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阶层文化与教育的文化再生产_西方学者论阶层文化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教师的阶层文化与教育的文化再生产_西方学者论阶层文化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教师的阶层文化与教育的文化再生产_西方学者论阶层文化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EDUCATIONAL RESEARCH

教师的阶层文化与教育的文化再生产*

——西方学者论阶层文化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朱新卓王欧

[摘要]在西方关于各阶层文化资本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源自社会上层的自由奢侈品位文化总是会被建构成社会的主流文化,并最终成为学校

中的支配性文化和教育内容。由此,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所携带的阶层文化与学校文化

之间的契合度成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其中,教师趋向于学校所代表的自由

奢侈品位文化以及中上阶层学生的文化习性,排斥劳工文化与底层学生的文化习性。教

师文化中的这种阶层趋向通过教学过程导致中上阶层出身的学生学业成功的概率大、底

层出身的学生学业成功的概率小,后者经由考试、教育分流以及就业渠道会导致阶层再生

产。这是学校教育承担文化再生产和阶层再生产功能的内在机制。打破这种现象需要平

等对待各阶层文化、树立多元智能观和全面的学力观,教师应走向文化觉醒,成为转化型

知识分子。

[关键词]阶层文化;文化资本;文化再生产;教师文化;阶层再生产

[作者简介]朱新卓,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武汉

430074);王欧,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北京100084)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学者在文化社会

学、文化研究和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发现了阶

层文化及其社会学和教育学意义。其中,既

有丰富的关于各阶层文化资本对教育、文化

再生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散落在

各研究主题之下关于中小学教师的阶层文化

倾向的研究。

一、阶层文化、主流文化与教育公平

(一)阶层文化研究开启了社会分层研

究的新领域

社会分层历来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

题。从20世纪70年代起,以法国社会学家布

迪厄(Pierre Bourdieu)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当代

社会学家开始突破经济因素,探寻文化与社

会分层之间的联系,发现了阶层文化的存在,

也开创了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

社会分层反映的是社会上各类物质性和

象征性资源在不同人之间的分布状况。[1]布

迪厄将这些物质性和象征性的资源概念化为

资本,将资本的范围从经济与物质领域扩大

为经济、文化、社会与符号四种资本类型,并

且根据四种资本类型的数量、结构及个人持——————————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项目

编号:10CKS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有量的变化建构出社会空间的分层模型。[2]通过下图可以较为直观地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

根据个体所属的阶级①、集团和出身,能够确定其阶级位置。阶级位置作为一种客观的外在结构,可以内化为个体的心智结构并形成惯习(habitus)。不同阶级位置的行动者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体系、文化品位和生活方式,表现出不同的阶层文化,后者又进一步巩固既存的阶级结构。“客观的”阶级结构与“主观的”阶层文化之间具有某种结构上

的同源关系。[3]凭借这两者之间的辩证互动

关系,布迪厄的理论可以使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变得细致和丰富,可以弥合韦伯分层体系中经济维度与文化维度之间的鸿沟,并开创分层研究中注重书籍、音乐、艺术、影视等文化消费,服装、食品、家具等日常生活品消费,以及休闲方式、人格品性等内容的新的研究路径,有力地推动了分层研究的文化转

向。

[4]特定阶层的人总是拥有他们独特的、区别于其他阶层的文化印记,这就是阶层文化。阶层文化从该阶层成员的文化程度,语

言与思维特点,生活方式、生活风格和品位,消费方式、结构和水平,社会生活与交往圈等方面体现出来。从上述文化要素方面也能够对某个社会群体做出大致的阶层划分,比如,我们可以从一个家庭是经常欣赏歌剧、交响乐还是经常看大众化的电视节目、玩扑克牌、听流行音乐等方面对其阶层归属做出大致的划分。英国教育社会学家伯恩斯坦就把劳工阶层的语言特点概括为限制型符码,把中上

阶层的语言特点概括为精制型符码。[5]“参

观艺术博物馆的大多数游客来自于非体力劳动者阶层,而且他们不止接受了最低限度的

学校教育……工人阶级觉得博物馆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觉得不自在、不舒服……电视观众在偏好模式上也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分

层。”[6]所以,和卡尔·马克思基于人们在生

产关系中的位置、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与否进行阶级划分,以及马克思·韦伯基于权力、财富、声望三位一体进行阶级划分相比,在布迪厄的社会分层模型中,文化要素、文化资本占据着重要位置,阶层文化甚至可以成为衡量阶层地位和生存状态的重要维度。

传统的阶级划分与研究重在把握经济要素、人在社会中的客观位置以及权力支配关系,这是阶级的实质问题,体现了阶级划分标准与阶级研究内容中的深度和本质;当代阶层划分与研究开始拓展到文化、生活形态与品位等要素,这是阶层问题的日常生活层面,体现了阶层划分标准与阶层研究内容中的广度和丰富性,能够展现特定群体的丰富多样的生存状态。

(二)主流文化与中上阶层文化具有一致性

——————————

在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中,阶级(class )与阶层(stratum )是极为复杂的两个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由

于特定的国情,社会分层研究者往往避免使用阶级而倾向于使用阶层一词。在本文中,尽管是分析性介绍西方的理论与研究,但考虑到当下中国的学术语境,对阶级与阶层两词的含义不刻意进行严格区分,但在表示明显由经济导致的不平等、具有支配与被支配等“刚性”关系时,偏向于使用“阶级”一词,而在文化、消费、生活方式等“象征”领域,一般使用“阶层”一词。参见李春玲、吕鹏著《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5页及158—166

页。

布迪厄的社会分层模型图(法国社会)

1.两种阶层文化类型

客观阶级位置之间的差异可以结构化为行动者的惯习并通过行动者的实践表现出来,其结果是人们在审美眼光、语言风格、饮食态度与穿着方式等文化行为上的差异。[7]其中支配阶级的文化以文化精英为代表,表现出“自由奢侈品位”;而劳工阶层的文化则表现出“实用需求品位”。[8]

“自由奢侈品位”远离直接的经济与物质需求,注重艺术与哲学上的自我考虑,表现出审美上的“纯粹眼光”与对艺术作品的“奢侈品位”,即他们只关心艺术的形式,并把形式提升到具体的功能与内容之上,而并不在乎艺术表现了什么现实。因此,对支配阶级而言,艺术从生活中剥离出来,其品位与基本物质需求的距离越拉越大,普通的成为审美的、物质的成为符号的、功能的成为形式的。具有“自由奢侈品位”的社会成员在互动中表现出对话时的礼貌、有距离的和规规矩矩的风格;他们吃东西时有着严格的规范和纪律,食物不应太满,注重美观;他们在衣着样式上也要选得时髦且在审美上要和谐,而不太在意其功能上的实用与适当。[9]中上阶层从事的多为心智型工作,生活于人工环境,工作于符号世界,脱离实际的物质生产过程,依托符号与抽象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术性知识”系统,以及以逻辑与抽象为特征的思维方式、以复杂的语法和文句为特征的精致型言说系统、以高雅文化为特征的教养与审美品位。

