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的天波传播衰减预测模型

合集下载

短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与短波无线电通信的频率选择及预测

短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与短波无线电通信的频率选择及预测

短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与短波无线电通信的频率选择及预测一、引言:在无线电通信中,无线电发射机的天线辐射载有信息的电磁波,到达接收点无线电接收机的天线,要经过一段自然路径。

无线电波在自然环境中的传播主要有三个路径常用于无线电通信:视距传播、地波传播、天波传播。

不同波长的无线电波在以上三种传播路径中有不同的传播规律。

短波无线电波(2—30Mhz)的传播有不同于其它频段的特殊规律,只有透彻认识和运用其特殊规律,才能发挥短波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应有效能,建立稳定可靠的通信联系,提高通信质量。

二、无线电波的传播路径:(1)视距传播:视距传播是指电波在发射天线与接受天线互相“看得见”的距离内的传播方式。

电波在靠近地面的低空大气层中以近似直线的路径传播(见图-1),在发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通信距离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收发双方的天线高度,多用于超短波通信,本文不多作讨论。

(2)地波传播:地波是指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

当电波沿地表传播时,在地表面产生感应电荷,这些电荷随着电波的前进而形成地电流。

由于大地有一定的电阻,电流流过时要消耗能量,形成地面对电波的吸收。

地电阻的大小与电波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地的吸收越大。

因此,地波传播适宜于长波和中波作远距离广播和通信;小型短波电台采用这种方式只能进行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近距离通信。

地波是沿着地表面传播的,基本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信号稳定,这是地波传播的突出优点。

(3)天波传播:天波是指地面发出的经电离层折射返回地面的电波。

短波无线电台站可以较小的发射功率,不依赖任何地面系统利用天波路径独自建立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的通信联系,是为有别于其它通信方式的突出优势。

但是,电离层随昼夜、季节、年度而变化,导致天波传播状况依时间变化。

因此,依赖电离层反射所建立的短波无线电天波通信是不稳定、不可靠的(相对于其他传播路径而言)。

远程短波通信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对短波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较多的实践经验,并且依赖于通信各方的配合默契。

短波天波传播损耗预测与场强预测分析

短波天波传播损耗预测与场强预测分析

功 率 Pr之 比 ,即

詈(自由空间,且G =G 1)

并根据上式 Pr的计算 公式 ,得到 自由空间传 播损 耗
; ( z

因此 自由 空 间传 输 损 耗 的分 贝 (dB)表 示 (aB)=32.45+20lg厂+201g
式 中,频率以MHz为单位,有效传播距离 以km为单位 。 从 自由空间传 输损耗 Lbf计算 公式可 以得出,当 电波频率 提 高一倍 或传播 距离 增加一 倍时 , 自由空 间传输损 耗增加
式中,L 为电离层吸收损耗 ; 为在 100Km高处的入射 角;
f为工作频率 (MHz);fH为在 100Km高处 的磁旋频率 (MHz);
I为吸收指数;n为路径的跳数 ,公式中所涉及 的各参数可通过 电离层预报和作图等方式得 到。
吸收指数 I为
信 息通 信
袁 晓波 :短 波天 波 传 播 损 耗 预 测 与场 强预 测 分 析
与此 同时,电波 自身失去 能量 。它是在天波传输损耗中 占第
二位的因素。短波传 输时,吸收损耗主要发生在 D层,因 D层
内中性分子较多,碰撞损耗较大,夜 间 D层 电子浓度降低,吸 收损耗随之减小,这种 损耗 主要是指非偏移吸收 。而在 E层
或 F 层 的发射 吸 收主要 是 指偏 移 吸收 , 由于 该吸 收很 小
6dB 。
下 图 为 14.5MHz短 波 信号 ,传输 距 离 从 600km  ̄ 3000km 的 自由 空 间基 本 传 输 损 耗 。
1。2 电离层 吸收 损耗 L
电离层吸收损 耗是指电波通过 电离层 时,电离层中的 电 子 、离 子 与 中性 分 子 ,因 受 电波 场 的作 用 ,相 碰 撞 而 产 生热 量 ,

短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与短波无线电通信的频率选择及预测

短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与短波无线电通信的频率选择及预测

短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与短波无线电通信的频率选择及预测一、引言:在无线电通信中,无线电发射机的天线辐射载有信息的电磁波,到达接收点无线电接收机的天线,要经过一段自然路径。

无线电波在自然环境中的传播主要有三个路径常用于无线电通信:视距传播、地波传播、天波传播。

不同波长的无线电波在以上三种传播路径中有不同的传播规律。

短波无线电波(2—30Mhz)的传播有不同于其它频段的特殊规律,只有透彻认识和运用其特殊规律,才能发挥短波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应有效能,建立稳定可靠的通信联系,提高通信质量。

二、无线电波的传播路径:(1)视距传播:视距传播是指电波在发射天线与接受天线互相“看得见”的距离内的传播方式。

电波在靠近地面的低空大气层中以近似直线的路径传播(见图-1),在发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通信距离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收发双方的天线高度,多用于超短波通信,本文不多作讨论。

(2)地波传播:地波是指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

当电波沿地表传播时,在地表面产生感应电荷,这些电荷随着电波的前进而形成地电流。

由于大地有一定的电阻,电流流过时要消耗能量,形成地面对电波的吸收。

地电阻的大小与电波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地的吸收越大。

因此,地波传播适宜于长波和中波作远距离广播和通信;小型短波电台采用这种方式只能进行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近距离通信。

地波是沿着地表面传播的,基本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信号稳定,这是地波传播的突出优点。

(3)天波传播:天波是指地面发出的经电离层折射返回地面的电波。

短波无线电台站可以较小的发射功率,不依赖任何地面系统利用天波路径独自建立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的通信联系,是为有别于其它通信方式的突出优势。

但是,电离层随昼夜、季节、年度而变化,导致天波传播状况依时间变化。

因此,依赖电离层反射所建立的短波无线电天波通信是不稳定、不可靠的(相对于其他传播路径而言)。

远程短波通信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对短波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较多的实践经验,并且依赖于通信各方的配合默契。

