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期末考试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与参考答案(2015-1-8)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与参考答案(2015-1-8)](https://img.taocdn.com/s3/m/afadc0531711cc7931b716e0.png)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015-1)一、单项选择题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 C )首次提出来的,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A、康德B、阿多诺C、鲍姆嘉通D、黑格尔2、柏拉图在其美学名著( A )中,明确提出“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命题。
A、《大希庇阿斯篇》B、《理想国》C、《判断力批判》D、《走向科学的美学》3、人们在进行具体的审美活动时,往往不经理性分析就能把握住美的特质,这反映了美感的( A )。
A、直觉性B、情感性 C 、逻辑性 D 、社会性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 )A、毕达哥拉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D )A、德谟克利特 B 、休谟 C 、博克 D 、康德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B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7、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D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 、维柯《新科学》C、鲍姆加登《美学》 D 、黑格尔《美学》8、美育之所以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因为它是( C )A、人生教育B、思想教育 C 、情感教育D、智慧教育9、我国第一次将美育正式规定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的人是( B )A、王国维 B 、蔡元培 C 、鲁迅D、毛泽东10、美育的最终目的是( D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B 、培养人的创新能力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 D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1、叔本华说: " 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 。
这是在强调( B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美感产生于( D )A、游戏 B 、摹仿 C 、巫术 D 、社会实践13、“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C )A、席勒 B 、柏拉图 C 、亚里土多德 D 、尼采14、俗话说“对牛弹琴” ,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 B )1A、感官 B 、审美能力 C 、想象 D 、灵性15、“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美学命题的提出者是( B )A、狄德罗 B 、车尔尼雪夫斯基 C 、黑格尔 D 、席勒16、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的作者是( B )A、马克思 B 、席勒 C 、康德 D 、亚里斯多德17、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 ( A )A、柏拉图 B 、黑格尔 C 、鲍姆加登 D 、贺拉斯18、古典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 B )A、表现 B 、再现 C 、抽象 D 、和谐19、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 D )A、自然 B 、社会 C 、人生 D 、艺术20、鲁迅曾说,他的农村老家讨媳妇时,并不要什么杏脸柳腰的美人,而是更青睐那些脸色红润、体格健壮的妇女。
美学概述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概述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ee494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2.png)
美学概述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艺术创作技巧B. 美的哲学C. 人类心理活动D. 自然科学现象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无利害关系的快感”?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审美经验”是指什么?A. 观看艺术品的经验B. 评价艺术品的经验C. 体验美的过程D. 创作艺术品的经验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 美的本质B. 美的起源C. 美的分类D. 社会经济状况答案:D5.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关注什么?A. 艺术作品的内在思想B. 艺术作品的外在形态C. 艺术作品的社会影响D.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答案: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康德美学中的审美判断的特点。
答案:康德在美学中提出的审美判断具有以下特点:普遍性、主观性、无利害关系性、目的性。
普遍性指的是审美判断要求所有人都同意;主观性强调审美判断是个人主观的感受;无利害关系性是指审美判断不涉及个人的实际利益;目的性则是指审美判断中的对象被视为目的本身,而非手段。
2. 什么是“美的形式”?请举例说明。
答案:美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中的外在形态和结构,它包括线条、色彩、形状、节奏等元素的和谐统一。
例如,古希腊雕塑《断臂的维纳斯》以其完美的比例和线条,展现了人体美的典范,体现了形式美的特质。
3. 简述黑格尔美学中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答案: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精神或理念在感性世界中的显现。
在他的美学体系中,美是理念与感性的统一,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桥梁。
艺术作品通过感性形式表达出普遍的理念,使观者能够在审美体验中感受到理念的存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上的不同观点,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柏拉图在美学上主张美是超越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理念,艺术作品只是模仿现实的不完美复制品。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2068dda300a6c30d229f0f.png)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015-1)一、单项选择题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C )首次提出来的,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A、康德B阿多诺C、鲍姆嘉通D黑格尔2、柏拉图在其美学名著(A )中,明确提出“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命题。
A、《大希庇阿斯篇》B、《理想国》C、《判断力批判》D《走向科学的美学》3、人们在进行具体的审美活动时,往往不经理性分析就能把握住美的特质,这反映了美感的(A )。
