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是指企业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而订立的各项职业安全管理措施及防备安全事故的工作规程,旨在实现职业病防治、事故削减、环境安全、社会责任等目标。
其重要内容包括安全管理、不安全防备、应急处理等方面。
一、安全管理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基础。
企业首先要建立明确的职责制,划分每个职能部门的职责,确保各个部门有效合作和相互搭配。
其次,要实施全面的安全检查,适时发觉和除去各种隐患。
一方面,要加强对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并适时处理设备的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贯彻并落实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同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并对每一次安全事故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教训,除去缺陷,进一步改进管理。
二、不安全防备企业要全面认得和贯彻不安全因素防备原则,将不安全因素纳入日常管理范围。
企业在生产、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中,必需依据不同作业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的特别情况实行相应措施。
实在来说,企业要做好与高温、高压、高噪音、有毒有害等有关的安全工作,以及防止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的发生。
因此要做好消防安全、电气安全、化学品等不安全品的储存和运输等工作。
三、应急处理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防患于未然,对于突发事件,企业既要适时发觉,又要快速且适当地处理,适时通报各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并做好相关工作记录,以便事后追查原因。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机制,确保员工能够有效应对紧急情况,减轻事故损失,巩固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成果。
对于特别的职业安全事故,应适时报告有关部门,并予以充分的支持,重视事故原因的分析和事故处理中的工作阅历积累,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总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实施对企业的进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点意义。
由此可见,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是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促进企业进展的必要措施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建议从员工安全意识、设备管理、职责划分和应急响应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和削减职业事故的发生。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制度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员工,包含全职员工、兼职员工、临时工以及外包人员。
第二章职业危害防备第三条职业危害辨识与评估1.企业将定期开展职业危害辨识与评估工作,确保全面了解各岗位的职业危害情况。
2.职业危害辨识与评估应包含但不限于噪音、灰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方面。
第四条职业危害掌控1.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已辨识出的职业危害进行防备与掌控,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2.职业危害掌控措施包含工程掌控、技术掌控、行政掌控和个体防护措施等方面。
第五条岗位安全引导书1.企业将为每个岗位编制岗位安全引导书,明确岗位职责、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
2.岗位安全引导书应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向全部员工进行宣传和培训。
第三章安全培训与教育第六条安全培训计划1.企业将订立安全培训计划,明确各类培训项目和时间布置。
2.安全培训计划应依据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环境进行细分和布置。
第七条安全培训内容1.安全培训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职业危害知识、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救援等方面。
2.安全培训内容应依据员工岗位的特殊性和工作环境的变动进行及时更新和调整。
第八条安全培训方式1.安全培训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现场引导、个别辅导等形式进行。
2.企业应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全培训方式,并确保培训内容的完整性和针对性。
第四章事故应急处理与报告第九条事故应急预案1.企业将订立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处理的程序和责任。
2.事故应急预案应包含事故类型、应急响应措施、组织结构等内容。
第十条事故报告与记录1.发生事故后,相关人员应立刻报告事故,并依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企业将建立事故记录和事故报告制度,记录事故处理的过程和结果。
第五章职业健康监测与体检第十一条职业健康监测1.企业将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测,了解员工的职业健康情形。
职业病防护制度(五篇)
职业病防护制度为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健康,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职业安全健康的一种预防性辅助措施,是保护员工健康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是指发给员工穿戴和使用的各类着装、用品、用具和器材。
公司各部门安全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和项目管理人员要认真执行防护用品管理制度,指导、督促员工在作业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负责个人防护用品实施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的部门和使用人员。
一、职业安全防护用品管理职责1、安全部门负责审查进入本公司的外部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厂家及生产经营单位的资质认可工作。
制定防护用品的购置计划,审批防护用品的发放,负责监督检查防护用品的质量、发放及使用管理,并对购进的防护用品进行验收。
2、物资采购部门根据防护用品的购置计划,负责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和发放,购买防护用品必须到有《定点生产证》、《经销许可证》的单位购买,对特种防护用品必须具有职业健康安全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安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
3、财务部门负责提供购买防护用品的资金,对购置防护用品经费须凭安全部签署的报销凭证列支报销。
4、各分公司负责对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人员、数量、种类的进行统计上报。
按照公司的要求领用个人防护用品并发放到员工。
对员工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指导、督促正确佩戴。
5、工会是防护用品的监督部门,有权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发放、使用进行监督。
6、安全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内防护用品进行抽查与检查,需要技术鉴定的送国家授权的防护用品检验站检验。
二、职业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1、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计划由总务部提出,经总经理审批后,由总务科统一购买。
采购的特种劳动保护用品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的合格标准。
2、安全防护用品采购前,采购人员应向安全部提供生产和经营安全防护用品单位的营业执照及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安全部签字认可。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4篇)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是一个企业或组织为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该制度致力于预防和减少职业灾难和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组织绩效。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例子: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全体员工的身心健康,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减少职业灾难和事故的发生,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组织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其他下属子公司及部门,以及与本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工作机构,设立专职或兼职安全防护人员,并合理分配相应经费,负责组织实施职业安全防护工作。
第四条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由企业在本制度的基础上制定。
第五条本制度必须被公布,以确保全体员工了解和遵守。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六条企业领导要广泛宣传职业安全防护法律法规,切实落实职业安全防护责任,提高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性。
第七条企业负责人应当加强对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领导,落实职业安全防护的初级责任,并为此提供充分的资源、条件和环境。
第八条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参与职业安全防护活动,制定和执行相应的职业安全防护计划。
第九条每位员工应当遵守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设备。
