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

合集下载

第二章_糖和苷类化合物总结

第二章_糖和苷类化合物总结

第二章_糖和苷类化合物总结糖是生物体内最常见的化学物质之一,它们在细胞代谢和能量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糖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种类型。

单糖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糖类,由一个糖分子组成。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双糖由两个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糖、麦芽糖等。

多糖则由多个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壳聚糖等。

糖苷类化合物是指由糖和非糖物质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糖苷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细胞膜、血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细胞信号传导、能量储存和物质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糖苷类化合物的命名按照糖的名称和连接的非糖物质的名称来确定。

例如,葡萄糖和甘氨酸连接形成的化合物被称为葡萄糖甘氨酸。

糖苷类化合物的糖部分可以是单糖、双糖或多糖中的任意一种,而非糖物质可以是氨基酸、酚类、醇类或其他物质。

糖苷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菌等作用。

例如,黄酮糖苷是一类常见的天然产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癌活性。

黄酮糖苷能够清除自由基,阻止细胞氧化损伤,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另外,糖苷类化合物还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将药物与糖分子结合起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糖苷类化合物在食品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葡萄糖苷是一种常用的甜味剂,可以替代糖和甜味剂,为食品提供甜味,同时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另外,糖苷类化合物还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增加食品的保湿性、稳定性和口感。

总的来说,糖和苷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和生理作用,是细胞代谢和能量产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糖苷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癌和抗炎等作用,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糖和苷类化合物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生物过程和开发新的药物和食品产品。

中药化学-3.糖和苷

中药化学-3.糖和苷

个新的手性碳原子。
该碳原子形成的一对异构体为端基差向异构体 (anomer),有α、β两种构型。 端基碳上H被称为端基H,OH被称为端-OH
#
Fischer投影式: 新形成的羟基与距离羰基最远的手性碳原子上 的羟基在同侧时为α构型,在异侧时为β构型。
H H HO H H CH2OH OH OH H OH O
苷—亲水性(与连接糖的数目、位置有关)。一般随着糖基 的增多而增大。大分子苷元(如甾醇等)的单糖苷常可 溶解于低极性的有机溶剂,如果糖基增多,亲水性增加, 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就增加。
#
因此,用不同极性的溶剂顺次提取药材时,
在各提取部分都有发现苷类化合物的可能。 碳苷与氧苷不同,无论在水中还是在其他溶 剂中溶解度一般都较小。
由半缩醛或半缩酮上的羟基通过脱水缩合而成的聚糖没
有还原性,为非还原糖。
#
O HOH O O
O O O
β-D-Glcp-(1→2)-D-glcp
槐糖(还原糖)
α-D-Fruf-(1→1)-α-D-Glcp
蔗糖(非还原糖)
#
植物中的三糖大多是以蔗糖为基本结构再接上其它单 糖而成的非还原性糖,四糖和五糖是三糖结构再延长,也 是非还原性糖。 O
1、植物多糖: (1)纤维素:直链葡聚糖。不易被稀酸或碱水解。 (2)淀粉: ������ 直链的糖淀粉:1α 4连接的D-葡萄吡喃糖,聚 合度300-350,可溶于热水成透明溶液。 ������ 支链的胶淀粉:1α 4连接的D-葡萄吡喃糖,但 有1α 6的分支链,平均支链长25个单位,不溶于冷 水,溶于热水成粘胶状。 ������ 糖淀粉遇碘显兰色,胶淀粉显紫色。 ������ 淀粉在制剂中作赋形剂,工业上作生产葡萄糖 的原料。 (3)植物树胶及粘液质 #

糖和苷类

糖和苷类

Lucidum Karst)。具有补
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 益寿的功效。
(3)动物多糖:
肝素: 是一种含硫酸酯的粘多糖,它的组分是氨基葡萄糖,艾杜糖 醛酸(iduronic acid)和葡萄糖醛酸。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 的内脏、肌肉和血液中,作为天然抗凝血物质受到高度重视, 用于预防和治疗脑血栓并已经形成了一种肝素疗法。 [来 [性 源]本品最初得自肝脏,故名肝素。现多是从猪、牛 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有吸湿性。易溶于水。 等动物的肠粘膜或肝、肺中提取的一种粘多糖的硫酸酯。
(4)按连接单糖个数分类
1个糖——单糖苷;2个糖——双糖苷;
3个糖——叁糖苷 (5)按苷的生理活性分:强心苷等。 (6)按植物来源分:人参皂苷、柴胡皂苷等。
三、糖和苷的一般性质
1、性状
糖:单糖和一些分子量较小的低聚糖为无色或白色结 晶;相对分子量较大的低聚糖常为白色粉末。 苷: 一般少糖苷多为结晶,多糖苷多为无定形粉末。 具吸湿性,含糖越多吸湿性越强(如皂苷),苷多无 味,少数具甜或苦味。苷的颜色随苷元不同而不同, 苷比相应的苷元色浅。
本单元,不能再被简单地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如葡萄糖、
鼠李糖等。按含糖或醛基的不同又可分为醛糖和酮糖。
下面介绍几种单糖及其衍生物:
常见单糖:
氨基糖: 是指单糖的伯或仲醇羟基置换成氨基的糖类。
糖醇: 单糖的醛或酮基还原成羟基后所得的多元醇称糖
醇。
去氧糖:
单糖分子的一个或二个羟基为氢原子代替的糖叫去
甲壳素:是组成甲壳类动物外壳的多糖,其 结构安定性与纤维素类似。甲壳素及脱乙酰 甲壳素应用非常广泛,可制成透析膜、超滤 膜用作药物的载体具有缓解、持效的特点, 还可用于人造皮肤、人造血管、手术缝合线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糖和苷类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糖和苷类