A、直觉性B、情感性C、逻辑性D、社会性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A )A、毕达哥拉斯 B 、苏格拉底C、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D )A、德谟克利特 B 、休谟C、博克D 、康德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B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7、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D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 、维柯《新科学》C、鲍姆加登《美学》 D 、黑格尔《美学》8、美育之所以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因为它是(C)A、人生教育B思想教育 C 、情感教育D智慧教育9、我国第一次将美育正式规定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的人是(B)A、王国维B、蔡元培C 、鲁迅D毛泽东10、美育的最终目的是(D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D、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这是在强调(B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美感产生于(DA、游戏B 、摹仿C 、巫术D 、社会实践13、“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CA、席勒B 、柏拉图C 、亚里土多德 D 、尼采14、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B )A、感官B 、审美能力C 、想象D 、灵性15、“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美学命题的提出者是( B )A、狄德罗B 、车尔尼雪夫斯基C、黑格尔 D 、席勒16、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的作者是(B )A、马克思B、席勒C、康德D 、亚里斯多德17、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 )A、柏拉图B 、黑格尔C、鲍姆加登D、贺拉斯18、古典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B )A、表现B、再现C、抽象D、和谐19、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 )A、自然B 、社会C、人生D 、艺术20、鲁迅曾说,他的农村老家讨媳妇时,并不要什么杏脸柳腰的美人,而是更青睐那些脸色红润、体格健壮的妇女。
吉林师范大学2022年上学期《美学概论》期末试卷
![吉林师范大学2022年上学期《美学概论》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865bb3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a.png)
吉林师范大学2022年上学期《美学概论》期末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750年,德国美学家()的学术专著《美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宣告成立。
A. 鲍姆嘉登B. 歌德C. 康德D. 费希特2. 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A.审美B.艺术C.自然美D.文学3.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
A.苏格拉底B.亚里斯多德C.柏拉图D.毕达哥拉斯4.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
A.黑格尔B.马克思C.席勒D.博克5.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的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一转移是从他的著作()开始的。
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6. 在我国当代美学研究中,主张美是主客观统一的,以()为代表。
A.朱光潜B.李泽厚C.蔡仪D.吕荧7.美在本质属性上是一个()的系统。
A.封闭B.开放性C.自律D.他律8. 实践特别是人在劳动中对()的使用,不仅是人类诞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
A. 语言B. 艺术C. 工具D. 文字9. 刘勰所提倡的“风骨”在内涵上基本相当于西方的()范畴。
A.悲剧B.崇高C.优美D.喜剧10. 在西方对于悲剧的探讨中,到了(),把悲剧从重大的社会矛盾推向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A.尼采B.叔本华C.斯宾塞D.莎士比亚11. 在中国古代关于艺术功能的载道说,较早可追溯到()。
A.老子B.庄子C.孔子D.韩愈12. “以美育代宗教”是我国美学家()所提出的。
A.王国维B.蔡元培C.丰子恺D.梁启超13. 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A.审美B.娱乐C.教育D.认识14.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核心层次是()。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 意境超验层15. 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说的提出者是()。
美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8b7b5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0.png)
美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拉斐尔D. 所有选项2.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线条和轮廓的清晰B. 强调光影效果和色彩的运用C. 强调宗教和历史题材D. 强调社会现实和批判3. 抽象艺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以具象事物为表现对象B. 以抽象形式和色彩为表现手段C. 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方法D. 以写实为艺术追求4. 以下哪一项不是现代艺术的特点?A. 反传统B. 反现实C. 重视个人情感的表达D. 强调社会功能5. 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有?A. 张大千B. 徐悲鸿C. 齐白石D. 吴道子6. 以下哪一位是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A. 毕加索B. 梵高C. 莫奈D. 马奈7. 立体主义是由哪两位艺术家发起的?A. 毕加索和马蒂斯B. 毕加索和布拉克C. 马蒂斯和布拉克D. 梵高和高更8. 以下哪一项不是艺术的功能?A. 审美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政治功能9. 波普艺术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大众文化和商业广告B. 强调自然主义和写实C. 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D. 强调历史和宗教题材10. 以下哪一位是20世纪初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A. 马蒂斯B. 蒙克C. 毕加索D. 达利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
2. 什么是现代主义艺术?它与传统艺术有何不同?3. 请列举三种不同的艺术流派,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抽象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2. 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在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念上的异同。
美术概论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B4. D5. A6. A7. B8. D9. A10. B二、简答题1.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包括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强调、对自然和人体的精确描绘、对透视法和光影效果的探索等。
美学概论考试试题
![美学概论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2c10b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5.png)
