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保证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保证制度为保证汽车维修质量,维护企业与客户的合法权益,深化企业汽车维修质量体系管理,根据交通部第28号令《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制定了本厂汽车维修竣工出厂质量保证制度。
一.汽车维修质量保证期或行驶里程1.汽车大修,总成大修竣工出厂后的保修期为3个月或行驶10000公里。
2.汽车二级维护竣工出厂后的保修期为10天或行驶1000公里。
3.汽车一级维护竣工出厂后的保修里程为500公里。
二.汽车返修在厂车日1.发动机、车身、车架返修车日不超过5天(除于难配件的订购时间).2.底盘返修在厂车日不超过3天.3.小修、调校在厂车日不超过一天。
三.竣工出厂汽车在保修期内的质量问题的处理原则1.因维修质量未达到技术标准造成的质量事故,其直接经济损失由本厂负责.2.属于维修过失或外购材料,配件质量不佳造成的故障或损失,由本厂负责返修,并负责全部工料费。
3.属于原车旧件利用而造成的故障或损坏,本厂按要求及时修复,收取适当的配件和附料费,工事费从优.如果本厂要求更换有问题的原车配件,而托修方不同意更换,造成的故障或损坏,由托修方负责,收费按正常标准来收取.4.属于使用不当,维护不善,明知车辆有问题而不及时通报本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问题的扩大造成的故障、损坏,应由托修方自己负责。
四.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理管理领导小组,完善进厂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责任制度,健全汽车维修记录档案.2.聘请专业技术总监督、检验员、维修技工,定期进行技能升级培训;购置相应的维修、检测设备,定期校验。
3、实行竣工验收质量检定合格证管理体系。
按汽车维修工艺过程分类。
汽车维修质量按汽车维修工艺过程可分为以下五类:(1)进厂检验。
进厂检验是对运行车辆进行外部测试和交接.必要时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路试以验证报修项目的准确性。
进厂送修车辆交接检验的目的在于填写双方认可的车辆交接清单,办理交接手续,承修方通过对送修车辆的外观和行驶检查,制订修理计划。
汽车维修质量保证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保证制度一、总则1.1 本制度旨在确保汽车维修质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汽车维修服务网点。
1.3 我公司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汽车维修质量。
二、维修质量管理2.1 我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维修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维修质量计划、维修质量控制、维修质量改进等。
2.2 我公司应根据车辆故障情况,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确保维修质量。
2.3 我公司应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2.4 我公司应定期对维修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5 我公司应建立健全维修质量检测制度,对维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维修质量。
三、维修质量保证3.1 我公司应对竣工出厂的车辆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质量保证期从车辆竣工出厂或签发竣工出厂合格证之日起开始计算。
3.2 质量保证期按以下规定执行:a、汽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整车修理或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车辆行驶20000公里或者100日;b、摩托车整车修理或者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摩托车行驶7000公里或者80日;c、其他机动车整车修理或者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机动车行驶6000公里或者60日;以上质量保证期中行驶里程和日期指标,以先达到者为准。
3.3 质量保证期内,因维修质量原因造成机动车无法正常使用进厂返修的车辆,免返修工料。
3.4 我公司应建立健全客户档案,对客户反映的维修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和处理,确保客户权益。
四、维修质量控制4.1 我公司应建立维修质量控制流程,对维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4.2 我公司应加强对维修材料的质量管理,确保维修材料质量。
4.3 我公司应定期对维修质量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五、维修质量改进5.1 我公司应根据维修质量控制结果,制定维修质量改进计划,并进行实施。
5.2 我公司应鼓励员工提出维修质量改进建议,对提出有效改进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
汽车维修出厂检验制度模版
汽车维修出厂检验制度模版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汽车维修出厂检验的工作流程和要求,确保维修质量符合标准,车辆安全可靠。
所有维修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以保障客户的权益和提升企业形象。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汽车维修企业及其技术人员,在进行汽车维修出厂检验时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三、检验前准备1. 确认维修任务:根据维修工单和车辆现状,明确维修任务和范围。
2. 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确保检验工具和设备完好、齐全,并进行标定和校验。
3. 准备相关文件资料:包括车辆维修记录、技术手册、维修标准等。
四、检验流程1. 外观检验:a. 检查车身外观缺陷,如刮痕、凹陷等。
b. 检查车窗、灯具、反光镜等是否正常。
c. 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和胎压是否符合标准。
2. 内饰检验:a. 检查座椅、仪表盘等是否完好,并操作各项功能。
b. 检查空调、音响等设备是否正常运作。
3. 动力系统检验:a. 检查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包括启动、怠速、加速等。
b. 检查变速器和离合器是否顺畅,并测试换挡时的动作。
c. 检查刹车系统是否灵敏可靠。