第十条企业要抓好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企业要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奖励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和职业安全防护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三章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第十二条企业要按照职业安全防护规定要求,制定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一)生产设施的安全设计、施工和使用;(二)危险物品的安全储存、使用和处置;(三)工作场所的通风、照明、电气和防火等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四)各种工作活动的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五)应急救援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六)人员伤亡和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
职业防护管理制度(10篇)
职业防护管理制度(10篇)职业防护管理制度(10篇)职业防护管理制度1一、目的为防止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免受或少受伤害,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结合目前作业特点和实际生产状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职业危害及其它劳动保护的岗位及人员。
三、职责与分工1.公司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劳保用品发放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标准外的临时性劳保用品的`审批。
2.采购部门负责汇总需求计划,按要求到有相应资质的厂家或供应商进行比价采购,确保合格。
并按时限要求交付需求单位。
3.各使用部门负责编制本单位劳保用品的需求计划,并按要求组织发放、监督使用和维护保养,必要时解决现场劳动保护和职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使用单位或部门必须按照标准进行配置,任何单位不得随意降低、提高标准。
四、内容及要求1.劳动和职业防护用品的分类1.1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用品,称为防护用品。
1.2一般防护品:衣、裤、鞋、帽、布(线)手套、口罩、毛巾、肥皂、雨衣、雨靴。
1.3特殊防护品: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毒口罩、耐酸靴、耐酸手套、电焊手套、绝缘靴等。
2.发放原则及使用要求2.1配备、发放原则2.1.1劳动和职业防护用品在生产过程中是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的措施,应当按照工作性质、劳动条件、保护部位及有关技术标准,进行合理选型,配备不同的劳保用品和用具。
2.1.2使用人员必须熟悉劳动防护用品的型号、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确认完好、可靠、有效,严防误用,或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护具,禁止违章使用或擅自代用。
2.1.3根据企业无偿为从业人员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建立防护用品和器具的领用登记卡制度,并根据有关规定制订发放标准,严格按《劳动和防护用品标准》执行。
特殊劳动保护用品,实行按需配给,集体管理原则。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一、引言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面临着各种职业风险和安全威胁,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职业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后勤人员等。
三、职业安全防护原则1、预防为主: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改善工作环境、规范操作流程等措施,预防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2、综合治理:整合医院内部资源,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共同做好职业安全防护工作。
3、科学管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4、个人责任:医务人员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职业安全防护规定,履行个人防护责任。
四、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一)生物性职业暴露1、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
2、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时,应使用专用容器,并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3、对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
(二)化学性职业暴露1、医务人员在接触化学消毒剂、抗肿瘤药物等化学物质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2、正确储存和使用化学物质,避免发生泄漏和误接触。
3、加强通风换气,降低化学物质在工作环境中的浓度。
(三)物理性职业暴露1、医务人员在进行 X 线、CT 等放射性检查时,应穿戴铅衣、铅帽等防护用品,严格控制照射剂量。
2、操作激光、高温设备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止烫伤和眼睛损伤。
3、长期站立或弯腰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定期进行身体活动,预防肌肉骨骼疾病。
(四)职业暴露后的处理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如冲洗、消毒伤口等。
2、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3、根据暴露的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用药等。
五、医疗废物管理1、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_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规定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_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规定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疾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者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细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第三条、各科室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预防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源物质采取防护措施。
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疾病感染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有可能发生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七条: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三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第八条: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气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劳动者职业危害防护制度(5篇)
劳动者职业危害防护制度一、目的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企业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规范了劳动者职业病防护有关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劳动者。
三、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四、内容和要求(一)对企业的要求1、企业应严格贯彻实施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制度及职业卫生标准。
2、企业设置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护责任制,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护的管理,提高职业危害防护水平。
3、企业应采用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护的新技术、新材料尽可能为劳动者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
4、职业危害因素场所、材料、设备应有警示标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应符合国家规定,毒害大的场所应由职业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5、企业为劳动者提供相关的防护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所供设备、工具、用品及设施应符合防护危害的要求。
劳保用品采购、存放、管理等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6、企业应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劳动者学习有关职业防护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二)对劳动者的要求1、劳动者应自觉学习有关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和常识,自觉遵守企业职业危害防护有关规定,自觉接受企业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培训,增强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2、劳动者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规程操作。
3、劳动者应正确使用企业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防护用品,坚持上班穿戴工作服及其它劳动防护用品,做好个人卫生。
4、劳动者应加强自身体质,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严防职业危害。
劳动者职业危害防护制度(2)是指通过建立和执行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成立医疗机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职业卫生安全防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包括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宣传教育、培训、检查、监督、考核等。
第六条各科室设立职业卫生安全防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第七条医务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符合健康要求后方可上岗。