美学概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一项不是美学研究的对象?()A 艺术B 自然美C 社会美D 数学公式2、“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是谁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黑格尔D 康德3、中国古代美学中,“意境”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A 魏晋南北朝B 唐宋时期C 明清时期D 先秦时期4、以下哪种艺术形式最能体现时间艺术的特点?()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建筑5、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精神愉悦被称为()A 美感B 快感C 痛感D 情感6、提出“距离产生美”这一观点的是()A 布洛B 立普斯C 谷鲁斯D 弗洛伊德7、形式美法则中,体现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的是()A 和谐B 比例C 对称D 节奏8、悲剧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其本质在于()A 命运的不可抗拒B 冲突的不可调和C 人物的悲惨遭遇D 社会的黑暗9、喜剧的基本特征是()A 滑稽B 讽刺C 幽默D 荒诞10、以下哪一项不是优美的特点?()A 小巧B 柔和C 刚劲D 宁静11、审美经验具有()A 功利性B 非功利性C 实用性D 物质性12、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
A 娱乐B 认识C 感化D 共鸣13、中国美学中的“比德”说强调的是()A 自然与人的道德品质的类比B 自然的形式美C 自然的神秘力量D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4、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是()A 《诗学》B 《大希庇阿斯篇》C 《判断力批判》D 《美学》15、以下哪一种审美形态强调主体与客体的融合?()A 崇高B 荒诞C 丑D 优美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艺术美的主要特征。
艺术美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首先,艺术美具有典型性。
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提炼和加工,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能够反映出一类人的共性和社会的本质。
其次,艺术美具有创造性。
艺术家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展现出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8b5d9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6.png)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鲍姆加登D. 康德2. 以下哪个不是审美经验的要素?A. 感知B. 情感C. 认知D. 行为3. 艺术与美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B. 所有艺术作品都具有美感C.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是其核心价值D. 艺术与美是不可分割的4.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审美无利害”的观点?A. 庄子B. 黑格尔C. 康德D. 尼采5.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毛泽东...(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鲍姆加登对美学的贡献。
2. 解释“审美距离”的概念及其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3. 描述康德关于美的几个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 分析现代科技对艺术创作和审美经验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结合具体艺术作品,分析其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手法。
答案:一、选择题1. C. 鲍姆加登2. D. 行为3. B. 所有艺术作品都具有美感4. C. 康德5. A. 庄子二、简答题1. 鲍姆加登是德国哲学家,他首次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并在《美学》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审美距离”是指在审美活动中,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和情感距离,以便更客观、更深入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它有助于避免个人情感的干扰,使审美体验更加纯粹和深刻。
3. 康德认为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即美的事物不具有实用目的,但又能引起人们的愉悦感。
他强调审美经验的主观性和普遍性,认为美是主观感受,但这种感受具有普遍性,即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具有共通性。
三、论述题1. 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99bc90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8.png)
名词解释1、优美:即平时人们所讲的美,其实是美的表现形态之一,它是由于审美客体优美的对象,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优雅、秀丽的美;2、崇高:美的表现形态之一。
在这里它不是一般的形容词。
它是由于审美客体(崇高的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冲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雄壮、激扬的美,是主体在面对巨大客体对象压倒之势的情景下显示的对客体的突破和超越的人格精神,是精神对形式的抗争与高扬;3、悲剧:又称悲、悲剧性,美的表现形态之一。
它是由悲剧性冲突所表现出来的美。
通常以美好的毁灭、正义的失败、英雄的牺牲、生活的磨难等为其基本内容,不仅催人泪下,也具有警醒和感奋人心的巨大作用;4、喜剧:又称喜、喜剧性,美的表现形态之一。
通常是指以严肃的题旨为灵魂而以荒唐的艺术表现形式造成“悖谬”,从而引人发笑来鞭挞丑,征服丑,并显示实践主体自尊自豪、优越胜利的一种审美对象。
是由喜剧性矛盾所表现出来的美。
西方美学的三个基础1.对事物的本质追求。
(柏拉图)2.对心理知、情、意的划分。
(欧几里得几何学方式,鲍姆加登)3.各门艺术的同一性(艺技不分;艺术与技术关联;艺术脱离技术;18世纪时,区分开来。
)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1.无对本质的追问,且认为本质不可清晰言说。
(语言、事物、内心)2.对知、情、意无划分,认为心理是整体,并进行整体功能把握。
(性、心、意、志、情不同却互渗)3.各门艺术从未统一论述过,因为各门艺术不平等。
(诗文最高,书画次之,雕塑和建筑偏低,小说和戏曲最低。
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综合现象:唐、宋园林、元明清的戏曲;但此类综合从“闲情逸趣”出发,并未打破诗文的教化高位,因此并未统一。
)美作为“学”的历史(西方)一.本质——现象1.毕达哥拉斯学派:数2.柏拉图:“什么是美”(《大希匹阿斯》,《会饮篇》)从概念和定义的水平上给“美”确定一个恰当的内涵。
二 .从客体到主体鲍姆加登用德文Aesthetica使美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以美的方式去思维艺术。
2023年北京大学函授美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题库
![2023年北京大学函授美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386df6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6.png)
2023年北京大学函授美学概论期末考试
试题题库
一、选择题
1. 美学研究的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哲学思考
B. 艺术创作
C. 文化审美
D. 社会评判
2. 社会审美是指什么?
A. 个体的审美观点
B. 文化对美的认识
C. 社会整体的审美水平
D. 艺术家的创作观念
3. 北京大学美学概论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A. 帮助学生了解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B.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C.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点
D. 探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解释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 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美学与哪些学科密切相关?
3. 中西美学有哪些主要差异?
三、论述题
1. 文艺作品的价值如何评判?
2. 美学是如何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的?
