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啥时候会复发,复发的概率是多少
乳腺癌质量控制指标
乳腺癌质量控制指标
1. 早期诊断率,早期诊断率是指在乳腺癌筛查中发现的早期乳
腺癌的比例。
这可以通过乳腺X光摄影(乳腺X光摄影术)或其他
筛查方法来实现。
高早期诊断率通常意味着患者更有可能接受早期
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
2. 复发率,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率是指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乳腺癌
再次发作的比例。
低复发率通常意味着治疗效果较好,且患者的生
存率较高。
3. 术后并发症率,术后并发症率是指乳腺癌手术后出现并发症
的比例,包括感染、出血、伤口愈合问题等。
较低的术后并发症率
表明手术质量较高,患者康复情况良好。
4. 辐射治疗剂量准确性,对于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辐
射剂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指标包括确保辐射剂量覆盖肿瘤组织的
准确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伤害。
5. 化疗药物使用准确性,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化疗药物的使用准确性和规范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这包括确保患者接受适当的化疗药物,剂量和疗程的准确性,以及对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监测和管理。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士评估其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服务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患者的护理和治疗结果。
同时,这些指标也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和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指标,以更好地参与治疗决策和管理过程。
总之,乳腺癌质量控制指标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术后两年复发率就下降了吗
近几年女性患乳腺癌的人数直线上升,成为病死率比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通过其对病灶的切除,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但术后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还要面临术后复发难题,因而术后一定要定期复查,尤其是术后两年内。
那么,乳腺癌术后两年复发率就下降了吗?一般情况下,复发多发生在乳腺癌手术后的两年内,两年以后复发的风险会明显降低,尤其是五年后。
因此,若乳腺癌患者在术后五年未见复发,一般在临床上就认为已实现了临床康复。
为什么复发多集中在乳腺癌术后两年内?导致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术后残癌。
由于手术只能切除局部可见病灶,术后往往仍残留有微小、转移病灶,这些残癌会不断繁殖、生长,在短期内即可形成能够被查出的临床病灶,即出现了复发。
其次,由于手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治疗手段,而乳腺癌又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因而术后一两年往往正处于恢复期,患者体质较差,给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创造有利条件。
而两年后,患者体质已基本恢复,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强,因而不易出现复发。
复发是乳腺癌手术失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相信患者和家属都不愿意看到复发的出现。
因此,无论是复发率较高的前两年,还是复发率逐渐下降的后几年,防复发工作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合理、有效的巩固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因而乳腺癌患者在术后一定要尽早配合其他治疗,如中医治疗。
其不仅能够修复受损机体,提高术后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而且还能够抑杀机体内癌细胞,以及联合放疗、化疗达到增效减毒功效,对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在寻求中医治疗时,很多人选择了位于河南省会郑州,由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袁希福创办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目前,医院已成立十余年,接诊各类肿瘤患者数以万计,其中不少都是病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
以医院三联平衡理念为指导,多数就诊患者都能够获得满意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一些患者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乳腺癌复发风险评估指标
乳腺癌复发风险评估指标乳腺癌,这个听起来有点让人心慌慌的名字,真的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块“硬骨头”。
可千万别以为这是无解的问题,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如何评估乳腺癌复发的风险,看看我们能不能让这块“硬骨头”变得软绵绵的。
1. 乳腺癌是什么首先,得先简单了解一下乳腺癌。
其实,乳腺癌就像是一场不请自来的“派对”,它在我们身体里悄悄地搞起了事情,通常是乳腺组织里的细胞发生了变异,开始“不听话”。
所以,这个病可不是简单的“我不想理你”,而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麻烦”。
有的人在发现的时候已经发展得比较严重了,有的人则是早期就发现了,真是千差万别。
1.1 复发的可能性复发,那就像是买了张不想去的电影票,结果还得坐在那儿看。
乳腺癌复发的可能性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复发的原因有很多,跟治疗效果、生活方式、身体状况都有关系。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人可能就幸运得像中了大奖,而有些人则得多加小心。
1.2 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而且,心理因素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部分。
