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PPT课件7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22张PPT)课件
(1)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 (2)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使世界向 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日本原国因民生:产经总值济增的长示发意展图和实力的增强
(1)美国对日本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 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强制日 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的同时、又推动日 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 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1)美苏“冷战”直接威胁欧洲安全
材料一: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 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 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 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
材料二: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 ,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
——教材P124
四、中国的振兴
美国
实力相对衰落
西欧 联合
不结盟运动兴起
苏联
日本 崛起
中国 的和平 崛起
本课小结
两
极
美苏两极争霸
实力相对下降
格 局
下
新
西欧的联合
兴
世 界 多
力
日本的崛起
极
量
实力迅速上升
化
的
不结盟运动
趋
崛
起
中国的振兴
势 的 出
现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美苏“冷战”的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会议的召开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日本原国因民生:产经总值济增的长示发意展图和实力的增强
(1)美国对日本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 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强制日 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的同时、又推动日 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 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1)美苏“冷战”直接威胁欧洲安全
材料一: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 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 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 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
材料二: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 ,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
——教材P124
四、中国的振兴
美国
实力相对衰落
西欧 联合
不结盟运动兴起
苏联
日本 崛起
中国 的和平 崛起
本课小结
两
极
美苏两极争霸
实力相对下降
格 局
下
新
西欧的联合
兴
世 界 多
力
日本的崛起
极
量
实力迅速上升
化
的
不结盟运动
趋
崛
起
中国的振兴
势 的 出
现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美苏“冷战”的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会议的召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件(共32张ppt)
美国
苏联
二战后美苏成为世界两极 形成对立的两大阵营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 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 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 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摘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美国 法、德、意 法国 意大利 联邦德国
影响之一: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1950 1965 1975
影响之二:有利于摆脱美国控制,
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 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 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 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 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 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 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材料二:法国奉行戴高乐主义,1966年提出“欧洲 人的欧洲”的口号;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于 1969年提 出“新东方政策”,实行“与西方合作,与东方和解” 的方针。
影响之三:冲击了两极格局,
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美国
欧共体
苏联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一位美国老兵的回忆录 二战结束后,我被派到日本。 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第一眼看到这 块土地时的情景,满街都是爆炸后 残留下来的残砖碎瓦,一片满目疮 痍,人们的眼神里除了绝望就是愤 怒,所有的工业设备几乎都被炸毁 了…… 1978年,我回到美国,儿子开 着他的丰田汽车把我接回家。家里 用的是索尼的照相机、松下的空 调……
1.欧洲联合的原因
欧洲 衰落 美苏 威胁
求发展
法德 和解
苏联
二战后美苏成为世界两极 形成对立的两大阵营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 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 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 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摘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美国 法、德、意 法国 意大利 联邦德国
影响之一: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1950 1965 1975
影响之二:有利于摆脱美国控制,
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 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 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 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 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 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 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材料二:法国奉行戴高乐主义,1966年提出“欧洲 人的欧洲”的口号;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于 1969年提 出“新东方政策”,实行“与西方合作,与东方和解” 的方针。
影响之三:冲击了两极格局,
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美国
欧共体
苏联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一位美国老兵的回忆录 二战结束后,我被派到日本。 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第一眼看到这 块土地时的情景,满街都是爆炸后 残留下来的残砖碎瓦,一片满目疮 痍,人们的眼神里除了绝望就是愤 怒,所有的工业设备几乎都被炸毁 了…… 1978年,我回到美国,儿子开 着他的丰田汽车把我接回家。家里 用的是索尼的照相机、松下的空 调……
1.欧洲联合的原因
欧洲 衰落 美苏 威胁
求发展
法德 和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8.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共26张PPT)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美国
苏联
二战后美苏成为世界两极 两大阵营的对立逐渐形成
满目疮痍的欧洲
“现在的欧 洲是什么?它是 一堆瓦砾,是瘟 疫和仇恨的发源 地。”
——丘吉尔
195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对比
50 国民生产总值
40 工业
30
出口贸易 20
欧洲 煤钢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 经济共同体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比重
国家或 组织 美国
欧共体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36.2% 33.7% 31.2% 30.2% 24.3% 17.5% 17.5% 18.6% 19.3% 20.1%
一、欧洲的联合
美国 苏联 欧共体
美、日、法、联邦德国占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年度 美国 日本 法国 联邦德国