最简单的糖,不能再被水解成更小的分子。
按苷类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式:原生苷、次生苷。
氰苷:是指具有α-羟基腈的苷。经酶水解生成的苷 (四)碳苷:是一类不通过苷键原子,苷元直接以碳原子与糖的端基碳连接而成的苷类。
酯苷:是苷元的羧基和糖的端基羟基脱水缩合而成。
酯苷:是苷元元的羧不基和糖稳的端定基羟,基脱立水缩即合而分成。解为醛(酮)和氢氰酸。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糖和苷类
第一节 糖 类
概念: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 、聚合物的总称。
结构:碳水化合物 分布:糖类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 生物活性:香菇多糖、灵芝多糖具有抗肿瘤
活性,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糖的分类

单糖 低聚糖 高聚糖
由最2简-9单个由的单10糖糖个,分以不子上能脱的再单被糖 水水解缩成分合更子而小脱成的水。分缩子合。而
醇苷
氧苷
酚苷
氰苷
酯苷
吲哚苷
醇苷:是由苷元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缩合而
成。
红景天苷
脱水缩合过程
酚苷:是由苷元酚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缩合而
成。
HOH 2C
OH
OO
HO
OH OH
天麻苷
脱水缩合过程
(四)碳苷:是一类不通过苷键原子,苷元直接以碳原子与糖的端基碳连接而成的苷类。
生物活性:香菇多糖、灵芝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一)单糖
L-阿拉伯糖
HO
O
CH3 H,O H
OH OH
D-葡萄糖
O HO HO
OH
L-鼠李糖
(OH)CH2OH
D-果糖
(二)低聚糖(寡糖)

天然药物化学第二章-糖和苷

天然药物化学第二章-糖和苷

第三节 糖和苷的理化性质
糖和苷的化学性质
与糖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密切相关的反应: l 氧化反应 l 糠醛的形成反应 l 羟基反应 l 羰基反应 l 硼酸络合反应
第三节 糖和苷的理化性质
一、氧化反应——过碘酸反应
l 适用范围:邻二醇,-氨基醇,-羟基醛(酮), 邻二酮和某些活泼次甲基等结构。
l 特点:
羟基反应(一) 醚化(甲基化)反应
l 常采用的有:甲醚化、三甲硅醚化和三苯甲醚化反应。
•甲基化常用的方法: –Kuhn改良法:在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 用 CH3I 和 Ag2O, 或 (CH3)2SO4 和 BaO/Ba(OH)2 进 行 反应。 –箱守法(Hakomori):在二甲基亚砜(DMSO) 中用NaH和CH3I进行反应。
✓定量,一个邻二醇,消耗一分子过碘酸; ✓水溶液或亲水有机溶剂中进行; ✓邻二醇顺式反应比反式快。
第三节 糖和苷的理化性质
OH OH CC HH OH O CC HH OH OH OH CCC HHH
IO4 IO4 2 IO4
CHO + OHC CHO + OHC CHO + HCOOH + OHC
第三节 糖和苷的理化性质
O OCH3
O OCH3
OO
3IO4-
OO
CHO OHC
+ HCOOH
OHC OHC
第三节 糖和苷的理化性质
•反应机理:酸性或中性介质
C-OH +H 2 IO 5 —
C-OH
=O C-O OH I= O C-O
C=O +H IO 3+H 2 O
C=O
五元环状酯中间体
第三节 糖和苷的理化性质

糖和苷类化合物

糖和苷类化合物

三、多糖的主要理化性质 1、性状:非晶形,无甜味,难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成
胶体溶液,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无还原性。 2、主要化学反应 (1)molish (2)水解反应 1) 乙酰解:多糖经过乙酰解可以生成乙酰化的单糖 和乙酰化的寡糖。从而推断多糖的结构。 方法:将多糖或乙酰化多糖溶解于醋酐或醋酐与 冰醋酸的混合溶液里,并加入浓硫酸少许,于室温放 置1-10天,然后置冰水中,加碳酸氢钠中和至PH3-4, 氯仿提单糖和寡糖,柱色谱分离。
1、植物多糖: (1)纤维素:直链葡聚糖。 (2)淀粉:
直链的糖淀粉:1α 4连接的D-葡萄吡喃糖, 聚合度300-350,可溶于热水成透明溶液。 支链的胶淀粉:1α 4连接的D-葡萄吡喃糖, 但有1α 6的分支链,平均支链长25个单位, 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成粘胶状。 糖淀粉遇碘显兰色,胶淀粉显紫色。 淀粉在制剂中作赋形剂,工业上作生产葡 萄糖的原料。

(二)分离纯化 1、分级沉淀法: 不同浓度的低级醇梯度加入,使含 醇量达到15%,30%,40%,50%, 60%,使不同分子量的多糖分步沉淀。 也可改变pH值、温度或加入无机盐。主 要是除去非糖物质。 2、色谱法: 葡聚糖凝胶色谱、琼脂糖凝胶、聚 丙烯酰胺凝胶。 3、超速离心法:沉积速率不同。
多糖为大分子极性化合物,多数采用不同 温度的水提取,也可用稀醇、稀碱、稀盐等, 避免用酸提取。 可在提取液中加乙醇、甲醇、丙酮,使多 糖沉淀进行初步纯化,得粗多糖。 粗多糖除杂:蛋白质、色素。 1、除蛋白:1%鞣质、酶解或用正丁醇: 氯仿(4:1)处理使蛋白质变 性沉淀出来。 2、除色素:活性炭或氧化脱色。
2) 过碘酸及其盐的氧化 作用于 1 , 2- 邻二醇或 1 , 2 , 3- 邻三 醇。通过反应后测定过碘酸盐的消耗, 甲酸的生成和剩余糖的比例,可确定多 糖中各种单糖的键型及其比例。 3) Smith降解 4) 碱降解 5) 酶解 6) 酸水解

