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会展业发展与项目运营管理

合集下载

国内外会展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启示

国内外会展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启示

国内外会展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启示会展经济是指以展览会、会议、商务活动为载体,通过吸引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汇聚,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产生的经济现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会展经济也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重要手段和载体。

在国内外,会展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典型模式,这些模式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德国慕尼黑展览中心的成功模式德国慕尼黑展览中心是世界上最大、最现代化的多功能展览设施之一,位于慕尼黑城市中心,总面积达180万平方米。

慕尼黑展览中心的成功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化管理:慕尼黑展览中心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采取专业化管理,分工明确,科学规划,高效运作。

通过对展览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最大化地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2. 多元化的服务内容:慕尼黑展览中心在传统展览会之外,还开展了国际高端会议、文化艺术展览、演出等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充分利用展览设施和资源,实现了多渠道的经济效益。

3. 国际化运营:慕尼黑展览中心与多家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合作,共同举办了大量国际性展览,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商和观众,有效提高了展览中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慕尼黑展览中心的成功模式为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特别是在专业化管理、多元化服务内容和国际化运营方面,值得我国会展业界认真借鉴和学习。

二、中国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成功模式中国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是一座集会议、展览、酒店和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会议中心,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的黄金地段,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成功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会议为核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以会议为核心,通过引进国际会议、展览、商务活动等资源,充分发挥会议中心设施和地理位置优势,打造了国际化、专业化的会议场所。

2. 创新服务模式: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在服务模式上不断创新,提供一站式的会议服务,包括会议组织、展览布置、餐饮住宿等,为客户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

德国会展业发展历史

德国会展业发展历史

德国会展业发展历史德国的会展业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5世纪中叶。

此后,德国的会展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球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步骤阐述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历史。

第一步:起源阶段(15世纪-19世纪)德国的会展业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

当时,德国城市的市长们意识到,通过展示城市的商业、文化和社会发展成果,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人、学者和投资者。

因此,德国的会展业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在17世纪,德国东部出现了大型的市场和展览会。

德国还在18世纪初举办了海上贸易博览会,吸引了大量的商人。

第二步:现代化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会展业开始现代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已经举办了一些国际性的展览会,如1910年在布莱梅举办的国际海运、造船和水上交通展览会。

这些展览会为德国的商业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在20世纪的中叶,德国开始在会展业方面采取更加专业化的模式。

会展业逐渐成为了一个行业,并出现了许多专业的会展公司。

第三步:现代化以后(21世纪)21世纪以来,德国的会展业继续不断发展。

现在,德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会展中心之一。

德国的会展业拥有一流的设施、专业的服务和国际化的经验。

德国的会展业已经成为了德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在德国举办的大型展览会和会议吸引了数百万人次的参观者。

总之,德国的会展业已经成为了德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德国的会展业不断发展,成为了全球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会展业还将继续发展和壮大。

德国会展业发展原因探究

德国会展业发展原因探究

德国会展业发展原因探究摘要:德国素有“会展王国”的美誉,本文从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管理作用、专业的会展人才和研究机构、一流的会展场馆和服务水平、注重打造国际一流的品牌展会等方面分析了“会展王国”是如何打造的。

并提到了德国会展业发展的一些新趋势。

关键词:德国会展业;政府和行业协会;品牌化中图分类号:d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德国有“会展王国”的美誉,自1895年春季在德国东部莱比锡举行了第一次样品博览会后,目前已被世界会展业界一致公认为世界会展业的龙头,全球每年举行的130-150个国际专业会展中,有2∕3是在德国举办。

至目前为止,参展厂商数为170,000,其中50%为外国参展厂商,参观者人次高达1,000多万人次,其中有来自180个国家的200万参观者。

[1]全球五大展览中心的四个以及十大展览公司的五家都来自德国。

德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却发展为世界第一会展强国,人们不禁要问德国是如何打造“德国制造”这个会展服务品牌的?德国是怎样成为全球会展中心的?一、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管理作用在德国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以其特有的调节调控管理方式,推动了德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

目前德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会展发展模式,即展馆政府所有、权威协会管理、展览公司适当经营、面向国际化的政府干预模式。

德国各级政府将展览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给予高度重视,为了支持会展业的发展,德国政府不惜巨资建造现代化的展馆,在确定展馆国有的前提下,不直接参与展馆的日常运作,而是授权于权威的行业协会代表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并以长期租赁或委托经营等形式把展馆授让给会展公司。

会展公司在授让国有展馆后既从事展馆经营又组织会展项目并将所有的会展服务委托给专门会展服务公司实施,会展服务公司以专业化服务能力为参展商、专业观众提供周到的会展配套服务。

另外,政府会以政策干预会展企业,鼓励他们从事“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会展国际化经营。

国际典型城市促进会展业发展的经验

国际典型城市促进会展业发展的经验

国际典型城市促进会展业发展的经验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带动能力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

欧洲会展业发展历史悠久,已经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高超的服务能力,也培育出汉诺威、米兰、伦敦等在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会展中心城市。

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凭借自身城市独特的产业优势开创了复合式的会展发展道路,新加坡凭借优秀的政府和行业管理能力也成为优秀的国际会展目的地。

这些城市在促进会展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欧洲会展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