1948 54.6 1.2 4.6
3.6
1970 37.8 9.5 6.5 10.1
美、日、法、联邦德国占世界 出口贸易的比重(%)
年度 美国 日本 法国 联邦德国
1948 32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背景下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420 21/8/4 Wednes day, August 04,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42 021/8/4 2021/8 /48/4/2 021 7:57:56 PM
1970年
英国 2.7 2.8
联邦 德国 7.5
4.8
法国 意大利 4.8 5.8 5.8 5.6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美国
苏联
二战后美苏成为世界两极 两大阵营的对立逐渐形成
满目疮痍的欧洲
“现在的欧 洲是什么?它是 一堆瓦砾,是瘟 疫和仇恨的发源 地。”
——丘吉尔
195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对比
50 国民生产总值
40 工业
30
出口贸易 20
欧洲 煤钢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 经济共同体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比重
国家或 组织 美国
欧共体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36.2% 33.7% 31.2% 30.2% 24.3% 17.5% 17.5% 18.6% 19.3% 20.1%
一、欧洲的联合
美国 苏联 欧共体
美、日、法、联邦德国占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年度 美国 日本 法国 联邦德国
1948 54.6 1.2 4.6
3.6
1970 37.8 9.5 6.5 10.1
美、日、法、联邦德国占世界 出口贸易的比重(%)
年度 美国 日本 法国 联邦德国
1948 32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背景下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420 21/8/4 Wednes day, August 04,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42 021/8/4 2021/8 /48/4/2 021 7:57:56 PM
1970年
英国 2.7 2.8
联邦 德国 7.5
4.8
法国 意大利 4.8 5.8 5.8 5.6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32张PPT)
②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朝鲜、越南战争的军需刺激)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二战后日本崛起的表现
1970年大阪世博会“太阳塔”
⑴1956年—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⑵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 大国;欲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20世纪80年代)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课堂总结
1.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
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
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3. 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 各国积极谋求自身的独立、主权、安全与发展。
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代进步的 要求。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 的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 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 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请注意: 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 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但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 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二战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1. 经济: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产力的推动, 世界经济发展, 经济多极化 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 2. 政治: 两极格局下, 美苏争霸危及到其他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1973年,成员国开始 1993年欧盟成立 “用一个声音说话”
欧洲一体化有何特点? (1)成员国不断增加 (2)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3)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二战后日本崛起的表现
1970年大阪世博会“太阳塔”
⑴1956年—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⑵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 大国;欲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20世纪80年代)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课堂总结
1.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
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
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3. 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 各国积极谋求自身的独立、主权、安全与发展。
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代进步的 要求。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 的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 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 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请注意: 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 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但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 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二战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1. 经济: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产力的推动, 世界经济发展, 经济多极化 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 2. 政治: 两极格局下, 美苏争霸危及到其他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1973年,成员国开始 1993年欧盟成立 “用一个声音说话”
欧洲一体化有何特点? (1)成员国不断增加 (2)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3)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共18张PPT)
材料3 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这是欧 洲早已存在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植根于中世纪基督教帝国 的理想,希望欧洲结束分裂,停止纷争,实现持久和平。近、 现代欧洲历史上众多学者、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如但 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丘吉尔等等,都主张欧洲 统一的理念。在经历了二战的人类灾难后,欧洲最终丧失了 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心的地位,所以,欧洲各国只有加强联合, 实现一体,才能够重新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发挥重要的作用。 于是,支持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 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历史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
内因 (主要因素)
(1)美国的大力扶植 (2)朝鲜战争的刺激
外因
2.表现
20世纪80年代,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3.影响
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12907世2年纪,80日年本代外,相日大本平首正相芳中在曾记根者康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招弘待在会一上次说演:说“中日明本确跟提着出美,国“脚要步在走世的界
时政代治已中经加过强去日了本。的”发同言时权,,日不本仅在增日加美日 同本盟作的为前经提济下大展国开的了分所量谓,的而“且多增边加自其主政 外治交大”国。的分量”。
必要性 可能性
2.过程 欧洲国家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联合的?