第八条医务人员应当掌握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包括传染病防治、生物安全、化学安全、放射防护等。
第九条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当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定期进行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可能含有病原体的物质。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保持工作场所通风良好,降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在操作放射性设备时,应当严格遵守放射防护规定,防止辐射危害。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在接触化学药品时,应当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防止化学药品对人体的危害。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在接触生物制品时,应当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定,防止生物危害。
四、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培训第十六条医务人员应当定期参加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培训,提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操作规程、防护用品的使用、事故应急处理等。
职业健康防范制度(5篇)
职业健康防范制度1.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制定本制度。
2.根据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确立本公司的职业危害,并上报上级安全监督部门。
3.进入有毒有害岗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职业健康相关知识培训,掌握有毒物质的毒性、中毒急救互救知识、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知识,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有尘毒作业现场必须制定相应的岗位作业健康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并进行经常性维护检修,定期检测防护效果,确保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
5.作业场所应加强通排风,并采取回收利用、净化处理等措施,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对有毒有害的生产过程应革新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
6.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应进行定期检测并告知,检测结果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要求。
7.对接触尘毒等职业危害的员工进行医学监护,包括上岗前的健康检查、在岗时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档案。
没有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不得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不得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8.必须采购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而且分发到需要岗位的所有人员,并检查监督所有情况,并建立相应的处罚程序。
9.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确保职业病防治的有效投入。
组织制定职业危害事故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职业健康防范制度(2)是指一套针对职业场所的规章制度,旨在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职业病防治: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措施,确保员工避免受到职业病的危害。
2. 安全生产: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工作场所安全设施、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措施等。
3. 职业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包括体检和职业健康评估,确保员工健康状况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4. 健康教育: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一、个人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
目镜、防护服等,以减少接触病原体的机会。
同时,要定期更新个人防护
装备,并做好日常的清洁与消毒工作,保证其功能的完好和卫生。
二、职业暴露防护
医务人员往往需要与各种传染性病原体进行直接接触,因此需要有一
套完善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包括对接触传染病患者后的手卫生、物体清
洁消毒、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规定,以减少医务人员感染危险。
三、心理健康保护
四、人身安全保护
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患者或其家属的暴力行为,对此,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务人员个人安全防护和应急
处置预案等,确保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五、物理环境安全
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包括为医务人员提供充
足的防护设备和物资,合理布局工作区域,确保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干净、卫生、安全。
六、培训与教育
七、责任追究和补偿机制
医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当发生职业伤害或事故时,医疗机构应建立起健全的责任追究和补偿机制,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实施离不开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全员参与,只有充分保障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职业权益,他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也要加强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尊严感和幸福感。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职业性疾病和职业伤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等。
三、职业安全防护原则1. 预防为主:医院应当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工作,预防职业性疾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2. 分类防护:根据不同的职业风险,采取相应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3. 标准操作: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用品。
4. 持续培训:医院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四、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应当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防护鞋等。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应当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3)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手术等高风险操作时,应当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
2. 环境防护措施(1)医院应当保持诊疗环境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
(2)医院应当合理布局,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置明显的标识。
(3)医院应当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
3. 设备防护措施(1)医院应当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
(2)医务人员应当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医院应当加强对放射性物质、化学试剂等危险品的管理,确保其安全使用。
4. 管理防护措施(1)医院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医院应当加强对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医院应当建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与教育1.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2. 医院应当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确保其掌握基本的防护技能。
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我单位职业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员工、承包商、临时工等所有在单位内从事生产、科研、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三、职责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本制度,组织开展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监督检查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本部门员工遵守职业安全防护规定。
3. 各岗位员工负责做好本职工作,遵守职业安全防护规定,积极参与职业安全防护工作。
四、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 设备安全防护(1)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对存在危险因素的设备,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罩、防护栏等。
(3)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掌握设备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2. 作业场所安全防护(1)作业场所应保持整洁、有序,防止滑倒、摔伤等事故发生。
