的翻身、起床等姿势。
2. 病人卧床期间的护理:骨科病人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卧床休养,需要注意卧床姿势,定期更换体位,保持衣被整洁,注意预防压疮。
3. 心理护理:骨科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及手术后的疼痛,容易给病人带来烦恼、焦虑等负面情绪,需要照顾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适当的关爱和安慰。
4. 生活护理:根据病情需要提供病房内病人日常生活所需的卫生用具、饮料、通风和照明等服务。
5. 定期观察:骨科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包括伤口、外伤、血压、温度和心率等方面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
浅析骨科患者的疼痛原因及护理
![浅析骨科患者的疼痛原因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4f1062a98271fe910ef955.png)
防止 未 累及 的关 节 强 直 , 可 以 为 下 床行 走 作 准 备 .② 手术 4 又 端有持续性疼痛。 病人 扶 双 拐 下 床 锻 炼 , 拐 时 双 脚 间 距 与 肩 宽 , 拄 双 27 手术创伤 : 后疼痛多发生在术 后 1 3 , . 术 ~ 天 以后 逐 6周 后 ,
活动 随 着 感 染 加 重 , 痛 也 持 续 加 重 , 般 止 痛 剂无 效 。 病 一 量 的增 加 , 进 了 血 液 循 环 , 防 止 骨 钙 的 丢失 也 有 一 定 促 对 23 急 性 缺 血 伤 肢 迅 速 出 现 进 行 性 加 重 的 疼 痛 , 动 牵 . 被 保 床 干 无 拉指( ) 趾 时可 引起 剧 烈 疼 痛 。血 液 循 环 及 时 改 善 后 疼 痛 可 迅 意义 。 嘱病 人 多 饮 水 , 持 外 阴 清 洁 , 铺 平 整 , 燥 , 渣 屑 , 时 处 理 大 小 便 , 隔 2个 小 时 作 1次 背 部 和 骶 尾 部 按 及 每 速缓解 。 要 双 使 24 恶 性 肿 瘤 早 期 一 般 不 疼 痛 , 床 将 疼 痛 视 为 恶 性 肿 摩 。 另外 , 鼓 励 病 人 用 头 、 肘 及 健 足 支 撑 身 体 , 臀 部 稍 . 临 高 于 床 面 以减 少 局 部 受 压 , 防 褥 疮 的发 生 。对 有 呼 吸 困 难 , 预 瘤 的 中晚 期症 状 。从 无 到有 , 轻 到 重 , 般 方 法 各 镇 痛 药 难 从 一 意识 障 碍 , 下 有 出血 点 者 , 度 怀 疑 脂 肪 栓 塞 , 即报 告 医 皮 高 立 以奏 效 。 2 5 神 经 性 疼 痛 局 限 于 某 一 神 经 分 布 区 域 内 , 放 射 生及 时抢 救 治 疗 。 . 呈 34 功 能 锻 炼 : 术 后 当天 即 可 作 踝 关 节 背 伸 跖 屈 、 . ① 股 状 。初 起 时疼 痛 为 间歇 性 , 渐 变 为 持 续 性 。 逐 每 0~ 0 每 2 6 截 肢 后 在 截 肢 术 后 短 时 间 内 患 者 仍 会 感 觉 到 截 肢 四头 肌 的 伸 缩 锻 炼 , 次 活 动 2 0 3 0下 , 天 2次 。 可 以 .
