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碳会计观_王爱国
碳排放会计核算研究:文献综述
碳排放会计核算研究:文献综述作者:王晓菲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09期【摘要】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为了缓解目前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国际组织通过一系列法案限定碳排放量,同时也形成了碳排放交易市场。
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在构建当中,碳排放会计研究逐渐成为理论关注的热点,同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本文在此背景下,希望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总结,为我国今后碳排放会计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一、碳排放会计基本内涵与实质碳排放权概念由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概念而来,在《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每个参与的国家都限制一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既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排放权。
对于碳排放会计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定义,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Stewart Jones教授在2008年首次提出“碳会计”这一新概念,并且他将碳排放、交易和鉴证等业务统一称为“碳会计”。
从此,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学者们也开始加入到“碳会计”研究的行列中。
郑玲和周志方(2010)在研究大量文献基础上,认为碳排放主要是以二氧化碳为主要排放物,具有不确定性,它不同于以往的污染物排放,应该单独设立账户对其确认和计量。
张巧良(2010)认为碳排放权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碳排放权的政治特性决定了会计准则制定必须更多地关注会计的目标。
张鹏(2010)指出,碳排放权就是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权利。
实质是“核证的减排量”。
苑泽明(2013)分别从法学和经济学视角阐述了碳排放权的性质。
吴德林等人(2013)认为想要研究碳排放会计,首先要明确其概念和本质,他认为碳排放权具有商品属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碳排放会计定义的过程中,由于目前对碳排放会计的定义还缺乏权威的界定,容易与碳会计混淆,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碳排放会计的侧重点在于由碳排放所引起的会计内容的变化。
高校内部治理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1 ] 王爱 国: 《 我的碳会计观》 , 《 会 计研 究 ̄ 2 0 1 2年第 5期 。 [ 2 ] 阮鹏熙 : 《 碳排放权 交 易国 际会 计准 则问题研 究及借鉴 》 ,
对这些问题 , 并证 明实行低碳经济 的行动 , 企业将需要求 助于会计 师。在未来 , 这将是会计师的责任 , 会计人将代表财务会计年度报
告过 程中碳排放相关 的行动 。”
பைடு நூலகம்
碳市场对碳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 国必须更加重视碳 会 计, 企业 的会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 应首先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
要“ 完善 中国特色现代 大学制度 , 完善治理 结构 。” 2 0 1 0年 1 2月
目前 , 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包括 以党委为核心的政治权力 、
以校长为首 的行政权力 、 以教授为主 的学术权力 、 以教职工为代表
《 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开展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的通知》 则将 北京 大学等 2 6 所部 属高校作 为“ 推 动建 立健全大 学章程 , 完善高等学 校内部治理结构” 试点高校 , 把高校内部治理结 构的改革 和完善工 作推到实质性的阶段。而衡量和评价高校 内部 治理 结构 的改革 和
完善状 况 , 则需要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因此 , 高校 内部 治理
的民主权力 。而高校 内部治理结 构中因为学术权力弱化导致政治
权力与和行政权力高度重叠 , 学术权力从 属于行政权力 , 民主监 督
权力弱化 。具体来说 , 高校 内部治理主要存在以下几大 问题 : 高校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者:来源:《财会学习》2013年第10期王爱国教授现为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管理学博士,曾在天津财经大学从事会计学博士后研究;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会计学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和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自1987年留校任教以来,他一直躬身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育的第一线,任劳任怨地辛勤耕耘着。
王爱国教授出生于农民家庭,他始终以保持农民的宽厚质朴美德为荣;这一点,特别体现在他对待教学的态度上。
他始终认为,讲好每一节课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爱的付出。
他讲授的课程一直深受会计学子的欢迎。
王爱国教授还非常重视教学工作中的“传、帮、带”。
他经常邀请学院的老教授和讲课名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辅导;学院内部的讲课大赛也已经成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今年,他还主持启动了《中青年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2013~2020)》,以提升会计学院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王爱国教授担任会计学院院长之后的工作重心。
他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根据“英语+计算机+专业知识+诚信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生,并创造性地发起和参与了山东财经大学的品牌教育特色——诚信教育,把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王爱国教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他认为:“现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主要原因在于理论掌握不够扎实,知识面过于狭窄,以至于所学知识多是蜻蜓点水,缺乏深入的思考。
写篇文章也多是泛泛而谈,缺乏新意。
”他一再鼓励学生一定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思考问题,解放思想、敢想敢为、锤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在学科建设方面,由他主持的会计学科先后被山东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品牌专业、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确认为“泰山学者”设岗专业、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由他主持的“会计学教学团队”被确认为省级教学团队;由他主持的“会计综合实验中心”被确认为省级示范实验中心。
