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word版

合集下载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触觉1.保持体位2.摆正体位,清理呼吸道3.必要时触觉刺激,仍无啼哭B呼吸如果有呼吸暂停或心率〈100次/分1.用气囊和面罩给新生儿正压通气30秒2.然后评估C循环充分正压通气后心率仍V60次/分1.在继续正压通气的同时吗,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支持循环,通气与按压比例3:12.30秒后再评估,通气与按压比例3:130秒的按压与通气后,停下来测60秒心率如>60次/分,停止胸外按压,继续正压通气如>100次/分,停止正压通气,触觉刺激3.如<60次/分,按压与通气继续进行应用肾上腺素,考虑气管插管D气管插管指征:1.羊水粪染且新生儿无活力2.正压通气需延长3.气囊-面罩通气效果不佳4.需注入肾上腺素E支持呼吸及循环1.肾上腺素的应用2.纳洛酮的应用3.扩容药物的应用4.纠正酸中毒1.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

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3.在卫生行政领导干预下降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

4.在ABC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⑴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⑵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⑶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⑷药物和(或)扩容。

第二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一、复苏准备1.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顾新生儿。

2.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名。

3.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有专人负责。

4.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需有明确的分工,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此评估-决策-措施的基本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断重复,见图1。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图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详细步骤和图解说明。

以下是窒息复苏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步骤一:判断儿童意识和反应- 观察儿童是否有呼吸或发出声音。

- 轻轻触摸儿童的肩膀,观察是否有响应。

- 如果儿童没有任何反应,进入步骤二。

步骤二:紧急呼叫- 立即呼叫紧急救护电话。

- 告知医务人员儿童的情况并请求急救。

步骤三:开放气道- 将儿童平躺在坚硬的表面上。

- 轻轻后仰儿童的头部,使口腔与喉咙保持通畅。

步骤四:清除呼吸道阻塞物- 轻轻倾斜儿童的头部,用手指从口腔中取出任何可见的阻塞物。

- 避免使用力量过大的方法,以免损伤儿童。

步骤五:观察呼吸- 仔细观察儿童的胸部是否有起伏。

- 听儿童的口鼻部是否有呼吸声。

- 如果儿童没有呼吸,进入步骤六。

步骤六:进行心肺复苏- 在儿童的胸骨下方,找到适当位置进行心肺复苏。

- 使用手掌根部,按压胸骨,每分钟按压速度为100-120次。

-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复原。

步骤七:进行人工呼吸- 在进行两次胸部按压后,进行人工呼吸。

- 用嘴对儿童的口腔进行密封,吹气1-2秒钟,观察胸部是否抬起。

- 每次人工呼吸后让胸部自然下降。

步骤八:继续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按照4:1的比例连续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 每过2分钟检查一次儿童的反应和呼吸情况。

- 在专业人员到达之前继续进行复苏。

请医务人员在复苏过程中密切注意儿童的状况,并随时进行适当的操作调整。

以上指南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策。

>注意:本指南旨在提供简单的窒息复苏指南。

对于复杂或有特殊情况的情况,请追寻更详细的指南并咨询专业医务人员的意见。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 足月妊娠? • 羊水清?
• 有呼吸或哭声? • 肌张力好?
• 保持体温
• 摆正体位:清洁气道*(必要时) • 擦干全身,给予刺激,重新摆正体位
常规护理
• 保暖 • 清理呼吸道 • 擦干 • 评估肤色
• 评估呼吸,心率和肤色
观察护理
给氧
• 进行正压人工呼吸* 复苏后护理
• 进行正压人工呼吸
• 做胸外按压
• 使用肾上腺素*
重新检查一下步骤的有效性: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气管插管 • 注入肾上腺素
• 考虑是否可能有一下可能 (A )
气道 • 气管吸引—如胎粪污染且新生儿无活