短波信道模型改进及功率预测方法

短波信道模型改进及功率预测方法

doi:10.3969/j.issn.1003-3114.2022.06.014引用格式:张周不染ꎬ张宁ꎬ庞明慧ꎬ等.短波信道模型改进及功率预测方法[J].无线电通信技术ꎬ2022ꎬ48(6):1065-1073.[ZHANGZhouburanꎬZHANGNingꎬPANGMinghuiꎬetal.MethodofHFChannelModelingandFieldStrengthPredicting[J].RadioCommunicationsTechnologyꎬ2022ꎬ48(6):1065-1073.]短波信道模型改进及功率预测方法张周不染1ꎬ2ꎬ张㊀宁4ꎬ庞明慧3ꎬ李㊀奇3ꎬ5ꎬ柏㊀菲3ꎬ陈小敏3ꎬ朱秋明3(1.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ꎬ上海201100ꎻ2.上海市空间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ꎬ上海201100ꎻ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ꎬ江苏南京211106ꎻ4.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乌鲁木齐监测站ꎬ新疆乌鲁木齐830011ꎻ5.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ꎬ江苏南京211200)摘㊀要:针对短波信道的多径㊁多普勒频移㊁多普勒扩展等特点ꎬ介绍了Watterson模型㊁ITS模型并分析了其优缺点ꎬ提出了可以体现短波通信不同天波和地波损耗的分段信道模型ꎮ在此基础上ꎬ分别从地波和天波两方面研究了损耗特点和基本天波传播参数ꎬ提出了地波和天波的场强和功率预测方法ꎮ数值仿真表明ꎬ该场强预测结果能够反映不同场景下的场强㊁功率与经纬度变化关系ꎬ同时能够根据接收点场强㊁功率反演发射点位置ꎬ对短波信道建模研究起到指导作用ꎮ关键词:短波信道ꎻ功率预测ꎻ信道模型ꎻ天波中图分类号:TN928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003-3114(2022)06-1065-09MethodofHFChannelModelingandFieldStrengthPredictingZHANGZhouburan1ꎬ2ꎬZHANGNing4ꎬPANGMinghui3ꎬLIQi3ꎬ5ꎬBAIFei3ꎬCHENXiaomin3ꎬZHUQiuming3(1.ShanghaiAerospaceControlTechnologyInstituteꎬShanghai201100ꎬChinaꎻ2.ShanghaiKeyLaboratoryofAerospaceIntelligentControlTechnologyꎬShanghai201100ꎬChinaꎻ3.CollegeofElectronic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ꎬ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ꎬNanjing211106ꎬChinaꎻ4.NationalRadioMonitoringCenterUrumqiMonitoringSationꎬUrumqi830011ꎬChinaꎻ5.PujiangInstituteꎬNanjingTechUniversityꎬNanjing211200ꎬChina)Abstract: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multipathꎬDopplerfrequencyshiftandDopplerspreadofshortwavechannelꎬWattersonmodelandITSmodelareintroducedandtheir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areanalyzed.Asegmentedchannelmodelthatcanreflectdifferentsky ̄waveandground ̄wavelossesinshortwavecommunicationisproposed.Onthisbasisꎬthelosscharacteristicsofgroundwaveandskywavearestudiedrespectivelyꎬthebasicskywavepropagationparametersarestudiedꎬandthefieldstrengthandpowerpredictionmethodofgroundwaveandskywaveisproposed.Numericalsimulationsshowthatthefieldstrengthpredictionresultsinthispapercanreflect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fieldstrengthꎬpowerandlatitudeandlongitudeindifferentscenariosꎬandatthesametimeꎬthepositionofthetransmitterpointcanbeinvertedaccordingtothefieldstrengthandpowerofthereceivingpointꎬwhichplaysaguidingroleintheresearchonshortwavechannelmodeling.Keywords:HFmodelꎻpowerpredictionꎻchannelmodelꎻskywave收稿日期:2022-07-23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11182)ꎻ未来网络科研基金(FNSRFP-2021-YB-04)FoundationItem: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JiangsuProvince(BK20211182)ꎻFutureNetworkScientificResearchFundProject(FNSRFP-2021-YB-04)0㊀引言按照国际电联及国家信息产业部的规定ꎬ短波通信是指频率在3~30MHz之间ꎬ波长在10~100m之间的一段无线通信方式[1]ꎮ短波通信因其设备价格低廉㊁不容易摧毁㊁通信距离长ꎬ在军事领域㊁特种作业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ꎮ短波信道是随机变参信道ꎬ存在多径效应㊁衰落㊁多普勒频移等特性ꎬ也存在噪声与敌台干扰等现象ꎬ建立信道模型并评估其可靠性是使用通信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3]ꎮ文献[4]提出了经典短波模型Watterson模型ꎬ然而Watterson信道带宽只能应用于带宽为12kHz内的场景ꎬ且只能满足10min的有效数据ꎮITS模型是由Vogler等人在Watterson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ꎬ提出的一种经验模型ꎬ并很快成为经典宽带短波信道模型[5]ꎮ文献[6]针对ITS模型参数复杂的特点ꎬ引入IRI模型并加入参数改进模块对ITS模型改进ꎬ但由于该模型假设电离层是稳定的ꎬ因此只能保证通行间隔300ms内的通信场景ꎮ文献[7]则通过引入了IRI模型ꎬ提出了基于IRI ̄2012数据和三维射线跟踪法的ITS改进模型ꎬ分析了电离层数据和时延扩展㊁频谱和干扰的关系ꎬ然而该模型并未克服ITS模型数据计算复杂的缺陷ꎮ电磁波在借助电离层传播时也会产生路径损耗ꎬ文献[8]通过对IRI模型的研究改进了天波传播相关参数的预测方法ꎮ文献[9]通过使用三维射线跟踪法ꎬ分析了电离层吸收衰减与天波频率等因素的关系ꎮ本文将围绕短波信道的衰落特性与传播损耗ꎬ提出了基于天波和地波特性的分段改进ITS模型信道模型ꎬ分别对天波和地波建模ꎬ降低了传统ITS模型的计算量ꎬ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短波通信地波传播损耗㊁天波传播基础参数和天波传播损耗ꎬ提出了短波传播场强与功率预测方法ꎬ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复现了传播信号场强和功率ꎮ仿真结果显示ꎬ该方法能够针对天波与地波的传播特点预测发射点ꎬ或者根据接收点场强㊁功率反演发射点位置ꎬ对于短波通信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ꎮ1㊀短波信道模型分析及改进Watterson模型由Watterson等人于1970年提出ꎬ是一种高斯散射增益抽头延迟模型[4]ꎮ输出信号r(t)可表示为:r(t)=ðni=1Ai(t)ej(2πf0(t-τi)+fDit)ꎬ(1)式中ꎬAi(t)为第i条路径的信号幅度ꎬτi为第i条路径的相对时延ꎬfDi为第i条路径的多普勒频移ꎮWatterson信道模型是最早提出的经典模型ꎬ但是仅适用于数据速率不高的场合ꎬ并且有效带宽较窄ꎮITS模型是一种适用于宽带和窄带两种情况的短波信道模型ꎬ可看做Watterson模型的一种扩展[5]ꎮITS传播模型中的时变冲激响应可以表示为:h(tꎬτ)=ðnPn(τ)Dn(tꎬτ)ψn(tꎬτ)ꎬ(2)式中ꎬt为时间变量ꎬτ为时延变量ꎬn为传播模式ꎬpn(τ)为时延功率分布函数ꎬDn(tꎬτ)为确定相位函数ꎬψn(tꎬτ)为随机调制函数ꎮITS模型用于宽带和窄带ꎬ相较于Watterson模型更符合真实电波传输情况ꎬ但在使用上存在限制ꎬ时延功率分布函数㊁确定相位函数需要输入大量的实测参数ꎬ随机调制函数则难以建模和复现ꎬ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困难ꎮ为了降低ITS模型随机调制函数复杂难以再现的特点ꎬ通过将天波和地波统一建模ꎬ提出了基于天波和地波特性的分段改进ITS模型信道模型ꎬ可表示为[10]:h(tꎬτ)=ðnPnzn(t)ψn(t-τ)ꎬ(3)式中ꎬn为传播路径数目ꎬPn为第n条路径的传播路径增益因子ꎬτ为电通过过电离层反射时产生的多径时延ꎻzn(t)为衰落因子ꎬ其可根据传播模式分段建模为:zn(t)=χn(t)ꎬ地波0ꎬ盲区γn(t)ꎬ天波{ꎬ(4)式中ꎬχn(t)=βn(t)γn(t)ꎬβn(t)为阴影衰落ꎬγn(t)为多径衰落ꎮ由于阴影衰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ꎬ其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DensityFunctionꎬPDF)可表示为:f(x)=1x2πσe-(lnx-μ)22σ2ꎬ(5)式中ꎬσ为阴影衰落标准偏差ꎬμ为区域均值ꎮ传播路径增益因子可以建模为:Pn=PtGtGrLꎬ(6)式中ꎬPt为天线发射功率ꎻGt为发射天线增益ꎻGr为接收电线增益ꎻL为路径损耗ꎮ2㊀基于短波信道模型反演的功率预测方法2.1㊀地波传播功率预测本文考虑的地波损耗Lm主要为地面吸收损耗LAꎮ在不考虑地球曲率的情况下ꎬ地波场强与地面环境吸收损耗的关系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表示[11]:Eg=173PtGtdAꎬ(7)式中ꎬPt为发射功率ꎬGt为发射增益ꎬd为通信距离ꎬA为地面损耗因子ꎬ可表示为:A=2+0.3x2+x+0.6x2ꎬ(8)式中ꎬx为辅助参量ꎬ且x=πrλ(ε-1)2+(60λσ)2ε2+(60λσ)2ꎬ(9)式中ꎬε为地面的相对介电常数ꎬσ为地面电导率ꎮ地面对短波信号的吸收作用会随着地面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增加而增加ꎬ相对而言ꎬ潮湿的地面吸收损耗高于干燥地面ꎮ然而ꎬ该地波场强公式应用条件是必须忽略地球曲率ꎬ因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ꎬ常采用ITU提出的地波传播曲线计算地波场强ꎬ如图1所示ꎮ根据图1可得ꎬ在同种地面特性环境下ꎬ地波场强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ꎻ当距离不变时ꎬ地波场强随着地面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ꎮ(a)不同地面特性地波场强(b)不同地面特性地波传输损耗图1㊀场强和传输损耗Fig.1㊀Fieldstrengthandtransmissionloss根据文献可知ꎬ基本传输损耗为:LA=142+20lg(f)-Egꎮ(10)在已知收发端天线特性㊁信号发射功率等信息时ꎬ地波传播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有用功率可表示为:Prꎬg=Pt+Gt-LA+Gr+CRgꎬ(11)式中ꎬPt为发射功率ꎬGt为发射增益ꎬGr为接收增益ꎬCRg为地波传播损耗误差修正参数ꎮ在不同信号频率和不同传输距离下ꎬ理论计算所得的地波信号功率大小与实测值存在不同的偏差ꎬ对于电导率小于10-3s/m的地面环境误差大约为ʃ0.1dBꎬ而对其他地面环境则为ʃldBꎮ为了降低误差功率计算误差ꎬ需要引入修正参数ꎬ可表示为:CRg=10lg1-1(kr)2+1(kr)4{}ꎬ(12)式中ꎬr为传输距离ꎬk=2π/λ为波数ꎬ其中λ为信号波长ꎮ通常当kr>10时ꎬ误差小于1dBꎮ不同地面特性的地波传播功率曲线如图2所示ꎮ根据图2可得ꎬ在同种地面特性环境下ꎬ地波传播功率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ꎻ当距离不变时ꎬ地波传播功率随着地面环境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ꎮ图2㊀不同地面特性地波有用功率Fig.2㊀Usefulpowerofgroundwaveswithdifferentgroundcharacteristic2.2㊀天波基本参数计算为了计算天波及地波路径损耗ꎬ首先需要计算短波通信跳数ꎬ判断天波传播模式ꎬ并以此预测接受场强与功率ꎮ具体预测方法如图3所示ꎮ对于天波传播方式ꎬ不同的天线仰角㊁通信距离以及电离层的变化均会导致天波传播特性的变化ꎬ因此要选择最佳的短波信号天波传播的通信频率并预测其传播功率ꎬ必须要确定信号的反射次数ꎮ通过确定收发端大圆距离ꎬ并根据最大跳距确定最小跳数ꎬ能够计算出天波传播的具体路径ꎮ图3㊀预测方法流程图Fig.3㊀Flowchartofforecastmethod㊀㊀大圆距离是指球面上的一点到达另一点的最短路径[12]ꎮ假设发射点的经纬度为(θtꎬλt)ꎬ接收点的经纬度为(θrꎬλr)ꎬ且经度θtꎬθrɪ[-πꎬπ]ꎬ纬度λtꎬλrɪ[-π/2ꎬπ/2]ꎬ则收发点间的大圆距离可表示为:D=R0 