与“自由奢侈品位”相对,“实用需求品位”与经济、物质需求紧密结合,反对作为颓废与堕落形式的自我满足的艺术形式,表现出审美上的“大众眼光”,即喜欢简单与真实,希望艺术反映现实、象征现实。“实用需求品位”的社会成员在互动时表现出更为物质化的方式,彼此接触身体,开怀大笑,尊崇直言不讳,反感疏远与虚伪的礼节;他们对食物喜欢盛满,少些高雅而多些物质上实实在在的满足;他们在选择衣服和家具时也注重实用,用真实来抵制形式与奇异。[10]劳工阶层从事的多为体能性、机械性的非心智类工作,工作于具体实在的物质劳动过程中,这种劳工事务形成了“实务型知识”系统,以及以日常理性为特征的思维方式,以简单、直接、非结构为特征的限制型语言系统,以流行、畅快和实用为特征的教养与品位。

2.社会主流文化与价值观的形成机制。

社会主流文化与价值观的建构过程具有文化霸权(culture hegemony)的性质。[11]一方面,不同阶层的人因为不同的工作与生活方式而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这些文化类型之间本来并无高低优劣之分,理应呈现出多样化的水平结构和中立、平等的文化生态。但是由于中上阶层的自由奢侈品位文化与优越的物质条件、生活方式相联系,各阶层文化因而也呈现出垂直结构和阶层化现象。另一方面,支配阶级为了寻求统治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武力与暴力等硬性统治之外还需进行柔性和隐性的支配,而文化与意识形态建设正是达成此目的的最有效途径,能够达到使社会大众发自内心的认同与臣服的效果。为此,支配阶级利用其握有的经济与权力优势,取得了文化领导权地位,并利用宗教、家庭、学校、媒体、政治和立法等机构,在“有机知识分子”(organic intellectual)[12]帮助下持续、广泛地传递支配阶级的文化,使其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和支配性文化,使社会成员在无意识中消化、吸纳、认同,并产生自觉自愿地顺应与服从行为。“中高层次社会地位的团体通过文化霸权来操纵与真正的生产没有多大关系的学校和非学校的奖励机制。”[13]这样,支配阶级不但将社会主流文化与价值观背后的权力与支配关系深深地隐藏起来,而且对社会大众实现了文化霸权,达到了隐性支配的目的。因此,社会主流文化与价值观深具中上阶层文化的烙印,表现出以文化精英为代表的“自由奢侈品位”,把文化结构体系中的

其他文化类型推向边缘。“正是上层阶级依靠他们的社会地位认可了在合法作品的等级中他们所阅读的著作的等级。它也可以是教育制度和学会这类专门的制度或机构,这类机构运用它们的威权和教学把某种作品和某类文化人奉为神圣。”[14]

(三)阶层文化之间的不平等会通过教育导致阶层再生产

阶层文化不仅能够突显不同群体的生活样式、不同群体丰富多样的差异与分化,还因为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而具有更为深远的教育学意义。社会上层拥有的阶层文化往往会成为社会的主导性文化、支配性文化,它相对于中下阶层的文化而言具有优势和优越性,后者要接受、学会前者的文化才能受到前者的重视并融入其中,而这通常要通过接受教育来实现。上层文化作为精英文化、精致文化总是会成为学校教育中的支配性文化。学术课程趋向于成为抽象的、高度书面的、个别的、与非学校知识没有联系的,非学术课程总是和口头表达、群体活动和评价、知识具体化、非学校知识具有密切的联系。[15]布迪厄对古典音乐、文学与室内装潢、烹饪和化妆品进行了比较,前者具有毋庸置疑的文化合法性,而且在学术课程中得到了系统的“讲授”,而后者仅仅是在特殊的职业课程中得到“讲授”,而且根据审美标准也没有“文化合法性”。[16]但是,学校文化与不同阶层文化之间的吻合性是不同的。中上层家庭的子女因为其携带的文化与学校文化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更容易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尊严、自信并取得学业的成功;下层家庭的子女则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来改造自身固有的阶层文化和生活习惯,学习、适应学校文化,特别努力、特别优秀者在逐步蜕变中会取得学业成功,更多的人迎来的则是学业失败。“对合理能力的系统训练是提供给所有人的,但在实际上,这种训练却只向那些早已通过自己的家庭教育社会化到主导‘习性’中去的人开放。”[17]“下等阶层出身的学生在学校体系中就不容易获得成功。”[18]教育上的成败与就业体制相结合,阶层分化便形成了,在此过程中,阶层复制现象大量存在着。

这样一来,通过揭示学生的阶层文化及其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符应(correspondence)与疏离,可以挖掘出制约教育公平的深层而隐蔽的因素,就开启了阶层文化的教育学意义。对于其他职业来说,阶层文化只能使其意识到阶层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充其量是增强其日常生活的自觉性。但教师做的是一种阶层再造的工作,从阶层文化的角度分析教师文化的特性,分析教师文化与各阶层文化、学校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教师在学生文化习性和学校文化之间的符应与排斥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就有了特殊意义。

二、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

的社会地位与阶层文化

(一)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中的矛盾性:新中产阶级与被支配者

西方学者多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

1.文化资本

中小学教师一般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相应的职称头衔。他们不但拥有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还拥有参加各种在职进修与专业培训的机会,并且,由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他们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道德尊重。因此,相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他们具有较多的文化与符号资本。然而,与大学教授、艺术家、思想家等文化精英相比,他们并不直接参与知识生产,处于传递知识的地位。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电视、网络等知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大众的知识水平不断增长,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差距在缩小;文化精英所拥有的知识却更加艰深,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差距在扩

大。中小学教师拥有的知识出现常识化趋势,没有多少专门性、精深性可言。因此,相对于文化精英而言,中小学教师具有的文化与符号资本要少得多。

2.经济资本

中小学教师由国家雇佣进行非生产性劳动,不直接创造剩余价值,而享受源自公共财政或二次分配的工资。[19]教师的工资基本上由行政管理部门规定,教师本人和群体没有多少发言权,他们更普遍的态度是长期等待。结构功能主义认为某一职业的报酬应根据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定,[20]教师既然是一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职业,其社会效果就不那么明显,并且有资格成为教师的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而变得充裕,因此他们的报酬在职业体系中就处于偏低的水平。这些因素导致教师缺乏经济资本。“从教职业可能占据一个准自治的阶层,因为它的成员虽没有金钱资本却有文化资本。”[21]

3.社会资本

由于传统的专业(如医生、律师等)需要较长的学习周期,并且必须承担高额的机会成本,因此教师职业往往成为那些立志向上流动的底层青年们的首选途径;与此同时,教师职业的地位和收入不高,对社会中上阶层的孩子缺乏吸引力。底层出身的中小学教师与社会中上阶层中的其他团体关系遥远,而且接受长期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后他们与其出身的底层社会也出现了断裂,这使得他们几乎游离在各种关系网络之外,缺乏社会资本。不仅如此,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自上而下地设计课程内容、考试手段等,教师只是具体的执行者;学校内的科层化管理模式也强化了教师只是上级和来自校外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工具。因此,教师的活动、权力与组织资源被限定在教室内部。再加上学校教育工作的相对封闭性,教师最终成为社会资本的匮乏者。