其中,德国和意大利会展业非常发达,米兰位居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之列。

根据综合评估,德国的法兰克福、汉诺威,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等被列为国际一线会展城市,具有最强的综合能力。

一、意大利米兰米兰会展经济发达,拥有悠久的会展发展历史,曾举办过1906年的世界博览会,全球展览业协会(UFI)于1925年在意大利米兰成立。

意大利大型国际展览会举办地主要集中在米兰、波洛尼亚、巴里、维罗纳和帕多瓦等城市。

作为意大利重要的经济中心,米兰因建筑、时装设计、艺术、制造业和金融业闻名。

基于这些优势产业的“米兰时装周”、“米兰建筑双年展”等展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2015年米兰还将主办“世界博览会”。

米兰在促进城市会展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是:(一)促进旅游和展览的互动式发展,满足参展商全方位需求除了具有完备的设施基础和专业的营销服务之外,米兰不仅是时尚中心,更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历史悠久、风景如画,名胜古迹众多,文化艺术活动异彩纷呈,形成了米兰独特而综合的旅游、城市营销形象,着力推动会展商务同旅游度假之间的良性互动,并通过网站运用各种语言推介米兰的文化旅游魅力。

针对2015年的世博会,米兰已经与世界各地160个旅游机构签订了协议,提供多样化的旅游套餐,推广米兰世博会。

(二)促进优势产业同品牌展会的互动式发展,夯实产业基础意大利的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制革、制鞋、服装、纺织、家具、厨房设备、瓷砖、丝绸、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和机械工业等方面。

国内外会展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启示

国内外会展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启示

国内外会展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启示会展经济是指以会展活动为核心,以会展产业为依托,通过各种组织和管理手段,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随着国内外会展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和发展会展经济,形成了一些典型的模式和经验,对于其他地方的会展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会展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并分析其成功之处以及对其他地区的启示。

1. 美国的综合型会展中心模式美国是会展国家,其在会展经济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美国,会展中心是会展经济的核心,起到了汇集供求双方资源、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作用。

美国的会展中心通常由政府投资并由专业的会展公司进行管理,具有完善的场馆设施和服务体系。

这些会展中心通常位于大城市的市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地带,配有现代化的展馆、会议室、餐饮设施等,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 德国的专业化会展模式德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展览会场之一,其会展业以高度的专业化闻名于世。

德国的会展经济主要由私营企业经营管理,这些企业通常专注于一个或数个特定领域的展览,如汽车展、机械展、化工展等。

德国的展览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国内市场的本土展览会,另一类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国际展览会。

这些展览会在德国的各个城市举办,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展商和观众。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会展市场之一,会展经济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的会展经济主要由政府主导,城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会展经济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城市群,如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

这些城市群通过会展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展产业链。

中国的会展经济也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一些大型的国际会展也在中国举办。

1. 多元化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展经济都在逐步实现多元化发展,通过举办多样化的展览会活动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这些展览会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济活动,如汽车、机械、医疗、科技等。

多元化发展使得会展经济更加具有活力和竞争力。

中外会展业发展状况

中外会展业发展状况

3、会展经济主体日渐多元化
在原来单一国有会展企业的基础上,中外合资企业、国内合作企业、 民营企业(北京、上海:比例70%~80%,经营业务占到一半)迅速 增长 。
三、中国会展业发展瓶颈
1
产业松散,效益低下
2
结构失衡,分布不均
3
规模较小,竞争力弱
4
市场无序,管理落后
5
服务滞后,人才缺乏
四、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
主办机构 专业化
展览公司 集团化
法国展 览业的 独特处
展会规模 大型化
展会进一 Leabharlann 国际化英国会展业• 展馆不多,规模也不大,无法与德、意、法相比。 • 伦敦的隧道建设博览会是最负盛名,花卉、种子、植物
栽培与保护产品的博览会也具有一定优势。 • 比较有名的是伦敦及伯明翰展场,总面积也不超过20余
万平方米。
中外会展业发展状况
引例:德国会展业规模及其经济收益
• 从2001年到2007 年,通过展会形成的订货合同每年都在 230亿欧元左右。德国现有展会公司约100家。其中40家 有能力举办国际展会。德国展会公司的投入平均每年约为 5亿欧元,年营业额平均约达26亿欧元。2007年,在德 国本土举办的国际展览会有139场,观众达 1058万人。 参加展会的展商有16万多家,其中国外参展商89813家, 比德国本地展商75944家还多出13869家,占参展商总数 的54.2%。出租摊位面积高达近673万平方米。对德国经 济形成的直接需求和影响,至少在105亿欧元以上。
2、会展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主导色彩较浓。 3、会展业企业效益及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4、会展场馆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5、办展活动及场馆建设不平衡。 6、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行业标准。

基于德国会展业发展启示分析西安会展旅游发展

基于德国会展业发展启示分析西安会展旅游发展

基于德国会展业发展启示分析西安会展旅游发展作者:崔少玲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3期德国会展业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气息的现代经济产业,本文通对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概括分析,借鉴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此结合西安会展业旅游市场现状,为西安会展旅游市场的发展提出策略式建议,促进西安会展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德国的会展业在世界上具有“会展第一大国”的称号,其拥有众多的会展中心、展览公司、相关的服务机构以及规范严密的行业协会和组织。

