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习题

合集下载

统计习题及答案

统计习题及答案

统计第一章习题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基础。

2.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3. 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4.总体是_________。

按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数,总体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________和_______,按表现是否相同分为_____和______两种。

6.统计指标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7.变量根据其取值是否连续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2.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

A.统计活动 B.统计学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3.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A统计学B统计工作C统计资料D统计分析和预测4.()是统计的基础职能。

A.管理功能B.咨询功能C.信息功能D.监督功能5.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 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企业数D.利润额7.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产品产量B.商品销售额C.人口出生数D.职工人数8. 下列各项中属于价值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B.职工人数C.森林面积D.失业率9.某企业2006年的利润额为800万元,这个指标是()。

A.时期指标并实物指标B.时点指标并实物指标C.时期指标并价值指标D.时点指标并价值指标10.在相邻两位整数之间可插入无限小数的变量是()。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1、简述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

2、简述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什么是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什么特点?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社会经济统计和职能有那些?6、统计活动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关系如何?7、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8、什么是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的种类。

9、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变量的种类。

什么是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如何判断?10、什么是统计指标?指标有哪些特点?指标有那些主要分类?(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11、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为什么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更重要?(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整理方法、调查方法、分析方法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和 96分,则成绩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4、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A、20个工业企业B、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D、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5、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B、总体特征的C、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D、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为了了解某市高等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该市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其中某一高等学校有学生5285人,教师950人,该校最大系有师生780,其中教师120人,正、副教授36人,占教师总数的19.3%,上述数值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练习题适用层次:专升本培养类型:经管类第一章绪论一、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名称的是()。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 D.数理统计学派2.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3.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4.统计的总体性特点表现在()。

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5.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所有不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D.总体各单位具有所有不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6.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

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7.一个总体单位()。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8.某班5个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分、75分、80分、86分和90分,这五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指标值 D.标志值9.职工调查中,职工的“工资”是(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10.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

A.学生人数 B.设备台数 C.学校数 D.零件的尺寸11.优等品数量、产品的废品率、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成本和流动资金余额五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其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品质指标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13.研究某市国有工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统计学》习题集和答案

《统计学》习题集和答案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7.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8.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9.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10.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的总体特征是(a)a.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b.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c.数量性、社会性、工具性d.数量性、同质性、差异性2.当一所学校的所有学生都是一个整体时,学生的平均年龄是(d)a.数量分数B.质量指数C.质量分数d.数量指数3、某商店有职工50人,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就是(b)a.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b.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c.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d.对50项指标数值求平均数4、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75分,则其中的变量为(b)a.某学生b.某门课成绩c.75分d.某学生的成绩5、连续型变量可以(a)a、它是无限分割的,不能一个接一个地列出B.按一定顺序一一列出C.不按一定顺序一一列出D.逐个列出6。

统计指标(a)a.都是可量的b.不都是可量的c、不具有综合特征D.具有综合特征但无法测量7。

当了解一个地区的员工情况时,统计指标是(c)a.该地区的企业B.该地区的每位员工c.该地区职工工资总额d.某企业人数1000人8、对统计指标来说,(d)a、其中,数量指数通过数量标志进行汇总。

B.其中,质量指标由质量标志汇总c.既有数量标志汇总而成的,也有品质标志汇总而成的d.是根据指标汇总而成的9.将某一地区的所有商品视为一个整体,每个商店都是整体单位,那么该地区所有商品的零售额是(a)a.数量指数B.质量分数C.质量指数D.数量分数10。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现象的数量方面B.统计学的规律和方法C.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D.现象的规律和方法12、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性是指(c)a、统计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不能单独使用。

B.在统计指标体系中,将具体指标分开是没有意义的c.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大于其所属各指标的具体功能d.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不小于其所属各指标的简单加总13、统计指标体系内各指标之间相互关联,因此(d)a.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b.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推算关系c.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d、所有指标必须在逻辑上或数量上相关。

统计学习题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A )。

A.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B.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C.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D.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2.标志是指( A )。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3.一个统计总体(C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4.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的特征不同可分为( B )。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5.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D)。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C.某一高等学校D. 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6.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C)。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备7.有200个公司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200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个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个公司C.200个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200个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8.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A)A.性别B.年龄C.商品价格D.工业企业的总产值9.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C)。

A.标志B.变量C.指标D.标志值10.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B)。

A.标志B.标志值C.指标D.变量11.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1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A )。