低碳经济下我国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低碳经济下我国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摘要:对我国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相关研究,将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分为核算型和管理型两种类型,在披露方式上提出了表内披露、表外披露和低碳信息报告书三种方式,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在碳会计信息披露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会计信息披露节能减排F231.5一、引言近年来,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
中国作为一个能源大国,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主要以煤炭消耗为主,这种“高碳”的能源结构必然会导致释放出过多的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的购人、产品投产与原料加工、仓储保管、物流运输、产品销售、残料处理与回收等各环节中,都不可避免地会排放出二氧化碳,对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不利影响。
另外,很多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存在着能源过度消耗和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环境治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与此同时,与碳排放有关的确认与计量、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研[来自]究也日益开展起来。
碳信息披露专案( CDP)成立于2000年,该项目在碳信息披露上较为独特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已发展为全球各大企业碳排放信息的经典标准。
其内容包括企业排放温室气体的测量与披露情况、碳排放政策、气候变化与应对策略、企业自身的商业发展模式等方面。
CDP 项目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气候变化数据,为各国企业设立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方式1.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碳会计信息披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核算型的碳会计要素信息,这类信息是可用货币来衡量,并直接作为正式的报表项目进行体现的量化信息,体现了其经济性的属性;二是管理型的碳会计信息,这类信息不能用货币来表现,也不能直接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一般以文字说明的形式在报表附注中注明,是一种定性的信息。
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
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陈秀霞【摘要】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京都协议书》的签署,碳排放权交易在各国迅猛发展,碳排放权会计的需求日渐强烈,但国际上关于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仍然存在分歧,至今尚未达成共识。
鉴于此,在梳理国内外碳排放权会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碳排放权特有的社会责任属性和自然资源属性导致其有别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任何资产,应根据不同的持有目的选择会计计量模式和会计记录,采用财务报表表内和表外相结合的方式披露碳排放权会计信息。
【期刊名称】《福建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7页(P22-28)【关键词】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信息披露【作者】陈秀霞【作者单位】福建商学院会计系,福建福州3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2全球环境日益恶化,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2月英国工业部(DTI)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分析了能源效率、低碳排放技术和低碳交通等问题,指出低碳经济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以最小限度的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获得最大效用的产出[1]。
2006年10月,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在其撰写的《斯特恩报告》(Stern-Review)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发展低碳经济,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主张越早发展低碳经济,成本越低,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希望低碳经济理念迅速成为各国或地区决策者的共识。
碳排放权交易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优选途径之一。
通过碳排放权的市场交易,可以调节余缺,实现环境资源的再配置,控制碳排放总量,减缓温室效应。
重污染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分析
重污染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分析作者:杨雪来源:《中国市场》2024年第10期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愈演愈烈,极端的天气事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给人类生存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在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碳会计在会计领域崭露头角。
碳会计作为一种新型核算方式,在其体系中信息披露是重要的一环。
文章通过研究重污染行业企业在碳会计信息披露中暴露的一些问题,提出加强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内外部监管力度,培养复合型碳会计人才和提高企业的低碳环保意识四个方面建议,希望为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重污染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0-0108-04DOI:10.13939/ki.zgsc.2024.10.0271引言從2020年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愿景,到2021年“双碳”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碳会计信息披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与此同时,随着政府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强调与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重污染企业的生产排污状况也逐渐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这就要求企业,尤其是重污染企业积极承担污染防治的责任、及时准确详细地披露企业的环境管理信息,也即要求企业高质量的披露碳会计信息,更好地展现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2文献回顾随着环境问题的愈发严重,全球对环境问题愈发重视,“碳会计”这个词应运而生。
