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第5章-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解答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题解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解答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题解](https://img.taocdn.com/s3/m/112930ca51e79b89680226b7.png)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自 测 题一、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测试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变化,可以得到它的频率响应,条件是 。
A.输入电压幅值不变,改变频率B.输入电压频率不变,改变幅值C.输入电压的幅值与频率同时变化(2)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而低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
A.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B.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C.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D.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3)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f L 或f H 时,放大倍数的值约下降到中频时的 。
倍 倍 倍 即增益下降 。
(4)对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当f = f L 时,o U 与iU 相位关系是 。
A.+45˚B.-90˚C.-135˚U 与i U 的相位关系是。
当f =f H时,oA.-45˚B.-135˚C.-225˚解:(1)A (2)B,A (3)B A (4)C C二、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V C C=12V;晶体管的Cμ=4pF,f T= 50MHz,r=100Ω, 0=80。
试求解:'bbA ;(1)中频电压放大倍数usmC;(2)'(3)f H和f L;(4)画出波特图。
图解:(1)静态及动态的分析估算:∥178)(mA/V2.69k 27.1k 27.1k 17.1mV26)1(V 3mA 8.1)1(Aμ 6.22c m bee b'i s ismTEQ m b be i e b'bb'be EQe b'c CQ CC CEQ BQ EQ bBEQCC BQR g r r R R R A U I g R r R r r r I r R I V U I I R U V I u(2)估算'C :pF1602)1(pF214π2)(π2μc m 'μTe b'0μπe b'0TC R g C C C f r C C C r f(3)求解上限、下限截止频率:Hz14)π(21kHz175π21567)()(i s L 'πH s b b'e b'b s b b'e b'CR R f RC f R r r R R r r R ∥∥∥(4)在中频段的增益为dB 45lg 20smu A频率特性曲线如解图所示。
模拟电子技能技术总结习题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能技术总结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8c01ed84868762cbaed55f.png)
精心整理模拟电子技术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1.1填空题1.半导体中有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2.本征半导体中,若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则形成N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电子;若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则形成P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空穴。
3.PN结在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单向导电性。
456781.1A2.A3A4A5A1.12341.1值。
解:(a)二极管正向导通,所以输出电压U=(6—0.7)V=5.3V。
(b)令二极管断开,可得UP =6V、UN=10V,UP<UN,所以二极管反向偏压而截止,U=10V。
(c)令V1、V2均断开,UN1=0V、UN2=6V、UP=10V,UP—UN1>Up—UN2,故V1优先导通后,V2截止,所以输出电压U=0.7V。
2.电路如图T1.2所示,二极管具有理想特性,已知ui=(sinωt)V,试对应画出ui 、u、iD的波形。
解:输入电压ui 为正半周时,二极管正偏导通,所以二极管两端压降为零,即u=0,而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D =ui/R,为半波正弦波,其最大值IDm=10V/1kΩ=10mA;当ui为负半周时,二极管反偏截止,iD =0,u=ui为半波正弦波。
因此可画出电压u电流iD的波形如图(b)所示。
3.稳压二极管电路如图T1.3所示,已知UZ =5V,IZ=5mA,电压表中流过的电流忽略不计。
试求当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分别为多大?解:当开关S断开,R2支路不通,IA2=0,此时R1与稳压二极管V相串联,因此由图可得可见稳定二极管处于稳压状态,所以电压表的读数为5V。
当开关S闭合,令稳压二极管开路,可求得R2两端压降为故稳压二极管不能被反向击穿而处于反向截止状态,因此,R1、R2构成串联电路,电流表A1、A2的读数相同,即而电压表的读数,即R2两端压降为3.6V。
