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新时期文学思潮
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三 天惊一声雷,地倾绝其维。 顿时九州寂,无语皆泪水。 相告不成声,欲言泪复垂。 听时不敢信,信时心已碎。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的重要文章,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标志着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真正深入。1979年以后, 文艺界开始大规模平反,包括右派作家案、“胡风反革命 集团”等在内的大批冤假错案,为一大批在“文革”中被 判为毒草的作品恢复名誉。到1980年,包括《收获》、 《当代》、《十月》、《钟山》、《花城》等十多个大型 文学刊物和省市所属的文学月刊,纷纷创刊或恢复出版, 仅省级以上的文学刊物已超过200余种,为文学发展提供 了众多的阵地,文学界开始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
3、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 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文学中关 于人的“异化”问题。
4、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 《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引起。 需不需要现代派;现代派好不好;现代派与伪 现代派。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80年代文学思潮
一、 1976-1989的文学思潮 从1976年到1990年代中期的二十余年的文学思 潮发展演变,可以大致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新 时期初期的文艺复兴阶段,80年代前期的文艺 争鸣和文艺思潮演进阶段,80年代后期的文艺 思潮新变阶段,90年代的文艺思潮发展阶段。 通过对这几个阶段文学现象的归纳、梳理,可 以清晰地标示出我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轨 迹。
1980年前后,是对西方各种名目的现代文艺的简单评 介时期。20世纪以来重要的现代派现象逐一在文坛亮 相。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到1982年五年间,在全 国各种报刊上发表的介绍和讨论西方现代派文学问题 的文章,将近400篇。波特莱尔、卡夫卡、加缪、萨特、 贝克特、海明威、福克纳、乔伊斯、加西亚· 马尔克斯、 博尔赫斯、海勒等陌生的外国现代派作家名字,逐渐 被文艺界所熟悉。除文学以外,“新潮”电影、新潮 音乐、新潮美术等思潮也同时涌动。不过,这个时期, 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介绍,还停留在零散的、常识性 的、同时也较为冷静、客观的阶段,广大作家和读者 并未把主要兴趣放在这上面。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的“伤痕电影”(1979—1981)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的“伤痕电影”(1979—1981)作者:沈大春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11期摘要:研究新时期电影的专著和文章很多,但是究竟哪些电影是真正的“伤痕电影”却莫衷一是。
本文从时间范畴到内涵特质层层抽丝剥茧、刨根问底,首次明确界定了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的“伤痕电影”。
關键词:伤痕电影;反思电影;伤痕愈合;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要想锁定新时期第一部“伤痕电影”,就必须搞清楚究竟哪些电影是真正的“伤痕电影”。
笔者查阅了大量研究或涉及“新时期电影”的专著和论文,发现“伤痕电影”是个极为烫手的山药!从“反四人帮电影”到“伤痕电影”、“反思电影”、“伤痕反思电影”和“文化反思电影”等等,相关的称谓五花八门,内涵关系上更是错综复杂。
对于究竟哪些电影是真正的“伤痕电影”似乎没有比较一致的意见。
笔者认为,在“重写电影史”热潮方兴未艾的当下,从时间范畴和内涵特质等方面,重新认真地探究一下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的“伤痕电影”,应该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
一、1979:“伤痕电影”元年原文化部部长黄镇在1979年优秀影片奖和青年优秀创作奖授奖大会上指出:“1979年,是我国电影创作生产丰收的一年”,“各类片种的生产,以国庆三十周年献礼影片的映出为标志,终于有了一个带有转折性的、十分可喜的进展,涌现了一批题材、样式丰富多彩,内容、形式有所创新,有一定艺术质量的好影片,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1马德波认为1979年是“创作上有所突破的‘电影复兴’年”。
他还描述道:一些电影工作者带有感情色彩地评价1979年的成就时,称它为“难忘的1979年”,“电影复兴的一年”,并非无端的夸张,在建国以来的三十年中,这样生机勃勃的年份并不多见。
2陆弘石、舒晓鸣认为“1979年是转折的一年,创新的一年”。
“本年共生产故事片65部,好的和比较好的近30部,分别于国庆、元旦、春节在全国上映,群众欢欣鼓舞。
1979年电影观众达293.1亿人次,创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伤痕文学名词解释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伤痕文学”的名称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
伤痕文学中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的作品,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