目前,德国重要的会展城市以柏林、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汉诺威、莱比锡、慕尼黑、等为首的中心城市。

其会展中心的发展,不仅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方面反映了德国城市的兴衰,更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促进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一、总结德国会展业发展德国号称世界“第一会展大国”,全世界重要的专业展会150个,其中120个是德国举办的,基本涵盖了所有服务行业和工业产品领域,目前德国已形成了成熟的会展经济圈。

德国会展业能在全球会展业激烈的竞争中傲视群雄,一方面是取决于其一流的展馆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得力于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创新的开拓精神。

(一)先进的管理创新模式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其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德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有力的推动了德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

但德国政府主要在对行业的宏观调控方面,只是作为展览业的管理者和协作者,并不直接参与展览举办。

政府主要投资或资助建设展览场馆。

其中,实力雄厚的展览公司多由政府控股,实行企业化管理。

(二)德国行业协会发挥强势作用德国展览业协会既是德国展览业的权威组织,也是代表德国政府的行业组织。

它由参展商、参展与会者和会展组织者三方面力量组合而成。

德国展览业协会不是以展会主办方形式存在的,而是以服务和协调为宗旨的一个服务性机构。

主要负责与议会、政府各部门和其他行业组织进行沟通协调;对在德国举办的展览及德国在国外组织的展览活动进行相关工作的协调;确保德国会展市场的透明化;研究、评估和维护客户的数据库;出版和发布以及宣传展览指南,提供有关展览的咨询服务和培训等。

德国会展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会展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维普资讯
区域 经 济 与 产 业 经 济
德 国会展 业发 展 对 中 国的 启 示
张 燕

( 中共 广 东省委 党校研 究 生部 , 东 广 州 5 0 5 ) 广 1 0 3
摘要 : 国会展 业 以其在 经营模 式、 德 经营规模 、 际化 运作 以及 配套服 务等 方面 的独特优 势 享誉 世界 。中 国会 展 业 可 国 以学 习德 国会展 业的 经验 , 在品 牌建设 、 管理体 制 、 件设 施建 设 、 才建设 以及 配套 设施 建设等 方 面进行创 新 。 硬 人
中 国为核心 的亚洲 市 场及 中东 欧 国家 正成 为 德 国会 展 业 新
的业 务和利 润增 长点 。
2德 国会 展业 人才优 势 明显 . 德 国西门子媒 体学 院 院长 、 被誉 为德 国“ 会展 行 业 第 一 人” 的贝恩斯 (0 2几年 前就 说过 ,会 展在 德 国能 成 为一 个 20 ) “ 庞 大 的经 济产业 , 中一个 重要原 因就是 有大 批高 素 质 的会 其 展 专业人 才参与其 中。他领 导 的西 门子 媒 体 学 院是 欧 盟 会 ” 展 培训行业 内知名 度很 高的职 业教 育企业 , 学 院的毕 业 生 该 早 已活跃 在世界各 国 的会 展行 业 中 , 担任 各 种 会议 、 览 等 展 大 型活动 的现场组 织工 作 。德 国已经 形 成 了成 熟 的会 展 经 理人市场 , 立了一套 完 善 的会 展 人 才教 育 培 训体 系 , 时 建 同
专业 博览会 创造 了 良好 的基础 。
开放 , 想方设 法 吸引更 多 的 外 国参 展 商 和观 众 , 而 使 德 并 从
国举 办 的博 览会 的 国际性 日益提高 ; 是德展 览公 司能洞 察 二 国 际展 览市 场 的发 展 趋 势 , 时 到 国外投 资 办展 。 目前 , 及 以

德国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

德国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

德国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一、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一)德国会展业发展概况在世界10大知名展览公司中,德国占了6个(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汉诺威展览公司,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汉维展览公司,慕尼黑展览公司);在世界最大的5个展览场地中,有4个位于德国。

据2010年AUMA(德国贸易展览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德国会展业年营业额超过23亿欧元,包含大约有150个国际性和跨地区性展会,净展出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吸引近175000家参展商(其中54%来自国外),超过1000万参观者,其中近250万来自国外。

图表1:历年来德国会展业主要数据(单位:个,平方米,人)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核定展会场数(个)159137153135159 174总展览面积(平方米)65360036727995703535957817386900000 7800000年参展商数(人)171507165757176485154155174000 214000年国外展商数(人)8905689840931638187091000 95550年参观人数(人)97277931057941010278165891669310000000 15400000每场展览展区面积(平方米)411069449109459834282843396 44828每场展览展商数(人)1078661210115311421094 1230每场展览外商数(人)56010656609606572 549每场展览观展人数(人)611810977222671786605062893 88506资料来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二)德国会展业发展特征1、地理位置优越德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其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德国地处欧洲心脏地带,又是欧盟的中心,高效率的水陆空交通体系,使侮一个展会都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人流物流集散,从而使德国成为欧洲大陆会展市场的中心。