3. 请以中国传统艺术为例,论述其对人们审美观念的塑造。
四、分析题
1. 请通过分析一幅艺术作品,解读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2. 选取一部电影作品,简要分析其影片中的视觉美学元素。
3. 请分析一个时尚品牌的标志设计,探讨其与消费者审美认同的关系。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2576b67c1cfad6185fa70b.png)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015-1)一、单项选择题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 C )首次提出来的,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A、康德B、阿多诺C、鲍姆嘉通D、黑格尔2、柏拉图在其美学名著( A )中,明确提出“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命题。
A、《大希庇阿斯篇》B、《理想国》C、《判断力批判》D、《走向科学的美学》3、人们在进行具体的审美活动时,往往不经理性分析就能把握住美的特质,这反映了美感的( A )。
A、直觉性B、情感性C、逻辑性D、社会性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 )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D )A、德谟克利特B、休谟C、博克D、康德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B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7、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D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加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8、美育之所以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因为它是( C )A、人生教育B、思想教育C、情感教育D、智慧教育9、我国第一次将美育正式规定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的人是( B )A、王国维B、蔡元培C、鲁迅D、毛泽东10、美育的最终目的是( D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D、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这是在强调( B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美感产生于( D )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13、“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C )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土多德D、尼采14、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 B )A、感官B、审美能力C、想象D、灵性15、“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美学命题的提出者是( B )A、狄德罗B、车尔尼雪夫斯基C、黑格尔D、席勒16、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的作者是( B )A、马克思B、席勒C、康德D、亚里斯多德17、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 A )A、柏拉图B、黑格尔C、鲍姆加登D、贺拉斯18、古典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 B )A、表现B、再现C、抽象D、和谐19、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D )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20、鲁迅曾说,他的农村老家讨媳妇时,并不要什么杏脸柳腰的美人,而是更青睐那些脸色红润、体格健壮的妇女。
《美学概论》期末题库
![《美学概论》期末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af52991216fc700abb68fc7c.png)
《美学概论》期末题库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1750年,德国美学家()的学术专著《美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宣告成立。
A、鲍姆嘉登B、歌德C、康德D、费希特2.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
A、苏格拉底B、亚里斯多德C、柏拉图D、毕达哥拉斯3. 在我国当代美学研究中,主张美是主客观统一的,以()为代表。
A、朱光潜B、李泽厚C、蔡仪D、吕荧4. 丰乳肥臀的原始母神雕像反映了原始人美感与()观念相关。
A、生殖崇拜B、图腾崇拜C、动物崇拜D、人的巫术5、美学家(),提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D、克莱夫•贝尔6.“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属于()。
A、无我之境B、有我之境C、造境D、写境7.优美的基本特征是()。
A、和谐B、柔软C、渐次D、安静8. 一种感官的变化,通常会引起其他感官的变化;它们之间还有协作,还要相互的影响和沟通。
这种感觉现象就是()。
A、灵感B、联想C、想象D、通感9. 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它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是英国美学家()。
A、培根B、洛克C、博克D、哈奇森10.()是美感的核心。
A、想象B、情感C、理解D、直觉11. 我国近代学者()提出了意境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划分。
A、王国维B、梁启超C、蔡元培D、康有为12.如果我们描述一个审美对象所带来的是一种超乎我们感官把握的感受,这就是()。
A、优美B、崇高C、喜剧D、秀雅13.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这是从()方面来论美的。
A、主观B、客观C、主客观统一D、主客观关系14. 古希腊悲剧大多属于()。
A、命运悲剧B、生活悲剧C、社会悲剧D、个性悲剧15.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提法属于()。
A、“比德”说B、“畅神”说C、移情说D、迷狂说16.中国美学史上标志着对自然美审美意识的觉醒的观点是()。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75b9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a.png)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美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美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B. 研究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过程的学科C. 研究社会美学和审美经验的学科D. 研究美学家的思想和理论的学科正确答案: A2. 美学的概念最早由哪位哲学家提出?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柏拉图D. 欧里庇得斯正确答案: C3. 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即共识”的观点?A. 康德B. 尼采C. 亚里士多德D. 柏拉图正确答案: A4. 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审美经验B. 审美标准C. 艺术创作D. 美的价值正确答案: A、B、C、D5.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A. 美学是其他学科的一个分支B. 美学与其他学科没有直接联系C. 美学与其他学科有相互影响D. 美学与其他学科完全独立正确答案: C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美学的基本概念。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关注美的产生、表现和认知过程。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审美经验、审美标准、艺术创作和美的价值等方面。
美学旨在探讨美的普遍性特征和人类对美的感知与理解。
通过研究美学,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并构建出更完善的审美观念和价值体系。
2. 美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美学与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非完全等同。
美学研究的范围包括艺术、自然界中的美、日常生活中的美以及审美经验和价值等方面,而艺术则是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艺术是一种通过创造性表达来传递情感、思想和意义的活动,它可以被视为美学的具体实践。