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四)
1、伤痕小说:指的是1977年开始出现的以“文革”时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主旨在于展示极左思潮对同一时期的中国人身心所造成的摧残。
发端于刘心武的《班主任》,得名于卢新华的《伤痕》,蓬勃发展时间为1977——1980年之间,短篇小说成就最高。
2、反思小说:指的是1979年开始出现的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文革”结束20年间的社会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和反省的小说。
“反思”小说的开始是以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的发表为标志。
反思小说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上、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了社会谬误上升到了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3、改革小说:指的是反映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所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的小说创作。
其滥觞之作是蒋子龙发表于1979年的《乔厂长上任计》,改革小说再次显示了中国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寻根小说:是指80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向民族文化、历史积淀发掘为特征,以建树民族的新人格、新精神、新思维及审美体系为宗旨的小说创作潮流。
代表作: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
张承志《北方的河》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有运用了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底蕴。
5、先锋小说:1985年前后出现的以个性化的感觉方式和独特的话语风格,致力于小说形式的实验小说创作潮流。
在小说中,作家们对故事和意义进行消解。
以话语欲望的表达颠覆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故事模式,以叙述官的设置来刺激读者的阅读期待,这些小说文本具有超前性自我。
代表作:马原《冈底斯的诱惑》、余华《现实一种》6、新写实小说:指的是以抽掉了启蒙意识和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写实手法,对1949年以后中国人的生存状态进行客观叙述的小说。
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伤痕文学
这篇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成就,集 中地体现在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上。
一是小流氓宋宝琦。这是一个在‚四 人帮‛的毒害下陷入无知深渊的可 悲少年,是一个以蒙昧主义与愚民 政策为特征的历史的产物。作品深 刻地揭示了这个人物极端愚昧无知、 荒诞空虚的精神世界以及令人震惊 的堕落的原因:并非因读坏书而受 害,恰恰是由于什么书都不读才坠 入无知的深渊。
三)宗璞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作者创作了多篇 反映‚文革‛生活,控诉‚文革‛给人 民特别是给知识分子带来巨大创伤的 ‚伤痕小说‛,如《弦上的梦》、《我 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 颅》、《三生石》等。这些小说反映了 知识分子在‚文 革‛中遭受的精神戕害,另一方面也写出 了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那种特有的虽九死 而不悔,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 的执着而深沉的爱。
80年代中后期,刘心武保持着关注社会问题的敏 锐性和人道主义情怀,试图用更为贴近生活‚原 生态‛的方式来描述人间世相,推出纪实小说 《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王府 井万花筒》等。90年代提出‚大众文学精致化, 精致文学大众化‛的构想,接连推出长篇小说 《风过耳》、《四牌楼》和《栖凤楼》,这些作 品是他的 京城都市小说的继续,又是他艺术 创作的扩展与深化。相比之前侧重 于对人性善的挖掘,《风过耳》 则是对人性恶的探微发隐。
纵观刘心武的小说创作,可以看出这样三个 特点: 一是他特别关注社会问题,着力描写身边的 世相人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作家 的敏感; 二是热忱地赞美人性,呼唤人道主义,关注 小人物的命运,表现出宽广博爱的胸怀; 三是始终保持理性思考和启蒙意识,以写实 风格对社会现象冷静地剖析。 然而他的长处往往掩盖了过于理性化和问题 化的倾向,使之在艺术上难以超越自我, 未能创作出更为大气的作品,塑造出‚掠 心动魄‛的艺术形象。
80年代文学流派介绍
新时期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指1976年以后的我国文学家创作活动,是指人们对“文革”后正在展开的文学的命名。
在介绍新时期文学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个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一些概况。
根据中国的社会历史概况,我国的文学活动以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为分水岭,被划分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