αꎬ(13)式中ꎬR0为地球半径ꎬα为地心角ꎬ可表示为:α=arccos[sinλtsinλr+cosλtcosλrcos(θt-θr)]ꎮ(14)短波信号在电离层上的发射点称为控制点ꎬ本文根据跳数将路径分成若干段ꎬ分别取得每一段路径的收发点经纬度坐标ꎬ以此确定整个天波传播路径ꎮ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跳数:ni=Ddiꎬ(15)式中ꎬ跳距di可表示为:di=2R0arccosRocosΔhr+R0æèçöø÷-Δéëêùûúꎬ(16)式中ꎬhr为反射高度ꎬΔ为发射天线仰角ꎮ当然ꎬ仰角的取值依然要以天线的特性以及用户的设置为准ꎬ不失一般性ꎬ仰角可表示为:Δ=arctancotd2R0-R0R0+hrcscd2R0æèçöø÷ꎬ(17)式中ꎬd=D/nꎬ为n跳模的跳跃长度ꎮhr与控制点位置有关ꎬ对于E层反射ꎬhr通常取110kmꎬ对于F2层反射ꎬhr为时间㊁位置和跳跃长度的函数ꎬ定义x=f0ꎬF2/f0ꎬEꎬxr=f/f0ꎬF2ȡ1ꎬf0ꎬF2和f0ꎬE分别为F2层和E层的截止频率ꎬ可分为如下两种情况计算hr:①当x>3.33ꎬxrȡ1时有:hr=min{hꎬ800km}ꎬ(18)式中ꎬh可进一步表示为:h=A1+B1ˑ2.4-aꎬB1ꎬa>0A1+B1ꎬ其他{ꎬ(19)式中ꎬ各变量可进一步表示为:A1=140+(H-47)E1B1=150+(H-17)F1-A1E1=-0.09707x3r+0.6870x2r-0.7506xr+0.6F1=-1.862x4r+12.95x3r-32.03x2r+33.50xr-10.91ꎬxrɤ1.711.21+0.2xrꎬxr>1.71ìîíïïïìîíïïïïïïïïꎮ(20)a随跳跃长度d和ds变化ꎬ可表示为:a=(d-ds)/(H+140)ꎬ(21)其中有:ds=160+(H+43)Gꎬ(22)G=-2.102x4r+19.50x3r-63.15x2r+90.47xr-44.73ꎬxrɤ3.719.25ꎬxr>3.7ìîíïïïꎮ(23)②当xɤ3.33时ꎬ有:hr=min{(115+HJ+Ud)ꎬ800km}ꎬ(24)式中ꎬJ㊁U可由如下公式计算:J=-0.7126y3+5.863y2-16.13y+16.07U=8ˑ10-5(H-80)(1+11y-2.2)+1.2ˑ10-3Hy-3.6{ꎮ(25)2.3㊀天波传播功率预测为了计算天波及由于短波天波通信的范围跨度较大ꎬ而不同的路径距离其传输模式及跳数的特性均不同ꎬ需要对不同距离分段进行功率预测ꎮ本节拟从大圆距离小于7000km㊁7000~9000km和大于9000km三种情况进行讨论ꎮ2.3.1㊀路径距离小于7000km对于路径长度不足7000km的情况ꎬ通常只需考虑不超过3种的E模和不超过6的F2模ꎮ在某一频率下的可用信号功率Prw可表示为:Prw=Ew+Grw-20lgf-107.2ꎬ(26)式中ꎬGrw为信号入射增益ꎬEw为每一个模w的天波场强中值ꎬ可进一步表示为:Ew=136.6+Pt+Gt+20lgf-Lbꎬ(27)式中ꎬPt为发射功率ꎬGt为发射天线增益ꎬLb为天波传播损耗ꎮ天波传播损耗可表示为:Lb=Lbf+Li+Lg+Lzꎬ(28)式中ꎬLg为地面反射损耗ꎬLi为电离层吸收损耗ꎬLz为其他损耗ꎬLbf为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可表示为[13]:Lbf=32.44+20lgf+20lg(pᶄ)ꎬ(29)式中ꎬpᶄ为天波传播路径长度(km)ꎬ可表示为:pᶄ=2R0ðn1sin(d/2R0)cos[Δ+(d/2R0)]éëêùûúꎬ(30)式中ꎬR0为地球半径ꎬn为信号反射的跳次ꎮ天波信号在通过电离层时ꎬ电磁波与电子相互碰撞失去能量ꎬ从而导致电离层吸收损耗ꎮLi是在m个控制点计算的n跳模的电离层吸收损耗ꎮ控制点位置是根据300km的一个固定反射高度和90km控制高度(每跳有两个控制点)决定的ꎬ可表示为:㊀㊀Li=(1+0.0067R12)seciðmj=1ATjnoonF(χj)(f+fLj)2F(χjnoon)φnfvfoEjæèçöø÷+Lmꎬ(31)F(χ)=max{cosP(0.881χ)ꎬ0.02}ꎬ(32)式中ꎬi为110km高度的入射角ꎻR12为每月太阳黑子数量平均值ꎬ太阳黑子产生数量可用于评估太阳活动强度ꎻm为控制点数量ꎻj为控制点数量ꎻχj为第j个控制点处的太阳天顶角ꎬ如果角度超过了102ʎꎬ应取102ʎ进行计算ꎻχjnoon为当地午间的χj值ꎻATnoon为当地午间吸收因子ꎻφn(fcosi/f0ꎬEj)为吸收因子ꎻP为日吸收指数ꎻfLj是在给出的第j个控制点处的电子回转频率均值ꎻLm为高于MUF时的电离层吸收损耗ꎬ可用分段函数表示:Lm=㊀㊀㊀㊀㊀㊀0ꎬ㊀㊀㊀㊀f<fbmin130ffb-1()2ꎬ58{}E模ꎬf>fbmin36ffb-1()2+5ꎬ60{}F模ꎬf>fbꎬDɤ3000kmmin70ffb-1()2+8ꎬ80{}F模ꎬf>fbꎬD>3000kmìîíïïïïïïïïꎮ(33)当信号经过电离层的一次反射仍不能到达接收点时ꎬ需要借助地面反射进行多跳传播ꎮ此时ꎬ地面反射损耗为:Lg=10lgRv2+RH22ꎬ(34)式中ꎬRv㊁RH为两种反射系数ꎬ可表示为:Rv=(εεr-60jλσ)sinθ-(εεr-60jλσ)-cos2θ(εεr-60jλσ)sinθ+(εεr-60jλσ)-cos2θꎬ(35)RH=sinθ-(εεr-60jλσ)-cos2θsinθ+(εεr-60jλσ)-cos2θꎬ(36)式中ꎬε为真空介电常数ꎬε=8.854187817ˑ10-12F/mꎬεr为地面相对介电常数ꎬλ为波长ꎮ其他损耗主要指其他不易统计的所有损耗ꎬ可表示为:Lz=Lh+Ygꎬ(37)式中ꎬLh为极光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损耗因子ꎬYg为计算修正量ꎬ通常取10.3dBꎮ忽略E层引起的模屏蔽ꎬ合成等效总天波场强中值Es即为N模的方和根场强ꎬ包括F2模和E模ꎬ由下式给出:Es=10lgðNw=110Ew/10ꎮ(38)2.3.2㊀路径距离大于9000km当路径距离大于9000km时ꎬ功率计算形式与小于7000km时类似ꎬ可表示为:Prw=El+Grw-20lgf-107.2ꎬ(39)式中ꎬEl为合成模的等效总和ꎬGrw为最大接收天线增益ꎮ对于路径距离超过9000km的情况ꎬ模的数量较多ꎬ难以穷举传播模式ꎮ因此ꎬ在确定传输频率范围的情况下ꎬ可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场强ꎮ为了确定fMꎬ需通过将路径划分成较小的等长跳跃进行预测ꎮ控制点的基本MUF可表示为:fBM=fZ+(f4-fZ)fDꎬ(40)进一步有:f4=1.1 f0ꎬF2 M(3000)F2ꎬ(41)fZ=f0ꎬF2+fH/2ꎬ(42)㊀fD=((((((C6dM+C5)dM+C4)dM+C3)dM+C2)dM+C1)dM+C0)dMꎮ(43)路径的基本MUF取由上述公式分别计算的控制点基本MUF最小值ꎮfM根据K因子和基本MUF的乘积计算得到ꎬ可表示为:fM=KfBMꎬ(44)K=1.2+WfBMfBMꎬnoon+X3fBMꎬnoonfBM-1éëêêùûúú+YfBMꎬminfBMꎬnoonéëêùûú2ꎬ(45)式中ꎬfBMꎬnoon为当地正午时间的fBM值ꎻfBMꎬmin为24小时中出现的fBM的最小值ꎻ为确保通信ꎬ短波信号必须达到的最低频率ꎬ即LUFꎬ否则电磁波将被D层吸收ꎮ为确定LUFꎬ可将路径被划分为nL个dL长度的同距跳跃ꎬ每段长度不超过3000kmꎮ假设D层穿透高度为90kmꎬ固定反射高度为300kmꎬ以此确定穿越点ꎬ此时ꎬfL的计算公式如下:fL=5.3(1+0.009R12)ðmj=1cos0.5(χj)cos(i90)ln9.5ˑ106pᶄ()éëêêêêùûúúúú0.5-fHæèçççöø÷÷÷(Aw+1)ꎬ(46)式中ꎬm为穿透点2nL的数量ꎬR12为太阳黑子的数量ꎬχ为太阳天顶角ꎬi90为90km高度的迎角ꎬpᶄ为虚拟斜距ꎬAw为路径中间点确定的冬季反常因素ꎮ完成上述计算过程后ꎬ场强中值El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㊀㊀㊀El=E0{1-(fM+fH)2(fM+fH)2+(fL+fH)2(fL+fH)2(f+fH)2+(f+fH)2(fM+fH)2éëêêùûúú}-30+Pt+Gtl+Gap-Lyꎬ(47)式中ꎬE0为自由空间场强ꎬ此时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取3mWꎮ2.3.3㊀路径距离在7000~9000km当路径长度在7000~9000km时ꎬ需要结合小于7000km和大于9000km的计算方法ꎮEs由式(38)所给出的ꎬEl则为式(47)所示的合成模ꎬ而天波场强中值Ei通过Es和El值之间的内插来确定ꎮ计算公式如下:Ei=100lgXiꎬ(48)㊀㊀㊀Xi=Xs+D-70002000(Xl-Xs)=100.01Es+D-70002000(100.01El-100.01Es)ꎮ(49)此时的基本MUF取两个控制点较低的基本MUF值ꎮ然后根据以上两种情况类似的形式利用场强值计算出可用功率ꎮ3 数值仿真与分析分别对短波通信中发射点与接收点天波场强和功率分布图预测仿真ꎬ并对结果进行分析ꎮ设置场景:发射点位于北京(116.3ʎEꎬ39.9ʎN)ꎬ接收点位于南京(118.8ʎEꎬ32.1ʎN)ꎬ通信日期为2020年12月12日16:00ꎬ地貌状况为陆地ꎬ通信场景选择为城市ꎬ通信频率设置为9.8MHzꎬ发射天线增益设置为10dBꎬ接收天线增益设置为10dBꎮ图4给出了该场景E层和F2层接收点的经纬度坐标与场强关系分布图ꎮ从图4的场强分布图中可以看出ꎬ使用天波传播模式ꎬ在发射点一定距离范围内因为电波不能到达而存在辐射仰角盲区ꎻ在有效通信距离内ꎬ天波传播场强随着距离中心点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ꎬ且在距离越远的地方衰减明显ꎬ且距离中心点相同经纬度距离内ꎬE层场强高于F2层场强ꎮ图4(c)㊁(d)反演了到达接收点处场强大小ꎬ假设天波E层接收点场强为57dBꎬ表示发射点位于场强55~60dB范围内ꎬ即位于图4(c)中绿色区域ꎮ图5给出了场景二E层和F2层接收点的经纬度坐标与功率关系分布图ꎮ从图5中可以看出ꎬ4种功率分布图在纬度方向相较于经度方向变化更缓慢ꎮ图6给出了场景一地波经纬度坐标与场强关系分布图ꎮ从图6中可以看出ꎬ地波场强和功率随着距离发射点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ꎮ实际接收场强㊁功率与接收电台灵敏度有关ꎬ当接收点场强小于电台灵敏度时ꎬ接收到来自发射点信号场强为0ꎮ(a)天波E层发射点场强分布㊀㊀(b)天波F2层发射点场强分布(c)天波E层接收点场强反演㊀㊀(d)天波F2层接收点场强反演图4㊀天波场强经纬度分布Fig.4㊀Longitudeandlatitudedistributionofskywavefieldstrength(a)天波E层发射点功率分布㊀㊀(b)天波F2层发射点功率分布(c)天波E层接收点功率反演㊀㊀(d)天波F2层接收点功率反演图5㊀天波功率经纬度分布Fig.5㊀Longitudeandlatitudedistributionofskywavepowerstrength(a)地波场强分布㊀㊀(b)地波功率分布图6㊀地波场强㊁功率分布Fig.6㊀Groundwavefieldstrengthandpowerdistribution4 结束语本文介绍了两个经典信道模型Watterson模型和ITS模型及其优缺点ꎬ针对短波信号在天波和地波传播中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基于天波和地波特性的分段改进ITS模型信道模型ꎬ研究了天波与地波传播损耗ꎬ计算了天波传播基本参数ꎬ考虑到不同的地面特性和电离层特性分别提出了天波段和地波段的场强㊁功率预测方法ꎮ仿真结果表明ꎬ对于地波传播模式ꎬ不同的地面特性对短波场强㊁功率有较大影响ꎬ对于天波传播模式ꎬ传播距离以及借助不同电离层的传播方式是短波通信场强的主要制约因素ꎮ参考文献[1]㊀高美珍ꎬ陈英豪.短波通信干扰仿真及分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0ꎬ40(3):1-9. [2]㊀LUBꎬWENBꎬTIANYꎬetal.AnalysisandCalibrationofCrossed ̄loopAntennaforVesselDOAEstimationinHFRadar[J].IEEEAntennas&WirelessPropagationLettersꎬ2017ꎬ17(1):42-45.[3]㊀左晓亚ꎬ许东欢ꎬ刘佳怡.高超声速飞行器太赫兹测控通信设计与分析[J].飞控与探测ꎬ2021ꎬ4(6):1-8. [4]㊀WATTERSONCCꎬJUROSHEKJRꎬBENSEMAWD.ExperimentalConfirmationofanHFChannelModel[J].IEEETransactions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ꎬ1970ꎬ18(6):792-803.[5]㊀MASTRANGELOJFꎬLEMMONJJꎬVOGLERLEꎬetal.ANewWidebandHighFrequencyChannelSimulationSystem[J].IEEETransactionsonCommunicationsꎬ1997ꎬ45(1):26-34.[6]㊀YANZꎬZHANGLꎬRAHMANTꎬetal.PredictionoftheHFIonosphericChannelStabilityBasedontheModifiedITSModel[J].IEEETransactionsonAntennasandProp ̄agationꎬ2013ꎬ61(6):3321-3333.[7]㊀OZDILOꎬTOKERC.OptimumTransmissionFrequencySelectionontheHFBandBasedontheIRIandITSModel[C]ʊIEEE39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ele ̄communicationsandSignalProcessing.Vienna:IEEEꎬ2016:215-218.[8]㊀YANZꎬSUDꎬSHIG.TheMaximumAvailableFrequencyPredictionofHFCommunicationunderaComplexEnvi ̄ronmentUsingtheModifiedIRIandIGRFModel[C]ʊIEEE10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AntennasꎬPropa ̄gation&EMTheory.Xi an:IEEEꎬ2012:515-518. [9]㊀王严ꎬ李雪ꎬ尹文禄ꎬ等.电离层吸收衰减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ꎬ2022ꎬ37(1):129-136. [10]祝夢卿ꎬ朱秋明ꎬ张宁ꎬ等.短波通信传播路径损耗分段预测方法[J].航空兵器ꎬ2020ꎬ27(1):71-75. [11]王声瑶ꎬ张志刚.基于均匀光滑球面的短波地波场强公式的仿真与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ꎬ2018ꎬ38(6):62-65.[12]YIWꎬLIUYꎬNALLANATHANA.SignalFractionsAnalysisandSafety ̄distanceModelinginV2VInter ̄laneCommunications[J/OL].IEEECommunicationsLetters(2020-12-01)[2022-06-21].https:ʊdoi.org/10.48550/arXiv.2012.00347.[13]张周不染ꎬ朱煜良ꎬ杨盛庆ꎬ等.深空星间链路信道建模及硬件模拟器研制[J].飞控与探测ꎬ2020ꎬ3(5):97-104.作者简介:㊀㊀张周不染㊀硕士ꎬ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助理工程师ꎮ主要研究方向:信息与通信系统ꎮ㊀㊀张㊀宁㊀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乌鲁木齐监测站总工程师ꎬ中国通信协会公共安全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ꎮ主要研究方向:电波传播㊁无线电监测㊁短波通信㊁卫星通信ꎮ㊀㊀庞明慧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ꎮ主要研究方向:无线信道传播建模ꎮ㊀㊀柏㊀菲㊀硕士ꎬ现就职于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ꎮ主要研究方向:无线信道传播建模ꎮ㊀㊀李㊀奇㊀硕士ꎬ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教师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访问学者ꎬ高级工程师ꎮ主要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ARM㊁FPGA㊁DSP等)㊁车联网开发技术㊁无线信道测量/建模/仿真ꎮ㊀㊀陈小敏㊀博士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ꎮ主要研究方向:无线信道建模和链路自适应技术等ꎮ㊀㊀朱秋明㊀博士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ꎮ主要研究方向:无线信道勘测㊁建模及仿真模拟等ꎮ。