综合上述三方面的梳理和分析,对于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小学教师具有多于普通民众但少于文化精英的文化与符号资本,故处于中间阶层。然而,相对于同处中间阶层但在经济与社会资本上占绝对优势的小资产阶级和占相对优势的熟练职员而言,他们又是经济与社会资本的匮乏者,所以处于中间阶层的底部集团。由此我们看到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中的矛盾:一方面,他们是中间阶层的一员,在经济、社会、文化资本方面都不同于社会底层中的劳工群体;另一方面,他们在中间阶层中又因缺乏经济资本而处于被雇佣与受压迫的地位,因为缺乏社会与组织资本而身处科层体制的底层,因为不直接参与知识生产而处在知识传播链条的末端。

(二)中小学教师的阶层文化:中上阶层文化倾向与执行者文化

1.倾向于“自由奢侈品位”

中小学教师一方面因为具有较多的文化资本而缺乏经济与社会资本,处于中产阶级的底部;另一方面在处境上又与支配阶级中的文化精英具有文化上的亲和性,因为两者处于同一纵向场域。为了对抗经济与社会资本拥有者的支配,他们会联合起来,动员符号资源以形成某种相同的意识形态,强调他们所掌握的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力主为自己而学习知识,注重精神生活,反对完全商业主义。[22]同时,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属性即为教书育人、传递知识,他们与知识本身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往往对学校教材中精英化的生活规范、道德规范和科学化知识深信不疑,经常跨越经济承受力的边界向自由奢侈品位靠近,有时为了捍卫上述规范与知识的权威性而不惜体罚学生。教师和知识阶层的其他成员把自己的阶级地位完全归功于他们对象征性财富和重要能力的占有和垄断,他们喜欢高估精英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并最为积极地卷入和参与精英文化活动。[23]因此,可以看

到中小学教师文化的第一个向度:向文化精英看齐,倾向于“自由奢侈品位”,期望与之一体化。“教师在过去和现在,都仍然要去发展和培养学习者的‘理性’,仿佛它是一个单一取向的标准,而且教师也要使学习者从他自己的常识性认识的‘陷阱’中解放出来。”[24]教师实际上属于服务阶级,“比其他的社会类别,服务阶级更加认同于统治的道德规范……比其他阶级其他成员,更加倾向成为(统治者的)符应者”。[25]

2.排斥“实用需求品位”

相对于劳工阶层而言,中小学教师身处中上阶层,他们在文化资本上具有优越性。他们的社会化经历与精英文化倾向使他们与社会主流文化高度一体化,他们疏远、甚至脱离了底层文化。升迁性流动所指的也不仅仅是赚更多的钱,还包括要对一系列因素加以改进或改良。劳工阶层通常被认为最需要改进或者说距离社会规范最远,这样一来劳工阶层就背上了相对劣等的坏名声,而只要一个人想在社会中升迁,那么凡标有“劳工阶层”印记的一切常常变成需要加以“纠正”的对象。为了生存,劳工阶层的孩子不仅不得不放弃长期以来已经牢固树立的价值观、习惯、信念和文化形态,而且必须放弃某些语法结构,发音方法,说话姿态和方式,为了升迁性流动而放弃上述东西至少是对自己的内在劣根性的默认和接受。[26]教师的阶级出身所带来的文化与思维模式并没有在学校中传递给学生或表现出来;相反,他们代表着社会中上阶层的价值观和文化思维模式,并通过学校的机制传递给所有的学生。比如,他们认为劳工阶层过于注重物质生活,交往时肢体接触频繁,饮食衣着过于看重实用,显得太世俗、太没有修养,生活习惯特别是卫生习惯差。为此,他们排斥劳工阶层的“实用需求品位”,一有机会就会纠正自己学生身上携带的劳工文化痕迹和坏习惯。然而,对于那些出身于底层的教师而言,他们早年家庭的社会

化经历毕竟在他们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可能会在某些“正式”场合暴露出不合品位的举止。

学生所携带的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匹配程度不同,在教育评价和教师的看法中所处的地位也不同,匹配的学生更有可能成功而不匹配的学生则需要更大的努力。“很匹配的学生”在进入教育系统时已拥有与学校文化相匹配的文化资本或习性,而这又能加深教师对其的期望值、积极正面的评价、考试的成功、管理班级的权力,等等。这会帮助他们在教育系统内取得成功。那些“不匹配的学生”会发现,人们并不是根据他们的文化规范与实践特长进行评价,而是根据其他群体的文化规范与实践特长进行评价。[27]教育研究者一般不会认为学生的能力与其所属的社会阶层之间有联系,“但是教师却往往将两者等同起来。”[28]并且,学生家庭所属的阶级常常被教师用来给学生分类和解释学生的学习行为。[29]“A组学生(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引者注)在当时的表现是与教师对所谓正确行为的定义相一致的,从他们的社会阶层背景中获得的品质使他们的行为符合学校的要求。”[30]处于文化蒙昧中的教师很难发现,在表面的学生学业成就差异背后潜藏着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匹配程度的差异,更难发现上述差异与阶层再生产之间的关联,于是他们和教育系统一起阻碍着底层文化习性在学校中取得发展和成功。由此可以看到中小学教师文化的第二个向度,即先是无意识地疏远劳工阶层的“实用需求品位”文化,后来演进为排斥劳工文化。

3.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执行者文化

由于缺乏文化资本,中小学教师处在知识生产的末端,处于传递知识的位置,导致其教学工作具有固定性与重复性,他们也成为既有知识的忠实传递者。

由于缺乏社会资本,国家权力与科层组

织将教师的权力进行内外切割,将教师的活动牢牢限定在教室内部。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设计课程内容、规定教材版本,使教师成为课程的消费者、既定内容的传播者;通过控制考试、制定教学进度表、主导绩效考核方式,规定教师的教学内容进程与方向,使教师沦为实现外在目标的执行者。

由于缺乏经济资本,教师被国家雇佣,行使非生产性劳动职能。他们的工作不止于课堂教学,批改作业、维持班级纪律、检查卫生、处理学生矛盾等几乎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切事情都要他们去处理,教师始终处于“去做”的状态,致使教师职业具有耗时性与琐碎性,教师成为“蜂箱里忙乱的蜜蜂”。因此,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的限制使教师的工作内容重复、形式固定、事情繁忙,他们按照他人设计好的内容与方式执行任务,并且淹没在各种琐事之中。教师习惯于机械地、按部就班地执行自上而下的教育政策、管理规章和教学法规范,只关心“怎么做”、不关心“为什么”,丧失了全面唤醒人的生命潜能、改造社会等教育应有的文化和政治意义,最终沦为学校工厂装配线上的一名操作工,是教育领域的劳工而非知识分子、文化思想的启蒙者和生命意义的激发者。由此可以归纳出中小学教师文化的第三个向度,即受国家权力和学校体制限定,并由工具理性思维支配的执行者文化。

