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画》。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画》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通过描绘山水、花鸟等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2 生词和短语:山水、花鸟、蓝天、白云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画》。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2 教学难点: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对课文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手段,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山水、花鸟等景色图片。
使用挂图、卡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词和短语。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自然景色,引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关注和欣赏。
5.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画》,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5.3 生词学习: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跟读和记忆生词。
5.4 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境。
5.5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词或短语,用肢体语言展示其含义。
5.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词和短语的运用。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6.2 评估方法: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优秀6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优秀6篇)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会正确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准备教具:生字卡片、挂图、录音教学过程: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同上2、学会七个生字3、能正确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课件)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b、学生动脑筋猜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一)讲读第一、二行(二)讲读第三、四行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
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七、作业: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字词,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指导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3、形近字比较,组词远()近()京()声()运()听()惊()色()二、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理解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2、指导朗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范读-指读-引读-齐读3、根据画面背诵课文a、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景色?b、课件(声画统一),试背-齐背-指背三、作业指导1、写出这首诗的几对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2、默写课文/有色,近听/水/无声。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一年级语文《画》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1、课件或挂图,民族音乐的磁带。
2、学生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笔。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也出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板书课题)(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 2、(出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用一幅画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识字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
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
)5、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区分平翘舌: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
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人、近;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字来。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学设计(最新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学设计(最新7篇)《画》是人教社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
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绽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绽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丽,激发学生酷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共享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学设计(最新7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共享给最好的挚友。
篇一: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相识11个生字。
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
相识2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二、教材说明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画上有山、水、花、鸟。
整幅画面给人以山水相衬、鸟语花香的美感。
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绽开描述。
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读读这首诗,使人仿佛看到了诗中所描绘的充溢勃勃朝气和浓浓春意的画面。
教学的重点是练习朗读,认字。
教学的难点是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打算1、带领学生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去巡游,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
2、打算一幅山水画。
(二)认字、写字1、认字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利用生字卡片,通过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字音是否读准,留意简单读错的字音,如“色”的声母是平舌音,“声”“春”的声母是翘舌音,“近”“春”“人”的韵母是前鼻音,“听”“声”“惊”的韵母是后鼻音。
假如有的学生读错,就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帮助正音。
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可能已相识了一些汉字,老师应尽量启发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如“元”加上“辶”是“远”,“斤”加上“辶”是“近”,“不”加上“辶”是“还”。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美丽的秋天》中的《画》一文。
文章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学会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详细内容包括:词语理解,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等;句子欣赏,如“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像棉花糖一样”;课文朗读与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感受秋天的美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的景色,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秋天的特点。
(2)引导学生用词语描绘秋天的景色,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等。
2. 自主学习(15分钟)(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学生相互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3. 课堂讲解(15分钟)(1)教师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4. 实践活动(10分钟)(1)让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景色,用本课学到的词语进行描绘。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描绘。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画》2. 生字词:层林尽染、叠翠流金、蓝天、白云、棉花糖3. 秋天的美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秋天的景色,用本课学到的词语写一段话。
答案示例:秋天到了,校园里的树叶变得金黄,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天空湛蓝,白云飘过,像棉花糖一样柔软。
2. 课后阅读:阅读其他关于秋天的文章,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诵。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有、无、来”三个生字的音。
2、能正确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致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进程]一、借助课文插图,引出古诗。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摸索:从上往下,看一看,图上画着些什么?2、学生自由交换。
3、教师小结过渡:有人根据这幅图,写了一首古诗,老师读给大家听一听。
说明: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比较感爱好,因此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有顺序地展开视察,初步建立画与诗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开始的交换,也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实践机会。