移动通信常见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移动通信常见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CCIR模型
• 该模型由原CCIR(现ITU-R)提出,综合考虑了自由空间 传播和地形效应损耗对于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 • 经验公式 Lm=Lm(Hata模型)-B 该公式是Okumura-Hata模型在城市传播环境下的应用,校 正因子为: B=30-25log(地面建筑覆盖率) 路径损耗随建筑物密度而增大
式中L(v)为由山坡等地形引起的衍射损耗
• 水面反射
2 Pr P0 ( ) 4d
其中a为由于移动无线通信环境引起的衰减因子
COST 231 Walfisch-Ikegami 模型(WIM模型)
• 应用 (1)用于建筑物高度近似一致的郊区和城区环境 (2)常用于移动通信系统(GSM/PCS/DECT/DCS)设 计 (3)可计算基站发射天线高于、等于或低于周围建筑物 等不同情况的路径损耗 • 两种情况 (1)视距传播情况,路径损耗
LEE模型
• 优点 (1)模型中的主要参数易于根据测量值调整,适合本地 无线传播环境,准确性高 (2)路径损耗预测算法简单,计算速度快 • 应用 无线通信系统 • 分类 LEE宏蜂窝模型 LEE微蜂窝模型
LEE宏蜂窝模型
• 基本思路 先把城市当成平坦的,只考虑人为建筑物的影响,在此基 础上再把地形地貌的影响加进来 • 地形地貌影响的三种情况 无阻挡 有阻挡 水面反射
• 无阻挡
h1' r f Pr Pr1 log 0 20 log n log r0 h1 f0
式中:r0为1公里,f0为850Mhz h1'为天线有效高度,h1为天线实际高度 当f<f0时,n=20;当f>f0时,n=30 • 有阻挡
Pr Pr1 log r f 0 L(v) n log r0 f0