德国会展产业

德国会展产业
Messegelaende30521 HannoverGermany



(3)德国科隆展览中心
• [展馆简介] • 科隆展览中心按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建,从最初的15.9万平方米扩建到 27.5万平方米,至1999年末,展览中心的面积已扩建到28.6万平方米。 科隆展览公司拥有自已的会议有限公司,组织与展览会相对独立的会 议。国外业务部分专门由1996年成立的独立分公司“科隆展览有限公 司国际服务中心”(ISC)来负责。450名员工及遍及全球的84个代表 处,在各个行业交流中以最好的服务受到广泛好评。在2000年又有三 个新的展览会在科隆亮相:首先是2月中旬进行的国际教育文化博览 会;其次是介于3月举行的国际纺织材料展览会,该展览会今后的每 年在科隆举行2次;第三个新展览会是科隆国际艺术展,于4月初举行, 它展示1960年之后艺术领域的诸多发展及种种艺术风格。2000年科隆 的展览会预计营业额将达3.72亿马克,比1998年3.29亿克马增长13%。 • [展馆规模] • 科隆展览中心的展馆总面积为28.6万平方米,其品牌展包括:国际饮 食博览会、世界影象器材博览会、国际家具博览会、国际五金商品博 览会以及休闲园艺庭院、办公用品展等等。科隆展览中心共有员工 450人,160个工作人员在世界各地工作,每年营业额为2.06亿欧元。
• 王春才.德国会展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J]. 国际商务,2010,(1).
德国会展业带动旅游业
• 德国现有展会公司约100家。其中40家有能力举办国际展会。 德国展会公司的投入平均每年约为5亿欧元,年营业额平均约 达26亿欧元。展会的效益主要不是体现在营业额或利润上,而 是在于带动了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比如出租汽车业、餐饮业、 旅店业和商业等。有人说,“展览业1欧元的营业额可以为举 办城市的其他服务行业带来5欧元的收入”。 • 那么,德国会展业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到底 做出了哪些贡献呢?以2007年为例,在德国本土举办的国际展 览会有139场,观众达1058万人。参加展会的展商有16万多家, 其中国外展商89813家,比德国本地展商75944家还多出13869 家。出租的摊位面积高达近673万平方米。据粗略统计,仅展 商和参观者的支出就达100亿欧元,加上展会公司的投入5亿欧 元,其对德国经济形成的直接需求和影响,至少在105亿欧元 以上。

展会项目运营管理方案

展会项目运营管理方案

展会项目运营管理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1.1 项目概况为了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行业内的对外竞争力,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与推广,我们计划举办一场规模较大的展会项目。

该项目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行业内资源共享和合作发展。

1.2 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向前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不断提高,对于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展会作为各行各业生产和销售者之间的一个交流和展示平台,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市场上对展会项目的需求也日渐增加。

1.3 项目目标本次展会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打造一个行业内的交流和合作平台,推动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发展。

同时,也要通过展会的举办,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渠道,开拓新的市场。

第二章项目规划2.1 项目名称本次展会项目定名为“2022年行业展会”。

2.2 项目时间本次展会项目拟定于2022年6月中旬举行,具体展会时间为6月15日至6月17日。

2.3 展会地点本次展会将在当地会展中心举行,会展中心拥有大型的展示场地和完善的设施,为本次展会提供了良好的场地保障。

2.4 参展企业拟邀请约100家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参展,展示各自的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

2.5 规划方案2.5.1 展会内容规划(1)产品展示:包括产品的展示与演示,为企业提供一个展示自身产品的平台,推广和销售产品。

(2)技术交流:举办行业内的专题研讨会和技术交流活动,为企业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3)合作洽谈:为企业提供一个合作和洽谈的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合作发展。

2.5.2 宣传推广方案(1)线上宣传: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网络渠道进行展会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潜在参观者和合作伙伴。

(2)合作伙伴宣传:与行业内的合作伙伴合作,共同进行展会宣传推广,提高展会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3)线下宣传:通过海报、传单等线下宣传物料,加强对本地观众的宣传推广。

德国会展业四大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会展业四大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会展业四大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关于《德国会展业四大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在当今世界会展格局中,德国是当之无愧的“展览王国”,是世界会展业的领头羊。

德国会展业在多年发展中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生态化四大趋势。

这一趋势性变化对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启示是:要开拓“国际化”视野,以“大胆走出去”和“积极引进来”拓展国际市场;要强化“专业化”意识,提升“展会专业化”和“人员素养专业化”水准;要注重“品牌化”运营,大力加强“展会品牌化”和“公司品牌化”建设;要关注“生态化”主题,积极推动会展场馆、标准、技术和信息的“生态化”。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德国,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生态化〔中图分类号〕F7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6)03-0093-06随着全球经济和世界会展业的发展,常有学者专题研究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不同学者在研究上有共性,也存有不同见解。

学者关于会展业发展趋势的探讨,对会展业更好地面对发展现实和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很有好处。

德国是世界会展业的领头羊,而且在世界会展第一梯队中“一枝独秀”,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德国会展业在多年发展中主要呈现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和生态化四大趋势。

经历30多年的发展,中国会展业也开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体现在:各地会展场馆建设方兴未艾,进展迅猛;社会和政府对会展产业较重视,并整合资源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会展业已形成“三圈三带”的发展格局,各地会展产业初具区域和产业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内一线会展城市继续领跑,二线城市的会展发展相对景气;会展产业链不断拓宽,相关产业的带动性较明显等。

然而对照德国会展业,我国会展业还相对“稚嫩”,在产业规划、场馆优化、环境污染、材料选取、品牌塑造等方面与之有较大差距,需继续理清发展思路。

研究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动态、特点及趋势,对迅速成长中的中国会展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德国作为全球著名的会展业大国之一,其会展业发展现状值得关注。