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根据其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我们又通常将中国当代文学划成三个部分:一、建国十七年文学:1949—1966年,即建国到文革前的十七年时间,我们称之为建国十七年文学,建国十七年文学在文艺思想路线上继承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传统,在题材上多选用历史和革命的题材,创作上形成了一套公私二元对立的模式,文学创作模式的单一直接导致文学创作的僵化,到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僵化的创作格局被推到了巅峰。
二、文革十年文学:1966年—1976年10年间的文学活动文革十年文学继续延续建国十七年的单一、僵化的创作,并将其推向了极点,十年官方文学活动仅限于八部样板戏的改造,使文学发展的内容和形式都陷入了僵化的沼泽,和主流创作模式背离的作家被迫将自己的创作转向地下,部分作家也因对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传统提出质疑而被迫中断创作,到劳改农场、边疆地区进行思想改造。
一方面,造成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形成了一个断层,另一方面,又为新时期文学的突破奠定了生活基础,为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三、新时期之学(1976——)是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一方面是适应文学自身发展内在规律,要求有新的文学作品来突破传统僵化的表达模式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同我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大事件相适应的思想变革的需要决定的。
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带有许多显著不同于前面时期的特点。
新时期文学开始表现出一些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传统明显不同的特点:1、随思想上的进一步实破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文学打破以往与政治紧密的联系,而变为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新时期文学(1976年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 “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 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彻到文 艺领域。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 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打 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茂和他的女儿们》、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②对改革现实的近距离反映:
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
贤亮《男人的风格》、路遥《平凡的世界》、贾平 凹《浮躁》
③知青题材
从维熙《北国草》、叶辛《蹉跎岁月》、张抗抗
《隐形伴侣》、梁晓声《雪城》、老鬼《血色黄 昏》、张承志《金牧场》
主体性的认识和人的主体性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文化寻根的讨论。文学论争从纯粹的文学作品
变化到纯粹理论的争鸣。文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显示出强烈的本土意识,出现了“文化寻根”热等, 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明显标识的作家。如韩少功、 李杭育、郑万隆等。 3、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 专栏,陈思和、王晓明主持。重写文学史,是80年 代
1、历史小说热
姚雪垠《李自成》(二、三)、徐兴业《金瓯缺》、
凌力《星星草》、《少年天子》、任光椿《戊戌喋 血记》、蒋和森《庚子风云》
2、革命战争题材
魏巍《东方》、《地球的红飘带》、黎汝清《皖南
事变》、孟伟哉《昨天的战争》
3、现实生活题材
①对“文革”年代的描写与反思:
莫应丰《将军吟》、蒋子龙《蛇神》、周克芹《许
70年代中期以来的小说
3、艺术特点: 以小见大,浅中见深;通过买帽子等小故事,表现了 中国农民在改革进程中的精神重负。 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常通过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 展现人物个性。 语言简洁明快、幽默犀利,有“含泪微笑”的艺术格 调。
阿城
原名钟阿城,北京人,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 中学未读完,“文化大革命”开始,去山西农村 插队,此时开始习画。为到草原写生,转往内蒙, 而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在云南时,与著 名画家范曾结识。“文革”后,经范曾推荐, 《世界图书》编辑部破格录用阿城,得以重返北 京。后曾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东方造型艺术 中心、中华国际技术开发总公司等任职。现旅居 国外。
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反思和批判是其创作的一个基本 主题。
二、《爸爸爸》:
1、主题 通过描写一个古老山寨—— 鸡头寨的迁徙,批判一种愚昧、 蛮荒、冥顽不化的“集体无意 识” 和缺少理性的精神状态。
韩少功
2、丙崽的形象
(1)弱智,意味着愚昧与落后。 (2)人们对丙崽的敬若神明,象征迷信与落后, 表明现代精神或民族理性精神的缺失。 (3)丙崽历经劫难而不死,一方面表明民族虽 然落后,却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一方面由 反映出愚昧、落后的古老民族文化的顽固性。