A.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D.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13.下面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D)。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第一章序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_____。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质与量两个方面D、各个方面2、以下哪点不是统计总体的特征____。

A、社会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差异性答案:1是B;2是A3、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是_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抽象性D、总体的同质性4、以下哪个是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_____。

A、大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广泛性答案:3是A;4是B5、抽查5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分别是75分、80分、85分、89分、93分。

这5个数字是____。

A、标志值B、标志C、变量D、指标答案:A6、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单位是_。

A、每个工业企业B、每台设备C、每台工业生产设备D、每台已安装设备7、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是___。

A、所有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所有工业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答案:6是C;7是C8、下列哪个是连续变量___。

A、工厂数B、人数C、净产值D、设备数9、研究某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时,统计总体应确定为____。

A、该市全体职工B、该市全部职工家庭C、该市每个职工家庭D、该市全部居民家庭答案:8是C;9是B10、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____。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价格D、民族11、一个统计总体____。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答案:10是D;11是C12、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____。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最指标D、质量指标13、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____。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答案:12是B;13是D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的特点包括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可变性D、不变性E、综合性2、下列哪些是数量标志____。

统计学习题与答案

统计学习题与答案

单选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D)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统计指标的特点是(A)A.大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3.对无限总体进行调查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通常采用(A )A. 抽样调查B.全面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4.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C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5.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D )A、大于100%B、小于100%C、不等于100%D、等于100%6.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60以下,第二组为60~70,第三组为70~80,第四组为80以上,则数据(A )A、70在第三组B、60在第一组C、80在第三组D、70在第二组7.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B)A.商品销售额B.商品库存额C.商品库存量D.职工人数8.反映同类事物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对比结果的综合指标称为(C)A.动态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9.计划规定商品销售额较去年增长3%,实际增长5%,则商品销售额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的算式为(B)A.5%/3%B.105%/103%C.3%/5%D.103%/105%10.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C )A.都固定在基期B.都固定在报告期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采用基期报告期交叉11.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的阶段有(D)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决策B.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预测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12.总量指标一般表现为(C)A.平均数B.相对数C.绝对数D.指数13.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C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14.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5.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B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年龄分组C、工人按性质分组D、工人按民族分组16.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A )A、85在第三组B、75在第一组C、95在第三组D、85在第二组17.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B)A.工人出勤率B.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C.每百元产值利税额D.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18.某地区2007年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5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为(A)A.5个/千人B.0.5千人/个C.200个/人D.0.2个/千人19、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2010年4%,则2010年该地区粮食的环比增长速度为(C )A、5%B、3%C、104%D、96%多选1.统计有着重要作用,统计是(ACE)A.社会认识的一种有力武器B.制定计划,实行宏观调控的基础C.制定政策的依据D.经济管理的手段E.科学研究的工具2.统计表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ACE )A.调查表B.简单分组表C.整理表D.复合分组表E.分析表3.编制组距数列时,组限的确定(BD )A、最小组的下限应大于最小变量值B、最小组的下限应略小于最小变量值C、最大组的上限应小于最大变量值D 、最小组的下限应略小于最小变量值E 、最小组的显现和最大组的上限应分别等于最小和最大变量值4.常用的相对指标有(ABCDE )A.动态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与比例相对指标E.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5.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DE ) A. n X ∑ B. ∑∑f xf C. ∑∑f f X D. ∑∑m x m 1 E. ∑xn 1 6.标志变异指标有(ABCD )A.变异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E.相关系数7.从统计指标表现的形式看,动态数列可分为以下几种(ABC )A.总量指标动态数列B.相对指标动态数列C. 平均指标动态数列D.时期指标动态数列E.时点指标动态数列8.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BC )A.产品产量指数B.播种面积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成本指数E.物价指数9.按组织方式不同,抽样调查有(ABCD )A.纯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E.不重复抽样和重复抽样10.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CD )A.确定性变量B.随机性变量C.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E.常数11.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E )A.目的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联系性原则D.可比性原则E.统一性原则12.下列分组属于品质标志分组的有(BCD )A.按工资分组B.按职业分组C.按产业分租D.按地区分组E.按人均收入分组13.某地区2007年新出生人口数为60万人,这一数值为(AC )A.时期数B.时点数C.绝对数D.相对数E.平均数14.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ACE ) A 3121x x x x n n ⋅⋯⋅⋅⋅- B n x x x x n n ⋅⋅⋯⋅-⋅121C 122121-⋅⋅⋯⋅-⋅n x x x x n n D ∑∏f f x E n x ∏15.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BCDE )A.农产品产量总指数B.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C.某种工业产品成本总指数D.全部商品批发价格指数E.职工工资水平指数16.常用的相对指标有(ABCDE )A.动态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与比例相对指标E.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1.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统计学 练习题附答案