第2章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应用2.1填空题12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模拟电子技术第章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第章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46f6ba0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04.png)
v O1
例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VDD=15V,Rg1=150kΩ, Rg2=300kΩ, Rg3=1MΩ, Rd= RL=5kΩ,Rs=0.5kΩ, MOS管的VT=2V, IDO=2mA 。 试求解:
(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R 2
(2)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
电阻和输出电阻;
解:(1)
vI vi
i
2.共源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R2
+
vO
vI vi
vo
vGS 2VT
fL
v2 R1 v2
vO1 /V
-
vGS 2
交流等效电路
VT1
Av
V T
VVo2i VT
vGS
g
mVGS (Rd VGS
// RL )
v GS1
g m RL vGS VT
f
Rivi
vI 2
Ro Rd
vO2 /V
第25页/共32页
5
0.15 0.3
Ri
Rg 3
Rg1
//
Rg 2
(2
)M 0.15 0.3
2.1M
vOR1o/
V
Rd
2k
vi
第28页/共32页
v GS1 vGS VT
fL
f vI 2
3.共漏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R2 vi
vI
V i vO
VGS g mVGS
v2 R1
VGG VGSQ I DQ RS
(1)
vGD VT
iD几乎仅仅受控于vGS
vGS的增大几乎全部用 来克服夹断区的电阻
第12页/共32页
R2 vI
(2)特性曲线和电流方程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康华光主编)》 复习提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康华光主编)》 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34c8444524de518974b7d38.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信号、模拟信号、放大电路、三大指标。
(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第三章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本征半导体:纯净结构完整的半导体晶体。
在本征半导体内,电子和空穴总是成对出现的。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在N型半导体内,电子是多数载流子;在P型半导体内,空穴是多数载流子。
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称为漂移;载流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运动称为扩散。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接触区形成PN结,在该区域中,多数载流子扩散到对方区域,被对方的多数载流子复合,形成空间电荷区,也称耗尽区或高阻区。
空间电荷区内电场产生的漂移最终与扩散达到平衡。
PN结最重要的电特性是单向导电性,PN结加正向电压时,电阻值很小,PN结导通;PN结加反向电压时,电阻值很大,PN结截止。
PN 结反向击穿包括雪崩击穿和齐纳击穿;PN结的电容效应包括扩散电容和势垒电容,前者是正向偏置电容,后者是反向偏置电容。
)二极管的V-I 特性(理论表达式和特性曲线))二极管的三种模型表示方法。
(理想模型、恒压降模型、折线模型)。
(V BE=)第四章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BJT的结构、电路符号、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由三端的直流电压值判断各端的名称。
由三端的流入电流判断三端名称电流放大倍数))什么是直流负载线什么是直流工作点)共射极电路中直流工作点的分析与计算。
有关公式。
(工作点过高,输出信号顶部失真,饱和失真,工作点过低,输出信号底部被截,截止失真)。
)小信号模型中h ie和h fe含义。
)用h参数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
(画小信号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常用的BJT放大电路有哪些组态(共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
各种组态的特点及用途。
P147。
(共射极:兼有电压和电流放大,输入输出电阻适中,多做信号中间放大;共集电极(也称射极输出器),电压增益略小于1,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有较大的电流放大倍数,多做输入级,中间缓冲级和输出级;共基极:只有电压放大,没有电流放大,有电流跟随作用,高频特性较好。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3f7ba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b.png)
目 录第1章 绪 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运算放大器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 模拟集成电路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 反馈放大电路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功率放大电路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直流稳压电源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 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第1章 绪 论1.1 复习笔记一、电子系统与信号电子系统指若干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基本电路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整体。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按照时间和幅值的连续性及离散性可把信号分成4类:①时间连续、数值连续信号,即模拟信号;②时间离散、数值连续信号;③时间连续、数值离散信号;④时间离散、数值离散信号,即数字信号。