2、主要艺术特点 充满思辨色彩的理性之美。 粗犷苍劲的荒原气息。
改革小说
改革文学 1979年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发表,以 磅礴的气势开了改革文学先河。改革文学着重表 现对农村和城市改革出现的新气象的肯定,对改 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体 现了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
当代文学-伤痕文学
2、文艺政策的调整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1978年5月)和十一届三中 全会(1978年12月)否定了战争文化规范。
在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上邓小平提出要 尊重文艺规律,“不要横加干涉”。
1980年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义服务”的方针
三、《死》的艺术探索:
1、摒弃故事情节等客观叙述因素,以抒情为主 干,用散文的方式组织内容,用情感逻辑和 表现形态推进作品的发展。
2、打破生死界限,打破梦幻与现实的界限,不 断变换叙述人称,在生者与死者思想感情的 交流中完成精神上的交融,达到对灵魂的拷 问。
具有强烈的激情和批判精神,在对冷酷与丑恶 的揭示中蕴含着对人类美好心灵、人的自由 和光明未来的呼唤与追求,具有思想者的沉 重和殉道者的严峻。
二、《履历》
1、内容:以切身的生命体验和悲剧的人格精神, 剖析知青“迷狂-怀疑-觉醒-重新确认自我” 的情感历程,反思社会历史,展现人的内心 冲突、人与现实生存环境的冲突,充满了对 自己遭到欺骗的青春岁月的悲悼与嘲讽。
我不得不和历史作战 并用刀子与偶像们 结成亲眷,倒不是为了应付 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 在争吵不休的书堆里 我们安然平分了 倒卖每一颗星星的小钱 一夜之间,我赌输了 腰带,又赤条条地回到世上 点着无声的烟卷 是给这午夜致命的一枪 当天地翻转过来 我被倒挂在 一棵墩布似的老树上 眺望
一、北岛诗歌的主要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
第三编 1977-1985年的中国文学
第11章 1977-1985年文学思潮概述
➢ “五四”文学精神的复兴 一、“文革”后文学走向的变化及文艺政策的调
八十年代的文艺思潮
先锋小说
先锋小说的主要创作倾向 (1)受来自尼采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 析学的启示,着重表现潜意识、性心理等深层人 性内容的创作倾向。如:莫言、残雪等作家。 (2)受来自魔幻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美学思 潮的影响,刻意更新叙事与结构技法的探索性创 作倾向。如:马原、洪峰、扎西达娃等。 (3)受某些更具有当代色彩的西方文化思潮 的影响(如存在主义、现象学)
不足之处
对平庸无奈的现实生存状况批判力的丧失,最 后留下的潜在态度就是迁就、认同这种本来就 需要改变的现状
散文
散文创作概况
1.哀悼、回忆反思文革历史(老作家的散文) 2.强调自我,重视抒情(抒情、艺术散文) 3.学者关注现实问题,参与文化交流的感性体验 和理性思考(学者的散文随笔)
时代精神
《干校六记》之冒险记幸(节选)
上坡走到砖窑,就该拐弯往北。有一条小河由北面南,流到砖窑坡下,稍 一停洄,就泛入窑西低洼的荒地里去。坡下那片地,平时河水婉蜒而过, 雨后水涨流急,给冲成一个小岛。我沿河北去,只见河面愈来愈广。默存 的宿台在河对岸,是几排灰色瓦房的最后一排。我到那里一看,河宽至少 一文。原来的一架四五尺宽的小桥,早已冲垮,歪歪斜斜浮在下游水面上。 雨丝绵绵密密,把天和地都连成一片;可是面前这一道丈许的河,却隔断 了道路。我在东岸望着西岸,默存住的房间更在这排十几间房间的最西头。 我望着望着,不见一人;忽想到假如给人看见,我岂不成了笑话。没奈何, 我只得踏着泥泞的路,再往回走;一面走,一面打算盘。河愈南去愈窄, 水也愈急。可是如果到砖留坡下跳上小岛,跳过河去,不就到了对岸吗? 那边看去尽是乱石荒墩,并没有道路;可是地该是连着的,没有河流间隔、 但河边泥滑,穿了雨靴不如穿布鞋灵便;小岛的泥土也不知是否坚固。我 回到那里,伸过手杖枝去扎那个小岛,泥土很结实。我把手杖扎得深深地, 攀着杖跳上小岛,又如法跳到对岸。一路坑坑坡坡,一脚泥、一脚水,历 尽千难万阻,居然到了默存宿舍的门口。
伤痕文学
二、刘心武
1979年11月期《人 民文学》发表了刘 心武的《班主任》, 标志着新时期小说 创作的新突破。
刘心武
简历:(1942~) 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四川成都人。1950 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 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 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 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 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1987年赴美国访问 并在13所大学讲学。
班主任张俊石的形象
作者把他对生活的激情和对祖国未来的信念都熔 铸在班主任张俊石的形象中。这位工作在平凡岗 位上的人民教师,他的一个最可贵的优点,是善 于从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研究孩子们的心 灵,从对社会的广泛观察和了解中去探寻救治孩 子们心灵创伤的途径,从而表现了一个人民教师 深邃的目光和宽广的襟怀。为了祖国的未来而毫 不犹豫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疗救“四人帮”坑害 的孩子、铸造丰富而美丽的革命灵魂的伟大事业 中。张俊石这一形象使人们对新一代的健康成长 充满了信心。
伤痕文学
