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

物多样性等方面。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评价
03
评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包括土地资源的可再生性、生态平
衡、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土地资源的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资源保护规划
根据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 需求和环境容量,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类型和布局。
通过制定保护措施和政策,保护土地 资源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维护生 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土地资源的利用需要遵循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根据土地的特性、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 考虑,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的利用还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土地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的流转与交易
土地资源的流转是指土地所有权的转移或使用权的转让。
利用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对土地 资源的数量、质量、权属、用途等进 行调查,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为土 地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土地资源监测
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手段,对土 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变化趋势等进行 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资源 利用中的问题。
土地资源评估与决策分析方法
土地资源价值评估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
contents
目录
• 土地资源管理概述 • 土地资源类型与利用 • 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 • 土地资源的评价与规划 •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土地资源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01 土地资源管理概述
土地资源的定义与特点
土地资源的定义
土地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土地,包括陆地和水域。
土地资源管理法规
土地管理法
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土地所有 权、使用权、流转等方面的基本制度。

《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Specialty Introduction课程编号:08075101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时数:16 学分数:1执笔者:审核人:修订日期:2008年6月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入学的专业导论课,为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方法。

并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并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生浓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内容1.土地和土地科学(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简介、土地科学简介、土地科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以及我国土地科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了解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属性,掌握土地的科学的学科体系以及与土地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2.土地资源学(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资源学简介、土地资源的研究简史及发展前景、我国土地资源介绍。

掌握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3.土地经济学(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

掌握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了解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4.土地利用规划学(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

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了解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5.土地法学与土地行政学(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法的渊源及其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土地产权制度;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

掌握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了解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6.地籍学(2学时)主要内容:地籍制度、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不动产登记。

掌握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了解地籍制度;理解不动产登记。

土地管理学教案

土地管理学教案

土地管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土地管理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2. 掌握土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理解土地资源的特点和管理的重要性;4. 能够分析和解决土地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土地管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1 土地管理学的定义和范畴1.2 土地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2. 土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1 土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2.1.1 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分类2.1.2 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价原理2.2 土地管理学的方法2.2.1 土地综合管理的方法与工具2.2.2 土地利用评价的方法与指标3. 土地资源的特点和管理3.1 土地资源的特点3.2 土地利用的目标和原则3.3 土地利用变更和整理4. 土地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4.1 集约化利用与节约型用地4.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管理4.3 土地利用变更与用地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介绍土地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利用规划和评价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讨论交流:组织小组讨论和学术研讨,分享和交流土地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土地管理学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土地管理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知识讲解:通过讲授,介绍土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利用规划和评价等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学术研讨,分享和交流土地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思路,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情况,进行平时评价。

2. 作业考核: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论文写作、实践报告等,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土地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

土地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
在土地市场运动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经济利 益关系的总和,我们用土地商品、地租、地价、 土地市场、土地金融、土地税收等来揭示这些关 系的特点和运动规律,并加以规范和调节。
土地经济学
3、调节人地关系、人人关系的土地经济制度
土地经济制度是指土地经济关系得以存在和运 行的体制和制度框架,包括土地所有制度、使用 制度和管理制度。反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要 求。
二、土地的特性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1、位置的固定性 2、面积有限性 3、质量的差异性或异质性 4、功能永久性
土地经济学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 1、供给的稀缺性 2、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 3、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4、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土地经济学
第二节 土地的功能和分类 一、土地的功能 1、承载功能 2、生产功能 3、资源功能 二、土地的分类
土地经济学
三、土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2、土地经济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之一 3、土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 4、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 5、房地产经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土地经济学
第三节 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土地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土地的概念和特性 一、土地的概念 (一)土地的横向范围(空间范围) 1、土地即土壤,是陆地上覆盖土壤的部分。 2、土地是陆地或陆地的表层,不包括陆地的水面。 3、土地即地球的陆地及其水面。 4、土地即地球表面,包括地球的陆地部分和海洋部分。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

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4,20(14)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路振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北京100192)摘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全国大部分省区市高校都设有学科点,并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该专业特色各不相同。

