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课件

合集下载

主动脉瓣置换ppt课件

主动脉瓣置换ppt课件
4.将大隐静脉远心端端吻合至升主动脉。 5.止血,关胸,送入监护室。
ppt课件
1.全麻成功后,一组取下肢大隐静脉备 用;
另一组开胸,根据情况选择是否取用 左乳内动脉;并建立体外循环;
ppt课件
胸骨正中切口配合
1、消毒皮肤 递海绵钳夹持沙球消毒皮肤; 2、铺手术巾、术野贴手术薄膜 3、自胸骨切迹起沿前胸中线向下达剑突下方4-5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4、纵向锯开胸骨 递摆锯锯开,递骨蜡涂在骨髓腔 5、显露胸腺、前纵膈及胸包 电刀切开胸包,圆
针十号丝线悬吊心包,显露心脏
窄唯一有效方法。
伴有心绞痛、呼吸困难或昏厥症状的患者,这些临 床症状会得到改善,并且AVR术后的生存力也会增 加。
重度主动脉狭窄(AS)AVR仍然会使血流动力学得到 改善。
临床建议无症状但主动脉瓣面积小于0.8平方厘米的 患者行换瓣治疗,同样任何LV功能受损的证据(如 LV扩张、任何情况下LV舒张压显著升高)都可以作 为AVR的指针。
主动脉阻断,心脏停跳下的CABG和常温、 心脏不停跳下的CABG(Off-Pump CABG, OPCAB)。对于某些合并有呼吸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颈动脉狭窄、升主动脉严重 粥样硬化斑块等体外循环高危因素者,可 以选用Off-Pump CABG。
ppt课件
根据冠脉搭桥选取血管的不同:
主动脉— 单侧或双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右胃网膜动脉— 游离桡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ppt课件
1.冠状动脉解剖
ppt课件
ppt课件
2.外科手术适应症
(一)有心绞痛,特别是不稳定性心绞痛, 药物治疗无效者。
(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主要冠状动脉局 限性狭窄,管径狭窄达50%以上.狭窄远端 通畅,且大于1.5mm,左主干或多支病变, 或相当于左主干的高位左前降支和高位左旋 支狭窄者。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护理PPT课件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护理PPT课件

04 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
心理护理策略
术前心理评估
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
心理干预措施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方法,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和恐惧。
情绪支持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倾听患者诉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
健康宣教内容
疾病知识
讲解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护理
汇报人:xxx 2023-2-09
contents
目录
• 术前准备与评估 • 术中护理配合 • 术后监测与护理 • 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 • 总结与展望
01 术前准备与评估
患者基本信息核对
身份信息核对
确认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 院号等基本信息准确无误。
病史资料收集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手术史、过 敏史等,为围术期护理提供参考 。
抢救药品
选择层流手术室,保持适宜的温度( 22~24℃)和湿度(50%~60%)。
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如肾上腺素、 利多卡因、阿托品、多巴胺、硝酸甘 油等。
手术设备
准备多功能手术床、无影灯、体外循 环机、除颤仪、临时起搏器、主动脉 球囊反搏仪等设备,并确保其性能良 好。
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职责划分
器械护士
感染风险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 术中感染。
血栓风险
评估患者血栓风险,采取 相应预防措施,如使用抗 凝药物等。
知情同意书签署
详细告知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目的、方法、风险及预期效果。
签署同意书
在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并同意手术方案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
02 术中护理配合
手术室环境及设备准备