( B )呼吸
• 90%—100%氧正压通气(PPV ) • 每分钟呼吸40—60次 • 观察胸部起伏 ( C )循环
• 90次/min 胸外按压伴随人工呼吸30次
/min (3:1即2s 内3次胸外按压1次人工呼吸)
出生后快速评估 是 否
自主呼吸
心率>100且肤色红润
呼吸暂停
或心率<100
紫绀
持续紫绀
有效通气
心率>100且肤色红润
心率<60
心率>60
心率<60 心率>60 考虑:• 气道畸形
• 肺部问题 • 气胸
大约耗时
(A )
(B )
(C )
(D )
心率<或持续紫绀或无自主呼吸
* 在这些步骤中可考虑使用气管插管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图

BPPV,
监护
SpO2
心率<100
心率≥60
心率≥1复00苏后护理
纠正通气步骤
心率≥100
心率<60
·气管插管
·C胸外按压
·配合 PPV
心率≥60
页脚内容
纠正通气步骤 心气率管≥插60管 如胸廓无抬举

生后导管前氧饱和度标准 1 分钟 60%-65% 2 分钟 65%-70% 3 分钟 70%-75% 4 分钟 75%-80% 5 分钟 80%-85%
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出生
·足月吗? ·羊水清吗? ·呼吸或哭声好吗? ·肌张力好吗?

·保暖 ·摆好体位,清理气道
A
·擦干,轻刺激
常规护理:
是 , 随·同保 暖母 亲
·必要时清理气道 ·擦干全身 ·继续评价
心率<100、喘气、呼吸暂停

30 秒

呼吸用力或持续紫绀
60 秒


·清理气道 ·SpO2 监护 ·考虑 CPAP
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心率<60 气胸
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图
页脚内容

新生儿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复苏流程图
大约耗时
出生后快速评估
30秒


A
自主呼吸
心率>100 或肤色红润
呼吸暂停或 紫绀
心率<100 肤色红润
30秒
持续紫绀
有效通气
心率>100且肤色红润 ○
B 心率<60 心率>60
30秒(60 复苏后护理

C ○
D
新生儿窒息复苏最重要和最有效
的措施为正压人工呼吸!
A:气道
●使用新生儿头部是“鼻息气”位。

●先吸口再吸鼻。

●如果有胎粪污染且新生儿无活力,给气管内吸引。

B:呼吸
●呼吸暂停,喘息或心率<100次/min 时,进行正压人工呼吸,通气的频率为40—60次/min。

●可闻及呼吸音,心率改善。

●可看到双侧胸廓轻微的起伏。

●气管插管,可使用CO2检测器。

C:循环
●30sec有效正压人工呼吸后,若心率仍<60次/min,则开始胸外按压。

●每个动作周期2sec,含3次按压和1次人工呼吸(90次/min胸外按压伴随人工呼吸30次/min,即3:1)。

●按压深度为前后胸直径1/3。

D:药物
●30sec胸外按压和正压人工呼吸后,若心率仍<60次/min,则给予肾上腺素
●注意:经气管内和脐静脉给肾上腺素剂量不同。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word版)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word版)
700-800
6.0
27-29
900-1000
6.5
30-32
1100-1400
7.0
33-34
1500-1800
7.5
35-37
1900-2400
8.0
38-40
2500-3100
8.5
41-43
3200-4200
9.0
简易表格
体重(kg)
插入深度(cm,管端至上唇距离)
1
6-7
2
7-8
3
8-9
4
9-10
注意:1.新生儿体重<750g,仅需插入6cm;2.导管剪短至13-15cm
气管导管内径选择
导管内径(mm)
新生儿体重(g)
胎龄(周)
2.5
<1000
<28
3.0
1000-2000
28-34
3.5
2000-3000
34-38
3.5-4.0
>3000
>38
胎粪吸引管
听诊(1条)
听诊器
通气
(5条)
氧流量10L/min
给氧浓度调至21%(胎龄<35周,氧浓度21%-30%)
正压通气装置
足月儿和早产儿的面罩
8号胃管和大号空针
氧气装置
(3条)
常压给氧的装置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及传感器
目标氧饱和度值表格
气管插管
(8条)
喉镜及0号(早产儿)和1号(足月儿)镜片(00号可选)
生后时间(min)
氧饱和度(%)
1
60-65
2
65-70
3
70-75
4
75-80
5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word版)学习资料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word版)学习资料
胃肠道
喂养不耐受、呕吐、腹胀
肝功能异常
胃肠出血
考虑腹部X线检查
考虑延迟喂养和静脉输液
考虑肠外营养
内分泌-代谢问题
代谢性酸中毒
低血糖
低钙血症
高钾血症
监测血糖
监测电解质
考虑静脉输液
补充电解质
血液系统
贫血、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苍白、瘀斑、出血点
监测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和凝血功能
保健
低体温
延迟洗澡
气管插管插入深度
目标氧饱和度值表格
气管插管
(8条)
喉镜及0号(早产儿)和1号(足月儿)镜片(00号可选)
导管芯(铁丝)
气管导管(2.5/3/3.5号)
二氧化碳检测器
卷尺和气管插管插入深度表
防水胶布、插管固定装置
剪刀
喉罩气道(1号),5ml注射器
药物
(3条)
1:10000(0.1mg/.ml)肾上腺素
生理盐水
脐静脉插管和给药所需物品
其他(1条)
心电监护仪和电极片
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管理
器官/系统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管理
神经系统
呼吸暂停
惊厥
易激惹
肌张力低
神经系统检查异常
喂养不协调
监护呼吸暂停
必要时正压通气
监测血糖和电解质
避免低体温
考虑抗惊厥治疗
考虑亚低温治疗
考虑延迟喂养及肠外营养
呼吸系统
呼吸急促
呼噜声
三凹征
鼻翼煽动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word版)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2016)