该文分析了该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校;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4-133-03Development Overview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Major in China′s UniversitiesLu Zhenhua(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Media College,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 University,Beijing100192,China)Abstract: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as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after a long time of development,have a subject in most provinces of China's universities,and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types of universities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gions.This paper analysed the main problems that exist today,and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building.Key words:Land resource management;Universitie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1历史沿革建国初期,出于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与规划引导的考虑,一些农业类高校开设了相应的土地规划利用专业,也就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前身。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笔记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笔记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1.1 土地与土地利用- 土地:地球表面的物理空间,包括土壤、水体、植被、气候等自然要素。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也是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 土地利用:人类对土地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包括农业、工业、居住、交通、娱乐等。

土地利用方式直接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1.2 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设计和安排。

规划是一种系统性的思考和决策过程,旨在实现特定目标并达成预期的结果。

-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土地利用规划是通过对土地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1.3 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少;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 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农业用地占主导地位,但城市化进程加速,非农用地需求增加;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同时,土地开发过度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1.4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任务: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包括制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和原则,确定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制定土地利用的总量和强度,制定土地利用的管制措施。

- 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包括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预测土地利用的需求和供给,制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和原则,确定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制定土地利用的总量和强度,制定土地利用的管制措施。

此外,土地利用规划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城乡规划等因素,以确保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1.5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 体系: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导论自从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全国第一个“土地管理”本科专业,并于1988年成立土地管理系。

目前形成了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MPA(专业方向)以及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最早批准设立的博士点之一。

本专业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例如《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等,还有“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

土地资源管理是综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区域学等诸多学科,用来解决土地规划与利用的一门综合学科。

城市里每一寸土地的开发、利用都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诸多利益关系协调和规范的结果。

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城市必须合理地发挥应有的各种功能。

作为城市功能的一种载体,城市里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如何规划和利用影响巨大,是大家密切关注的问题。

本专业主要有土地制度、土地利用规划、不动产产权产籍管理与土地信息系统、不动产估价与市场、土地经济等五个研究方向。

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马克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及相关领域内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本专业领域具体工作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开设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公共财政学》《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行政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不动产估价》《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等课程。

一个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第一章土地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土地经济学导论
源利用:是指土地资源在国民经 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具体包括土地 资源的勘察、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资源 利用的规划与计划、土地集约利用、土 地区位利用、土地规模经济及土地可持 续利用等方面的经济问题。所研究的是 人与土地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
(二)土地财产制度
土地财产制度:是指土地财产的权属制 度,具体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 以及土地国家管理制度的建立、演变及 其实施等方面的问题。所研究的是土地 利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 题。
推荐教材
毕宝德主编,《土地经济学》,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黄贤金、张安录主编,《土地经济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3。
刘书楷,《土地经济学》,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2000。
评分标准
平时成绩:40%(出勤率、课堂表现10%, 课下作业30%);期末考试60%。
C1:行政办公用地
U2:交通设施用地
C2:商业金融业用地
U3:邮电设施用地
M-工业用地
C3:文化娱乐用地
U4: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W-仓储用地 T-对外交通用地
C4:体育用地 C5:医疗卫生用地 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U5: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 U6:殡葬设施用地 U9: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S-道路广场用地
菜地1150 特殊用地2060 可调整养殖水面1551
坑塘水面1540 城市1360 城市2010
可调整其他园地1251
农村道路1530 天然草地1410
水厂 B村 养鸡场 变电站 A村
4.8 27.58 25.7 14.57 0.24
0.23 7.24 219.46 0.3