骨科疼痛病人的护理
![骨科疼痛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dbf7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6.png)
案例三:骨折患者的疼痛护理
总结词
疼痛评估、药物止痛、非药物止痛
详细描述
骨折患者的疼痛护理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的疼 痛程度,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 药物止痛是常用的方法,但需注意药物的副 作用和成瘾性。非药物止痛方法包括分散注 意力、放松技巧和物理疗法等。护士应向患 者及家属介绍疼痛管理知识,提高患者的自 我管理能力。
案例二: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护理
总结词
体位护理、颈部功能锻炼、物理疗法
VS
详细描述
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护理需注意体位护理,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调整睡眠 姿势。颈部功能锻炼有助于增强颈部肌肉 力量,预防颈椎进一步损伤。物理疗法如 牵引、按摩等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颈部功能锻炼 ,并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
详细描述
疼痛的定义是指个体感到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通常由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引 起。根据持续时间,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通常是伤害性刺激作 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疼痛,具有应激反应和保护机制;慢性疼痛则是指持续时间较长,通
常超过一个月的疼痛,可能与心理因素、神经因素等有关。
骨科疼痛的原因与特点
骨科疼痛病人的护理
04
研究与发展
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疼痛评估工具的改进
随着对疼痛认识的深入,研究者开发 出更多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疼痛 的评估工具,如儿童疼痛评分法、数 字评分法等。
疼痛管理新技术的应用
疼痛护理专业培训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重视疼痛护 理专业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疼痛管 理的认识和技能。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骨科疼痛病人的护理
03
骨科护理技巧
![骨科护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c834a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4.png)
骨科护理技巧
骨科护理是指对骨骼疾病和受伤患者的护理。
下面是一些骨科护理技巧,帮助护士有效地提供优质的骨科护理:
1. 了解患者的病情:在提供骨科护理前,护士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
包括疾病类型、受伤程度以及相关医疗历史。
这将有助于护士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2. 提供适当的疼痛管理:骨科疾病和受伤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
护士需要与患者合作,确定合适的疼痛管理计划。
这可以包括使用药物、物理疗法或其他方法来减轻疼痛。
3. 保持伤口清洁:对于骨科手术或创伤患者,保持伤口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当定期更换敷料,确保伤口干燥、洁净,并注意任何感染迹象。
4.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骨科护理中,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应当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指导病人进行运动和活动,以加快康复过程。
5. 提供心理支持:骨科疾病和手术常常给患者带来焦虑和担忧。
护士应当提供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和安慰他们,帮助
他们积极面对治疗过程。
6. 预防性护理:护士应当采取预防性措施,减少骨科患者的二
次伤害。
这包括协助患者使用助行器具、提供安全建议,并确保病
房环境安全无潜在危险。
7. 定期评估患者状况:护士应当定期评估骨科患者的状况,包
括疼痛水平、伤口愈合情况、康复进展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请注意,以上技巧仅供参考,实施骨科护理时,护士应根据实
际情况和医嘱进行具体操作。
该文档提供的信息无法确认来源,请勿引用。
切勿将该文档视
为法律意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干预与护理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干预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74a9c27b4daa58da0114a77.png)
发生负 氮平衡 , 小利于机体康复 。 2 2 对 心 血 管 系统 的影 响 : 后 疼痛 使 交 感 冲经 兴 奋 , 一 . 术 血 i |
儿 荣 酚 胺升 高 , 牢 1 , 肌 耗 氧 量 增 J1肾上 腺 皮 肾 素 — — 血 管 紧 张 素 系 统 , 得 皮 J l 1 使 企 身血 管 收缩 , 外周 阻力 增 J , 致 术 病 人 血 爪升 高 、 动 J导 I 】 心 过 速 们 心律 失 常 醛 田酮 、 质 醇 、 利 尿 激 岽 增 高 使 得 机 皮 抗 体 水 钠潴 , l1 血 管 系统 的 负 担 , 增 J心 J I 某些 心 功 能 差 的 患 者 可 引 起 允血 性 心 力 衰 竭 剧 烈 的 深 部 疼 痛 , 使 病 人 血 压 下 可 降 , 搏缓慢 、 至麻脱 、 克 。 脉 甚 休 2 3 对 胃肠 、 尿 系 统 的影 响 : 痛 引起 的 交 感 神 经 兴 奋 , . 泌 疼 可 反射 性 抑 制 胃肠 道 功 能 。降 低 平 滑 肌 张力 , 人术 后 出现 病
暇胀 、 恶心 、 尿潴 等 长时间排尿不畅可引起 昧路感染 一 2 4 对 呼 吸 系 统影 ¨ 疼 痛 使 骨 骼 肌 张 力 增 j , 顺 应 性 降 . 向: j肺 l 】 低 , 池通 气/ 流 比 f下 降 , 氧 化碳 萏 手 , 生 低 氧 症 , 肺 血 f { 二 }产 { 使 痫 人 缺 氧 , 痛 可使 病人 不敢 深 呼 吸 和 咳嗽 , 造 成 0 不 张 、 疼 易 市 怖 炎 等 并 发疗 。 2 5 对 凝 血系 统 的 影 响 : 后 疼 痛 等 反 应 可 改 变 血 液 黏 裥 . 术 度 , 『小板聚集功能增强 , 使I Ⅱ 纤溶功能降低 , 【 f体处 于高凝状 J 念, 促进血栓形成 , 造成致命并 发痛 .