在回答问题的进程中,要重视课堂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的仪态、声音,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二、初步感知,读通古诗。
1、听教师配乐感情朗诵古诗。
2、教师出示古诗,学生逐句跟读,把古诗读正确。
3、教师标注停顿,再次带领学生朗诵,注意诗句中的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学生自由朗诵古诗,同桌相互听一听。
5、男女生对读,齐读。
说明: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序,读来琅琅上口,独具韵律美和节奏美,只有通过朗诵才能把这种美体现出来。
大量事实也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逐句串讲,事倍功半,也扑灭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加强朗诵指导,让他们从读中体会古诗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感情。
在朗诵指导中,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教师充满豪情地朗诵,可以把学生带入意境,帮助学生体验感情。
其次,读的情势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形不断变换,如个别读、男女生读、小组读、全部读等。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7篇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7篇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夏”和“琴”,能比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随文识字。
3、情感度价值观目标:在识字读文中感受大自然各种声音的美,使学生愿意探索自然界奇妙的声音。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感受诗人笔下声音的美妙。
教学准备:录音机,有关声音的录音,生字词卡片,“听”“琴”的字理图,“箫”“古琴”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听”的甲骨文图片,请学生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字。
讲解“听”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学习“听”字。
2、回忆生活中听到的声音。
3、播放声音的录音,请学生说说听到了哪些声音。
4、清朝有一位诗人张潮,他也特别喜欢倾听自然界中的声音,而且他还把听到的写成了一首诗,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识记二类字。
1、范读。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都写了哪几种声音,在字的下面作下标记,。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词卡,贴在黑板上。
4、齐读词卡5、出示“涧边”,学习这个词。
6、巩固二类字。
自由读,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三、随文识字,识记一类字。
1、出示图片“蝉”,介绍“蝉”的习性及声音特点。
强调是“虫”字旁的字。
2、指名读前两行,说一说在这两行中听到哪些声音。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夏,秋,听、雪”3、指名读3、4行,找一找诗人还听到了哪些声音。
“琴”——通过观察“琴”字的字理,记住字形,欣赏古琴弹奏的声音。
)“萧”——观察“萧”这种乐器的图片,声字偏旁表义的作用,指导朗读。
小组合作多种办法识字。
在研讨学习的基础上,汇报“松”,“瀑布”,“涧”这几个字。
多种方法汇报,教师相机出示字卡。
4、理解最后一句:你认为“觉耳中别有不同”是什么意思5、游戏巩固。
1)、创设听声读词的小游戏。
2)、将汉字回到古诗中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四、指导书写。
1、观察虚宫格中的生字。
动手描一描。
提出最难写的字。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画的特点和作用;(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画的理解和感受;(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画,并说明理由。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画的特点和作用;(2)表达自己对画的理解和感受。
2. 难点。
(1)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画,并说明理由。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些著名画作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谈谈自己对这些画作的感受和理解。
2. 学习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画》,让学生跟读;(2)教师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了解画的特点和作用。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喜欢的画,并说明理由。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4. 课堂展示。
每个小组的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5. 情感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用画笔和颜料在纸上自由绘画,表达自己对画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反思。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了画的特点和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了自己对画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情感体验活动,学生得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画》这篇课文。
2.能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3.能够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画。
2.能够感知绘画的美和灵性。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画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和表达画的美和感受。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画的情感。
2.如何启发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课文《画》2.教学图片或实物画作3.课堂小组讨论材料教学环境1.教室内放置画作2.保证课堂安静的环境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看课文标题《画》,并问学生:你们知道画是什么吗?你们喜欢画吗?第二步:导读(10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以问题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畅想画的美和灵性。
第三步:学习(15分钟)1.课文学习和解读,老师讲解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画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步:练习(15分钟)1.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老师给出几幅画作,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这些画作的美和自己的感受。
第五步:总结(5分钟)1.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欣赏。
五、课堂作业1.写一篇关于画的短文,描述自己对画的看法和感受。
2.自己动手画一幅小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画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教学板书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教学实录板书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教学实录板书【教学目标】1、学生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习说,学习猜)。
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
(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
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
组词:好人,人民。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
组词:景色、彩色。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钩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变钩。
“无”就是没有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 《画》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 《画》优秀教案含教学反
思
一、教案概述
•课题:《画》
•识字内容:6
•适用对象:部编人教版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理解识字“画”字的基本含义和常见使用场景;
2.能够正确书写识字“画”字;
3.能够通过亲身感受理解绘画的乐趣和意义。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通过展示有关绘画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画”字的意义和用途。
2. 学习“画”字
•带领学生一起认读“画”字,并通过笔画顺序演示正确的书写方法。
•让学生反复练习书写“画”字,注意笔画的顺序和结构。
3. 活动设计
•安排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来理解“画”字的含义,并体验绘画的乐趣。
•老师可以提供不同的绘画题材和工具,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4. 总结和展示
•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绘画活动的收获和体验,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
三、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画”字的含义,而不是止步于纸面文字的认读和书写。
•绘画活动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和表达个性,避免过多的干预和限制,让学生感受自由和乐趣。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画》这个词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汉字,更是
一种表达和创造的方式。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内心世界,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一年级古诗《画》教案5篇
一年级古诗《画》教案5篇一年级古诗《画》教案篇1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教师介绍粟。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
同桌试讲,共同纠正。