美学通过研究艺术的表现形式、审美反应和审美规律,为理解艺术作品提供了理论基础。
3. 简述美的主观与客观性的关系。
美的主观与客观性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美的主观性指的是个体审美经验的个人主观感受和评价,这与每个人的背景、文化和经验有关。
美的客观性指的是美的存在和规律的客观实在性,即美的特征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普遍可认同的。
美学旨在寻求美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通过研究美的本质和规律,以达到对美的客观认识。
函授美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函授美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44df9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c.png)
函授美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函授美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 艺术创作方法- B. 审美体验的本质- C. 艺术作品的价值- D. 艺术家的个人修养2. 以下哪项不是传统美学研究的范畴?- A. 绘画- B. 音乐- C. 建筑- D. 计算机编程3. “美”的概念最早由哪位哲学家提出?-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孔子- D. 庄子4.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美学的特点?- A. 强调审美主体性- B. 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 C. 忽视艺术的审美价值- D. 重视艺术的创新性5. “形式美”理论是由哪位美学家提出的?- A.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B. 阿多诺- C. 贝克特- D. 康德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关于审美判断的四个特征。
2. 描述一下现代美学中“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并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说明。
2. 论述“日常生活美学”的兴起背景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30分)请分析以下艺术作品的美学特征,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 艺术作品:《星夜》(Vincent van Gogh)- 艺术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Leonardo da Vinci)注意事项:- 请在答题纸上清晰、规范地书写答案。
- 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需要有清晰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不得超时。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2318a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c.png)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艺术B. 自然C. 社会D. 科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比较分析B. 历史研究C. 实验研究D. 逻辑推理答案:C3. 美学起源于古希腊,其创始人是()。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赫拉克利特答案:B4.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康德B. 黑格尔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尼采答案:C5.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
A. 内容的深刻性B. 形式的和谐性C. 情感的表达性D. 思想的启迪性答案:B6. 在美学中,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属于()。
A. 美学史B. 美学理论C. 美学批评D. 美学实践答案:B7. “美是自由的象征”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康德B. 黑格尔C. 马克思D. 尼采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审美经验的特点?()A. 主观性B. 客观性C. 情感性D. 创造性答案:B9. 美学中的“审美距离”是指()。
A. 物理距离B. 心理距离C. 社会距离D. 文化距离答案:B10.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马克思D. 尼采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概念?()A. 美B. 丑C. 崇高D. 悲剧答案:ACD3. 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
A. 经验主义B. 唯理论C. 辩证法D. 现象学答案:ABCD4. 美学中的“审美经验”包括()。
A. 感知B. 想象C. 情感D. 理解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流派?()A. 形式主义B. 实用主义C. 存在主义D. 结构主义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科学。
美学试题(期末版)5篇
![美学试题(期末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866b5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4.png)
美学试题(期末版)5篇第一篇:美学试题(期末版)一、名词解释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2.美学思想美学思想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
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3、游戏说“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
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奥秘。
4.摹仿说“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摹仿。
“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e765b37cd184254a3535a8.png)
美学概论复习题(课程代码262297)一、名词解释1、生态美2、优美3、移情说4、美育5、形式美6、喜剧7、直觉说8、意境9、悲剧10、美感二、辨析题:指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1、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
2、美是生活。
3、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
4、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美。
5、美的快感是一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自由的快感。
6、悲剧都具有一种崇高感。
7、自然美在自然事物本身。
8、美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9、凡是描写了生活中丑的人和事的作品就是艺术丑。
10、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由此可见,美感的根源在于人的主观情感。
三、问答题1、简述生态美的特点。
2、简述美感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3、简述审美情感与生理快感的区别和联系。
4、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5、简述美与善的关系。
6、简述民族生态审美范式的内容。
7、美的主要特征?8、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四、论述题1、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实施美育。
3、试论如何辨证地认识和判断人的美?4、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生态的审美形态。
5、论述真、善、美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6、举例说明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7、结合康德的崇高理论,谈谈自己对崇高的看法。
8、论述民族生态美的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态美:主客体之间潜能的对应性自由实现。
