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森周波文学理论使用教程课件第三编 文学存在
文学原理第三章第一、二节 文学的形象ppt
别林斯基说: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 别林斯基说: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
别林斯基在此思想积累和发展的基础上, 别林斯基在此思想积累和发展的基础上, 对典型问题作出了经典性的阐述。他说: 对典型问题作出了经典性的阐述。他说:“创 作独创性的,或者更确切点说, 作独创性的,或者更确切点说,创作本身的显 著标志之一,就是这典型性…… ……在一位具有真 著标志之一,就是这典型性……在一位具有真 正才能的人写来,每一个人物都是典型, 正才能的人写来,每一个人物都是典型,每一 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 这就是说,典型人物既是富于个性的、 这就是说,典型人物既是富于个性的、令 人感到陌生的;又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人感到陌生的;又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令人感 到熟悉的, 到熟悉的,是个别性与普遍性辩证统一的艺术 形象。 形象。 •
第二节 文学典型
• 一、典型论的发展及论争 • • 二、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 • 三、典型型(Tupos)一词产生于希腊文。 典型(Tupos)一词产生于希腊文。 17世纪以前 类型说, 世纪以前— ⑴17世纪以前—类型说,即要显出某类人物的最普 遍最突出的特点。 遍最突出的特点。 • 18世纪后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 世纪后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 ⑵18世纪后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 个性典型观。典型理论经德国歌德、黑格尔、 个性典型观。典型理论经德国歌德、黑格尔、俄国别 林斯基的发展而渐趋成熟, 林斯基的发展而渐趋成熟, • 19世纪80年代末 马克思主义典型观。马克思、 世纪80年代末— ⑶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马克思、 恩格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阐明典型理论, 恩格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阐明典型理论,把这一理 论推进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论推进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 20世纪之后 世纪之后, 20世纪之后,典型理论在有些国家仍保持旺盛的 生命力,不过,随着西方的文学理论视野的转移, 生命力,不过,随着西方的文学理论视野的转移,典 型理论逐渐归于沉寂。 型理论逐渐归于沉寂。 • •
文学理论教程 ppt课件
PPT课件
12
文学活动本质论
•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必 然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同,在性质上必然 有其独特之处,而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 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 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PPT课件
13
文学创作论
• “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社会 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 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 必须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 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 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
及批评传统》
文学发展论 文学创作论 作品构成论 文学接受论 文学本质论
文学理论任务与文学活动结构关系相对应 文学活动结构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
本书的逻辑线索
PPT课件
11
文学发展论
•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 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 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 不同的特征,那么文学发展的根由是什么 呢? 我们今天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发展又有何规律 呢? 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PPT课件
14
作品构成论
• 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 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 的结构,其中像题材、形象、语言、结构、 类型、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 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 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PPT课件
15
文学接受论
• 作家笔下的文字作为文本如果被束之高阁, 不与读者见面,那还是死的东西,还不是 活的审美对象,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 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 的生命体。
PPT课件
文学概论全册精品完整课件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 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 文学哲学 • 文学社会学 • 文学心理学 • 文学符号学 • 文学价值学 • 文学信息学 • 文学文化学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七章 文学创作过程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 象的理想形态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 中国古代文论:
“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
说、“物感”说、 “妙悟”说、“童心”说、“性 灵”说、“神韵”说、 “出入”说、“象外”说、 “意境”说
• 西方文论:
“净化”说、“移情”说、“审美态度”说、“无
意识升华”说、“原型”说、“投射”说、“心理 距离”说、“直觉”说
• “比兴”说
• “滋味”说
➢ 钟嵘最早以 “滋味”论诗:“五言居文词之要,是 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尤 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 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 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 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 所乏耳。”
