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出产量与质量统计
生产产能统计表格模板
![生产产能统计表格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a320d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4.png)
生产产能统计表格模板引言生产产能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所能达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为了准确评估和控制生产产能,很多企业都会使用统计表格来记录和分析相关数据。
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个生产产能统计表格模板,旨在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掌握生产产能。
表头日期产品A产能产品B产能产品C产能总产能2021-01-01 20 30 25 752021-01-02 25 35 20 802021-01-03 30 40 30 1002021-01-04 28 38 29 952021-01-05 23 33 27 83……………表格解读日期日期列记录了每一天的具体日期,以方便对产能数据进行时间段的分析和比较。
产品A产能、产品B产能、产品C产能这三列记录了每天对应产品的生产产能。
您可以根据实际的产品种类进行修改或添加,以适应您企业的具体情况。
总产能总产能列显示了每一天的全体产品的总产能,即产品A产能、产品B产能和产品C产能的总和。
数据分析通过这个统计表格模板,您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数据分析,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分析方法:1. 每日产能趋势分析根据日期列和总产能列,您可以绘制折线图或柱状图,以反映每天的总产能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趋势图,您可以判断生产产能的波动情况,以便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
2. 产品产能对比分析通过产品A产能、产品B产能和产品C产能列的数据,您可以计算每种产品的产能比例,并绘制饼图或堆积柱状图,以比较不同产品的产能占比。
这有助于您评估产品的生产情况,优化产能分配,以满足市场需求。
3. 产能峰值分析通过总产能列的数据,您可以找出产能的峰值,即产能最高的一天。
这有助于您了解最高产能水平,为制定生产计划提供参考。
4. 产能变动原因分析如果多个因素可能影响产能,您可以在表格中添加其他列,例如人力投入、设备故障等。
通过对不同因素与产能的关系进行对比,您可以分析产能变动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管理。
结论生产产能统计表格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通过记录和分析产能数据,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生产情况,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企业及厂商的投入与产出
![企业及厂商的投入与产出](https://img.taocdn.com/s3/m/142e0c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4.png)
企业及厂商的投入与产出在经济学中,利益最大化是各企业及厂商的唯一目的,而要达到利益最大化那也就是意味着其企业的产出要实现最大化和最合理化。
当然,并不是说你投入的越多产出也就会跟着正比增长,这其中存在着一个资源浪费问题,既不浪费资源同时使得产出最大化从而最大程度增加企业的利润降低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而在这之中如何合理的确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呢?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了,而这,也是今天我所要讲到的。
一,企业的产出1.企业产出的含义企业产出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企业组织下,投入和利用企业各项资源,生产的全部直接有效成果。
2.企业产出的特征企业产出一定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企业控制的人力资本作用下取得的劳动成果。
企业产出一定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有效成果。
企业产出一定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直接成果。
3企业产出的分类(1)按照企业产出的实物形态来划分,企业产出可以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
企业物质产品是企业在投入了一定数量的原料、燃料、设备和人力以后,生产出来的新的有形产品。
又称货物或者有形产品。
企业服务产品是企业在投入了一定数量的原料、燃料、设备和人力以后,生产出来的新的无形产品。
又称劳务或者服务。
(2)按照企业产出的完工程度分,企业产出可以分为产成品、半成品和在制品。
产成品,是指在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已经结束,并检验合格,办理完入库手续,随时可以供应市场或已经供应市场的产品。
半成品,是指在企业内部完成了一定的工序,但仍需今后进一步加工,并验收合格,办理相关手续送交半成品库的全部产品。
在产品,是指正在企业各个生产过程和生产环节中加工的产品。
一般未经检验和办理入库手续的半成品和所谓已完成加工的产品均属于在产品。
(3).按照企业产品的计量单位分,企业产出可以分为企业产出的实物量和企业产出的价值量。
企业产出的实物量就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企业产出。
实物单位是能够反映产品的自然和物理属性,体现产品的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
二企业产出统计
![二企业产出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174f6052d380eb62946dea.png)
3.建筑业企业产出原始实物量统计
• 建筑业生产活动是专门从事房屋、构筑物建 造和设备安装的活动。
• 土木工程建筑业(矿山、铁路、公路、桥梁、 水利和房屋建筑)
• 设备安装业 •
• 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 (1)生产周期长 • 建筑产品经历勘察设计、组织施工、竣工
验收等环节。 • (2)产品的固定性与人员、机械的流动
(二)企业产品的特征
劳动成果——有效成果——直接成果---社会性 追加劳动 质量保证 不含三废,但副产品则计。
未经开发的天然资源、外购的原材料、燃料、零部件、设备等, 虽可出售但不属企业产品; 不合格、未达质量要求者不属企业产品; 企业投入人、财、物按计划有组织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气料 渣),亦不属于企业产品; 意外所获更不应计入。
某种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其它产品产量按一定比 例折算成标准产品产量。
1、农业产品标准实物量--验质量
农业标准实物量,在农副产品收购 部门俗称验质量。