4. 悬挂系统检验:a. 检查减震器、悬挂弹簧等是否正常。
b. 检查转向系统的灵敏度和回正性。
5. 电器系统检验:a. 检查电瓶是否正常充电,电气系统是否正常运作。
b. 检查车灯、喇叭、雨刷器等是否正常。
五、检验记录与报告1. 检验记录:对每个检验项目的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签名确认。
2. 检验报告:综合各项检验结果,生成出厂检验报告,包括车辆维修情况和建议维护措施。
六、质量管理与改进1. 质量管理:对出厂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2. 改进措施:根据检验结果和客户反馈,不断提升维修工作质量,完善制度和流程。
七、制度执行监督1. 监督机制:设立检验质量监督人员,定期对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和抽查。
2. 处罚制度:对违反本制度的人员进行纪律处分,严肃处理。
八、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汽车维修企业所有,并受法律和相关规定的约束。
4S店车辆维修检验制度
维修质量检验规范及考核方案
三级质检检验规范
在维修过程中,维修技师应严格遵循“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质量缺陷 的原则,重视修理的质量,采用上下道工序互检的方式并严格执行三级质检检验 制度。
1、第一级检验,维修技师的个人自检。维修技师在完成修理后及后续整理 工作后进行。自检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维修工单的作业内容,逐项检查是否达 到技术标准。自检完毕,维修技师在维修工单技师栏填写自己名字。
3、第三级检验,质检人员的终检。质检员在班组二级检验合格后,再对车 辆的维修质量进行终检,必要时路试,同时对完工车辆的清洁状况进行检查;做 好最终检验记录,并签字。对二级维护、总成大修和整车修理的,应按照《机动 车维修合格证管理制度》规定,开具汽车修峻出厂合格证,并向客户解释合格证 保修条例。重要、安全性能的修理、返修等,应优先检验。
个月返修/返工台次>5%,资质降级,如下一季度没有改善,给予劝
退。
返修/返工台次≤ 3%
2%
1%
0%
现金奖励
50
100
150
300
返修:质检员终检出来的维修工单所列未修复合格的项目的重复维修。
返工:质检合格完毕,交车后客户反映的重现故障重复维修。
2、 内部返修扣除该车维修班组的提成工时及服务顾问的提成,该车的 提成工时的 10%作为质检员的奖励。内部返修造成的相关损失如因 安装不当造成的,由该维修班组承担进价 100%,技术总监承担 10 %(教育培训不足);如因 JAC 配件品质不良造成的,由保修员负 责向 JAC 索赔,不计入返修考核;如因市场采购配件品质不良造成 的,相关损失由配件负责并补返修的处理。三级检验(最终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质检人员应当做 好记录,并把不合格车辆返回原承修班组重新维修,告知检验发现的问题和做好 “检验不合格的标识”即为内部返修标注,对于终检的不合格车辆,经维修后应 当重新检验。
车辆维护、检验、报废管理制度范本
车辆维护、检验、报废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车辆的数量和使用频率的增加,车辆维护、检验和报废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车辆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减少损耗和事故发生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车辆维护、检验和报废管理制度范本,以供参考。
二、管理目标1. 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2. 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3. 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职工的安全;4. 确保车辆维护、检验和报废的合规性。
三、管理职责1. 车队管理员/维修主管负责制定车辆维护、检验和报废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2. 驾驶员负责日常的车辆保养和维护工作,包括清洁、加油、检查液位、检查轮胎等;3. 车辆维修人员负责处理车辆维修事宜,并编制维修保养记录;4. 企业领导负责对车辆维护、检验和报废工作的监督,确保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维护管理1. 定期保养1.1 每辆车辆需要定期进行保养,保养周期为XXXX公里;1.2 保养包括对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进行检查和维修;1.3 保养要求驾驶员在指定时间内将车辆送至指定维修点进行保养。
2. 日常维护2.1 驾驶员在每日班次开始前,需要对车辆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车身是否有磕碰、玻璃是否完好等;2.2 驾驶员需要定期检查车辆的液位,包括机油、冷却液、刹车液等;2.3 驾驶员需要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保持合适的胎压。
3. 保养记录3.1 维修主管需要对每次保养进行记录,包括保养日期、里程数、维修内容等;3.2 保养记录需要存档,并定期进行归档。
五、检验管理1. 年度安全检验1.1 每年车辆需要进行一次安全检验,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1.2 安全检验包括对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1.3 安全检验合格的车辆才能继续使用,不合格的车辆需要进行维修或报废。
2. 临时检验2.1 车辆在遭受较大磕碰或事故后,需要进行临时检验,以确保安全性能;2.2 临时检验需要在维修完成后及时进行。
2024年车辆维护、检查、报废管理制度(2篇)
2024年车辆维护、检查、报废管理制度____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增加,车辆维护、检查、报废管理制度将变得更加重要和全面。
针对这一趋势,下面将详细介绍未来的车辆维护、检查、报废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车辆维护管理制度1.1 定期维护为了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将制定统一的车辆维护计划,要求车主定期进行车辆维护。
不同类型车辆的维护周期将根据其使用情况和技术特点进行调整,以确保车辆的性能和寿命。
1.2 维修记录车主在进行车辆维护时,将需要在专门的维修记录系统上记录维修项目、费用和日期等信息。
这将有助于车主对车辆维护情况进行跟踪和管理,同时也方便监管机构对车辆维修情况进行监管。
1.3 维护标准为了保证车辆维护的质量和效果,将制定一系列的维护标准,包括维修技术要求、使用零部件的规范和质量标准等。
车主在进行维护时必须遵守这些标准,否则将追究相应的责任。
二、车辆检查管理制度2.1 定期检查除了定期维护外,车主还需要定期进行车辆检查,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检查项目将包括车辆的外观、内部设施、悬挂系统、刹车系统等。