有些人可能因为经历过一次癌症,心理压力就像打了个结,解不开了。
其实,放松心情,积极乐观,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所谓“心态好,身体好”,所以别总是想着最坏的结果,给自己留点儿阳光。
2. 评估指标一览说到评估复发风险,有几个关键指标是咱们需要关注的。
就像去看医生前,得先做个“自检”,这可是关键的第一步。
2.1 病理分期首先,病理分期是个重头戏,简单来说就是癌症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大小、是否转移等情况,给出个分数。
分数越高,复发的风险自然也就越大。
这就像考试一样,分数高的同学,成绩不太好,复习得越狠。
2.2 激素受体状态接下来,激素受体状态也很重要。
简单来说,就是看你的癌细胞有没有被激素“调戏”。
如果有,那可能就要用激素治疗来压制它们的疯狂行为。
如果没有,那就得另想办法,像换个战场一样,寻找新的对策。
3. 生活方式的影响除了医学上的指标,生活方式也是个大头。
乳腺癌的年龄分布与发病趋势
乳腺癌的年龄分布与发病趋势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
了解乳腺癌的年龄分布和发病趋势对于预防、治疗和提高生存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乳腺癌的发病率、年龄分布和发病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乳腺癌的发病率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的首位,各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有约230万新的乳腺癌病例。
发展中国家的乳腺癌患病率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这可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营养不良、生育模式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加强乳腺癌的防控工作,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二、乳腺癌的年龄分布乳腺癌的罹患年龄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根据统计数据,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明显。
从以往的中老年女性发病多见,到如今更多的年轻女性也开始患上乳腺癌。
这一变化可能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年轻女性的压力加剧、生活习惯不佳以及婚育年龄的推迟等因素可能都对乳腺癌的年龄分布产生影响。
三、乳腺癌的发病趋势针对乳腺癌的发病趋势,目前全球普遍认为乳腺癌的发病率将继续上升。
这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乳腺癌的发病趋势尤为明显,这可能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等有关。
提高人们的乳腺癌风险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发病原因的防控,对于控制乳腺癌的发病趋势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乳腺癌的年龄分布和发病趋势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罹患年龄正逐渐年轻化。
未来,乳腺癌的发病趋势仍将继续上升。
因此,预防乳腺癌变得尤为重要,包括定期进行乳腺自检、参加筛查和早期治疗等举措。
只有加强预防意识,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应对乳腺癌日益严峻的形势。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以专业医学机构和医生指导为准。
乳腺癌术后复发危险的时间
乳腺癌会提高女性的死亡率,属于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经过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忧虑:怎么突然发烧了,是不是肿瘤复发了?怎么那么疼,是不是乳腺癌进展了?等等.......其实,乳腺癌术后复发危险的时间也会期限,下面我们就来针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危险的时间为大家解答下。
乳腺癌术后复发高峰期有多久呢?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普遍看到的回答是五年居多,这种说法缘由是乳腺癌的临床五年生存率。
据统计肿瘤手术后,前五年都会维持较高的复发、转移风险,但凡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中间有九层的病人是在前五年发生的,九层病人中80%是在术后前三年出现复发、转移,10%是在后两年发生。
一旦五年内没有出现肿瘤复发,就说乳腺癌患者度过了肿瘤复发高峰期。
故,我们说乳腺癌术后复发高峰期是五年。
可是还有10%的患者是在术后五年以后出现的肿瘤复发、转移。
虽然从大数据上,五年复发高峰期的参考意义重大,但患者安然度过五年后,不能就此放松警惕心。
毕竟复发风险仍在,没有人可以确保患者一定不在那复发的10%人群中,还是有不少患者是五年后出现复发,而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导致死亡的。
因此,虽然五年才是乳腺癌术后复发高峰期,但五年依然不能怠慢,也要把后面的康复期严肃对待,与五年内一样积极做好定期复查、中医巩固治疗等等措施。
故,真正乳腺癌术后复发高峰期应当是不止五年,需要持续终身。
中医药为乳腺癌术后康复期提供助力面对会伴随乳腺癌患者终身的肿瘤复发,一方面要坚持定期复查,可以时刻监控癌情进展,及早预防治疗。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就是术后的巩固治疗,可以继续进行抗肿瘤治疗,预防病情反复。
肿瘤医生建议的化疗、放疗、中医治疗就都属于巩固治疗的范畴。
不过放、化疗的巩固治疗毒副作用明显,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对脏腑心肺功能损伤等等。
导致并不能长期巩固。
而复发的高峰期会维持终身,中医治癌的优势就是疗效稳定、安全,可以稳定内环境,能够长期服用,乳腺癌术后患者按医嘱服用五年、十年甚至终身都可以。
中国乳腺癌现状
中国乳腺癌现状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中国乳腺癌现状令人担忧,亟需采取措施提高防治水平。
一、乳腺癌的发病情况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房组织中恶性肿瘤。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3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其中中国就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二、乳腺癌的风险因素1. 年龄:乳腺癌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后。