农业验质量=自然量×验质量
实际含纯率 =自然量× 标准含纯率
• 畜牧业原始实物量就是畜牧企业在一定时 期所从事的利用动物的生活机能,通过饲 养繁殖以取得畜产品和提供役用牲畜的成 果的实物总量。
• 畜牧企业产出的实物量一般统计各类畜禽 存栏头数和畜禽产品产量。
统计渔业企业产出的原始实物数量主要从“水 产养殖面积”和“水产品产量”两个指标进行。
2.工业产品原始实物量统计
—无形产品、劳务、服务
不能储存、搬运和延期消费
商业企业、金融企业、运输企业、邮电企业提供的服务
(二)按照企业产出的完工程度
1.成品 ——完成全部生产过程,检验合格,办理入库手续, 随时提供社会使用的产品。(企业角度) 2.半成品 ——完成一或几个车间生产过程,经检验合格,待移交后续车 间进一步加工的产品(车间角度)
产量和质量的关系
![产量和质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e0f717e02768e9951e7380a.png)
在生产时生产出大量不良品,一旦出货紧张就特采放行;我们经常讲精益求精,首先要从设计开始,以后的生产时产品的检验、人员的操作等来提高产量,需环环相扣,好的质量管理生产出更多的合格产品;质量和产量相辅相成,做好质量才有产量,一味的追求质量,那么没有产量也是枉然!提升产品设计的质量、工艺设计的质量、设备及其维护保养的质量、工业工程(IE)管理的质量、来料的质量、操作人员的技能等都可以提高有效益的生产效率,这种状况下,产量是质量的结果,即高质量导致高产量,低质量导致低产量。
生产管理另一情形就是因上述因素的质量不良造成生产输入的错误,如按不合格的设计组织生产、容忍使用不良材料等(对于计件制的生产管理,生产部门为了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宁愿使用不良来料生产不合格品也不愿停线,对他们来说,停线意味着收入的减少;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不良材料是哪些急功近利的管理者批准的,这样的事情多了,企业关门只是迟早的事),这种情况下生产的效率越高,浪费就越大,高产出意味着高浪费。
生管物控网所以产量包括良品的产量和不良品的产量,如果简单地问产量和质量哪个更重要就成了一个是是而非的问题了。
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越高,其产出的良品产量就越多。
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差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生产效率低,生产不出来,没有产量;一是虽有产出,但产出的是不良品,这时生产的效率越高,产出的不良品就越多。
归根结底,质量与产量互为因果关系,即质量越高、越好,有效益的生产效率就越高,良品产量越高;质量越低、越差,有效益的生产效率就越低和/或无效益的生产效率就越高,这时良品产量低,不良品产量高。
品质和质量确实是困扰很多厂家的一个难题,这一问题在每年春节时最为突出。
品质和产量彼此需要协调好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益。
其实很多不良品的制造是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小小的漏失造成的(当然也有因设计造成的操作失误而导致的不良),在产量冲刺时期,必须要求产线/出货抽检人员加强检验将不良品检验出来,然后找产线,工程人员立即检讨改善,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改善就能极大的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生产部门产量与效率分析
![生产部门产量与效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96395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7.png)
生产部门产量与效率分析在企业运营中,生产部门的产量和效率是衡量企业竞争力和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通过对生产部门产量与效率的分析,探讨其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 产量分析生产部门的产量指的是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
了解产量的大小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生产能力和市场供需状况。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产量,可以分析企业的生产趋势和变化。
1.1 产量统计方法企业可以通过统计生产部门的产出数量来获得准确的产量数据。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每日、每周、每月的产量统计,以及年度总产量统计。
通过这些数据,企业可以了解到生产部门的整体产能水平和每个时间段内的生产情况。
1.2 产量指标分析了解产量的变化趋势对于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决策至关重要。
通过对产量的指标分析,企业可以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并进行相应的优化措施。
1.2.1 单位时间产量单位时间产量是指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所产出的产品数量。
企业可以通过对单位时间产量的分析,了解到生产效率的高低。
如果单位时间产量呈上升趋势,说明生产效率在提高;反之,说明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调整。
1.2.2 季度产量对比将生产部门在不同季度的产量进行比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到不同季度生产能力的差异。
如果某个季度的产量明显低于其他季度,可能是由于生产计划、原材料供应或人力资源调配等问题造成的。
通过分析产量对比,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2. 效率分析生产部门的效率是指在保持一定质量要求下,以最少的资源和时间完成生产任务的能力。
高效的生产部门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竞争力。
2.1 劳动效率劳动效率是指单位劳动投入所能创造的产出价值。
通过对劳动效率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如果劳动效率较低,可能是由于工作流程不合理、培训不足或人员配置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企业可以通过改进工作流程、提供培训机会和合理调整人员配置来提高劳动效率。
2.2 设备效率设备效率是指生产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转的能力。
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82b22144a7302768e9939f0.png)
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张崇庆一个企业对待产品质量的态度取决于管理者对市场的产品定位。
现如今我们在很多的企业会听到很多这样的话,先把货发了,客户急需要这个产品,还有就是为了达到每日所定的产量和效率可能就会忽略了质量的重要。
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产量即使出现了质量问题,可还是有些人说先把产品做出来,有问题需要返工我们就返工。