近年来,德国会展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首先,德国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德国每年举办的国际和国内会展活动数量连年增长。

这些会展吸引了大量的参展商和观众,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德国的会展中心设施先进完善,能够满足各类展览和会议的需求。

其次,德国会展业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德国举办的一些知名展览会,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等,已经成为全球企业推广产品、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德国的会展管理水平、服务品质以及组织能力被国际业界广泛认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

此外,德国会展业注重创新与国际化发展。

德国会展企业致力于引进和应用新兴的会展技术和理念,不断提升会展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德国会展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会展机构开展合作,促进了国际会展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然而,德国会展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会展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其他国家和地区会展业的快速崛起,德国需要继续加强自
身竞争力,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以保持领先地位。

总的来说,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良好,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誉。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德国会展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实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德国作为世界著名的会展大国之一,在会展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德国会展业的规模庞大。

德国拥有众多的会展中心,包括慕尼黑新展览中心、柏林展览中心等,这些会展中心的规模都非常庞大,拥有先进的设施和设备,能够满足各类会展活动的需求。

此外,德国还拥有丰富的酒店资源,能够提供给国际参展商和观众高质量的住宿和服务。

其次,德国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高。

德国会展中心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展示了和交流了各类国际先进技术和产品。

德国的会展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和销售产品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通过参展、观展和交流,不仅可以了解到全球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还可以拓展国际市场,促进贸易往来。

再次,德国会展业的专业化程度高。

德国举办的会展活动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如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医疗等。

举办这些会展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方便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这些会展活动中,参展企业可以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参与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论坛,分享行业经验,寻找合作伙伴。

最后,德国会展业的数字化程度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德国的会展业也在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会展中心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系统,提供了多种数字化服务,如在线预订、电子票务、展会导览、网络展示等。

这使得参展商和观众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参与其中,大大提高了会展效率和体验。

总的来说,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非常良好,具有规模庞大、国际化、专业化和数字化的特点。

德国的会展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机制。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德国的会展业有望继续取得长足发展。

(完整版)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

(完整版)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

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德国已成为世界会展业强国。

德国拥有多个重要的会展城市,每年举办一大批知名的国际展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德国会展业的发展与政府扶持、会展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完善的基础设施、专业化会展和积极拓展国际会展市场密不可分。

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展馆和展会数量都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展会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德国会展业的经验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德国会展业国际化一、德国会展业发展历程及现状(一)德国会展业发展回顾德国展览会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早期集市贸易。

在单个集市上,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贸易活动,集市贸易由诸侯授予特权并受其保护,多在宗教节日期间举行。

随着德国中部地区银、铜等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东西方贸易的崛起,中世纪后期,德国中部的商品交易会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莱比锡商品交易会。

15世纪末、16世纪初,莱比锡商品交易会成为欧洲商品交换的中心,其发展也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法兰克福是德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又一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其贸易展的最早记录是1150年。

124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授予法兰克福秋季展特权,1330年路德维希四世授予法兰克福夏季展特权,使得这两个展览会成为当时消费品展的主要展会。

时至今日,德国法兰克福春、秋两季消费品展仍被认为是世界规模最大、贸易效果最好的消费品博览会。

同时,由于受到皇室特权的支持,法兰克福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贸易展促进了法兰克福金融和商业信用的发展,例如,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为了满足参会商人的要求而产生的,该交易所为法兰克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金融资本中心之一奠定了基础,1585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贸易、会展和金融带来的财富是紧密交织的这一特点,在法兰克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进入19世纪,随着铁路的发展、交通状况的改善和工业生产的进一步提高,商人们已经不必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易,而是带着样品进行展示、交易和订货。

浅析国外会展旅游发展模式

浅析国外会展旅游发展模式

浅析国外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作者:李思慧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01期[摘要]会展旅游的出现及发展是在良好的经济背景下,随着会议展览的增多及旅游业的渐趋成熟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别。

其发挥的能量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文章通过对国外会展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进而促进我国的会展经济走向成熟。

[关键词]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作者简介]李思慧,天津商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天津,110031[中图分类号] F590.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1-0095-0002一、引言会展旅游即MICE(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意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文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

与常规的观光度假旅游相比,会展旅游具有规模大、规格高、消费能力强、不受淡旺季影响等特点,因而有“旅游皇冠上的宝石”的美称。

会展旅游充分利用会展经济的行业关联性,带动社会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大大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和新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大量就业机会。

会展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通过举办会展,可以向世界各地前来参展、洽谈以及观展的旅游者宣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实力,展示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

二、国外会展旅游发展模式由于会展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起步时间先后有别,经济实力和管理模式不同,其发展模式也存在一些差别。

其中德国、法国、美国、新加坡会展业不但发展迅速,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

(一)德国在德国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以其特有的调控管理方式,推动了德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

具体的发展模式为:政府首先投资建立规模宏大的展馆设施,在确定产权归属国有的前提下,不直接参与展馆的日常经营,而是以长期租赁或委托经营等形式把展馆的经营管理权授让给大型的国际会展公司。

