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恩施市森林城市建设基本条件

3.1自然条件

3.1.1地理位置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腹地,地处清江中上游的鄂西南山区中部,东邻建始、鹤峰,西界利川、咸丰县,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东西宽86.5km,南北长90.2km,总面积3967 km2。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33″~30°39′30″之间。辖13个乡镇、4个办事处、172个行政村、36个社区。占全州总面积的16.6%。

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东瞰江汉、西接巴蜀、南连潇湘、北通豫陕之说。围绕“区域中心城、交通枢纽城、山水园林城、生态旅游城、民族风情城”定位,恩施市正在向中等城市目标迈进。

3.1.2地质地貌

3.1.2.1地质构造

恩施市位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山体走向为北东→南西,恩施盆地为隆起带内断裂影响造成局部陷落形成的断陷盆地。境内主要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较少。褶皱和断裂的展布方向分为华夏系和新华夏系两个构造体系。恩施城以西和东部清江以南地区的褶皱、断裂走向均为北45°~60°东,以宽缓的箱状褶皱为主,压性、压扭性断裂平行主干构造线,伴有北西向,北北西向张性、

张扭性断裂与主干构造线斜交。断裂不发育,主要出现在褶皱翼部。卷入地层为古生代寒武系到二叠系,控制着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地层的沉积和铁、煤、铜、铅、锌、汞等矿产的展布。褶皱两翼不对称,一般是西北翼陡,南东翼缓,属于华夏系构造形迹。恩施城以东褶皱断裂走向北10°~20°东,卷入地层为二叠系至白垩系下三叠系,褶皱紧密强烈,局部发生倒转,属于新华夏系构造形迹。

3.1.2.2地貌特征

恩施市境内由于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大部分是山地,局部断陷,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间河谷断陷盆地。地势西北与东南部高,中部低。最高点为板桥镇大山顶境内的石门子,海拔2078m,最低点为红土乡东北部绵羊口,海拔262m。西北部的板桥镇辖区海拔多在1600m~1900m之间,高程1900m以上山峰近40座,为清江与长江的分水岭。东南部红土乡石灰窑及新塘乡双河辖区海拔高程多在1400m~1800m之间,是清江与澧水的分水岭。以恩施盆地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山势地平,形成波状起伏的地山丘陵地貌。盆地两侧,山峰依次逐渐增高,山体间遍布“V”、“U”型深切峡谷,下切深度300m~1000m,形成山中峡谷。

恩施市地貌按成因类型和分布高程划分为构造溶蚀侵蚀中山区,构造溶蚀侵蚀中低山区,构造侵蚀低山区。自白垩纪以来,境内处于间歇性抬升之中,大阶梯状地貌发育。普遍展示着海拔2000m~1700m,1500m~1300m,1200m~1000m,900m~800m,700m~500m等五级面积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级河谷阶地,呈现明显层状地貌。在

地貌上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完善,主要以碳酸盐岩组成的高原型山地为主体,兼有碳酸盐岩组成的低山峡谷与溶蚀盆地,呈明显的隆起与沉降形迹。地表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占全市面积70%左右,裸露的碳酸盐岩受本州温暖多雨气候的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比比皆是。

3.1.3气候特征

恩施市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雾多湿重,无霜期长,高山冬冷夏凉,雨量充沛,夏季多雷雹,冬季多降雪。

根据恩施气象站观测资料,全市年平均气温16.3℃左右,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八月平均气温最高,极端气温最高为41.2℃,最低气温为~12.3℃。无霜期282天,年日照时数1270h~1510h,日照百分率29%~35%,相对湿度82%。年降雨量1400mm~1500mm,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665.6mm,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508.9mm。雨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九月初结束,年降雨量约占年降水量的70%,以7月份雨量最大,日降雨量极值达227.5mm,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常出现伏旱。年平均风速0.5m/s,最大风速9m/s。

恩施市海拔高度悬殊大,气候变化较明显,垂直差异突出,呈现出垂直气候的分带性和局地气候的特殊性。主要特征是温度随地势的增高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增大,气候与地势具有立体相关性。有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和"山下桃花山上雪"的自然景观。

3.1.4水文水系

恩施市河川径流由地表径流与地下暗流两部分组成。长5km以上的小型河流共58条,总长度1200km,长5km以下的溪流78条,分属长江上游下段、乌江、清江、沅江、澧水5个水系。

地下水以大型岩溶管道汇水排泄为主,并有中小型岩溶泉,暗河流量一般为100~1000L/s。暗河流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支流,源出利川市汪营镇上十庙,全长428km,流域面积16714km2,恩施市境内河长127.5km,境内流域面积3541 km2,由屯堡乡沐抚雪照河入境,流经屯堡、龙凤、恩施城区、三岔、新塘、沙地、红土等乡镇辖区,至红土乡绵羊口出境。

马水河是清江中游北岸的较大支流,全长103km,流域面积1732 km2,支流33条,自新塘乡、沙地乡、三岔乡交界处的两河口入清江。境内全长47km,流域面积441 km2。

带水河源于太阳河乡西南百户湾林场牛鼻子西南山脚八大股山沟,流经太阳河乡茶山河村、龙凤镇龙马、龙凤坝镇,上游依次为伍家河、涂家河、喻家河,自大龙潭入清江,河流长39.1km,流域面积498 km2。

马尾沟河源于宣恩县椿木营,流经新塘、红土乡辖区,自新塘与红土接壤出大马驿汇入清江。河流全长42.4km,境内河流长24.5km,流域面积231 km2。

云龙河源于板桥镇蛮王阡至麦李村两河口入清江,河流全长26.9km,流域面积340 km2。

太阳河源于太阳河乡西南部百户湾林场内牛鼻子东北山麓,流经太阳河集镇、白杨坪乡麂子渡、奇羊坝自两河口与马水河汇流,河流全长44.37km,流域面积210.67 km2。

米天河源于芭蕉侗族乡石板溪,自老屋口汇入清江,河流长19.4km,流域面积128 km2。

芭蕉河源于芭蕉侗族乡河茅坝,从南向北自天桥汇入清江,河流长18.7km,流域面积176.10 km2。

车坝河源于白果乡马鬃岭下水田坝,自秀水塘入伏流。从马家湾出洞进入屯堡乡辖区,自车坝入清江,河流长47.2km,流域面积257 km2。

龙桥河源于板桥镇清水塘,经龙凤镇碾盘村入屯堡乡辖区,与屯堡新街入清江,河流长17.1km,流域面积114 km2。

马鹿河为乌江二级支流唐崖河上游东支流,河源位于恩施市白果乡金龙坝流横塘,从源头至官渡为古泥溪,官渡至两河口为马鹿河,以下名为冷水河。干流长52.21km,其中恩施市河流段45.21km。干流河道流域总面积460 km2,境内流域面积427 km2,经盛家坝乡向南,自桐麻园入咸丰县境。

高桥河源于六角亭街道高桥坝村石头坡,自巴公溪入清江,河流长10.2km,流域面积147 km2。

3.1.5土壤条件

全市共有9个土类,19个亚类,53个土属,136个土种。从低山到高山,土壤分布逐渐由黄壤向黄棕壤、棕壤演变,恩施市盆地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