疼痛护理对骨科患者疼痛管理的影响
![疼痛护理对骨科患者疼痛管理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4c603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8.png)
疼痛护理对骨科患者疼痛管理的影响摘要:对于骨科患者而言,疼痛是其最为关心的问题。
现今护理观念逐渐更新,使其以人性化服务和无痛护理为主要发展理念,这对于缓解患者疼痛有极大的意义。
自从实施患者无痛管理、创建无痛病房,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会接收到骨科病症病人,病人治疗过程中很容易由于自身的主观疼痛对后续恢复产生重要影响[1]。
本篇文章基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选择合适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希望通过实践可以了解疼痛护理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疼痛护理;骨科;疼痛管理;影响一、骨科疼痛对患者的不利影响疼痛已经成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是严重影响患者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加重社会负担的重要临床问题之一。
疼痛按照其病理机制可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
伤害感受性疼痛与机体损伤和炎症反应相关。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机体神经损伤、痛觉系统的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有关,其典型表现包括自发性疼痛如针刺、电击、刀割样疼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或诱发痛。
临床上两种疼痛通常是并存的,称之为混合性疼痛。
混合性疼痛在慢性疼痛中较常见,如下腰痛、骨关节炎、慢性术后痛等。
慢性疼痛是骨科患者的重要伴随症状,因此,骨科医生不但要具备诊断和治疗具体疾病的实践能力,也有必要认识到并加强对患者疼痛的管理。
通过多模式镇痛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更多患者获益。
疼痛是骨科患者的重要主诉之一,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通常与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的外力或其他损伤相关,如术后疼痛或创伤性疼痛、感染源性疼痛等。
骨科手术治疗或运动系统创伤所造成的急性疼痛,发生率近乎100%,因损伤程度和个体感受的差异,疼痛程度存在个体差异。
而慢性疼痛主要受慢性退行性病变的影响或由神经损伤造成,如骨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脊柱源性疼痛、术后慢性持续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等。
这类慢性疼痛发生率虽然低于急性疼痛,但会长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骨科疼痛病人的护理
![骨科疼痛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3b0a3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c.png)
骨科疼痛病人的护理骨科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骨科疼痛的护理观念不断更新,迅速有效地减轻疼痛是护理的基本要求。
因此,护士应尽力提高疼痛的护理水平。
疼痛的控制往往受病人、护士、药物组合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护士的密切观察和及时提供相应的止痛方法是控制疼痛的重要因素。
护理人员只有正确认识疼痛,掌握疼痛控制的知识和技术,才能帮助患者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和消除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
1.疼痛的概念疼痛是机体对疾病本身或手术创伤所致的一种复杂生理反应,它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害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2.疼痛对骨科病人的影响(1)身体上的影响:疼痛会导致病人很多问题的相继出现,如睡眠形态紊乱、食欲下降、活动受限等。
疼痛对病人日常生活的能力及人际关系上亦有影响,疼痛强度越高,对生活能力和满意度影响越大,中、重度疼痛时会影响其日常生活。
(2)心理上的影响:疼痛患者精神、心理上产生很大影响,疼痛患者可使个人消遣及娱乐降低,焦虑、恐惧增加,表现抑郁、苦恼、不能集中精神,过度考虑身体的疼痛而失去生活兴趣,患者自我控制能力下降,疼痛可使患者更加孤独、焦虑、抑郁。
(3)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对于不可控制的疼痛,社会层面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骨科肿瘤患者中,疼痛成为他们及家庭生活中应对的重点,许多骨科肿瘤患者由于疾病进展而必须停止工作,结果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造成精神上的压力、情感上的依赖及自觉无用感。
患者因疼痛所出现的身体外观和行为改变,将会导致家属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继而则又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疼痛,有些患者会因严重且难以处理的疼痛而丧失生活信心。
3.疼痛护理目标(1)病人主诉疼痛减轻或消失。
(2)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4. 护理评估重点和护理措施(1)准确评估:在对疼痛控制过程中,疼痛的评估是第一重要环节。
护士要客观地判断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强度等。