结合讲解板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一年级古诗《画》教案篇2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解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表达的方法。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2、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词典、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积累,引入诗文。
老师: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游子总会思念魂牵梦萦的家乡。
他们往往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
请同学们把你积累或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给大伙诵读一下。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已学过)、北宋秦观的《浣溪沙》等。
学生:积极交流。
老师: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把所学古诗能够积累下来,一部分同学不但能积累所学古诗,还主动搜集课外古诗,值得大家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老师朗读《画》,理解故事大意。
2.能朗读课文,准确把握语音语调。
3.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画的内容和作品中的人物。
4.能够感受到绘画的美和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对画作的描述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课文分析及其图片。
3.水彩笔、彩色铅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新知识1.朗读课文《画》请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表达的意义。
3.图片欣赏展示课文中提到的画作图片,让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并描述其中的人物和场景。
3. 拓展活动1.课文内容表演分组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体会故事情节。
2.绘画创作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感受绘制一幅画作,可以是课文中描述的场景或自己的创意主题。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画》。
2.完成绘画作业,描述自己的作品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画》展开,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画作,展开绘画创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感知和体验绘画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和想象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与绘画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绘画艺术中不断探索与发展。
以上是本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一)《画》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
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因此,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傍晚时分,大海的那边出现了斑斑点点的星星眨着眼睛,又有一只小螃蟹说:“大海的那边是星星们的乐园!”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
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
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
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8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8篇)一班级语文上册《画》教案1一、教学要求:1、通过观看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也许意思。
4、能正确、流畅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预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布置: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常俺们看了很多画,今日请同学们认真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想一想,假如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晰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2) 假如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3) 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4) 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小结: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终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同学把看到的告知同学。
(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知同学。
(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如今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仿照一下平常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画》说课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
《画》说课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2022-12-15《画》说课设计(精选17篇)《画》说课设计篇1《画》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部分第一课的内容,这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诗人用优美、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水图,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
课文里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
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看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色。
一、根据教材特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我为本课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读:能够正确拼读拼音,读准古诗的每一个字音。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的诗句,试着背诵。
认: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认识11个生字。
理解:理解: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学生反复地拼读,同桌正音,等方法,使学生读准每一个字音。
学生通过听,自由朗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朗读,齐读等不同的训练方法,能够流利地朗读古诗的诗句,试着背诵。
⑵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无形地识字,再通过齐读,开火车读,男女读等方法巩固生字。
⑶通过学生自己找反义词,读反义词,理解反义词,再记住它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内容,懂得这首古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感悟”、“体验”,都是以读为本,读是语文教学重要手段。
读的实践越多,自然感悟越深,体验也越深。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一篇文章,读得多了自然就见其义。
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接触的字词量极少,这首古诗的意思非常浅显,只要他们反复地读,都能够理解其义。
二、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读准、读好、读懂、读背。
1、读准:初读古诗,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这一点非常重要,假如学生连字音也读不准,哪来读的感悟。
这里我安排了各种读法,由于学生已经学了所有的汉语拼音,能够独立地拼读音节,所以我先让学生自己拼读,再同桌互读,接着指名读(2~3名),然后分小组读,最后齐读。
一年级语文《画》原文及教案一等奖3篇
1、一年级语文《画》原文及教案一等奖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人教版语文《画》原文及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人教版语文《画》原文画(高鼎)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惊:吃惊,害怕。
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一年级人教版语文《画》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远、看、近、听、春、还”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致意思,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
教学中,应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才会有灵性。
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诗句,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书,引导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和心灵的震撼。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唤起他们去探究学习中华古文化的主动性,催化了学生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应把握“古诗诵读”这一课型教学的尺度,即重点是识字和熟读成诵,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多读,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要把每行诗读通顺,要读好整首古诗直至能熟读成诵。
学生主要通过多读和结合看图,以及教师适当的诗意描述,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悟诗的意境美。
教师还应恰当创设出诗境,让学生通过多读体会美、欣赏美、评价美,以至于自己表达美、创设美。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8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8篇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在、后”等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
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语表达方位。
教学重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识记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4个方位,并用这四个词来表达方位。