但这返工的费用是高昂的,大家有没有算过。
生产过程中,追求产量,质量就不行;质量抓得严,产量又上不去。
那么我们就来谈谈质量与产量之间关系。
什么是产量?产量一般是指人或机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数量,它是用来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指标。
企业的生产效率包括两个方面:即有效益的生产效率和无效益的生产效率,有效益的生产效率体现的是生产的质量,无效益的生产效率体现的是生产的浪费。
什么是质量?质量是指在商品经济范畴,企业依据特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制造、检测、计量、运输、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等全程的必要的信息披露。
在质量的范畴内,每个企业对企业的产品、过程、体系都可以提出要求。
产品、过程、体系都具有固有特性,所以,质量不仅指产品的质量,也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产品质量除了含有实物产品之外,还含有无形产品质量,即服务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也是质量。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莫公司生产过程中需要一批钢材。
有A、B两家公司报价。
A公司的钢材尺寸是国标+0.2,价格低廉,B公司的钢材尺寸是国际+0.3,价格相对较高。
于是莫公司出于经济考虑购买了A公司的产品。
但在使用过程中,A公司的钢材经常会损坏模具。
莫公司在生产期间更换了几次模具,增加了生产成本,担耽了交货时间。
于是他们投诉了A公司,转而从B公司采购钢材。
而B公司的钢材在使用过程中非常的顺利。
而A公司收到投诉也很委屈:我们的产品比国标还要高+0,2,为什么说我们的产品有问题呢?其实这里面就提到了质量的另一个层次:质量就是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能让顾客使用并能让顾客创造出他的最大价值,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对象顾客的要求。
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ce0e5a6bb4cf7ec4bfed033.png)
那么这个故事我想说的是一些公司高层领导想推行6S却推行不 下去,而中层领导想提高产品质量员工却和他唱反调。 那么这时做为 管理者有没有像上面开车的人一样在现有的方法不明显的情况下换 一种方法与想法去提升员工的素养,提高产品的质量。
那是不是要了质量就不要产量了呢?当然不是。 企业的生长是销 量而不是质量。企业到后期就是资本的比拼。市场占有率的比拼。何 为企业!我认为企业就是一个把劳动力转化为一般等价物商品的载 体!决定转化一般等价物商品数量的就是销量。 而质量和产量都是形 成这个销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价格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管是提 高质量还是产量都需要加大投入。 对于提高产量的投入是有可能在转 化链的末端得以体现得。而质量的投入却不会短期内体现的那么明 显。所以有人就产生了错觉,认为抓了质量,丢了产量,我认为,抓 好质量,一定会提高产量
12.原物料方面:提高物流速度,合理划分材料放置区域,较少 寻找材料的时间
13.程序方面:合理安排生产工序,避免重复作业,合理处理瓶
颈工序,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频繁更换产品生产
14.环境方面:改善作业环境,使员工有一个舒适工作环境,减 少员工作业的疲劳感和对工作厌恶感
这里也有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下——
请看降落伞的故事! 这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欢迎下载4
商之间的真实 故事。在当时,降落伞的安全度不够完美,即使经过 厂商的努力改善, 使得降落伞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9.9%,应该说这 个良品率即使现在许多企业也很难达到。 但是,美国空军却对此公司 说“No,”他们要求所交降落伞的良品率必须达到100%。于是降落伞 制造商的总经理便专程去飞行大队商讨此事, 看是否能降低标准, 因 为厂商认为,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了,没有什么必要再改。 当然美国空军一口回绝, 因为人命关天, 这意味空军一千次跳伞就有 一名美国大兵因为品质问题而丧命。 品质没有折扣, 品质就是按照客 户的要求执行。后来,军方要求改变了检查品质的方法。那就是从厂 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 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 亲自从飞机上跳下。这个方法实施后,不良率立刻成零。
运营效率指标的量化方法
![运营效率指标的量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d176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c.png)
运营效率指标的量化方法运营效率是企业顺利运转的关键,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生存能力。
为了评估和监控企业的运营效率,量化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运营效率指标的量化方法,帮助企业准确评估自身的运营效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
一、产能利用率产能利用率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充分利用程度的指标。
常用的量化方法有:1.生产设备利用率:统计生产设备的运行时间与停机时间,计算设备的利用率。
利用率=生产时间/(生产时间+停机时间)× 100%。
2.工作人员利用率: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计算工作人员的利用率。
利用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非工作时间)×100%。
3.生产线平衡度:通过分析各生产环节的生产速度和产能,计算生产线的平衡度。
平衡度=(最慢工序完成时间/最快工序完成时间)×100%。
二、资源利用效率资源利用效率是评估企业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指标。
量化方法包括:1.能源消耗率:统计企业能源消耗量和产出数量,计算能源消耗率。
能源消耗率=能源消耗量/产出数量。
2.原材料利用率:统计原材料采购量和产出数量,计算原材料利用率。
原材料利用率=产出数量/原材料采购量。
3.人力资源利用率:统计企业员工数量和产出数量,计算人力资源利用率。
人力资源利用率=产出数量/员工数量。
三、运营效果指标运营效果指标反映了企业运营活动的绩效和效果,包括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
量化方法如下:1.市场份额:统计企业在市场上的销售额与总销售额之比,计算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企业销售额/总销售额。