2. 遗传因素:部分乳腺癌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的患病风险较高。
3.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乳腺癌的重要风险因素。
比如长期饮酒、吸烟、高脂高热量饮食习惯等。
4. 生育史:晚婚晚育、未生育或未哺乳等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有一定关系。
三、中国乳腺癌防治的现状中国在乳腺癌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乳腺癌早期筛查覆盖率较低。
许多女性由于缺乏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没有进行定期体检,往往错过了早期发现的机会。
其次,治疗手段还不够完善。
虽然中国的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乳腺癌康复和后续管理方面也有待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关注有限。
四、加强乳腺癌防治的措施为了改善中国乳腺癌现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乳腺癌防治相关知识的普及率。
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检查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公众对乳腺健康的重视程度。
2. 加强早期筛查和定期体检。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该加大乳腺癌早期筛查的力度,提供便捷的体检服务,将早期发现与治疗作为重要环节。
3. 提高防治水平。
加大对乳腺癌的基础研究力度,发展创新的治疗手段,加速药物研发。
同时,提高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提升乳腺癌防治的整体水平。
4. 加强患者康复和心理支持。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
得了癌,我的治疗我做主——不要再上癌症的当(1)作者:[日]近藤诚来源:大众日报今日开始连载日本家喻户晓的癌症专家近藤诚的作品《不要再上癌症的当》,作者通过大量临床实例、个案研究及医学资料举证,勇敢提出了别人不敢提的医疗见解,告诉你癌症治疗的真实面貌、合理的就医方式,以及手术、化疗、体检、疫苗等一系列治疗和预防手段的隐形风险,帮助所有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走出身心俱疲的治疗困境。
“医生,您说我只能活1个月了,可我实在没法在这1个月里付清1000美元的治疗费啊……”“好,那就给你6个月吧。
”(这是一条来自美国的笑话)告诉各位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就算医生对你下达了“死刑判决”,你的生命依然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为什么呢?因为会被医生下达“死刑判决”的病基本上都是癌症,但是,没有比癌症更复杂的疾病了,而且癌症的恶化方式也因人而异,各不相同,谁也说不准。
问题是,我最近经常听说一些与这类“死刑判决”有关的电视剧或书本,它们的标题不外乎“只能活×个月的……”“只能活半年的癌症患者……”等等。
这样的作品为何能大行其道呢?也许是因为“死刑判决”对患者的威慑力越来越大了吧。
“你只能活3个月了。
”——这句话尤其火爆。
一日,我接到了一通来自陌生人的咨询电话。
他说:“医生说我得了进行性胰腺癌,只能活3个月了……”我回答道:“不会的,如果你现在很精神,就不可能只活3个月。
”第二天,我又接到了另一个陌生人的来电:“我得了早期的胰腺癌,医生说我只能活3个月了……”由此可见,无论患者的癌症是初期、中期还是晚期,无论病灶有没有转移,都有可能收到医生的“死刑判决”。
然而,一个有力气走着去看病的人,绝对不可能这么快就死去。
我在日本庆应大学医院的门诊工作了23年,一直负责诊疗那些“不治疗”癌症的患者。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集了150多位患者的资料。
第一次来门诊时,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走着来的。
耐人寻味的是,别说3个月,他们中没有一个在1年之内去世。
为什么乳腺癌术后化疗还会复发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不易被发现,导致很多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手术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直接切除肿块,快速控制病情,但手术治疗并不彻底,有不少患者会在术后联合化疗抑杀残癌,预防复发转移,但有的即使做了化疗还是出现了复发的情况,那为什么乳腺癌术后化疗还会复发呢?化疗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能力,在术后使用可以抑杀血液和淋巴液里残存的癌细胞,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延长患者生命,但是化疗只是按比例杀死癌细胞,且对于休眠期的癌细胞无能为力,这些残存的癌细胞会在适合的生长的条件下,在原发部位重新长出新的病灶,出现复发的情况。
另外化疗缺乏选择性,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而且随着化疗时间的增长其毒性也会累积,对机体的损伤会更大,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受损,而免疫力下降是造成残存癌细胞死灰复燃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患者在化疗后不重视疗效的巩固,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可能还会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无论是在治疗过程中还是恢复期内,一定要注重全身调理,《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只有元气盛了,这样才能降低复发、转移几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从癌魔手中的逃生概率。
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化疗的同时,也要及时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通过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的中药,有助于扶正元气,调节患者机体,减轻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预防病情反复。
对于不能或者不愿化疗的患者,可以以中医为主进行术后巩固治疗,中医是通过扶正患者元气,调理气血、阴阳、脏腑平衡,逐步稳定癌环境,从而预防病情反复。
一方面,抑制了病情,控制了复发与转移,另一方面,又调理病患的体质、免疫机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疗时有较强的整体意识,注重对患者的气血、脉络、脏腑机能的调节,通过长期的研究与总结,袁希福指出乳腺癌的病机非常复杂,但主要病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字“虚、瘀、毒”。