骨科疼痛的护理进展
![骨科疼痛的护理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200baa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5.png)
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其次,在护理期间,辅助患
者移动时,要注意对于患者的患肢要动作和缓、温柔,护理人
员需要用双手托举患肢,缓解活动时带来的牵引痛。 同时,
需要将患肢抬高于心脏 20 ~ 30cm,从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
患肢疼痛。
( 二) 舒适护理
目前,临床上对于轻度疼痛通常会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
法缓解患者疼痛。 根据入院时对于患者的兴趣爱好的了解,
投其所好进行注意力的分散,如听广播、看电视剧、听音乐等
等,都可以使患者的注意力适当分散,缓解患者疼痛。 肖百
香通过实验发现,实施舒适度护理的患者其疼痛感明显低于
普通护理的患者,同时实施舒适护理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
骨科疼痛的护理进展
纪建翠 刘瑶 路艳 王梅
摘 要:文章综述了骨科目前针对疼痛护理的现状,包括了疼痛的影响因素、疼痛的评估方法以及临床上常用的疼痛护理
措施。 特别强调,对于骨科发生疼痛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疼痛评估以及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
适,并根据患者的表述进行总结和反问,确认患者目前病情。
从而更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及时给予对应护理措施缓解
患者的疼痛。
五、 总结
疼痛是人体无法控制的一种复杂的反应,其不仅属于生
理反应,同时与人的心理变化、社会支持、文化背景等因素均
息息相关。 因此对于骨科疼痛的护理不应仅停留在生理方
面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及时开展健康教育都应
会影响患者的疼痛敏感度,沈曲针对北京多家医院骨科不同
年龄段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0
岁以上的老人的满意度明显低于青年组,由此可见,老年人
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的体会
![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bf53ee14afe04a1b071dec2.png)
浅谈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的体会【摘要】目的:是正确对待及认识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
总结12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
结果:通过分析原因.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应用镇痛药、技术性镇痛法等综合性措施,骨科患者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和控制,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结论:疼痛的护理是骨科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护理内容。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57—01疼痛已被医疗界列为继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这一概念的建立与普及使医护工作者明白和重视干预疼痛的重要性。
很久以来,人们认为疼痛是疾病的一种自然过程,对合理控制疼痛未给予足够重视,继而造成病人焦虑不安,影响睡眠也极大影响了病人的康复。
骨折病人的疼痛是影响骨科病人舒适程度的最主要原因,病人因疼痛影响功能锻炼。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控制疼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骨科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
1 资料与护理1.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选取了自2012年1月—12月住院患者120例,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16—85岁,脊柱损伤10例,关节置换11例,四肢创伤骨折69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上述病例中手术病人75例。
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需要疼痛治疗和护理。
1.1.2疼痛的定义:现代医学所谓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1.1.3 疼痛的分类:创伤性疼痛;病理性疼痛;心理性的疼痛;躯体性的疼痛及手术后等引起的疼痛.1.1.4 疼痛的原因:(1)压迫: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突出的髓核压迫腰椎神经根,引起疼痛;(2)炎症:腰肌拉伤或劳损患者为腰肌无菌性炎症引起疼痛;(3)创伤:骨折创伤刺激引起疼痛,并因刺激的种类,强度及创伤的范围、程度不同而不同,(4)手术后疼痛。
(5)肿瘤:恶性肿瘤侵蚀、破坏骨质。
骨科病人疼痛的护理 PPT课件
![骨科病人疼痛的护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ebea48011ca300a6c390ff.png)
(四)心理干预
• 1.掌握病人疼痛的情况医护人员要善于敏锐 地观察病人的疼痛反应,耐心听取病人的 诉说。要了解疼痛发作是首次还是持续性 的,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等。脸色痛 苦、紧皱眉头、咬紧牙关、握紧拳头及深 沉的呻吟,都表示痛得厉害。有些意志坚 强或受过某种训练的人,可能疼得咬破嘴 唇、大汗淋漓,却不吭一声。护士要特别 关心他们,从他们的外部反应体察他们疼 痛的程度。