三、西方国家教师阶层文化

对文化再生产的影响

(一)学校教育通过文化再生产实现阶层再生产

1.阶层再生产现象的大量存在

教育是打破阶层壁垒、实现社会代际流动的阶梯,还是固化阶级边界、进行阶层再生产的工具?结构功能论者认为,学校教育客观反映社会需求,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筛选分类,进而选拔分配到不同职业。因此,学校教育可以打破原有的阶层限制,学生能够凭借获致性因素成功实现代际流动,从而铸造一个开放公平的社会。然而,后续的不少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并未有效地发挥促进社会代际流动的功能;相反,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着阶层再生产,即社会中上阶层的子女通过接受学校教育后仍旧进入中上阶层,社会底层的子女往往过早地表现出教育失败,即使接受教育也还是流向底层。例如,一项研究指出,出身于较高阶层并停留于原阶层的比率接近一半(48.3%),[31]而仅有4%的蓝领劳工阶层来自于专业或经理家庭背景。[32]这些研究不但表明高比率的阶层再生产确实存在,而且这种再生产在社会阶层结构的上下两极更为明显。

2.学校教育的文化再生产功能

学校教育复制既存社会阶级结构、背离促进社会流动功能的原因是什么?布迪厄也把学校课程看作主导阶层的文化与能力再生产和合法化的主要机制。[33]布迪厄的理论认为,文化再生产是阶层再生产的主要途径,而学校教育恰恰是进行文化再生产、合理化现存社会秩序的主要机构。

在西方国家中,通过教育专家特别是课程专家以及其他有机知识分子的努力,体现中上阶层文化的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会进入学校,成为课程甚至考试的主导性内容和价值。所以,学校教育要传递的文化与价值观并非价值中立的,具有浓厚的中上阶层文化属性。“文化资本与教育体系中精英部分的课程内容有着或多或少的共同之处……课程的分类遵循着阶层权力的划分,所有精英教育知识基本上是围绕着主导阶层的文化和能力组织起来的。”[34]

从另一个角度看,学校中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因其早年家庭教育和社会化经历的不同,携带着不同的阶层文化,具有不同的

文化资本与惯习。由此,就出现了学校主流文化与学生固有的文化习性之间是否契合的问题。与学校文化的契合程度也就成为决定个体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来自中上阶层的学生通过家庭中的早期社会化经历,已经预先具备了与学校特性相契合的文化习性,容易取得教育成功,并经由就业渠道进入较高的社会阶层;而底层学生则经由家庭的中介力量形成了与学校教育契合度低的文化习性,往往导致学业失败,并经由就业渠道进入较低的社会阶层。这样一来,学校教育通过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再生产实现了阶层的再生产。批判性的教育社会学研究者将阶层再生产的根源指向学校教育:“对父亲职业与儿子进入大学机会关系的粗略统计显示,农业工人的儿子上大学者不到1%,而70%的工业家儿子上大学,自由职业者儿子上大学的比例超过80%。这一统计表明,教育系统客观地进行着淘汰,阶层地位越低受害越深”。[35]布迪厄从再生产的角度对教育的功能进行了概括。他认为教育有三种功能:第一种功能是文化再生产功能,即保存、灌输、神化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当这个功能与传统的教学法结合时,就发挥了第二种功能,即再生产不平等的社会—阶层关系,学校强化而不是重新分配文化资本的不平等分布,这实际上就是社会再生产功能;学校的第三种功能就是所谓的“合法化”,通过把它传播的文化遗产神圣化,教育体系使人们的注意力偏离其社会再生产功能并有助于对其社会再生产功能的误识。[36]这样一来,教育就发挥了隐性和柔性统治的作用。

(二)教师进行社会主流文化再生产的原因

1.社会主流文化、教师的阶层文化倾向和中上阶层学生的文化习性之间存在一致性在主流文化再生产以及阶层再生产的链条中,教师是重要的一环。教师虽然深知学生的学业成就与其就业和进入什么阶层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却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学业成就受其固有的文化习性与学校主流文化之间契合程度的影响。他们本应带着批判与解放的态度进行教学,将课程内容、道德秩序的阶层文化属性揭示出来,同时深切体会不同学生的阶层文化背景、文化资本与文化习性,并对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平等进行缓冲、消解、转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再生产链条上的松绑者与转化型知识分子。但是已有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教师不但未能如此,反而走向了反面,丧失了“教育信念”,失去了对“文化再生产的知觉”,对现行教育观念与秩序中的不平等显现出无意识和不觉醒,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再生产链条上的推手。之所以如此,根据我们前面对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及阶层文化的分析,是有其必然性的。

中小学教师的阶层文化倾向于“自由奢侈的文化品位”,这使他们容易和代表了社会主流文化与价值观的学校文化,以及出身于中上阶层的学生身上的文化资本与文化习性,由此使学校文化、教师、中上阶层学生在社会主流文化与价值观的文化逻辑上产生一体化现象。教师“绝不能被看作一个上升中的阶层,但仍不允许支配阶级与中产阶层之间的利益有任何根本的冲突”[37]。

与此同时,教师的职业文化又排斥以劳工文化为代表的“实用需求的文化品位”,这使他们对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学生身上的文化资本与文化习性较为反感,他们一有机会便会想办法对其进行纠正、改造。这样做的结果是,底层出身的学生中只有少数具有优秀潜质的被选择出来,通过艰苦的努力逐步疏远其家庭的阶层文化、改变行动逻辑,适应并融入主流文化,最终获得教育成功;而绝大多数底层出身的学生则同时面临着来自学校文化与教师的双重排斥,他们会感到明显的文化错位、学习困难,在学校中经历教育挫折,还未来得及最终实现文化转型便被教育选拔制度淘汰出局,过早地表现出教育失败。

然而,使上述社会主流文化再生产链条加速运转的,是教师的执行者文化和追求实用的工具理性思维。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将教育体制预定好的课程内容以完成目标、追求效率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思维被模式化、心智被窄化甚至本人也被异化。这使他们成为单向度的人,无法洞见、反思学校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关联性,以及隐藏在社会主流文化背后的权力与支配关系,进而对学生的学业失败给予天赋低下、智力不高、不努力、习惯不好、家庭条件差等维度的错误归因,而对更广泛、更深入的制约因素特别是阶层文化因素毫无知觉。

2.教师的培养培训过程使其认同主流文化疏远底层文化

中小学教师通过其早期的受教育经历与师资培养培训过程,逐渐吸收、内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竭力使自己更像中上阶层的人,并最终形成中上阶层的信念体系、思维方式、语言模式以及行为表达方式,在无意识中帮助统治阶级和学校教育进行了文化再生产和阶层再生产。

首先,教师在学生时代接受的教育训练等社会化机制就已体现出这种疏离底层文化与认同主流文化的情况。一些对底层青年社会流动的有影响的研究表明,多数大学生早在9年级时就脱离了他们的伙伴,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适应了一种导致向上流动的文化模式。[38]