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精选文档】

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精选文档】

一、填空题1、会展产品的特征:综合性、无形性、同一性、不可重复性2、会展中心运营的四个阶段:市场定位、制定方案、计划实施、改进发展3、永久会址的定义:主要是指由展会名称所界定的展会活动,永久地在承办地举办,而并不进行流动的一种称谓,一般多应用于大型高端会议。

4、德国客运方式的几个方式:公路交通条件、轨道交通及城市公交条件、与航空港的联系、与航运码头的联系城际特快(ICE)、城际列车(IC)、欧洲城际列车(EC)和地区间列车(IR)5、会展中心建设的几个周期:策划期、调研期、设计期、建设期与筹备期、开业期、经营期6、可行性报告的优劣条件:地域因素、城市配套因素、经济及产业因素、城市定位因素等。

7、会展中心管理的几个管理模式:自主管理模式、合作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二、简答题1、会展中心可研性报告基本因素:(1)城市发展会展产业的优劣条件。

包括地域因素、城市配套因素、经济及产业因素、城市定位因素等.(2)规划、经营的总体定位。

如举办展会的规模、类别等。

(3)设施服务于经营和营销的设计。

如会展主办方需求、承办方需求、专业观众需求、优惠奖励策略、服务取胜策略、自主经营等。

(4)资本运作策略。

包括建设资金、经营资本运作以及并购品牌展览会等。

2、会展中心选址主要因素:(1)城市边缘与瞬间聚集大量人流:新建会展中心是否应该考虑在城市边缘相对开阔的区域里需要理性判断,考虑的是功能是否单一。

(2)交通与城市接待能力:①轨道交通建设②发展公共交通③城市规划督导(3)新城区建设的拉动作用3、会展中心对新城区的拉动作用:(1)处于交通网络发达地区,四周交通便利、换乘方便,各种交通设施齐全,便于游客和参展者参展(2)远离居民区和其他行政机构服务区域,避免给附近居民带来困扰或者妨碍其他公共事多种经营的开发、空间时限的合理利用5、德国会展中心与城市的关系,举例说明:(1)处于城市中心:法兰克福、科隆和斯图加特会展中心 (2)处于城市近郊:杜塞尔多夫、柏林会展中心(3)处于城市远郊:慕尼黑、莱比锡会展中心(4)相对独立的会展城:汉诺威会展中心6、会展中心的设计规划包括哪些内容:(1)周边配套:信息咨询、新闻转播、快餐休闲、纪念品销售、展览服务机构、其他城市功能配套设施(2)应急疏散与导视系统(3)交通道路运力保障、停车设施:①交通方式的选择分析②主入口的布局③停车场的布局④轨道交通站点的布局⑤公共交通站点的布局三、论述题1、德国会展中心不同建设周期和扩建方式哪几种形态(3种举例):(1)异地重建型:慕尼黑、莱比锡新会展中心。

中外会展场馆管理的比较分析

中外会展场馆管理的比较分析

中外会展场馆管理的比较分析摘要:从上世纪末开始到如今,国内会展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但场馆数量的猛增,致使场馆过剩闲置,办展门槛降低,利用率低下,所办展会专业划程度低和规模小等状况,从而导致场馆的经营管理成为一大难题。

本文着重对德国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与中国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的场馆管理方面进行研究。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中外展览场馆场馆管理比较分析众所周知,德国被誉为展览业的发源地,他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后期,自从1907年国会展行业成立至今,举行过各类大小展会更是不计其数,特别是在举行大型国际展览会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就是德国会展业的领头者。

而重庆国博中心在场馆建设及规模是全国第二,西部第一。

重庆国博中心为谋求发展将打造属于自身的知名品牌,吸引世界各地参加我国举办的具有国际化影响力的展览活动,从而提升会展品牌影响力,推进会展业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一、中德会展场馆案例的基本概况(一)中国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重庆国博中心是集展览、会议、餐饮、住宿、赛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专业化服务型会展场馆。

重庆国博中心将以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为战略导向,将重庆国博中心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化影响力的会展场馆,搭建国际化的贸易平台促进世界各地展览活动的发展。

(二)德国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德国汉诺威在各种硬件设施上堪称世界一流,并配有功能齐全的会议中心。

且在软件方面也有很不错的口碑。

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在建设国际化的会展场馆时,采取的战略是结合以城市产业为基础,并打造大型的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展会活动。

二、中国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与德国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的比较分析(一)运营管理国内的会展场馆绝大多数都是由政府投资兴建,个别会展场馆采取其他的投资方式。

而德国的会展场馆也是由政府投资兴建,但是德国政府不会参与展会的运作经营,也不提供财政支持,则是以长期的租赁或委托大型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

(二)品牌塑造重庆的会展品牌缺乏鲜明的主题与特色,且展会品牌的知名度不高,与国内外的会展品牌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

德国展览活动策划方案

德国展览活动策划方案

德国展览活动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德国作为欧洲的经济大国,以其强大的制造业和创新能力闻名于世。

作为一个国际贸易和文化中心,德国举办展览活动的传统已深入人心,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外企业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为了进一步提升德国作为国际展览中心的地位,我们公司拟策划一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览活动。

二、目标和目的1. 目标:通过举办这一展览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加强德国作为国际展览中心的形象,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并促进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 目的:通过展览活动,推广德国的先进科技与创新能力,提升德国企业的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吸引国际企业和专业观众前来参加展览,促进多方合作。