(三)对症护理 • 1. 药物镇痛。非阿片制剂:阿司匹林、扑 热息痛、消炎痛等。阿片制剂:吗啡、度 冷丁、芬太尼等。采用预防性用药、定时 用药,有效地缓解疼痛。选择合适的给药 途径,口服、肌注等。药物治疗新技术: 椎管内注射镇痛药,硬膜外麻醉。 2. 技术性镇痛法。理疗:冷疗热疗冰敷, 温泉浴,微波,红外线等。针刺疗法:中 医针灸。神经外科手术止痛:植入给药泵, 神经切除术,神经刺激术。
完全缓解:疼痛完全消失 部分缓解:疼痛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干 扰,能正常生活 轻度缓解:疼痛有所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 睡眠生活仍受干扰。 无效:疼痛无减轻感。
• 2.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病人的疼痛反应是很 不愉快的感觉。如护士对这些反应置之不 理、缺乏同情心,特别是对一些不加克制 或行为反应过激的病人表示反感,对神经 症所致的功能性疼痛主观地认为是无病呻 吟等等,都会使病人的疼痛感增加。护士 只有设法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才能提高 病人的疼痛阈。病人情绪的稳定、良好的 心境,精神放松,可以增强对过细的有髓鞘的A和无髓鞘 的C传导神经纤维来完成。其中有髓鞘的A.纤维传 导速度快,传导针尖样刺痛和温度觉;无髓鞘的 C纤维传导速度慢,传导钝痛和灼热痛。疼痛通 过A纤维和C纤维传导至脊髓后角的T细胞,兴奋 后的T细胞再通过脊髓丘脑束将疼痛传导到脑。粗 神经纤维不直接传导痛觉,但由其传人的冲动可 通过"闸门"机制抑制痛觉向中枢的传导。另外,由 脑干网状结构发出的与疼痛有关的下行抑制通路, 主要通过缝际核产生的5一羟色胺,以及网状结构 产生的脑啡肽和内啡肽,使脊髓后角的传入信号 减弱
骨科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
![骨科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4291e6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f.png)
骨科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在骨科病人的护理中,我们常常面临不少小问题,就像是生活中的那些“琐事”,如果处理不好,真会让人头疼。
不过,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和应对的措施,轻松一点,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1. 常见护理问题1.1 疼痛管理说到骨科病人,疼痛真是家常便饭。
骨折、关节炎,甚至是手术后的恢复,疼痛就像不速之客,时不时地来打扰一下。
这时候,护士们可得像老妈一样,时刻关注病人的状态。
疼痛可不能放任自流,要及时评估,让病人舒服一点。
你知道吗,有些病人就是不喜欢跟护士说疼,心想“我忍忍就好”,结果反而更难受。
所以,咱们得主动问,千万别让病人觉得难为情。
1.2 运动能力下降再说运动能力,这对骨科病人来说,那可真是个大问题。
你想,刚动完手术,腿还在打石膏,连个跟头都翻不了。
病人很容易就产生焦虑,心里想着“我以后还能不能跑步?”这时候,我们得耐心解释,让他们明白恢复是个过程,慢慢来,别急。
可以适当鼓励病人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说,趴在床上抬抬腿,活动活动关节,保持点动静,别让自己像根木头一样。
2. 护理措施2.1 给予心理支持首先,咱们得给病人点心理支持。
别小看这点,心情好,身体也能好得快。
可以跟他们聊聊天,问问他们的兴趣爱好,适时开开玩笑,缓解紧张的气氛。
比如说:“您这骨头可是给我下了个‘重磅炸弹’,不过没关系,我们一起把它扛过去!”这样一来,病人不光能乐呵乐呵,心里也能轻松不少。
2.2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再来,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是个不错的主意。
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同,有些人腿折了,有些人腰痛得厉害。
我们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比如,有些病人可能需要更多的康复训练,有些则更需要静养。
这时候,咱们的工作就是做个贴心的小助手,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恢复方式。
3. 关注饮食与生活习惯3.1 合理饮食说到恢复,饮食也是重中之重。
骨科病人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尤其是钙和蛋白质,这对骨骼恢复至关重要。
骨科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必知)
![骨科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必知)](https://img.taocdn.com/s3/m/e07f494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6.png)
骨科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必知)1.护理问题:疼痛护理措施:1、观察、记录并汇报疼痛性质、部位、程度、起始和延续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
2、减少疼痛刺激:①教会病人咳嗽或深呼吸时,用手托住伤口。
②当伤口固定过紧过松时,适当调整。
③伤口疼痛及时换药观察。
④病人需要活动、翻身时,固定好受伤或手术肢体。
⑤寻找减轻疼痛的姿势与体位。
⑥及时变换体位,减轻固定体位引起的不适、压迫。
⑦去除刺激物。
⑧转移性话题、抚慰、按摩以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
⑨争取家属和亲人的支持和配合。
3、减轻疼痛:①配合医生针对病因治疗。
给予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解除血管痉挛,改善组织缺血状况;及时通畅引流或冲洗;使用镇痛药(包括癌症末期治疗)。
②心理方法: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给予同情,解释诊治与疾病的必然过程,有针对性疏导病人心理。