二、信号的频谱任意满足狄利克雷条件的周期函数都可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含有直流分量、基波、高次谐波),从这种周期函数中可以取出所需要的频率信号,过滤掉不需要的频率信号,也可以过滤掉某些频率信号,保留其它频率信号。
幅度频谱:各频率分量的振幅随频率变化的分布。
相位频谱:各频率分量的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分布。
三、放大电路模型信号放大电路是最基本的模拟信号处理电路,所谓放大作用,其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本质是实现信号的能量控制。
放大电路有以下4种类型:1.电压放大电路电路的电压增益为考虑信号源内阻的电压增益为2.电流放大电路电路的电流增益为考虑信号源内阻的电压增益为3.互阻放大电路电路的互阻增益为4.互导放大电路电路的互导增益为四、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输入电阻: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即对输入为电压信号的放大电路,R i越大越好;对输入为电流信号的放大电路,R i越小越好。
模电-第五章-场效应管
![模电-第五章-场效应管](https://img.taocdn.com/s3/m/5b2f75ad5ef7ba0d4a733bfb.png)
DD SS
Dd
见例5.2.2和例5.2.3
例5.2.3如图已知NMOS管参 数: VT=1V,Kn=160µA/V2, VT=1V,Kn=160µA/V2,VDD=VSS =5V,IDQ=0.25mA,VDQ=2.5V,试 求电路参数。
图5.2.3
2020/2/24
解:首先假设管工作于饱和 区,运用下式
§5·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一、直流偏置电路及静态分析
1、直流偏置电路
(1)简单的共源放大电路
(N沟道增强型MOS管)
VGS
Rg2 Rg1 Rg2
VDD
假设管的开启电压
为VT ,NMOS管工 作于饱和区,则
Cb1
+
U·-i
ID Kn VGSVT 2
V V I R DS 2020/2/24
s
g
d
N+
N+
P 型衬底
B
2020/2/24
源区、衬底和 漏区形成两个 背靠背的PN结, 无论VDS的极性 如何,其中总 有一个PN结是 反偏的。因此 漏源之间的电 阻很大,即没 有导电沟道,
iD=0。
2、工作原理(N沟道增强型)
(2)、VDS=0, VGS 对导电 沟道的影响
VGG
在漏源电
压作用下
3、小信号模型分析
如果输入信号很小,场效应管工作在饱和区时, 和BJT一样,将场效应管也看作一个双口网络, 对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可近似看成iD不随 VDS变化,则由5.1.6式得
iD K nv G V S T2 K nV G S v g Q s V T2 K nV G S V T Q v g2 s
模拟电子技术第5章第五节 各类集成运放的性能特点
![模拟电子技术第5章第五节 各类集成运放的性能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ad66cf9910ef12d2af9e759.png)
第三代以AD508(我国的4E325)为代表,
它的特点是输入级采用了超β管,使IIB、 IIO和αIIO等项 参数值大大下降。
在版图设计方面,输入级采用热对称设计,使超β管产生 的温漂得以抵消,因此在失调电压、失调电流、开环增 益、共模抑制比和温漂等方面的指标都得到改善。
第四代以HA2900为代表, 它的特点是制造工艺达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水平。 输入级采用MOS场效应管,输入电阻高达100 MΩ以上, 采取调制和解调措施,称为自稳零运算放大器,输入电 压和温漂进一步降低,一般无需调零即可使用。
5
上页
下页
首页
第五节 各类集成运放的性能特点
3. 高阻型 高阻型集成运放通常利用场效应管组成差分输入级,有 的集成运放则全部用MOS工艺制成。 高阻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电阻高达1012Ω。 4. 高速型
高速型集成运放的主要特点是在大信号工作状态下具有 优良的频率特性。
它们的转换速率可达每微秒几十至几百伏,甚至高达 1000 V/μs。单位增益带宽可达10 MHz,甚至几百兆赫。
第五节 各类集成运放的性能特点
第五节 各类集成运放的性能特点
通用型集成运放的特点
专用型集成运放的特点
1
推出 下页 总目录
第五节 各类集成运放的性能特点
一、通用型集成运放的特点
通用型集成运放已经经历了四代的更替,各项技术 指标不断得到改进。 第一代集成运放以μA709(我国的FC3)为代表, 基本上沿袭了数字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但也开始少量采用例如横向PNP管等特殊元件, 采用了微电流的恒流源、共模负反馈等电路, 它们大致能够达到中等精度的要求。
6
上页
下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首页
华中科技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件
![华中科技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b2c51459eef8c75fbfb3df.png)
《模拟电子技术》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一、反馈的定义 二、反馈类型及判定方法 3、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判断方法:负载短路法
反馈量为零。——电压反馈。
将负载短路,反馈量仍然存在。
电压反馈
将负载短路(未接负载时输出端对地短路),
——电流反馈。
电流反馈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一、反馈的定义
将电子系统输出回路的电量(电压或电流), 送回到输入回路的过程。