其次,教师工作以后需要接受学校场域的再社会化。教师是被不属于这个职业的人(地方教育委员会成员)管理并雇佣的下属;教师的工作场所(学校)也不是一个鼓励探究或者建立这个职业知识资本的地方。[39]特定工作事务的属性会影响从业人员的阶层认同,教学工作和中上阶层的工作具有一致性,如教学工作主要不依赖体力而靠心智,学校工作条件比体力工作的条件舒适;教学工作较为体面和稳定甚至有保障,这使教师在意识上高度认同中上阶层文化。

教师的这种文化偏见系统地确保了文化复制及相应的等级现状的维持。在对这一偏见的特定理解中,正是学校与教师的作用维持了“本真性”的神话,即确保学生一直误以为课程是自然与中立的,认为学校课程与社会的权力利益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40]布迪厄揭露了课程在本质上就是文化主义,这也包括教师教学中“隐藏的课程”。[41]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西方国家中的教师在学校场域中进行文化再生产与阶层再生产是具有深层根源的,教师的地位与文化特性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这种原因与一般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某个教育政策对教师工作的干预等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因素具有很大区别,后者往往具有外在性、直接性和间歇性,比较容易察觉,也相对容易解决;而前者却相当隐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先天性、必然性(来自于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一般难以解决。这使中小学教师陷入文化无意识状态,成为学校教育承担社会主流文化再生产与社会阶层再生产链条上的助推者。打破这种现象需要平等对待各阶层文化、树立多元智能观和全面的学力观,教师应走向文化觉醒,成为转化型知识分子。

————————

参考文献:

[1][3]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92—193.

[2][7][9][10][22]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468—469、472、472—473、473、471.

[4]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A].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94—195.

[5]伯恩斯坦.阶级、符码与控制[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17—21.

[6][17][18][23][33][34]格雷厄姆·默多克.阶级分层与文化消费[A].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0—101、102、103、104、101、102.

[8]Pierre Bourdieu.差别:关于品位鉴赏的社会评判[A].格伦斯基.社会分层[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44—449.

[11][12]Antonio Gramsci.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M].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1. 57—58、9—10.

[13]罗纳德·弗莱尔.文化资本[A].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97.

[14]Pierre Bourdieu.知识场域与创作计划[A].麦克·D·扬.知识与控制[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4.

[15][16][28][29][30]麦克·F·D·扬.知识与控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8、13、175、177—178、180.

[19][26]哈利斯.教师与阶级:马克思主义分析[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12—13、49—50.

[20]Kingsley Davis&Wilbert Moore.分层的一些原则[A].格伦斯基.社会分层[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9.

[21][37]比尔·马丁,伊万·撒列尼.超越文化资本:走向一种符号支配的理论全[A].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05、305.

[24]Geoffrey M.Esland.作为知识组织的讲授与学习[A].麦克·F·D·扬.知识与控制[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7—98.

[25]Dahrendorf,R.The Service Class.In T.Burns(ed.). Industrial Man[M].London:Penguin,1969.145.

[27][40][41]亚历克斯·摩尔.文化资本、符号暴力与专制[A].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85、286、286.

[31]J.Goldthorpe,R.Breen.Class Inequality and Meritocracy:A Critique of Saunders and Alternative Analysis[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1999,(11).

[32]姜添辉.资本社会中的社会流动与学校体系——批判教育社会学的分析[M].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6.

[35]布尔迪约,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

[36]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219—220.

[38]怀特.街角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3.

[39]丹·克莱门特·劳蒂.学校教师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0.

The Class-orientation of Teachers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Reproduction of Education ——Western Scholars'Views on How the Class Cultures Influenced Educational Equity

Zhu Xinzhuo&Wang Ou

Abstract:In the numerous researches of western countries on how the class culture influenced educational equity,the scholars generally agreed that the culture of"taste of freedom and luxury"from upper class had always been constructed as social mainstream culture,and then been regarded as the dominant culture and content of the school education.Therefore,the integrating degree between various class cultures carried with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family backgrounds and the school culture turned into a key factor of the students'academic achievements.During teaching processes,the teachers'class culture tended to the social mainstream represented by schools and the cultural habitus of the upper middle class students,rejecting the working class culture and the habitus from the subaltern students.The class tend in teachers'culture resulted in the high academic achievement rates of the upper and middle class students,whereas the low rates of the subaltern students,who would undergo the class reproduction via examinations,educational streaming and employment channels.It i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re-production of culture and re-production of class undertaken by the school education.To breakthrough such phenomenon,we need to treat various cultures equally,and to form the concept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the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academic attainments.In addition,the teachers should make for cultural awakening and become transformed intellectuals.

Key words:class cultures,culture capital,cultural reproduction,teachers'culture,class reproduction

Authors:Zhu Xinzhuo,Ph.D,associate professor of School of Education Research,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ang Ou,doctoral student of Department of Sociolog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