文学接受论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任务
• 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说
文学理论教程PPT课件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小结)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五个分支之一,它与 其它四个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 横向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 的普遍的规律,它指导、制约着其它分支 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 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 上。
就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而言,它体现了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 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对于过去时代和西方各国的文学理论,我们要采 取批判地继承和有分析的借鉴态度。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广延性极强的 事物,决定了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 性。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使文学理论呈现 出不同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二、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
“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 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 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以新时期文学为例)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之二:
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 社会集团的观点。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当然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的过程是一个从艺术生产到艺术价值生 成再到艺术消费的过程。这就是说文学活动在意 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即文学创作——文学 作品——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作品价 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
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 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 形态。
我们要强调的是,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是 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 然分开的。
高职高专《文学概论》教材编写刍议
高职高专《文学概论》教材编写刍议作者:张海涛来源:《文学教育》2021年第02期内容摘要:编写高职高专《文学概论》教材要汲取近十年比较通行的《文学概论》教材的经验,要遵循四个原则:文学理论是基础,应用能力是目标的应用性原则;结合文学发展和文学研究前沿,反映文学最新变化、文学研究最新成果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原则;与文学史课程、写作课、文学鉴赏课等课程互补性原则;简明生动、深入浅出,难易适中的可读性原则。
关键词:高职高专文学概论教材编写《文学概论》是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基础主干课(有的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也把它作为基础理论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素养,培养学生文学创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文学批评能力、文学研究能力有重要作用,也是学好其他文学课的基础课,还是学生将来走向讲台,讲授语文课能够有自己独特见解,不人云亦云、照本宣科的重要工具课。
但是长期以来,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符合高职高专办学实际,满足高职高专师生需求的《文学概论》教材却少之又少,很多院校直接使用理论性、学术性、思辨性很强的本科教材,造成这门课理论程度深,实践能力差,学生不愿上,老师不好教,学了不会用等现象,这非常不利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因此,编写符合高职高专特点的《文学概论》教材成为当务之急,这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合格语文教师的重要保证。
那么,该如何编写高职高专《文学概论》教材呢?笔者认为汲取经验是基础。
我国已有百余年编写文学理论教材的历史,编写的教材250余部(据鲁枢元,刘锋杰,姚鹤铭《文学理论·绪论》),前人的编写经验是最为宝贵的财富,而近十年的《文学概论》教材是最符合当前指导思想和文学理论实际的,因此要以此为基础。
笔者研究分析了最近十年比较通行的20余种《文学概论》教材,发现编写情况如下:从内容的编排来说,有的以理论为主,这类教材往往有完整严密的文学理论体系,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文学发生发展论等方方面面都涉及,结构谨严,条理清晰,逻辑分明,而且每部分都是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如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姚文放《文学理论》(第四版)、王元骧的《文学原理》(第四次修订版)等。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PPT (12)[54页]
一、文学传播的形式
(一)人际传播
文学的人际传播指的是个体之间直接的文学信息 交流行为。如个体之间通过面对面交谈、书信往来 、说书人说书等进行的文学交流都是人际传播的方 式。文学的人际传播有着鲜明的特点。
首先,双方或多方能借助语言、表情、姿态等 进行交流,接受者可以调动听觉、视觉等多种感 官捕捉信息。
广播剧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广播剧以声音为 主要手段,以音乐和音响来塑造氛围,具有很强 的情境性。第二,广播剧传播范围广,转瞬即逝, 不易保存。第三,广播剧比较个性化、口语化、 通俗化,能适应不同社会阶层收听的需要,具有 雅俗共赏的特点。
电影和电视,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为文学的 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首先,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被 改编拍摄成大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和电视艺术品,从而 进一步促进了文学的普及与发展。其次,适应影视产 业的需要,作为新兴文学样式的电影剧本和电视剧本 正在兴盛繁荣。