反馈放大电路 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 假设信号的传输是 的输入信号 信号(净输入信号)
单向的。
反馈通路——信号反向传输的渠道 开环 ——无反馈通路 闭环 ——有反馈通路 输出信号
《模拟电子技术》
4.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展宽通频带
放大电路加入负反馈后,增益下降,通频带加宽, 如图所示。 无反馈时的通频带 f bw= f H-fL f H, 有反馈时 放大电路高频段的 放大倍数为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
4.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展宽通频带
X id X i X f 0
一、深度负反馈的特点
《模拟电子技术》
4.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影响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UT IT AX id ro UT AFIT ro
闭环输出电阻
UT rof (1 AF )ro IT
电流负反馈
引入电流负反馈后,输出电阻增大了(1+AF)倍。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_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_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deb8aa87c24028915fc3e9.png)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资料总结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 两种载流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
5.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
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
6. 杂质半导体的特性*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
*转型---通过改变掺杂浓度,一种杂质半导体可以改型为另外一种杂质半导体。
7. PN结* PN结的接触电位差---硅材料约为0.6~0.8V,锗材料约为0.2~0.3V。
*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8. PN结的伏安特性二. 半导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锗管0.2~0.3V。
*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1V。
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 V阳 >V阴( 正偏 ),二极管导通(短路);若 V阳 <V阴( 反偏 ),二极管截止(开路)。
1)图解分析法该式与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叫静态工作点Q。
2) 等效电路法➢直流等效电路法*总的解题手段----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 V阳 >V阴( 正偏 ),二极管导通(短路);若 V阳 <V阴( 反偏 ),二极管截止(开路)。
*三种模型➢微变等效电路法三. 稳压二极管及其稳压电路*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正常工作时处在PN结的反向击穿区,所以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要反向连接。
电子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 第五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电子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 第五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27d9a9a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4.png)
场效应管正常工作时漏极电流的上限值。
2. 最大耗散功率PDM
由场效应管允许的温升决定。
3. 最大漏源电压V(BR)DS 当漏极电流ID 急剧上升产生雪崩击穿时的vDS值。
4. 最大栅源电压V(BR)GS
是指栅源间反向电流开始急剧上升时的vGS值。
5.2 MOSFET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改变栅源电压vGS的大小,就可以控制漏极 电流iD,因此,场效应管和BJT一样能实现信号的控制用场效应管也 可以组成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也有三种组态,即共源极、共栅极和共漏极电路。
由于场效应管具有输入阻抗高等特点,其电路的某些性能指标优于三极 管放大电路。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总结如何根据需要来选择BJT还
vGS<0沟道变窄,在vDS作用下,iD 减小。vGS=VP(夹断电压,截止电 压)时,iD=0 。
可以在正或负的栅源电压下工作,
基本无栅流。
2.特性曲线与特性方程
在可变电阻区 iD
Kn
2vGS
VP vDS
v
2 DS
在饱和区iD
I DSS 1
vGS VP
2
I DSS KnVP2称为饱和漏极电流
4. 直流输入电阻RGS
输入电阻很高。一般在107以上。
二、交流参数
1. 低频互导gm 用以描述栅源电压VGS对漏极电流ID的控制作用。
gm
iD vGS
VDS 常数
2. 输出电阻 rds 说明VDS对ID的影响。
rds
vDS iD
VGS 常数
3. 极间电容
极间电容愈小,则管子的高频性能愈好。
三、极限参数
D iD = 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038004a002020740bf1e9b46.png)
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 型半导体。