但是“碳会计”这个概念最早是由StewartJones等在2018年提出来的,他们将与碳排放、碳交易和其鉴别验证有关的问题总称为“碳会计”[1]。
我国学者王爱国(2012)认为,碳会计实际上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会计学面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与低碳减排问题的新响应和新应对[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碳会计信息披露展开了丰富的研究:Andrew(2011)认为碳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在年报中单独披露、在年报中与其他信息一起披露、独立地在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中披露[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王爱国教授
王 爱国教 授 出生 于农 民家 庭 ,他 始 终 以保 持 农 民的 宽厚 质 三 等奖和 省科 技 进 步二 等奖。
牌 教 育 特 色 —— 诚 信 教 育 ,把 大学 生 的职 业 道 德 教 育贯 穿于 章 千 古 事” ,既 然 要 做 一 名 学 者,就 必 须 对 自 己的 文 字 负责 。深
教 书育人 的全过 程。王爱国教 授非常注重培 养学生的创新 精 厚 的 积 淀 使 得 王 爱 国教 授 在 看 问题 时 常 有 独 到 且 令 人 信 服 的
他 讲 授 的 课 程 一 直 深 受会 计 学子 的欢 迎 。王 爱国教 授 还 非 常 营 养,应 该 注 重自 然 、人 文 和 社 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素 质 尤其 是 人 文 素 质 的提 高。
重视 教 学工作 中的 “ 传、帮、带” 。他经常邀 请学院的老教 授 中国不 乏 人 文 精 神 ,从 孔子 的 ‘ 仁 人 ’思想,到儒 家对 博 学鸿 儒、
王 爱国教 授 好 与古哲 为友 ,以学术 为乐,具 有 批 判精 神 和 创
朴美德为荣 ; 这 一 点,特 别体 现 在他 对待 教 学的态度 上。他 新 精神。他办公 室的书橱里, 人 文书籍 占了 很 大一 部分。他认 为:
始 终 认 为, 讲 好 每 一 节课 是 一 种 社 会 责 任 , 更 是 一 种 爱的 付 出。 “ 当代 大 学生 应 该 加 强自 身的 修 养 ,应 该 多从 中国传 统 文化 中汲 取
我国碳审计监管体系建设研究
我国碳审计监管体系建设研究何丽梅;兰玲瑜【摘要】现有关于碳审计的研究,多集中于碳审计推进机制的探讨,对其监管体系的关注较少.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碳交易试点地区碳审计监管现状,借鉴香港和欧美国家对第三方碳审计机构的监管经验,提出我国要加强碳审计监管力量,完善碳审计监管方式,增强碳审计独立性,以保障碳审计报告质量,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期刊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7页(P74-80)【关键词】碳审计;监管体系;第三方审计机构【作者】何丽梅;兰玲瑜【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一、引言随着碳交易市场的设立,碳审计应运而生。
所谓碳审计,是对企业碳活动相关问题进行的审计、鉴证等,属于微观层面的碳会计(王爱国,2012),是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是审计主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运用审计方式方法对有关组织或个人在生产经营、生活过程中消耗含碳元素的自然资源而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与鉴证,并出具审计报告的行为(刘惠萍、王爱国,2013)。
碳排放权交易的实施需要测算各试点地区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明确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基数,在此基础上分配各重点排放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审计。
碳交易试点地区发改委组织排放单位提交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报告,重点用能单位需经过第三方核查机构审核,政府强制要求实施的碳核查属于碳审计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提供碳核查的第三方机构都是通过政府备案选拔而来,对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数据进行审计,提高了企业信息披露的可信度。
但我国碳审计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成熟,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这使得独立第三方碳审计的质量无从保证,不利于政府信息统计及碳交易市场的顺利发展。
完善的碳审计监管体系有利于规范第三方核查机构服务及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有助于帮助政府合理分配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优化资源配置,节约能源,同时促进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设。
会计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会计前沿讲座心得体会【篇一:会计前沿讲座(资料)】《会计研究》2012 年第1—12 期总目录综合携手同心共创未来———《会计研究》编辑部新年献辞本刊编辑部(1.3)公允价值计量在新兴经济体中的应用: 问题与对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综述杨敏等(1. 4) 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综述陈美华等( 1. 89)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从会计大国向会计强国的迈进王军( 3. 3) 推进中国会计研究的国际化———中国会计学会会刊《中国会计研究》第一届研讨会会议综述祝继高张晨宇( 89)创新与本土特色相结合的中国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2012 年学术年会综述陈红等( 8. 91)会计准则、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研究———海峡两岸会计学术交流动态章永奎刘峰( 10. 87)繁荣会计理论研究拓展对外学术交流余蔚平( 11. 3)加强会计指数研究全面提升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王化成等( 11. 7)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编制: 意义、思路与实现路径赵德武等( 12. 3)企业会计准则美国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选择研究与启示朱琳( 2. 23)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运用的动因探索———基于问卷调查与因子分析李英等( 2. 28)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评析与前瞻———以金融工具、合并报表和收入准则为例王霞( 4. 