药分: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

药分: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

第⼗七章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第⼀节糖类药物的分析⼀、基本性质:葡萄糖属单糖⼆、鉴别试验:1、灼烧试验:蔗糖鉴别2、Fehling反应:醛基或酮基有还原性,在碱性酒⽯酸铜(Fehling试液)中还原铜成氧化亚铜。

⽆⽔葡萄糖、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均⽤此法鉴别。

蔗糖三、葡萄糖与乳糖的杂质检查:1、葡萄糖⼀般检查项⽬:(1)酸度、氯化物和硫酸盐(2)溶液的澄清度与颜⾊:检查⽔中不溶性物质或有⾊杂质。

(3)⼄醇溶液的澄清度:淀粉和糊精(4)亚硫酸盐和可溶性淀粉2、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糖醛的测定:3、乳糖的杂质检查:“蛋⽩质”的检查,加硝酸汞四、含量测定:(1) 原料药的含量测定:规定⽐旋度(2) 制剂的含量测定:1、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测定:2000版⽤旋光法测定注射液、G氯化钠注射液复⽅制剂中G含量。

2、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含量测定:加糊精以形成保护胶体,加3.5%硼砂使PH=7。

第2节苷类药物分析⼀、基本结构与性质:⼆、鉴别试验:(⼀)Keller-Kiliani反应:溶于微量FeCl 的冰醋酸液中,加浓硫酸成两层,交界处显⾊。

全部(⼆)Kedde反应:⽤于去⼄酰⽑花苷的鉴别。

(三)⾊谱法:1、纸⾊谱法:地⾼⾟的鉴别2、薄层⾊谱法:去⼄酰⽑花苷及其注射液的鉴别3、⾼效液相⾊谱法:甲地⾼⾟及其⽚剂的鉴别三、含量测定:⽐⾊法、荧光法、⾊谱法第⼗⼋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第⼀节基本结构与分类⼀、基本结构:具有环戊烷姘多氢菲母核。

⼆、分类:1、肾上腺⽪质激素(⽪质激素):可的松、泼尼松、地塞⽶松 21 C原⼦2、雄性激素及蛋⽩同化激素:睾酮的衍⽣物苯丙酸诺龙 19 C原⼦3、孕激素:黄体激素和孕酮:黄体酮 21 C原⼦4、雌激素: 18 C原⼦第⼆节鉴别试验⼀、呈⾊反应:1、与强酸的呈⾊反应:硫酸2、官能团的呈⾊反应:(1) C - -醇酮基的呈⾊反应:与四氮唑盐反应呈⾊。

醋酸泼尼松(2) 酮基的呈⾊反应:酮基能与2、4⼆硝基苯肼、异烟肼、硫酸苯肼呈⾊(3)甲酮基的呈⾊应:亚铁氰化钠与黄体酮显蓝紫⾊(专属),其他淡橙或不显。

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二)_真题-无答案

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二)_真题-无答案

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二)(总分45,考试时间90分钟)一、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吸附指示剂法测定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含量时,需要的各种溶液为A. 荧光黄指示液B. 2%糊精溶液C. 2.5%硼砂溶液D. 氨试液E. 硝酸银滴定溶液(0.1mol/L)2. 葡萄糖中的特殊杂质是A. 亚硫酸盐B. 可溶性淀粉C. 乙醇溶液澄清度D. 蛋白质E.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3. 葡萄糖的鉴别方法有A. 与硫酸铜试液的反应B. 比旋度测定C. 炭化反应D. 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反应E. 红外光谱法4. 蔗糖中的特殊杂质为A. 乳糖B. 葡萄糖(还原糖)C. 钙盐D. 麦芽糖(还原糖)E. 蛋白质5. 采用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的反应可以鉴别的药物有A.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B. 莪术油葡萄糖C. 无水葡萄糖D. 葡萄糖注射液E. 盐酸麻黄碱6. 单糖具有还原性是基于分子中含有的A. 羟基B. 氢元素C. 碳原素D. 羰基E. 醛基7. 葡萄糖可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发生的沉淀反应是依据A. 葡萄糖的还原性B. 葡萄糖的旋光性C. 葡萄糖可灼烧性D. 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的碱性E. 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中铜离子的氧化性8. 取葡萄糖1.08,加水10ml溶解后,加碘试液1滴,应即显黄色。