第三,作品不易保存。在多年的传播过程中, 仅有少数不断被补充和润色,经由文字记载流传 下来,大多则已失传,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第四,早期的口传作品多是由民间百姓创作,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没有明确的作者,所谓的早 期文学作者大多是才华横溢的作品整理者和编纂 者,而非独立创作人。
第五,文学的传播受到很大的时空限制,既无 法长久地流传,也无法广泛地传播。
第一节
文学传播概观
文学传播指的是作者以及媒介机构通过媒体 与受众展开的文学交流和沟通行为。它涵盖了从 作家创作到出版社等机构编辑、发行、宣传、零 售,再到读者购买或借阅、阅读、批评等一系列 过程。
具体说来,文学的传播包括如下几个要素: (1)传播者,主要是创作者以及相应的传播机构,既 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多个人和组织机构。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PPT (6)[81页]
从上述心理学理论可以看出,这种跃迁式的认知 与艺术直觉体验其实是一致的,不过艺术直觉是基 于感觉、知觉的直观本相,而跃迁式认知则是基于 综合把握的认知程序跨越。
艺术直觉说的是感悟的方式,是相对于逻辑思维 而言的;而跃迁式认知针对的则是感悟的内在机制, 是相对于渐进式认知而言的。
二、作家的艺术感悟力
例如曹植创作《洛神赋》自言“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 遂作斯赋”(《文选》卷十九)。其实此赋的创作体现了他 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爱情的向往,是其自身生命体验的结果。
再如屈原在被谗言毁誉、遭受放逐的不幸境遇中积累了 满腔怨愤不平之气,怀着对生命的感悟,创作了千古传唱的 不朽之作《离骚》。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 屈原 “故忧愁幽思而作 《离骚》”。
有的学者指出:
感悟,也就是一种有深度意义又有清远趣味 的直觉,是心灵对万物之本真的神秘的默契 和体认,它以返本求源的方式,切入生命与 文化、人生与宇宙的结合点,电光火花,千 古一瞬。
作家对现实人生产生的感悟是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摇荡、 诗性的感召,在整个感悟过程中灌注着灵动、充沛的生命之 气。这种生命之气往往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长期积蓄所致, 一旦触景生情,便借助语言文字抒发出来。
(一)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作家艺术家与常人的不同大概在于他们大都具有敏锐的 艺术感受力,他们能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环境或事物中得 到独特的艺术感受。
我们通常说诗人大都 “多愁善感”,诗人自己也常说有 着 “敏感的诗心”,其实就是指他们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受力 。一次事不关己的偶遇可能引起他强烈的关注,甚至造成终 生难忘的心灵烙印。
中国诗学和诗歌创作传统中,“悟”是学诗、作诗 的不二法门,论诗主悟的言论比比皆是。
今人提倡感悟,自然包含对悟的强调,根据现代教 育学、心理学认知理论,悟是一种跃迁式的认知行为, 它是调动各种内部心理机能对认知对象进行综合整合、 全面运作而实现认知跨越的一种心理活动。
文学理论教程全部[优质PPT]
二、文学作为文化
三、文学作为审美
四、文学作为惯例
惯例,在这里是指人们 在使用文 学概念时有意或无意地遵循或建立 地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地 规范。
五、文学界定地困难及解决办法
第二节 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一、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社会结构,这里指由人类社会生 活过程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 总和构成的总体组织。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第一节 文学概念辨析
一、文学概念三义
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 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 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狭义文学才识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 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 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
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又难以归 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 中义文学。
(1)文学创作论
(2)作品构成论
作品 (中介)
(3)文学接受论
作者
读者
文学活动模式图
第二节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
一、人类生活活动的性质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 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二、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一)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 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
(二)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 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一)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二)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二、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文化学
复习要点
[基本概念]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PPT (1)[122页]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一 直是备受重视、成就特别辉煌的文 学形态。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出现 了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其中 保存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产生 的诗歌305篇,是我国早期诗歌的 典范形态。这些诗从不同的角度反 映了当时多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开 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优良 传统。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素 朴简练的语言,重章叠句的章法, 以及均衡对称的四言体式等,均标 志着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成熟。
“楚辞”是 《诗经》之后在楚 地民间歌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诗 体,屈原的创作代表了“楚辞”发 展的最高成就,也标志着我国诗歌 集体创作时代的结束和个体创作时 代的来临。“楚辞”“较之于 《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 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 不遵矩度”,在内容和形式技巧方 面皆表现出完全的不同,是我国浪 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与 《楚辞》,一写实,一浪漫,代表 了我国早期诗歌的最高成就。