短波信道特性与模型分析

短波信道特性与模型分析

短波信道特性与模型分析作者:孟祥磊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7年第07期一、引言在对短波MIMO通信系统进行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信道的传输特性。

短波信道具有很复杂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包括时变衰落、多普勒频移以及多径效应等等,可造成传输信号在时域、频域和空间域三维空间中的严重扩展,因此短波信道是最为复杂的传输信道类型之一。

现代化数字化战场有着高速大容量数据通信的需求,短波通信作为重要的中长距离无线电通信方式,具备军民多方面的用途应用,因此,宽带高速短波通信系统的研究很有意义,我们有必要针对短波信道的传播特性和信道模型进行讨论分析。

二、短波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短波信道存在多径效应、衰落、多普勒频移、起伏效应和频率色散等特性,虽然对于其它无线信道,也有类似的现象,但在短波信道中,这些特性表现地更加突出。

多径效应是指来自短板发射源的信号在到达远端接收端前,会经由不同路径和不同的传输模式的现象,并因此产生不同长度的时间延迟、互不一致的相位信息、不同程度的电场强度衰落。

衰落效应是指短波通信中,信号通过电离层传播被接收端接收时,电磁波的振幅呈现出大小随机变化现象。

根据信号起伏持续时间不同,分为快衰落和慢衰落,前者是最短几分之一秒,最长不超过几十秒;后者持续时间比较长,可能长达一小时或更长。

多普勒效应使得电磁波在通过电离层时,由于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对运动,以及电离层中的随机变动,都会使接收到的电磁波出现频率漂移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多普勒频移”。

另外在太阳活动高峰期,磁暴现象也会引发很大的多普勒频移。

工程应用中,短波信道并不是纯净的,不可避免地会引入了噪声和干扰,按照引入来源不同可分为电台干扰、大气噪声和人为噪声。

其中电台干扰是指因为其它无线电台工作在与本电台相接近的频率而引起的信号干扰,一般可以通过扩频技术来提高短波通信的抗电台干扰能力;大气噪声是因为大气中雷电、沙尘暴、暴风雨等剧烈的自然天气现象天气变化产生的电磁干扰;人为噪声主要包括人工部署的电气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人为噪声具有突发性强的特征,并且受人类居住分布和工厂分布等相关因素影响。

短波通信传播路径损耗分段预测方法

短波通信传播路径损耗分段预测方法

能智造与信息技术短波通信传播路径损耗分段预测方法王志显(92146部队广东湛江524300)摘要:在短波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中,传播路径的损耗问题一直有待进一步解决。

此类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对短波通信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同时也会对短波电台的通信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不良影响,使其在相应的应用领域中难以发挥出理想的应用效果。

为实现损耗情况的准确预测,并为其损耗问题的合理解决提供科学参考,本文特对其传输路径损耗分段预测进行分析,以此来实现损耗的科学预测,为短波通信质量提升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短波通信传播路径传播损耗分段预测中图分类号:TN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1)12(c)-0022-03由于短波通信环境比较复杂,加之电离层会对其产生较大干扰,所以在该技术的具体应用中,传输路径损耗问题也比较严重。

为有效避免该类问题,一项关键措施就是做好其传输损耗的分段预测,包括地波段损耗、天波段损耗及通信盲区预测。

这样才可以对其在各个路径中的传输损耗情况做到科学掌握,为其后续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短波通信概述1.1短波通信技术短波通信技术就是让发射出去的电波从电离层经过,然后再反射到接收设备中的一种通信技术形式。

其中,短波的波长为10~100m,频率为3~30MHz,具体应用中,为使其近距离通信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通常会将其频率控制在1.5~30MHz。

1.2短波通信技术应用的优势在短波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其主要优势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短波属于唯一无法用有源中继体和网络枢纽进行制约的一种远程通信方式,在战争、灾难等情况下,即使是卫星和网络都遭到了破坏,短波通信技术依然可以正常使用[1]。