是是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word版)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word版)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word版)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
大约耗时出生后快速评估
•足月妊娠?
•羊水清?
•有呼吸或哭声?
•肌张力好?
(A)

•保持体温
•摆正体位:清洁气道*(必要时)
•擦干全身,给予刺激,重新摆正体位
自主呼吸
心率>100且肤色红润
紫绀
(B)
呼吸暂停
或心率<100给氧
持续紫绀
•进行正压人工呼吸*
心率<60心率>60
(A)气道
XXX•气管吸引—如胎粪污染且
新生儿无活力
心率>60(B)呼吸
•90%—100%氧正压通气(PPV)•每分钟呼吸40—60次•观察胸部起伏
(C)轮回
•90次/min胸外按压相伴野生呼吸30次/min(3:1即2s内3次胸外
按压1次人工呼吸)
有效通气
心率>100且肤色红润
复苏后照顾护士
常规照顾护士
•保暖
•清理呼吸道
•擦干
•评价肤色

•评价呼吸,心率和肤色窥察照顾护士(C)•进行正压人工呼吸
•做胸外按压
心率<60
(D)•使用肾上腺素*
心率<或持续紫
绀或无自立呼吸
重新检查一下步骤的有效性: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气管插管
•注入肾上腺素
•考虑是否可能有一下可能
•低血容量
考虑:
•气道畸形。

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图(第六版)

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图(第六版)

心率<100
心率≥60
纠正通气步骤

·清理气道 ·SpO2 监护 ·考虑 CPAP
心率≥100
复苏后护理
心率≥100
心率<60
心率≥60
·气管插管
C ·胸外按压
·配合 PPV
心率≥60
心率<60
D
IV 给肾上腺素等
纠正通气步骤 气管插管
如胸廓无抬举 即
考虑: ·低血容量 ·气胸
生后导管前氧饱和度标准 1 分钟 60%-65% 2 分钟 65%-70% 3 分钟 70%-75% 4 分钟 75%-80% 5 分钟 80%-85% 6 分钟 85%-95%
出生
新生儿复苏第六版流程图
·足月吗? ·羊水清吗? ·呼吸或哭声好吗? ·肌张力好吗?
是,随同母亲