( √)(2)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一源电压应使栅一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R大的特点。
( √ )证其GSU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 × )(6)若耗尽型N 沟道MOS 管的GS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l)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变窄B.基本不变C.变宽(2)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C 。
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3)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B 。
A.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B.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4) U GS=0V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 A 、C 。
A.结型管B.增强型MOS 管C.耗尽型MOS 管三、写出图Tl.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图T1.3解:U O1=1.3V, U O2=0V, U O3=-1.3V, U O4=2V, U O5=1.3V, U O6=-2V。
四、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5mA。
求图Tl.4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a) (b)图T1.4解:左图中稳压管工作在击穿状态,故U O1=6V 。
右图中稳压管没有击穿,故U O2=5V 。
五、电路如图T1.5所示,V CC =15V ,β=100,U BE =0.7V 。
试问:(1)R b =50k Ω时,U o=?(2)若T 临界饱和,则R b =?解:(1)26BB BE B bV U I A R μ-==, 2.6C B I I mA β==,2O CC C c U V I R V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五章 频率响应PPT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五章 频率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fde8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d.png)
第5章 频率响应
UCRUCRUCRsississisCrCrRbCrRbbRbebsebseesee((rr(RCrrbRbCrrbRbCbbSbeMbSeMbSeMrrrrbbrrbCbbeCbbCebebb)Ub)Ub)Ueeesss((1(1R1RRssrgsrbgrbgbmemermeRrbrRbRebeLeLUL)U)UC)CsCsbsbbeee
U1 -
Z1
Z
N
A(jω) =
U2 U1
(a)
I2 +
U2 -
Z2
图5–7 (a)原电路;
(b)等效后的电路
I1 +
U1 -
N
Z1
A(jω) =
U2 U1
第5章 频率响应
I2 +
Z2
U2
-
(b)
图5–7 (a)原电路;
(b)等效后的电路
第5章 频率响应
Z1Z1ZU11IU1I1 11UUII1111 UU 1U1UUZZ1U11ZU1UUZ1U12U2221111ZUUZ2ZZUU2UU12U2U2121212 111Z1ZAZAuZAu Au u
(5–1) (5–2a) (5–2b)
第5章 频率响应
图5–2给出了不产生线性失真的振幅频率响应和相 位频率响应,称之为理想频率响应。
|Au(jω)|
(jω)
K
0
0
ω
ω
∞ω
(a)
(b)
图5–2 (a)理想振幅频率响应;(b)理想相位频率响应
第5章 频率响应
5–1–2实际的频率特性及通频带定义 实际的振幅频率特性一般如图5–3所示。在低频和
三、高频增益表达式及上限频率
第5章 频率响应
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https://img.taocdn.com/s3/m/a60f0d11c281e53a5802ff6e.png)
-
-
(b) 高频段极间电容的影响
结束
第 5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一、高通电路
图5.1.1 高通电路及频率响应
结束
第 5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RC高通电路的电压增益: ( s) U R 1 o Au ( s ) 1 1 U i ( s) R 1 j C jRC 1 1 1 fL L 令 2RC RC
A ush
R rbe //(rbb Rs // Rb ) U U U U 0 s be 0 U U U U
s s s be
1 Ri rbe jRC ( g m R L) 1 Rs Ri rbe 1 jRC
f fL f 2 1 ( ) fL
f 180 (90 arctg ) fL f 90 arctg fL
结束
第 5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三、高频电压放大倍数
图5.4.4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高频等效电路
结束
第 5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rbe rbe Ri Us Ui U s rbe rbe Rs Ri
'
U b'e (1
U ce U b 'e
(c)
)
1 j C m
令
U ce U b'e
K ,则
U b'e (1 K ) U b 'e I 1 1 j C m j (1 K )C m
'
结束
第 5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模拟电路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模拟电路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67c613d3d5bbfd0a79567314.png)
UGS(off)
信息技术学院
3. 特性
(1)转移特性
在恒流区
uGS 2 iD I DSS (1 ) U GS(off)
漏极饱 和电流
(U GS (off ) uGS 0)
夹断 电压
信息技术学院