[责任编辑:许建争]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_英文_

综 合 191 #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黄文娟 摘 要: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中西方交流中的误解,引起了很多不便。本文针对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典型现象如婚姻家庭,餐厅礼仪和日常招呼等进行分析,阐述了这些文化现象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和其所植根的文化根基,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平等概念和等级观念,自我中心和牺牲精神等方面做出解释,为困顿于中西方文化的学习者提供参考。关键词:中西方文化;现象;文化内涵;文化根基作 者: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1Cited phenomena A 1Mar riage A Chinese gir l got mar ried with an Amer ican boy and sett led down in Los Angeles not far away from wher e her par ents-in -law lived.T he fir st few months went by much smoothly and the Chinese girl got along very well with her new family. Six months later,she got pr egnant and infor med her par ents -in-law at the fir st moment.The r eady grandparents blessed her and her baby and went to Europe where they planned to enjoy a half -year holiday.The Chinese gir l was surprised at their decision:/Don .t you stay to take car e of me and my baby?Don .t you think the baby is the most import ant thing in the family now?0T he parents-in-law also got confused:/We love this baby,but does it mean we should give up our own life and do everything for it?0 B 1Rest aur ant customs A young Chinese tourist sat in a Par is caf and or der ed tea.Twice he asked for more hot water to top it up while putting the saucer on the cup to keep the tea warm,as he would have done at home. T he waiter grew impatient./This Chinese is too stingy t o pay for mor e tea.And doesn .t he know t he saucer goes under the cup to cat ch the dr ips?0 T he Chinese man noticed the displeasure on the wait er .s face and lost pat ience himself./This Wester n waiter is r ea lly stingy and silly!Why is he so reluctant to serve me hot water?Why does he put the lid under the cup?0he got angry,and left the caf st eam ing with resent ment. C 1Greeting An American student Charlie went to China and continued his study in Peking University.Ever ything went well with him except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were hard to understand for him somet imes. One day afternoon,he was on his way back from the super market when he encounter ed two Chinese classmates./H i,Charlie,wher e are you going?0one of the Chinese classmates greeted him./I .m just back from the supermar ket.0H e answer ed./What did you buy?0T he Chinese student continued./Er ,0Char lie felt ver y awkward,/I bought a bar of bread,five apples,a bott le of salad jam and ,0/You don .t have to tell us all these specific t hings,we ar e just greeting you by asking you questions.0/What?You confused me!0 ò.Analysis on the cited phenomenon and the cor responding cultur al implications In the fir st case,both the Chinese girl and her par ents-in -law can keep their own opinion.In China,it is par ents .dut y t o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childr en and this responsibility will last (4)勤巡视病房,观察生命体征、面色、意识及有无感染、周围组织坏死等。当出现因插管技术而导致的并发症(如穿破脐血管造成出血插进或堵塞腹主动脉分支、空气栓塞、血栓形成、误插在门静脉沟处、穿破肝实质等)时,应通知医生尽早拔管,同时给予对症治疗,使症状得以改善。 (5)细菌学检测。每周1次分别做外周血和脐部穿刺处皮肤的细菌培养。本组病例共做16次外周血和脐部穿刺处皮肤的细菌培养,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等插管并发症。 参考文献: [1]余波,李莎莎.新生儿126例脐静脉插管末端细菌培养的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4) [2]宋新志,曹明艳,何咏梅,等.新生儿窒息血肌钙蛋白T 变化[J ]湘南学院学报,2005(1) [3]周宇,周晓光.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分型与特点的初步探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5) [4]高树辉,周杰,张映辉,等.早产儿血脂水平与出生体重的关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3)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 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 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 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 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各国的饮食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国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中国的饮食文化令人拍案叫绝,赏心悦目。 中国的传统饮食有四大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了没有”,可见饮食文化的地位。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惜别和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中国的饮食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3.重味:中国的饮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孙中山先生讲“辩味不精,则烹调之述不妙”,将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4.重理: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中国的饮食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西式餐饮的主要特点是:一是生,如牛排带血丝;二是冷,如凡是饮料都加冰块;三是甜,无甜不餐,无餐不甜。此外西式餐饮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 此外西餐还有以下显著特点: 1.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根据人体对各种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的需求来安排菜或加工烹调。 2.选料精细,用料广泛。西餐烹饪在选料时十分精细、考究,而且选料十分广泛。如美国菜常用水果制作菜肴或饭点,咸里带甜;意大利菜则会将各类面食制作成菜肴:各种面片、面条、面花都能制成美味的席上佳肴。 3.讲究调味,调味品种多。西餐烹调的调味品大多不同于中餐,如酸奶油、桂叶、柠檬等都是常用的调味品。 4.注重色泽。在色泽的搭配上则讲究对比、明快,因而色泽鲜艳,能刺激食欲。 5.工艺严谨,烹调方法多样。西餐十分注重工艺流程,讲究科学化、程序化,工序严谨。西餐的烹调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煎、烩、烤、焖、焗、炸、熏、铁扒等十几种,其中铁扒、烤、焗最具特色。 6.器皿讲究。烹调的炊具与餐具均有不同于中餐的特点。特别是餐具,除瓷制品外,水晶、玻璃及各类金属制餐具占很大比重。 二、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一)就坐形式的差异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的探讨-4页精选文档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的探讨 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是促进中西方语言教学和翻译工作。中西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但总体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宗教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为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和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他们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这是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之一。 在宗教词汇方面,虽然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 的宗教文化信息却不同。例如,“龙”与“dragon”虽然本义相同,但其引申义和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则大相径庭。在我国文化中,“龙”象征着“神圣、高贵吉祥”。在古代,“龙”是传说中“上天”的神物,所以皇帝都自喻为“龙”,皇帝的子孙被称为“龙子”、“龙孙”,帝王所用的东西都冠以“龙”字:龙廷、龙袍、龙床。在一定意义上,“龙”是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因此,中国人常常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而英语中的“dragon(龙)”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象征着“怪物、魔鬼、凶残”。因此,如果在翻译时遇到此类词汇就应该要注意,尽量避免造成读者的误解。 二、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

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现象或事物有着不同的态度或表达方式。比如,汉语中,“东风”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草长莺飞;而“西风”则正好相反,有一 种砭人肌骨的味道。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便是例证。然而英语的情况却与汉语不同。我们会读到SamuelBulter的“biting eastwinds”(刺骨东风);关于西风,则有JohnMasefield的“It's awarm wind, thewestwind, full of birds'cries”(那是一种温暖的风,西风吹时,万鸟争鸣; )。两种风在两个语言中的味道截然相反。这就是地域差异所造成的。中国西部高山,东临大海,东风吹来,自然无比舒心,而来自西伯利亚的西风则刺人肌骨。英国是个岛国,东风来自欧洲大陆北部,所以寒冷;西风由大西洋吹来,温暖宜人。又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天”常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而莎士比亚在他的第18首十四行诗中将心爱的人比喻成“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 day? Thou artmore lovely and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煦。)这又是双方不同的地理位置所致。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是最宜人的季节。因此,在翻译和地域文化相关的内容时,就应该对地域文化差异作一注释,否则会给缺乏这 一知识的读者造成困惑或误解。 三、风俗习惯差异 英汉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相去甚远。 above the salt 和below the salt 这两个习语源于旧时西方宴会上的习俗。那时盐被视为珍品。离盐罐近的,即坐在盐罐上首的常常是尊贵的客人(above the salt),而普通

浅析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教育文化差 异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浅析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 通过这学期的2次形式与政策课,以及老师给看的视频后,我准备从教育的差异方面着手来分析一下中西方之间这方面的异同点。 1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具体体现 中西方教育观念及思维模式的小同。东方教育的目的以增加知识为主,视知识比创造力重要。在中国,老师们认为创造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依赖于坚固的基础知识。而西方教育的目的是寻求高层认知能力的学习,老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问,批判性的思考,建构、挑战知识。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被看成是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因为作为学生享有与公民同样平等的权利。而我国传统的教育观点认为,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方面可激励学习差的学生向优秀的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对学习差的学生也是一种批评,或者说是让学习差的学生有挫折感,让其知耻而奋起 再者,西方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话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社会做准备。而我国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国外学生多,而且中国学校的管理相对严格,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精神集中,这种教育理念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教学方式的差异。在西方,课堂大多为小班,一般不超过30人。课堂氛围比较随意自山,有什么问题不需举手当堂可以提问。英国学校大