第二,在一些其他信号无法覆盖到的范围内,如海洋、戈壁和偏远山区等,短波通信技术依然适用。

第三,相比较卫星通信和网络通信而言,短波通信不需要进行相应的费用支付,所以其运行成本也更加低廉。

基于短波的天波传播衰减预测模型研究

基于短波的天波传播衰减预测模型研究
别 称 为 D 层 、 电 由 E
层 和 F层 。 白 天 , 层 还 可 细 分 为 F F 1层 和 1 层 , 2 7 2 F
波 。 电 离 层 是 太 阳 辐 射 构 成 的 , 年 四 季 乃 至 每 时 每 一 刻 太 阳 照 射 的 强 弱 都 在 变 化 , 此 各 地 电 离 层 的 情 况 因 各 有 所 异 。 电 离 层 的 电 离 条 件 不 断 变 化 , 通 过 天 波 使 传 播 的 短 波 信 道 并 不 稳 定 , 实 质 上 是 一 种 时 变 的 色 它 散 信 道 。 短 波 信 道 的 路 径 衰 耗 、 延 散 布 、 气 噪 声 时 大
New o k an m m u ia in t r d Co nc t o
基于短波 的天波传播衰减预测模型研究
徐 义 君 , 云 革 , 洁 汤 蒙 ( 中国人 民解 放 军 6 80部 队, 南 洛 阳 4 10 ) 38 河 7 0 3
摘 要 :建 立短 波 天 波传 播 衰 减预 测 的计 算 模 型 ,为 保 障短 波通 信 电路 的 可 靠性 提 供 参 考 依 据 , 建 立 的 方 法 主 要 依 据 I U R P 5 3 7 首 先 进 行 传 播 路 径 的 判 别 , 而 进 行 频 率 预 测 , 后 建 立 传 播 T — .3 — 。 进 最 衰减 计 算模 型并 与 文 献 结 果进 行 比对 ,两 者有 较 好 的 一 致性 。频 率 预 测 部 分摒 弃 了 IU R P5 3 7 T — .3 — 中 的 全 球 预 测 方 法 , 用 了对 我 国 来 说 较 为 准 确 的 亚 大 方 法 。 采 关 键 词 :传 播路 径 ; 率预 测 ; 频 衰减 计 算

短波通信传播路径损耗分段预测方法

短波通信传播路径损耗分段预测方法

短波通信传播路径损耗分段预测方法1. 引言1.1 短波通信概述短波通信是一种通过大气层传输电磁波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技术,其频率范围一般在3MHz至30MHz之间。

短波通信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广播范围,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是在远距离通讯中经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短波通信在海事、航空、救灾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尤其在遥远地区或无线网络覆盖不足的地方具有独特优势。

通过短波通信,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

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传播路径损耗的分析和预测至关重要。

传播路径损耗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影响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研究传播路径损耗分段预测方法对于提高短波通信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短波通信传播路径损耗分段预测方法,为优化短波通信系统的性能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短波通信的传播特性和损耗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短波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通信质量。

1.2 传播路径损耗分段预测的重要性传播路径损耗分段预测的重要性在短波通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短波通信是一种基于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的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距离远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广播、军事通信、航空通信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大气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短波通信的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路径损耗影响,导致信号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正常传输。

准确预测和分析传播路径的损耗对于优化通信系统性能和提高通信可靠性至关重要。

传播路径损耗分段预测方法可以帮助通信工程师更好地理解信号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提前预判信号强度衰减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信号增强或者调整通信设备参数,以确保通信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传播路径损耗进行有效预测,可以帮助通信系统更好地应对大气环境变化,提高通信效率和性能,实现更好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

研究和发展传播路径损耗分段预测方法对于短波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波传播中信号衰减的模型研究

电波传播中信号衰减的模型研究

电波传播中信号衰减的模型研究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电波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其传播特性对于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在电波传播的过程中,信号衰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它会影响信号的质量和传输距离,从而限制了通信系统的性能。

因此,深入研究电波传播中信号衰减的模型,对于优化通信系统设计、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一、电波传播的基本概念电波是指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其频率范围非常广泛,从低频的无线电波到高频的光波都属于电波的范畴。

在通信领域中,常用的电波频段包括短波、超短波、微波等。

电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和空间波传播三种。

地波传播是指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其传播距离相对较短,但稳定性较好,适用于中低频段的通信;天波传播是指电波通过电离层反射传播,其传播距离较远,但受电离层变化的影响较大,适用于中高频段的通信;空间波传播是指电波直接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其传播距离与天线高度和发射功率等因素有关,适用于微波频段的通信。

二、信号衰减的原因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信号会发生衰减,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由空间损耗自由空间损耗是指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时,由于能量的扩散而导致的信号强度减弱。

其大小与传播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与电波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2、吸收损耗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被传播介质吸收一部分能量,从而导致信号衰减。

例如,电波在穿过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时,会被吸收一部分能量。

3、反射和散射损耗当电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散射现象,从而导致信号的方向和强度发生变化,产生损耗。

4、多径衰落由于电波传播的多径效应,接收端会接收到多个不同路径传播的信号,这些信号之间会相互干扰,导致信号强度的起伏变化,即多径衰落。

三、信号衰减的模型为了定量地描述电波传播中信号衰减的特性,人们建立了多种信号衰减模型。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模型:1、自由空间传播模型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是最简单的信号衰减模型,适用于理想的自由空间传播环境。

短波天波频率的预测与分析

短波天波频率的预测与分析
Radio W ave
电波
短 波 天 波频 率 的预 测 与分 析
彭忠 宝 。刘昊容
(国 家无 线 电监 测 中心 深 圳 监 测 站 ,深 圳 518120)
摘要 :短波 通信 由于具有 建设 成本低 、通信距 离远和 抗毁 能力强等特点,是唯 一不受网络枢 纽和中继制约的远程 通信 手段 ,特别在 发 生战争或重大 突发 自然 灾害等紧急情况可发挥其重要 的作 用。短 波天 波链 路 的预测在设计高质量短 波通信 链路 的工作 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短 波天波传播 预测的不同方法,利用短 波仿真软件ITS对天波链 路的频率进行 预测 和仿真,然后利用通信 电台进行预测 的验证 与分析。
K eyw ords:skywave com m unication;frequency prediction指 的是利 用频 率为 3 ̄30MHz,波 长 在 lO0 ̄lOm的电磁 波进行 无 线电通信。短波设备 架
设方便

成 本低 廉 ,主要利用天 波经 电离层反 射,无
关 键 词 :天 波 通 信 ;频 率预 测 ;ITS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16.03.019 中图分 类号 :TN926+.2 文献标 示码 :A
文章编 码 :1672—7274(2016)03—0067—03

Prediction and A nalysis of Skyw ave Frequency
短波 天波传 播最大可用频率 的预测 在工程 上可 分为两 种 ,一种是 手工做 图法 ,另一种是 基于合适 的 预测模 型下的软件 实现。
3.1 手工作图法
2 天波链 路 的特性 分析

短波天波传播浅谈

短波天波传播浅谈

短波天波传播浅谈【摘要】短波利用天波传播时,由于电离层的吸收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减小,故能以较小的功率借助电离层反射完成远距离传播。

可以传播到几百到一二万千米的距离,甚至环球传播。

而电波比较深入的进入电离层时,受电离层的影响较大,信号不稳定。

即使工作频率选择的正确,有时也难以正常工作。

下面简单介绍短波天波传播工作频率的选择及影响短波天波传播正常工作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短波天波传播;工作频率选择;短波天波传播的几个主要问题1.短波天波传播工作频率的选择工作频率的选择是影响短波通信质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若选用频率太高,虽然电离层的吸收小,但电波容易传出电离层,若选用频率太低,虽然能被电离层反射,但电波将受到电离层的强烈吸收。

一般来说,选择工作频率应考虑以下原则:(1)不能高于最高可用频率Fmuf , Fmuf是指当工作距离一定时,能被电离层反射回来的最高频率。

(2)不能低于最低可用频率Fluf,Fluf。

在短波天波传播中。

频率越低,电离层吸收越大,接收点信号电平越低。

由于在短波波段的噪声是以外部噪声为主,而外部噪声——人为噪声.天线噪声等的噪声电平却随着频率的降低而增强,结果使信噪比变坏。

(3)一日之内适时改变工作频率。

由于电离层的电子密度随时变化,相应地,最佳工作频率也随时间变化,但电台的工作频率不可能随时变化,所以实际工作中通常选用两个或三个频率为该电路的工作频率,选用白天适用的频率称为“日频”,夜间适用的频率称为“夜频”。

2.短波天波传播的几个主要问题2.1衰落现象严重衰落现象是指接受点信号振幅忽大忽小,无次序不规则的变化现象。

衰落时,信号强度有几十倍到几百倍的变化。

通常衰落分为快衰落和慢衰落两种。

慢衰落的周期从几分钟到几小时甚至更长,是一种吸收型衰落。

主要由电离层电子密度及高度变化造成电离层吸收的变化而引起的。

克服慢衰落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在接收机中采用自动增益控制。

快衰落的周期在十分之几秒到几秒之间,是一种干涉型衰落,产生的原因是发射天线辐射的电波是由几条不同路径到达接收点的(即多径效应),由于电离层状态的随机变化,天波射线路径随之改变。