8)套期会计原则缺失问题研究———iasb 套期会计征求意见稿评述杨模荣( 6. 25)综合报告国际发展动态及我国应对举措杨敏等( 9. 3)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国际经验与研究启示王守海等( 12. 12) 会计理论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应有历史使命感杨雄胜( 2. 18)文化对会计的影响: 文献述评及未来研究展望潘爱玲等( 4. 20)我的碳会计观王爱国( 5. 3)会计学研究视角与研究领域拓展———基于国际期刊的研究张先治张晓东( 6. 3)论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的传导作用刘慧凤( 6. 32)企业制度演变与会计发展付磊( 7. 3)会计信息可比性研究评述及未来展望袁知柱吴粒( 9. 9)会计伦理决策影响因素研究 6.———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检验谭艳艳汤湘希( 9. 24)丧失相关性的会计与会计的持续性变革李心合( 10. 3)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变革、盈余持续性与市场定价行为研究陆宇建蒋玥( 1. 58)代理问题、公司治理模式与业绩自利性归因倾向———基于美、中、日三国的数据比较孙蔓莉等( 1. 68)所有权类型、政治寻租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 一个分析性框架黎文靖( 1. 81) 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基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实证研究张兆国( 2. 37)公司治理质量、投资者信心与股票收益雷光勇等( 2. 79)税收规避与财务报告成本的权衡研究———来自中国2008 年所得税改革的证据盖地胡国强( 3. 20)财务会计的信任功能雷宇( 3. 26)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 文献回顾、述评与未来展望孙光国杨金凤( 3. 31) 首发上市盈利预测制度变迁与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王克敏廉鹏( 3. 72)在美上市中国概念股会计问题研究杨敏等( 4. 3)控制权、媒介功用与市场治理效应: 基于财务报告重述的实证研究贺建刚魏明海(4. 36)基于分层动态随机规划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郭茵任若恩( 5. 39)基于投资者有限注意的“应计异象”研究———来自中国a 股市场的经验证据饶育蕾等( 5. 59)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场波动胡奕明刘奕均( 6. 12)会计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述评逯东等( 6. 19)盈余储备、投资决策与信息含量———来自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1995 - 2010 年的经验证据刘媛媛刘斌( 6. 38) 投资者注意力、应计误定价与盈余操纵权小峰吴世农( 6. 46)高管持股、择时披露与市场反应张馨艺等( 6. 54)产权保护、收益计量与会计制度改革龚光明陈若华( 7. 8)董事长个人特征、代理成本与营收计划的自愿披露———来自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万鹏曲晓辉( 7. 15)风险投资、联合差异和创业板ipo 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胡志颖等( 7.48)股权性质、环境不确定性与会计信息的治理效应申慧慧吴联生( 8.8) 基于gone 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洪荭等( 8. 84)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吗?———兼论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差异杨海燕等( 9. 16)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性化与濒死企业状况改善———来自a 股特别处理公司的经验证据蔡春等( 9. 31)媒体关注、制度环境与盈余信息市场反应———对市场压力假设的再检验于忠泊等( 9. 40)剩余收益模型与股票未来回报饶品贵岳衡( 9. 52)不确定环境下的项目融资租赁租金计量模型研究———基于出租人视角宋晓华等( 10. 21)捆绑披露是隐藏坏消息吗?———来自独立董事辞职公告的证据吴冬梅刘运国( 12. 19)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基于资源配置的公司治理策略分析———以2006 ~ 2010 年上市的公司为例黄志忠( 1. 36)先投后融,抑或先融后投———基于对我国企业产权制度的分析李芸达等( 1. 43)r&d 投资迎合行为: 理性迎合渠道与股权融资渠道?———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肖虹曲晓辉( 2. 42)董事网络: 定义、特征和计量谢德仁陈运森( 3. 44)金字塔结构、业绩波动与信用风险张瑞君李小荣( 3. 62)并购目标识别: 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张金鑫等( 3. 78)管理会计变革与创新的实地研究周琳等( 3. 85)再论公司财务概念框架曹越( 4. 44)大型央企集团财务治理模式及其制度创新罗乾宜( 4. 50)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 被动回应还是主动嵌入高汉祥( 4. 58)中国情境下的管理会计研究: 热点、趋势与方法———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1 年学术年会综述王秀芬董红星( 4. 65)组织间业绩评价的理论发展与平衡计分卡的改进: 基于战略联盟情景支晓强戴璐(4. 79)高管薪酬、公司成长性水平与相对业绩评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胡亚权周宏( 5. 22)企业集团财务管控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研究纳鹏杰纳超洪( 5.29) 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周仁俊高开娟( 5. 50)价值链成本管理为基础的跨组织资源整合: 一个实地研究穆林娟贾琦( 5. 67) 激励、福利还是奖励: 薪酬管制背景下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定位困境———基于泸州老窖的案例分析辛宇吕长江( 6. 67)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发展方向探析丁保利等( 6. 76)异质预期、群体演化与资产价格波动机制聂慧丽等( 7. 65)上市公司的地理特征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决策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宋玉等( 7. 72)社会信任、政治关系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张敦力李四海( 8. 17)成本管理信息租金、内部冲突与控制绩效———基于施工项目的实验研究王新等( 8. 25)政府干预、大股东资产注入: 支持抑或掏空章卫东等( 8. 34)证劵发行管制下的地方“护租”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风险化解章铁生等( 8. 41) 股权激励与股利分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肖淑芳喻梦颖( 8. 49)市场地位、商业信用与企业经营性融资张新民等( 8. 58)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陈德萍曾智海( 8. 66)资产专用性、声誉与企业财务契约自我履行: 一项实验研究雷新途李世辉( 9. 59) 过度投资、债务结构与治理效应———来自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黄珺黄妮( 9. 67)高管薪酬激励会关注债权人利益吗?【篇二:学科前沿讲座的心得与体会】学科前沿讲座的心得与体会0911370137 俞白兮本学期共有五位赫赫有名的教育学者给我们进行了六次学科前沿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碳会计的定义