2.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引入,出示课题1.猜谜语:看着是我不是我,我去踩它它不躲。
一举一动都像我,我走哪里它跟着。
(谜底:影子)板书课文题目:影子。
(影子是黑的;影子紧紧跟着人;影子的方向会变化。
)2.(1)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后鼻韵母yǐnɡ,“子”读轻声。
(2)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这个字?多媒体课件帮助识记:火红的太阳照在建筑物上,在地上形成了影子。
“日”就代表太阳,“京”就代表建筑物,“彡”就代表影子。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1.导学:有一个人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21·世纪*教育网2.导问: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1)在读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笔圈上,请拼音帮忙,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还可以查字典……(2)把最难读的那一行多读几遍。
这样就会越读越流利。
3.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4.创设游戏情境,检查字音,识记词语。
(1)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2)去掉拼音再读词语。
(3)学生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5.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多生字宝宝都认识了,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呢?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黑:找反义词的方法记住“黑”,就像一只小黑猫,睁着两只眼睛,四条腿并拢蹲在那里。
组词:黑色、黑夜。
“黑”是“白”的反义词。
“前”和“后”也是反义词,“左”和“右”也是一对反义词。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卡、字卡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
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
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
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
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
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
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
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图卡:2.学生猜字。
3.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1.出示图卡: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3.读字。
4.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山水月火田石日土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2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 无”“远. 近”等反义词。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画》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画》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画》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画》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1、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3、初步感受古诗文化的优美,激发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文师:同学们,一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认真的听这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很贫困的书生,虽然他家里很贫困,但是他读书很用功,十年寒窗苦读之后他要去考状元了。
因为他平时很努力学习所以他考中了第一名,第一名就是状元呀,书生可高兴了。
但是皇帝还想再考一考这个书生是不是真的有文化,于是他把书生叫到宫殿里,给他看了一幅画,要求书生马上根据这幅画写一篇文章。
让我们先来看看皇帝给书生看了什么画。
(出示画的图片)二、指导观察,看图说话(3)流水会发出哗哗的声音,为什么书生却说走近流水仍然听不到声音呢?(4)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5)鸟儿为什么看到人来也不惊飞,这是一种什么境界?2、范读:这么美的画,这么美的诗,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可以吗?(教师示范读)你们注意到老师读的停顿和重音了吗?(板书停顿、重音处)然后根据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通过范读给学生的朗读指明方向。
多形式学生读:个别读,小组读,组合读。
3、听你们读着读着,我脑袋里突然想通了一件事情,皇帝不是说这也是一个谜语,我已经知道这个谜底是什么了,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根据生答板书:画)为什么是这个谜底是画呢?4、找出反义词:我们明白了皇帝说这首诗是谜语的原因,但是他还说了一句话,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说用词也很有意思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教师走来走去口中念念有词,好象在思考。
学生若答不出来教师可以装作无意地念念“远”“近”这些词,再找不到就装作自己找到原因,点明一组,让学生找出其他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
认识“辶、忄”2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了解诗意。
教学准备
一幅山水画,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激发学生喜爱朗诵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结合图片了解诗意。
教学难点
正确有节奏的朗读诗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指导看图
1.激趣导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请看(课件出示山水画)。
2.指导看图
(1)指导观察图画,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图画的感受。
(2)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教师在课件上相机点出:山、水、花、鸟。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刚才我们欣赏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古人给这幅画写了一首诗,题目是《画》。
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1.会读的学生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2.(出示课文)自由读,想想课文中的哪些生字是你已经认识的,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交流识字方法
5.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齐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诗意
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他们设的关卡你们顺利通过了。
可他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1.自由读,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2.借助画面,了解诗意
(1)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
(2)“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
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
(3)“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
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
(4)“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
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
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
理解“惊”。
3.指导朗读,掌握好停顿和重音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多种方式练习朗读(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5.背诵课文
(1)教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
(2)依据山水画,自己练背,同桌互查,指名背诵,齐背。
四、再次复现,巩固生字
1.开双轨火车读生字。
2、摘苹果游戏。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回家把古诗《画》朗诵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等是意思相反的词。
2. 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
3.学会用自己的笔表现美。
教学重点
指导学习本课四个生字,学习反义词。
教学难点
指导书写本课四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诵读古诗
二.学习反义词
1.理解“远”和“近”。
(1)出示两个词,让学生指着图,说说谁在“远处”,谁在“近处”。
(2)用这两个词口头造句,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2.告诉学生“远”和“近”的意思相反,叫反义词。
找出古诗中其他几组反义词。
看谁找得快。
3. 扩展练习,说反义词
(1)带头饰,做游戏“找朋友”:完成课后的“我会说”。
(2)四人小组练习说反义词,看哪一组说得多。
(3)小组派代表汇报。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人、火、文、六”)
(1)认读,说说它们的异同。
(2)说说这4个字应该怎么样写,书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人”: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
“火”: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文”:第一笔“点”在上半格的竖中线上,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面一点,“撇”从右上半格靠近竖中线处起笔,撇到左下半格,捺比较长。
“六”:第三笔是“短撇”,最后一笔是“长点”。
3.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4.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
(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5.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五、拓展练习
你们喜欢这幅画吗?喜欢的话就动动你的小巧手把这幅画画出来吧!
1.同桌合作画,或者独自完成。
2.到黑板前展示自己的作品。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