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 三、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中央制度 特点:专制、世袭、独尊 2、三公九卿---中央制度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
2、郡县制---地方制度 ①概念: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 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区划的总称。 ②产生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③特点: 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区分分封制) ④作用: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中央集权; B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②消极(明清):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阻 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监察制度:
中央---御史大夫(中央)
地方---刺史(地方)
东汉发展成地方最高行政区,长官为州牧
• 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特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 一、明朝: 1、明太祖朱元璋: (1)原因: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 (2)内容:废丞相,权分六部;后为了减轻政务负担,设 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及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2、明成祖朱棣: • • • • • (1)原因:废丞相后,导致了皇帝政务繁忙的弊端。 (2) 设内阁,标志着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3)性质: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权限:阁臣可票拟,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5)特点: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演变:世官制
依据: 血缘
察举制
才学
九品中正制
门第
科举制
考试成绩
形式: 世袭
时间: 西周春秋
举荐

举荐
魏晋南北朝
考试
Fra Baidu bibliotek隋唐后
特点: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
科举制的影响:
①积极(明清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保证了官吏人才来源,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 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4、元---行省制(地方)、宣政院(中央)
①元代确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地方常设 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以及中书省直辖 的“腹里”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 地区。 ②行省的民政、军政、赋税征收等权力皆受中 央的节制,中央还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以省官互 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二、选官制度:
中央:内外朝
地方:郡国并行;刺史
解决王国问题:推恩令
2、唐—三省六部制
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
皇 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起草
审议
执行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影响:①分工明确 效率提高 ② 相权被割 皇权加强③ 封建制度的成熟
[比较提升]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比较: 三省六部制 近代西方三权分立
中国古代史(--1840年)
概述:
1、社会形态: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 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 2、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春秋(前770—前476年) 封建社会—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3、内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
强化皇权,是君主 专制的产物 是防止专制,近现代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 产物
3、宋朝:二府三司制
皇帝 行政 中 书 门 下 军事
枢 密 院
财政 三司
度 盐 户 支 铁 部
1)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 力。2)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冗官”局面。
中国古代政治
原始社会:禅让制、公天下
奴隶社会:世袭制、家天下
考点一 分封制、宗法制 一、分封制
1、概念:古代国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又叫封邦建国, 即“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2、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3、内容:土地和人民 4、目的:巩固统治 5、诸侯王的权力和义务: 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政治、经济、军 事等); 义务: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随从作战,交纳贡 赋和觐见述职
二、宗法制
1、概念:通过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 政治统治。 2、目的:巩固统治(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 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血缘关系为纽带 4、内容:嫡长子继承制,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 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 系)。
5、影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国”与“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6、演变:宗法观念影响延续到今天 7、二者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护分封制的血 缘纽带,巩固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 体现,二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在家中、族 内就是宗法,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1)设立:雍正时期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置。 (2)特点: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和保 密性强;无决策权 (3)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4)作用:标志着封建专制达到顶峰;提高了中 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 进行行政管理。 (2)措施 ①设理藩院(中央机构)主管边疆民族事务。 ②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③改土归流:西南地区。 元—土司制度 明—开始改土归流 清--雍正年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3)作用: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清朝基本奠定了 近代中国的版图;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团结;推 动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6、影响:巩固了周王的统治; 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 “天子---诸 侯—卿大夫---士”森严的等级; 埋下了诸侯割据的隐患 7、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瓦解,秦统一后废除分制, 被郡县制所代替。西汉初年出现郡国并行的局 面,经过七国之乱和推恩令,分封制名存实亡, 诸侯王只是“衣食租税而不治民”,失去对封 地的实际管理权。
四、秦中央集权制度影响 • 对秦的影响: 巩固国家统一,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秦的暴 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 对后世的影响: 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 朝沿用并完善;对国家疆域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 成起了重要作用
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1、汉---汉承秦制
周礼: 1、概念:维护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
2、实质: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点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 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就中央决策方式而言,指皇 帝独裁;中央集权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而言,地方听 命于中央,没有独立性。 2、矛盾: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与地方矛盾 3、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被废除;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4、演变: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发展于两汉,完 善于隋唐,加强于宋元,强化于明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