2.客户满意度:通过客户调研、投诉与反馈等方式,对客户满意度进行评估。
常用评分法将客户满意度量化为百分比得分。
3.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产品质量检验中合格的产品数量与总产量之比,计算产品质量合格率。
产品质量合格率=合格产品数量/总产量。
四、流程效率指标流程效率指标评估了企业内部流程的效率和优化程度,常用的量化方法有:1.生产周期:统计从订单接收到产品交付的时间,计算生产周期。
成品产量质量指标统计计算规定
![成品产量质量指标统计计算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ce21ecf8bd63186bcebbc34.png)
成品产量质量指标统计计算规定1、综合投入量(t)(保留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Σ原板标记重量+ Σ锌锭投入量2、产出量(t)(保留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ΣI组品量 + ΣII组品量 + Σ利用品量 + Σ废品量(带废量不重复计入)+ Σ待处理品量3、产出率(%)(保留小数点后2位有效数)=(产出量+ 出口切废量+ 取样板量)÷综合投入量×100%4、金属平衡率(%)(保留小数点后2位有效数)=(产出量+ 锌渣+ 原料切损量+ 取样板量+ 出口切废量)÷综合投入量×100%5、成材率(%)(保留小数点后2位有效数)=(ΣI组品量 + ΣII组品量 + Σ利用品量 - Σ带废量)÷(综合投入量- 原料切损量)×100%6、合格品量(%)(保留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ΣI组品量 + ΣII组品量7、合格品率(%)(保留小数点后2位有效数)=(ΣI组品量 + ΣII组品量 - Σ带废量)÷产出量×100%8、I组品率(%)(保留小数点后2位有效数)(II级品率依次类推)=(ΣI组品量 - ΣI组品中带废量)÷产出量×100%9、利用品率(%)(保留小数点后2位有效数)=Σ利用品量÷产出量×100%10、废品率(%)(保留小数点后2位有效数)=(Σ废品量+ Σ带废量)÷产出量×100%11、某规格产品折算成0.40×1200产量(保留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某规格产品产出量(t)×0.40×1200÷{某规格实际厚度×实际宽度(mm)} 12、月折算成0.40×1200产量=Σ各种规格折算成0.40×1200产量(保留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13、月平均厚度(按板宽度为1200mm计算)=月实际产量×0.4÷月折算产量(保留小数点后4位有效数)14、原板切损率(%)(保留小数点后2位有效数)=原板切损量÷原板投入量×100%15、日历作业率(%)(保留小数点后2位有效数)=实际作业时间÷日作业时间×100%(日历时间不包括大修时间)16、有效作业率(%)(保留小数点后2位有效数)=实际作业时间÷规定业时间(日历时间 - 计划停机时间)×100% 17、交班卷、交接各方原板、成品占有量计算17.1 交接各方原料占有量计算17.1.1 凡交接班原料重量由接班方在班报上记载17.1.2 接班方应将交班方所用板长度在接班方班报上记载17.1.3 交班方原板占有量(t)(保留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0.00780×原料板标记厚度×交班方已用板长度(m)17.1.4 接班方原板占有量(t)(保留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原板标记重量- 入口段切除量- 交班方原板占有量17.2 交接班卷交接各方产出量计算17.2.1 交班方产出占有量(t)(保留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0.0076×成品实测厚度×交班方已用板长度(m)17.2.2 接班方产出占有量(t)(保留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卸卷后实称重量- 交班方产出原反占有量。
企业产出统计
![企业产出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1a95476f1aff00bed51ea0.png)
5.1 企业产出分类 5.2 货物生产企业的产出统计 5.3 服务生产企业的产出统计
1
5.1 企业产出的分类
5.1.1 企业产出的含义及其特征 5.1.2 企业产出的分类
2
5.1.1 企业产出的含义及其特征 1)企业产出的含义
企业产出: 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企业组织下,投入和利用企业各项资 源,生产的全部直接有效成果。 企业经营统计学十分重视企业产出统计。 企业产出统计是整个企业经营统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产出,一定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企业控制的人力 资本作用下取得的直接有效的劳动成果。
服务产品(劳务、服务、无形产品):
是企业在投入了一定数量的原料、燃料、设备和人力以后,生 产出来的新的无形产品。
无一定实物形态,不能储存、搬运、延期消费。
6
2)按照企业产出的完工程度分 产成品: 指在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已经结束,并检验合格,办理完入库 手续,随时可供应或已供应市场的产品。
半成品: 是指在企业内部完成了一定的工序,但仍需今后进一步加工, 并验收合格,办理相关手续送交半成品库的全部产品。 主要指物质产品。
实物数量:以实物单位计量的企业产品数量。
实物单位: 是指符合产品的自然物理性能或外部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体 现产品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
15
(2)货物企业产出的实物数量统计原则
统计在货物生产企业产出的实物数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必须符合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不统计废品、次品和未检验品。)
第二,必须是当期生产的产品。
建筑业企业产出的实物数量统计主要以指标进行统计
“单位工程施工个数” “建筑工程施工面积” “单位工程竣工个数” “建筑工程竣工面积” “建筑工程完成石方数”。
生产统计文员的岗位职责
![生产统计文员的岗位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826ab5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1.png)
生产统计文员的岗位职责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收集与统计:负责收集和整理生产相关的数据,包括产量、产能、产出质量等信息,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为生产决策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 生产计划与排程:根据生产需求和生产资源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排程,确保生产进度的合理安排和执行。
3. 报表制作与分析:根据需要制作各类生产统计报表,包括生产数量报表、产量分析报表、生产效率报表等,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改进方案。