主动脉瓣置换PPT课件

主动脉瓣置换PPT课件
3.灌注管 在下腔静脉插管部位下方,距离房室交界区 1CM处的右房壁上插入灌注管逆插到右心房,进行灌 注。
2021
7
2021
8
换瓣操作
进行体外循环后,通过横行主动脉切口到达主动脉瓣。 主动脉切开要高于右冠脉1CM处这样有利于切口关闭 并避免损伤右冠脉。显露主动脉瓣后,切除瓣叶以及 清除瓣环钙化,必须保留一圈
2021
20
2021
21
2021
22
5.1停跳下CABG
体外循环:是指使用一种特殊装置短时 间内代替人的心功能和肺功能,进行血 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技术,是心脏大血 管外科手术及其重要的保证。
简单说,即是把人体上、下腔静脉的静 脉血引流至储血器里,进行人工氧和后 变成动脉血再经升主动脉重新注入体循 环的过程。
4.将大隐静脉远心端端吻合至升主动脉。
5.止血,关胸,送入监护室。
2021
26
1.全麻成功后,一组取下肢大隐静脉备 用;
另一组开胸,根据情况选择是否取用 左乳内动脉;并建立体外循环;
2021
27
消毒、铺巾
2021
28
取大隐静脉
2021
29
正中开胸,悬吊心包
2021
30
取左乳内动脉
2021
2021
9
七、冠心病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包括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状 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及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OPCABG)。简称冠脉搭桥术。
44
(三)出现反应性高血压和应急性的血糖增 高时,应积极使用降压药和胰岛素加以控制。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护理PPT课件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护理PPT课件

05 总结与展望
围术期护理经验总结
术前护理经验
01
加强患者教育,确保患者了解手术过程、风险及预期效果,减
轻术前焦虑。
术中护理配合
02
熟练掌握手术步骤,与手术团队紧密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护理重点
03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
复。
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智能化护理技术
并 防措施;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预防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感染防控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手术部位护 理,预防感染发生。
心律失常监测与处理
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 失常。
瓣膜功能障碍应对
定期评估瓣膜功能,如发现瓣膜功能 障碍,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出血情况观察
密切观察手术切口及穿刺部位 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止血

03 术后即刻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
心电监护
持续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
血压监测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血 压监测方法,如无创或有创血 压监测,以维持血压稳定。
呼吸功能监测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和深 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 时给予机械通气支持。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护理
汇报人:xxx 2023-1-09
目录
• 术前护理准备 • 术中护理配合 • 术后即刻护理 • 恢复期护理管理 • 总结与展望
01 术前护理准备
评估患者状况
01
02
03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 、呼吸等指标,确保其在 安全范围内。
瓣膜功能评估
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了解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及 心功能状况。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护理课件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护理课件

总结词
难以预防、早期发现治疗
详细描述
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瘘、假性动脉 瘤等,可导致出血、休克、猝死等 。
详细描述
对于这类并发症,早期发现和治疗 是关键,如采取动脉瘤切除、人工 血管置换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不常见、处理棘手
总结词
重视预防、加强监测
详细描述
包括瓣周漏、血管损伤、肺损伤等,可能需 要进行二次手术治疗。
详细描述
对于这类并发症,预防为主,如加强抗凝治 疗,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同时加强监测,及 时发现和治疗。
06
康复与预后
出院指导与康复计划
康复环境与准备
出院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家庭环境、社区资源及康 复设备是否具备。
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渐进性运 动、饮食调整、心理支持等。
发展历程与现状
TAVI技术最早于2002年首次应用,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已经成为治疗严重主 动脉瓣狭窄的常用方法之一。
目前,TAVI技术已经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得 到了临床实践的证实。
02
术前准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患者准备
了解病史与诊断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诊断结 果,包括是否有高血压、糖尿 病、心功能不全等合并症,以
05
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与血肿
总结词
常见、严重
总结词
预防为主、及时干预
详细描述
手术创口出血、腹膜后出血、心包出血等, 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心包压塞,甚至死亡。
详细描述
预防措施包括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控 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一旦出现出血症状, 应及时就医,采取止血措施。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护理PPT课件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护理PPT课件