碳会计的定义哎,说起这碳会计啊,它可不是啥高深的黑科技,而是咱们现代社会里一个挺接地气,又特重要的活儿。
你想啊,现在全球都在喊“绿色低碳”,就像是咱们小时候玩的跳房子,得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地往“环保”那格子里跳。
碳会计呢,就像是那个在旁边帮我们数着步数,看咱们跳得对不对的“小裁判”。
咱们平时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得精打细算?这碳会计啊,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是把咱们算账的本事用到了环保上。
它得把企业啊、工厂啊这些大家伙们,每天呼出去的二氧化碳啊、甲烷啊这些“废气”,都给认认真真地记下来,算个明明白白。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关乎到咱们的天更蓝、水更清的大事儿呢!说起来,这碳会计的工作,还真是得有点“斤斤计较”的精神头儿。
它得跟个细心的小媳妇似的,把每一笔“碳账”都记得清清楚楚,生怕漏掉了一丁点儿。
为啥呢?因为啊,这“碳”啊,就像咱们口袋里的钱,用多了就没了,还得想办法去挣回来。
而挣回来的方式,就是节能减排,多搞点绿色能源,少排点有害气体。
当然了,这碳会计也不是个孤军奋战的活儿。
它得跟好多部门打交道,比如环保局啊、能源局啊,还得跟企业里的工程师啊、经理啊这些大佬们沟通。
有时候啊,还得像个“和事佬”,两边都得说好话,把大家的意见都拢到一块儿,找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了:“这碳会计听起来挺累的,干这活儿的人得有多大的能耐啊?”嘿,你还别说,干这活儿的人,那可真得有两把刷子。
他们得懂财务知识,得会算账;还得懂环保法规,得知道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更得有点创新精神,得能想出些新点子来帮企业节能减排。
所以啊,这碳会计啊,简直就是现代社会的“绿色卫士”,守护着咱们的蓝天白云,让咱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其实啊,这碳会计的事儿啊,跟咱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你想啊,如果每个企业都能认真搞好碳会计,把节能减排当回事儿,那咱们的环境是不是就能更好了?到时候啊,咱们出门就不用再戴口罩防雾霾了;小河里的水也能清澈见底了;连空气里都能闻到一股子清新的味道。
我国碳会计确认及计量浅谈
我国碳会计确认及计量浅谈一、碳会计研究历程(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相关研究碳会计最早是依附于《京都议定书》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而产生的,因此最初碳会计被纳入了排放权会计框架内来进行探讨。
排放权会计的发展最早起源于美国1993年3月。
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发布了首部关于排污权会计的规范性文件180 CFR Parts101and102,由于该文件主要是针对二氧化硫的排放,且不能对免费分配的排污权进行处理,于是2003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下的紧急任务小组提出了基于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下排放权会计如何进行会计确认及处理问题的基准草案(EITF03-14)。
但由于该草案可能会对现行会计处理较大影响且尚未对排放权会计产生重大影响而未能实施。
2007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了解决不同到期日排污权证交易的市场行为而再次展开对排污权会计的讨论,FASB在此讨论中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通力合作期望能够提出一个全面指导性文件。
(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相关研究IASB针对欧盟各国基于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下排污权交易制度(EU-ETS)于2004年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三号-排放权》(IFRIC-3),IASB在IFRIC-3中全面提出了有关排放权会计的业务处理指南,但其发布后由于存在着(一)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
例如资产按照成本计量,负债按照市价计量会使资产和负债两者的价值产生不匹配;如果资产和负债均按照市价计量则会在实际排放配额远小于分配配额情况下资产的价值发生较大波动。
(二)后续计量费用和收益不匹配。
如果按照市价进行后续计量,根据《国际会计准则37号-无形资产》的规定,配额的价格波动应计入权益,而根据《国际会计准则38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规定,负债价值的变动应计入收益。
这就导致资产的价值变动计入收益而负债的价值变动计入损益。
因此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真实性,于是IASB在2005年6月迫于各方压力撤回了IFRIC-3。
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及财务效应研究——以内蒙古A电厂为例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 财会研究186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及财务效应研究——以内蒙古A电厂为例王语斐徐利飞高鹤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摘要:随着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规定的实施,促进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和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
为了探究新规定的实施将会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的方式,选取内蒙古某电厂为例,通过分析新会计规定下对企业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效应的影响。
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财务效应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如果企业重视节能减排并加大投入,那么对财务效应是积极地,反之,企业节漠视能减排的重要性,那么财务效应是消极的。
最后,为促进碳排放权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出三条建议。
关键词:碳排放权;会计处理;财务效应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30-0186-03一、引言为积极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关于建设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决策,2017年底,我国全面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周期分为基础建设期(2018年)、模拟运行期(2019年)和深化完善期(2020年)。
据统计,截止2018年10月,试点地区的碳排放配额成交量达到了2.6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金额约20亿元。
但是,相对于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一直落后于实践。