(2)存在有害气体、粉尘、噪声等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应采取通风、除尘、降噪等措施。
(3)易发生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事故的作业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
3. 职业病防治(1)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岗位,应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
(2)为员工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
(3)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置职业病危害。
4. 应急救援(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应急响应、救援处置等程序。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
五、培训和考核1. 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职业安全防护知识。
2. 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3. 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其掌握职业安全防护知识。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5篇)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一、职业防护原则1、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2、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区域的工作人员;转运确诊或疑似为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外科口罩/N95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3、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特殊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全方位防护,应使用面罩、呼吸防护器。
二、基本预防控制措施1、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技术,减少职业危害。
2、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3)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利器时,不要让锐器面对着他人,在为不合作的病人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作,使用的针头不可再套回原针帽内,如果一定要套回,则采用单手复帽技术,不要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不要折毁锐利器具等。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对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必须严格进行“感染筛查”。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伤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配备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器材,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劳动保护条件和环境。
第四条医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器材,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五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依法参加职业病防治和职业伤害保险。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依法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的资料和信息。
二、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疗活动的特点和风险,制定具体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并向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
第九条医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以下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一)按照医疗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进行医疗活动,防止交叉感染和职业病的发生;(二)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和器材,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伤害;(三)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防止环境污染和职业病的发生;(四)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五)在接触传染病患者、放射性物质等特殊情况下,按照规定采取防护措施;(六)参加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为医务人员提供以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器材:(一)符合卫生要求的医疗设备和器材;(二)防护用品和防护器材,如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三)职业病诊断和治疗设施;(四)职业健康检查和体检设施;(五)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设施。
三、职业卫生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机构或者指定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机构的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机构或者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一)组织制定和实施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二)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三)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和体检;(四)组织职业病防治和职业伤害保险工作;(五)组织处理职业病和职业伤害事故;(六)组织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和评估。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范文(4篇)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企事业单位的生产资料和设施的安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职责和权利2.1 职权1)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指定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的人员。
2)各级主管部门要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做好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工作。
3)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组织和实施。
4)职员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服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和指挥。
2.2 权利1)职员有权要求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生产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和装备。
2)职员有权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提出安全建议和意见。
3)职员有权要求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三章职业安全生产管理3.1 安全责任1)企事业单位要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责任分工。
2)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人。
3)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人要履行好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策划、目标和计划。
3.2 安全教育和培训1)企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
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职业病防治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知识等。
2)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新职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知识。
3)企事业单位要向职员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确保其身心健康。
3.3 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1)企事业单位要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2)职员要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提出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发现严重安全隐患的职员有权停工报告,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第四章职业安全保护措施4.1 职业病防治1)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控制度,制定并实施职业病防治方案。
2)企事业单位要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装备和设施,如口罩、防护服、通风设备等。
职业暴露及员工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职业暴露及员工(yuángōng)职业安全防护
制度
一、全院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操作常规,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和按照血液、体液隔离要求加强防护,防止(fángzhǐ)因违规操作或防护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工作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按职业暴露防护措施(cuòshī)进行防护。