在渺远的原始时代,劳动在生活中占首要地位, 故而流传至今的古老诗歌,几乎都是以劳动为内 容的。
东汉赵晔 《吴越春秋》中所载的 《弹歌》, 据说是黄帝时期的歌谣,表现的是狩猎者的劳动激 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礼记·郊特牲》中所载相传是神农时代的祭歌 《蜡辞》,反映的也是先民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企图 控制自然的神话式的幻想。
明清两代的诗歌,则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 响下、在对传统的背离与皈依的游离状态中继续发 展,最后迎来了现代新体诗的诞生。
在胡适、郭沫若等 “五四”文化革命先驱的努 力下,“白话诗”逐渐走向成熟,成为诗坛的主体 ,并出现了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艾 青、臧克家等著名诗人与 《凤凰涅槃》《死水》 《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 难民》等名篇佳作。
文学理论教程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本章导航⏹第一节文学活动及其构成一、世界二、作者三、作品四、读者五、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第二节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一、人类生活活动的性质二、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三、文学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的位置⏹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一、文学活动的原始发生二、文学活动的发展第一节文学活动及其构成⏹按照第一章所引艾布拉姆斯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或环节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文学四要素¡±示意图)⏹在我们看来,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应形成相互渗透、依存和作用的整体性关联。
下面我们从文学活动的动态过程来作描述。
“文学四要素”示意图世界⏹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
⏹文学活动总是涉及到一种意识反映行为,这一点住往成为艺术摹仿论和再现论的立论依据。
(古希腊“摹仿说”、《周易》“观物取象”等观点)⏹从文学与世界的联系来看待文学活动,最初是从“摹仿”的角度提出,后来的“摹写”、“再现”、“反映”等也表达了相近涵义。
作者⏹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因此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作者表现活动。
⏹中国古代很早就存在这种观点,以《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为代表。
⏹在西方,对文学与作者的联系、作品表现功能的认识却是产生较晚的,其正式出台应归因于18、19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思潮。
作品⏹文学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同时,文学表达的情感也多不同于作者内心的实际感受,这两种不同终究要在作品中显现出来。
因此,作品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作品显现出的与现实的差异,是其短处也是其长处。
(例:朱耷、毕加索作画,吴天绪说书)⏹作品与形式的关系在20世纪西方文论中受到突出的强调(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
读者⏹文学活动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它还应包括文学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
《文学理论教学方案》PPT课件
15
2021/6/10
9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 理论讲授与作品分析、课堂讨论相结合 的方法
2021/6/10
10
考核方式
• 本课程采取课堂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的考核方式。每学期至少要求学生作两 篇作业,考试则在期末举行,采取闭卷 考试的形式,最后考试成绩以期末笔试 成绩为主,参考平时作业情况及课堂表 现。
2021/6/10
7
教学安排
• 本学期教学周数18周,每周4课时,共72 课时,理论课64课时,实践教学8课时。
2021/6/10
8
具体教学规划
•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8学时 •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问题 12学时 •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8学时 •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6学时 •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10学时 •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 6学时 •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8学时 •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6学时
• 3、散文艺术表现的核心是 与 。
• 4、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有三种, 即: 、 、 。
• 5、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首要原则是 。
• 6、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 Leabharlann 、 2021/6/10我们
把
作
家
抓
住
生活
中
最
富
有
特
征性
的
东 14
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 。
参考资料
• 1、《文学原理》,董学文、张永刚著,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2、《文艺学导论》,吴中杰著,复旦大学 出版社,1998年版
• 3、《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著,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最新第三编文学创作论PPT课件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平衡性
最新第三编文学创作论PPT课件
❖ 王蒙:人生有两大问题:一是肚子饿出来 的问题,一是肚子撑出来的问题。
❖ 萧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欲望没有 得到满足,一是欲望得到了满足以后。
❖ 孔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孔子: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
❖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是写什么的? ❖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文学是谁写的?