2、优美: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美感上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3、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认为移情是把人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它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它抓住了审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征,缺陷是否定审美对象的客观性。
4、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和培养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整个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
西北民族大学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西北民族大学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4010d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4.png)
美学概论一、单选题1.“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来源于哪部作品? ( )A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B :宗白华《美学故步》C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D :黑格尔《美学》2.()是人对美的事物的判断、品鉴与欣赏。
(2分;答案:C)A :审美评价B :审美判断C :审美活动3.( )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耽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A :孔子B :庄子C :老子D :孟子4.美的本质是()的产物。
(2分;答案:C)A :人的本质力量B :对象化C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5.优美的事物具有显著的宽容性和()。
(2分;答案:C)A :平易性B :和谐性C :顺从性6.在悲剧这一审美形态中,最具有审美价值的是()。
(2分;答案:A)A :悲剧艺术B :人的悲剧C :悲剧体验7.人体美是()的最高表现形态。
(2分;答案:B)A :形式美B :自然美C :社会美8.()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健康的形态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良好的文化修养。
A :心灵美B :内在美C :风度气质美9.崇高的形式特征是()。
(2分;答案:C)A :非凡、对立、刚劲B :巨大、不安、强烈C :巨大、刚劲、强烈10.()重在审美创造的研究,他的《诗学》则成为文艺美学的最早经典。
(2分;答案:A)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苏格拉底11.( )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著作《美学》第一卷的出版,在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分;答案:B)A :1725B :1750C :1825D :185012.康德认为从质的方面看,审美判断是一种( )。
(2分;答案:A)A :无利害的快感B :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C :没有概念的普遍性D :没有概念的普遍性13.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是以十八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嘉通1750 年出版()第一卷为标志的。
(2分;答案:C)A :《诗艺》B :《诗学》C :《美学》14.实验美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
美学思想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美学思想概论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3e931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7.png)
美学思想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美学思想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鲍姆加滕2. 下列哪项不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 美的本质B. 艺术创作C. 社会制度D. 美的体验3. 康德在其美学理论中提出了哪些基本概念?A. 纯粹理性B. 判断力C. 实践理性D. 以上都是4. 以下哪位哲学家认为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A. 黑格尔B. 尼采C. 康德D. 海德格尔5. 现代美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由克莱夫·贝尔提出的?A. 形式主义B. 艺术的“有意味的形式”C. 艺术的“纯粹性”D. 艺术的“再现性”##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在美学中的意义。
7. 阐述尼采的“生命美学”对现代美学的影响。
8. 描述一下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理论,并解释其对艺术创作的意义。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概念在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0.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美学理论,论述其对当代艺术实践的影响。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请结合具体艺术作品,分析“美”是如何通过形式、内容和观众的体验相互作用的。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清晰、工整地书写答案,保持卷面整洁。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以上试题涵盖了美学思想的基本概念、重要哲学家的贡献以及美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考生需要对美学的基本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具体的艺术作品分析中。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展示对美学思想的深刻理解。
美学概论 期末考试(二)2024
![美学概论 期末考试(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63558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5.png)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二)引言概述: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美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的详细信息和指导。
美学是一门让人向往的学科,通过学习美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审美观念和美的本质。
本文将按照以下五个大点来介绍期末考试内容:美学基本概念、美学理论流派、艺术与美学的关系、审美体验与创意、现代美学的发展趋势。
一、美学基本概念:1. 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美的要素和特征3. 美学思维的重要性4. 美学与主观经验的关系5. 美学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二、美学理论流派:1. 哲学美学与艺术美学的区别2. 艺术哲学与唯美主义3. 实用主义与功能美学4. 形式主义与结构美学5. 意象派与象征主义三、艺术与美学的关系:1. 艺术的定义和分类2. 艺术对象的审美表现力3. 艺术的创作过程和观赏方法4. 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5. 艺术的时代意义和影响力四、审美体验与创意:1. 审美活动的特点和价值2.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3. 审美情感与审美价值的体验4. 创意的概念和培养5. 创意与美学的相互影响五、现代美学的发展趋势:1. 科技与数字化对美学的影响2. 媒体与大众文化对美学的改变3. 全球化对美学的挑战和变革4. 生态美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5. 跨学科研究与美学的综合发展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对美学概论课程的期末考试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