统计学 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 D )。

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2.如果峰度系数k>3,表明该组数据是( A )。

A.尖峰分布B.扁平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分布3.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B )。

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理学院4.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该班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 A)。

A.64.5和78.5B.67.5和71.5C.64.5和71.5D.64.5和67.5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6.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B )。

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

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平均差8.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

A.标准差不同B.方差不同C.数据个数不同D.计量单位不同9.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C )。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识总量指标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识单位指标10.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 C )。

A.计划完成成都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11.2003年全国男性人口数为66556万人,2002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5948.9亿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03617.7亿元。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习题集第⼀章练习题⼀、名词解释总体单位标志变量⼆、简答题1、简述统计的含义。

2、统计研究的⼯作阶段有哪些?3、指标和标志有哪些区别、联系?三、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的⼤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调查。

()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4、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有性质都相同。

()5、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平或⼯作质量,⼆者都不能⽤数值表⽰。

()四、选择题1、⼀个统计总体()。

A、只有⼀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有⼀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2、对某城市⼯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普查,总体单位是()A、⼯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业企业每⼀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个⼯业企业3、⼏位学⽣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成绩”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百分数5、在全国⼈⼝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B、⼈的年龄是变量C、⼈⼝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是统计指标6、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该地区全部成年⼈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某⼈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7、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2007年全国⼈均国内⽣产总值B、某市年供⽔量C、某地区原煤⽣产量D、某学⽣的平均成绩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2007年全国⼈均国内⽣产总值B、某市年供⽔量C、某地区原煤⽣产量D、某学⽣的平均成绩9、下列各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性别B、⼯资C、⽂化程度D、年龄10、要了解50所⾼等学校教学设备的完好情况,则()A、50所⾼等学校是总体B、50所⾼校的全部教学设备是总体C、50所⾼校中的每⼀台教学设备是总体单位D、50所⾼校的教学设备完好率是指标11、某单位职⼯的平均年龄为36岁,这是对() 求的平均。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习题集(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和。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______和______。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和______。

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_______和______。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______和______。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______和______。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_______,“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_______。

8、凯特勒是_______的先驱者,同时也是_______的奠基人。

二、单选题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

A、15世纪末叶B、16世纪末叶C、17世纪末叶D、18世纪末叶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统计学派5、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6、统计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7、“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一、填空题1、统计总体按其所包含的单位数是否可数,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计量水准(标志)是指对客观现象总体内各个个体单位的_______和_______进行测量所依据的标准。

统计练习题

统计练习题
C.0.12 D.0.53
19、现有8位面试官对25名求职者的面试作等级评定,为了解这8位面试官评定的一致性程度,最适宜的统计方法是计算( )。
A、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B、 积差相关
C、 肯德尔和谐系数 D、点二列相关系数
20、AB两变量线性相关,变量A为符合正态分布的等距变量,变量B也符合正态分布且被人为划分为两个类别,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应采用( )。
C、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D、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34、随机化区组实验设计对区组划分的基本要求是( )。
A、区组内和区组间均要有同质性
B、区组内可以有异质性,区组间要有同质性
C、区组内要有同质性,区组间可以有异质性
D、区组内和区组间均可以有异质性
A.95% B.50% C.97.5% D.不能确定(与标准差大小有关)
24、当总体比较大但无中间层次结构,而所抽样本较小时,适宜的抽样方法是( )
A.整群抽样 B.分层抽样
C.分阶段抽样 D.等距抽样
25、样本容量均影响分布曲线形态的是( )。
9、有哪些抽样方法?
10、为什么要做区间估计?怎样对平均数作区间估计?
3、在6、8、10、12、26这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用( )
A.平均数 B中数 C众数 D平均数或中数
4、(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B.正偏态 C.负偏态 D.偏态
5、数列8、-3、5、0、1、4、-1的中位数是( )。
A. 2 B. 1 C. 2.5 D. 0.5
32、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
A.总体正态且相关 B.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2、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 )3、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 )4、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5、统计指标系是对许多指标的总称。