最新第三编文学创作论PPT课件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
❖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文学 是写什么的)
❖ 1 、客体即“自然”说(文学写的是自然, 是人生活的世界)
❖ 2 、客体即“情感”说(文学写的是情感, 是人自身的世界)
最新第三编文学创作论PPT课件
(二)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 2 、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1)整体性(一花一世界) (2)审美性(社会美、自然美、人性美) (3)体验性
最新第三编文学创作论PPT课件
在小河边
❖ 黄昏的时候,我抱着你,穿过街市,去找一条小河。 小河里有鱼,有流水。小河边有风,有晚霞,还有红 花、绿草和低飞的鸟。 行人诧异地望着我,望着一个父亲怀抱一个小小的 婴儿,穿过黄昏的街市。 我曾经想,我的女儿,等你稍稍长大,会走路了, 我要带你去小河边,指给你看鱼,看鸟,看花,看草。 但你不会有那一天了,所以,让我们今天就出发。 黄昏的时候,我抱着你,坐在小河边。夕阳西下, 晚风从东边吹来。我摇着你,给你讲小鱼和小鸟的故 事,你在我怀里静静地睡了。(周国平)
最新第三编文学创作论PPT课件
日常言语
❖ 日常言语的二重性(概念性和情感性) “我们的日常语言不仅具有概念的特征和意
文学理论第五章课件
学习交流PPT
16Biblioteka 欧阳修 填词度曲,游戏消遣,华靡艳丽; 写诗严肃,欣赏李白,豪迈雄奇; 作政论文,国计民生,淋漓透辟。
学习交流PPT
17
创作冲动
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
创作冲动 创作动机
指向创作过程本身 非理性的心理驱力 指向创作过程结果 有意识的行为目的
学习交流PPT
33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
学习交流PPT
34
❖ 艺术知觉与艺术直觉 ❖ 艺术情感 ❖ 艺术想象 ❖ 艺术理解
学习交流PPT
35
一、艺术知觉与艺术直觉
艺术知觉与艺术直觉的异同
知觉:指客观事物的外部形式作为一个整体 投射于人的大脑皮层而产生的映象。
直觉:指一种不依靠逻辑推理的过程而能够 获得知识的思维方式或能力。
黑格尔:《美学》
学习交流PPT
53
艺术想象的类型
再造性想象 创造性想象 相似性想象
学习交流PPT
54
四、艺术理解
艺术理解: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进 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 思想,便只是个做粗活的工 匠;一个艺术家没有哲学思 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
王国维:《人间词话》
学习交流PPT
31
“隔”
文字使用拙劣 用事用典过多 真实情感淹没
“不隔”
文字运用恰好
直接体会内涵
“直寻”方式作诗
学习交流PPT
32
文学创作的语言运用问题
文学创作的语言表达要恰如其分。 文学创作的语言表达要有丰富的表现力。 文学创作的语言表达又要有独创性。 文学创作的语言表达应该富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认为文学沿革源于一种动力,或自然生理 的、或社会的、或文学形式自身的变化,尽管 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并不乏启发意义, 但同时又存在偏颇。这也证明了,文学沿革是 文学生态各元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 文学生态与文学沿革
二、影响文学沿革的 因素
(一)自然条件影响 文学沿革
地理环境、气候等自 然条件,通过社会因 素,影响文学沿革
第二节 文学生态与文学沿革
二、影响文学沿革的因素 (二)社会整体状况影响文学沿革 经济影响文学沿革 政治影响文学沿革 哲学思潮影响文学沿革 社会心理影响文学沿革 伦理道德影响文学沿革 宗教影响文学沿革
和其他文体、其他艺术形式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扩大自己的功能和影响 再次,在特殊的时期,文学还会发挥引领时尚、教 育受众甚至影响社会政治发展等重要作用
第二节 文学生态与文学沿革
一、文学沿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文学观念的沿革 文学最初曾被当作神的启示 近代,文学则成为社会生活的反映 20世纪,一些文学家将文学视为人类救赎
文学作品是诗人、作家的思想、情感、知 识的综合体现,从根本上来说,更是诗人、 作家的文化创造,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 结晶。因而,除了审美价值之外,文学还 能给人以多方面的文化影响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价值
一、认识世界人生
文学,无所不包,既会涉及政治、 经济、社会、科技、历史、文化 等众多因素,又能表现诗人、作 家对人类社会的整体性体悟和思 考。正因如此,文学的认识价值 不只体现在一般性的增长知识, 还在于能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 认识整个人类世界