催眠与暗示,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与不适。
③物理方法:局部外用药涂抹,热、冷敷,理疗、针灸、按摩等。
2.护理问题:焦虑/恐惧护理措施:1、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主动热情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介绍病区环境、经管医生、责任护士等,让患者及家属尽快融入环境中,以消除陌生感。
2、主动与患者家属接触、沟通,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同时在生活上给予患者细致的照顾,耐心详细介绍特殊检查、治疗护理的意义及配合要点,争取家属的支持及患者的积极配合。
3、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心理支持法:①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释放内心的痛苦,正确引导患者,使患者面对现实;②对于病人的想法,护士给予相应的分析与解释,缓解其焦虑情绪;③给予积极暗示,介绍同病种、已恢复的患者与其交谈;④多与病人聊天,转移注意力,让他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
(2)认知疗法:①鼓励患者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②发现问题后,我们可以说“如果你能够配合我们进行各项检查与护理工作,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的结果”。
(3)行为矫正法: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叹气联系、意识性呼吸训练等。
骨科疼痛管理护理课件
![骨科疼痛管理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b08a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f.png)
关注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如隐 私保护、舒适度等,提高患者
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患者及家属的教育与指导
疼痛认知教育
疼痛评估方法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疼痛的产生机制、影响 因素和治疗方法,提高他们对疼痛的认识 。
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疼痛评估方法,如 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评分法等,以便他 们在家中也能准确评估疼痛程度。
新型药物治疗研究
研究更加安全、有效的止痛药物和治 疗方案,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减少副 作用。
个性化疼痛管理
深入研究不同患者的疼痛反应和耐受 性,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跨学科合作
加强骨科、护理学、心理学、药理学 等多学科的合作,共同推进骨科疼痛 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06
案例分享与讨论
非药物治疗的原则是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 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镇痛效 果。
非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效果,及时 调整治疗方法。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疼痛管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疼痛耐受
性。
心理护理的原则是关注患者的心 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疼痛管理知 识,提高他们对疼痛的认识和
处理能力。
护理实践中的沟通技巧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观感受,理 解患者的疼痛体验,建立良好
的护患信任关系。
清晰表达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 疼痛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期 效果,确保患者充分了解病情 和治疗方案。
反馈与沟通
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疼痛状 况和治疗效果,以便调整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骨科疼痛的评估方法
骨伤科患者疼痛的护理对策
![骨伤科患者疼痛的护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f3cca5ab9d528ea80c77950.png)
骨伤科患者疼痛的护理对策疼痛是骨科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不仅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而且剧烈疼痛可导致病人器官衰竭甚至休克。
目前,疼痛治疗已越来越被重视,止痛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但是护理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对疼痛认识的缺乏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术后疼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对病人生理、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标签:骨伤科;疼痛;护理1 临床资料在我院2008年2月至7月,我科共收治骨折患者381例,其中男247例,女134例,年龄7~76岁。