检查的周期和项目将根据车辆的类型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2.2 检查合格标识对于经过检查合格的车辆,将发放相应的检查合格标识,以证明车辆的安全性和符合相关要求。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必须悬挂检查合格标识,否则将被认定为不合格车辆,禁止上路行驶。
2.3 检查机构评估车辆检查将由政府授权的检查机构进行,其评估结果将成为车辆安全性和合规性的重要依据。
检查机构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并向车主提供相应的检查报告。
三、车辆报废管理制度3.1 报废年限为了控制车辆的使用寿命和确保交通安全,将对不同类型的车辆制定相应的报废年限。
在达到报废年限后,车辆将由车主进行报废处理,不得再上路行驶。
同时,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车主对老旧车辆进行更换。
3.2 报废标准报废车辆必须符合相关报废标准,包括车辆的各项基本性能指标、污染排放标准和安全性能等。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2019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20号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2019年修正)正文:----------------------------------------------------------------------------------------------------------------------------------------------------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2005年6月24日交通部发布根据2015年8月8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4月19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9年6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维护机动车维修市场秩序,保护机动车维修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机动车运行安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促进机动车维修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机动车维修经营,是指以维持或者恢复机动车技术状况和正常功能,延长机动车使用寿命为作业任务所进行的维护、修理以及维修救援等相关经营活动。
第三条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优质服务,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维修质量主体责任。
第四条机动车维修管理,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锁或者垄断机动车维修市场。
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
除汽车生产厂家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维修经营者。
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集约化、专业化、连锁经营,促进机动车维修业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鼓励推广应用机动车维修环保、节能、不解体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救援、维修服务网络化建设,提高机动车维修行业整体素质,满足社会需要。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1.进厂检验维修车辆进厂后,检验员应记录驾驶员对车况的反映和报修项目,查阅车辆技术档案,了解车辆技术状况,检查车辆整车装备情况,然后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的要求择项进行维修前的检测,确定附加作业项目,并把检验、检测的结果填写在检验签证单上,未经检验签证的车辆,作业人员应拒绝作业。
2. 过程检验在维修作业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实行维修工自检、班组内部互检及厂检验员专检相结合的办法。
过程检验的主要内容是零件磨损、变形、裂纹情况;配合间隙大小;有调整要求的调整数据;重要螺栓螺母扭矩。
对涉及转向、制动等安全部件更须严格的检查。
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部件,应进行修复、更换,以确保过程作业的质量.过程检验的数据由检验员在检验签证单上完整记录,未经过程检验签证的车辆,厂检验员有权拒绝进行竣工检验。
3. 竣工检验竣工检验由检验员专职进行。
必须严格按《汽车二级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条件》逐项进行检验签证,必要时进行路试。
竣工检验的结果应逐一填写在检验签证单上,未经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不得送检测站检测,不得出厂。
4.检验标准:(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2)《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3)《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5)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合格证的适用(一)机动车整车大修、总成大修、二级维护车辆,经竣工检验合格,由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按规定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二)机动车小修(含发动机、车身、电器系统及自动变速器维修专项修理小修车辆)经竣工检验合格,由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按照规定签发《机动车小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三)机动车维修企业可以使用计算机打印《机动车小修竣工出厂合格证》);计算机打印的合格证式样应向所在地区县运输管理部门备案。
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引言概述: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是为了确保机动车维修行业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维修服务,保障车辆安全运行,防止维修质量问题引发交通事故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监管机制。