(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抽象的量具体的量连续不断的量可直接相加的量2、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数量性同质性综合性差异性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总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4、一个统计总体()只能有一个标志只能有一个指标可以有多个标志可以有多个指标5、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6、某小组学生数学考试分别为60分、68分、75分和85分.这四个数字是()标志指标标志值变量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社会经济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2、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试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标志?它有哪些分类?4、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Answer1:(一)判断题1.(√)2。

(√) 3.(×)4。

(×) 5.(×)(二)单项选择题1.②2.②3.④4。

④5。

①6。

③(五)简答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其理由有二。

第一,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对立统一,任何事物的量都依存于一定的质,而任何事物的质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为一定的量。

第二,社会经济统计量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以数字为语言,研究事物的量。

统计习题

统计习题

一.判断题部分题目1: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答案:×题目2: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答案:√题目3: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答案:×题目4: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答案:×题目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则降低了抽样估计的精确程度。

()答案:√题目6: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取部分单位构成样本,在样本变量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构成的样本个数大于不重复抽样构成的样本个数。

()答案:√题目7: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每次抽样的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答案:√题目8: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的概率度越大,则抽样极限误差就越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答案:√题目9: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三个:无偏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答案:×题目10:样本单位数的多少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极限误差范围的大小成正比。

()答案:×题目11:抽样推断的目的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取得样本的各项指标。

()答案:×题目12:用来测量估计可靠程度的指标是抽样误差的概率度。

()答案:√题目13: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抽样误差的概率度。

()答案:×二.单项选择题部分题目1:抽样平均误差是()。

A、抽增指标的标准差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C、样本变量的函数D、总体变量的函数答案:A题目2: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准确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可靠性原则 C、灵活性原则答案:B题目3: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

A、2倍B、3倍C、4倍D、1/4倍答案:C题目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抽检生产线某时段的产品合格率,估计该生产线全天的产品合格率,这种统计方法属于( )。

D.逻辑学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叫作( )。

D.总体单位3.为了解某高校学生每月消费情况,从5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进行消费调查,则此项调查的总体为( )。

A.某高校B .5000名大学生D .5000名大学生每月消费情况4.某公司根据随机抽取的200名员工年龄的调查数据,计算得出了公司1500名员工的平均年龄,这种分析数据的方法属于( )。

D.相关分析5.某陶瓷企业将其产品按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来衡量产品质量的优劣,则产品等级属于( )。

D.品质标志6.分析某班级高等数学期末考试情况,排在前三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92分、88分和85分,则这些分数属于( )。

D.品质标志7.为了解某县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县统计局以该县所有民营企业为调查总体进行调查。

则对于具体的民营企业而言,不变标志是企业的(干)。

A.资产总额 B.员工人数 C.经营地址 D.所有制性质8.某市工信局对全市工业企业的发电设备情况进行普查,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市工业企业的所有发电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发电设备B.全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发电设备 D.每个工业企业9.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中,作为统计研究基础的是( )。

A.实验设计 B.大量观察C.描述统计D.推断统计10.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 )的集合。

A.不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B.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C.随意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D.有选择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11.总体的差异性是指( )。

A.总体单位标志的不同表现C.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指标B.总体单位不同的标志D.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标志B.推断统计学 A.描述统计学B.母体 A.总体C.样本 C .被抽取的200名大学生 C.类比统计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C.数量标志 A.变量 B.变量值 A.变量 B.变量值 C.数量指标 C.数学12.能区分类别、排序、比较大小、求出大小差异,并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计量尺度是( )D.定比尺度A.参数B.总体C.样本D.统计量14.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称为() C 、数值型数据 D 数值型变量15.由同一时期、不同个体的一个或多个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数据集是( )。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习题第一章总论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2.统计指标有如下特点()。

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3.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工业总产值D车间数4.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A变量B标志C变量值D指标一、填空题1、标志是说明_____特征的,指标是说明_____特征。

2、标志可以分为_____标志和_____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___变量和_____变量。