术前准备
01 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病史、 02 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患者了解
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
手术风险和术后注意事项
03 术前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心电 04 预防感染:保持手术室无菌环境,
图、胸部X线等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05 准备手术器械:确保手术器械齐 06 准备患者:指导患者禁食禁水,
全、无菌、功能正常
人工主动脉瓣通过导管进入心脏后,医生会 在心脏内将人工主动脉瓣放置在病变的主动 脉瓣位置,以替代原有的主动脉瓣。
手术完成后,导管会被撤出,切口会被缝 合,患者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 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
适应症
4
主动脉瓣 钙化
1
主动脉瓣 狭窄
3
主动脉瓣 反流
5
主动脉瓣 脱垂
2
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
提供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了 解手术过程,减轻患者的焦 虑和恐惧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 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需求,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4 护理效果评价
临床效果
04
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
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03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02
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
者日常生活能力
01
改善患者症状:减轻胸
血压稳定
03
监测呼吸:观察 呼吸频率、深度 和节律,及时发
现呼吸异常
04
监测体温:观察 体温变化,预防 感染和体温过高
05
监测尿量:观察 尿量变化,预防 脱水或肾功能异

06
监测血氧饱和度: 观察血氧饱和度 变化,确保氧合
正常
预防并发症
保持患者体位稳定, 避免过度活动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瓣膜病治疗新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瓣膜病治疗新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瓣膜病治疗新技术
编辑
TAVR是什么?
TAVR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的缩写。

它是一种通过导管替代主动脉瓣的方法,不需要心肺分流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整个过程包括在原生瓣膜顶部放置一个支架瓣膜,通过腹股沟的一个小针孔插入导管,可选择的通道包括一个穿过左胸的小切口,或一个通向上胸骨的小切口。

很多患者超过80岁后不能很好地进行心脏直视手术,TAVR是为既往有心脏问题或其他医学问题的患者设计的。

版权声明
凡原创文章版权属瓣膜网所有。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内容须提前联系我们。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护理课件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护理课件
个月进行随访。
随访内容
说明随访时需要关注的内容,如 身体状况、生活质量、药物服用
情况等。
联系方式
提供医生的联系方式,以便患者 在需要时随时咨询医生或寻求帮
助。
CHAPTER 06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围术期 护理研究进展
围术期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总结词
重要且必要
详细描述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手术(TAVI)是一种治 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微创手术,围术期心 理护理对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影 响。近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究有效的心 理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和 应对能力。
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总结词:关键环节

详细描述: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TAVI 围术期的关键环节。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 出血、心脏压塞、感染等,预防和及时处理 这些并发症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具有 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对术后并发症 的预防和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更加
全面和精细的护理方案。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以确 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观察意识状态
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是否清醒、有无烦躁不安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的并发症。
伤口护理
伤口观察
注意观察手术切口部位的情况,包括有无渗血、红肿、疼痛 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CHAPTER 05
出院指导及随访
生活方式指导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 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纤 维食物,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
适量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 、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素质,提 高免疫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预测死亡风险评分
相对适应证
n 二叶式主动脉瓣伴重度钙化性狭窄
n 外科手术禁忌、存在AS相关性症状、预期 术后寿命超过1年、解剖上适合TAVR
可在有经验的中心尝试TAVR
禁忌证
n 左心室内血栓 n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n 30天内心肌梗死 n 左心室射血分数<20% n 严重右心室功能不全 n 主动脉根部解剖形态不适合TAVR
(Transcatheteraortic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
April 16,2002
Cribier 等人在法国里 昂进行了人类第一例 经皮带瓣膜支架主动 脉瓣植入术
TAVR在全世界开展的总体情况 (截止至2014年)
n 国外: n >500个中心 n >6万例的植入;>4000例/单中心 n 修改外科换瓣指南
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
病人相关因素
心脏相关因素:
手术相关因素
年龄≥60岁(1分/5年) 需要药物干预的不稳定心绞 急 诊 手 术 ( 2 分 ) ,
女性(1分)
痛(3分),
CABG 合 并 其 他 心 脏 手 术
慢 性 肺 疾 患 ( 1 分 ) 左室功能不全
(2分)
心外动脉系统疾病(2分)LVEF 30-50% 1分
n 也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n 近年来,国际上已趋向于把该技术称为TAVR
经皮介入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的发展
n 1985 年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型术(Balloon Aortic Valvuloplasty,BAV)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胸主动脉手术(3分),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分)LVEF<30% 3分
心梗后室间隔穿孔(4分)
既往心脏手术史(3分) 90天内的既往心梗史(2分)
血 肌 酐 浓 度 >200mmol/l 肺 动 脉 收 缩 压 >60mmHg( 2
(2分)
分)
活动性心内膜炎(3分)
术前危急状态(3分);
评估:低风险0-3分;中风险4-6分;高风险≥7分;总分40分
准)
项)
任何一项)
STS –PROM风险模式 <4% 和
虚弱