都是九点上课,所以在第一节课的课堂上很少出现队队欲睡的双眼。老师讲课的时间不多,课堂以学生的分组活动为主,包括讨论、辩论、实践活动等等形式。英语课的授课方式多种多样,老师常常带他们到学校外的商店、广场等公共地方,进行实践,把所学的东西活学活用,这点和中国的学校形成很大的对比。在班上,你会发现经常会有学生缺勤,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囚为这在英国的学校是很普遍的,他们大都是随家人去旅游了。这种情况,在中国简直是想都不敢想。还有一点很大的差异就是英国的学校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山野教育”,其意义就是让学生经受磨练,训练学生的体能.,冒险精神和生存能力,然而在中国的很多学校都是整个学期只有难得的一两次社会实践机 高等教育办学思路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的办学思路倾向于宽进严出,即入门相对宽松,但出门的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对硕士、博士的要求非常严格。在终身教育看来,宽进严出无论是对社会的回归教育,还是对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都是可取的合适路径,因为它既善意地向有志者敞开大门,又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注重教育学生学会学习,这是一种更高远的追求,它可以影响其一生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则是严进宽出和尚未完全到位的学分制我国的高等教育历来严进宽出,即入门要求很高,但进门后小管学生是否最有效地利用在校期间的优越条件用功努力,到该毕业时绝大多数都能获得一纸合格证书顺利毕业 2对我国现行教育的反思及展望 对我国现行教育的反思。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我国传统教育有一个史清醒的认识

高一作文:论中西文化差异作文1000字

论中西文化差异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

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完整word版)浅谈电影《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浅谈电影《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在《社会学》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非常优秀的国产电影——《刮痧》。看完之后,我对影片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文化差异感触颇多。因此可以说“刮痧”就是一个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纠纷。 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主人公许大同是一位电脑游戏设计师。他在美国奋斗了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但是随后降临的一件意外却让许大同梦中惊醒。一天,他五岁的儿子丹尼斯闹肚子,从北京来的父亲对丹尼斯进行了中国传统的刮痧治疗。但是意想不到的是丹尼斯身上留下的刮痕竟然成了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法庭上,许大同发现无法用西医理论来解释刮痧原理,而控方律师又一再的歪曲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不许他和儿子见面。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分裂……接二连三的噩梦不断降临,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转眼间支离破碎。许大同原以为实现的美国梦也被这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影片的最后,大同的朋友昆兰亲身尝试刮痧并为其正名,因此法官宣布了对许大同的解禁令,一家人终得团聚。 电影中一连串的误会和巧合造成了人物命运的曲折,但是究其根源,这一切都是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可以说影片中许大同的遭遇有其偶然,但也是必然。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曾引入文化冰山模式来解读文化冲突。在他的论述中,文化被比喻成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是显性文化,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及某些信仰。而暗藏在水下的大部分冰山则是隐形文化,包括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等更为深层的文化因子。而文化冲突主要就是隐性文化的冲突。正如《刮痧》中的许大同虽然在美国生活了八年,自己也成为了众多美国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是在隐性文化层面,他仍表现出了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在我看来,《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亲情观、友情观、人权观和道德观。 一、亲情观 在中国人眼中,“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家人要互相关心、休戚与共,子女要遵守孝道。正因如此,在影片中,为了让父亲能够成功办理到美国绿卡,许大同谎称是自己给儿子刮痧。同时为了不让父亲担心,大同隐瞒了官司的事。后来昆兰知道了是丹尼斯的爷爷给其刮痧,不明白大同为什么始终隐瞒真相。大同的妻子只回答了一句“因为他是中国人”。 二、友情观 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影片中,昆兰出证听证会的一幕。昆兰是许大同在美国最好的伙伴,也是他事业上最好的搭档。可是昆兰却在听证会上说出了大同打孩子的事实,尽管这对许大同极度不利。西方在交友做事的轻重顺序是“法,理,情”,而中国人却刚好相反。在中国,人情被在了第一位。这也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思想,小农经济以及儒家思想有密切联系。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的社会,但这一套在美国就不适用。因此,昆兰认为:我讲了事实,你不该打孩子。而大同却说:“我把你当朋友,你却出卖我。” 三、人权观 美国很重视人权。它提倡人人平等。在西方家庭里,每个成员,包括男性和女性,无论年龄,都是平等的且每个成员有权获得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所以昆兰认为大同打孩子是非法的。但在中国,父母认为管教孩子甚至打骂孩子都是天经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题目: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学院: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生姓名:白莉 学号:201141000102 指导教师:刘晓玲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摘要] 中西方不仅在语言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在饮食习惯,交际礼仪等等多方面。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去了解与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阐述了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礼仪与餐桌礼仪方面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提高对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认识,从而加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餐桌礼仪;日常礼仪;交际礼仪

目录 引言 (3) 称呼 (3) 饮食 (4) 餐具 (4) 交谈 (5) 结论 (5)

引言 培根说过:“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正如同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理解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中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身为高等学府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友人交往。在交往中需要学习并且写好这份“推荐书”,仅有流利的语言交流是不够的,必须了解中西文化利益的差异。“礼仪”的学习与了解应该是有意识的加入到日常生活照,下面,对中西方文化礼仪之差异作进一步分析。 礼仪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尊敬他人的礼节程序。中文中的“礼仪”由“礼”和“仪”两个字组成,分别代指礼貌、礼节,仪式、仪表。它们是一种要求,一种被人们规定的共同认可的程序。《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可以产生出“人利”的气氛。“不学礼,无以立”,不懂礼貌,则无法立身,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共识,反映了孔子对礼仪的重视。中国自古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有《周礼》、《仪礼》、《礼仪》三部名著,这三部涵盖了中国古代礼仪的重要内容。 西方礼仪有很多种词汇,比如courtesy:有礼貌的行为。Etiquette:除了礼仪外,还指对从事某一行业人士的行动起约束作用规矩。Protocol:一种刻板的,在外交和军事领域内实行的长期公认的相处准则。Tite:仪式、典礼和惯例、习俗。 繁多的有关礼仪的词汇反映出了西方人对礼仪的重视,并有对礼仪更加细致的划分。这具体到礼仪文化上,中西方有如下多种差异。 称呼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是指家庭,中国的礼仪产生于不同的家族文明。西方则从古希腊就开始以工商经济为主,这种经济于天然人伦无法相容,所以,宗法文明未充分发展。英语中的家源自拉丁词汇,而这个拉丁词汇源于在“家族之父的权力下”从事劳动的奴隶[1]。这与中国的家的概念完全不同。西方的家带有与工商经济发展相融的私有财产的意味。不仅家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地方。在英语中,国家主要表示地域性或民族性的含义。是地域、民族、家族的总和。在中国人看来“国之本在家”。家是国家的命脉。中国人重在家中做人,英文中所说的一个人的背景与起源在中文中时身家,出身的表示。中国礼仪有着一种高超的宗法文明,同时内外亲疏之别,是中国人往往注重拉关系,“义父”、“义子”、“干

浅谈我眼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我眼中的中西方文 化差异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数学与应用数学(2)张晨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文化认为,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而西方国家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我国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 因此中西方文化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中西方在语言、礼仪、饮食、教育等许多地方体现出差异。 一、语文的不同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 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 是“不中用”的代名词,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中国人蔑视狗,因而有“走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说法。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并把人比作狗。如a luck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解读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 传统的民族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节日的由来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它体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 世界, 寄托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有这样一句名言: “每个民族的每个节日, 正是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可见,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必须从他们的传统节日入手, 才能了解到他们的 文化特色与民族特点。 一、中西节日的起源与形成差异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 其传统 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 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 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 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在古代, 春节、清明节( 古代称三月节) 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 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 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 教色彩, 如情人节( 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复活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 、万圣节( 纪念教会所有圣人) 、圣诞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 , 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当然, 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 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