在七八十年代,“文革”是中国人无法 回避的事件,也是作家思考表达的焦点。由此 产生了伤痕文学,无情地揭露了文革造成的社 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 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最先 出现的文学创作潮流。“伤痕文学”较早在读 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的,是刘心武的《班主 任》(《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接着,卢 新华的《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 发表,“伤痕文学”因此得名。
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 表作。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其长篇小说《钟鼓楼》 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90年代之后, 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 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 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引言伤痕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潮流,出现于1976年,《评新编历史剧》的问题发表后,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禁止创作的文学活动终于得以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伤痕文学以其对历史真相的关注、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及思想的批判性表达而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1976年至1984年间的伤痕文学,从其背景、主题、艺术手法以及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伤痕文学的出现是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及新时期的来临紧密相连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行各业都遭到了剧烈的冲击,文化界更是被打击得极其严重。
大批知识分子被迫下放农村劳动,文化教育系统被破坏,文学创作也被严重限制。
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开启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对历史真相的呼声。
而文学作为表达社会声音的重要媒介,也开始探索新的创作方向。
二、主题伤痕文学以其深刻的人性探索和对现实社会状况的批判而闻名。
这一时期的作家们纷纷以自己曾经的切身经历为素材,描绘了一个个深深的伤痕。
整个社会的创伤,无论是政治的还是人性的,都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
作家们通过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形式的作品,以压抑的情绪和犀利的笔触,表达了对长期战争和政治运动的悲痛和愤怒,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三、艺术手法伤痕文学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家们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其中,一种典型的艺术手法就是追求真实。
伤痕文学中的作家们努力追求表达真实的人物和场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呈现历史。
他们通过写实的写作手法、鲜活的人物形象,将历史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另一种艺术手法是对比,通过对比丑陋与美好、黑暗与光明的对立,作家们加强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的思考和警示。
他们将个人与历史相结合,表达出对社会和人类命运的关切。
1976-1989年中国文学思潮
第二节 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 (一)文学取得了与社会现实生活发展 的同步性 • 1、出现了针对文革的“伤痕文学” 刘心武的《班主任》:用艺术的形式对 刚刚逝去的文革提出了质疑,标志“伤 痕文学”的发端。
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 2、“反思文学”:在“伤痕文学”方兴 未艾时出现一种对“伤痕文学”深入发 展的文学思潮,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 事》 • 3、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为发端 4.寻根文学 :韩少功 《爸爸爸》 阿城《棋王》
• 现代主义文学最先是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和高行健、 沙叶新的探索戏剧,北岛、舒婷、顾城等人对朦胧诗 的探索。 • 80年代中期后,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 题变奏》的创作是现代主义文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莫言、残雪、王朔的跟进。 • 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先锋小说”实验 把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 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 小说。
代表性作家作品有:
邓友梅的《那五》、《烟壶》,刘绍棠的 《蒲柳人家》、汪曾祺的《受戒》、 《大淖纪事》、陆文夫的《美食家》、 刘心武的《钟 (1)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 张扬。 • 代表作家:张贤亮、王安忆、贾平凹、 铁凝、刘恒
3、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第六章 1976-1989年中国文学思 潮