煤钢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 1993年欧盟建立
20世纪70年代 经济合作 → 政治联合
3.影响 材料1 1950年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50 40 30 20 10
0 美国
德国
法国
国民生产总值 工业 出口贸易
材料4 从814年至1945年1100年间,法德之间的大仗、小 仗加起来73次,这意味着每15年就打一仗。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1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 (共35张PPT)
这种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 战,也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 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 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 展观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 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1、创始人 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2、成立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 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原则 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
4、任务: 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影响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世界格局多极化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欧共体总部大厦
象征日本经济迅速崛起 的太阳神塔
不结盟运动会议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战后西欧地位的变化与面临的国际形势促使 西欧国家走联合之路。
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有必要加强 联系,建立一个联盟机构来更好地发展经济。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 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 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 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 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 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 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 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 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 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 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 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 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 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1949-1963在任)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欧共体的成立(1967年)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 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 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 展观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 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1、创始人 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2、成立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 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原则 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
4、任务: 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影响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世界格局多极化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欧共体总部大厦
象征日本经济迅速崛起 的太阳神塔
不结盟运动会议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战后西欧地位的变化与面临的国际形势促使 西欧国家走联合之路。
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有必要加强 联系,建立一个联盟机构来更好地发展经济。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 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 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 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 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 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 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 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 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 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 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 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 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 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1949-1963在任)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欧共体的成立(1967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 (共21张PPT)
1958年欧洲 原子能共同 体
1967年
欧
合洲 发 一共 展
同
体
建立了关税同盟 共同的农业政策 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加强科技合作
成员国数量: 六国(1951)——九国(1973)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影响 欧洲的联合产生了什么影响?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 国家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美国 33.73% 31.27% 30.21% 24.36% 欧共体 17.53% 18.68% 19.32% 20.12%
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经济 联系日益密切。
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与强大的美苏相比, 只有走联合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原因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政府提交的 “舒曼计划”,提出“把法德的煤钢生产置于 一个共同的最高权力机构之下”,……这样结 合起来的联合生产意味着法、德之间发生战争 是不可想象的。”
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到2007年,欧盟有27个成1国9员举91国行年了12首月脑上会旬议,,欧通共过体了12 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将
欧洲一体化的内容扩大到政 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标
1、成员国不断增加 志着“欧洲联盟”成立。 2、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经济领域 3、从20经02济年领1月域1扩日展,到欧政元治、经济、军事等领域 正式启用。
1、欧共体的形成 2、日本的崛起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中国的崛起
冲击了两极格局 促进了多极化趋势
学习与认识: 政治的多极化源于经济的多极化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中国要想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在国际上发挥
1967年
欧
合洲 发 一共 展
同
体
建立了关税同盟 共同的农业政策 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加强科技合作
成员国数量: 六国(1951)——九国(1973)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影响 欧洲的联合产生了什么影响?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 国家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美国 33.73% 31.27% 30.21% 24.36% 欧共体 17.53% 18.68% 19.32% 20.12%
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经济 联系日益密切。
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与强大的美苏相比, 只有走联合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原因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政府提交的 “舒曼计划”,提出“把法德的煤钢生产置于 一个共同的最高权力机构之下”,……这样结 合起来的联合生产意味着法、德之间发生战争 是不可想象的。”
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到2007年,欧盟有27个成1国9员举91国行年了12首月脑上会旬议,,欧通共过体了12 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将
欧洲一体化的内容扩大到政 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标
1、成员国不断增加 志着“欧洲联盟”成立。 2、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经济领域 3、从20经02济年领1月域1扩日展,到欧政元治、经济、军事等领域 正式启用。
1、欧共体的形成 2、日本的崛起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中国的崛起
冲击了两极格局 促进了多极化趋势
学习与认识: 政治的多极化源于经济的多极化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中国要想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在国际上发挥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ppt课件
⑤加强政府投资 ,重视________ . ⑥提出 "________ ,出口第|一〞的口号 . (2)表现:到20世纪80年代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 界________经济大国 . 2.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条件:________的开展和________的增强 . (2)表现:20世纪______年代 ,日本提出成为______的 目标 .
