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练习(含答案).pdf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5 七律·长征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5 七律·长征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在原野上___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__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______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________。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
呼吸摇曳凝视察看我在原野上___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__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______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写花的作用的句子。
(3)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中写外界关注花的句子。
【答案】(1)摇曳;呼吸;察看;凝视(2)我在原野上___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__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
(3)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______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________。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摇曳、呼吸、察看、凝视(2)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3)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读《丁香结》,回答文后问题。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
在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部编版语文上册六年级《七律长征》课后精练(有答案)
《七律长征》一、根据拼音写生字.ténɡ细浪铁suǒ悬yá峭壁大dù河二、填空题1.读诗句,完成下列练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腾细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泥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A.这两句是《七律·长征》的颈联.B.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2.查字典填空.“崖”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索”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感悟长征之难与红军之勇(1)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这是“面”的描写,然后选取了五个“点”,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根据提示加以概括.攀(五岭)越(_______)渡(_______)夺(_______)翻(_______)(2)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_______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军过后尽开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择题1.读诗句,选一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暖”字暗示了红军战士()后的欢快心情.A.抢渡大渡河B.巧渡金沙江C.飞夺泸定桥(2)从“寒”字可以体会到()A.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B.天气十分寒冷,连铁索也寒光闪闪,使人感到很冷.2.下列诗句朗读节要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五岭透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3.下面词语中的“尽”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尽”意思相同的是( ). A.尽显B.取之不尽C.山穷水尽D.尽心尽力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七律长征》是一首词,“七律”是词牌名,“长征”是题目.B.《七律长征》是一首词,“长征”是词牌名,“七律”是题目.C.《七律长征》是一首诗,“七律”是体裁,“长征”是题目.D.《七律长征》是一首诗,“七律”是题目,“长征”是体裁.四、信息匹配1.选择合适的汉字填入括号,组成词语.渡度踱(____)步(_____)江温(_____)崖涯岸律津建天(____)纪(_____)创(_____)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逶.(wēi wěi)________迤磅.(bàng páng)________礴乌蒙.(méng měng)________ 岷.(mín mǐn)________山3.花落谁家(选词填空).(1)侵略者最终(_______)落得失败的下场.(2)姐妹俩性格(_______)不同.(3)他一向准时到校,这次迟到是(_______)的.(4)没想到小红在这次讲演比赛中(_______)获得一等奖.(5)敌人居高临下,(_______)更容易发现我们.五、诗词曲鉴赏阅读诗歌,完成练习.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将诗歌补充完整.2.这首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B.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D.从“尽开颜”中可以感受到红军翻越雪山后的喜悦心情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请你参照例子,概括诗歌内容,并完成练习.A腾越五岭 B疾跨乌蒙 C ___________ D __________ E喜踏岷山②这五幅“征难图”中,我最喜欢____(填序号),因为_______________.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毛泽东的这首《七律·长征》洋溢着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无不体现这种精神,发挥你的想象,写一个片断描写,表现红军战士趟细浪、走泥丸时的精神风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根据拼音写生字.腾索崖渡二、填空题1.翻腾的细小波浪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B2.Y ya 山崖悬崖糸(十) 4(8)索道求索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金沙江泸定桥岷山喜悦尽开颜4.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气势雄伟壮观. 高耸入云的山崖. 露出笑脸,笑逐颜开.三、选择题1.B A2.C3.A4.C四、信息匹配1.踱渡度岸崖涯津律建2.wēi páng méng mín3.必然截然偶然竟然显然五、诗词曲鉴赏1.万水千山只等闲大渡桥横铁索寒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C4.巧渡金沙飞夺泸定 E 我从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越过氓山之后,曙光在前,胜利在望的喜悦心情5.好.“云崖”着重体现了山崖之高,有高耸入云之感,用以突出长征之路的艰险,“悬崖”就显得普通了,从意境上说“云崖”更好.六、书面表达五岭和乌蒙山连绵不绝,巍峨高耸,红军队伍如一条弯曲的长龙盘绕在大山之间.战士们虽然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但是每个人依然精神抖擞,精神奕奕,大家高唱着军歌,互相搀扶着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每个人仿佛都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一切的艰难险阻在这一刻仿佛都成了微不足道的细浪和泥丸.。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同步练习课时达标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同步练习课时达标练习(含答案)一、读拼音,写汉字。
二、多音字组词冲:chōng________ 绷:běng________ 弹:dàn________chòng________ bēng________ tán________三、比一比,组词语。