乳腺癌的年龄分布和发病原因
乳腺癌的年龄分布和发病原因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年龄分布和发病原因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年龄分布特点以及可能的发病原因。
一、年龄分布特点乳腺癌的年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的患病率在40岁以后急剧上升,而在更年期后则达到高峰。
具体来说,40-50岁是乳腺癌高发年龄段,此时女性乳腺组织容易发生恶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乳腺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减少。
此外,乳腺癌在年轻女性中也有发病的情况。
尽管较为罕见,但某些基因突变或家族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早发型乳腺癌。
因此,早期乳腺癌筛查和预防措施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至关重要。
二、发病原因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尚未完全明确。
然而,已经确定了一些可能的相关因素,下面将对其中几个进行简要介绍:1. 遗传因素:乳腺癌存在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例如,患有乳腺癌的一级亲属,如母亲、姐妹等,会增加患病风险。
这与个体携带相关基因突变有关,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
2. 雌激素水平:乳腺癌与雌激素水平的关系密切。
女性在更年期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乳腺癌的风险也相应降低。
而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等情况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3. 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例如,长期吸烟、饮酒过量、高脂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此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物质等也可能对乳腺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4. 月经和生育因素:女性的月经和生育情况与乳腺癌的关系密切。
早经、晚经、长期不孕、晚育或未生育等情况都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这是由于此类情况下女性更长时间暴露在雌激素的影响下,乳腺组织更容易发生异常。
总结起来,乳腺癌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月经和生育等因素。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了解自身乳腺癌的风险因素,定期进行乳腺筛查,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中国乳腺癌术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外科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
锁骨上淋巴结清扫适应证
01
乳腺癌术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对于乳腺癌术后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如无远处转移,可考虑
行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
02
局部晚期乳腺癌
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如肿瘤侵犯皮肤、胸壁或腋窝淋巴结融合固
定,可考虑行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以达到更好的局部控制效果。
03
预防性清扫
对于部分高危患者,如肿瘤较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等,可考虑
严格的止血与缝合
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止血,缝合 时应确保创缘对合整齐,避免 留下死腔。
无菌操作与感染预防
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原则,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
感染。
术后康复指导与随访安排
随访安排
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随 访内容、随访方式等,以便及时了解患者
的康复情况和病情变化。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包括 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能 力训练等,以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
腋窝淋巴结清扫
对于临床或影像学检查发现腋窝淋巴 结复发的患者,推荐进行腋窝淋巴结 清扫术,以彻底清除复发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活检
对于部分早期复发或临床怀疑有腋窝 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前哨 淋巴结活检,以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上肢淋巴水肿
神经损伤
腋窝淋巴结清扫后,患者可能出现上肢淋 巴水肿,术后应尽早进行上肢功能锻炼, 避免过度使用患侧上肢,减轻水肿症状。
01
复发肿瘤的位置和 范围
根据复发肿瘤所在的位置和侵犯 范围,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如 局部切除、淋巴结清扫等。
02
患者的身体状况和 手术耐受能力
2020年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 (最全版)
2020年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最全版)摘要:在2015年发表的《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CABC 2015)》(CABC2)的基础上,本指南进一步更新了进展期乳腺癌诊疗过程的一般原则、相关定义、疗效评估、治疗原则、用药策略及不良反应管理等内容;专家组系统阅读国内外多项关于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包括回顾性的资料分析),整理并总结了现有最新的乳腺癌相关指南,召开会议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将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达成的专家共识整理成文,为从事乳腺癌专业的医生,尤其是在治疗进展期乳腺癌方面,提供参考。