该试验检查葡萄糖中特殊杂质是A. 蛋白蛋B. 炽灼残渣C. 钙盐D. 亚硫酸盐E. 可溶性淀粉9. 吸附指示剂法测定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含量时,需用的试剂有A. 硝酸银滴定液B. 荧光黄指示液C. 糊精溶液D. 氨试液E. 硼砂溶液10. 属于双糖的药物是A. 葡萄糖B. 淀粉C. 乳糖D. 蔗糖E. 磁麻糖11. 取葡萄糖1.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碘试液1滴,即显黄色,说明A. 不存在糊精B. 不存在淀粉C. 不存在可溶性淀粉D. 碘和葡萄糖反应生成黄色产物E. 不存在亚硫酸盐12. 苷类药物的鉴别试验有A. 与钼硫酸试液反应B. Kedde反应C. Keller-Kiliani反应D. 纸色谱法E. 红外光谱法13. 蔗糖中的特殊杂质有A. 5-羟甲基糠醛B. 葡萄糖C. 麦芽糖D. 还原糖E. 钙盐14. 洋地黄毒苷的鉴别试验有A. Kedde反应B. Keller-Kiliani反应C. 纸色谱法D. 红外光谱法E. 荧光法15. 洋地黄毒苷及其片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为A. 柱色谱-比色法B. 荧光法C. GC法D. TLC法E. 紫外分光光度法16. 以下哪种药物中规定不检查5-羟甲基糠醛A. 无水葡萄糖B. 含水葡萄糖C. 葡萄糖注射液D.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E.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7. 蔗糖中检查的还原糖特殊杂质包括A. 葡萄糖B. 乳糖C. 麦芽糖D. 可溶性淀粉E. 糊精18. 《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糖类药物有A. 葡萄糖B. 蔗糖C. 乳糖D. 洋地黄毒糖E. 淀粉19. 乳糖的鉴别试验有A. 与硫酸铜试液的反应B. 比旋度C. 红外光谱法D. 炭化反应E. 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反应20. 于碱性条件中经加热能使铜盐生成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的药物为A. 蔗糖B. 乳糖C. 葡萄糖D. 淀粉E. 蛋白质21.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鉴别地高辛的试验有A. 红外光谱法B. 纸色谱法C. Kedde反应D. Keller-Kiliani反应E. 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反应22. 鉴别蔗糖的试验有A. 与硫酸铜的反应B. 与碱性枸橼酸铜试液反应C. 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反应D. 红外光谱法E. 炭化反应23. 苷类药物的鉴别试验为A. Kedde反应B. 纸色谱法(PC)C. TLCD. HPLCE. Keller-Kiliani反应24. 葡萄糖的鉴别试验应为A. 双缩脲反应B. Vitali反应C. 灼烧试验D. 火焰反应E. 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的反应25. 旋光度测定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时,计算测定结果所需要的参数有A. AB. αC. [η]D. [α]20/DE. l26. 荧光分析法可测定的药物是A. 地高辛B. 洋地黄毒苷片C. 地高辛片D. 洋地黄毒苷E. 葡萄糖注射液27.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无水葡萄糖中应检查杂质包括A. 砷盐、重金属、钙盐、钡盐及铁盐B. 氯化物、硫酸盐、酸度C. 乙醇溶液澄清度与颜色D. 亚硫酸盐与可溶性淀粉E. 于燥失重、炽灼残渣、蛋白质28. 溶液澄清度检查时,所用的对照液组成包括A. 酒石酸铜溶液B. 硫酸铜溶液C. 氯化钴溶液D. 铬酸钾溶液E. 重铬酸钾溶液29. 葡萄糖中规定检查的一般杂质有A. Cl-B. SO4 2-C. 干燥失重D. Fe3+(Fe2+)E. 砷盐与重金属30.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含量测定的内容有A. 注射液中药物总量的测定B. 注射液中氯化钠含量测定C. 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测定D. 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测定E. 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测定31. 甾体强心苷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具有的C17上的丁烯内酯侧链特征反应(Kedde反应)所需用的试剂为A. 氨试液B. 芳香硝基化合物C. 二硝基苯甲酸D. 磺基水杨酸E. 硝酸汞32. 蔗糖的鉴别试验为A. 与三氯化铁反应B. 灼烧试验C. 与银盐反应D. 与铜盐反应E. 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的反应33. 荧光分析法测定地高辛片与洋地黄毒苷片含量时,需要的试剂有A. L-抗坏血酸B. 碱性三硝基苯酚C. 过氧化氢溶液D. 氨试液E. 2%糊精溶液34. Kedder反应需用的试剂是A. 2.5%硼砂溶液B. 二硝基苯甲酸试液C. 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D. 浓硫酸E. 三氯醋酸的氯仿液35. 地高辛及其片剂的测定方法为A. HPLC法B. GC法C. 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E. TLC法36. 吸附指示剂法测定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氯化钠含量时,加入的溶液为A. 硝酸银滴定溶液B. 荧光黄溶液C. 2%糊精溶液D. 2.5%硼砂溶液E. 氨试液37. 无水葡萄糖中规定检查的杂质应为A. 酸度、硫酸盐、氯化物B. 溶液澄清度与颜色C. 乙醇溶液澄清度D. 亚硫酸盐与可溶性淀粉E. 铁盐与钙盐38. 葡萄糖或乳糖中规定检查乙醇溶液澄清度的目的在于控制A. 淀粉的限量B. 亚硫酸盐的限量C. 氯化物的限量D. 糊精的限量E. 乙醇中的不溶物39. 葡萄糖中的主要的检查项目为A. 溶液的澄清度和颜色B.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C. 亚硫酸盐和可溶性淀粉D. 酸度、硫酸盐、氯化物E. 蛋白质40. 采用碱性三硝基苯酚试液显色后,于485nm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的药物有A. 乳糖B. 盐酸吗啡C. 地高辛D. 洋地黄毒苷E. 地高辛片41. 属于甾体强心苷的药物有A. 乳糖B. 地高辛C. 洋地黄毒苷D. 洋地黄毒糖E. 去乙酰毛花苷42. 常被用作药物制剂的赋形剂或矫味剂的物质有A. 葡萄糖B. 硬脂酸镁C. 蔗糖D. 乳糖E. 淀粉43. Keller-Kiliani反应所需用试剂有A. 二硝基苯甲酸试液B. 浓硫酸C. 三氯醋酸的氯仿液D. 碘试液E. 三氯化铁的冰醋酸液44. 苷类药物含量测定方法有A. 柱色谱分离去杂质后比色测定法B. 荧光分析法C. 旋光度测定法D. 比色法E. 纸色谱法45. 中国药典(2000年版)对收载的洋地黄毒苷、地高辛及其片剂、去乙酰毛花苷、甲地高辛等的含量测定所规定的方法为A. 荧光法B. 比色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HPLCE. 柱色谱法。