咛________狠________状________拧________恨________壮________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进犯——________依托——________ 眺望——________屹立——________ 坚强不屈——________全神贯注——________五、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有:()①班长马宝玉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终身跳下深谷。
②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③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六、下面画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日寇(kòu)希冀(yì)副手(fù)石榴(liu)B.炸弹(dàn)抡拳(lún)连贯(gàn)棋盘(qí)C.冰雹(báo)屈服(qū)崎岖(qū)豪迈(mài)七、我能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马宝玉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A.放任,不加拘束B.放C.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2)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地,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A.板着B.强忍住C.拉紧八、下列词语可以形容《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壮士表现的一组是()。
A.同仇敌忾励精图治中流砥柱B.大义凛然前仆后继力挽狂澜C.披荆斩棘众志成城奋发图强D.舍生取义临危不惧气壮山河九、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 课《七律·长征》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七律·长征》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字词,并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古代名画《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展卷观赏,人随景移,引人入胜。
那景色或江水翻腾,或山峦逶迤.(yí y ǐ),或yún yá()竞秀。
画中不仅有气势磅.(bàng páng)礴之景,还有渔歌唱晚、dù()口垂钓的闲情逸趣,这幅画不愧是传世精品。
二、词语理解。
1.“金沙水拍云崖暖”中“云崖”的意思是。
与“悬崖”相比,“云崖”更能体现出。
2.“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只等闲”的意思是。
“万水千山”的意思是,这里的“万”“千”都是虚指,形容很多。
下面词语中也含有数字,其中不是表示虚指的是()。
A.烟花三月B.一日千里C.十全十美D.百炼成钢三、品读诗句,深入感悟。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于句中的一“暖”一“寒”,下面理解正确的有()(多选)A.从“暖”和“寒”可以看出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次战役是在不同季节发生的,从侧面反映出红军长征历时之长。
B.一“暖”一“寒”不仅写出了当时的天气情况,还写出了人们的心理感受。
C.作者将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感觉进行对比,突出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D.“暖”字形象地概括出巧渡金沙江后热烈沸腾的景象和战士们喜悦的心情;“寒”字形象地写出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艰苦激烈、惊心动魄。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从诗句中的“逶迤”“磅礴”等词语,我感受到山的。
作者把五岭山脉、乌蒙山分别比作和,写出了山的。
这样写的好处是,诗句的意思是。
从诗句中我感受到红军战士精神。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句是围绕一个“”字来展开的,从中我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翻过岷山时的喜悦心情,耳边仿佛听到了红军战士在欢呼:“。
”四、回顾诗歌,完成练习。
1.下面是对朗读这首诗歌的理解,其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读“五岭逶迤”“乌蒙磅礴”时要突岀五岭山脉的绵延不绝、乌蒙山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不怕困难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5 七律·长征 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5 七律·长征课时1一、读拼音,写词语。
wǔ lǐnɡ ní wán pánɡ bó yǘn yá tiě suǒ()()()()()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诗句。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
共八句、四联,其中第二联,第三联对仗(对偶)。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中的“腾细浪”写水,“走泥丸”写山,都采用夸张手法。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写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
D.《长征》写于1935年10月,作者是毛泽东。
四、给下列诗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填空。
1.《长征》是一首律诗,作者是,写于1935年10月,即。
2.作者不仅是一位家、家,还是一位伟大的。
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在途中战胜的过程,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精神。
3.“三军过后尽开颜”中三军古代指:后来通常用“三军”指。
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的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分别有。
六、写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时2一、课文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金沙水拍,大渡桥横。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
1.先将诗句补充完整。
2.诗句中用“细浪”来比喻;用“泥丸”来比喻。
这两个比喻句歌颂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3.诗句中“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
“暖”字表达了红军“寒”字表现了。
4.诗句中告诉我们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前的最后一个难关是:;“”一词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的喜悦之情。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看拼音,写词语。
wēi yípáng bótiěsuǒníwán hán lěnɡmín shān2.下面字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逶.(wěi)迤腾飞青藤B.磅.(páng)礴天涯悬崖C.岷.(mín)山温渡度河D.七律.(lù)铁索等闲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水千山只等闲..(平常)B.五岭逶迤..腾细浪(曲折绵延)C.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人云的山崖)D.三军过后尽开颜...(都开始变了脸色)4.下列选项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岭/逶迤/腾/细浪B.乌蒙/磅礴/走泥丸C.金沙水/拍云/崖暖D.大渡/桥横/铁索寒5.“万水千山”一词中“万”“千”都是虚指,下面加点的字不是表示虚指的是()A.一.日千.里B.烟花三.月C.百.炼成钢D.十.全十.美6.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今日长缨在手D.一唱雄鸡天下白。
7.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尽”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二、阅读提升巧渡金沙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
它穿行在川滇(diān)边界的深山峡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
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峡谷,招致全军覆灭的危险。
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标既不是贵阳,也不是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