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_____、_____、显示、_____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二、判断题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三、多项选择题1、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1)国内生产总值(2)企业数(3)身高(4)体重(5)人数2、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1)增加值(2)学校数(3)机器台数(4)销售额(5)粮食产量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1)总体和总体单位不可以相互转化(2)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3)连续生产的产品产量是无限总体(4)性别是品质标志(5)水塘中所养鱼的总数是无限总体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总体是由多个单位构成的(2)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转化(3)总体中单位在各个方面都相同(4)总体具有同质性(5)总体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3.全国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C全部女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每个人是总体单位E人的年龄是变量4.若每个工厂是总体单位,以下那些是数量标志()A经济类型B资产负债率C产品合格率D职工人数E年上缴利税额四、简答题1、说明总体、总体单位、指标、标志之间的相互关系2、说明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3、举例说明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型变量?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统计习题

统计习题

方差分析最佳选择题1、在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须有 。

(A)组内SS < 组间SS(B)组间MS < 组内MS (C)组间总MS MS =+ 组内MS(D) 组间总SS SS =+ 组内SS2、在相同自由度及α水准时,方差分析的界值比方差齐性检验的界值 。

(A)大 (B)小 (C)相等 (D)不一定3、四个均数比较,若方差分析结果 F >F 0.05( v 1, v 2),则 。

(A) 1μ= 2μ= 3μ= 4μ(B)1μ≠2μ≠3μ≠4μ(C) 可能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 (D)可能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 4、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有 。

(A)MS 组内>MS 误差 (B) MS 组间<MS 误差 (C) MS 组内=MS 误差 (D) MS 组间=MS 误差 (E)MS 组内<MS 组间5、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 检验结果 。

(A)完全等价且F =t (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t 检验结果更准确 (D)完全等价且t =F (E)理论上不一致6、配对设计资料对样本均数的差别作比较,可选择 。

(A)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B)u 检验 (C)成组t 检验 (D)χ2检验 (E)秩和检验7、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独立的正态总体 (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8、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用 。

(A)方差分析(B)t 检验 (C)方差分析与t 检验均可(D)方差齐性检验9、方差分析中变量变换的目的是 。

(A)方差齐性化 (B)曲线线性化(C)变量正态化 (D)以上都对10、各组数据的 时,不可直接作方差分析。

(A)均数相差较大 (B)方差相差较大 (C)n 相差较大 (D)方差都比较大简答题1、t 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有何异同?2、配对比较的t 检验与配伍组比较的方差分析间关系如何?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与成组设计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间的关系如何?3、变量变换在资料处理中的作用是什么?4、什么是方差、方差分析?主要用途是什么?资料分析题1、某防疫站研究30名健康青、中、老年人血浆中维生素E 水平(L umol /)有无不同,得资料如下,试作分析。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习题

第一章总论一、思考题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关系?3、如何理解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的应用更为广泛和重要?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是()。

A.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B.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C.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计算2、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整理方法,调查方法,分析方法3.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是()。

A.50个学生B.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个学生D.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4、变量是指()。

A.可变的数量标志B.数量标志C.可变的品质标志D.数量标志的标志值5、有四名工人的月工资额分别为825、840、865、900元。

这四个数字是()。

A.数量指标B.变量C.变量值D.品质标志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的职能有()。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D.决策职能E.协调职能2、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3、离散变量的数值()。

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D.要用测量或计量的方法取得数据E.只能用计数的方法取得数据4、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A.总体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B.总体单位可以转化为总体C.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D.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E.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5、品质标志表示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量的特征,所以()。

A.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E.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数据的整理一、思考题1、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简述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卫生统计学》第五版(五年制预防医学用)(一)名词解释与简答题1.名词解释(1)负担系数(2)总和生育率(3)生存率(4)潜在减寿年数(5)试比较发病率与患病率, 死亡率与病死率。

2、简述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4、简述双侧正态分布资料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为什么是均数±1.96倍标准差。

5、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有何特点?6、样本均数的标准误的意义是什么?与标准差有何区别和联系?7、与标准正态分布比较,t分布的特点是什么?8、用同一份样本指标去估计总体参数的95%置信区间与99%置信区间,两者比较,哪一个估计的精度好?为什么?9、假设检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0、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11、t检验的应用条件是什么?12、假设检验中P值的意义是什么?13、如何确定检验水准?14、如何恰当地应用单侧与双侧检验?15、什么情况下可以借用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概率的置信区间?16、简述2χ检验的用途。