苷的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苷的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苷的药物化学名词解释药物化学领域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化学名词,其中之一就是“苷”。

如何解释苷这个名词以及其在药物领域中的重要性呢?本文将就此展开介绍。

一、苷的定义和结构苷,是一类生物大分子的化合物。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糖类,另一个是含氮的碱基。

糖类是由五碳糖寡聚体组成的,常见的糖基有葡萄糖、核糖等。

而碱基则包括腺嘌呤和嘌呤等。

苷的结构可简单表示为:糖基-碱基。

不同的碱基与不同的糖基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不同种类的苷。

二、苷在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苷在药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

首先,它是一种常见的天然产物。

许多植物和动物体内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苷化物。

这些苷化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次,苷还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前体。

许多药物都是通过苷化反应合成得到的。

三、苷化反应及其应用苷化反应是指将糖基与碱基在特定条件下结合的化学反应。

苷化反应通常发生在生物体内,也可以通过化学手段人工合成。

苷化反应在药物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苷化反应可用于合成药物。

例如,抗病毒类药物阿昔洛韦就是通过苷化反应合成得到的。

其次,苷化反应还可以用于制备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工具。

许多基因工程研究中,需要合成含有特定基因序列的DNA或RNA链。

通过苷化反应,可以将氮碱基与糖基结合,从而构建出特定序列的核酸链。

四、苷的生物活性及应用案例苷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中。

苷化物可以通过和特定受体结合,影响细胞信号传导、代谢和增殖等生理过程。

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阿司匹林,它是一种抗炎镇痛药,也是一种苷化物。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酶,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从而发挥其药理学作用。

同样,还有一些著名的抗肿瘤药物,例如紫杉醇、阿霉素等,都是苷化物。

这些药物通过与细胞中的特定靶点相互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起到抗肿瘤作用。

另外,苷还可以用于生物标记和荧光探针的发展。

将苷与荧光染料结合,可以使其具有生物目标的选择性,从而用于细胞成像和荧光检测等领域。

第三章 糖和苷类

第三章   糖和苷类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糖及衍生物
以上要能分出是哪个结构类型的糖,其中glc,gal,rha,fru 等最好记忆一下。
单糖由于有手性碳,因此有旋光异构体,我们复习一下糖的 构型。
(2)单糖的构型
以glu为例复习一下单糖构型确定的方法
确定D或L型看离羰基C最远的手性碳上的-OH的位置,右 为D-型,左为L-型。
单糖
低聚糖
多糖
(一)
单糖(Monosaccharides)
中草药中常见的单糖及构型 单糖是糖类可被水解的最小糖单位。按含糖或醛基的不 同又可分为
(1)常见的单糖 中草药中存在最多的是己糖和戊糖,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 五碳醛糖
1.
六碳醛糖
六碳酮糖:
去氧糖 甲基五碳醛糖(6-去氧糖)
2,6-去氧糖(主要存在于强心苷) 去氧糖由于比2 -羟基糖少氧,理 化性质也有不同。
第三章
糖和苷类
Carbohydrate or Saccharides and glycosides
第一节 糖 类 化 合 物
一. 概述
糖和苷是自然界分布很广的两大类成分。中草药中存在的糖 类成分有两个特点: 1、几乎所有的中药(矿物药除外)都含有糖或苷,并几乎占 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85~90﹪。 2、除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对人体有营养和解毒作用,香菇、 灵芝、人参、黄芪等所含多糖有一定抗肿瘤及提高免疫活性作 用外,大多数糖至今还未发现有别的显著的生理活性。 二.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
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在淀粉中的比例为1:3~4。因此,淀粉不溶于冷水和乙 醇等有机试剂,溶于热水呈粘胶状。 淀粉由于是螺旋结构因此能与I2络和显色。且随聚合度不同其色调也不同。
聚合度 4 ~6 不显色 20~50 紫色或蓝紫