美学基本概念、美学理论流派、艺术与美学的关系、审美体验与创意以及现代美学的发展趋势都是理解美学学科的重要方面。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并对美学有更深刻的认识。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383bddf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9.png)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一、美学学科的诞生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登正式以“Aesthetik”这个术语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来表明感性认识的理论,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标志着美学学科的诞生。
鲍姆嘉登因此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
Aesthetik的原意是“感性学”。
鲍姆嘉登在此规定了美学的研究对象,认为美学是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是“感觉的科学”,并且明确地把审美活动归结为感性认识,认为应该有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感性的审美,应建立专门的“感性学”,这就确立了作为感性认识的“美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存在的合法性。
二、康德论述美的四大特点康德从质、量、关系和情状四个方面分析了审美判断和美的特征,揭示出其中的一系列二律背反:1.美不涉及欲念和概念。
康德提出审美是一种趣味判断,他认为趣味判断是以情感为内容的,它不同于单纯的快感。
它与逻辑判断也不同,逻辑判断涉及概念,趣味判断不是一种理智的,而是一种情感的判断。
2.审美判断是单称、主观的,但仍普遍有效。
审美判断是个人的意见和单称判断,然而却有普遍性。
因为我认为美的不是从我自身的利害计较出发得来的,而是引起我的认识功能的和谐的自由活动。
这是人人都有、人人相通的“共通感”。
3.美是没有明确目的却又符合目的性的。
判断一朵花的美,并不要先弄清花的概念、用途,这就是没有目的性的概念,但却能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的自由的活动,所以它是美的。
因此美就是那种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没有概念的纯形式,而又必然为一切人所喜爱。
4.凡不凭概念而被认为必然产生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
因为美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原因造成的,美作为合目的性形式,不存在于现实对象的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审美判断者的心境和快与不快的情感之中。
/三、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1.美来源于实践中的自由创造。
美如何在实践中产生:(1)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劳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目的的活动,人能根据具体情况的改变和发展相应地改变设计蓝图,能“按照任何一种尺度”进行创造,也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规律即人的本质规律,美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即劳动实践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一、美学学科的诞生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登正式以“Aesthetik”这个术语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来表明感性认识的理论,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标志着美学学科的诞生。
鲍姆嘉登因此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
Aesthetik的原意是“感性学”。
鲍姆嘉登在此规定了美学的研究对象,认为美学是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是“感觉的科学”,并且明确地把审美活动归结为感性认识,认为应该有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感性的审美,应建立专门的“感性学”,这就确立了作为感性认识的“美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存在的合法性。
二、康德论述美的四大特点康德从质、量、关系和情状四个方面分析了审美判断和美的特征,揭示出其中的一系列二律背反:1.美不涉及欲念和概念。
康德提出审美是一种趣味判断,他认为趣味判断是以情感为内容的,它不同于单纯的快感。
它与逻辑判断也不同,逻辑判断涉及概念,趣味判断不是一种理智的,而是一种情感的判断。
2.审美判断是单称、主观的,但仍普遍有效。
审美判断是个人的意见和单称判断,然而却有普遍性。
因为我认为美的不是从我自身的利害计较出发得来的,而是引起我的认识功能的和谐的自由活动。
这是人人都有、人人相通的“共通感”。
3.美是没有明确目的却又符合目的性的。
判断一朵花的美,并不要先弄清花的概念、用途,这就是没有目的性的概念,但却能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的自由的活动,所以它是美的。
因此美就是那种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没有概念的纯形式,而又必然为一切人所喜爱。
4.凡不凭概念而被认为必然产生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
因为美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原因造成的,美作为合目的性形式,不存在于现实对象的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审美判断者的心境和快与不快的情感之中。
三、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1.美来源于实践中的自由创造。
美如何在实践中产生:(1)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劳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目的的活动,人能根据具体情况的改变和发展相应地改变设计蓝图,能“按照任何一种尺度”进行创造,也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规律即人的本质规律,美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即劳动实践的本质。
(2)人与人交往中产生的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社会斗争中创造的美,其实质是人与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交往美,社会美根源于人与人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
2.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1)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在生产物上必然打上人的意志的烙印,表现着人的目的性和人改造自然的创造力量,所创造的对象则是人的作品也是人的现实,是人身的“对象化”和肯定(2)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劳动的产品能在它的静的存在形式中看到人类的创造劳动和人自身的力量、智慧与才能。
四、美和真善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真”是指客观世界自身变化、发展的规律性。
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善”是指人类的内在目的性、功利性。
也就是指符合人的目的性。
3.真是美的基础:美的产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
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
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目的。
4.善是美的灵魂: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他们的利益。
因此,美的事物是一种肯定的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形象。
5.真善美三者是和谐统一的:三者就其历史的发生发展来说,只有当人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即真,并运用与实践,达到了改造世界的目的,实现了善,才可能有美的存在。
做为历史的成果、作为客观对象来看,三者是同一客观对象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方面。