2019年12月16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财会[2019]22号)”。
新准则的发布,明确了我国碳排放权会计确认的科目以及披露方式,对促进我国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参与碳权交易的企业来说,在企业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问题上产生重大影响。
二、文献综述(一)碳会计及相关定义碳会计被认为是四种国际热点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与会计产生的新的领域,也被认为是环境和绿色会计的新发展(王爱国,2012)。
碳财务会计应用案例分析——以G公司为例
118碳财务会计应用案例分析———以G 公司为例司文婷作者简介:司文婷(1994-),女,汉,河北人,会计硕士,兰州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注册会计师。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兰州730030)摘要: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模式在我国得到了积极的响应,通过不断努力建立碳交易市场,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碳排放交易体系进行分析,以G 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现行有关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规定,解读会计处理过程,以期望为碳排放交易发展完善提供建议。
关键词:碳排放权;碳财务会计;会计处理一、引言十九大报告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这种情况下,碳排放带来的问题不仅是生态问题,而且日益成为一种经济和政治问题。
为了确保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能够基本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乃至个人不可回避的责任。
自2013年正式启动碳交易试点以来,我国已有湖北、广东和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庆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试点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碳排放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而钢铁行业由于其巨大的碳排放量,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因此,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缓解环境的不断恶化成为该行业发展的重点。
本文以G 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碳排放权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进行分析,以期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健全完善提供建议。
二、碳排放交易会计体系(一)会计确认按照我国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无论是无偿获取还是有偿购买所得,碳排放权应确认为资产这一观点基本达成共识,争议主要集中于确认为何种资产。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确认为存货。
吕喆(2012)认为将会计作为存货可以用来核算CDM 项目的成本,这有利于对CDM 项目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更客观地评价CDM 项目的效果。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王爱国(2012)认为碳排放权是国家或社会组织给予特殊合法权益所体现的财产权利,是一种“非物性”的财产,也就是“无形”财产。
企业强制减排义务前后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
对企 业承 担 强 制减 排 义 务 前 后 的 会 计 处 理 分 别 进 所必需 的, 因此将其确认为存 货并不合适。
行 研 究 ,找 出符 合 我 国企 业 实 际 情 况 的 会 计 处 理
实
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导 航
FR I EN DS 0F ACCOUNTI NG
曩 囊 啊 黧 丽 暖 隧 醺
企业 强制减 排义务前后 的碳排放 权会计处理
北京 经济 管理 职业 学 院 【 摘 杨 博 要 】目前 因不 同研 究者从不 同角度将碳排放 权确认 为不 同的资产 ,从 而导致碳排放 权会计确认 与计量 的 多元
一
个碳 排放 配额 ,并允许 额 度不够 用 的 国家 向额 度 CD M 执行理事会( E B ) 注册成功后 , CE R s 就 可 以作 为
富余 或者 没 有 强制 减排 义 务 的 国家购 买 排放 指 标 。 碳减排量资产进行核算 并出售 , 目前 C E R s 仍是我国碳
这些 国家再将 联 合 国分 配给他 们 的排放 配额 分配 给 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 。在承担强制减排义务前 , 我国
处在 生产 过 程 中 的在 产 品 、 在 生产 过 程 或 提 供 劳 务 生的“ 核 证 的减排 量 ( C E R s) ” 的一 个统 称 。 2 0 2 0年 品 ,
之 后 我 国承 担 强 制 减 排 义 务 的 可 能 性 将 非 常 大 , 过程 中耗用 的材料 、 物料等 ” 的定 义看 , 存货往往 是生 这 就 意 味 着 我 国 对碳 排 放权 的会 计 处 理 在 承 担 强 产过 程中所 必需 的有形资产 , 而碳减排量是无形 的, 在
碳会计 教材
碳会计教材
碳会计的相关教材有《碳交易市场碳会计核算及碳社会责任问题研究》和《我国碳会计制度设计与运行机制研究》。
《碳交易市场碳会计核算及碳社会责任问题研究》是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王爱国。
《我国碳会计制度设计与运行机制研究》是2019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亚连。
该书运用低碳经济对现代会计影响的成果,通过文献分析、实务剖析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概述碳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来研究碳会计制度框架设计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从“资本、技术和环境”三重依赖的高度来重构和设计碳会计的信息反映、披露和分析规范,即建立一种专门针对碳行为的理论体系、操作体系、运行体系和共管体系。
如需更多与碳会计相关的教材,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帮助。
“双碳”目标下碳审计发展现状研究
“双碳”目标下碳审计发展现状研究作者:丁哲晗来源:《审计与理财》2024年第05期【摘要】碳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旨在一定范围内对碳足迹进行计算并进行监督的过程,并对被审计单位的低碳生产经营、资源利用、财务信息、職责履行等活动进行的特殊管理。
碳审计不仅能推动企业更好地节能减排,也能为实现“双碳”目标而助力。
本文在厘清“双碳目标、碳交易市场、碳审计”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碳审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针对我国碳审计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碳交易市场;碳披露;碳审计一、引言人类进入现代工业化社会以来,大量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了过多的二氧化碳,这也导致了温室效应并引发海平面上涨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