第一节新时期文学初期文艺复兴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 标志: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 • 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召开的 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 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重申了双百 方针 • 时间:1976到1979年,是新时期文学艺 术理性的复苏与恢复。
4、关于重写文学史的提出
•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使之从 从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 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 学科”。
考研文学复习6第五章19761989年中国文学思潮
考研文学复习6第五章19761989年中国文学思潮关建字摘要:时期,文学,代表,小说,等为,简述,题材,历史,文坛,文学创作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本文为收集整理修正,共4页,请先行预览,如有帮助感谢下载支持二轮复习6:第五章:1976-1989年中国文学思潮。
第五章:1976-1989年中国文学思潮一、填空题1、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___________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2、自______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__________”。
3、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______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________文学”。
4、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___________、卢新华的___________、周克芹的___________等为代表。
5、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___________、王蒙的___________、方之的___________、古华的___________以及张贤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6、新时期,巴金的___________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了文坛。
7、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
8、新时期,高晓声的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9、新时期,___________的《哥德巴赫猜想》、___________的《大雁情》等报告文学和___________的《人到中年》等小说对于知识分子的讴歌和关注,使知识分子题材成为这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
10、80年代初,王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摘要】:本文带着今天的文化政治语境中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通过“重返”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学史/思想史“现场”,进一步了解当年文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氛围和情绪,越过那些覆盖在文学史/思想史表面的宏大修辞,从而对当时文学创作和思想变迁的真实状况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对文革后的思想文化变迁进行梳理,展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重新将文学史现象问题化,力图找到一些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启示作用的文化资源;着力从思想史/文学史方面入手,探讨文革后“早春文坛”的“社会危机治理”在“创伤抚平”方面的文化/文学“行动”,以及与此“行动”相关的种种问题和理论法则;从文学与政治、历史、文学批评、哲学、理论等等的互动中,勾勒出自我与民族的精神发展史和意识形态史。
本文第一章考察“伤痕文学”思潮与“天安门诗歌运动”及“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的关系,追溯“伤痕文学”思潮作为新的现代性的历史叙述的意识形态编码功能,呈现文学与政治文化之间交叠纠缠的复杂关系。
第二章通过重构历史语境,还原“歌德”与“缺德”论争的历史现场,梳理“伤痕文学”这一概念的建构过程。
通过对一些经典文本追认史和文本内外共谋与异质因素的分析,揭示“伤痕文学”文本内外隐含的话语竞争和权力机制。
第三章讲述了各种“伤痕文学”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围绕这些文本周边的各种力量之间的冲突和调整,透析新的文化/文学等级制的建立过程,阐述新意识形态的“愈合机制”强大的治愈功能。
第四章展示“伤痕文学”思潮式微的内耗和外控因素,分析其与其他文学潮流之间的关系,从而与现行的生产文学史的常规方式和进程进行对话。
“伤痕文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式微的整个过程也是文革伤痕在文学史/思想史上被意识形态强大的愈合功能“治疗”乃至“治愈”的过程。
这种同构性预示着,讲出了“伤痕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史,以及在其发生发展史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就在隐喻层面讲出了一个文革伤痕“愈合”的故事。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