(2)输出特性
iD f (uDS ) U GS 常量
IDSS g-s电压 控制d-s的 等效电阻
信息技术学院
P 沟道场效应管 D
P 沟道场效应管是在 P 型 硅棒的两侧做成高掺杂的 N 型区(N+),导电沟道为 P 型, 多数载流子为空穴。 d
P G
N+ 型 沟 道 N+
g
S
s 符号
信息技术学院
2. 工作原理
(1)栅-源电压对导电沟道宽度的控制作用
uDS=0
UGS(off)
沟道最宽 (a)uGS = 0
2)耗尽型MOS管
夹断 电压
信息技术学院
各类场效应管的符号和特性曲线
种类 结型 N 沟 道 符号 D 转移特性 ID /mA IDSS 漏极特性 UGS= 0V
ID
-
G
S D
UGS(off) O
UGS
O + + + ID O
o
UDS
ID
结型
P 沟 道
O UGS(off) UGS
G
IDSS
S D B
iD f (uGS ) U DS 常量
当场效应管工作在恒流区时,由于输出特性曲线可近似为横轴的一组平行 线,所以可用一条转移特性曲线代替恒流区的所有曲线。输出特性曲线的 恒流区中做横轴的垂线,读出垂线与各曲线交点的坐标值,建立uGS,iD坐 标系,连接各点所得的曲线就是转移特性曲线。
《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第二版)》教、学指导书(孙肖子)1-23章 (3)
![《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第二版)》教、学指导书(孙肖子)1-23章 (3)](https://img.taocdn.com/s3/m/6c67b130524de518974b7d95.png)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图5-4 图5-2的交流通路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3. 放大器直流(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首先明确: 放大器的直流分析要在其直流通路上进行。
由于集电极总是位于放大器的输出回路, 因此所谓直流工作
3.7V
UECQ=UCC-I(CRQC+RUE)RIBC2RQ=E102-.7 (1.35.7+12..503.)7×22=4m.A4 V
UCEQ=-UECQ=-4.4 V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图5-5 例5-4电路图及直流通路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4. 放大器的图解法分析 图解法的要点是在晶体管的输出特性上分别作直流负载线 和交流负载线。 按“先直流, 后交流”的分析原则, 其中 直流负载线是截距为集电极电源电压而斜率为集电极回路直流 总电阻的负倒数的一条直线。 直流负载线与由基极回路确定
Au
Uo Ui
rbe
RC (1 )RE
100 2 2 101 2
1
(4) 因为共基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最小, 所以电路必须 接成共基组态, 即①端接地, ③端接输入电压, ②端接输 出。 此时
Ri
RE
// rbe
1
2 // 2 101
0.02k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5) 由于共集放大器的输出电阻最小, 因此只能接成共 集组态, 即②端接地或开路, ①端接输入电压, ③端接输 出。 此时
其动态电阻极小, 因而将输入信号对地短路。 修改办法是选 用一电阻代替稳压二极管。
电路(c)不能正常放大, 原因是集电极输出端被电源-
UCC短路, 所以要在集电极和CC相接点与电源之间串接一电阻
模电第5章习题解答 哈工大
![模电第5章习题解答 哈工大](https://img.taocdn.com/s3/m/bf191110a21614791711282c.png)
Ri
Ui U i g mU gs Rs2 Rg
Rg 3Rg 3M g m Rs2 1 1 g m ( Rs1 Rs2 )
上式在变换过程中,使用了Ui U gs g mU gs ( Rs1 Rs2 ) 这一关系,略去了 I i 在 R s2 上 的压降。
Ro Rd 10k
U i U gs U o g mU gs Rd
Au gm Rd
对转移特性曲线方程式求导数,可得
gm
2 Up
I DSS I DQ 0.69mS
A u =-6.9 3. CS 开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CS 开路实际上就是电路出现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增益下降。如果没有学习反馈, 仍然可以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求解。放大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如解图 5-4(b)。
U GSQ 2k I DQ
2 I DSS U (1 GS ) 1mS UP U GS(off)
gm
Au
g m Rd 1 10 3.33 1 g m Rs 1 1 2 Ri Rg 1M
Ro Rd 10k 3. 为显著提高|A u |,应在 R 两端并联旁路电容。
U GS U G U S
VDD Rg2 Rg1 Rg2
U GS 2 ) UP
I D Rs
U DS V DD ( R Rd ) I D
I D I DSS (1
上述三个方程联立求解,可得两组解: 第一组:ID =0.46mA UGS= -0.6V 第二组:ID2 =0.78mA UGS2 = -3.8V<Up 第二组数据不合理,故工作点为:ID =0.46mA ,UGS= -0.6V 2. 用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微变等效电路如解图 5-4(a);
模拟电子技术5
![模拟电子技术5](https://img.taocdn.com/s3/m/dd0291a0700abb68a982fb58.png)
1
(
2
π
C
' π
)
A u A u m ( 1 jffL )(1 1 j j 3 ff3 fL f) L (2 f L 1 1 j f f L 2fL 3)(3 1 jffH )
n个放大管
m
fL 1.1
f
2 Lk
k1
1 1.1
fH
n1 f2
k1 Hk
1.1为修正 系数
结论:1. 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频带越窄; 2. 若 fLk 远高于其它各级,则 fL≈fLk; 3. 若fHk远低于其它各级,则 fH≈fHk;
例5-2:某电路各级均为共射电路,求:fL, fH, Au。
例5-1:
Au
(1j
10jf f )(1j
f
)
10 105
试求解:
(1)Aum=?fL=?fH =?
