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简称(600085)财务报表分析
——
班级:北京电大2011春会计东培中心
学号:0014
姓名:XXX
摘要
本文着重分析了同仁堂(股票代码:600085)的财务报表及引申出来的财务比率,共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及供参考的问题和建议四个部分。

分析主要采用的是比率分析法对企业的综合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
同仁堂财务报表偿债能力产权结构
目录
摘要 (1)
目录 (1)
一、偿债能力分析 (4)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4)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4)
二、营运能力分析 (5)
三、获利能力分析 (7)
四、问题及建议 (8)
(一)问题 (8)
(二)建议 (9)
五、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9)
参考文献 (9)
同仁堂(600085)财务报表分析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仁堂(股票代码:600085)。

公司简介: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
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主要从事中药/饮片、中成药的科学研究、开发与生产。

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增长率逐年提高。

在三百多年老字号的基础上,经过上市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逐步形成了产品、渠道、研发和品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树立了在中药行业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公司还积极开拓市场,丰富自身产品结构,使自身综合竞争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8日,公司前身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1997年始以其生产经营性净资产折为国有法人股15000万股,经1997年5月29日发行,总股本达20000万股,其内部职工股500万股将于公众股4500万股1997年6月25日上市。

以下是同仁堂2009年-2011年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现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三个方面来分析同仁堂的企业状况。


一、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分析
从计算表看企业2009年至2011年的流动比率分别是3.08、3.8、4.04均大于3,说明企业的流动资产始终保持在流动负债的3倍以上。

这个比率倍数超过了流动比率的理想倍数(2倍)50%以上,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很强。

(2)速动比率分析
从计算表看企业2009年至2011年的速动比率分别是1.43、1.9、1.92均大于1,并且2010年和2011年接近2。

说明企业的流动资产始终保持在流动负债的1倍以上接近2倍。

这个比率倍数超过了流动比率的理想倍数(1倍)50%以上,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很强。

(3)现金比率分析
从计算表看企业2009年至2011年的现金比率分别是0.97、1.12、1.4均接近或大于1,2011年达到了1.4。

说明企业的货币资金始终保持在接近或超过流动负债的1倍以上的水平,说明随时有能力清偿短期债务,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很强。

(4)企业逐年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差2009年1.65、2010年1.9、2011
年2.12。

由此看出企业存货占流动资金比例在逐年加大,且2011年比2009年增加29%,超过总资产增长幅度10个百分点。

另外从存货年末余额看,分别是2009年138133万元、2010年150148万元、2011年178048万元。

应进一步查明是发生产品滞销导致库存积压存货上升,还是扩大生产规模造成的存货上升。

分指标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要求在分析时结合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能够得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弱的结论。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分析
从资产负债率指标看自2009年至2011年正在逐年下降,分别是2009年的22.58%、2010年的19.4%、2011年的19.2%。

企业负债总额分别是2009年86290万元,2010年81433万元、2011年87209万元。

其中2011年虽然负债总额的绝对值比2010年增加5776万元,但是资产负债率仍然比2010年下降0.2个百分点。

由此看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向好。

(2)产权比率分析
从产权比率指标看自2009年至2011年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是2009年29.2%、2010年24.1%、2011年23.7%。

说明企业资本积累速度高于负债增长速度,即负债环比增长速度是2010年比2009年增长-5.63%(81433/86290-1)、2011年比2010年增长 1.07%(87209/86290-1);所有者权益环比增长速度是2010年比2009年增长14.23%(338035/295912-1)、2011年比2010年增长(367798/338035-1)8.8%;2010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高于负债增长19.86(14.23-(-5.63))个百分点,2011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高于负债增长7.73(8.8-1.07)个百分点。

(3)有形净值债务率分析
从有形净值债务率指标看自2009年至2011年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是2009年28.1%、2010年24.7%、2011年24.4%。

下降的趋势和幅度基本上与产权比率是一致的,说明企业无形资产所占比例较小,金额较少,对企业偿债能力不会造成影响。

通过以上三项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可以肯定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强。

二、营运能力分析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2011年
存货平均余额=(年初余额+年末余额)/2=(150148+178048)/2=164098万元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172184/164098=1.05次≈1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1.05=343天
2010年
存货平均余额=(年初余额+年末余额)/2=(38703+61640)/2=50172万元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161326/50172=3.22次≈3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3.22=112天
2009年
存货平均余额=(年初余额+年末余额)/2=37803万元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143015/37803=3.78次≈4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3.78=95天
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企业存货周转天数逐年增加分别是2009年95天、2010年112天、2011年343天,存货周转次数逐年减少分别是2009年4次、2010年3次、2011年1次。

特别是2011年年末存货金额甚至超过营业成本5864万元(178048-172184),也就是说2011年全年销售金额比2010年末存货金额还少5864万元,说明企业的销售能力有所下降。

B.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2011年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293905/44018=6.68次≈7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6.68=54天
2010年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270285/61640=4.38次≈4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4.38=82天
2009年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240906/38703=6.22次≈6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6.22=58天
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都呈波动趋势,其中: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是2009年58天、2010年82天、2011年54天;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分别是2009年6次、2010年4次、2011年7次。