就在红军抵达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测试题含答案
第5课七律长征--测试题含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wēi yí páng bó tiě suǒ
ní wán hán lěnɡ mín shān
二、选择题
1.下面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七律(lù)等闲(xián)更新(gēng)B.云崖(ái)铁锁(suǒ)逶迤(yí)C.长征(zhēng)笑颜(yán)磅礴(páng)D.蒙骗(méng)岷山(mǐn)乌蒙(méng)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比喻对偶夸张 B.对偶夸张拟人
C.夸张拟人借代 D.借代比喻对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七律长征》是一首词,“七律”是词牌名,“长征”是题目。
B.《七律长征》是一首词,“长征”是词牌名,“七律”是题目。
C.《七律长征》是一首诗,“七律”是体裁,“长征”是题目。
D.《七律长征》是一首诗,“七律”是题目,“长征”是体裁。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 课《七律·长征》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七律·长征》课后作业及答案1.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逶.迤(wēi wěi)磅.礴(bàng páng)岷.山(mǐn mín)乌蒙.(m ěng méng)2.选字填空。
【崖涯】悬()峭壁天()海角【度渡】泥船()河()日如年3.给下面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1)万水千山只等闲..() A.平常 B.空闲 C.无端,平白地(2)乌蒙磅礴走.泥丸() A.通过 B.跑 C.滚动(3)大渡桥横铁索寒.() A.冷 B.影射形势的严峻 C.穷困4.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面诗句中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恰当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下面词语中的“尽”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尽”意思相同的是()。
A.尽显B.取之不尽C.山穷水尽D.尽心尽力(3)这首诗中“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
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是诗人伟大的胸怀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
下面的句子都以“山”为描写对象,其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山好像有几十万年的生命。
B.这山好像比那山高。
C.这山要把天刺破了。
D.这山像个大葫芦。
5.读诗句,完成练习。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腾细浪”是指;“走泥丸”是指。
诗句表现了红军战士。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这两句诗列举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个典型战役:巧渡和飞夺。
②诗句中“暖”和“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暖”字表达了。
“寒”字使我们体会到了。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检测(精编 含答案)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检测一、我能看拼音写词语,并能选择下面词语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用“√”表示出来)wēi yípáng bóníwán wūméng远征难(nán lán)五岭(lǐn lǐng)腾细浪(tén téng)乌蒙(mén méng)水拍(pāi pò)桥横(héng hén)云崖暖(luǎn nuǎn)尽开颜(jìn jìng)岷山(mián mín)二、我能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
三、我能根据课文填空。
1.《长征》是一首_____律诗,作者是_____,写于1935年10月,即_____。
2.“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概述了红军不怕长征中遇的任何艰难困苦。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绘了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战斗,具体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四、我能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①完毕②全部用出③都,全1.尽开颜()2.用尽力气()3.尽力()开:①通,使用②表示分开或扩展③举行④发动,操纵1.开动脑筋()2.开运动会()3.开路先锋()4.尽开颜()等:①平常②级位,程度的分别③待,候1.等车()2.只等闲()3.一等奖()五、我能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配套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二)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现在,母亲这双残破的布鞋,张着口,对她说话。她听着听着,突然缩着肩膀,抖抖索索地哭了起来,在满室荧荧的灯火中,在满屋沉沉的寂静里, 她愈哭愈大声,哭声把原本凝固成团的空气也击碎了。就在这时,一双柔软的手臂,温暖地揽住了她的肩膀。
⑩现在,每当有人和阿斐谈起她的奋斗历程,阿斐总不忘和别人说起这布鞋的故事……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才把父亲扶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位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着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C.万水千山只等闲。 等闲:寻常,平常。
D.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军:海,陆,空三军,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D.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4.根据课文内容选下联。(填字母)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配套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wēiyípángbódàdùqiáo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同步练习课时达标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同步练习课时达标练习(含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mín shān yún yátiěsuǒdùhéhán lěnɡsuŏqiúwēi yíyuǎn zhēng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蛮横.(héng hèng)磅.礴(pánɡbànɡ)灾难.(nán nàn)尽.管(jǐn jìn)乌蒙.(mén ménɡ)五岭.(lǐn lǐng)三、比一比,再组词闲()睹()暖()丸()闭()堵()缓()执()四、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快──()爱──()闲──()暖──()输──()宽──()五、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六、句型转换1.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芳草为我优美的舞姿鼓掌。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我能默写《长律·长征》并能用“/”画出这首诗的节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课内精彩阅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人教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习题(课后练习)
秋季(上学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击着 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大渡河上的泸定 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给人温暖的感觉。
B.“暖”字暗示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后的心情;从“寒”字可以 体会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秋季(上学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4. 理解下面词句的意思,作选择。
