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与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与启示城市规划由物质空间而始,最终是服务于人的。西方在百年城镇化进程中,规划理论也同样经过了百年思考与创新;中国的城镇化用三十年走过了西方百年的路,所做的甚多,沉心静思则相对较少。
在中国城市缓速、提质、增效的背景下,不妨回顾一下西方城市规划的发展道路,以史为鉴,集思以助远行。
从田园城到和谐城
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提出两大战略思想: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发展理念和政策目标,也是不断实践的过程,与现代城市规划所秉承的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1](仇保兴,2005)完全吻合。“五个统筹”的核心在城市[2](仇保兴,2006),和谐城市是落实这两大战略思想的重要载体,也为当前和今后的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注入“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美好城市愿景、科学理性的新精神以及规划实践的新方式。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与实践,西方城市规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正处
于向城市社会快速转变的中国,要自我完善、后发超越,就需要对之进行了解。 1890年,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Garden City),这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100多年来建设美好城市的发展基调与奋斗目标[3](吴志强,1999)。国内已有不同学者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行了整理、引荐与分析(吴志强,2000;周岚,2001;方澜等,2002;仇保兴,2003;王凯,2003;李强等,2004;张京祥,2005;曹康顾朝林,2005;曹康吴丽娅,2005;丁宇,2005;左慧敏,2005;李健宁越敏,2006)[4-15],以求为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建设与工作实践等提供借鉴与启迪,在此不予细数。
从田园城到和谐城,是一次“新的升华”,本文冀望从城市规划的功能取向这一视角切入,在和谐城市的目标导引与政策语境下,通过对西方百年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梳理,探寻中国城市规划当前和今后可以有何作为、如何才能有所作为。
城市规划功能取向:为人?为地?
为人?为地?是张庭伟教授在其《21世纪的城市规划:从美国看中国》[16]一文提出的一对问题。文中,他将规划师在过去一百年中的实践,归纳为两个基本方向:第一,改善城市的用地布局和物质环境,即改善对“地”的使用。第二,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社会的素质,即改善“人”的状况。
他以美国城市规划发展的例证分析。最后指出,这场为“人”还是为“地”的争论,仍在继续,并将被带入21世纪,这关乎规划师的社会职责和社会使命的讨论。
城市规划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城市,城市具有物质性和社会性[17]。在此,笔者将张庭伟教授所提的“人”,界定为具有自主意识的社会群体, 具有社会与
经济双重属性,“地”则是指容纳一定社会群体聚集的物质环境空间。
“为人?为地?”这关系到城市的基本功能取向。我们从几组国内外学者对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给出的定义,来看其中是怎么描述“人”与“地”的。
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预定目标得以实现,就城市和区域而言,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规划是一个连续的过程[18](P.霍尔,1975);在城市或者镇、区的层次上,致力于组织与人的需求相一致的、和睦共处的空间秩序[19](G.阿尔伯斯,1988);规划是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来改良社会(美国规划院校联合会(ACSP)) 。如果把城市认定为一个空间范畴,那么城市规划,就是对空间发展目标的设定和达到这项空间目标过程中时间上的制导了[4]。(吴志强,2000)。
上述定义中,对“人”与“地”,语义上互有侧重,虽未明确“谁先谁后,谁主谁次”,但确立了“人”与“地”两个核心要素,阐释了城市规划是协调人的需求与空间利用之间关系的一种活动。
如果将“人”与“地”构成的协调关系继续细化,可以得到3种基本关系类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地”与“地”的空间关系;“人”与“地”的社会-空间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为不同社会群体因其社会、经济地位在城市中占有不同生态位而形成的关系。“地”与“地”之间的空间关系,表现为区位与布局关系,区位论是揭示这种关系的基本原理。“人”与“地”的社会-空间关系,是一种空间与社会相互建构、相互融合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特定社会群体与所处自然环境的作用关系,可从城市意象、生态足迹、人居适宜性等指标描述。这3组关系基本包括了城市规划的工作对象问题,对城
市规划的功能取向也是一种细化,在此,将其作为全文研究起点与下文的分析框架。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由物质性到社会性
本文选取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诞生(1889)至千年世纪转折(2000)年作为研究时段,主要参照吴志强《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导论一文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核心词语的引荐(见注释1),同时参照如下文献进行核对与补充,通过核心词在所阅文献中对其影响作用大小与摘引介绍频度比较,选取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进程中的40个重要程度与认知程度较高的理论,作为本文梳理的研究案例。同时,采用吴志强《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导读》中时代和思潮相结合的方法,划分为6个时段(划分方法见注释2),从而搭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对象+时段”的分析框架。
主要选择的来源:
①《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导论
②《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20]
③《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10]
④《城市社会学文选》[21]
⑤《City Reader》[22]
⑥《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23]
⑦《Readings in Urban Theory》[24]
⑧《Classic Readings in Urban Planning》[25]
⑨参考文献4-15。
基于上文三种“人”与“地”构成的关系类型,根据文献编著者或译者对所选城市规划理论与事件主要内容、观点介绍与评价及自己搜集的辅助信息,按照各个理论与事件在三种关系上所具有得不同偏重(如关注视角、解决方法与落实途径等)进行判断,划分为①物质性规划主线型;②社会性规划主线型;③物质-社会兼容型三种类型。将理论与事件按照发生时间次序排列,从而得到按规划的物质性与社会性功能划分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类型演变表(见表1)。受对部分理论与事件原始资料和背景资料所获取的有限性和间接性等限制,所划分类型仍需进一步深入完善,主要希望用来反映西方城市规划演变的大致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