一、什么叫“伤痕文学”
1、伤痕文学的概念
在七八十年代,“文革”是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也是作家思考表达的焦点。
由此产生了伤痕文学,无情地揭露了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最先出现的文学创作潮流。
伤痕文学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的,是刘心武的《班主任》。
接着卢新华的《伤痕》发表,“伤痕文学”因此得名。
2、主要作品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王亚平《神圣的使命》、莫应丰《将军吟》等。
二、什么叫“反思文学”
1、反思文学的概念
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
它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禁言和教训。
2、主要作品
古华《芙蓉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路遥《人生》、王蒙《布礼》《蝴蝶》等。
三、什么叫“改革文学”
1、改革文学的概念
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
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是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
随意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现的文学现象。
2、主要作品
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王蒙《坚硬的稀粥》、路遥《平凡的世界》等。
80年代文学流派介绍
新时期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指1976年以后的我国文学家创作活动,是指人们对“文革”后正在展开的文学的命名。
在介绍新时期文学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个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一些概况。
根据中国的社会历史概况,我国的文学活动以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为分水岭,被划分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
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根据其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我们又通常将中国当代文学划成三个部分:一、建国十七年文学:1949—1966年,即建国到文革前的十七年时间,我们称之为建国十七年文学,建国十七年文学在文艺思想路线上继承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传统,在题材上多选用历史和革命的题材,创作上形成了一套公私二元对立的模式,文学创作模式的单一直接导致文学创作的僵化,到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僵化的创作格局被推到了巅峰。
二、文革十年文学:1966年—1976年10年间的文学活动文革十年文学继续延续建国十七年的单一、僵化的创作,并将其推向了极点,十年官方文学活动仅限于八部样板戏的改造,使文学发展的内容和形式都陷入了僵化的沼泽,和主流创作模式背离的作家被迫将自己的创作转向地下,部分作家也因对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传统提出质疑而被迫中断创作,到劳改农场、边疆地区进行思想改造。
一方面,造成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形成了一个断层,另一方面,又为新时期文学的突破奠定了生活基础,为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三、新时期之学(1976——)是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一方面是适应文学自身发展内在规律,要求有新的文学作品来突破传统僵化的表达模式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同我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大事件相适应的思想变革的需要决定的。
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带有许多显著不同于前面时期的特点。
新时期文学开始表现出一些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传统明显不同的特点:1、随思想上的进一步实破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文学打破以往与政治紧密的联系,而变为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现当代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史1.伤痕文学:(1977—1984)a:新时期早期出现,直接表现十年动乱当中人民所遭受的心灵和肉体的苦难,展示和批判十年文革罪恶的文学作品;b:伤痕文学具有浓重的政治批判意识和浓重的悲剧风格,作为积累十年之久的中国人的情感大爆发,伤痕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宣泄色彩。
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延续和深化,通过艺术概括,深刻的揭示出“左倾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国家和人民所带来的灾难,以及灾难产生的原因,试图站在时代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面向理想的明天;反思文学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理性的崛起,显示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比较大的思想容量。