中国漫长。 二、中西节日庆祝方式差异 中国的传统节日, 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 等级制、家族式, 节日无不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 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 以自我为中心, 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群体性, 反映了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这里试举两例说明。 ( 1) 春节与新年。作为新一年的开始, 中西方有着极大差异的庆祝方式。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源于秦朝, 定于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 从农历12月23日开始, 人民开始开展各种庆祝方式, 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春节的习俗繁多, 如大扫除、吃团圆饭拜年、放鞭炮, 舞狮子等。总之, 不论是大街小巷, 都笼罩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气氛。而西方, 他们崇尚的是过公历新年, 即元旦。相比之下他们过年的方式就浪漫多了, 在12月31日晚, 各地区的人民涌上街道,进行盛大的狂欢, 到了深夜接近零时时, 数十万人会聚集于一起, 诚心地祈祷, 为新的一年的到来倒计时。当大钟敲响12下, 顿时, 优美的乐曲奏响, 揭开了华丽舞会的序幕, 人们通宵达旦地庆祝。 可见, 春节与新年各有千秋: 春节, 充满浓厚的传统气息和独有的魅力; 新年, 体现时代的气息和潮流的感觉, 更贴近现代生活。( 2) 万圣节与中元节。万圣节作为西方的重要节日之一, 颇受人民

浅析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性 这学期我选修了韦静老师的《音乐鉴赏》,在不长的课时中,我们初步对音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系统的了解。如今音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地位。大到国家庆典中使用的配乐、我们的国歌,小到我们口里随性哼唱的小曲或是当红的流行歌曲,这些都是音乐。这里我们来浅谈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性。 音乐是民族情感的血脉,是文化意志的灵魂。它如同语言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随着民族、地域的差异,语法、词汇有诸多不同。中西方音乐也是如此,这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音乐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了。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明背景,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深受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儒家重中庸,讲究中正平和,在音乐上主张“中和之美”;道家重境界,强调无为,在音乐上主张“大音希声”。这正是我们古典审美意识的基础,即有情感而不狂放,有欲望但却含蓄。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对中国音乐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音乐以含蓄、淡泊、空灵为上品,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一个美好的意境可以给欣赏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带来思想上的深化和情感上的升华。 中西音乐的不同,是两种很不相同的文化的一部分,这三百年间,两者强弱悬殊,在音乐界几乎一边倒的态势了。简单地说,有三个方面:一是音乐技艺和乐器发展上的不同道路,二是接受群体与音乐功

能上的差异,二是音乐题材的深广程度和表现能力上的差异。 第一方面,中西方音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乐器种类、演奏技巧都发展缓慢,虽然各自已经表现出乐器个性上的鲜明差别,例如中国的编钟与古希腊的竖琴是截然不同的乐器,但总体来说大家都比较 朴素地,乐器个性独立,种类不够丰富,这都是事实。到西方的巴洛克后期,音乐的丰富性逐步呈现,小提琴的出现是一件大事。这种乐器不仅音色惊艳,音阶表达精准,而且变化极为多端,适合表现非常复杂细腻的情感,以及高难度技法的追求。而另一方面,小提琴又容易成为乐队齐奏方面的主力军,其地位无有匹敌者。这是硬件的保证。随后,大提琴、中提琴、各种各样的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敲击乐器都运用到乐队演出上来,乐器的改革,同时塑造了一大批顶尖的演奏家,他们能以惊人的才华把乐器的质感和表现能力,推至极致,给人带来无穷的享受。这一点,中国民乐演奏家也是普遍承认,并且主动去学习,融入国乐演奏中的。 第二方面,人类早期音乐都比较发达,功用和场合性质也有类似,例如唱诗”这是中西方很多民族和文明都发源很早的音乐形式,诗是唱出来的,能唱一定是诗,这种合一,中西无异。其次,宗教与政治场合,社交场合,都有音乐伴随其中,也是一样。十六世纪之后,音乐逐步溢出了原来的宗教、礼仪场合,而出现了纯粹欣赏的音乐市场,这与西方近代市民社会的出现是一致,甚至就是市民社会的出现,。世俗化的浪潮,使音乐可以玩”,可以私人拥有,大大促进了音乐的发展。 西方古典音乐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 较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姓名:陈家梅 院系:教育与音乐学院 班级:艺术管理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比较分析,可以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中西电影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就验证了“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强者拯救自己,伟人拯救他人。安迪给其他狱友带来希望,也拯救了他们。 2 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开题报告】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关键字】开题报告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动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专题研究的论文也相继公开发表,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意义:中西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选题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对比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礼仪、宗教信仰、风 俗习惯、饮食等特征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难点和创新点: 基本内容:本选题重在研究礼仪文化、(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饮食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理论说明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难点: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总结文化差异。 创新点:将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重点加以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 1.中西礼仪的差异 1.1称呼语 1.2感谢和答谢 1.3赞美 1.4节日 2.中西饮食观念得差异 2.1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2.2中西饮食方式、餐具不同2.3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 3.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 3.1称谓及称呼 3.2敬语谦词 4.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 5.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研究方法和措施: 本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是在选定课题后, 由小 组成员分工协作, 从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

上网寻找资料和有价值 的参照文献,最后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四、研究工作进度:11 月,查找相关资料。 12 月,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五、主要参照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 : 《语言与文化》 刘炳善 : 《英国文学简史》 王福祥、吴汉樱 : 《文化与语言》 胡文仲 : 《文化与交际》 朱维之、赵澧 : 《外国文学简编》 张今、陈云清 : 《英汉比较语法纲要》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二级学院:文新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XX级2班 学号:XX010240 学生姓名:黄通科 指导教师:曾祥云 20 14 年 6 月12 日 四川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

浅析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摘要: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正文:中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之比较,我们可以知道,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精华和糟粕。 生于不同的土地,长于不同的环境,中西两种文化矛盾又统一地屹立于七块大陆之上。或是针锋相对,或是胶乳相融,两种文化从时间的沙漏遗漏,抑或张扬,抑或安分地拥着蓝色星球。有幸,我们可以在一种文化的保护下,尝试着接受、理解另一种文化。“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在多元化的潮流中,我们得以更加充实、圆满。也只有了解了、正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才得以在全球化的洪流中正视自我,知己知彼。和谐,由此而生;生命,由此完满;文化,由此精致;世界,由此安宁。 中西方文明由于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两种孑然不同差异悬殊的文化背景,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从而使得中西方现实人格特征大异其趣。从电影文化浅析中西文化,从小小的一点,认识大地之外的广博。 价值观左右人们的意见,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评价,决定人们的言行和思维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价值。“一种文化下的价值观与言行或许得不到另一种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如电影《刮痧》中许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方法给他的孙子丹尼斯治疗轻微的发烧,却被美国当局误认为是虐童事件。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复杂。 1、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通常被解释为独立、自恃、独断独行、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这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