该制度涉及了机动车维修的各个环节,包括维修人员的资质要求、维修设备和工具的要求、维修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要求以及维修质量的评估与监督等。
本文将从维修人员的资质要求、维修设备和工具的要求、维修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要求、维修质量的评估与监督以及制度的总结等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正文内容:一、维修人员的资质要求1.维修技术培训和认证制度建立维修技术培训和认证制度,要求维修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试认证。
培训内容包括机动车维修技术、安全操作规范、环保要求等。
考试认证能够确保维修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
2.维修人员岗位任职条件规定维修人员的年龄、学历、从业经验等基本条件。
对于特定类型的机动车维修,要求维修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经验。
3.培训和考核机制建立维修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机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维修设备和工具的要求1.设备和工具的购置和更新要求维修企业购置适用于不同类型机动车维修的设备和工具。
定期检查设备和工具的状况,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要求维修企业定期更新设备和工具,适应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
2.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保养要求维修企业建立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和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要求维修企业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保养。
3.设备和工具的标准化管理建立设备和工具的标准化管理制度,统一规定设备和工具的规格、型号和使用方法。
提供标准化的设备和工具给参与维修的企业,确保维修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维修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要求1.采购渠道和供应商管理要求维修企业建立健全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其提供的维修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1.进厂检验维修车辆进厂后,检验员应记录驾驶员对车况的反映和报修项目,查阅车辆技术档案,了解车辆技术状况,检查车辆整车装备情况,然后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的要求择项进行维修前的检测,确定附加作业项目,并把检验、检测的结果填写在检验签证单上,未经检验签证的车辆,作业人员应拒绝作业。
2. 过程检验在维修作业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实行维修工自检、班组内部互检及厂检验员专检相结合的办法。
过程检验的主要内容是零件磨损、变形、裂纹情况;配合间隙大小;有调整要求的调整数据;重要螺栓螺母扭矩。
对涉及转向、制动等安全部件更须严格的检查。
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部件,应进行修复、更换,以确保过程作业的质量.过程检验的数据由检验员在检验签证单上完整记录,未经过程检验签证的车辆,厂检验员有权拒绝进行竣工检验。
3. 竣工检验竣工检验由检验员专职进行。
必须严格按《汽车二级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条件》逐项进行检验签证,必要时进行路试。
竣工检验的结果应逐一填写在检验签证单上,未经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不得送检测站检测,不得出厂。
4.检验标准:(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2)《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3)《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5)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合格证的适用(一)机动车整车大修、总成大修、二级维护车辆,经竣工检验合格,由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按规定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二)机动车小修(含发动机、车身、电器系统及自动变速器维修专项修理小修车辆)经竣工检验合格,由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按照规定签发《机动车小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三)机动车维修企业可以使用计算机打印《机动车小修竣工出厂合格证》);计算机打印的合格证式样应向所在地区县运输管理部门备案。
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一、目的和意义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是为了确保维修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汽车维修企业的服务水平和信誉度而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
通过实施竣工检验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维修质量问题,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汽车维修业务的企业和个人。
包括各类汽车维修企业、汽车修理店、汽车美容店等。
三、检验内容汽车维修竣工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查:检查车辆的外观状况,包括车身、车架、零部件等是否有损伤、变形、漏漆、脱落等现象。
2. 发动机检查:检查发动机的运转情况,包括启动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平稳、排放是否符合标准等。