17、比较两个独立样本频数分布的χ2检验,和比较配对样本两个频数分布的χ2检验在设计方法、资料整理、假设检验等方面的差别是什么?18、举例说明如果实验效应用等级资料表示,比较两组总体效应间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为什么不能用2χ检验?19、为什么有些四格表(或R×C表)必须要计算确切概率?20、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2、在临床试验中使用安慰剂的目的是什么?23、随机化的目的是什么?24、试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25、估计样本含量时,所定容许误差与样本量有何关系?26、配对设计的目的是什么?27、避免医生和病人对实验效应观察的偏性,设计时应注意什么?28、为明确某新化妆品对皮肤有无损害作用,将12只大白兔的左背部涂抹该化妆品,右侧涂生理盐水作为对照,72小时后观察皮肤反应。

这属于什么对照?29、琴纳用牛痘疫苗接种23人后再接种天花,结果无人患天花,而当时一般人接触天花病人后,天花的发病率约90%。

琴纳所用的属于什么对照?30、为比较A、B两种减肥药对肥胖病人的减肥效果。

将60名肥胖患者按性别相同,体重相近配成30对。

每对患者随机分配入A、B两药组,30天后比较A、B两组患者体重的下降值(kg)。

(1)该实验属何种设计方案?(2)变量或资料(体重下降值)属何种类型(3)其结果可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31、什么是析因设计?其主要特点是什么?32、何为交叉设计?它有何优缺点?33、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总离均差平方和以及总自由度怎样计算?34、两样本t检验与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ANOV A有何关系?配对样本t检验与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ANOV A又有何关系?35、举例说明何谓交互效应?并绘制交互效应图。

36、SNK−q检验Dunnett−t检验都可用于均数的多重比较,它们有何不同?37、数据变换在资料处理中的作用是什么?38、秩和检验有哪些优缺点?39、两组或多组有序分类资料的比较,为什么宜用秩和检验而不用2 检验?40、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有何异同?二者能否同时使用或结合使用?41、究主要有哪些方法,各有何优缺点?42、大多数的调查研究是抽样调查研究?比较常用的四种概率抽样方法。

43、哪些情况下最适合于用小组调查法。

44、法的意义与思想是什么?直接法与间接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5、面一些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提出正确者:(1)如果只需要比较各个年龄组的死亡率,可以不做标准化。

(2)只有当要比较总体死亡情况,而且希望归因为人口分布不同之外的其它因素时,标准化才有意义。

(3)虽然人口分布不同,但各个年龄组的死亡率相同或相差不大时没有必要做标准化。

(4)不同比较组的人口分布不同,各年龄组的死亡率也不同,但有明显的交叉,此时不宜做标准化。

46、简述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的区别。

47、简述Cox回归中回归系数与相对危险度RR值的关系。

48、简述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49、简述Topsis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50、简述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51、何谓Meta分析?52、.说明Meta分析的用途。

53、说明Meta分析的两类统计模型。

54、说明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

(二)分析计算题1.1985年某省农村120例6-7岁正常男童胸围(cm)测量结果如表所示。

120例6-7岁正常男童胸围(cm)测量结果51.6 54.1 51.3 56.6 51.2 53.6 56.0 58.354.0 56.9 55.5 57.7 56.0 57.4 55.2 53.657.7 55.5 57.4 53.5 56.3 54.0 57.5 55.458.3 55.4 55.9 53.3 54.1 55.9 57.2 56.153.8 57.7 56.0 58.6 57.6 56.0 58.1 49.151.3 53.8 50.5 53.8 56.8 56.0 54.5 51.757.3 54.8 58.1 56.5 51.3 50.2 55.5 53.652.1 55.3 58.3 53.5 53.1 56.8 54.5 56.154.8 54.7 56.2 53.7 52.4 58.1 56.6 56.753.4 57.1 54.4 53.7 54.1 59.0 56.2 55.753.1 55.9 56.6 56.4 50.4 53.3 56.7 50.851.4 54.6 56.1 58.0 54.2 53.8 55.3 55.956.1 61.8 56.7 52.7 52.4 51.4 53.5 56.659.3 56.8 58.1 59.0 53.1 54.2 54.0 54.759.8 53.9 52.6 54.6 52.7 56.4 55.5 54.4(1)试编制胸围数据的频数表,绘制直方图,概括其分布特征。

(2)用合适的统计量描述胸围数据的集中趋势、变异趋势。

(3)计算P25、P50、P75。

2. 在某项治疗膀胱癌的研究中,细胞增殖抑制率(=(1-实验组A值/对照组A值)×100%))数据如表所示:细胞增殖抑制率分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实验组133 123 54 140对照组100 98 162 250 试依据上述数据绘制合适的统计图。