疼痛的原因:在骨科伤病中引起疼痛的原因可分三类:1 创伤疼痛由创伤的刺激引起,并因刺激的种类、强度及创伤的范围、程度不同而不同。
由于急性缺血伤肢迅速出现进行加重的疼痛,被动牵拉指(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血液循环及时改善后疼痛可迅速缓解。
神经性疼痛局限于某一神经分布区域内,呈放射状。
初起时疼痛为间歇性,逐渐变为持续性。
在截肢术后短时间内病人仍会感觉到截肢端有持续性疼痛。
并发炎症引起感染的致病菌不同,炎症的特点也不同。
化脓性感染患者的疼痛由炎症刺激引起,随着炎症的程度加重而加重,严重时局部出现持续性疼痛。
气性坏疽患者自觉伤肢沉重或疼痛,随着感染加重,疼痛也持续加重,一般止痛剂无效。
2 疼痛的个体差异疼痛在每个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而个体又因环境、情绪、时间的不同而对疼痛也有不同的反应,同样的疾病,有的人在疼痛时大喊大叫,有的人在疼痛时仍不失风趣幽默;有的人沉默不语;有的人面部表现出痛苦模样;有的人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寒战;也有的人因怕出现疼痛而焦虑、恐惧。
3 疼痛的评估疼痛的评估对了解病人的疼痛程度是否达到止疼的目的有重要意义。
观察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节律性和强度,观察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发作时的伴随症状,病人对疼痛的态度,病人对疼痛的处理及处理的结果。
4 护理措施4.1 加强疼痛相关知识教育:疼痛相关知识教育是改善疼痛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疼痛护理知识应列入护士的继续教育项目内,使护士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骨科病人常见护理措施
![骨科病人常见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099bf3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e.png)
骨科病人常见护理措施引言骨科疾病和手术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骨科病人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来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骨科病人常见的护理措施,包括疼痛管理、伤口护理、体位转换和功能训练等方面。
疼痛管理疼痛是骨科疾病和手术的常见症状,对患者的康复和心理状态有着直接影响。
以下是骨科病人常见的疼痛管理措施:1.镇痛药物: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身体状况,医生会开具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处方的镇痛药(如吗啡)。
2.物理疗法:热敷和冷敷是常见的物理疗法,可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肌肉痉挛。
患者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热敷或冷敷。
3.心理支持:骨科病人常常面临疼痛和康复期间的困难和挑战,提供心理支持对于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倾听患者的感受,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伤口护理骨科手术后,伤口护理是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骨科病人常见的伤口护理措施:1.术后伤口清洁:医护人员会在手术后对伤口进行清洁和消毒。
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和保持伤口的清洁。
2.预防感染:为了预防伤口感染,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并教授患者正确的伤口护理方法,如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摩擦和勿揉伤口。
3.伤口观察:患者应注意观察伤口的变化,如红肿、渗液或疼痛加重等情况,及时报告给医护人员。
体位转换骨科病人常常需要长时间保持特定的体位,以促进康复和减轻疼痛。
以下是骨科病人常见的体位转换措施:1.换位:长时间的固定体位会导致肌肉僵硬和血液循环不畅。
患者应定期进行体位转换,如从躺卧位到坐位或站立位,以减轻疼痛和预防血栓形成。
2.协助体位转换:部分病人可能需要协助才能完成体位转换。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协助,并确保转换过程中的安全。
3.空气垫和特殊设备:对于无法独立完成体位转换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使用空气垫或特殊设备来帮助转换体位,以减少对患者的身体压力。
功能训练骨科病人需要进行功能训练来促进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的恢复。
《骨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课件》
![《骨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e7e8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7.png)
1
充分沟通
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疼痛感受,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2
患者教育
向患者提供有关疼痛管理的信息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疼痛。
3
团队合作
与其他医护人员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综合性的疼痛管理计划。
《骨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
课件》