的工具,认为文学能把人类从秩序化、机 械化的僵死机制中拯救出来 随着时代境遇的不同,文学观念不断变化
第二节 文学生态与文学沿革
一、文学沿革,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文学反映的社 会生活内容的变化, 以及与之相关的对社 会认识的变化
第二节 文学生态与文学沿革
一、文学沿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四)文学形式的变化 第一,文学形式日趋丰富 第二,表现为某种文学形式自身的变化 第三,文学的整体格局发生变化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价值
三、提升人格境界 文学的文化价值与一般教育价值的区别: 首先,价值实现的方式不同 其次,价值的实质内涵不同 许多文学作品的价值,虽亦与之相关,但
在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所隐含的价值 取向,不仅不会如此简单具体,相反,在 许多时候,是与之相悖的,或是超越性的
了人灵巧的双手和发达的头脑、各种感官和人 对世界认识和感受的能力,这是文学产生的基 础
第二,在创造人的过程中,劳动生活提供了文 学创作的内容
第三,由此也就可以理解,劳动生活是原始艺 术的直接的表现对象
第一节 人类文明与文学起源
四、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考查文学起 源问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文学起源问题没有确切的解答,这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内含在人类文明发展 的历程之中
第三节 数字时代的文学景观
一、数字时代的文学景观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文学作者的普通化 其一,青春性 其二,业余性 其三,凭兴趣写作,随意性强
第三节 数字时代的文学景观
一、数字时代的文学景观表现在以下方面 (二)新的文学样式 超文本文学 多媒体小说
第三节 数字时代的文学景观
一数字时代的文学景观表现在以下方面 (三)文学语言呈现新特点 第一,对节奏感的重视 第二,强烈的炫技色彩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价值
一、认识世界人生 文学在帮助读者认识形
形色色的人生、探寻人 的内心深处的奥秘、认 识复杂的人性、丰富人 生阅历等方面,都在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价值
一、认识世界人生 文学具有认识价值的原因: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其创作过程中,诗人、作 家都会力图真实地反映自己所认识的世界,以 及体悟到的人生世相
第二种看法与第一种看法相反,认为在电影、电视、 电脑网络成为未来世纪主导文化媒介形式的情况下, “文学式微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
第三种看法则较为审慎,既意识到随着声画信息传 输形式的发达,书面文学必将“边缘化”,但同时 又认为“‘边缘化’不是死亡,不是价值的消失
1
P162
2
P168
3
P169
第一节 人类文明与文学起源
一、文学起源与人类文明
关于文学起源的探讨形成了一门学问,被 称为文艺发生学或发生学文艺学
人类的文明成果是逐渐积累起来的,文学 的起源也绝不是突发的、偶然的,而是有 一个生长过程的;同时,文学作为人类文 明早期的重要成果之一,不会孤立出现, 而是与其他文明要素发生了相当复杂的作 用
第一节 人类文明与文学起源
三、文学起源的说法 (二)巫术说 一方面,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看,确实存在过
一个巫术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另一方面,从文学作品考察,能发现文学与巫
术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巫术活动仪式中的情感活动和歌舞形式,对于
原始诗、乐、舞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产生了直接 的影响,它幼稚的、充满自信的浪漫思维塑造 了文学的特色,在文学起源阶段产生了巨大影 响
文学艺术具有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开拓人 们思想境界的作用,为心烦气躁的人类提供 诗意的生存方式,为人类进入自由之境打开 一条道路
第二节 文学生态与文学沿革
一、文学沿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首先,总体的变化趋势为从实用到审美的转变 其次,文学在形成自己审美特点的同时,又不断地