三、展览活动内容1. 主题:创新德国——科技与产业合作展览2. 展示内容:本次展览将展示德国企业在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以及相关产品与服务。

3. 展览形式:a. 展示区:根据参展企业的需求,划分成不同专区,每个专区设立展示展位,展示企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b. 论坛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创新经验和技术研究成果,组织产学研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 新产品发布会:鼓励参展企业利用本次展览发布新产品和技术。

d. 企业洽谈会:为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提供商务洽谈、合作推广的机会。

四、展览活动策划与执行1. 时间选定:考虑到德国的气候和旅游季节,我们建议将展览活动安排在春季或夏季,以便吸引更多国际观众参与。

2. 地点选定:考虑到德国作为国际贸易和文化中心的地位,我们建议将展览活动选择在柏林、慕尼黑或法兰克福等大城市。

3. 营销推广:a. 国内营销: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媒体等渠道宣传推广,吸引国内企业参展和观众参观。

b. 国际营销:通过驻外使领馆、商务部门以及合作伙伴等渠道宣传推广,吸引国际企业和观众参与。

c. 社交媒体:建立展览活动的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发布展会新闻、产品介绍等内容,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4. 资金筹措:通过赞助商、参展费用、门票收入等方式筹措展览活动所需资金,并精确计划预算,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会展业鸟瞰
• 目前,参展厂商数目为170,000,其中50%为外国参展厂 商;参观者人次高达1,000多万人次,其中有来自180个国 家的200万参观者。
德国会展业发展与项目运营管理
二、德国会展迅速发展成因及背景
德国会展迅速发展成因及背景
• 以会展为主的贸易活动在欧洲起源于11至12世纪。最初由皇家特许某 些城市和地区经营,德国法兰克福博览会是在1240年经王室授权之后 开始举办的。
• 在奥地利和瑞士都有完全类似的机构,因为都是德语系国 家,所以都简称为FKM,但这两个国家的FKM与德国的互 不隶属。
德国展览会评估与认证
• FKM的工作任务是制订展览会数据统计的标准和规则,并 聘请专业经济审计机构对展会主办者填报的展览会统计数 据进行审核。 • FKM机构的成员要按照FKM的规则和标准申报展览会统计 数据,接受FKM组织的专门机构对统计数据进行的审计, 并保证在任何场合和情况下所使用和发布的展览会统计数 据均与FKM公布的统计数据相一致。 • FKM的相关数据和规则由独立的经济审核机构负责审计。 授权的经济审计机构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各成员申报的 展会数据开展审计,包括派员到展览会现场了解情况和展 会结束后对展会财务进行审计或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 行,然后出具审计报告。
汉诺威是欧洲旅游组织TUI总部所在地,但当地没有旅游业,只有会展业: 招徕的游人,更多。
德国会展迅速发展成因及背景
• 战后开放的经济政策 • 德国战后重建时期,特别是1946年到1956年的十年期间所实行的经 济政策,当时德国实行的开放国内市场的经济政策为专业展会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也同时启动了专业展会概念的国际化进程 • 东西德分裂,莱比锡开始淡出德国展览业的范围
德国展览会评估与认证
• Die Gesellschaft zur Freiwilligen Kontrolle von Messe- und Ausstellungszahlen (FKM) ist eine 1965 gegründete Vereinigung von knapp 70 Unternehmen von Messe- und Ausstellungsveranstaltern. Aufgabe der Organisation ist es, einheitliche Kriterien für die Ausweisung der Flächen-, Ausstellerund Besucherzahlen von Messeveranstaltungen vorzugeben und deren Einhaltung zu überprüfen. Jährlich unterliegen rund 300 Messen in Deutschland der Kontrolle durch einen Wirtschaftsprüfer, der von der FKM beauftragt wird. Ab 2011 wird die Prüfung der FKM als Zertifizierung bezeichnet. Die Geschäftsführung der FKM liegt beim Ausstellungs- und Messe-Ausschuss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e.V. (AUMA).
LOGO
德国会展业发展与项目运营管理
李德群
德国会展业发展与项目运营管理
一、德国会展业鸟瞰 二、德国会展迅速发展成因及背景 三、德国展览会评估与认证 四、德国各会展城市与会展品牌 五、德国会展项目运营管理 六、德国会展教育与培训
德国会展业发展与项目运营管理
一、德国会展业鸟瞰
德国会展业鸟瞰
• 德国地处欧洲中部, 面积35. 7万km2,人 口8180万,共有16个 州(其中东北部的5个州 为原东德部分),是欧 盟的重要成员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 工业国家之一
德国会展业鸟瞰
• 会展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欧洲有“城市 的面包”的美誉。德国有“展览王国”之称 ,总收入约 占其GDP的0.2%左右