通信工程中的传播模型与信号衰减

通信工程中的传播模型与信号衰减
频率: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介质:不同介质对信号的衰减不同,如空气、水、土壤等 天气条件: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雪、大风等会影响信号传播,导致信号衰 减
信号衰减在通信工程中的影响
信号衰减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信号强度减弱: 信号衰减会导 致接收端的信 号强度减弱, 影响通信质量。
误码率增加: 信号衰减会增 加误码率,导 致通信错误率
网络规划:用于 评估网络覆盖范 围和信号质量
设备设计:用于 优化设备硬件设 计和软件算法
信号处理:用于 提高信号接收质 量和抗干扰能力
信号衰减的概念
信号衰减的定义
信号衰减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信号强度降低的现 象。
信号衰减的原因包括:距离、障碍物、多径效应、噪声等。
信号衰减的程度与传播距离、障碍物材质、多径效应等因素有关。
信号衰减是影响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 补偿和改善。
信号衰减的原因
距离:信号传播距离越远,衰减越大 介质:不同介质对信号的吸收和散射程度不同,导致衰减 频率: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多径效应: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产生多径效应,导致衰减
信号衰减的度量方式
波束赋形技术:通过调整 天线波束,提高信号传输 方向性和抗干扰能力
信道编码技术:通过优化 编码方案,提高信号传输 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信号压缩技术:通过压缩 信号数据,降低信号传输 的复杂度和功耗
网络优化技术:通过优化 网络拓扑和协议,提高信 号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通信网络中信号衰减的协同优化
研究背景:随着通信网络 的发展,信号衰减问题越 来越严重
未来通信工程中信号衰减的研 究方向
新材料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超材料:具有特殊电磁特性的 人工结构材料

短波天波传播损耗预测的计算机仿真

短波天波传播损耗预测的计算机仿真

短波天波传播损耗预测的计算机仿真攸阳;李书杰;姜志勇【摘要】以CCIR关于短波传播信道的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环境特点及地理信息,利用Matlab工具和数据库联合编程技术,实现了短波传播路径损耗预测的全程计算机化.给出了预测算法的计算机实现方法与仿真结果,并对仿真结果和影响信道传输特性的几种主要参数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讨论.研究结果可作为短波通信台站最优化设计、通信网络规划及通信部门的决策支持、宏观管理的依据.【期刊名称】《无线电工程》【年(卷),期】2010(040)001【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短波通信;信道模型;场强预测;Matlab【作者】攸阳;李书杰;姜志勇【作者单位】海军司令部通信部,北京100841;海军司令部通信部,北京100841;海军司令部通信部,北京1008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50 引言短波传播的基本方式有地波传播和天波传播2种。

受传输距离的限制,短波传播主要还是靠天波来实现的。

天波就是指从电离层反射或散射后回到地球表面的无线电波。

天波传播电离层反射信道属于时变色散信道,具有时间、频率和空间3种选择性的衰落,其模型主要是基于实测与经验(或修正经验)的统计预测模型。

国外相关机构开发了几种预测软件,如IONCAP、ICEPAC和PropMan等,但其核心技术是不公开的,目前国内在短波工程上仍沿用的是以查图查表手工计算为主的方法。

本文利用CCIR模型,结合我国环境特点及地理信息,利用Matlab与数据库的联合编程技术,实现了短波传播路径损耗预测的全程计算机化。

1 预测模型选择为了能够对短波传播线路进行预测和计算,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大会(ITU-R)即原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曾先后提出了3个独立的估算短波天波场强的方法,即基于报告252、报告252补编和报告894的方法。

本论文中采用的方法主要基于报告894方法。

报告894方法包括2部分:频率预测部分和场强计算部分。

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方法与模型

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方法与模型

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方法与模型李雪红;李法忠;韩龙;陈立军【摘要】目前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的研究仍然集中在对传输损耗的估算,而实际天波场强的估算还包括电波传播距离计算、天线方位水平方位角和水平方位增益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基于此,本研究以无线电传播理论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短波天波传播损耗计算模型、球面几何与天线理论,建立了一套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的方法与模型。

该模型能够对短波通信效能、短波通信干扰能力以及短波通信干扰效能进行评估,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Field strength estimation of HF sky-wave involves the calculation of radio wave propagation dis-tance, horizontal azimuth, horizontal azimuth gain and others, while currently most studies are merely fo-cu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transmission loss. In light of this, based on radio propagation theory,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xisting propagation-loss calculation model of HF sky-wave, spherics and antenna theory, a set of method and model for field strength estimation of HF sky-wave is established. This model could effectively evaluate HF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HF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jam-ming capability, and this is of fairly great application value.【期刊名称】《通信技术》【年(卷),期】2016(049)004【总页数】5页(P418-422)【关键词】天波;场强;传播损耗;天线增益【作者】李雪红;李法忠;韩龙;陈立军【作者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训练部,辽宁大连116018;北海舰队司令部军训处,山东青岛266071;装备研究院信息装备系,北京101400;92474部队64分队,海南三亚572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天波通信具有传播距离远,传输损耗小,通信质量不受收发双方间地质类型的影响等优点,因此成为短波通信的主要传播途径。

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损耗的预测模型

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损耗的预测模型

移动通信中 的一个基本问题就 是计算接收信号的 功率
Pr , 这是 为保证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所必须的。信号在 信道 中传输时总 是有衰减 的: 一方 面, 随 着电波传 播距离 的 增加, 由于球面波的自然扩散会引起衰减; 另 一方面, 周 围的 传播 环境包括各 种障碍物 等对电波的 吸收、散射、绕射或 反 射等作用也会使信号产生衰减。通常用传播损 耗来对电波通 过移动信道时的这种衰减特性进行度量 。
在 第二台计算机上 运行: “开始”→ “程序”→ “N or to n Gho st”→ “M ulticast Ser ver ”。在 SessionN ame 处输入多播 的 节目名 称, 这里 我们 输入 a. 然 后选 中 L oa d T o Clien; 在 Imag e 处 填 入 d: dbak. g ho; 选 择 Disk, 然 后 单 击 [ A cceptClient ] 按钮。
在移动通信的环境中, 传播损耗不仅和频率、距离有关, 还和收发天线的高度有关, 更和地形、地物有关。如何计算电 波传 播损耗, 必须在系 统设计前加 以预测, 这不仅 是模拟 蜂 窝网, 在当前更是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组网规划工作中 极为 重要的组成部分。
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模型
无线 电波在自由 空间中的 传播是电波 传播研 究中最 基 本、最简单的一种, 它是一种理想化的电波传 播方式, 在 这种 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不会产生反射、折射、绕 射、吸收和 散射 等现 象, 也就 是说, 电磁波的总 能量并没 有被上述 作用损 耗
摘 要: 在自由 空间电波 传播损耗模 型基础上, 基于微 小区内电 波传播新特 点, 给出 了电波传 播损耗的一 般预测 模型, 其特点是用最 小拐点距离 D 来统一反映天线高度 和系统工作频率对 电波传播损耗的影 响, 同时对 电波在传播过 程中经过的不同环境, 分别用不同的路径衰减指数 n 来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波的天波传播衰减预测模型2010-12-09 14:36:31 来源:维库开发网关键字:短波天波传播衰减预测模型ITU-R P.533-7建立短波天波传播衰减预测的计算模型,为保障短波通信电路的可靠性提供参考依据,建立的方法主要依据ITU-R P.533-7。

首先进行传播路径的判别,进而进行频率预测,最后建立传播衰减计算模型并与文献结果进行比对,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

频率预测部分摒弃了ITU-R P.533-7中的全球预测方法,采用了对我国来说较为准确的亚大方法。

天波是指经电离层反射而传播的波,亦称电离层波。

电离层是太阳辐射构成的,一年四季乃至每时每刻太阳照射的强弱都在变化,因此各地电离层的情况各有所异。

电离层的电离条件不断变化,使通过天波传播的短波信道并不稳定,它实质上是一种时变的色散信道。

短波信道的路径衰耗、时延散布、大气噪声和干扰等均随时间、地点、季节、昼夜以及频率的不同而不断地变化。

因此,在短波通信中,为了保障通信可靠性,有必要对每一个具体的通信电路进行天波频率及传播衰减的预测。

本文就是在ITU-R P.533-7推荐建议的基础上建立了短波天波传播衰减的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比对后进行了软件仿真实现。

1 天波传播路径的判别短波天波主要靠电离层的反射进行远距离的传播,电离层是分层的,其范围大约从地球表面上空50 km处一直延伸到2 000 km左右,按照电子浓度的分布情况,电离层通常分3层,由下向上分别称为D层、E层和F层。