2023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书目
1. 《土地资源学》邱海洋著
2. 《土地资源管理概论》赵国君、祖湘等编著
3. 《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胡学文、程协兵编著
4. 《土地资源经济学》宋庆龄、郭大红、郭兴华编著
5. 《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张晓慧、王东方编著
6. 《集约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资源管理》张国华等编著
7. 《土地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吕登国、徐华瑶编著
8.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郑光、邓天玲编著
9.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与实践》王志成、李兰等编著
10. 《土地资源管理学》江小勇、胡承绪编著
11. 《土地智能信息管理》杨云龙著
12. 《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郑光、高宇彪等编著
13.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刘鹏、李红英、姚为民编著
14. 《土地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钱德帅等编著
15. 《土地资源规划与利用》刘德武、赵建琴编著
16. 《土地资源科学导论》杨宏源著
17. 《土地利用与规划》熊泰林等编著
18. 《土地资源管理与决策》叶明、程浙林编著
19. 《土地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吴立新、张枝芳编著
20. 《土地资源科技管理》王成彪著。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土地:由地球陆地及其水面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并综合了人类正反面活动结果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特性(1)自然特性①位置固定型②面积有限性:土地的面积具有不可再生性,面积有限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③质量差异性:由于土地自身的条件(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以及光照和相应的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土地的较大质量差异性。

④功能永久性(2)经济特性:是人类在土地自然特性基础上长期利用土地的过程中产生的①供给的稀缺性②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③报酬递减的可能性④利用后果的社会性3.土地的功能承载、生育、资源、生态、财产和资产4.土地的分类2007年:分为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2017年:分为12个一级类、73个二级类第二章:土地利用概述1.土地利用: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以及价值、信息的交流和转换。

同时又是个经济问题,并且内涵是动态的。

2.土地利用的内容(1)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和统计(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3)编制土地利用规划(4)土地开发(5)土地保护3.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利用程度分析: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改造程度,以及土地收到人为影响的变化程度(2)利用结构分析:可以了解土地利用是否与需求结构相吻合,了解现有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否与土地的自然性状相适应。

(3)利用效益分析在农业上,用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经济作物产量、水果产量等。

对城镇土地,所看重的是单位土地面积带来的收益(利润/纯收益)。

除经济效益外,还要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土地开发:广义的土地开发是指对尚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清理、整治,使之可投入使用,包括把无法利用的土地加以改造,然后投入利用的活动;也包括对农业用地进行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后,使之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活动(也就是非农业土地开发)。

狭义的土地开发即土地开垦,是指把适宜耕作的生荒地开垦为耕地种植农作物的过程。

土地科学导论 第二章 土地资源学

土地科学导论 第二章 土地资源学

第二节 土地资源学的主要知识体系
(一)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就是运用土地资源学知识,借助测 绘制图等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 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规律和相互 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国 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等服务。 土地资源调查大致可以分为土地条件调查(土地 质量状况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两种。
土地与土地资源是有区别的:土地的范畴要宽于土地 资源,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是指在 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 利用的那部分土地,强调其具有资源利用价值。
土地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从发展运动的 角度辨证地看,有些现在看来毫无用处的土地,在未 来的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中,可能成为非常有用的资源。 因此,土地与土地资源两个概念在通常情况下没必要 具体区分,可以等同看待。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土地资源研究取得了很大的 进展。
20世纪90年代,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在我国广泛开展,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也逐步完善。
2003年正式颁布《农用地分等规程》、《农用 地定级规程》和《农用地估价规程》,推进了 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价的开展。
2005年以来,以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 面展开,2006年底已完成国家和省级规划修编 的重大专题研究,这些成果突出了土地利用战 略、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优化区域与城乡土 地利用、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等新理念、 新方向,使我国传统型土地利用规划逐渐向资 源节约型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转型。
土地资源生态伦理体现了一个重要思想,即要把人的行为准 则和道德规范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扩张到人与自然生 态关系的领域。

土地资源管理资料-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大纲(南农)

土地资源管理资料-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大纲(南农)

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土地利用规划学是着重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合理组织这一特殊矛盾的综合性学科。

土地利用规划学中包括经济、自然和技术三方面的内容,是以经济为主导,自然是基础,技术是手段,是一门运用众多学科知识,以解决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土地这种复杂问题的综合学科。