4. 资源调度与协调:根据生产计划和实际情况,协调各种生产资源的调度,包括人力资源、物料资源、设备资源等,确保各项资源的合理配备和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生产数据记录与归档:负责记录和归档生产过程及相关数据,包括生产日志、工艺参数、品质记录等,以便于追溯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6. 生产报告与汇总:定期或不定期向上级领导提交生产报告,包括生产进度、产能分析、质量情况等,及时向领导汇报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协助领导进行决策和改进。
总的来说,生产统计文员主要负责生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协助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协调资源的调度和协作,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企业产出产量统计分析(ppt 27页)
![企业产出产量统计分析(ppt 27页)](https://img.taocdn.com/s3/m/16ef55509b6648d7c1c74676.png)
三、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
由于不同产品和劳务的使用价值计量单位各不相同,使得实物产量不能简单直接 相加。为了反映各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生产总成果,并开展相应的统计分析,需要计算企业 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产出量价值指标,即企业产值。
二、企业物质产品实物量统计
(一)企业产出原始实物量
企业产品原始实物量,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企业产品数量。所谓实物单位是指符合 产品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能或外部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产品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如 钢铁、煤炭等用“吨”表示,机器用“台”表示,汽车、自行车用“辆”表示,木材用 “立方米”表示,等等。有些产品用一种计量单位不能确切反映其使用价值量,需要同时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计量单位表示,称为复合实物计量单位。如电动机用“千瓦/台”表 示,船舶用“艘/排水量吨/千瓦”,等等。在产品产量指标中,产品实物量指标是最具体、 最直观的。实物计量单位包括: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两种。原始实物量又称为产品的混 合量,一般按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的产品目录加以统计和填报。
企业产品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成果。只有符合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即具有了规定的性质和标准,才是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成果。只有企业按预定生产目的生产出 来的产品,才能统计为企业产品。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渣等,虽 然可以作各种使用,并取得经济收入,如农业饲养牲畜产生的粪便可作肥料 使用;工业加工的边角余料可以制成各种小商品;但他们都不是企业生产的 直接成果,因而不能统计为企业产品。
(1)成品价值
①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在本企业不再继续加工、经检验合格 并已包装入库,或者虽未入库但已办理完入库手续的、已经销售或准备销售的全部产成品 和半成品的价值。它们都按全价计入总产值。
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指标
![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9d72ed6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6.png)
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指标引言工业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评估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定相应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生产情况统计指标则是评估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重要工具,通过统计数据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产能利用率、产品质量等关键指标,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指标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产能利用率、产品质量等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分析这些指标对于评估工业企业生产情况以及制定相应政策的意义。
1. 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生产总值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价值总和。
在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中,生产总值常被用作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
计算方法:生产总值的计算可以采用支出法、产出法和收入法等不同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产出法。
产出法计算生产总值主要考虑工业企业直接生产的价值。
生产总值的意义:生产总值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生产总值的统计,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生产的总体规模和变化趋势,为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2. 工业增加值(Industrial Added Value)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总体增值金额。
它是衡量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
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一般采用产出法,即通过减去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价值,得到最终产品的净增值。
工业增加值的意义:工业增加值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