(注:A值为上述研究中某实验指标)3. 1998年国家第二次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妇女分娩地点分布(%)为医院63.84,妇幼保健机构20.76,卫生院7.63,其他7.77;农村妇女相应为医院20.38,妇幼保健机构4.66,卫生院16.38,其他58.58。

试用合适的统计图表达上述资料。

4.1985年我国北方某地区某医生记录10名儿童乳牙萌出月龄(月)数据如下:4, 6, 5.5, 8, 11, 10, 13, 11, 9, 8。

试描述该10名儿童乳牙萌出的平均时间。

5. 某卫生防疫站对30名麻疹易感儿童气溶胶免疫一个月后,测得其血凝抑制抗体滴度资料如下表。

试计算其平均滴度。

抗体滴度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例数 2 6 5 10 4 2 16. 某地通过卫生服务的基线调查得到下表的资料,试作如下分析:(1)计算全人口的性别比;(2)计算育龄妇女(15~49岁)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计算总负担系数;(4)计算老年人口系数某地人口构成情况年龄组(岁) 男(%) 女(%) 年龄组(岁) 男(%) 女(%)0~ 4.2 4.0 45~ 2.4 2.75~ 3.2 3.1 50~ 2.1 2.410~ 4.4 4.2 55~ 1.2 2.215~ 5.5 5.3 60~ 1.3 2.420~ 5.1 5.2 65~ 1.1 1.425~ 6.0 6.1 70~ 0.8 1.230~ 4.3 4.5 75~ 0.5 0.935~ 3.2 3.3 80~ 0.2 0.540~ 2.3 2.5 85~ 0.1 0.27.假定虚症患者中,气虚型占30%。

现随机抽查30名虚症患者,求其中没有1名气虚型的概率;有4名气虚型的概率。

8.假定某批出厂半年的中药潮解率为6%。

从中抽取20丸,求恰有1丸潮解的概率、不超过1丸潮解的概率和有1至3丸潮解的概率。

9.某溶液平均1毫升中含有大肠杆菌3个。

摇匀后,随机抽取1毫升该溶液,内含大肠杆菌2个和低于2个的概率各是多少?10.某人群中12岁男孩身高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均数为144.00cm,标准差为5.77cm。

(1)该人群中80%的12岁男孩身高集中在哪个范围?(2)求该人群中12岁男孩身高的95%和99%参考值范围。

(3)求该人群中12岁男孩身高低于140cm的概率。

(4)求该人群中12岁男孩身高超过160cm的概率。

11.某地白血病的发病率为0.0001,现检查4万人,求没有发现白血病患者的概率和发现白血病患者不超过3人的概率。

12. 某车间经检测每升空气中平均约有37颗粉尘,请估计该车间每升空气中有大于50颗粉尘的概率。

13. 某研究表明新研制的一种安眠药比旧安眠药增加睡眠时间。

某医师从已确诊的神经衰弱病人中随机抽取了两份样本, 一份样本是20例病人服用该种新药,计算得到平均睡眠时间为6.39小时, 标准差为2.24小时; 另一份样本是93例病人也服用该种新药,计算得到平均睡眠时间为6.45小时, 标准差为2.51小时。

若睡眠时间服从正态分布,试分别估计这种新安眠药的平均睡眠时间的95%置信区间;并比较这两个区间有何不同,用哪一个估计总体参数更可靠?14. 为了解中年男性高血压患病情况,某研究单位在某市城区随机调查了45~54岁男性居民2660人,检查出高血压病人775人,试估计该市中年男子高血压患病1.大量研究显示汉族足月正常产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BPD)均数为9.3cm。

某医生记录了某山区12名汉族足月正常产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BPD)资料如下:9.95 9.33 9.49 9.00 10.09 9.15 9.52 9.33 9.16 9.37 9.11 9.27。

试问该地区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BPD)的是否大于一般新生儿。

15.为探讨习惯性流产与ACA(抗心磷抗体)的lgG的关系,研究人员检测了33例不育症(流产史>2次)妇女ACA的lgG,得样本均数为1.36单位,标准差为0.25单位;同时检测了40例正常(有1胎正常足月产史)育龄妇女ACA的lgG,相应样本均数为0.73单位,标准差为0.06单位。

习惯性流产者与正常妇女lgG水平是否不同?16.两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