本学科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内容和方法,学会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各种生物产品的需求,以及土地的自然、经济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科学的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安排各业土地利用。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为学生学习专业的其它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任务和内容、体系和程序、理论和原则;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人口、土地需求量预测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方法,了解土地保护、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整治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重点掌握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原则、对象、程序和技术要点;另外,对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内容以及规划的方法和实施也要有所了解。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篇土地利用规划总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土地与土地利用一、土地的概念二、土地的功能三、土地的特性四、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化五、土地利用的概念六、土地利用系统的特征、结构和功能习题要点: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功能、土地的特性、土地利用的概念第二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一、规划的概念二、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三、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习题要点: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一、我国土地资源概况二、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习题要点:我国土地资源概况、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习题要点: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内容第五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二、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习题要点: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土地利用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难点是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任务和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了解土地利用的一般工作程序,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对象。

国土资源学第一章 绪论

国土资源学第一章  绪论

国土资源管理导论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人口众多,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将长期受制于资源的短缺。

现实中的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利用造成的浪费和破坏,资源的短缺、退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日趋严重。

因此,加强我国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研究,显得日趋重要和紧迫。

1998年由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组建而成的国土资源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土资源相对统一的管理体制已开始形成,同时也为实现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了体制保障。

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教育,树立国情意识,珍惜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国土资源;另一方面要求我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资源的调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措施,增强资源的保障能力。

第一章绪论我国国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在世界位居第三,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

但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数的29%,人均占有的耕地、草地、林地分别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3%、42%和26%。

中国现有长达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和长达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领海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

第一节国土及国土资源的概念一、国土国土是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

包括国家的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土和上空。

它是由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组成的物质实体,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或资源、国民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或环境。

狭义国土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政治地域概念。

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疆域,属于空间的范畴。

领土通常指一个国家的陆地部分(包括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和它的地下层。

领海指沿海国家根据其地理位置特点、经济发展和国防的需要,自行确定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主要涵
盖以下内容:
1. 土地资源概论,介绍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特征、分布和
利用现状,以及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2. 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
用结构调整规划等内容,重点介绍土地利用规划的原理、方法和实
施过程。

3. 土地资源评价,介绍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
应用,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等内容。

4. 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主要包括土地资源保护政策、土地利
用权制度、土地整治与复垦、土地环境保护等内容,重点介绍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管理措施。

5. 土地经济与政策,介绍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相关的土地政策、土地法律法规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6. 土地信息系统,介绍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信息采集、处理、分
析和应用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内容。

7.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土地资源
管理中的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涵盖了土地资源概论、土地
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土地经济与政策、土地信息系统和土地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土
地资源的综合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土地资源学》导论