通过工业增加值的统计,可以了解一个工业企业或整个工业部门的总体发展情况,比较不同企业或不同地区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
3. 产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产能利用率是指工业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与理论最大生产能力之间的比率。
它是评估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状况的重要指标。
第三章 企业产出实物量和工作量
![第三章 企业产出实物量和工作量](https://img.taocdn.com/s3/m/592d856da26925c52cc5bfa7.png)
第一节 企业产品的表现形式
一、企业物质产品
(一)企业物质产品概念 物质产品又称实物产品或有形产品。作为企 业生产的物质产品,是指企业生产活动的 结果,创造了新的实物形态和新的使用价 值的产品。
(二)企业物质产品的基本特征
1、企业物质产品是劳动的成果。它们都是价 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都是企业职工投入 劳动所取得的成果。它区别于未经开发的 农林资源、天然矿藏和外购的原材料。外 购的零配件和机器设备,虽然可以通过买 卖而取得经济收益,但不是本企业职工的 劳动生产成果,因而不能视为企业的物质 产品。
(二)农业产品验质量 农业标准实物量在农副产品收购部门,有一 个传统的约定俗成名称叫验质量。 按验质量计算的农产品或农副产品的产量, 称为标准重量。 计算标准重量,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者努力提 高农副产品的质量。促进商业企业加强对 商品的科学保管工作。
农业验质量比工业标准实物量具有更加广泛 的内容,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要求。 验质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工业产品原始实物量
(一)统计的内容和范围 (二)统计的特殊规定 (三)工业与建筑业、农业产品统计的区 别
农业产品的产量和生长量
(一)农业产品的产量统计 (二)农业产品的生长量 1.林木生长量 2.牲畜总产量和增产量
建筑产品实物量
(一)建筑产品的实物量指标 (二)实物工程量统计 (三)房屋建筑面积统计 1.房屋类型 2.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 3.房屋建筑面积的主要统计指标
(一)产品实物量计量单位 1、自然单位与度量衡单位 2、复合单位
(二)产品实物量表示方法
1、计算原始实物量 计算原始实物量即计算混合量。所谓混合量是把 规格不同、含量不同的同类产品的实物量直接 加总而得到的产量。 2、计算标准实物量 标准实物量是在经济用途相同,而品种、规格、 含量不同的同类产品中,确定某种产品作为标 准产品,将其他产品产量按一定比例折算标准 产品的产量。
质量及产量之间的关系
![质量及产量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e48398c0029bd64783e2ccd.png)
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张崇庆一个企业对待产品质量的态度取决于管理者对市场的产品定位。
现如今我们在很多的企业会听到很多这样的话,先把货发了,客户急需要这个产品,还有就是为了达到每日所定的产量和效率可能就会忽略了质量的重要。
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产量即使出现了质量问题,可还是有些人说先把产品做出来,有问题需要返工我们就返工。
但这返工的费用是高昂的,大家有没有算过。
生产过程中,追求产量,质量就不行;质量抓得严,产量又上不去。
那么我们就来谈谈质量与产量之间关系。
什么是产量?产量一般是指人或机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数量,它是用来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指标。
企业的生产效率包括两个方面:即有效益的生产效率和无效益的生产效率,有效益的生产效率体现的是生产的质量,无效益的生产效率体现的是生产的浪费。
什么是质量?质量是指在商品经济范畴,企业依据特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制造、检测、计量、运输、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等全程的必要的信息披露。
在质量的范畴内,每个企业对企业的产品、过程、体系都可以提出要求。
产品、过程、体系都具有固有特性,所以,质量不仅指产品的质量,也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产品质量除了含有实物产品之外,还含有无形产品质量,即服务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也是质量。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莫公司生产过程中需要一批钢材。
有A、B两家公司报价。
A公司的钢材尺寸是国标+0.2,价格低廉,B公司的钢材尺寸是国际+0.3,价格相对较高。
于是莫公司出于经济考虑购买了A公司的产品。
但在使用过程中,A公司的钢材经常会损坏模具。
莫公司在生产期间更换了几次模具,增加了生产成本,担耽了交货时间。
于是他们投诉了A公司,转而从B公司采购钢材。
而B公司的钢材在使用过程中非常的顺利。
而A公司收到投诉也很委屈:我们的产品比国标还要高+0,2,为什么说我们的产品有问题呢?其实这里面就提到了质量的另一个层次:质量就是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能让顾客使用并能让顾客创造出他的最大价值,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对象顾客的要求。
企业产出统计分析报告
![企业产出统计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89b5c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3.png)
企业产出统计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企业的产出进行统计分析,以帮助企业了解其生产过程的效率和产出情况。
通过对产出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数据收集与整理首先,我们需要收集企业的产出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生产线上的每个工序的产量、产品质量指标、员工生产效率等信息。
收集这些数据的方法可以包括手动记录、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等。
在收集到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
这包括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处理重复数据等步骤。
整理后的数据将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3.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接下来,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3.1. 产出趋势分析通过绘制产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企业的产出是否存在明显的波动或趋势。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产品需求的变化情况。