2020年9月,习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2021年6月,全国碳排放交易权市场上线。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能将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量化,而且有利于资本向低碳的行业和领域流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伴随着碳交易市场的诞生,碳审计成为一种在传统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审计模式。
传统的审计活动是对财务和经营这些固定活动进行审查和监督,而碳审计主要针对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多种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检测和核查,是碳治理机制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的碳审计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面临着碳交易制度尚不成熟、碳审计业务标准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针对碳审计这一新兴领域相关概念术语进行辨析,讨论在“双碳”背景下我国碳审计发展的现状,并对我国目前碳审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最后针对我国碳审计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建议。
二、相关概念界定1.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的全称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指将碳排放的权利作为一种资产标的,来进行公开交易的市场。
依据碳交易是否具有强制性,碳市场分为强制性碳市场(履约碳市场)和自愿性碳市场两类。
我国目前建设的碳交易市场,以履约碳市场为主,主要由政府确定整体减排目标,然后将排放额度进行分配给纳入交易体系的企业,有多余排放量的企业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这些排放权,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将排放量进行出售,还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碳会计观*王爱国(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50014)【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外碳会计发展的综述,分析了碳会计的缘起、原义和扩展,探讨了国外碳会计发展的趋势和热点问题,并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提出了中国碳会计至少应该包括碳排放财务会计、碳成本会计、碳管理会计和碳审计等内容在内的广义碳会计观。
【关键词】碳会计发展综述碳会计观一、碳会计的缘起碳①会计(Carbon Accounting)是个“舶来品”,是美国学者Stewart Jones等人(2008)最早提出的,具体是指碳排放、碳交易及其鉴证等方面的会计问题。
但是,碳会计思想可以追溯到1992年德国Wup-pertal研究所提出的,日后为德、日、英、美等国家广泛采用,定量测度经济系统运行中物质使用量的“物质流账户体系”(MFA)以及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的环境会计或绿色会计。
碳会计缘起于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担忧。
1962年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了全世界人民的环保意识;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通过和1997年作为UNFCCC有效补充、具有法律效力的《京都议定书》的签署以及2011年在南非班德《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协议的达成,把全球气候温暖化的严重性和碳减排的紧迫性渲染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时至今日,碳减排已经演变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社会公众世界性的新共识,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政治、法律和科技领域的“新常态”(new normal)。
碳减排可以采用行政的、市场的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政策工具,其中,国际社会普遍采用基于总量控制的碳交易体系方式,运用价格机制控制某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碳排放量。
目前,比较成熟的碳交易市场有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2005)、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2003)、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2005)、美国西部气候倡议(WCI,2007)、加州气候准备行动(CAR,2007)、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NSWGGAS,2003)、加拿大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MCeX,2006)和日本东京总*①本文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碳交易市场、碳会计核算及碳社会责任问题研究”(11BGL02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低碳绩效及其综合评价研究”(ZR2010GM018)、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碳会计、碳绩效及其财务评价研究”(10BJGJ24)、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和山东女子学院会计学专业首席岗教授专项经费资助。
“碳”在此泛指温室气体(green house gas,GHG),是指大气层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的和人为的气态成分。
《京都议定书》中约定GHG包括三氟甲烷(HFC-23)、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其中二氧化碳所占比重较大,增温效应贡献率达63%,且在大气中最长可留存200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用“碳当量”来衡量GHG中其他气体所引起的温室效应,GHG和CO2不作严格区分。
量限制交易体系(2010)等。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从2006年开始一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根据《京都议定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虽然暂时没有明确的碳减排国际义务,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依然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在“十二五”期间单位GDP碳排放将减少17%,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为了实现既定任务,从2008年开始陆续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10余家碳交易平台,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已占全球CDM项目总签发量的47.81%(冯相昭等人,2010)。