在2010年末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比2009年增加24天、周转次数减少2次,主要原因是为增加营业收入放宽信用政策和应收账款催收不及时使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比2009年大幅度增加22937万元(61640-38703)造成的。

这种情况到2011年末有所改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达到7次,周转天数下降到54天均好于2009年和2010年。

虽然2011年末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周转次数指标有所好转,但仍有待提高。

C.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2011年总资产周转率=293905/445507=0.66次
2010年总资产周转率=270285/419468=0.64次
2009年总资产周转率=207906/382202=0.63次
分析:
及时结果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率逐年提高,2009年是.0.63次、571天;2010年是0.64次、563天;2011年是0.66次、546天。

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情况正逐步得到改善。

通过以上对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看出该企业资产周转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说明其运营能力较强。

但是2011年存货周转速度较慢应引起注意。

三、获利能力分析
A、销售毛利率=(销售净收入-产品成本)/销售净收入×100%
2011年销售毛利率=(293905-172184)/293905×100%=41.42%2010年销售毛利率=(270285-161326)/270285×100%=39.87%
2009年销售毛利率=(240906-142015)/240906×100%=41.05%
B、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2011年销售净利率=35064/293905×100%=11.93%
2010年销售净利率=31260/270285×100%=11.57%
2009年销售净利率=23352/240906×100%=9.69%
C、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全部业务收入×100%
2011年营业利润率=40809/293905×100%=13.88%
2010年营业利润率=36689/270285×100%=13.57%
2009年营业利润率=28001/240906×100%=11.62%
D、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 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X100%
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35064/((367798+338035)/2)X100%=9.93%
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31260/((295912+338035)/2)X100%=9.86%
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23352/367798X100%=7.89%
E、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2011年盈余现金保障倍数=42279/35064=12.06
2010年盈余现金保障倍数=12102/31260=0.39
2009年盈余现金保障倍数=38471/23352=1.65
分析:
A、从计算结果看2009年至2011年销售毛利率呈波动趋势,其中2010年较低为39.87%。

是2010年为增加销售采取的促销政策和成本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一点可以通过报表数据发现,a、2010年应收账款比2009年大幅度增长17622万元(61640-44018);b、2010年营业成本比2009年大幅度增长18311万元(161326-143015)。

B、从指标计算结果来看自2009年至2011年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均呈缓慢上升趋势。

C、引起以上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四个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销售收入的增加2010年比2009年增加29379万元(270285-240906)、2011年比2010年增加23620万元(293905-270285);b、投资收益的增加2010年比2009年增加152万元(280-128)、2011年比2009年
增加34万元(162-128);c、营业成本增长2010年比2009年增长18311万元(162326-143015)、2011年比2011年增长10858万元(172194-161326);d、销售费用增长2010年比2009年增长6310万元、2011年比2010年增长5226万元(50728-45502);e、资产减值损失下降2010年比2009年2478万元(1901-4379)、2011年比2009年下降2212万元(2167-4379);f、营业外支出下降2010年比2009年下降50万元(294-344)、2011年比2010年下降187万元(107-294)。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600085)作为一个生产型企业他的销售净利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上,尤其是其净资产收益率能够保持在8%-10%之间,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收益能力还是不错的。

企业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将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和同期债权利润。

四、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
通过对上述财务报表的分析,发现该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1.以上材料表明企业当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决定的内在增长能力在提高,但是财务杠杆运用不是很充分,资金利用率不高。

2.该企业虽然2011年的生产效益有所增长,但是流动负债也在不断增长,处于不稳定发展状态,
3.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以及原材料的品质差异和国家对经济贸易的的相关政策,对该企业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建议
针对该企业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生产不同价格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实现多元化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采取好的销售策略,扩大销售规模,并适度控制生产规模,减少存货。

努力改善基础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获取好的质量声誉。

强化各部门协同运作,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3.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在于无形资产的竞争,虽然企业增长能力在不断上升,但是无形资产净值并不高,企业应采取更好的策略以利于整体发展。

4.扩大品牌优势,提高顾客满意度。

建立价值发现机制,挖掘价值增值环节,加大无形资产投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西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中医药立法纳入国家立法机关工作日程,中医药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医改五项重点工作。

也是在过去的五年之中,中医药系统在汶川大地震的救助过程中、在对抗甲型 H1N1 流感的过程中,经受住突发事件的考验,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中,中医药同样发挥了独特保障作用。

实践证明,中医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健康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并为更多的群众认同与接受。

这正是政府的支持与肯定、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中医药事业的成长提供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医药卫生事业交流日趋频繁,中医药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名片也在交流中给各国医药体系政要、行业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中医药国际化标准的确立、中医药文化理念走向国际服务世界、中医药企业实施海外发展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策的扶持与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推动下,中医药事业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医药行业的标准化变革将会加剧,新版 GMP 的执行将会推进医药企业由人员资质到设备标准、从质量管理到验证体系的规范化进程。

同时执行的医药改革各项配套措施,也将进一步促进医药行业的标准化、集中化。

而拥有良好资质、自身体系规范的优秀企业将会在行业的变化中继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谢志华.财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戴欣苗.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先治.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页脚内容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