3.2. 工序效率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工序的产量和生产时间,我们可以评估每个工序的效率。
这可以帮助我们找出生产线上的瓶颈,并采取措施来提高效率。
3.3. 员工生产效率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员工的产量和工作时间,我们可以评估员工的生产效率。
这有助于我们识别出表现优秀的员工,以及可能需要培训或调整的员工。
3.4. 产品质量分析通过对产品质量指标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来改进产品质量。
4. 结果与建议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建议来提高企业的产出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议:•优化生产线布局,减少工序之间的等待时间和运输时间。
•提高员工培训和技能水平,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改进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加强质量控制和检测,以减少不良品数量并提高产品质量。
5. 总结通过对企业产出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产法 它是从生产角度来计算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即从企业工业总产出中扣除生产环节中投
入的中间产品的转移价值而得。
企业工业增加值=企业工业总产出―企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③副产品及其他产品价值是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料生产的,已经销售或准备 销售的各种副产品价值,以及由本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包装器材的价值。
④企业发外加工产品价值,本企业已完成主要工序加工,外企业只作次要工序或 简单加工的产品,按产品全价计入企业总产值;本企业只完成次要工序加工,外企业作主 要工序加工,企业按工业性作业处理,计算加工价值;本企业不作任何加工,只发出原材 料,然后收回成品,则按成品全价计入本企业总产值。
产品标准实物量就是把同类产品中不同规格或含量的产品折算为某一标准规格品 或标准含量的产品产量汇总得到的实物量。标准品须按国家统一确定的标准执行。如标准 煤为7000大卡/公斤,标准氮肥是含氮量为100℅,标准白酒为65°等等。
1.工业产品标准实物量 工业产品标准实物量是从经济用途相同,而品种、规格、含量不同的同类产品中, 确定某种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其它产品产量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标准产品的产量。其计算 公式如下:
(2)工业性作业价值 ①指企业报告期内已完成的工业性作业的价值,均按加工价值计入总产值。不包
括加工件本身价值。它包括以下内容: 对外承做的各种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金属制品的修理作业价值。
②订货者来料加工价值,由于订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加工企业不能取得来料的 真实价值资料,故统一按加工费计算总产值。
统计原始实物量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符合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计入企业产品实物量的,必须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或是定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
所谓的质量标准是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没有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的,可按主管部门规 定的暂行标准,出口商品要符合国际标准。质量标准一经规定,企业不得随意修改或降低。 计入产品实物量的必须是合格品。可销次品和等外品,不计入产品实物量,但可另行统计, 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废品,不准计入产品实物量。
以上分类方法在工业产品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也应用得最广泛。对于农 业产品,建筑业产品也要按完成程度进行划分,只是需注意它们产品各自的
特点,这里不再详述。
(四)企业产品的使用去向
企业产品按使用去向不同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1.中间产品是指企业本期生产而又在本期继续加工的产品。其构成 实体主要是指企业的半成品和在制品等未完成品。 2.最终产品是指企业本期生产,本期不再进行加工,可以作为企业 销售或自用的产品。包括外售半成品及已完成的劳务产品。
(二)企业增加值统计
企业增加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企业生产产品中附加在劳动对象上的价值。 企业生产经营中耗用的劳动对象是其他企业劳动成果,而本企业所追加的价值,只是其新 创造价值(V+M)和劳动手段的转移价值,即固定资产的折旧价值C1。故增加值的构成为 (C1+V+M)。其常用的统计方法有生产法和分配法两种。
③地区(部门)工业总产值的大小受地区(部门)内企业间专业化、协作化程度 的影响
由于按“工厂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在企业间允许重复计算,因而一个地区(部门) 的总产值大小要受地区(部门)内企业间专业化、协作化程度高低的影响。专业化、协作 化程度越高,企业间产品价值的重复就越多,则地区(部门)工业总产值越大;反之则小。 因此,利用工业总产值进行对比时,必须注意其可比性。
②工业总产值不能反映企业生产工作量的大小
工业总产值是以企业生产的最终成果来计算的,当企业的最终成果不变,而只是 生产起点或生产组织结构有变动,则工业总产值无法反映这种变化。如某棉纺厂由外购棉 纱生产棉布改为外购棉花,自产棉纱再生产棉布,这个棉纱厂的生产起点提前到从棉花开 始,要生产出与原来同样多的最终成果,必然要增加生产工作量,但从总产值上却反映不 出前后时期的变化。因此,工业总产值不能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工作量,在 作静、动态对比时应注意这一因素的影响。
第二、必须是本期生产的产品。
为了准确地计算产品实物量,必须严格确定一个时间界限。计入产品实物量的必须 是报告期的产量。时间界限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不得修改变动。而且,凡此期间的 产量,任何企业必须如实上报,不得虚报、瞒报。
第三、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目录的规定填报。