同时也希望为患者了解乳腺癌提供帮助。
前言目前乳腺癌相关指南日益完善,本指南集合了乳腺癌领域知名专家多年学习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2015 年发表的《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CABC 2015)》的基础上[1],从2016 年5 月到2020 年7月,由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疾病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在北京召开的复发转移乳腺癌年度专题讨论会上形成和完善,是国内外专家的集体智慧结晶。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重视,在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545.29/10 万,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在新发乳腺癌患者中,6%~7%的患者初次诊断即为进展期乳腺癌[2],而最初诊断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在接受辅助治疗后,其中30%的患者最终会出现复发转移[3-4],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几年内,中国进展期乳腺癌的比例也会增加,并会出现一个较大的群体。
乳腺癌的治疗领域,早期诊断技术和新药研发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一系列新药的出现,更让乳腺癌的治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即便是进展期乳腺癌包括的原发局部晚期乳腺癌(即诊断时不能R0切除)、局部复发乳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仍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
目前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 年[5],但不同亚型和不同转移部位的结果完全不同[6]。
乳腺肿瘤的分期及生存率
乳腺肿瘤的分期及生存率乳腺癌发现时小于1厘米生存率在90%以上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心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
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乳腺癌又列为女性癌症的突出位置。
由于近年推出乳房专用的影像设备,使乳腺癌能早期发现,从而降低了死亡率。
虽然检查方法有了提高,但接受检查的人并不那么多,特别是早期接受检查的人更不普遍。
多数人是出了症状才去医院,这样往往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机会。
乳腺癌是自己早期发现的癌症中比较可能的一种。
因此,一般建议年过30岁的女性应经常接受乳房触诊,特别是女性应学会自己触摸乳房,在每月月经结束后1周内定期触诊,可能发现异常。
据研究,自己检查争取能在小于5角硬币一半(1厘米)以前就发现,这样经治疗后10年生存率可在90%以上,20年生存率可在85%以上。
如果能定期接受专科医师触诊检查可以更早发现。
如此时发现,治愈率可达90%以上。
(所以早期发现乳腺肿物并不可怕)乳腺癌发病年龄在40岁后半期出现高峰,以后并不减少。
因此,40岁以后女性为了保护好你的乳房和生命,必须定期自己检查和接受专科医师检查,如果能每年进行一次乳房影像学检查更为理想。
如自己检查发现有半个5角硬币大小疙瘩,必须毫不迟疑地去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精确检查,配合乳房造影法,以否定或肯定是否存在乳腺癌和确定如何治疗。
临床分期:根据以上不同的TNM可以组成临床不同分期。
0期TisN0M0I期T1N0M0Ⅱa期T0N1M0;T1 N1*M0(*N1的预后同N0);T2N0M0 Ⅱb期T2N1M0;T3N0M0Ⅲa期T0N2M0;T1N2M0;T2N2M0;T3N1,2M0Ⅲb期T4,任何N,M0;任何T,N3M0Ⅳ期任何T,任何N,M1●第一期:肿瘤的大小在2厘米以下,腋窝淋巴结仍未受影响,癌细胞未扩散至身体任何地方。
●第二期:肿瘤大小在2~5厘米之内,或腋窝淋巴结已受影响,或两者同时出现,但仍未进一步扩散。
●第三期:肿瘤大小在5厘米以上,腋窝淋巴结已经受影响,但并无进一步扩散。
乳腺癌的十大高危因素
乳腺癌的十大高危因素1、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停经较晚(55岁以后绝经)①初潮年龄小的妇女患乳腺癌概率大,且与绝经前和绝经后的乳腺癌均有关系。
②初潮年龄每推迟1岁,乳腺癌的危险性减少20%。
③初潮年龄小的育龄期妇女其体内的激素水平较高,而月经周期较短,因此暴露于内源性雌激素环境中的可能性较大,这是造成这部分妇女易患乳腺癌的主要原因。
④45岁前人工停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55岁后自然绝经者的1/2。
⑤停经每推迟一年,患乳腺癌的概率增加3%。
实际上,无论是初潮早还是绝经晚,都是妇女的月经史延长了。
有资料报告,40年以上月经史者比30年以下月经史者发生乳腺癌的概率增加1倍。
2、未育、未孕,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5岁①女性如果从未怀孕或从未生育,或者首次生育年龄大于35岁,其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比生育过的妇女高2~4倍。
②妇女第一胎正常妊娠年龄越小(18周岁后),她一生患乳腺癌的概率也越小。
③这些危险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40岁以后诊断为乳腺癌的妇女中,而非年轻的乳腺癌病人。
3、虽生育但不哺乳,或哺乳时间短①乳腺癌高发区较低发区人群的母乳喂养普及率低。
②长时间母乳喂养可以减少乳腺癌的危险性。
4、母亲家族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①一级亲属(母亲、姐妹、女儿)患乳腺癌的美国妇女,其发生乳腺癌的概率较无家族史的高2~3倍。
若一级亲属在绝经前患双侧乳腺癌的话,相对危险度更是高达9倍。
②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4.5。
③有时乳腺癌也可表现为家族集聚的特征,即父系或母系中至少有3个亲属患乳腺癌,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有双侧或早期乳腺癌的家族史。
5、停经后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①绝经后患乳腺癌者体内总雌激素水平较健康女性体内总雌激素水平高15%~24%。
②未用过激素替代疗法的绝经后妇女,其血浆雌激素水平低,乳腺癌的危险性也较低。
③妇女停经后因种种原因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患乳腺癌的机会。
6、中年以后,尤其是绝经后体重持续上升①体重增加与乳腺癌有关,尤其在绝经后。
癌症术后复发高峰期是什么时间?