3. 底盘检查:检查车辆底盘的状况,包括悬挂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是否有异常响声、泄漏、磨损等现象。
4. 电气系统检查:检查车辆的电气系统,包括照明、信号、仪表、发电机等是否正常工作。
5. 安全性能检查:检查车辆的安全性能,包括安全带、气囊、刹车灯、转向灯等是否正常。
6. 道路测试:对车辆进行道路测试,检查车辆的行驶性能、操控性能、制动性能等。
四、检验程序1. 维修竣工后,维修企业应先进行自检,确保维修项目全部完成,维修质量符合要求。
2. 维修企业应填写《汽车维修竣工检验表》,逐项记录检验结果。
3. 维修企业应指定检验员对车辆进行竣工检验,检验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4. 检验员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车辆的维修质量符合标准。
5. 检验员在《汽车维修竣工检验表》上签字,确认车辆维修竣工。
6. 维修企业将《汽车维修竣工检验表》交给车主,车主有权对车辆进行复检。
7. 车主对车辆复检合格后,维修企业应出具《汽车维修竣工证明》。
五、检验要求1. 维修企业应建立健全检验制度,确保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2. 检验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检验工作。
3. 检验工作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生产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有很大的增加。
为了满足人们对安全、舒适、环保和节能等诸方面的需要,在汽车产品中日益广泛地采用了各种先进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更是在汽车上得以充分的发挥,当代的汽车已成为多种高新技术综合集成的载体。
汽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汽车维修技术的进步。
汽车维修是一种恢复汽车完好技术性能(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或称服务)。
汽车维修质量的优劣,主要体现在是否通过维修作业使汽车原有技术性能得到恢复,并符合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要确保汽车维修质量,必须通过刘·汽车维修生产全过程、对影响竣工质量的各项作业及各个技术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没有全面的质量控制,就没有技术质量的保障。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是在汽车维修生产全过程中具体实施汽车维修质量控制的一项技术工作。
它要求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质。
面对汽车发展中的高新技术,要有能力利用必要的专用仪器、设备,采用先进的测试方法,对汽车有关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并综合分析测试结果,去评定汽车维修后的技术状况,确定是否符合规定的竣工出厂技术条件的要求。
根据维修质量检验的工作性质,可划分为汽车维修进行检验、零件分类检验、过程检验、竣工出厂检验和质量评定检验等。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水平,是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维修技术的进步、检测手段的更新而不断发展和提高的。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是为保证和提高汽车维修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协调、控制、检验、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的总称。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是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是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基础。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体系又是做好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根本保证。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定义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是指采用一定的检验测试手段和检查方法,测定汽车维修过程中和维修后(含整车、总成、零件、工序等)的质量特性,然后将测定的结果同规定的汽车维修质量评定参数标准相比较,从而对汽车维修质量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一、质量检验
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整车修理、总成修理、二级维护时应进行维修前进厂诊断检验、维修过程检验和竣工质量检验。
1、进厂诊断检验:是指由进厂检验人员或业务接待人员在机动车维修进厂时的诊断检验。
主要通过聆听车主主诉,询问车主故障现象,对车辆进行诊断检验,确定进厂维修项目和附加作业项目,制定维护和修理方案。
2、维修过程检验:是指由主修人或检验人员在机动车维修作业过程中,对承修项目进行的检验。
主要包括维修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检测诊断及相关项目的检验。
3、竣工质量检验:是指维修竣工车辆在交车出厂前,由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进行的竣工质量检验。
主要包括对维修项目的竣工质量检验,以及相关项目的竣工质量检测。
二、有关要求
1、机动车维修企业应配备与其所承修车型相适应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检测设备及量具、机工具。
2、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应符合维修工艺流程及检验规范要求,质量检验可采取人工检验及仪器检测方法。
3、质量检验的各项技术参数指标,应满足原设计技术标准的要求;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机动车维修竣工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要求。
4、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整车修理、总成修理、二级维护时,应分别填写机动车维修进厂、过程和竣工质量检验记录单。
5、机动车维修企业使用的机动车维修进厂、过程和竣工质量检验记录单,国家、省、市有统一要求,按要求使用。
没有统一要求,可自行设计印制,并将检验记录单式样向所在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