答案:BBiblioteka 根底达标1.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 ,提出了著名的命题: "欧 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其主要的依据是( )
A.欧共体的成立 ,欧洲在一体化的道路上进程加速 ,实力 增强
B.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C.西欧经济恢复 ,且加强了内部的联系 D.第三世|界的兴起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出现
1.(1)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政|治)经济中|心 (2)经济
2.(1)1951 巴黎条约 煤钢共同体 法德 (2)经济共同 体 (3)1967 欧洲共同体
3.影响 (1)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 ,________大大增强 . (2)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 ,推行________的外 交政策 . (3)从20世纪70年代起 , "用一个声音说话〞 ,________ 上的联合进一步加强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 化趋势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 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 开展 .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1)__________使西欧丧失了________的优势地位 . (2)在________的恢复和开展过程中 ,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 密切 . 2.过程 (1)________年 ,西欧六国签订了?________? ,决定建立欧洲 __________ ,促使________之间的矛盾化解 . (2)后来 ,欧洲__________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 (3)________年 ,三个共同体合并为________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ppt教学课件
美国 2.表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 ________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政治 …………② 3.影响: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 ________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③ 1.背景 民族解放运动 (1)二战后, ________________ 蓬勃发展, 亚非拉 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贝尔格莱德 (2)新独立的广大__________国家主张团结 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 府首脑会议在 ______________举行。 新殖民主义 3.政策:非集团,不结盟。 国际经济 新秩序 4.主张 (1)初期:制止______________和帝国主义
②『阐释』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 启示 (1)要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2)要与时俱进,适时地对生产关系做出改 革和调整。 (3)要重视科技和教育。 (4)要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辨析』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 而只是不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 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地中立,而 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用
材料一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 材料一说明 20 世纪 70 年代,随 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 年份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4.26% 1956 34.88% 15.85% 着西欧国家走向联合以及日本经 济实力的增强,资本主义世界经
三足鼎立 的局面, 济格局呈现__________
1973 27.08% 27.017% 18.023%
学习目标诠解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重点难点】
1.重点:欧洲一体化的
1.简述欧洲共
同体的形成
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历史 PPT教学课件)
苏联 苏联
美国
日本
西欧 不结盟 中国
实力中心 西欧
经济发展 状况
政治目标 对世界格
局的影响
欧共体形成 政治一体化 有利于 日本 世界第二 要成为政治 世界朝 大国 多极化 不结盟运 建立国际经 发挥巨大 方向发 济新秩序 动 作用 展 中国 社会主义 成为 世界 经济发展 重要政治 迅速 力量 美国 经济地位 维持原有 苏联 相对下降 地位
一、走向联合的西欧 材料2: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 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 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 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必须 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 量。……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 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 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 码。 ——《阿登纳回忆录》 原因2: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
一、走向联合的西欧 材料3: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 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 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 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 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 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
原因3:促使法德和解,永远避免战争
一、走向联合的西欧
材料4:“总有一天,到那时,……, 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 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 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 洲的友爱关系……” —— 维克多· 雨果
原因4: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 应。
1、二战后西欧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⑴、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 ⑵、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 ⑶、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 根本动因 。 ⑷、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共21张PPT)
现联营的“舒曼计划”
②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 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③1957年,西欧六国签署《罗马条约》,根据条约于1958 年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
④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2)政治一体化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立法:1975年,成立欧洲议会。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2:31:1602:31:1602:318/25/2021 2:31:16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502:31:1602:31Aug-2125-Aug-2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还不 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 趋势的冲击,但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 本的特征。因而此时的多极化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 势。
(2015·重庆文综·T12)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 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 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 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 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 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 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 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 下。”此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 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
②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 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③1957年,西欧六国签署《罗马条约》,根据条约于1958 年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