(2)画出波特图。
100 j f
A u
(1
j
f
10 )( 1 j
f
)
10
10 5
A u m 100
f L 10 Hz
f H 10 5 Hz
5.4.3 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改善 和增益带宽积
若R : brbe Ri Rb//rberbe RbRs Rb//Rs Rs C' (1gmRL ' )CC,gmRL ' 1 C' CC' gmRL ' C
| Ausmfbw|2r1bb'C
| Ausmfbw|2r1bb'C
因 rbb’ 和 Cμ由晶体管决定,故管子选定后, 放大电路增益带宽积就大体确定。即:增益 增大多少倍,带宽几乎就变窄多少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场效应管 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 三、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场效应管
BJT是一种电流控制元件(iB~ iC),工作时,多数载流子和 少数载流子都参与导电,所以被称为双极型器件。
场效应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简称FET)是一种电压控
gm的大小反映了栅源电压对漏极电流的控制作用。 在转移特性曲线上, gm为的曲线的斜率。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也可求出gm。
i D (mA)
4
3
2
△ iD
uGS=6V
=5V
△ uGS
=3V
10V
i D (mA)
4
3
2
1
u
DS
(V)
△ iD △ uGS
2 46
u
GS
(V)
2.N沟道耗尽型MOSFET的特性曲线
制器件(uGS~ iD) ,工作时,只有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因此它 是单极型器件。
FET因其制造工艺简单,功耗小,温度特性好,输入电阻极
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增强型
绝缘栅场效应管
N沟道 P沟道
FET分类 :
结型场效应管
增强型:无原始导电沟道。
耗尽型
N沟道 P沟道
N沟道 P沟道
耗尽型:有原始导电沟道。
可根据输出特性曲线作出转移特性曲线。 例:作uDS=10V的一条转移特性曲线:
i D (mA)
4 3
2 1
uGS=6V
uGS =5V uGS =4V uGS=3V
10V
i D (mA)
4
3
2
1
u
DS
(V)
UT
2 46
u
GS
(V)
一个重要参数——跨导gm:
gm=iD/uGS uDS=const (单位mS)
令uDS =0
①当uGS=0时,为平衡PN结,
导电沟道最宽。
②当│uGS│↑时,PN结反偏, 耗尽层变宽,导电沟道变
gg g
pp++ p+ pp++ p+
窄,沟道电阻增大。
③当│uGS│↑到一定值时,沟
VVGGGGVGG
NN N
道会完全合拢。
定义:夹断电压UGS (off ) ——使
ss s
导电沟道完全合拢(消失)
近似分析时可认 为其为无穷大!
gm
iD uGS
UDS
根据iD的表达式或转移特性可求得gm。
gm
2 UGS (th)
I DO I DQ
推导 EMOSFET
gm
2 UGS (off )
I DSS I DQ
DMOSFET/JFET
2分压偏置共源放大电路
+ VDD
Rd
画出共源放大电路的
Rg1 d
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 C1 求交流参数
则
Au
uo ui
gm (Rd
//
RL )
(2)求输入电阻 Ri Rg3 (Rg1 // Rg2)
(3)求输出电阻
Ro Rd
基本共源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d g
s
Au
Uo Ui
gmUgs Rd U gs
gm Rd
Ri
Ro Rd
基本共漏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d g
s
Au
Uo Ui
gmUgs Rs Ugs gmUgs Rs
②漏源电压uDS对漏极电流iD的控制作用
当uGS > UGS(th) , 且固定为某一值时, 来分析漏源电压uDS 对漏极电流iD的影响。(设UT=2V, uGS=4V )
(a)uDS=0时, iD=0。截止区 (b)uDS ↑→iD↑;同时沟道靠漏区 变窄。可变电阻区
(c) 当uDS增加到使uGD= UGS(th) 时, 沟道靠漏区夹断, 称为预夹断。
(5) 低频跨导gm :gm反映了栅压对漏极电流的控制作用, 单位是mS(毫西门子)。gm=iD/uGS uDS=const