德国会展业鸟瞰
• 在世界上营业额最大的10家会展公司中,德国就有6家。 目前,德国共拥有室内展出面积240万平方米,约占世界 展览总面积的20%。全球5大展览中心中有4家在德国分别 是汉诺威会展中心、法兰克福会展中心、科隆会展中心和 杜塞尔多夫会展中心。全世界重要的210个专业展会中, 130多个在德国举办。德国建有会展场馆的城市约有70个
德国会展迅速发展成因及背景
从左至右:慕尼黑展览公司总裁Manfred Wutzlhofer,AUMA董事会主席Thomas H. Hagen,德国联邦总统Horst Koehler,AUMA董事会主席助理Klaus D. Kremers,AUMA总裁Dr. Peter Neven 德国会展业协会是德国展览业的权威组织,1907年成立,现有会员83家,主要是德国展览公司和展会组织者、德国 工商大会、德国各大行业协会、对展览感兴趣的专业协会、与展览业有关的专业协会、出国展览执行公司等
• 综合性展会—半专业性展会—专业展会
第一张:1900年,刚刚建成的德国国会大厦。当年的黑白照片,经过上色处理。
第二张:1946年,二战中被盟军的轰炸和苏军的进攻摧毁的德国国会大厦。
第三张:2010年,重建的德国国会大厦。
二战失败后,德国所有的文物全部被战胜国瓜分一空,德国的旅游资源 不复存在。实打实干的“务实的德国人”干脆放弃了旅游业兴国,改为 会展业兴国。
德国展览会评估与认证
• FKM总部设在柏林,于1965年由六家德国会展公司共同 创建,创建的目的是制定统一的展览会相关指标统计审核 标准,促进会展数据的透明度和真实性。目前有74个德国 展会主办者和3个外国展会主办者为其成员,三个外国展 会主办者分别来自意大利的维洛纳,莫斯科,香港。 • FKM只为成员单位申报并主办的展会开展审核,每年4月 发布对上年展会的审核结果,并公布当年申报展会的名单。 一般德国展会推广方面都会有标记该展会是否经过FKM审 核。
德国会展迅速发展成因及背景
• 莱比锡从19世纪开始一直是欧洲的核心展览城市,其在 1890年举办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样品博览会是现代展览业 开始兴起的标志。
2个大写的M重叠在一起,这是“样品展览会” 的象征。莱比锡有一个别名“博览会之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德国会展迅速发展成因及背景
• 《凡尔赛条约》使战败的德国大量赔款,为对抗不公正的 世界贸易体系,德国大量使用展会的平台以货易货。
德国会展业鸟瞰
• 德国现有100多家会展公司,其中具备实力承办国际性会 展的公司40多家,年营业额约26亿欧元。每年在本土举办 的国际会展有140多场,参展商16万之多,境外展商也有 9万多家,租用的摊位面积高达700万平米
德国会展业鸟瞰
• 展览会实际上也是订货会 ,德国通过展会形成的订货合 同年均230亿欧元左右。这些合同产生的直接社会效益确 保了25万人的就业岗位。德国有一支常年参展的企业队伍。 他们是支撑展览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这支队伍代表着 56000家德国企业。
• 杜塞尔多夫在德国专业展会的发展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1947年,杜塞尔多夫成立了西北德意志展览公司,该公司举办的展会 基本都是专业性展会 。今天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很多品牌展会都是在 这个公司1947年到1960年前后陆续创立的。
• 专业展会可以说发源于科隆,进一步在杜塞尔多夫成型和稳定,最后 于5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展壮大。专业性展会起源和壮大于德国,而德 国展会的发展史实际就是世界展览业的早期发展历史。
德国展览会评估与认证
• 德国的会展评估是由专门的第三方机构来承担的,即权威 的展会评估机构FKM(Gesellschaft zur Freiwilligen Kontrolle von Messe- und Ausstellungszahlen)公司。 FKM是德语展览会统计资料自愿审核协会的缩写,F的意 思就是自愿,强调自愿原则其主要业务就是制定统一的展 览会相关指标统计审核标准,促进会展数据的透明度和真 实性。 • FKM隶属于德国展览与博览会协会(AUMA)。
德国会展迅速发展成因及背景
• 上世纪50年代初,德国展览业内部成立的两大协会组织, 德国专业展会城市联盟和德国大型展会联盟促进了专业展 会模式在德国的进一步推广。 • 1952年在西德成立的德国专业展会城市联盟为专业展会概 念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该组织现在仍然存在, 不过已经转换角色,成为德国中型展览城市联盟。 • 德国经济展览会与博览会事物委员会(AUMA),俗称会 展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会展公司的中介机构,负责大型 国际博览会的信息传递、推介安排、咨询宣传和有关协调 服务事宜,维护会展行业经营中的各方利益,为会展业的 发展提供坚强的依靠。
德国会展迅速发展成因及背景
• 国际展览业协会 • 国际展览业协会(UFI)是世界博览业最具代表性的协会, 也是展览业界唯一的全球化组织。被展览界公认为展览会 走向世界的桥梁,经国际展览业协会认可的展会是高品质 展览会的标志。国际展览业协会的前身为“国际博览会联 盟”,2003年10月改为现名。该组织于1925年4月15日在 意大利米兰成立,总部现设在法国巴黎。
• 德国莱比锡博览会,号称最古老的博览会,始建于1165年,于1894 年由传统的集市转变为样品博览会,于1918年发展成工业技术博览会。
德国会展迅速发展成因及背景
• 战前展览业发展的基础 : • 1871年1月18日(即普鲁士王国成立170 周年纪念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 国的皇宫,凡尔赛宫宣布加冕登基,成为 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的皇帝 兼任普鲁士国王。新兴的德意志帝国开始 经济振兴。 • Deutsches Reich缺少海外殖民地,工业 产品输出遇到瓶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