④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2)政治一体化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立法:1975年,成立欧洲议会。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2:31:1602:31:1602:318/25/2021 2:31:16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502:31:1602:31Aug-2125-Aug-2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还不 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 趋势的冲击,但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 本的特征。因而此时的多极化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 势。
(2015·重庆文综·T12)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 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 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 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 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 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 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 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 下。”此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 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申请和举办奥运会、世博会是一个国家经济、 科技等实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国家在 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世事如棋
大 棋 局
课堂小结
两 极
格
美苏两极争霸
实力相对下降
局
下
新 兴 力 量 的 崛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世 界 多 极 实力迅速上升 化 趋 势
起
中国的振兴
的 出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1945年的日本
1980年的日本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日本人,
你将如何向自己80年代出生的孙子介绍日本经济
崛起的经验呢?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自主探究
①进行民主改革
②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③加强政府投资,重视科技教育 ④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内因
(主要因素)
①美国的大力扶植 ②朝鲜战争的刺激
现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利于世界和平。
练一练
C 3.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在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国家或 1955年
组织
美国 36.2% 欧共体 17.5%
1965年
31.3% 18.7%
1974年
24.4% 20.1%
练一练
1、欧共体成立时主要由下列哪些组织组成: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 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④欧洲货币共同体
B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
3、政策
非集团、不结盟
4、重要任务 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5、行动纲领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6、影响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标志着广大 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 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
四、中国的振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中国的振兴,冲击了 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格局 向 多极化 趋势发展。
社会的大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让·莫内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①欧洲衰落 —求发展
②美苏影响 —保安全
材料2 二战后 的西欧,面临来自东方 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 以及来自西方美国的经 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材料3 视频《欧洲先驱论统一》
①欧洲衰落 —求发展
②美苏影响 —保安全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3、影响:
材料1 1950年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50
国民生产总值
①经济:使欧
40
工业
共体经济实力
30
大增(对自身) 20
出口贸易
②政治:摆脱
10
美国的控制,
0 美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冲击两极格局,材料2 美国与欧共体GDP占世界总额的比重
促使多极化趋 势出现 (对世界)
外因
2、表现: 20世纪80年代,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二、日本的崛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影响
开始摆脱美 国控制
上 课 啦!
南京市第三十四中学 王蕾颖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 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 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 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 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 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战后初期
60年代起……
美国
相 对
欧共体
三足鼎立
独 英1967建立德
立 1986年发展为
外
法12国意
日本
80年代第二
经日济大国
相 对 独 立 外
交
交
欧共体和日本的发展,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自主探究
1、背景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形成
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
192702世年纪,8日0年本代外,相日大本平首正相 芳中在 曾记 根者 康招 弘待 在会 一上 次说 演:说“中日明本确 跟提着出美,国“脚 要步 在走 世的 界时政代治中已经加过强 去日了 本。的”发同言时权,日不本仅在增日加美日同本 盟作的 为前 经提 济下 大展 国开 的了 分所量谓,的而“且多增 边加自 其主政外 治交 大” 国。 的分量”。
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
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A. 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体现了各国间的分工合作精神
C
C.象征着六国的合作
D.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1964年日本举办第18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
届东京奥运会。
会的标志 。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现代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国家。 请问:日本能在20世纪60、70年代举办奥运会和世 博会凭借的是什么?
③统一心理 —有渊源
④法德和解 —是关键
材料4 从814年至1945年1100年间, 法德之间的大仗、小仗加起来73次, 这意味着每15年就打一仗。
欧洲各国的联合,需要消除法国和 德国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敌对与矛 盾。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 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 营机构的管理之下……
----法国外长舒曼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P122 根本原因
①欧洲的衰落——求发展
②美苏的影响——保安全 必要性 ③统一的心理——有渊源 可能性
④法德的和解——是关键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自主探究
2、过程:
煤钢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国家
是怎样一
步步走向 联合的?
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
1993年欧盟建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理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影响; 通过研习史料,逐步形成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研习史料;自主探究;合理想象;情景再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
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欧 ①欧洲“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所,
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欧洲各国能力有限,不能保证各国人民享受新时代的繁
荣……为此需要建立更大的市场,除非欧洲各国创造一个
经济共同体,进而建立一个联邦或一个实体,否则繁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