中药化学 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

中药化学 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

② 酚苷 苷元分子中的酚性羟基与糖脱水而成的苷。
③ 酯苷 苷元中羧基与糖缩合而成的苷,其苷键既有缩 醛性质又有酯的性质,易为稀酸和稀碱所水解。如山慈菇 苷A和B(是山慈菇中抗霉菌的活性成分)被水解后,苷元 立即环合生成山慈菇内酯A和B。
④ 吲哚苷:靛苷,苷元为吲哚醇。 ⑤ 氰苷 氰苷主要是指一类具有α-羟基腈的苷,数目不多,但 分布广泛。这种苷易水解,尤其是在有稀酸和酶催化时水 解更快,生成的苷元α-羟腈很不稳定,立即分解为醛(酮 )和氢氰酸;而在浓酸作用下,苷元中的-CN基易氧化成COOH基,并产生NH4+;在碱性条件下,苷元容易发生异 构化而生成α-羟基羧酸盐。 苦杏仁苷(amygdalin)存在于杏的种子中,具有α 羟基腈结构,属于氰苷类(cyanogenic glycosides)。苦杏 仁苷在人体内会缓慢分解生成不稳定的α -羟基苯乙腈, 进而分解成为具有苦杏仁味的苯甲醛以及氢氰酸。小剂量 口服时,由于释放少量氢氰酸,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作用 而镇咳。大剂量口服时因氢氰酸能使延髓生命中枢先兴奋 而后麻痹,并能抑制酶的活性而阻断生物氧化链,从而引 起中毒,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2.其它分类方法 (1)按苷元的化学结构类型:分为香豆素苷、蒽醌苷、 黄酮苷、吲哚苷等。 ( 2 ) 按苷类 在 植 物体 内 的 存在 状 况:分 为 原生苷 ( primary glycosides原存在于植物体内),苷,称为次生苷( secondary glycosides原生苷水解失去一部分糖后生成的)。 如苦杏仁苷是原生苷,野樱苷是次生苷。 (3)按苷的生理作用分类:强心苷。 (4)按苷的特殊物理性质分类:皂苷。 (5)按糖的种类或名称分类:葡萄糖苷、木糖苷、去氧 糖苷等。 (6)按苷分子所含单糖的数目分类,可分为单糖苷、双 糖苷、三糖苷等。 (7)按苷分子中的糖链数目分类,可分为单糖链苷、双 糖链苷等。 (8)按其植物来源分类,例如人参皂苷、柴胡皂苷等。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糖类、脂类和核酸类药物分析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糖类、脂类和核酸类药物分析
➢ 色谱图
➢ 红外光谱(IR)
4.检查
➢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溶液的透光率) 取本品0.5g,加水50ml使溶解,照分光光度法在430nm 的波长处测定透光率,不得低于98.0%(供注射用)。
➢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
➢ 炽灼残渣 不得过0.1%(供注射用),或不得过0.2%(供口服用
c%
100
20 D
l
100 0.5128
195 1
✓ 滴定法:甘露醇的含量测定 ✓ 高效液相色谱法:硫酸软骨素的效价测定 ✓ 生物法:肝素的效价测定
第三节 核酸类药物的分析
➢ 1869年核酸最早分离自外科绷带脓细胞的细胞核,当时发现这种物质含磷量之高超过当时发现 的任何一种有机物,并且含有很强的酸性,故得名核酸。
3.鉴别
➢ 取0.01%供试品溶液适量,加等体积的3,5-二羟基甲苯溶液(取3,5-二羟基甲苯与三氯 化铁各0.1g,加盐酸使成100ml),混匀,在水浴中加热约10分钟,即显绿色。---苔 黑酚反应
➢ 取本品1%水溶液,加氨制硝酸银试液数滴,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嘌呤碱基
➢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48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 222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7.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0.2~0.6g一日0.6~1.8g 8.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9.制剂(1)肌苷口服溶液 (2)肌苷片 (3)肌苷注射液 (4)肌苷胶囊(5)肌苷颗粒剂
(二)三磷酸腺苷二钠(ATP)的质量分析
拼音名:Sanlinsuanxiangan‘erna 英文名:Adenosine Disodium Triphosphate C10H14N5Na2O13P3 551.15

天然药物化学 化合物分类

天然药物化学 化合物分类

天然药物化学化合物分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主要类型总结如下:1:生物碱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碱的性质,能与酸结合成盐。

生物碱具有多样而显著的生物活性,是天然药物化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2:糖和苷类糖类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化学成分,糖类又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等。

是植物中极性较大的化学成分,除多糖外,其他都易溶于水。

天然药物中常见的多糖有淀粉、菊糖、果胶、树胶和黏液质等,是由10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无一般单糖的性质,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和精制中通常作为杂质而被除去。

苷类是指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称为苷元或配基)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通常也是一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能溶于水、甲醇和乙醇等极性溶剂,而难溶于三氯甲烷、苯和乙酸乙酯等低极性溶剂;而苷元则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醌类是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其中蒽醌类化合物数量较多。

天然存在的醌类化合物母核上常具有酚羟基,呈一定的酸性,在植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和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

4:苯丙素类是以苯丙基为基本骨架单位的一类化合物。

其典型的化合物如香豆素和木脂素类。

香豆素类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具有内酯环的性质。

环上常常有羟基、烷氧基、苯基和异戊烯基等取代基,其中异戊烯基的活泼双键与苯环上的邻位羟基可形成呋喃环和吡喃环的结构。

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氧化聚合而成的结构多样的天然产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只有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

分子中具有手性碳,故大多具有光学活性。

游离的木脂素亲脂性较强,成苷后的木脂素极性增大,水溶性也增加。

木脂素类结构类型多样,生物活性显著。

5:黄酮类是指两个苯环通过中间三碳链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该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多数与糖类结合成苷而存在,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母核上常含有羟基、甲氧基、羟甲基、异戊烯氧基等取代基。

这些助色团的存在,使该类化合物多显黄色。

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一)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一)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一)(总分66, 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

1.因葡萄糖、乳糖、蔗糖分子结构中都含有不对称碳原子,所以它们均有的物理特性为•A.水溶性•B.溶液的黏性•C.旋光性•D.紫外吸收特性•E.折光性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2.《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鉴别某药物方法为:取药物10g,精密称定,加水适量与氨试液0.2ml,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0ml,放置10min,在25℃依法测定其比旋度为52.5度~53.0度。