主要器官系统功能 无 障碍术后不能改善 和
妨碍手术的特异性 无 疾病
4% -8%
>8%
预测死亡或


手术严重并
发症的风险一 项 指 标 ≥项指标(中- ( 全 因 ) 术
(轻)或 重)
后一年>

50%
1 个 器 官 系 >2个器官系统 ≥3 个 器 官 系
同时符合以上所有条件者为TAVR的绝对适应证
n 外科术后人工生物瓣退化也作为TAVR的绝对适应证
绝对适应证(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
n 由两位或两位以上心胸外科医师评估认定
n STS评分≥8分作为参考
Mean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Predicted Risk of Mortality





可能妨碍手 可能妨碍手术 严重妨碍手
术 的 特 异 疾 的特异疾病 术 的 特 异 疾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 学会(AHA/ACC)、美国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 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协会(SCAI)、美国心血管麻醉师协会(SCA)和美国胸外科 医师协会(STS)
绝对适应证
n 1、老年重度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 超声心动图示:
跨主动脉瓣血流速度≥4.0m/s 跨主动脉瓣压力≥40mmHg 主动脉瓣口面积<0.8cm2
n 2、患者有症状,如心悸、胸痛、晕厥,NYHA心功能 分级Ⅱ级以上(该症状为AS所致)
n 3、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 n 4、解剖上适合TAVR n 5、三叶式主动脉瓣 n 6、纠正AS后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
n 符合AVR适应证的患者,合并一项外科手术AVR的禁忌风险因素, 以及预测TAVR后寿命12个月以上,推荐TAVR(B)。
n 符合AVR适应证的患者,但AVR手术风险高危,TAVR为AVR手术的 合理替代选择(B)(2014年为Ⅱa 推荐)
n Ⅱa类推荐:符合AVR适应证的患者,但外科AVR手术风险中危, TAVR为AVR手术的合理替代选择
n 国内 n 已经开展(>10家医院?) 2010年10月中国第一例TAVR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医院 2012年4月华西医院成功进行西部第一例TAVR n 国产已经上临床(14个)
TAVR基本知识
Edwards Sapien 经股动脉和心尖路径
Transfemoral
Transapical
Medtronic CoreValve:
n IIb类推荐:有症状严重的AS患者,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可以考虑 为AVR手术或TAVR的过渡治疗(C)。
n III类推荐:无益: 现有伴发病排除AS修复的预期收益,不推荐 TAVR(B)。
外科手术和介入风险评价表
低危(必须符 中危(符合 高危(符合列 禁 忌 风 险
合 列 内 所 有 标 列 内 任 何 一 内任何一项) ( 符 合 列 内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 TAVR
n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是指将组装好的主动脉瓣经导管置入 到主动脉根部,替代原有主动脉瓣,在功能上完成主 动脉瓣的置换
术前筛选(临床评估)
n 是否需要瓣膜置换术 n 是否为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中危 2017) n 有无TAVR手术禁忌证
术前筛选(影像学评估 重点)
n 经胸(超声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n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显像(MSCT) n 动脉造影
影像学评价(心脏超声、CT和CMR)
股动脉 锁骨下动脉 直接主动脉路径
人工瓣膜外形图片
指南和共识(2017)
n I类推荐: 对患者考虑经导管AVR(TAVR)或外科高危手术AVR, 应该有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医疗专业人员组成的心脏瓣膜队伍, 即VHD、心脏影像、介入性脏病学、心脏麻醉和心外科手术的专家 ,密切合作提供患者最佳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