疼痛管理是骨科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课件将介绍疼痛管理的定义、
重要生理和心理特征
了解疼痛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助于理解和应对患者的疼痛感受。
1
生理特征 ️
疼痛的生理机制、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区别,以及影响疼痛感受的生理
因素。
2
心理特征
指标,评估疼痛的强度。
骨科护理中的非药物疼痛管理技术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多种非药物疼痛管理技术可供骨科护士采用。
按摩疗法
热敷和冷敷
针灸疗法
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
应用热敷或冷敷物品,以减轻炎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
肉紧张,从而减轻疼痛。
症、肿胀和疼痛。
减轻骨科疼痛。
骨科护理中的药物疼痛管理策略
疼痛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如焦虑、抑郁和失眠。
骨科护理中的疼痛评估工具
了解和有效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护士准确评估骨科患者的疼痛水平。
可视模拟评分法
疼痛问卷调查
疼痛观察量表
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感受,
通过让患者回答一系列问题,
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和生理
在图形上标记出疼痛的程度。
评估疼痛的性质、程度和影响。
药物可以有效缓解骨科患者的疼痛,但使用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镇痛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3心理护理:术后注意疼痛的情绪反 应,调解病人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分散病人注意力,对可用可不用止痛 剂的病人,要讲明止痛药易成瘾的道 理,通过心理效应启动其体内“抗痛 系统”,达到消除或减轻疼痛的目的。
• 2.4饮食护理:因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 使患者情绪受到影响,导致食欲下降, 使患者营养状况处于低水平,不利于 伤口愈合。告知患者家属制订饮食计 划,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饮食,如乳类、蛋类、鱼和瘦 肉、多吃蔬菜水果。
• 2.6适当药物止痛:临床实践证明,病人夜 间接受的病例分析患者;女,35岁,教师。 诊断:“左足碾挫伤,小腿下段及足背皮 肤广泛撕脱伤”,住院期间先后急诊手术 一次,择期手术一次,第一次行左足部清 创+距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20天后, 行断层筛孔状皮片植皮术。本患者文化素 质好,加上再次手术给予心理护理,放松 疗法及加强局部按摩,用宽慰剂使之减轻 疼痛,提高了疼痛阈值,收到较好的护理 效果,住院期间,从未采用神经阻滞药物 止痛处理。
二、护理措施
• 2.1评估:了解患者以往对疼痛的经 验,个人对疼痛原因及意义的理解及 对疼痛的态度,以便有的放矢提供病 人对付疼痛的技巧。
• 2.2改善病室环境:护理人员努力为 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有适宜温 度和湿度,有良好通风与光线、美观、 安全的休养环境;夜间为病人做护理 时,力争做到四轻,减轻各种仪器
压力大,精神负担重。护士应善于观察疏
导、细致、耐心护理,以增进患者的安全 感和信任感,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
• 2.5自我放松与按摩:在护理过程中,指 导病人做放松动作,如:叹气、打呵欠、 腹式呼吸,用衣物支撑手术切口等,这 些方法多数患者易于接受,可使紧张的 骨骼肌或张力性切口松弛下来,阻断疼 痛反应而减轻疲劳和体力消耗,帮助患 者入睡。此外,护士应加强给患者行局 部按摩,增加被动活动量,对减轻骨科 术后被动体位患者疼痛尤为重要。
对今后工作生活顾虑重重,易产生忧虑、
悲观、失望甚至厌世等多种心理状态。护 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应主动关心患者并建立 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变
化,积极耐心地开导患者,向其说明情绪的好来自与疾病康复的关系,使他们消除各
种不良情绪,配合治疗,以利于早日康复。
骨折发生后,由于疼痛、活动受限,常卧
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患者的思想
一、骨科病人术后夜间疼痛 的原因
• 1.1生理因素:由于手术器械、物理刺 激影响皮肤、血管、皮下组织、筋 膜、骨膜的高阈值损害感受器,使疼 痛加剧。
1.2 心理因素:某些患者术后仍精神紧 张、自虑手术是否成功?不能战胜痛 苦,表现消极,灰心丧气,不能自助
• 1.3 自身因素:不同文化修养的人,对疼 痛的耐受性有明显的差异。 1.4 体位改变:骨科病人术后大都采用 被动体位,活动受限,使活动量减少,不 能有效地对抗疼痛。 1.5 病房环境:如病房噪音、患者间的 相互干扰,而导致患者睡眠不足,疲倦 而降低了抗痛能力。
骨科病人术后夜间疼痛的护理
• 【摘要】骨折病人术后夜间疼痛是临 床中最普通、最重要的现象,是不舒 适中最严重的形式,是难以控制的。 由于夜间麻醉作用消失,而损伤的组 织仍持续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并作用 于游离神经末梢,降低疼痛受体的高 阈值,使患者产生疼痛,睡眠发生异 常,影响机体康复,故术后夜间疼痛 护理尤为重要。
• 2.7预防褥疮:因患者疼痛有时可致昏 迷或长期卧床,由于局部长期受压, 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褥 疮。要经常保持床铺平整清洁,按摩 受压部位,定时翻身,如已发生褥疮 或有褥疮早期现象者,要立即进行褥 疮护理
四、体会
• 骨折患者由于突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加之 治疗时间长,有的患者害怕终生残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