此方法中放置10min的目的是•A.使反应进行完全•B.使达到变旋平衡•C.使溶液浓度变均匀•D.使溶解完全•E.使完全呈半缩醛环状结构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3.取葡萄糖1.0g,加90%乙醇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0min,溶液应澄清。

该法检查的杂质是•A.亚硫酸盐•B.可溶性淀粉•D.蛋白质•E.砷盐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4.采用旋光度测定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时,需要加入的试液为•A.碱性酒石酸铜试液•B.氨试液•C.二硝基苯甲酸试液•D.铜吡啶试液•E.Ag(DDC)的吡啶溶液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5.精密量取葡萄糖注射液20ml(相当于葡萄糖10g),置100ml量瓶中,加氨试液0.2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止10min,依法测定旋光度为4.791°。

试计算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葡萄糖注射液规格为20ml:10g;其比旋度为+52.75°;计算因数为2.0852•A.95.0%•B.98.0%•C.99.9%•D.100.0%•E.105.0%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6.应检查还原糖的药物是•B.地高辛•C.洋地黄毒苷•D.蔗糖•E.葡萄糖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D7.吸附指示剂法测定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含量时,加人糊精的作用是•A.使AgCl沉淀成胶体状态•B.排除干扰•C.使终点便于观察•D.调节pH值•E.使AgCl沉淀凝集沉下,使溶液澄清,便于观察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A8.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氯化钠的量是(NaCl的分子量为58.44) •A.29.22mg•B.14.61mg•C.58.44mg•D.5.844mg•E.2.922mg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D9.检查葡萄糖中“蛋白质”时,规定用磺基水杨酸而不用硝酸汞试液(乳糖检查时用)的原因为•A.葡萄糖有氧化性•B.葡萄糖有还原性•C.葡萄糖可结合汞离子•D.葡萄糖可将汞离子还原为金属汞黑色沉淀而干扰检查•E.葡萄糖和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D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含量测定应采用的方法是•A.旋光度测定法•B.铬酸钾法•C.铁铵矾指示剂法•D.银量法•E.吸附指示剂法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E11.取葡萄糖1.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磺基水杨酸溶液(1→5)3ml,不得发生沉淀。

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

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

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发展历程
天然提取阶段
早期糖类和苷类药物主要来源于 天然植物或动物,通过提取和分 离得到。
半合成阶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研究 者开始对天然糖类和苷类药物进 行结构改造和修饰,开发出半合 成糖类和苷类药物。
全合成阶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药物设 计和合成技术的发展,全合成糖 类和苷类药物的研发逐渐成为热 点。
某些糖类和苷类药物在肠道内可被肠道微生物代谢,这对其药效和 不良反应具有一定影响。
代谢产物
糖类和苷类药物的代谢产物通常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或毒性,因此对 代谢产物的检测和分析也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06
糖类和苷类药物的毒理 学分析
急性毒性分析
要点一
急性毒性
指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机体所引起的中毒反应。糖类 和苷类药物的急性毒性分析主要评估其可能对机体造成的 即时危害,如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
定。
生化分析法
总结词
生化分析法利用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对糖类和苷类药物进行分析,具有高特异性、高选择性的优点。
详细描述
生化分析法包括酶联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法和生物芯片法等。酶联免疫分析法利用抗体与抗原的 特异性结合对糖类和苷类药物进行定量分析;生物传感器法和生物芯片法利用生物识别元件对药物进 行检测和分析,具有高通量、自动化的特点。
03
糖类和苷类药物的理化 性质分析
溶解度分析
01
溶解度
糖类和苷类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大小,对于药物的制备、溶解、 吸收和疗效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因素
02
03
分析方法
药物的结构、分子量、极性、溶 剂的性质等都会影响其在水中的 溶解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CHO
引入途径 高温消毒时分解产生 检查原理 杂质有UV吸收特征
规定 A284nm 0.32
第九章 糖、苷葡萄类糖药的物特分殊检析查项目
三、杂质检查
(二)葡萄糖注射液的检查项 1.pH值:应为3.2~5.5
2.5-羟甲基糠醛:
5-HMF
5-HMF的聚合物 有色
【课堂活动】是否可以用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速 度来检查葡萄糖的分解速度?
100 l c%
g/ml g/100ml
(二)乳糖比旋度测定
[]2D0℃ 52.0 ~ 52.6
(三)蔗糖比旋度测定
[]2D0℃ 66
二、鉴别 1. 与Cu2+的反应 (Fehling反应)
还原性
Fehling试液
葡萄糖碱 性酒石酸铜