(6) 最大漏极功耗PDM:PDM= UDS ID,与双极型三极管的 PCM相当。
场效应管的方程
EMOSFET,iD
I
DO
( uGS U GS(th)
1)2
式中UGS(th)为开启电压,IDO为uGS 2UGS(th)时的iD
NN
③当uDS ↑,使uGD=uG S- uDS=
UGS (off )时,在靠漏极处夹
ss
断——预夹断。
④uDS再↑,预夹断点下移。
预夹断前, uDS↑→iD ↑。 预夹断后, uDS↑→iD 几乎不变。
(3)栅源电压uGS和漏源电压uDS共同作用 iD=f (uGS 、uDS),可用输出两组特性曲线来描绘。
UGQ 0 USQ IDQ Rs UGSQ UGQ - USQ
-IDQ Rs ①
解方程组①②可求得UGSQIDQ
NJFET
I DQ
I
DSS
(1
U
GSQ
②
)2
U GS(off)
UDSQ VDD IDQ (Rd Rs )
3. 分压式偏置电路 即典型的Q点稳定电路
U GQ
UAQ
Rg1 Rg1 Rg2
一. 结型场效应管
1. 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以N沟为例):
两个PN结夹着一个N型沟道。 三个电极: g:栅极 d:漏极 s:源极
符号:
栅极g
-
漏极d
-
p+
p+
两个高 掺杂P 区接在 一起
N
N沟道
P沟道
源-极s
2.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1)栅源电压对沟道的控制作用
在栅源间加负电压uGS ,
ddd
P衬底 PP衬衬 P衬底 底底
b bb
增强型MOS管uDS对iD的影响
3v 5v
刚出现夹断
1v2v3v
iD随uDS的增大而增 大,可变电阻区
uGD=UGS(th), 预夹断
uGS的增大几乎全部用 来克服夹断区的电阻
iD几乎仅仅受控 于uGS,恒流区
用场效应管组成放大电路时应使之工作在恒流区。
(3)特性曲线
①输出特性曲线:iD=f(uDS)uGS=const
四个区:
(a)可变电阻区
i D (mA)
(预夹断前)。可变电阻区
(b)恒流区也称饱和
iD受uGS控制
uGS=6V
恒流区
uGS=5V
区(预夹断 后)。 (c)夹断区(截止区)。
(d)击穿区。
uGS=4V uGS=3V
截止区
击穿区
u
DS
(V)
②转移特性曲线: iD= f(uGS)uDS=const
+
ui
C2
gT
+
s
RL uo
Rg 3 Rg 2
R
C
-
—
g
d
+
+
ui
Rg3 + ug s
RL uo
gmugs Rd
Rg1 Rg2
—
-S
-
Ri
RO
+
动态 分析 ui
—
g
d
Rg3 + u
gs
Rg1 Rg2 -S
+
RL uo
gmugs Rd
-
Ri
RO
(1)求电压放大倍数 ui ugs uo gmugs(Rd // RL )
VDD
D G
IDQ
S
USQ IDQ Rs
UGSQ UGQ USQ
Rg1 Rg1 Rg2
VDD
IDQ Rs
①
NEMOSFET
I DQ
I
DO
( UGSQ U GS(th)
1)2
②
解方程组①②可求得UGSQIDQ UDSQ VDD IDQ (Rd Rs )
三、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1. 场效应管的交流等效模型
DMOSFET/JFET,iD
I
DSS
(1
uGS U GS(off)
)2
UGS(off)为夹断电压,IDSS为uGS 0时的饱和漏极电流
gm
iD uGS
U D S 常量
四.双极型和场效应型三极管的比较
载流子 输入量 控制 输入电阻
噪声 静电影响 制造工艺
BJT
双极型三极管 多子+少子(两种)
电流输入 电流控制电流源
输出特性曲线
转移特性曲线
i D (mA)
4 3
2 1
uGS =+2V
uGS =+1V uGS =0V uGS = -1V 10V uGS= -2V=UP
i D (mA)
4 3
2 1
uDS (V)
-2 -1 0 1 2
uGS (V)
UP
三 MOS管的主要参数
(1) 开启电压UGS(th) : 是MOS增强型管的参数,刚刚产生 沟道所需的栅源电压UGS。
几十到几千欧
FET
单极型场效应管 多子(一种)
电压输入 电压控制电流源
几兆欧以上
较大 不受静电影响 不宜大规模集成
较小
易受静电影响
适宜大规模和超大 规模集成
二、场效应管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
1. 基本共源放大电路
根据场效应管工作在恒流区的条件,在g-s、d-s间加极性 合适的电源
UGSQ VGG
D
(2)转移特性曲线: iD=f(uGS)│uDS=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