癌症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并不能完全消除肿瘤细胞,一些细微的癌细胞隐藏于机体组织,一旦条件成熟,会卷土重来,导致癌症复发。
那么癌症术后复发高峰期是什么时间?癌症复发的第一个高峰期为术后半年内,可能与手术及术后放化疗等因素有关,由于残留癌细胞在机体环境改变、细胞增殖竞争减少的情况下加速增殖所致;第二个高峰期为术后2年内,5年以上复发的几率相对较小。
癌症复发的时间早晚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范围有关。
癌症是慢性疾病,且癌细胞具有快速增值、扩散转移的特性,因此患者经过手术后,虽然在短期内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不代表会长期稳定,患者不能忽视病情,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康复巩固过程,来预防复发。
除了辅助放化疗外,结合中医药治疗在这一阶段有着独特优势。
中医认为,癌症手术后损伤较大,加上癌症的“多点起源”理论,术后会出现低热感染、胃纳减退,腹胀、便秘、疲乏、失眠、疼痛等不良反应,中医治疗通过益气健脾法、养阴生津法、温肾壮阳法、滋阴补血法,结合活血祛瘀、软坚散结等治法,改善患者术后气血两虚、脏腑经络功能失衡的状态,缓解患者症状,减轻痛苦,给后续治疗提供条件。
同时结合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增效减毒,提高远期疗效,稳固病情,减少复发转移的风险。
另外中医药治疗讲究辨证施治的原则,治疗应全面调理,根据不同的病因、病症表现,因人而异,加减用药。
比如针对感染发热的患者,以清热解毒、滋阴清热为主,常用的药物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柴胡、黄连、麦冬等;对于消化系统障碍的患者,可以采用党参、白术、半夏、内金、茯苓、陈皮、砂仁等中草药达到健脾理气,和胃止呕的功效。
较为广泛应用的三联平衡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治癌,是袁希福老中医结合多年的临床治癌经验总结出的,针对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主要病机“虚、瘀、毒”三大本质,采取扶正气、消痰瘀、攻癌毒的对策,全面调整全身气血、阴阳、脏腑平衡,提高及巩固患者体质,扼制恶性肿瘤引起的“肿、痛、水”等表症,调动身体免疫力对抗肿瘤,让癌细胞趋于稳定,从而有效预防病情复发。
乳腺癌放疗,化疗后吃什么身体恢复的快?