(1)“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里的“长城”喻
指( B )
A. 万里长城。
B.抗日前线。
这两句词( B )
A. 表达了一定要登上长城的决心。
B. 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革
命前线的英雄本色。
秋季(上学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秋季(上学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1. 对比之美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
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 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B. 这两句诗承接首联“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万水”两个字, 直言环境恶劣。 C.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 雄气概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毛泽东 1935年10月)
秋季(上学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1. 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清平乐(lè •
y√uè)
屈• 指(q√ū qǔ)
长缨(yīn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5.七律·长征(课后作业试题)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金沙江
大渡河
长征
万水千山只等闲
缺衣少食
忍饥挨饿
不怕
只等闲
五岭
乌蒙
大渡桥横铁索寒
只等闲 何时缚住苍龙
金沙水拍云崖暖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 今日长缨在手
① ④
第二单元
5.七律·长征
六年级上册(作业课件)
崖 ①渡度 Nhomakorabea② 渡
绳索 度
A C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起伏绵延的五岭,就像是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就像是脚下 滚动的小泥球。
B
比喻 A
B
夸张
B A
逶迤 细浪
磅礴 泥丸
选文见《全品学练考》P13
5 七律长征 练习试题(含答案)
21.寻常,平常指道路曲折、绵延起伏气势雄伟
22.岭山岭铃铃铛浪海浪朗朗读磅磅礴傍傍晚
23.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磅礴走泥丸
24.水山般无奈不得已古长青
25.例文:
我佩服的一个人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令我佩服的人。有老师、同学、叔叔、阿姨。其中我最佩服的还是我们班的一名同学。
20.“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三、填空题
2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9.根据注音书写词语
wēi yí________páng bó________
10.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4、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11.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七律长征》是一首词,“七律”是词牌名,“长征”是题目。
B.《七律长征》是一首词,“长征”是词牌名,“七律”是题目。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一课一练(含答案).pdf
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1.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 ,解释词语。
茫茫:
。
津津有味:
。
3.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寒冷──( ) 坚定──( )
4.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什么?
答案:
一、云崖 渡船 铁索 岷山 二、困难 难民 蒙圈 蒙蒙细雨 蒙古 磅秤 磅礴 尽头 尽管 三、1. ② 2. ① 3. ① 4. ② 5. ③ 6. ② 四、 1、毛泽东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寒冷和饥 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刘英同志一边走 一边问战士 你们说 世界什么东西 最甜 什么东西最香 大家纷纷说 白糖最甜 米饭最香 有的边说边咂着 嘴,好象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刘英同志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
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 咽起来。
江清月近人
五、1.词牌名 词题
2.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3.稻花的香气 丰收 4.A 5.《宿建德江》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忧愁,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则表达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 的热爱之情。 六、1.(1)B (2)B (3)B 2.(1)凉月如眉挂柳湾。 (2)半夜鲤鱼来上滩。 3.(1)√ (2)× (3)√ (4)√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6、五岭 乌蒙 金沙江 大渡河 岷山 五、 1.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 你们说, 世界什么东西最甜? 什么东西最香?” 大家纷纷说:“ 白糖最甜 , 米饭最香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 长征》精品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长征》精品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达标1.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wēi yí páng bó wū méng2.请查阅字典,给下列加粗的出现在课文注释中的字注音。
(4分)绵亘()大庾岭()萌渚岭()都庞岭()3.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千难万险,跨越千山万水,面对这样艰苦卓绝、极其艰险的远征,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请用诗中的词语回答:(4分)4.有人认为《七律长征》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比较整齐的句式也为我们描绘几幅“征难图”。
注意:不要和老师讲的一样,写好以后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还可以让老师给你们修改修改。
(16分)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4分)()A.比喻对偶夸张B.对偶夸张拟人C.夸张拟人借代D.借代比喻对偶6.毛泽东同志在《七律长征》中用“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诗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的山写得微不足道;而在同样是写长征的《十六字令三首》一词中,毛泽东同志却又把山写得十分高大险峻,高得“离天三尺三”。
这是为什么?试谈谈你的看法。
(10分)7.律诗每两句一联,共四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和颈联是必须讲究对仗的,请按示例完成对后两句诗的对仗分析。
(6分)五岭名词逶迤形容词腾动词细浪名词乌蒙名词磅礴形容词走动词泥丸名词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8.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都是在1935年5月,且巧渡金沙江在月初,飞夺泸定桥在月底,照理月底时天气应更暖一些,为什么作者在诗中却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请你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10分)二、能力提升。
1.《七律长征》这首诗运用艺术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课练-七律·长征(含答案)
类文阅读-5 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解释词语。
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翻地覆:2.诗句中的“霸王”指的是。