很明显,借助碳交易平台,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由单纯的生态问题转变成了世界性的经济问题,进而影响到了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会计实践。
现代会计作为一个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的人造信息系统,对新的经济现象或经济活动的影响自然要做出适时的响应和应对,在碳交易过程中所形成的碳排放权资产化或费用化以及相关的碳税金、碳投资、碳损益等问题必然要“兼容”或“内部化”到现行的会计系统中来,碳会计应运而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当前,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追踪国际碳会计研究前沿,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推动碳会计研究的“本土化”或“中国化”,主动参与国际碳会计准则的制定,有意识地抢占碳会计的国际“话语权”。
二、碳会计的原义在早期,碳会计研究主要是在传统财务会计视域下进行的,侧重探讨碳交易市场中的碳排放权②的授予、购买或取得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披露等问题。
基于科斯定理和现代产权经济理论,将碳排放权“资产化”为资产负债表上的某项资产,国内外会计界并没有多少分歧,但是具体到资产归属、计量属性和信息披露时却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资产归属的“三意见”碳排放权到底应归属于何种资产,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确认为存货。
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1993)发布的规范酸雨计划排污许可证交易会计处理的《统一会计系统》(RM92-1-000)中规定:为履行排污责任产生的法定义务所持有的排污权应确认为存货;FASB下属的紧急任务小组(EITF,2003)在对《参与总量———交易机制下的排污权会计基准草案》(EITF03-14)进行讨论时认为:获得的初始分配排污许可证应确认为“排污许可证存货”;Mort Dittenhofer(1995)也认为:排污权最类似于存货的特点,符合会计研究公告(ARB)关于存货的描述;法国企业运动联盟(MEDEF)则认为:排污权符合存货定义,不能仅凭它不具备实物形态,就认定其为无形资产。
二是确认为无形资产。
IASB(2004)公布的《排放权》解释公告(IFRIC3)中规定:排放权符合资产的定义,且没有实物形态,属于资产中的无形资产;Ewer等人(1992)认为:排放权是过去由政府无偿分配或企业自行购买的,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符合资产定义,具有无形资产的某些特征,应确认为无形资产;Wambsganss等人(1996)也认为:授予的排放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三是确认为金融工具。
ASB(1998)发布的FRS13中的规定:碳交易合同符合金融工具的定义,排放权是一种其价格随企业自身权益主体的市场价格以外的因素而变动的特殊金融衍生产品,即嵌入衍生工具;Fiona等人(2002)认为:排放权具有与金融工具相似的特征;Adams(1992)、Sandor和Walsh(1993)认为:排放权可以被赋予衍生金融工具的地位,应以有价证券方式存储在银行,日后可以划分为期权,必要时②由于在文献中有关“碳”及“碳排放权”的表述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其基本含义和所体现的相关原理与“排污权”、“排放权”、“排污许可证”和“排放许可证”等是相同或相似的,所以在本文中视为同义语,不做严格区分。
可当作期货处理;日本企业会计基准委员会(2004)发布的《排污权交易会计处理》(2006年修订)中规定:以交易为目的的排污权应确认为金融商品;法国企业家协会与普华永道合作成立的EPE(2002)则直接发布了排放权的会计处理期权;Jurgen(2007)甚至将排放权直接视为一种可交易的货币。
(二)计量属性的“三选择”碳排放权计量属性的选择,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选择历史成本。
FERC(1993)认为:应按历史成本计量有偿获得的排污许可证,免费取得的按“零”计量。
二是选择公允价值或现行市场价值。
IASB(2004)认为: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取得(包括授予和购入)的排污许可证;Mort(1995)认为:应以现行市场价值而不是历史成本对排污权进行计量;Stefan Schaltegger等人(2000)则从经济与环境角度认为:应重视现行市场价值,而不是历史成本,因为只有运用现行市场价值污染预防边际成本与可交易的排污权的当前边际成本才能直接对比。
三是选择动态估价。
Ratnatunga等人(2010)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估价模型,将碳排放非货币量度转变为货币量度,对自身能够产生或耗费碳额度的长期碳资产进行估价,并为此设计了“环境能力强效资产”(ECEA)这一反映企业自身产生碳信用能力的新型无形资产项目。
(三)信息披露的“两标准”碳排放权的信息披露模式,主要有两种国际标准:一是碳披露项目(CDP)。
是由伦敦关注气候变化对企业经营影响的机构投资者自发形成的,始于2000年,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全面反映被调查企业在低碳战略、碳减排核算、碳减排管理和全球气候治理等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目的在于寻求气候变化所引起的股东价值和企业经营之间的持久关系,试图在高质量信息的支持下推动全球气候对话。
二是温室气体(GHG)协议。
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共同制定的,启动于1998年,是一套GHG核算语言,包括划定企业的报告范围(直接排放、电力的间接排放、其他间接排放)和定义报告的内容,并要求碳信息必须符合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透明性和准确性。
2011年又增添了“企业价值链”和“产品生命周期”两个GHG核算的新标准。
具体到如何披露碳排放信息,Gibson(1996)建议采用生态法而不是经济方法,也就是说,在传统财务会计信息之外,还应报告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风险、对企业或组织的影响及其应对方面的非财务信息;Jones(2010)构建了包括环境风险、公司责任、产业和环境之间的新关系、计量产业的影响、对影响进行披露和报告的多层次披露和报告模型,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建立在货币计量、资本导向、业务为中心、过分数字化和技术性、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传统财务会计报告与披露;Andrew等人(2011)则认为:碳披露的自我调控机制和相应碳信息在气候变动相关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导向的碳披露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碳会计的扩展发展到今天,碳会计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财务会计框架范畴,逐步渗透到了广义会计学的其他领域,碳成本会计、碳管理会计、碳审计甚至碳战略管理会计等都已成为碳会计扩展的新内容。
事实上,将碳排放作为机会成本引入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机制,一直是碳会计的关键点和难点(Hopwood,2009)。
尽管每个企业具体采用的碳管理会计方法不尽相同,但是仍然有助于增进相关信息收集与传播的效率和效果,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改善碳管理业绩(Burritt,2011),碳管理会计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CIMA,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