《土地资源学》导论

02
土地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土地资源的类型
农业用地
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等,用于种植农作物、 养殖业和林业生产。
建设用地
包括城乡居民点、工矿、交通等用地,用于各 类建设项目的实施。
生态用地
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用 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
1 2
3
纬度地带性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不同纬度地区的热量和水分条 件不同,导致土地资源的分布呈现纬度地带性规律。
《土地资源学》导论
$number {01}
目 录
• 土地资源学概述 • 土地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 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 •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土地资源学概述
土地资源的定义与特点
土地资源的定义
土地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 用的土地,包括陆地和水域。
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资源具有地域性、有限性、 多样性和可变性等特点,这些特 点决定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 价值。
土地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01
土地资源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理学、环境科学、经济 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02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形成、分布、数量、质
量、评价、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
经度地带性
由于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纬度带内,从东向 西的水分和热量条件逐渐变化,导致土地资源的分布呈现经 度地带性规律。
垂直地带性
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候和植被等条件逐渐变化 ,导致土地资源的分布呈现垂直地带性规律。
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农业用地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情况介绍
发展前景
• 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 问题。比如在房地产方面,房地产开发企 业大量涌现,对加快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起 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总 量过多、结构不尽合理、竞争无序等问题, 这就需要专门的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 来解决。
• 从业面非常宽
• 可以到政府机关(例如国土资源部门)、事 业单位(例如土地勘测等)农业管理部门 等)、研究机构、大中专院校、房地产开发 经营等,主要看你自身的能力和学习的状 况。
• ①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
第三节土地管理的内涵与原则
• 一、土地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一)土地管理的概念 土地管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国家通
过立法机构将意志表示规范化并用法律的 形式固定下来,国家管理机关即各级人民 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来保证法律法规的贯 彻执行,从而达到实现土地管理国家职能 的目的。
• 土地管理的概念可以这样描述,国家综合 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为 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 织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控制等综合性活动。其本质是对土 地的行政管理。这一概念包括6个方面的含 义:
• (二)土地概念的区分 1.土地与土壤 土壤,是指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
松表层。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 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 立的自然体。土壤与土地的区分,可以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 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 (2)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是肥力, 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 (3)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风 化壳的疏松表层。而土地是由地上层、地 表层和地下层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
过程中维持了土地的功能,才能实现永续 利用。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 (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3)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4)土地增值性。 (5)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 土地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属性。人类在利用土地的 过程中,总是要反映出一定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 的某种生产关系,包括占有、使用、支配和收益 的关系。
2.土地与国土 国土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
间,包括领土、领空和领海。从内涵上看, 国土包括资源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
• 3.土地与景观 土壤、风化壳、大陆沉积物、潜水和地表
水、植被、近地表大气及物理化学作用彼 此紧密联系的综合体称为景观。大气候和 地理地质条件的统一是景观的基本特征。 它与土地的最大区别主要在于它只考虑自 然地理因素的作用,而极少考虑社会经济 因素的“综合体”的影响。
• 土地的占有、使用关系在任何时候都是构成社 会土地关系的基础,进而反映社会经济性质。土 地的这种社会属性,既反映了进行土地分配和再 分配的客观必然性,也是进行土地产权管理、调 整土地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节 土地资源构成及特点
• 一、土地资源构成及分布 (一)按地形特征分类 (1)平原。 (2)盆地。(3)丘陵 (4)高
第一节 土地的概念和特性
一、土地的概念和特性 一、土地的概念
(一)土地的定义.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
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 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 种活动结果。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土地是综合体。土地的性质和用途取决 于全部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而不取决于 任何一个单独的要素。 (2)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人类活动可以引起 土地有关组成要素的性质变化,从而影响 土地的性质和用途的变化。 (3)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 体。 (4)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陆地是突 出于海洋面上的部分,包括内陆水域、海 洋滩涂。 (5)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地,也包括经过人类开发、改造过的土地,两者 都能够被人们当作财产予以占有。
从法律上看,地产不仅包括土地自然体,而 且包括土地权利(如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 地产和土地,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在商品经济 中地产是特定的土地。土地不一定完全是地产, 而地产必然属于土地。
• 地产最重要特性是其商品属性,具有 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像其它商品一 样进行交换。但在我国,这种交换是 在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前提 下,对使用权的经营,即土地使用权 的出让、转让、租赁、抵押等。
• 4.土地与土地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来
源。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 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一般说来, 土地资源是指经过人们投入,从土地上得 到收益的土地,即产生了价值的土 地。 “资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 5.土地与地产 地产是指作为财产的土地,其中既包括纯自然土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导论
人才培养方案介绍
•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简介:土地资源管理是管 理学的一部分,是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一 门社会科学。它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经济 管理理论和新的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对 土地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
• 由于土地资源的多样化,有的学校,特别 是一些财经、经贸类的学校,土地资源管 理专业还有细分到各种方向的专业。例如 有的学校设有房地产方向的专业,主要研 究房地产用地资源和房地产开发的环节。
• 二、土地的特性 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自然属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 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方面表现的特性。
•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只有在利用
原 (5)山地
• (二)按用途分类 耕地 、 园地 、 林地 、 牧草地、居民点 及工矿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 二、土地资源特点 (1)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 (2)后备土地资源有限。 (3)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于平地。 (4)农地分布不均匀。 (5)森林覆盖率低。 (6)土地质量较差。 (7)水土资源不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