3.寻根文学:(寻根小说)1985年前后出现的小说新现象,作家们试图通过对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民生活的描写,以新的时代眼光去审视民族传统文化,从而为建设适应现代生活的新的民族精神提供形象的依据。
4.改革文学:是指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反映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深入表现人们的道德观念、心理状态,生活方面的变化,展现改革年代新人物新风貌的小说作品;5.先锋派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领域,活跃了一批热心模仿和学习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经验的年轻作家,这些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不仅借鉴西方现代派外在的形式技巧,而且在小说主题的选择、作品内涵的确立,小说总体的营造方面都带有现代派的浓重投影,他们所创作的小说作品,被称为先锋派小说。
他多以悲剧性的目光看待人生,对人性恶和人生的挫败和命运的无常非常感兴趣,死亡也是他们经常涉及的一种文学话题,与此相对应的是,他们喜欢用一种忧郁的调子讲述故事,喜欢以反常规、陌生化的形象和语言来暗示人生,从而给读者一种艺术上的新奇感。
6.新写实小说:是指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并且一直延续到90年代的一种小说潮流,他注重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以一种宽容和谅解的态度描写他们的平庸和无奈,也写他们的自得其乐。
由于许多作家在作品当中只提供仿真性的生活图景而缺乏精神之光的照射,新写实小说也显现出媚俗和缺乏深度的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文艺思潮的“伤痕文学”(1976-1984年)
【摘要】:本文带着今天的文化政治语境中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通过“重返”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学史/思想史“现场”,进一步了解当年文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氛围和情绪,越过那些覆盖在文学史/思想史表面的宏大修辞,从而对当时文学创作和思想变迁的真实状况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对文革后的思想文化变迁进行梳理,展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重新将文学史现象问题化,力图找到一些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启示作用的文化资源;着力从思想史/文学史方面入手,探讨文革后“早春文坛”的“社会危机治理”在“创伤抚平”方面的文化/文学“行动”,以及与此“行动”相关的种种问题和理论法则;从文学与政治、历史、文学批评、哲学、理论等等的互动中,勾勒出自我与民族的精神发展史和意识形态史。
本文第一章考察“伤痕文学”思潮与“天安门诗歌运动”及“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的关系,追溯“伤痕文学”思潮作为新的现代性的历史叙述的意识形态编码功能,呈现文学与政治文化之间交叠纠缠的复杂关系。
第二章通过重构历史语境,还原“歌德”与“缺德”论争的历史现场,梳理“伤痕文学”这一概念的建构过程。
通过对一些经典文本追认史和文本内外共谋与异质因素的分析,揭示“伤痕文学”文本内外隐含的话语竞争和权力机制。
第三章讲述了各种“伤痕文学”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围绕这些文本周边的各种力量之间的冲突和调整,透析新的文化/文学等级制的建立过程,阐述新意识形态的“愈合机制”强
大的治愈功能。
第四章展示“伤痕文学”思潮式微的内耗和外控因素,分析其与其他文学潮流之间的关系,从而与现行的生产文学史的常规方式和进程进行对话。
“伤痕文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式微的整个过程也是文革伤痕在文学史/思想史上被意识形态强大的愈合功能“治疗”乃至“治愈”的过程。
这种同构性预示着,讲出了“伤痕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史,以及在其发生发展史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本及其周边文本的命运,就在隐喻层面讲出了一个文革伤痕“愈合”的故事。
【关键词】:“伤痕文学”思潮历史创伤愈合机制意识形态异质共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7
【目录】:论文摘要6-7ABSTRACT7-10绪论”伤痕文学”思潮:应那一刻而生10-30第一节疾病的隐喻:”伤痕”及其”愈合”10-17第二节”伤痕文学”及其思潮研究史17-24第三节问题与方法24-30第一章诊断:历史创伤30-61第一节缘起31-34第二节文学与政治相互交叠34-45第三节两种命运互为镜像45-51第四节”为文艺正名”51-61第二章拯救:批判与共谋61-89第一节”歌德”与”缺德”62-73第二节追认中的经典73-79第三节文本内外的共谋与异质79-89第三章控诉:愈合机制89-114第一节”揭露”的辩证法90-95第二节”控诉”的可能及其限度95-104第三节带着”伤痕”的新人104-114第四章”伤痕文学”的空间
114-134第一节思想的阈限114-118第二节困惑的情绪118-124第三节叠合的图景124-134余论刹那与繁华134-140主要参考文献140-157一论文140-145二论争145-148三作品148-149四编著149-152五文艺政策152-154六资料汇编154-157附录157-182年表157-182后记182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