乳腺癌放疗,化疗后吃什么身体恢复的快?乳腺癌手术患者出院时,伤口一般已经完全愈合,这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复发问题。
切不可因做了手术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乳腺癌和其他肿瘤一样,仍有复发的可能。
局部复发多在术后2年内,其中约40%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
因此,在术后半年内应每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
同时患者还可进行自我检查,经常触摸患侧胸壁、对侧乳房、双侧腋窝及锁骨上窝等部位,若发现有可疑的肿块,则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两年以后复发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这时可每隔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以防远处转移。
为了防止复发,有时医生还开一些抗癌药物,患者除按时服用外,更要定期复查。
这时的复查除了预防肿瘤复发,还要检查这些药物是否对身体产生了副作用,并及时调整用药种类及剂量。
其次是功能锻炼问题。
由于乳癌手术范围较大,局部皮肤,皮下脂肪、血、神经、淋巴管以及肌肉等都会有不同程序的损伤,从而影响患侧上肢的活动,甚至出现胸廓畸型。
要预防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及时进行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的方法很多,也比较简便。
一般手术后一周左右就应开始活动上肢,先使患侧手臂逐渐上举,开始时由于疼痛致使活动度很小,但不要着急,要坚持天天练习。
当患侧手臂可以触到同侧耳朵时,可练习用患侧手臂梳头,先从患侧梳起,逐渐梳向对侧,直到可以触到对侧耳朵。
另外还可将患侧手臂背后逐渐向上摸,直到能摸到对侧肩胛骨。
同时还可做些扩胸运动,使患侧胸廊及肩关节得到适当的运动。
由于手术中患侧淋巴结被清扫,许多毛细淋巴管、血管被损伤,可能会影响上肢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使患侧上肢肿胀而影响活动。
预防这一点,除要抬高手臂外,还应适当活动上肢,这样可以使肌肉收缩,以促进血液、淋巴液的回流。
若出现了上肢肿胀,则应尽量避免在患肢注射或静脉穿刺输液等。
总之,只要及时并坚持锻炼,患侧手臂功能是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
乳癌根治手术本身虽不会对整个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但失去一侧乳房势必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负担,特别是年纪还不很大的妇女负担更重。
乳腺癌的预后与复发风险评估
乳腺癌的预后与复发风险评估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同时也与肿瘤的分期、分子分型以及个体特征等因素有关。
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评估患者的预后与复发风险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为了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与复发风险,医生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病理学特征:包括肿瘤的大小、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这些特征可以通过组织学检查和术后病理分析得出,对于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分子分型:乳腺癌可以根据其分子特征分为雌激素受体(E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阳性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等不同亚型。
不同亚型的乳腺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敏感性,因此对于预后和复发风险的评估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基因检测:乳腺癌患者常常会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与癌症相关的遗传突变。
一些遗传突变可以导致肿瘤的易感性增加,同时也与预后和复发风险相关。
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BRCA1和BRCA2等。
4. 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家族史、肿瘤边缘状态等。
这些因素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复发风险。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使用多种评估工具来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与复发风险。
其中最为常见的工具是乳腺癌分期系统和预后评分系统。
乳腺癌分期系统通常使用TNM分期法来评估患者的肿瘤分期,包括T(肿瘤大小和侵袭程度)、N(淋巴结转移情况)和M(是否有远处转移)。
通过TNM分期,可以直观地了解患者的肿瘤发展程度和预后情况。
与此同时,预后评分系统也被广泛使用。
根据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分子分型以及临床病理特征,可以将患者分为不同的预后风险组。
例如,根据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HER2的状态,可以将患者分为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和三阴性等亚型。
乳腺癌复发症状有哪些?
乳腺癌复发症状有哪些?
乳腺癌复发率比较高的一种肿瘤,一旦复发,严重的困扰到患者。
尤其容易出现转移的情况,在乳腺癌手术以后1到2年之内,复发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比较常见的就是转移,这时候患者容易出现胸闷气短,会出现血痰等症状,另外容易出现骨转移,最常见的就是肺转移等等症状。
1、不同转移部位的症状
乳腺癌复发时会出现的就是转移,此时肺转移就是患者常见的症状,会出现的就是就是有咳嗽、咳血痰、胸痛、气短等,这也是乳腺癌复发的早期症状吃,此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还最常见的方法,对乳腺癌病人预防复发,建议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从而可以及时的发
2、常见复发转移部位
乳腺癌复发时会出现的就是转移症状,此时会出现的转移症状就是切口局部胸壁复发和淋巴结转移外,还会出现的就是发生在血液循环比较丰富的组织器官,往往就是肺、骨骼、肝脏、软组织、大脑等这些部位会出现很多的在症状,数据显示有百分之六十到八十有肺转移,有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有肝转移,另外就是百分之五十有骨转移。
一般复发转移的时间就是在以手术后2年内最为常见,之后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复发转移的机率也逐渐减少,但是乳腺癌术后应终生随访,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预防出现复发。
3、复发的其他症状
乳腺癌复发还会出现的就是骨转移,骨转移常常位于的部位就是脊椎骨、骨盆和大腿的股骨此时会出现的就是逐渐加重的局限性疼痛,局部的话还会出现的症状就是压痛,不过摸不到肿块
的,另外脑转移会出现的症状表现就是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
乳腺癌患者在面对这种疾病的时候,其实需要保持的就是良好的心态,随大家都是谈之色变,但是乳腺癌并不可怕,一旦出现乳腺癌复发转移,一定需要做到的就是及时的发现,这就需要大家积极的了解症状,从而可以及时的发现,然后可以及早的进行治疗。
乳腺癌术后胸壁复PPT课件
• 有脉管(血管或淋巴管)癌栓的患者胸壁复发率高
于无脉管癌栓。
Brewster A, Hortobagyi G, Broglio K, et a1. Residual risk of breast cancer recurrenze 5 years after adjuvant therapy.J Natl Cancer Inst, 2008, 100:1179-1183.