五、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1.美的相对性(1)受客观环境制约:美不是绝对不变的,它会随着特定的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受主观的制约:从主体属性方面分析,美有着突出的个体化特征,它以主体特殊的心理感受和选择为基本形式,是审美判断相对性的主要表现。
2.美的绝对性(1)美中蕴含的真与善是不能随意抹煞、否定的。
虽然美是以个人爱好、趣味表现出来的,但由于审美判断的对象总是一种客观而真实的存在,有着客观的属性和具体的社会内容,因而反映在审美判断过程中,也会体现某种普遍性与共同性,不能随意抹煞、否定。
(2)相对美的长河组成绝对美六、美产生的基本特征1.美产生于劳动:这是美的本质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对美的来源的结论,因此,美的事物之所以美在于它是经过了人类能动创造的社会实践的劳动而产生和具有了一定的审美价值,美的对象、美的事物,例如自然界的雄伟的山峰,鲜艳的花朵;社会生活中的豪迈的劳动场面,英雄的崇高形象,之所以无不给人以状美或优美的种种情感感受,正是有于它们是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具体的生活体现。
被赋于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凝结和概括了人们的能运创造。
2.艺术品的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不是并不属于物质,它属于一种思想,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思想,因此它只能借助于物的形式表达它的思想。
人类认识深刻的是他们所熟悉的东西,越熟悉就越能够发现它的灵性,随之审美的表达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现在甘肃境内的岩画,有极高极高的审美价值那些“野鹿、野猪”是为了狩猎,也就是为了能逮到它们,才把它们画下来,以好让族内成员吃饱,繁衍。
七、社会美的范围及其特征1.范围:(1)实践活动的美(2)实践成果的美(3)实践主体的美2.特点:(1)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美是本质上社会实践的生活。
社会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都是非常直接、非常明显的,生产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美直接来源于生产劳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活动。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美,也直接来源于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在交往活动中体现出哪一些语言、行为、思想是善的,是美的,哪一些是恶的、丑的。
(2)与社会功利性密切联系:美是一种价值。
美对人总是有用的,然而,美的效用都不在于经济实用,也不是纯粹的道德工具,它是通过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个体自由、全面地发展。
社会美最初都明显地附丽于与人的实践有用有利的事物,对人的实践无用有害的事物本质上是不能成为美的。
善虽然不就是美,但它是美的前提、基础和内容,在社会领域,美与善是直接统一的。
(3)与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社会美的内容直接就是人们在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
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的审美关系必须受制于物质条件、政治条件和其他精神条件,并随这些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例如:封建时代自然经济的田园风光,有别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市化的乡镇。
八、自然“人化”的形式是指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和掌握客观的自然规律,支配自然,改造自然,使之为我所用,使自然社会化,人化,使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物上得到感性显现,赋予自然以社会属性的意义的过程。
1.自然物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烙印,使得人们得以从中直观自身,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在世界不断地转化为人类世界,使越来越多的“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人类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展。
2.自然物作为人类可亲的生活环境而具有“人化”的意义,从而获得审美价值。
3.自然物作为人类生活的象征,显示审美意义九、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区别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
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
”1.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存在的万物千姿百态,但它们往往是彼此孤立的、分散的、个别的美的现象之间,常常缺乏明显的内在联系。
而相反的是艺术家就把这些分散的美集中起来,进行艺术的加工,创造出美的意象,这样,艺术美就比现实美更集中、更强烈、更有普遍意义了。
2.现实美具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纯粹性。
在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往往是美与不美的共同体。
这种美与不美并存于一体的现象,就使现实美显得较为复杂、粗糙。
艺术美则不然。
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总要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要把现实美中附着的不美部分“清洗”掉,并且在形式上使之更符合美的规律。
3.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久性。
由于现实美一般总是处于活动状态中的,因而它是不稳固的,易于消失。
即使是人的美(现实美的最高表现形式),也不可能青春永驻。
同时,艺术美是艺术家在对客观现实审美反映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创造的物态化表现,这种艺术美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可能跨越时间和空间,流传久远。
就如人类辉煌的希腊艺术,至今还在给与我们一特别的艺术享受。
十、意境与传神的区别意境须象征,传神是表现。
传神的核心在于以形写神:1. 意境主要是运用艺术意象,在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如竹象征气节,兰象征清高等。
2. 传神是指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内在精神,把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是艺术中的一种美的境界。
3. 以形写神要旨在于不直接描绘对象本身,而是渲染其“表现”,例: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
“以形写神”例释:A.诗歌:诗中有画。
a.诗歌语言蒙太奇手法能够创造“诗中有画”的意境。
“语言蒙太奇”手法最常见的是直接采用实词组诗。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诗歌语言蒙太奇与电影蒙太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于坚的诗歌《四月之城》中的一段:“四月之城裸着手臂打着洋伞在暖风中散步门开了窗开了阳台开了孩子们开了所有的年轻都开放了……四月在抢购尼龙抢购衬衣红裙太阳帽抢购夏天”B.绘画:以静写动。
“静”即物质(形式)美,“动”即精神(内在)美。
雕塑、摄影贵在表现“动象”。
“动象”即由第一现状到第二现状之间的瞬间。
例1. 《掷铁饼者》、《自杀的高卢人》。
例2.摄影时的笑容。
C.音乐:以情带声。
十一、形式美的构成1.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
形式美的构成,是指其感性质料,主要包括色彩、形体和声音等。
(一)色彩色彩是光作用于物体所给人的一种视觉反应,它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色彩具有情感性,色彩刺激能影响人的情感或情绪。
鲜艳明亮的色彩可以使人兴奋,晦暗浑浊的色彩则使人感到压抑;红色和黄色给人以温暖、热烈和喜庆的感觉。
另一方面,色彩又具有象征性。
如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死亡,白色象征纯洁。
京剧脸谱也以不同色彩象征不同的人物性格:红脸表示忠义,黑脸表示憨直。
(二)形体形体以线条为基础,由点线面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
除了有平面和立体之分,不同的形体还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例如,圆形和球形给人以柔和完美之感。
方形则给人以刚直、方正之感;金字塔式的三角形给人以安稳感,倒三角形则给人以倾危感;高而直的形体有挺拔和险峻感,宽而平的形体有平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