三、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按职业暴露处理流程采取(cǎiqǔ)处理措施,科主任或护士长应尽快安排职工接受紧急处理。
四、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部门(bùmén)负责人,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并签名,科主任或护士长进行确认,并在登记表上确认签名,随后上报护理部。
五、护理部接到报告后上报院感小组,进行血清学评价和预防,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或加强培训,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意外还是违规操作。
六、院感小组对暴露人员及时实施血清学检查和预防性用药指导,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并提供咨询,给予随访和保密。
七、上报登记资料统一由护理部保存。
八、院感小组每年将本院发生艾滋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
医院(yīyuàn)感染委员会
内容总结
(1)职业暴露及员工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一、全院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操作常规,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和按照血液、体液隔离要求加强防护,防止因违规操作或防护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
(2)职业暴露及员工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一、全院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操作常规,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和按照血液、体液隔离要求加强防护,防止因违规操作或防护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
(3)医院感染委员会。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5篇)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穿相应工作服,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在进行侵袭性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8.干热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cC以下再开箱,以防炸裂。
9.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查措施应按厂方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10.接触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人眼内、吸人体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11.调配化疗药物时防护要求:配备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防透性防护服、护目镜,聚氧乙烯手套、乳胶手套、防护垫、污物专用袋及封闭式污物桶。
12.处理锐器时的防护要求:锐器使用后的针头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是指对企业或机构中从事各类工作的人员所制定的一套制度和规定,旨在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它主要是通过合理的安全设备配置、培训教育以及管理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1.安全设备配置:企业需要根据工作的特点,提供相应的安全装备,如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呼吸器等,确保员工在作业时的安全。
2.培训教育:企业应进行相关职业安全培训,包括安全知识、事故应急处理、安全操作规程等。
培训内容应结合具体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管理措施: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巡查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
管理人员需要负责安全工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4.事故调查和预防:对于发生的事故,企业需要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和教训,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5.社会责任: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员工的权益和安全。
在面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情况下,企业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实施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员工。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力度,确保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落实。
企业要认识到安全对于员工和企业的重要性,投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员工也需要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增强安全意识,主动参与安全工作,共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总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推动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有效实施。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一个安全、健康和和谐的工作环境。
职业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
职业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企业员工的职业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订立本职业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实习生和其他接受公司指派的人员。
全部从事本公司工作的人员必需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职业安全管理第三条安全责任制1.公司将职业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并明确安全管理职责。
公司领导要负全面领导责任,各级管理人员要落实职责,员工要乐观参加。
2.安全生产责任分工落实到具体岗位,每个岗位要设定相应的安全目标,并订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3.实施防备性安全管理措施,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第四条安全教育培训1.新员工入职时,应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公司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并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2.公司将定期组织各类安全培训,包含但不限于防火、电气安全、劳动防护、紧急救援等方面的培训。
员工参加培训后,应通过考核。
3.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公司将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演练等活动,鼓舞员工乐观参加。
第五条事故防备与报告1.公司要订立事故防备措施,并在作业现场设置必需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设施。
2.发生安全事故时,员工有责任及时报告,并依照公司规定的流程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确保仿佛事故不再发生。
3.公司将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除去安全隐患。
第六条应急预案1.公司将订立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员工在突发事件中能够有效应对。
2.员工应熟识公司应急预案的内容和应急设备的位置,并参加公司组织的应急培训。
3.员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依照应急预案中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采取相应行动。
第三章劳动防护管理第七条劳动防护物品配备1.公司将依据员工工作所需,配备必需的劳动防护物品,并确保其有效、规范地使用。
2.员工应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物品,不得无故拆卸、私自调整或拒绝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加强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教育~防止各类意外事故发生。
2.在回收、清洗区处理物品时~应穿隔离衣~戴橡胶手套、口罩、帽子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必要时戴防护镜。
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3.皮肤表面一旦染有血液、其他体液、各种消毒液及酶~应当立即彻底清洗。
4.不慎被利器刺伤~应按锐器伤处理原则处理。
5.使用压力蒸汽、干热灭菌器时~应具有防止爆炸、燃烧的措施~操作时应戴防护手套~预防烫伤事故发生。
6.使用低温灭菌器时~应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环氧乙烷中毒、燃烧、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
7.必要时检测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专人负责环氧乙烷灭菌器的操作、保养~定期检查各管道是否漏气。
3.灭菌周期结束取物时应戴口罩、防护手套~并采用人在前、物在后方式移动物品。
4.打开环氧乙烷钢瓶阀门时应缓慢~钢瓶出口不可朝向面部,皮肤、黏膜、眼睛不慎溅上环氧乙烷时~应立即用水冲洗~防止灼伤。
5、在使用及维修灭菌过程中~应防止工作人员中毒~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在通风良好处休息~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6.环氧乙烷灭菌器在解析过程中排出的环氧乙烷气体~应经专用排气管道系统排出~并按照有关部门对排放系统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7.环氧乙烷储气罐应存放在通风、防晒、温度?40?的环境内~但不能将其放在冰箱内。
8.环氧乙烷储气钢瓶的瓶口必须旋紧~钢瓶禁止横放~运时轻拿轻放。
9.灭菌室内严禁明火作业~并有通风设施和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