白天,F层还可细分为F1层和F2层,F2层位于地面上空220 km以上,对短波通信起主要作用。

短波天波传播路径主要依靠E层及F2层的反射来确定。

在短波通信的收发点位置确定以后,依靠E层及F2层反射的最少跳数由式(1)确定。

2 传播路径上各反射点的频率预测欲建立可靠的短波通信,不能在短波频段内任意选择一个频率。

在给定距离和方向的路径上,在一定时间内短波通信只能用一个有限的频带,对于长时间的短波通信电路,通常需要几种频率以便在不同的时间内供选用。

当考虑了最主要的影响天波传播的传播条件后,可以对短波通信的工作频率加以预测。

由于天波传播条件随太阳黑子数目的多少而变化,因此可以把太阳黑子数作为短波传播的重要变化因素,以确定太阳黑子最大值及最小值条件下经E层和F2层传播的“极限频率曲线”。

极限频率曲线表示了经E层和F2层反射的频率在一天中24小时的变化曲线,用这些曲线可以确定正常传播条件下的最高可用工作频带(即MUF)。

工作频率的选择一般应不高于MUF,当依靠F2层反射时,最佳工作频率选择为0.85MUF,当依靠E层反射时,最佳工作频率选择为MUF,这是由于E层比较稳定。

2.1 E层最大可用频率预测E层最大可用频率按参考文献[1]提供的计算方法进行预测,其计算公式如下:2.2 F2层最大可用频率预测预测F2层的最大可用频率需要进行两个重要参数的预测,即F2层的临界频率f0F2及F2层3 000 km传输因子M(3 000)F2的预测,此两个参数的计算模型(对于我国一般采用亚大方法模型)的经验系数由电离层探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

F2层最大可用频率由下式确定:2.3 E层最大截止频率预测为了判断是依靠E层还是F2层传播,需进行E层最大截止频率的计算,当工作频率小于E层最大截止频率时,认为该频率因被E层截止而不存在F2层传播模式,E层最大截止频率的计算公式为:3 天波传播衰减的计算方法3.1 任意一条传播路径接收点场强计算如果认为短波系统是闭合传输系统,由发射机输出开始,到接收机输入结束,则线路总损耗为自由空间损耗、电离层损耗、地面反射损耗、高于MUF损耗、极区损耗及其他损耗构成。

(1)任意一条短波天波传播路径损耗计算表达式为:(2) 则任意一条短波天波传播路径的接收场强为:3.2 接收点多径合成场强计算各接收点的场强进行功率叠加, 可以计算求得等效的合成场强, 其计算公式为:3.3 传播衰减计算天波传播衰减的计算方法是用自由空间传播的信号场强减去接收点合成场强,即:4 结果比对为了验证模型计算的准确度,将本文的天波传播衰减计算软件与参考文献[4]中提供的结果进行了比对。

由于参考文献[4]中没有各路径的合成场强及总衰减的的数据,因此主要对计算过程中的主要数据进行比较,计算过程中各参数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如频率、各路径损耗计算结果的吻合,完全可以保障两者最终衰减计算结果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4]中列举的一条具体电路:发射点经纬度(112.78,35.08),接收点经纬度(113.99,33.08),时间为2004年5月11时,收发射天线增益3.373 7 dB,发射功率10 kW,工作频率选择7 MHz,太阳黑子数量40。

模型计算与文献比对的结果如表1所示。

由于工作频率7 MHz大于E层的遮蔽频率,所以电波穿透E层,依靠F2电离层来进行反射,故只对F2层各模式的损耗进行计算,模型计算与文献比对的结果如表2所示。

本文利用参考文献[2]建议标准对7 000 km以内的短波天波传播衰减建立了计算模型,模型仿真结果与参考文献[2]的计算结果较为一致。

天波计算过程表明,频率预测的准确度与电离层探测归纳的经验系数有着很大的关系。

另外,本文计算的衰减是相对于自由空间的衰减,如欲计算基本传输损耗,还要加上自由空间的损耗。

天线基本知识及应用无线传播损耗计算2011-04-10 21:33天线基本知识及应用--链路及空间无线传播损耗计算1 链路预算上行和下行链路都有自己的发射功率损耗和路径衰落。

在蜂窝通信中,为了确定有效覆盖范围,必须确定最大路径衰落、或其他限制因数。

在上行链路,从移动台到基站的限制因数是基站的接受灵敏度。

对下行链路来说,从基站到移动台的主要限制因数是基站的发射功率。

通过优化上下行之间的平衡关系,能够使小区覆盖半径内,有较好的通信质量。

一般是通过利用基站资源,改善网络中每个小区的链路平衡(上行或下行),从而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

最终也可以促使切换和呼叫建立期间,移动通话性能更好。

上下行链路平衡的计算。

对于实现双向通信的GSM系统来说,上下行链路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是保证在两个方向上具有同等的话务量和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也关系到小区的实际覆盖范围。

下行链路(DownLink)是指基站发,移动台接收的链路。

上行链路(UpLink)是指移动台发,基站接收的链路。

上下行链路平衡的算法如下:下行链路(用dB值表示):PinMS = PoutBTS - LduplBTS - LpBTS + GaBTS + Cori + GaMS + GdMS - LslantBTS - LPdown 式中:PinMS 为移动台接收到的功率;PoutBTS为BTS的输出功率;LduplBTS为合路器、双工器等的损耗;LpBTS为BTS的天线的馈缆、跳线、接头等损耗;GaBTS为基站发射天线的增益;Cori为基站天线的方向系数;GaMS为移动台接收天线的增益;GdMS为移动台接收天线的分集增益;LslantBTS为双极化天线的极化损耗;LPdown为下行路径损耗;上行链路(用dB值表示):PinBTS = PoutMS - LduplBTS - LpBTS + GaBTS + Cori + GaMS + GdBTS -LPup +[Gta] 式中:PinBTS为基站接收到的功率;PoutMS为移动台的输出功率;LduplBTS为合路器、双工器等的损耗;LpBTS为BTS的天线的馈缆、跳线、接头等损耗;GaBTS为基站接收天线的增益;Cori 为基站天线的方向系数;GaMS为移动台发射天线的增益;GdBTS为基站接收天线的分集增益;Gta为使用塔放的情况下,由此带来的增益;LPup为上行路径损耗。

根据互易定理,即对于任一移动台位置,上行路损等于下行路损,即:LPdown = LPup设系统余量为DL ,移动台的恶化量储备为DNMS ,基站的恶化量储备为DNBTS,移动台的接收机灵敏度为MSsense,基站的接收机灵敏度为BTSsense, Lother为其它损耗,如建筑物贯穿损耗、车内损耗、人体损耗等。

于是,对于覆盖区内任一点,应满足:PinMS - DL - DNMS - Lother >= MSsensePinBTS - DL - DNMS - Lother >= BTSsense上下行链路平衡的目的是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使得覆盖区边界上的点(离基站最远的点)满足:PinMS - DL - DNMS - Lother = MSsense于是,得到了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的计算公式:PoutBTS <= MSsense - BTSsense + PoutMS + GdBTS - GdMS + LslantBTS - Gta + DNMS - DNBTS2 各类损耗的确定◆ 建筑物的贯穿损耗建筑物的贯穿损耗是指电波通过建筑物的外层结构时所受到的衰减,它等于建筑物外与建筑物内的场强中值之差。

建筑物的贯穿损耗与建筑物的结构、门窗的种类和大小、楼层有很大关系。

贯穿损耗随楼层高度的变化,一般为-2dB/层,因此,一般都考虑一层(底层)的贯穿损耗。

下面是一组针对900MHz频段,综合国外测试结果的数据:--- 中等城市市区一般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物,贯穿损耗中值为10dB,标准偏差7.3dB;郊区同类建筑物,贯穿损耗中值为5.8dB,标准偏差8.7dB。

--- 大城市市区一般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物,贯穿损耗中值为18dB,标准偏差7.7dB;郊区同类建筑物,贯穿损耗中值为13.1dB,标准偏差9.5dB。

--- 大城市市区一金属壳体结构或特殊金属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贯穿损耗中值为27dB。

由于我国的城市环境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比国外同类名称要高8---10dB。

对于1800MHz,虽然其波长比900MHz短,贯穿能力更大,但绕射损耗更大。

因此,实际上,1800MHz 的建筑物的贯穿损耗比900MHz的要大。

GSM规范3.30中提到,城市环境中的建筑物的贯穿损耗一般为15dB,农村为10dB。

一般取比同类地区900MHz的贯穿损耗大5---10dB。

◆ 人体损耗对于手持机,当位于使用者的腰部和肩部时,接收的信号场强比天线离开人体几个波长时将分别降低4---7dB和1---2dB。

一般人体损耗设为3dB。

◆ 车内损耗金属结构的汽车带来的车内损耗不能忽视。

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人的一部分时间是在汽车中度过的。

一般车内损耗为8---10dB。

◆ 馈线损耗在GSM900中经常使用的是7/8″的馈线,在1000MHz的情况下,每100米的损耗是4.3dB;在2000MHz的情况下,每100米的损耗则为6.46dB,多了2.16个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