I、Ⅱ期病例术后至复发间期较长,晚期患者 治疗后短期内出现复发,且易发生远处转移。
46.50%
Ⅲ
14.56% 11.87%
Ⅱ
Ⅰ
Brewster A, Hortobagyi G, Broglio K, et a1. Residual risk of breast cancer recurrenze 5 years after adjuvant therapy.J Natl Cancer Inst, 2008, 100:1179-1183.
病因
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
原发肿瘤
淋巴结转 移
首次治疗
首次治疗
手术:
无瘤意识和 技术
术前后放化 疗
局部可切除
手术
放疗
化疗
局部可切除
• 手术后缺损修复
<3 cm :无张力可直接缝合创口 3~5 cm:用推移或旋转皮瓣覆盖创面 >5 cm:较大的胸壁缺损以皮层皮瓣 ,背 阔肌肌皮瓣、腹直肌肌皮瓣、对侧乳腺皮 瓣等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病因
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
原发肿瘤
• 乳腺癌原发病灶的大小
关于乳腺癌的病历,请大家给给建议
关于乳腺癌的病历,请大家给给建议
您好: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即便在早期已经有扩散的潜在,因此,乳腺癌的病人,在术后必须要接受巩固治疗,术后1~2年的复发率是最高的。
按照病人的情况,09年确诊的时候应该是早期乳腺癌,因为属于三阴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赫赛汀治疗都无意义,术后应该根据病理报告,癌细胞属于何种类型,若属于中低分化型,则建议术后接受化疗,化疗结束后再接受抗癌中成药做巩固治疗,坚持5年内不复发,以后的复发率就会大大下降。
10年病人复查,很明显是发生淋巴转移和骨转移,说明病人复发并且恶化,这样的情况下建议接受化疗,若考虑到病人体质不好,可以考虑使用口服化疗药——希罗达,其安全性高、副反应少。
紧接着应该接受抗癌中成药治疗。
您亲戚说得不对,不是转移到哪就化哪,化疗本身就是全身性治疗,因为化疗药是打进血管里,跟着全身行走的。
乳腺癌患者可以使用的抗癌中成药有:安康欣胶囊、金克槐耳颗粒、复方斑蝥胶囊等,这些药物都可以有效的稳定病人的情况。
想了解更多可给我留言联系。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啥时候会复发,复发的概率是多少
很多乳腺癌病人在治疗回家后,却不想还会再次遭受乳腺癌复发。
很多人还存在乳腺癌治疗后就认为自己没事了,其实复发就像是恐惧的噩梦随时都会入侵乳腺癌病人。
为了避免乳腺癌复发,乳腺癌病人对乳腺癌复发高峰期是什么时候有必要了解一下,究竟乳腺癌复发高峰期是什么时候?
乳腺癌的复发有两个高峰,一个在手术后的一到三年,特别是对于HER2过度表达高风险的一些病人,比如腋窝淋巴是阳性的,肿瘤总数比较大的病人。
二是对于激素依赖的乳腺癌病人,在术后的第六年到第八年,又是一个复发的高峰。
临床上在分期不一样的情况下,又有不同的特点,像腋窝淋巴结的一个情况,如果是一个淋巴结或者低于一个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的病人,那么5年的复发率只有20%;如果腋窝淋巴结有一到三个转移,那么就是30%到40%,在5年内肯定要复发了;如果腋窝淋巴结是四个淋巴结的,那么5年复发率大概是44%左右;如果大于四个淋巴结转移的话,那么5年内复发的百分比就是54%到60%,转移复发风险非常高。
了解乳腺癌复发高峰期是什么时候后,乳腺癌手术医治后的随访是十分重要的。
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终身定时随访:手术头两年内应每三四个月查看一次,第三至第五年内每六个月查看一次,五年之后每年查看一次,直至终身。
乳腺癌病人对于复发高峰期,服用抗癌药物可以大大降低转移复发风险。
研究证实,灰树花D阻分可抑制癌细胞中新生血管的生成,阻断癌新生病灶营养的供给,饿死癌细胞,阻止转移灶的增生。
灰树花D阻分安全无毒副作用,适合乳腺病人长期服用,更好帮助病人巩固病情,避免转移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