计入产品实物量,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产品目录》所规定的要求进行统计。 《产品目录》规定了计算产品实物量的范围、统一了产品的名称、计量单位、分组的排列 顺序以及计算方法等。它是统计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及基层企业编制产品产量计划,进行 产品实物量统计的依据。
标准实物量=Σ(原始实物量×折合系数) 折合系数=产品的实际规格或含量÷标准品规格或含量
三、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
由于不同产品和劳务的使用价值计量单位各不相同,使得实物产量不能简单直接 相加。为了反映各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生产总成果,并开展相应的统计分析,需要计算企业 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产出量价值指标,即企业产值。
(4)按“工厂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的特点 工业总产值是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正确地运用工业总产值,不但要弄清
这个指标的作用和计算,而且必须懂得这个指标的特点。工业总产值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 下几点:
①总产值受产品中原材料转移价值大小的影响
工业总产值是从价值形态上表明工业产品总量的指标。其成品价值是按包括转移 价值(原材料、燃料、动力、设备折旧等物质消耗)在内的全价计算,因而,产品中转移 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产品价值的大小。如生产料多、料贵的产品数量越多,工业总产值就 越大;反之越小。因此,研究企业、地区以及全国的生产发展速度时必须考虑这个问题。
(1)成品价值
①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在本企业不再继续加工、经检验合格 并已包装入库,或者虽未入库但已办理完入库手续的、已经销售或准备销售的全部产成品 和半成品的价值。它们都按全价计入总产值。
②自制产品和自制设备的价值是指本期本企业工业部门生产的、供本企业基建部 门、其他非工业生产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企业自制产品价值,以及构成固定 资产并转入财务账目的企业自制设备价值。
(三)企业产品的完成程度
企业产品按完成程度不同分为成品、半成品和在制品。 1.成品是指完成了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经检验合格,办完入库手 续,可以随时提供社会使用的产品。凡设计或者合同规定需要其他单机,部 件和附件配套的产品,必须是配套件齐备,才能称为成品。 2.半成品是在企业内部完成了一个或几个车间的生产过程,经验收 合格送交半成品库,有待下一个车间继续加工的产品。出售或准备出售的半 成品,由于不需在本企业再进行加工,应视同成品处理。 3.在制品是指在车间内各工序上正在进行加工制造的产品。包括还 没有离开车间的制品或在车间内已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制品。它介 于原材料与半成品,半成品与半成品,半成品与成品之间。
企业产品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成果。只有符合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即具有了规定的性质和标准,才是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成果。只有企业按预定生产目的生产出 来的产品,才能统计为企业产品。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渣等,虽 然可以作各种使用,并取得经济收入,如农业饲养牲畜产生的粪便可作肥料 使用;工业加工的边角余料可以制成各种小商品;但他们都不是企业生产的 直接成果,因而不能统计为企业产品。
公式中总产出直接用总产值代替。
中间投入,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具体包括:外购原 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及办公费、水电费、劳保用品等其他物质消耗和外部修理费、 运输费、差旅费、保险费、广告费和利息支出等服务性费用。
应当注意的是计入中间投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 二是本期一次性所消耗的。
第四章 企业产出统计
第一节、企业产出产量统计
一、企业产出表现形式
(一)企业产品及其特征
企业产品包括各种不同的形态、性能,用途万千。但它们有一个共 同的特征,即都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有效成果。它具有 以下特性:
企业产品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成果。不论是农业产品还是工业产 品和建筑业产品,它们都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都是职工劳动的成果, 那些未经开发的农林资源、天然矿藏以及未经过本企业职工劳动而获得的外 赠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不能作为企业产品,也不能计入企业总产品中。
③对本企业专项工程、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的价值。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额价值
它是指报告期在本企业已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但尚未制造完成仍需继续在本企 业加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即报告期在制品、半成品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后的差额价值。 差额价值的核算以会计核算为标准,会计核算中计算了差额的,则在总产值中加上,如果 会计核算中没有计算,则工业总产值中也可以不计算。
1.企业工业总产值 企业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企业在报告期内工业生产最终有效成果的价值
总和。企业工业总产值是按“工厂法”计算的,即以整个企业为单位,把企业本期工业生 产的最终有效成果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按不含税额的价格),再加总计算。目前工业总 产值要求同时按现行价格和不变价格计算。
企业工业总产值包括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 结存差额价值。
第四,入库原则。计入产品实物量,必须是已入库或已办完入库手续的产品产量。 未入库或未办入库手续的产品,不能计算产量,亦不能计入产品实物量.入库是产品从生 产领域转入销售领域的分界线。
(二)企业产出标准实物量
产品原始实物量可以概括地、粗略地说明某类产品的生产规模和使用价值量。但 由于产品的具体性能和用途不同,在生产中耗费的劳动量也不同。因此,产品混合量指标 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不能充分说明某类产品的生产规模和使用价值量,而产品标准实物量 则可以进行补充、弥补这一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