何谓“美”?这一直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 们争论的焦点和难点。这种争论从某种层 面上反映了现实中美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与之相关,何谓文学的审美价值?其有何 特点?不论是人们的实际感受、需求还是 理论观念,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研 究文学的审美价值时,又应根据其复杂性,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价值
第一节 人类文明与文学起源
三、文学起源的说法 (三)游戏说
这种学说认为,文学艺术起 源于游戏。这种理论由18世 纪康德首先提出,后经席勒 和斯宾塞阐发为系统理论
文学起源的游戏说主要是基 于文艺的特点、功能而做出 的理论推测
第一节 人类文明与文学起源
三、文学起源的说法 (四)劳动说
这种学说认为,文学起源于劳动: 第一,劳动创造了文学创造主体——人,创造
第二节 文学生态与文学沿革
二、影响文学沿革的因素
(三)其他文学艺术审美经验影响文学沿革
其他艺术类型审美经验影响文学沿革 本民族文学传统影响文学沿革 其他民族文学影响文学沿革 民间文学影响文学沿革
文学史是对文学沿革的描述与研究。因对文学 沿革形式、动力等看法不同,理论家形成了不 同的文学史观
4
P170
5
P172
6
P174
7
P175
8
P176
第十章 文学价值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精 神活动现象,自古至今,一直在随着 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价值自然是难 以否认的
正是审美价值,使文学区别于其他人类精 神产品。在审美价值之外,文化价值也是 文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学而言, 其文化价值不仅在于文学能够形象地展示 人类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更在于通过文 学作品,人类可以用文学这种形象化的方 式,去获得各种文化知识,了解奥妙无穷 的大千世界及人生世相;经由文学作品所 呈现的艺术形象的感染,而得以心灵净化 与人格提升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价值
二、激发创造智慧
文学还以自身的神奇与美妙, 形成一种特殊的“召唤结 构”,能够激发起人类改造 现实、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的 欲望。这类价值,尤其体现 于神话、科幻及浪漫主义形 态的作品中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价值
三、提升人格境界
由于人类文化本质属性的制约, 被视为文化之重要体现的文学 作品,从整体上来看,其中的 情感是善良的而不是邪恶的, 是高尚的而不是低俗的,是美 好的而不是丑陋的,因而受其 感染的读者,其人格自然也会 不由自主地倾向于善良、高尚、 美好
文学起源于史前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文学沿革的 推动力,不能定于一种因素,不管是经济因素、政 治因素还是其他因素
文学沿革是一个在文学生态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 复杂过程
数字时代,文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在,变与不变 并存,技术层面的改变,改变不了文学依靠诗意取 得地位的原理。创作者只有力避功利诱惑,保持平 和稳定的创作心态,注重诗意创造,才能创作出文 学精品
三、文学起源的说法 (1)模仿说 (2)巫术说 (3)游戏说 (4)劳动说 除此之外,影响较大的还有
文学的情感表现说、文学的 本能起源说等
第一节 人类文明与文学起源
三、文学起源的说法 (一)模仿说 文学起源的模仿说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类
对自然生灵、对社会事件的模仿。模仿是 人的一种重要本能,也是一种重要本领。 人的认识、实践,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模 仿。模仿是人类文明推进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一节 文学的审美价值
一、何为审美价值
文学的审美价值,既非实用 功利价值、科学认知价值, 亦非哲学、宗教等其他文化 形态的教育启示价值,而是 与主观性、情感性、形象性 密切相关的一种情感感染与 精神激励价值
第一节 文学的审美价值
二、文学的审美价值的特殊性
正是缘其语言符号性,文学的审美价值, 有着独特的呈现方式
第三编 文学存在
本编主要探讨与文学存在相关的几 个主要问题,包括文学生态、文学 价值、文学接受、文学界定等
第九章 文学生态
文学生态,指影响文学生成、存在、发展 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 状况,作家生存状态,文学作品的发表、 出版、传播条件,读者的反作用等多方面 的因素
文学生态中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文学沿革。 从文学最初的、原始的形态,到数字时代的文学, 文学沿革贯穿在人类整个文明史的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