3.这首诗的前四句着重于,后四句主要是,颈联是全诗的。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形容变化巨大。
2.项羽3.叙事议论主旨和灵魂4.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沁园春”是,“长沙”是。
2.用“”画出诗句中“看”到的景色。
3.解释诗句。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参考答案】 1.词牌名标题2.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3.可曾记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4.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上阕从岳麓山、湘江、天空、水底选取实景,远近结合,动静映照,用文字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下阕通过对战友和战斗生活的回忆和追述,以及不惧怕当时的大军阀敢于反抗,表现了在革命运动中也可以激流勇进,完成革命,主宰中华大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目录一.生字组词: (2)二.多音字: (2)三.形近字: (2)四.注解: (3)主题思想: (3)鉴赏: (3)第1课时同步练习 (6)第2课时同步练习 (7)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课内字词总结一.生字组词:崖:云崖山崖石崖悬崖峭壁悬崖勒马渡:渡江渡河横渡渡口远渡重洋二.多音字:磅:páng磅礴bàng磅秤尽:jìn尽力jǐn尽管三.形近字:崖(山崖)涯(天涯)渡(渡河)度(度假)四.注解: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③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一段。
④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⑤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
川肃两省交界处。
⑥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⑦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七律·长征》主题思想与鉴赏主题思想:本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绘,热情地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鉴赏:1、首联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
2、绵延不断的五岭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却只是小小的“细浪”“泥丸”。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无所畏惧、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
3、“暖”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4、尾联的“更喜”和首联的“不怕”前后呼应,强化了主题,表现了红军战士无比喜悦的心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课后习题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2020-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长征》》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5七律·长征字词模块一、把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逶迤..(w____ y____) 岷.山(m____)磅礴..(____ánɡ____ó)二、查字典。
“崖”字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可以组成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渡度( )假( )河程( )高( ) 摆( ) ( )口句子模块四、品析诗句。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腾细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泥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这两句诗列举了长征途中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战役。
(2)诗句中一“暖”一“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字使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五、(一)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诗的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 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三、阅读探究、写作 9.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长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山”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显得高峻雄奇,抒写的是勇于克服困难的凌云壮志。 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说说这首诗中作者是怎样写山的,抒发 了怎样的情怀。
4.在《七律 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5.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 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7.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 诗。
小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课时《七律•长征》习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
逶迤:
磅礴:
开颜:
2.夸张的巧用,是这首诗显著特点之一。“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 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不仅 仅是技巧,更是诗人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 请你选出下面以“山”为描写对象,夸张正确的一句( )
8.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充分显示了红 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山,形象地 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峻岭。
A.这山好像有几十万年的生命 B.这山好像比那山高
C.这山要把天刺破了
D.这山像个大葫芦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 为“云崖”。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参考答案
1.等闲:寻常,平常。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开颜:欢悦。 2.C 3.好。“云”更加形象,写出了山崖高耸入云的特点 4.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 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 尽/开颜。 5.红军不怕远征难 6.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勇抢大渡(飞夺泸定)、喜踏岷山 只要贴合文意,言之成理就行。 7.抒情 七律 8.C 9.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长征:中央红军主力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从江西瑞金、云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沿着五岭的北坡西进,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一九三五年五月初,巧渡金沙江, 月底,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一九三五年九月中,越过岷山,攻占腊子口, 十月到达陕北根据地,完成了震惊中外的战略大转移。 10. 诗的三、四句写山,以山势陡峭峰峦起伏的五岭、乌蒙为代表,形象地 概括了红军经过的无数的崇山峻岭。它们一个绵延不断,一个巍峨高大,但它们 在红军眼里不过是小小的“细浪”“泥丸”。这样有意缩小视觉比例(这也是夸 张),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的英雄气概,突出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