CuO2↓
乳糖Na△OH黄 棕红硫 酸铜
CuO2↓
蔗糖分子中为半缩酮基,无还原性,需酸水 解后才有上述反应
O OH
O OH
OH O
OH
OH OH
HO OH
乳糖(sucrose)
白色的结晶性颗粒或粉 末;无嗅,味微甜。
O OH
OH OO OH OH OH
OH
性质
1. 溶解性:单糖、双糖均易溶于水,微溶于乙 醇,不溶于氯仿或乙醚等有机溶剂;多糖在冷 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2. 旋光性:单糖和双分子中有不对称碳原子, 均具有一定的比旋度,可用于鉴别、纯度检查 及含量测定。
a-葡萄糖
CHO | H—C—OH | OH—C—H | H—C—OH | H—C—OH | CH2OH
开链葡萄糖
5
OH H
C | H—C—OH | OH—C—H O | H—C—OH | H—C | CH2OH
ß-葡萄糖
蔗糖(sucrose) 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的松散 粉末;无嗅,味甜
HO
HO
WZZ-3自动旋光仪
构造原理
晶轴
晶轴
目镜
光源 起偏镜 偏振光 盛液管
旋转后的 偏振光
葡萄糖易分解产生5-羟甲基糠醛,5-羟甲基糠醛再分 解为乙酰丙酸与甲酸或聚合,其聚合物为一种有色物质。 5-羟甲基糠醛的量可以反映葡萄糖的分解速度。因此,可 以用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速度来检查葡萄糖的分解速度.
(三)乳糖中蛋白质的检查 原料乳汁引入
检查原理
蛋白质Hg (NO3)2 白色絮状
检查方法 灵敏度法
蔗糖H OH 碱性酒石酸铜

中和

O-
H
C
R OH
半缩醛
O- R C
R OH
半缩酮
CuO2↓
2. 炭化反应(灼烧试验)
蔗糖直火熔融膨胀有焦糖臭 遗留多量炭
3. IR
三、杂质检查 (一)葡萄糖的检查
葡萄糖的制备工艺
淀粉 H△ 糊精△H 麦芽糖H△ 葡萄糖
可能引入的
3、乙醇溶液的澄清度 检查乙醇中不溶性杂质,如糊
精、蛋白质、脂肪等
葡萄糖在90%沸乙醇中能完全溶解
4、亚硫酸盐与可溶性淀粉 检查原理
可亚溶硫性酸淀盐粉I2碘I2淀还粉原络合I物 褪蓝色色
方法 S H2O sol 碘试液应即显黄色
(二)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
(5-HMF)的检查
HOH2C
第十一章
糖类和苷类药物 的分析
第一节 糖类药物的分析
CH2OH
O OH
HO OH OH
H2O 葡萄糖
HOH2C
CH2OH
O OH O OH
CH2OH CH2OH
O
O
OH
HO
O HO
OHO
OH
OH
蔗糖
HO O OH
OH
OH
乳糖

一、药物结构与性质
葡萄糖 单糖
蔗糖 乳糖 淀粉
双糖 多糖
赋形剂和矫味剂
3. 还原性:单糖或含有半缩醛基的双糖分子结 构中,均有醛基或酮基,都具有还原性。单糖 于水溶液中主要呈半缩醛的环状结构。
一、比旋度测定 (一)葡萄糖比旋度测定 比旋度可以反映其纯度, 故药典不作专项含量测定,只 规定比旋度范围
ChP []2D0℃ 52.5 ~ 53.0
计算
2D0
lc
2D0
规定
5′内不得有↓
(四)蔗糖中的检查 1. 还原糖 原料甘蔗或甜菜引入 检查原理
还原糖碱 性枸橼酸铜 KI I2
I2 2Na 2S2O3 2NaI Na 2S4O6
规定 硫代硫酸钠的消耗量
2. 钙盐的检查 生产中引入
检查原理
Ca2 草 氨酸 试液铵CaC2O4
四、含量测定 (一)原料 葡萄糖 比旋度 乳糖 比旋度 蔗糖 比旋度
葡萄糖
• 葡萄糖为醛糖,具有 还原性;葡萄糖还有 多个不对称碳原子, 具有旋光性,为右旋 体。
葡萄糖(glucose) 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 或颗粒性粉末;无嗅, 味甜
CH2OH
OH OH OH
OH
葡萄糖投影结构式示意图
H OH
C | H—C—OH | OH—C—H O | H—C—OH | H—C | CH2OH
(二)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10%的葡萄糖注射液直接测定 *>10%的葡萄糖注射液可加氨试液
后测定
加氨试液可加速、 两种异构体达到
旋光平衡 加热、加酸亦可加速平衡的到达
计算
c
2D0
l
c%
100
2D0
l

水 葡 萄 糖 浓 度 (c%)
100
2D0
l
含水葡萄糖浓度(c%) c% M含水G M无水G
医学上的糖类 葡萄糖属单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乳糖(半乳糖-葡萄糖) 蔗糖(葡萄糖-果糖) 乳糖、蔗糖属双糖,淀粉属多糖,它们常
被用作药物制剂的赋形剂或矫味剂。
分类
糖类就其化学结构来看,属于多羟基醚或羟基酮 以及它们的多缩聚体. 依其是否能水解及水解产生 简单糖分子多少,可分为: (1) 单糖类: a、戊糖:5个C原子 b、己糖:6个C原子 c、醛糖 d、酮糖 (2) 双糖类:乳糖,蔗糖 (3) 多糖类:淀粉,纤维素
2D0 52.75
l 1dm
100
2D0
l
198.17 180.16
100 198.17
52.75 l 180.16
c% 2.0852
仪器与测定方法
•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用读数至0.01° 并经检定的旋光计。
• 常用的旋光仪:
WZZ-1型 旋光仪
圆盘旋光仪
WZZ-2型 旋光仪
糖化
转鼓除渣
离子交换
脱色过滤
离心分离
气流干燥
成品包装
成品入库
液化岗位
预涂式真空转鼓过滤机
59
烛式过滤机岗位
76
离子交换岗位
结晶岗位
106
离心机岗位
成品包装岗位
121
包装机
1、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检查水中不溶性杂质或有色杂质
2、蛋白质(灵敏度法) 原料植物引入 检查原理 蛋白质磺基水杨酸 (不得发生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