·保暖 ·摆好体位,清理气道
A ·擦干,轻刺激
常规护理: ·保暖 ·必要时清理气道 ·擦干全身 ·继续评价
30 秒

心率<100、喘气、呼吸暂停

呼吸用力或持续紫绀

60 秒
B
PPV, SpO2 监护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
评价
措施
决策
此程序贯穿复苏的整个过程。 评估主要基于一下三个体征:呼吸、心率、肤色。
一、新生儿复苏准备 1、每次分娩时有一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检查复苏设备、药品齐全,并且功能良: (1)首先准备新生儿保暖设备; (2)准备氧气源; (3)准备复苏器械:复苏气囊、面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球、各种型号的一次性吸引管、负 压吸引器、胃管、注射器、听诊器;准备必要的复苏药物:1:10000 肾上腺素、 生理盐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后时间(min)
氧饱和度(%)
1
60-65
2
65-70
3
70-75
4
75-80
5
80-85
10
85-95
复苏器械快速检查表
复苏措施
复苏器械和设备
保暖
(6条)
预热辐射台
预热毛巾或毛毯
温度传感器
帽子
塑料袋或保鲜膜(胎龄<32周的早产儿)
预热的床垫(胎龄<32周的早产儿)
清理呼吸道
(3条)
吸球
10或12号吸痰管连接壁式吸引器(压力80-100mmHg)
考虑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
考虑延迟喂养和静脉输液
心血管系统
低血压
心动过速
监测血压和心率
考虑扩容或强心剂
处理低血压
肾脏
尿排出减少
水肿
电解质异常
监测尿量
监测血电解质
监测体重
如新生儿尿排出减少,血容量充足,限制液入量
胃肠道
喂养不耐受、呕吐、腹胀
肝功能异常
胃肠出血
考虑腹部X线检查
考虑延迟喂养和静脉输液
考虑肠外营养
700-800
6.0
27-29
900-1000
6.5
30-32
1100-1400
7.0
33-34
1500-1800
7.5
35-37
1900-2400
8.0
38-40
2500-3100
8.5
41-43
3200-4200
9.0
简易表格
体重(kg)
插入深度(cm,管端至上唇距离)
1
6-7
2
7-8
3
8-9
4
胎粪吸引管
听诊(1条)
听诊器
通气
(5条)
氧流量10L/min
给氧浓度调至21%(胎龄<35周,氧浓度21%-30%)
正压通气装置
足月儿和早产儿的面罩
8号胃管和大号空针
氧气装置
(3条)
常压给氧的装置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及传感器
目标氧饱和度值表格
气管插管
(8条)
喉镜及0号(早产儿)和1号(足月儿)镜片(00号可选)
9-10
注意:1.新生儿体重<750g,仅需插入6cm;2.导管剪短至13-15cm
气管导管内径选择
导管内径(mm)
新生儿体重(g)
胎龄(周)
2.5
<1000
<28
3.0
1000-2000
28-34
3.5
2000-3000
34-38
3.5-4.0
>3000
>38
导管芯(铁丝)
气管导管(2.5/3/3.5号)
二氧化碳检测器
卷尺和气管插管插入深度表
防水胶布、插管固定装置
剪刀
喉罩气道(1号),5ml注射器
药物
(3条)
1:10000(0.1mg/.ml)肾上腺素
生理盐水
脐静脉插管和给药所需物品
其他(1条)
心电监护仪和电极片
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管理
内分泌-代谢问题
代谢性酸中毒
低血糖
低钙血症
高钾血症
监测血糖
监测电解质
考虑静脉输液
补充电解质
血液系统
贫血、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苍白、瘀斑、出血点
监测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和凝血功能
保健
低体温
延迟洗澡
气管插管插入深度
胎龄
(周)
新生儿体重
(g)
插入深度
管端至上唇(cm)
23-24
500-600
5.5
25-26
器官/系统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管理
神经系统
呼吸暂停
惊厥
易激惹
肌张力低
神经系统检查异常
喂养不协调
监护呼吸暂停
必要时正压通气治疗
考虑亚低温治疗
考虑延迟喂养及肠外营养
呼吸系统
呼吸急促
呼噜声
三凹征
鼻翼煽动
氧饱和度降低
气胸
维持足够的给氧和通气
避免不必要的吸引
考虑抗生素
考虑胸部X线检查和血气分析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2016)



是是


矫正通气步骤
矫正步骤
操作
M
调整面罩
确定面罩与面部封闭良好
R
重新摆正体位
将头调到“鼻吸气”体位
S
吸引口鼻
检查并吸引口鼻分泌物
O
打开口腔
用手指打开口腔重新放置面罩
P
增加压力
每次5-10cmH2O,
足月儿最大40cmH2O
A
改变气道
考虑气管插管或喉罩气道


生后导管前脉搏血氧饱和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